?

《孫子兵法》“不戰”思想與戰略心理威懾

2023-12-21 05:24
孫子研究 2023年3期
關鍵詞:威懾孫子兵法敵方

杜 楊

《孫子兵法》中的“不戰”思想體現戰略心理威懾的精髓,揭示了戰爭是軍事力量的較量,更是道德勇氣、政治文化、價值理念等精神心理層面的較量,闡明了攻心奪氣的心理戰策略戰法。抓住對敵斗爭的主動權,應以軍事斗爭準備為基礎,打造強大戰略威懾體系,在戰略層面上,組織實施心理威懾,實現備戰以懾敵、制勝于無形。

一、“不戰而屈人之兵”直指戰略心理威懾要義所在

戰略心理威懾是孫子“不戰而屈人之兵”思想的直接體現和實踐運用。威懾是對敵展示自身強大力量和運用力量的決心,影響對方的心理活動,擊垮對方的心理優勢,使其畏服。在大國博弈中,戰略心理威懾尤其重要。通過制定威懾戰略策略,運用多種威懾力量,采取多種威懾方式,對敵心理施加壓力,使敵精神支柱崩塌、軍心士氣瓦解,喪失戰斗力。孫子講的“伐謀”“伐交”,不戰卻能“全勝”,就是這個道理。

“不戰而屈人之兵”主要靠戰略心理威懾來實現,包含現代意義上的“威脅”“震懾”“懾止”原則。不戰而勝必須在扎實進行戰爭準備的基礎上,集中全部物質精神力量實施威懾。這與孫子主張的全方位威懾觀相一致,孫子講“道、天、地、將、法”,是支撐整個戰略心理威懾體系的基本要素,通過在政治、經濟、軍事等方面持續積蓄力量,形成對敵絕對優勢。政治上“修道保法”,通過修明政治,安撫百姓,使內部不出動亂,使外敵不敢覬覦,實現“上下同欲者勝”;軍事上“以鎰稱銖”,通過強大武備,“積形”示敵,以強大軍事力量威懾敵人;外交上“上兵伐謀,其次伐交,再次伐兵,其下攻城”,通過“伐謀”“伐交”,表現我方實力,并傳達使用力量決心的信息,使敵人在心理上懾服,挫其銳氣,喪其斗志,使其不戰而降。這就是孫子在《謀攻篇》中所講:“故善用兵者,屈人之兵而非戰也,拔人之城而非攻也,毀人之國而非久也,必以全爭于天下,故兵不頓而利可全,此謀攻之法也?!?/p>

從現代意義上來看,孫子“不戰”思想蘊含的心理威懾戰略,是指憑借實力,采取決定性行為,顯示或威脅使用強大力量,并將使用力量的決心轉化為信息傳遞于敵,以影響對方心理,使其感到恐懼,由于顧及可能招致無法承受的報復或擔心遭受巨大損失,而在一定條件下妥協,不敢貿然發動戰爭或使戰爭升級,甚至放棄戰爭。實施這一戰略主要包括三個要素:一是實力、能力,即具備實施威懾的基礎,在威懾戰略中,實力是最重要的因素。二是確定性、可信性,即具有使用實力的決心和信心,針對敵方而做出的反應必須是確信無疑的,向其傳遞一個戰略信息:我方必然會對敵對行為做出強力反應,而敵對行為所獲得收益遠小于所付出成本,甚至會有更大代價。三是清楚地傳達意志,即讓敵人知道我方的實力和決心,使對手明確知道哪些敵對行為會遭到我方反擊,使其不敢輕易發動戰爭,或中止、放棄這些行為。

西方戰略威懾理論是“以戰取勝”實施威懾,而孫子則強調在更高戰略層次“全勝”前提下實施威懾?!安粦鸲酥钡摹叭珓佟彼枷氡徽J為是威懾理論指導實踐的最高境界,這是完全符合戰爭實際的。任何國家發動戰爭,都想避免巨大的消耗和損失,應盡可能采取非直接的暴力對抗方式,以最小代價贏得勝利,確保戰爭“效費比”在可承受的區間,不動搖“國本”,保證戰爭收益最大化。

二、“威加于敵”是實施戰略心理威懾的主要路徑

通過“伐謀”“伐交”等,對敵形成強大戰略心理威懾,“不戰”卻能實現“全勝”,要以強大實力作為后盾。孫子提出“威加于敵,則其交不得合”,這是實現戰略心理威懾的主要路徑。在充沛國力基礎上,以相對或絕對優勢的軍事力量作為支撐,外交捭闔與軍事威懾并用,遏制敵方危害我方行為。其他勢力或國家就會充分考慮與之結交的程度,確保安全利益最大化,使自身達到相對穩定的安全狀態。

戰略心理威懾本質上是一種暴力威脅,而孫子講以“霸王之兵”來威懾敵國,雖然有暴力這個因素,但不完全通過暴力手段來實現,他強調以“全”策瓦解敵心,以“破”策懾止敵人,使敵全面屈服。軍事威懾以兵力震懾、武力懾止為主,是顯而易見的軍事心理較量。作為軍事斗爭的一種手段,軍事威懾和武力進攻一樣,服務于既定政治目的,都需要有目標、實力和運用方式三個方面組成。在與敵斗爭中,心理戰與兵力威脅、火力威脅高度融合,心理誘導與實力顯示、戰爭示警相結合,共同實現戰略牽制、阻滯與震懾,讓敵人深切感受到實實在在的威力。

當今,戰略心理威懾與反威懾體現在互為戰略對手的雙方意識形態斗爭明顯加劇,在制度、價值理念、政治文化等方面較量更加激烈。如果在較量中,一方占優或勝出,將直接影響或左右對手的決策心理,戰爭風險會大大降低。對此,孫子講“全”策破敵,就是要跳出單純運用武力壓制對手的固定思維,在意識形態領域形成斗爭的優勢地位,以塑造本國軍事力量的正面形象和“師出有名”的正義性,從而提升戰略心理威懾的現實和潛在效用。突出威懾的前瞻性和謀略性,提前布局意識形態領域的斗爭策略和方式,為實施戰略心理威懾創造好的條件,發揮多效應威懾作用,反制來自多個方向的多重威脅。由于戰略心理威懾本身不會給敵人造成直接物質損失,主要通過心理作用達成目的,特別是關系生死存亡時,敵對雙方誰也不會自甘授首,因此,要更加注重威懾的長期建設,把戰略眼光放在戰爭開始前的數十年甚至上百年來籌劃布局,通過持續積蓄力量,最終“威加于敵”,壓垮敵人的意志精神。

三、“求之于勢”造就戰略心理威懾態勢

遏制戰爭講求造就有利的國際國內形勢和政治軍事態勢。孫子講:“故善戰者,求之于勢?!保ā秾O子兵法·勢篇》)“勢”歷來為兵家看重,從現代政治軍事斗爭來看,要形成并保持對我方有利的形勢,直至取得勝利。戰略心理威懾是孫子以勢取勝思想的主要內容,促成“一戰而勝”的必勝態勢,使敵方心理防線崩潰,“不戰而屈人之兵”。面對強敵侵擾,對其實施戰略心理威懾既要威懾敵方又要反制敵方的威懾,善于運用具有自身特色的威懾與反威懾戰略,形成多維心理威懾態勢,有效維護國家安全和生存發展。

從心理威懾態勢效果來看,威懾分為等效威懾和等量威懾?!?〕等效威懾是指威懾力量、手段在數量、質量上有差距,但威懾效果是等效的,屬于相對威懾。等量威懾是指威懾力量、手段相當,相互威懾形成均勢。等量威懾會對敵方心理產生全面影響,達到孫子講的“全勝”。最有效的威懾是等量威懾,但這并不否定等效威懾的作用。敵對雙方在政治、經濟、軍事等方面的威懾力量和手段存在差距,但在一定條件下和特定環境中,威脅效果可以等效。當雙方綜合實力有較大差距時,采用等效威懾事半功倍,對敵方有較好的心理威懾效果;當雙方綜合實力相等或相近時,與敵方較量,采用等量威懾戰略全面抗衡,會產生均勢和平衡,使之無法貿然發動戰爭。

綜合造勢威懾可以給予對手巨大心理壓力,迫其就范。正如孫子重視戰略威懾上的任勢、造勢、布勢一體,綜合造勢威懾是整合各種威懾形式和方法手段,在實施心理威懾的不同階段靈活組合,向敵方展示堅定運用先進武器裝備的意志力量,迫敵放棄戰爭企圖。實施戰略心理威懾關鍵要“求之于勢”,充分考慮在特定戰略環境下,戰略對手在其戰略思維延長線上短期、中期、長期的戰略企圖,通過調整國力軍力,聚合戰略力量,優化戰略資源配置,多維運用威懾戰略,形成“箭在弦上、引而待發”態勢,使對手在戰略抉擇上陷入猶豫和焦慮,打亂其區域性或全局性的戰略部署。

四、“兵者詭道”揭示戰略心理威懾手段

在重大戰略方向上,與敵對抗的關鍵時間與空間,要迅速凝聚起物質和精神力量,通過靈活有效的戰略心理威懾手段,形成壓倒敵方的戰略心理優勢。孫子對此有精辟論述,他在《計篇》中講:“兵者,詭道也。故能而示之不能,用而示之不用,近而示之遠,遠而示之近。利而誘之,亂而取之,實而備之,強而避之,怒而撓之,卑而驕之,佚而勞之,親而離之。攻其無備,出其不意?!薄肮テ錈o備,出其不意”是達成戰略突然性,形成對敵戰略心理優勢的基礎,其核心是針對敵方心理狀態而制定策略,隱蔽真實情況或意圖,制造和顯示假象,以造成敵方戰略判斷失誤和決策失當,其戰略疑慮、戰略恐慌不斷積累,促成我方形成戰略心理優勢。

戰略上“兵者詭道”以及取得心理優勢,實質上是雙方主觀能力的比拼。正如毛澤東指出,戰爭的勝負,固然決定于雙方軍事、政治、經濟、地理、戰爭性質、國際援助諸條件,然而不僅僅決定于這些;僅有這些,還只是有了勝負的可能性,它本身沒有分勝負。要分勝負,還須加上主觀的努力,這就是指導戰爭和實行戰爭,這就是戰爭中的自覺的能動性?!?〕由此可知,戰爭力量的優劣本身,固然是決定主動或被動的客觀基礎,經過主觀能力的競賽,方才出現事實上的主動或被動。提升己方“主觀指導能力”,降低敵方“主觀指導能力”,通過“主觀能力”的對抗,形成強于對手的戰略心理優勢,贏得戰略上的主動。如何在對抗中形成這種優勢,孫子在《勢篇》中提出:“故善動敵者,形之,敵必從之;予之,敵必取之。以利動之,以卒待之?!笔拘问恰肮テ錈o備,出其不意”的前提,孫子在《虛實篇》中講:“故形人而我無形,則我專而敵分;我專為一,敵分為十,是以十攻其一也。則我眾敵寡,能以眾擊寡者,則吾之所與戰者約矣?!笨偠灾?,示形欺騙敵方,誘使敵方暴露戰略企圖和目標,分散敵方戰略關注點上的注意力,使其在資源和力量的配置上顧此失彼,促成敵方在戰略謀劃上形成“定式心理支配行為”的惰性狀態,進而找出敵方戰略部署上的疏忽或漏洞,集中主要力量攻擊,致使對手失去平衡,組織失調,意志崩潰。這種在戰略層面的心理戰處于“主觀指導”的較高層次,主要由戰略示形、戰略心理暗示、戰略誤導三個要素構成,是“兵者詭道”的具體運用。

戰略示形主要指一方通過外交宣示、立法規制、資源調配、力量部署等手段,向對手顯示雙方對抗的后果,至少示形結果看起來是真實的。正如孫子在《虛實篇》中所講:“故形兵之極,至于無形;無形,則深間不能窺,智者不能謀。因形而錯勝于眾,眾不能知;人皆知我所以勝之形,而莫知吾所以制勝之形。故其戰勝不復,而應形于無窮?!膘`活示形以至無形,達到戰略警示效果。

戰略心理暗示使“潛意識接受顯意”,影響對手社會情緒和戰略決斷,從而確保戰略心理威懾成功實施?!秾O子兵法》在強調示形作用中表明“暗示”處于示形與誤導的中間環節,主要是調節受示者從無意識狀態向有利于心理戰實施者意圖的轉化。戰略誤導與示形、暗示有密切關系:示形是先導,暗示是過程,誤導是想要達成的一種結果,這種結果是致敵焦慮或錯覺,出現戰略思維紊亂甚至錯誤判斷。在雙方處于戰略競爭階段,一方發出信息突破敵方戰略決策者的無意識心理,導致其意識思維與信息發生共鳴,從而使思維推斷轉向錯覺,引發對手(受示者)心理防線的緊張戒備狀態,便可造成決策失誤。

五、“三軍可奪氣”達成戰略心理威懾的認知斗爭優勢

國家、民族、軍隊高昂的精神氣質,會對敵方產生強大的心理沖擊力。士氣是精神的集中體現,包含良好的心理狀態和積極的戰略動機,不僅限于表達軍隊、軍人集體精神狀態和意志,還可以表達國家、民族的精神力量,能夠給予對手戰略心理威懾。如何系統性摧毀一個國家、軍隊的精神力量,孫子在《軍爭篇》講:“故三軍可奪氣,將軍可奪心?!币馑际菍耻娍梢源輾涫繗?,對敵將可以動搖其決心。對于軍隊如此,對于國家也是一樣。雙方戰略心理博弈的勝利一方,會形成壓制或剝奪對方士氣精神的認知斗爭優勢。

針對一個國家、軍隊的認知斗爭優勢,主要通過“奪氣奪心”戰略心理戰來實現。孫子對此進一步闡明:“是故朝氣銳,晝氣惰,暮氣歸。故善用兵者,避其銳氣,擊其惰歸。此治氣者也。以治待亂,以靜待嘩,此治心者也。以近待遠,以佚待勞,以飽待饑,此治力者也?!保ā秾O子兵法·軍爭篇》)從戰略心理博弈的發展階段來看,初始時,士氣精神旺盛,鋒芒畢露,銳不可當;相持時,士氣精神怠惰,蓄勢乏力,后勁不足;結尾時,士氣精神困頓,猶豫動搖,戰意衰竭。從深層次看,任何事物的能量都有一個隨時空變化發展而漲落的過程,制定與落實心理威懾戰略要精準把握士氣精神的變化規律,在長期博弈中,對敵形成認知斗爭的絕對優勢,待“彼竭我盈”時,擊其惰歸,克敵制勝。

大國之間的碰撞頻發,意志力、堅忍力和斗爭精神至關重要,要從氣勢上壓倒敵人而絕不能被敵人所壓倒。在爭奪認知斗爭優勢過程中,避免“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左傳·莊公十年》),要講求“治變”之法,心理威懾與反威懾要隨機應變,不能一味強調敢打硬拼,應權衡得失,管控風險。但在事關國家主權安全、民族生存發展問題上,必須堅持寧在直中取、不向曲中求;要講求“治心之法”,要有戰略定力,保持戰略清醒,“以治待亂,以靜待嘩”(《孫子兵法·軍爭篇》),以己方長期的嚴整穩定,待敵方混亂喧嘩露出破綻,連續出現戰略失誤,以分散瓦解之策出奇制勝;要講求“治力之法”,“以近待遠,以佚待勞,以飽待饑”(《孫子兵法·軍爭篇》),保存己方實力,削弱敵方實力,以“立于不敗之地,而不失敵之敗也”(《孫子兵法·形篇》)。斗爭的基礎在于實力,對于認知斗爭而言,最大實力就是把理想信念、民族氣節、斗爭精神,一代一代傳承下去,直至最后勝利。

士氣精神與一個國家、民族的價值觀、宗教文化和歷史傳統等息息相關,并以綜合國力尤其是軍事實力為基礎,它作為激發戰斗力的催化劑,存在于建設強大國家和軍隊的理念之中。士氣精神也是一個歷史范疇,具備與時俱進的特性。在現代戰爭中,一方戰斗精神越強,越會對另一方產生重大負面影響,要尋求在精神層面抑制強敵對手的取勝之道。從軍心士氣來看,戰斗精神的地位日益突出,戰斗精神領域的對抗也日益激烈。作為構成軍隊戰斗力的重要組成部分,更要注重把戰斗精神與國家意志、民族精神和歷史文化融為一體。

一個國家的軍隊始終保持士氣高昂,會對敵方產生強大心理威懾,形成認知斗爭優勢。軍隊的戰斗精神越強,對敵斗爭的意志力就越強。戰斗精神是我軍克敵制勝的重要法寶和優良傳統,是決定戰爭勝負的精神支柱。軍隊能打仗、打勝仗,固然要靠戰略戰術,要靠體制機制,要靠武器裝備,要靠綜合國力,但沒有戰斗精神,光有好的作戰條件,軍隊也難以打勝仗。只有從精神層面壓倒對手,才能制勝強敵。我軍要繼承發揚勇于斗爭、敢于犧牲的優良傳統,把強大的戰斗精神融入戰斗作風培養、戰斗動員教育、戰斗意志磨煉之中。同時,對外全面展現我改革強軍的偉大成就,樹立“鋼多氣盈骨更硬”〔3〕的強大人民軍隊形象;在組織軍事演習、反制軍事挑釁、開展軍事合作過程中,培養“不戰而屈人之兵”(《孫子兵法·謀攻篇》)的底氣和勇氣,注重展示我軍英勇頑強、向死而生,敢于戰勝強敵而不被強敵所壓倒的強大意志決心,形成全面威懾敵人的強大心理基礎和認知優勢,懾敵三軍之魂,奪敵三軍之氣。

猜你喜歡
威懾孫子兵法敵方
少林韋陀十八手
4打5,敵方還剩幾個人?
《孫子兵法》組歌
水果大作戰
人工智能有助于處置敵方炸彈
網絡空間威懾研究及其關鍵問題
伊拉克戰爭中美伊雙方戰略 威懾與反威懾的特點及啟示
論新中國建立后常規威懾思想與實踐
談對《孫子兵法》原文的理解
涌入日本的《孫子兵法》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