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國近年蔬菜水果中農藥殘留超標狀況淺析

2023-12-21 09:48喬雄梧
農藥學學報 2023年6期
關鍵詞:氯氟氰噻蟲胺阿維菌素

曾 靜, 喬雄梧*,

(1.山西農業大學 山西功能農產品檢驗檢測中心/農業農村部農產品質量安全風險評估實驗室 (太原),太原 030031;2.山西農業大學 植物保護學院,太原 030031)

農藥殘留超標是指農產品中農藥的殘留量超過法規規定的限量標準 (MRL) 或使用了未登記/禁限用農藥的情況。食品中農藥殘留超標問題一直頗受關注,已成為食品安全最突出的問題之一。一方面,農藥在農業生產及保障全球糧食供給方面扮演著不可或缺的重要角色,另一方面,農藥的大量及不合理使用易導致病蟲草害抗藥性的產生,從而進一步加劇農藥的過量使用及殘留問題,對人類、動物的健康和生態環境安全造成潛在威脅。為監測我國各地區作物上重要農藥品種的使用情況,近年來,研究者和政府各級市場監督管理部門在生產地、農貿市場、超市等地廣泛開展了針對農產品中農藥殘留情況的監測,以作為食用農產品安全性和回溯性農藥殘留膳食暴露評估的數據來源[1-2]。

本文擬主要對近5 年來我國公開報道的蔬菜和水果中農藥殘留超標情況進行歸納、總結和分析,期望有助于讀者對此有一個概括的了解,以便于對農藥殘留造成的健康風險做進一步的研究和評估。

1 常見蔬菜中農藥殘留及超標情況

目前蔬菜占我國居民膳食量的比重已達到26.62%,是我國生產量及消費量均排第一的農產品[3],也是使用農藥較多的種植類食用農產品。雖然近年來新的農藥品種不斷被推出,農藥行業整體向高效、低毒、低殘留方向發展,但蔬菜中的農藥殘留對人體造成的健康風險仍然不可忽視。文獻報道中的農藥殘留超標情況通常主要針對某一特定地區,而想要了解和掌握我國所有地區蔬菜中農藥的殘留情況,可參考各地市場監督管理部門公布的監測數據,表1~9 為官網上公布的2021—2022 年間各類蔬菜中農藥殘留超標情況的統計數據[4-15]。受限于可獲取的數據,最終僅匯總了山西省、山東省、河南省、重慶市、天津市、內蒙古自治區、新疆維吾爾族自治區、四川省、浙江省、廣西壯族自治區、黑龍江省、上海市共12 個省 (市、區) 蔬菜中農藥殘留的超標監測情況,在所監測的這12 個省 (市、區) 中,山西、山東、河南、天津、內蒙古、新疆、黑龍江位于中國北方,而重慶、四川、浙江、廣西、上海位于中國南方,因此其數據整體而言比較具有膳食消費代表性。

表1 2021—2022 年市場監督監測蔬菜中農藥殘留超標案例 [4-15]Table 1 Cases of pesticide residues exceeding the MRLs in vegetables in market supervision 2021—2022 [4-15]

根據國家相關部門的市場監督監測數據,2021 年食品抽檢不合格項目中,農藥殘留超標占了26.38%[16];2022 年上半年監測發現,蔬菜的農藥殘留超標問題仍然突出[17],在第三季度食品抽檢不合格項目中,農藥殘留超標占了30.82%[18]。這些監測數據是在執行食品安全國家抽檢計劃中取得的,與近幾年公布的農藥殘留超標率密切相關,其所抽檢農藥種類和食用農產品品種在不同年度間亦可能有所調整改變,如針對普通白菜,2023年的監測計劃中加入了乙酰甲胺磷,而刪除了百菌清等農藥品種[19-21]。以下擬分別以常見的鱗莖類、葉菜類、豆類、根莖類和薯芋類、瓜果類及茄果類蔬菜進行分組,從研究報道和市場監督監測兩方面,就蔬菜中的農藥殘留超標情況進行分析。

1.1 鱗莖類蔬菜中農藥殘留超標情況

目前農藥殘留監測的鱗莖類蔬菜主要包括韭菜、蔥、蒜等。GB 2763—2021《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食品中農藥最大殘留限量》[22]中規定,韭菜中腐霉利的最大殘留限量 (MRL) 為0.2 mg/kg,按照該標準,現有公開報道的文獻[23-24]和市場監督通告一致,均發現韭菜中腐霉利殘留量超標率較高。2021-2022 年間,市場監督監測發現,韭菜中腐霉利殘留超標率為15.97% (表1),遠高于汪霞麗等[25]報道的2.61%。而于2023 年5 月11 日新生效的GB 2763.1—2022 中,將韭菜中腐霉利的MRL 值調整為 5.0 mg/kg[26],回溯之前的市場監督監測數據,韭菜中腐霉利超過此限量標準 (≥5.0 mg/kg) 的樣品共有51 批次 (表2),超標率僅2.21%,其超標殘留量范圍為5.08~45.3 mg/kg。由此可以看出,調整MRL 標準將影響到對殘留超標率的統計,進而影響對食用農產品安全性的評價,需引起足夠重視。鑒于2021—2022 年各省(市、區) 是采用舊標準 (韭菜中腐霉利的MRL 為0.2 mg/kg) 通告監測數據的,因此本文以當時市場監督監測數據及通告為主進行分析。

表2 2021—2022 年市場監督監測韭菜中腐霉利殘留超標情況 (按GB 2763.1—2022 的限量標準) [4-15]Table 2 Detected procymidone residues in Chinese chives exceeding the latest MRL (GB 2763.1—2022) in market supervision 2021—2022 [4-15]

在多個地區對市售或產地韭菜中農藥殘留的監測報道中,超標農藥包括腐霉利、毒死蜱、甲胺磷、甲拌磷、百菌清、多菌靈、氯氟氰菊酯/高效氯氟氰菊酯7 種[27-30],而市場監督監測發現的韭菜中超標農藥則有腐霉利、克百威、氯氰菊酯/高效氯氰菊酯、氯氟氰菊酯/高效氯氟氰菊、甲拌磷、甲胺磷、啶蟲脒、毒死蜱、乙酰甲胺磷、腈菌唑、三唑磷、吡蟲啉、阿維菌素、多菌靈共14 種;市場監督監測到蔥中氧樂果超標,未監測到蒜中農藥超標情況,而文獻研究報道中尚未見蔥、蒜等農產品中農藥殘留超標的報道。

據市場監督監測報告,2021—2022 年間,我國鱗莖類蔬菜中共檢出農藥殘留超標519 批次,超標率為22.39%。同批次殘留量超標≥2 種農藥的有10 組,分別是腐霉利和氯氟氰菊酯/高效氯氟氰菊酯 (18 次)、阿維菌素和毒死蜱 (11 次)、腐霉利和毒死蜱 (7 次)、腐霉利和氯氰菊酯/高效氯氰菊酯 (5 次)、腐霉利和克百威 (5 次)、毒死蜱和甲拌磷 (3 次)、甲胺磷和毒死蜱 (2 次)、腐霉利和多菌靈 (1 次)、腐霉利和啶蟲脒 (1 次)、氧樂果和啶蟲脒 (1 次)。超標率排前三的農藥分別是腐霉利(15.66%)、氯氟氰菊酯/高效氯氟氰菊酯 (2.12%) 及毒死蜱 (2.12%)。綜上可見,鱗莖類蔬菜中殘留量超標農藥主要有腐霉利、毒死蜱、氯氟氰菊酯/高效氯氟氰菊酯。其他農藥超標情況詳見表3。

表3 2021—2022 年市場監督監測鱗莖類蔬菜中農藥殘留超標情況 [4-15]Table 3 Pesticide residues exceeding the MRLs in bulb vegetables in market supervision 2021—2022 [4-15]

1.2 葉菜類蔬菜中農藥殘留超標情況

目前農藥殘留監測的葉菜類蔬菜主要有芹菜、普通白菜、菠菜及油麥菜等,其中芹菜中農藥殘留超標率較高。梁曉涵等[31]監測了海南省芹菜中的農藥殘留情況,殘留超標率為3.5%;焦曉偉[32]研究發現,山西省長治市芹菜中殘留量超標的農藥有甲拌磷、氧樂果、阿維菌素、啶蟲脒及對硫磷5 種,超標率為23.3%。

2021—2022 年間市場監督監測結果與文獻研究報道不完全相同。例如,芹菜中殘留量超標農藥有克百威、氯氟氰菊酯/高效氯氟氰菊酯、甲拌磷、毒死蜱、乙酰甲胺磷、腈菌唑、氧樂果、噻蟲胺、水胺硫磷、辛硫磷、二甲戊靈、氯氰菊酯/高效氯氰菊酯、阿維菌素共13 種 (表4) ,其中毒死蜱超標率最高,為 4.26% (表1)。

表4 2021—2022 年市場監督監測蔬菜中殘留量超標的農藥品種 [4-15]Table 4 Detected pesticide residues exceeding the MRLs in vegetables in market supervision 2021—2022 [4-15]

普通白菜由于生長周期及用藥間隔期短、用藥雜亂等特點,因而易發生農藥檢出種類多和殘留量超標問題。如梁啟富等[33]在福建地區普通白菜生產區抽檢了88 個樣品,檢出殘留量超標的農藥品種有毒死蜱和乙酰甲胺磷,檢出禁用/未登記的農藥有腐霉利、滅多威等13 種。孫鈺潔等[34]針對江蘇省蔬菜中農藥殘留的檢測發現,普通白菜樣品中農藥殘留超標率為2.17%。

2021—2022 年間市場監督監測數據顯示,普通白菜中殘留量超標的農藥品種有:啶蟲脒、水胺硫磷、噻蟲胺、克百威、氧樂果、敵敵畏、氟蟲腈、毒死蜱、吡蟲啉、阿維菌素、乙酰甲胺磷、甲胺磷、甲拌磷、甲氨基阿維菌素苯甲酸鹽、滅線磷共15 種 (表4) ,其中毒死蜱超標率最高,為 1.79% (表1) 。

步娜等[35]在菠菜中共檢出16 種農藥殘留,但只有氟蟲腈的殘留量超標,超標率為2.5%。2021—2022 年間市場監督監測則發現,菠菜中殘留量超標的農藥有:毒死蜱、氯氟氰菊酯/高效氯氟氰菊酯、甲氨基阿維菌素苯甲酸鹽、氟蟲腈、克百威及聯苯菊酯共6 種(表4),其中毒死蜱超標率最高,為 1.88% (表1)。

陸仲斐[36]和劉淑敏等[37]的研究表明,油麥菜中未檢出殘留量超標的農藥;孫鈺潔等[34]檢測發現,油麥菜中農藥殘留超標率為0.93%。而2021—2022 年間市場監督監測發現,油麥菜中殘留量超標的農藥有毒死蜱、阿維菌素、氟蟲腈、氧樂果、甲拌磷、水胺硫磷、吡蟲啉、噻蟲嗪及克百威9 種(表4),其中阿維菌素超標率最高,為2.91% (表1)。

據2021—2022 年間市場監督監測數據,共發現農藥殘留超標的葉菜類蔬菜樣品457 批次,超標率為6.91%;同批次殘留量超標≥2 種農藥的有8 組,分別為毒死蜱和甲拌磷 (7 次)、克百威和甲胺磷 (3 次)、毒死蜱和克百威 (2 次)、氯氰菊酯/高效氯氰菊酯和噻蟲胺 (1 次)、甲拌磷和克百威(1 次)、氟蟲腈和啶蟲脒 (1 次)、毒死蜱和氧樂果(1 次)、毒死蜱和甲基異硫磷 (1 次);其中毒死蜱超標率最高,為2.30%,其余依次是阿維菌素(0.75%) 和甲拌磷 (0.63%) (表5)。

表5 2021—2022 年市場監督監測葉菜類蔬菜中農藥殘留超標情況 [4-15]Table 5 Pesticide residues exceeding the MRLs in leafy vegetables in market supervision 2021—2022 [4-15]

綜上,葉菜類蔬菜中殘留超標農藥種類較多,且其中如毒死蜱、氟蟲腈、氧樂果、甲拌磷、克百威等均是我國已在蔬菜上禁用或未在蔬菜上登記的農藥,這些違規使用的農藥品種超標占比大,可見在葉類蔬菜生產中不按規定使用農藥的行為和隨意使用未登記農藥的情況較為普遍,導致農藥殘留超標現象頻現。

1.3 豆類蔬菜中農藥殘留超標情況

豆類蔬菜在市場監督統計數據中分為長豇豆和短豇豆,但統計時均稱為豇豆。因易受多種病蟲的侵害和采摘周期長,農藥在豆類蔬菜的種植過程中必不可少,因此其農藥殘留問題也較為嚴重。蘇宏芬等[38]對廣西壯族自治區崇左市豇豆中農藥殘留情況的研究表明,豇豆中農藥殘留超標問題突出,克百威殘留量超過MRL 值的11 倍;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39]在2014 年3 月至2023年10 月組織的抽檢中發現,豇豆樣品有5476 批次不合格??傮w而言,豆類蔬菜中的殘留農藥種類多,且不同產地檢出的殘留農藥種類可能不同。例如2021 年胡毅等[40]在研究貴州省黔東南州農藥殘留狀況時發現,豆類蔬菜中只檢出了少量的有機氯類和擬除蟲菊酯類農藥,未檢出有機磷類農藥;而龔久平等[41]則發現,重慶市售豇豆中殘留量超標的農藥品種有氧樂果、樂果、毒死蜱、克百威、滅蠅胺及啶蟲脒,超標率為6.34%。此外,豇豆中禁限用農藥常被檢出,如在農業農村部部署開展的“國家豇豆質量安全專項監督抽查”中,市場監管部門在2023 年5 至7 月從北京、天津、河南、遼寧等22 個省(市、區) 抽檢了1418 批次豇豆樣品,發現16 批次樣品存在農藥殘留超標問題,其中有9 批次樣品檢出了蔬菜中禁限用的農藥品種殘留[42]。

2021—2022 年間,市場監督監測發現豇豆中殘留量超標的農藥品種有:倍硫磷、阿維菌素、甲氨基阿維菌素苯甲酸鹽、克百威、氧樂果、甲拌磷、甲胺磷、噻蟲嗪、噻蟲胺、滅蠅胺、氯氟氰菊酯/高效氯氟氰菊酯、水胺硫磷、乙酰甲胺磷、啶蟲脒、三唑磷、甲基異柳磷、氟蟲腈及多菌靈共18 種 (表4)。檢出農藥殘留量超標的豆類蔬菜樣品共369 批次,超標率為24.93%;同批次殘留量超標 ≥ 2 種農藥的有 18 組,分別為噻蟲嗪和噻蟲胺 (11 次)、克百威和滅蠅胺 (6 次)、甲氨基阿維菌素苯甲酸鹽和滅蠅胺 (5 次)、倍硫磷和滅蠅胺 (5 次)、噻蟲胺和啶蟲脒 (4 次)、滅蠅胺和阿維菌素 (4 次)、滅蠅胺,噻蟲嗪及噻蟲胺 (3 次)、滅蠅胺和氯氰菊酯/高效氯氰菊酯 (2 次)、啶蟲脒和甲氨基阿維菌素苯甲酸鹽 (2 次)、倍硫磷和甲基異硫磷 (2 次)、倍硫磷和噻蟲胺 (1 次)、甲氨基阿維菌素苯甲酸鹽和噻蟲胺 (1 次)、倍硫磷,滅蠅胺及噻蟲胺 (1 次)、倍硫磷,甲氨基阿維菌素苯甲酸鹽和滅蠅胺 (1 次)、倍硫磷,甲氨基阿維菌素苯甲酸鹽,克百威及滅蠅胺 (1 次)、倍硫磷和乙酰甲胺磷 (1 次)、乙酰甲胺磷和甲胺磷 (1 次)、氟蟲腈和甲基異硫磷 (1 次);超標農藥中滅蠅胺的超標率最高 (8.27%),其余依次是克百威 (3.29%) 和噻蟲胺(2.59%) (表6)。

表6 2021—2022 年市場監督監測豆類蔬菜中農藥殘留超標情況 [4-15]Table 6 Pesticide residues exceeding the MRLs in legume vegetables in market supervision 2021—2022 [4-15]

1.4 根莖類和薯芋類蔬菜中農藥殘留超標情況

根莖類和薯芋類蔬菜主要指以肉質根、莖為食用部分的蔬菜[43],部分品種還可作主食,主要包括姜、蘿卜、馬鈴薯等。根莖類和薯芋類蔬菜由于生長于地下,其農藥殘留量相對較低,但農藥殘留量超標問題同樣存在。張惠珠等[44]對根莖類蔬菜 (蘿卜和馬鈴薯) 中農藥殘留的檢測發現:馬鈴薯中殘留量超標的農藥有甲胺磷、對硫磷和氧樂果;白蘿卜中超標農藥有甲基對硫磷和三唑磷,胡蘿卜中超標農藥有毒死蜱和三唑磷。2021—2022 年間市場監督監測發現,姜中共檢出殘留量超標農藥10 種 (表4),其中噻蟲胺超標率最高,為15.42%。該結果與安徽省2022 年農產品抽檢時發現姜中噻蟲胺殘留超標率高[45]的結論一致。連海飛等[46]在2022 年對內蒙古食用農產品中農藥殘留情況進行檢測時發現,馬鈴薯中殘留量超標農藥為氯氰菊酯,超標率為17.5%;2021—2022年間市場監督監測發現,馬鈴薯中殘留量超標農藥為甲拌磷,超標率為0.36%。此外,市場監督監測發現,白蘿卜和胡蘿卜中殘留量超標的農藥品種也不完全相同 (表4),白蘿卜中殘留量超標農藥有氟蟲腈、甲拌磷和克百威,胡蘿卜中超標農藥有氯氟氰菊酯/高效氯氟氰菊酯、甲拌磷及毒死蜱。

2021—2022 年間市場監督監測發現,根莖類和薯芋類蔬菜中農藥殘留超標樣品共257 批次,超標率為8.53%;同批次殘留量超標≥2 種農藥的有2 組,分別為噻蟲嗪和噻蟲胺 (30 次)、吡蟲啉和噻蟲胺 (3 次)。噻蟲胺超標率最高,超標樣品占檢測根莖類和薯芋類樣品的5.18%,其余依次是噻蟲嗪 (1.38%) 和甲拌磷 (1.02%) (表7)。

表7 2021—2022 年市場監督監測根莖類和薯芋類蔬菜中農藥殘留超標情況 [4-15]Table 7 Pesticide residues e exceeding the MRLs in root and tube vegetables in market supervision 2021—2022 [4-15]

1.5 瓜果類蔬菜中農藥殘留超標情況

瓜果類蔬菜營養豐富,是除葉菜類外最常見的蔬菜種類[47],主要品種有黃瓜、南瓜、西葫蘆等。李曉慧等[48]對山東省濰坊市黃瓜中623 種農藥進行篩查時發現,殘留量超標農藥有螺螨酯、硫丹、甲霜靈、醚菌酯及噠螨靈5 種,超標率為4.35%。崔小燕[49]對南充市蔬菜中農藥殘留檢測發現,黃瓜中毒死蜱的殘留量超標,超標率為2%。張嘉坤等[50]研究發現,河北地區黃瓜樣品中殘留量超標農藥為苯醚甲環唑。

2021—2022 年間市場監督監測發現,黃瓜中殘留量超標農藥有甲氨基阿維菌素苯甲酸鹽、阿維菌素、乙螨唑、氯氟氰菊酯/高效氯氟氰菊酯、毒死蜱、噻蟲嗪及氧樂果7 種 (表4);瓜果類蔬菜中共檢出農藥殘留超標樣品19 批次,超標率為4.29%;同批次無多種農藥殘留同時超標,超標農藥中氧樂果超標率最高 (1.53%),其余依次為噻蟲嗪 (0.87%) 和乙螨唑 (0.79%) (表8)。此外,在相關研究報道及市場監督監測中均未發現其他瓜類蔬菜上農藥殘留超標問題。

表8 2021—2022 年市場監督監測瓜果類蔬菜中農藥殘留超標情況 [4-15]Table 8 Pesticide residues exceeding the MRLs in cucurbits vegetables in market supervision 2021—2022 [4-15]

1.6 茄果類蔬菜中農藥殘留超標情況

茄果類蔬菜主要包括茄子、番茄、辣椒等。胡毅等[51]對貴州省黔東南州的辣椒樣品進行了檢測,未檢出殘留量超標農藥。2021—2022 年間市場監督監測發現 (表4、表9),茄果類蔬菜中殘留量超標的農藥包括:辣椒中有噻蟲胺、克百威、水胺硫磷、噻蟲嗪、倍硫磷、氟蟲腈、啶蟲脒、甲氨基阿維菌素苯甲酸鹽、吡蟲啉、氧樂果及聯苯菊酯共11 種;茄子中有氧樂果、噻蟲胺、毒死蜱、克百威、甲胺磷、噻蟲嗪及甲氨基阿維菌素苯甲酸鹽7 種;番茄中僅敵敵畏1 種。辣椒中噻蟲胺超標率最高,為3.81%;茄子中氧樂果超標率最高,為 0.46%;番茄中敵敵畏超標率最高,為 0.38%。

表9 2021—2022 年市場監督監測茄果類蔬菜中農藥殘留超標情況 [4-15]Table 9 Pesticide residues exceeding the MRLs in fruiting vegetables in market supervision 2021—2022 [4-15]

2021—2022 年間,市場監督監測共發現茄果類蔬菜中農藥殘留超標樣品130 批次,超標率為3.00%。同批次殘留量超標 ≥ 2 種的農藥有8 組,分別為克百威和氧樂果 (3 次)、甲拌磷,噻蟲胺和氧樂果 (2 次)、噻蟲胺和啶蟲脒 (1 次)、噻蟲嗪和噻蟲胺 (1 次)、聯苯菊酯和噻蟲胺 (1 次)、倍硫磷和噻蟲胺 (1 次)、啶蟲脒和噻蟲嗪 (1 次)、克百威和噻蟲胺 (1 次)。其中噻蟲胺超標率最高(0.80%),其余依次是氧樂果 (0.48%) 和啶蟲脒(0.33%) (表9)。

2 常見水果中農藥殘留及超標情況

為減少病蟲草害的影響,水果生產過程中農藥的使用不可避免,因此其農藥殘留問題也不容忽視。常巧艷等[52]研究發現,2017—2020 年陜西省榆林市水果中農藥殘留的檢出率為23.3%,但超標率為0%。2021—2022 年間市場監督監測數據顯示,水果中農藥殘留超標率為6.33%,市場監督通告各類水果中農藥殘留超標情況的統計數據見表10~16[4-15]。按照“國家食品安全監督抽檢計劃、項目表”[21]的分類標準,分別總結分析了常見漿果及其他小型水果類、仁果類、柑橘類、核果類以及熱帶和亞熱帶水果類中農藥的殘留超標情況,并匯總了各種水果中殘留量超標批次最多的農藥 (表10)。

表10 水果中農藥殘留超標案例 [4-15]Table 10 Cases of pesticide residues exceeding the MRLs in fruits [4-15]

2.1 漿果及其他小型水果中農藥殘留超標情況

漿果及其他小型水果包括葡萄、草莓、獼猴桃等。根據文獻報道,漿果及其他小型水果中農藥殘留量超標問題不容忽視。李敏等[53]在國內種植基地檢測水果中農藥殘留時,發現葡萄中吡丙醚殘留量超標,超標率為7.69%。吳玥霖等[54]在2017—2018 年對四川省都江堰市的葡萄進行了抽檢,發現氯氟氰菊酯殘留量超標,超標率為1.16%。鄭海芳等[55]在2022 年檢測了四川省瀘州市草莓中農藥殘留情況,僅發現烯酰嗎啉1 種殘留量超標農藥,超標率為0.85%。延妮等[56]研究發現,陜西省西安市草莓中殘留量超標農藥主要有敵敵畏和克百威,檢測樣品的超標率為1.79%。張文等[57]檢測了湖南省獼猴桃中農藥的殘留情況,未檢出殘留量超標的農藥,但朱加虹等[58]在浙江省獼猴桃生產基地檢出了16 種殺菌劑和14 種殺蟲劑殘留,均為未登記農藥,按照市場監督監測規則,檢出未登記農藥等同于農藥殘留不合格。2021—2022 年市場監督監測數據 (表10、表11、表12)表明,漿果及其他小型水果中農藥殘留超標情況如下:葡萄中殘留量超標農藥有已唑醇和苯醚甲環唑,其中苯醚甲環唑超標率最高,為0.87%;草莓中有烯酰嗎啉,超標率為1.54%;獼猴桃中有氯吡脲和多菌靈,氯吡脲超標率最高,為3.65%。市場監督監測發現漿果和其他小型水果中農藥殘留超標的樣品共15 批次,超標率為2.19%;同批次殘留量超標≥2 種的農藥1 組,為苯醚甲環唑和己唑醇 (1 次);超標農藥中氯吡脲超標率最高 (1.46%),其余依次為苯醚甲環唑 (0.44%) 和已唑醇 (0.30%) (表12)。

表11 2021—2022 年市場監督監測水果中殘留量超標的農藥品種 [4-15]Table 11 Pesticide residues exceeding the MRLs in fruits in market supervision 2021—2022 [4-15]

表12 2021—2022 年市場監督監測漿果及其他小型水果中農藥殘留超標情況 [4-15]Table 12 Pesticide residues exceeding the MRLs in berries and other small fruits in market supervision 2021—2022 [4-15]

2.2 仁果類水果中農藥殘留超標情況

仁果類水果 (包括蘋果、梨等) 中農藥殘留水平整體較低。王忠等[59]對近幾年新疆維吾爾自治區阿拉爾市蘋果中農藥殘留研究發現,蘋果中農藥殘留整體合格率大于98%。徐淑飛等[60]對山東省主產區出口的蘋果和劉敏等[61]對北京市昌平區生產的蘋果中農藥殘留情況進行了研究,均未發現殘留量超標或禁限用農藥。Zheng 等[62]針對福建地區果蔬中農藥殘留的檢測發現,蘋果中超標農藥有啶蟲脒,超標率為7.69%。高艷青等[63]對北京市大興區水果中農藥殘留檢測發現,梨中超標農藥為氯唑磷,超標率0.67%。

2021—2022 年間市場監督監測 (表10、表11)發現:仁果類水果中殘留量超標的農藥有氯氟氰菊酯/高效氯氟氰菊酯、多菌靈、吡蟲啉、敵敵畏及氧樂果;檢出農藥殘留量超標的仁果類水果樣品共49 批次,超標率為0.78%;同批次無多種農藥殘留量超標同時檢出;敵敵畏超標率最高(0.55%),其余依次是氯氟氰菊酯/高效氯氟氰菊酯(0.19%) 和氧樂果 (0.07%) (表13)。

表13 2021—2022 年市場監督監測仁果類水果中農藥殘留超標情況 [4-15]Table 13 Pesticide residues exceeding the MRLs in pome fruits in market supervision 2021—2022 [4-15]

2.3 柑橘類水果中農藥殘留超標情況

柑橘類水果主要監測柑橘,其農藥殘留情況因產地而異,如王程寬[64]針對浙江省臺州市柑橘中農藥殘留情況的分析發現,農藥殘留量超標率為1.04%,超標農藥有聯苯菊酯、氯氟氰菊酯及氟蟲腈,同時還檢出了禁用農藥氧樂果、克百威、三氯殺螨醇及六六六;而古明亮[65]在分析四川省眉山市雜交柑橘中的農藥殘留時未檢出超標和禁用農藥。

據2021—2022 年市場監督監測結果 (表11),柑橘類水果中共發現三唑磷、克百威、苯醚甲環唑、水胺硫磷、聯苯菊酯、丙溴磷、吡唑醚菌酯、噻蟲胺、甲拌磷及氯氟氰菊酯/高效氯氟氰菊酯10 種農藥殘留量超標;檢出農藥殘留量超標樣品共59 批次,超標率為3.15%;同批次無多種農藥殘留量超標同時檢出;丙溴磷超標率最高(1.44%),其余依次是聯苯菊酯 (0.43%) 和甲拌磷(0.32%) (表14)。

表14 2021—2022 年市場監督監測柑橘類水果中農藥殘留超標情況 [4-15]Table 14 Pesticide residues exceeding the MRLs in citrus in market supervision 2021—2022 [4-15]

2.4 核果類水果中農藥殘留超標情況

監測農藥殘留的核果類水果主要是棗和桃。不同地區棗中的農藥殘留情況不同,路洪貴等[66]研究發現,山東省鮮棗中溴氰菊酯超標,超標率為4.2%,馬利平等[67]研究發現,山西省100 份主產區紅棗樣品中無殘留超標農藥。桃中農藥殘留情況整體較輕,但也有超標農藥檢出,如張嘉坤等[68]在河北省桃主產區檢測到桃中殘留量超標的農藥有多菌靈和甲氨基阿維菌素苯甲酸鹽,超標率分別為4.3%和1.4%。

據2021—2022 年市場監督監測結果 (表10、表11),檢出農藥殘留量超標的核果類水果樣品共11 批次,超標率為1.58%;其中,棗中殘留量超標的農藥為氟蟲腈,桃中超標農藥有溴氰菊酯、克百威、敵敵畏和甲拌磷;同批次 殘留量超標≥ 2 種農藥的有1 組,為溴氰菊酯和甲拌磷(1 次);氟蟲腈超標率最高 (0.72%),其余依次是敵敵畏 (0.43%) 和克百威 (0.29%) (表15)。

表15 2021—2022 年市場監督監測核果類中農藥殘留超標情況 [4-15]Table 15 Pesticide residues exceeding the MRLs in stone fruits in market supervision 2021—2022 [4-15]

2.5 熱帶和亞熱帶水果中農藥殘留超標情況

熱帶和亞熱帶水果主要包括香蕉、芒果、荔枝等。趙竹[69]檢測遼寧省特色水果中農藥殘留時發現,60 批次香蕉中有3 批次樣品殘留量超標,殘留量超標的農藥有吡蟲啉和百菌清。馬晨等[70]在海南省芒果中檢出殘留量超標的農藥有吡唑嘧菌酯、苯醚甲環唑、吡蟲啉、噻蟲胺、滅多威及多效唑,其中吡唑嘧菌酯超標率最高 (21.91%)。彭茂民等[71]在5 市購買市售荔枝100 批次中檢出殘留量超標農藥有吡唑醚菌酯、氯氰菊酯、除蟲脲、咪鮮胺、苯醚甲環唑、氯氟氰菊酯及嘧菌酯,其中檢出吡唑醚菌酯殘留量超標樣品51 批次,超標率高達51%。

據2021—2022 年間市場監督監測結果 (表10、表11),熱帶和亞熱帶水果中殘留量超標農藥包括:香蕉中有苯醚甲環唑、百菌清、噻蟲嗪、噻蟲胺、腈苯唑和吡蟲啉6 種,其中吡蟲啉超標率最高,為23.73%;芒果中有吡唑醚菌酯、苯醚甲環唑、戊唑醇及噻蟲胺4 種農藥超標,均檢出1 次,超標率為1.39%;荔枝中未檢出殘留量超標農藥。

2021—2022 年間,市場監督監測共發現農藥殘留量超標的熱帶和亞熱帶水果樣品321 批次,超標率為31.50%。同批次殘留量超標≥2 種農藥的有10 組,分別為:噻蟲嗪和噻蟲胺 (15 次)、吡蟲啉和噻蟲嗪 (11 次)、腈苯唑和吡蟲啉 (7 次)、吡蟲啉,噻蟲嗪及噻蟲胺 (2 次)、吡蟲啉和氟蟲腈(1 次)、噻蟲嗪和聯苯菊酯 (1 次)、噻蟲嗪和腈苯唑 (1 次)、吡蟲啉和噻蟲胺 (1 次)、吡唑醚菌酯和噻蟲胺 (1 次)、苯醚甲環唑,戊唑醇和吡唑醚菌酯(1 次)。超標農藥中吡蟲啉超標率最高 (22.98%),其余依次是噻蟲嗪 (5.60%) 和噻蟲胺 (3.54%)(表16)。

表16 2021—2022 年市場監督監測熱帶和亞熱帶水果中農藥殘留超標情況 [4-15]Table 16 Pesticide residues exceeding the MRLs in tropical and subtropical fruits in market supervision 2021—2022 [4-15]

3 小結

本文根據相關文獻報道和市場監督管理部門監測結果,主要對2021—2022 年間我國蔬菜和水果中的農藥殘留超標狀況進行了初步歸納總結,發現兩個不同數據來源的超標農藥種類大致相同,但也存在一些差異,如文獻報道馬鈴薯中殘留超標的農藥有氯氰菊酯、甲胺磷、對硫磷和氧樂果[44,46],而市場監督監測僅發現了甲拌磷1 種,棗、蘋果、柑橘等的情況亦是如此,其原因可能跟市場監督監測的農藥品種相對固定有關,另外,盡管市場監督監測覆蓋地域范圍廣,但是也有些農產品種類 (如棗、草莓、芒果等) 由于監測樣品基數小,導致了超標率反而高等情況出現。

根據2021—2022 年間的市場監督監測結果,不同種類蔬菜按農藥殘留超標率從高到低排序依次為:豆類蔬菜 (24.93%)>鱗莖類蔬菜 (22.39%)>根莖類和薯芋類蔬菜 (8.53%)>葉菜類蔬菜 (6.91%)>瓜類蔬菜 (4.29%)>茄果類蔬菜 (3.00%) (圖1);不同種類水果按超標率從高到低排序依次為:熱帶和亞熱帶水果 (31.50%)>柑橘類水果 (3.15%)>漿果和其他小型水果 (2.19%)>核果類水果 (1.58%)>仁果類水果 (0.78%) (圖2)。該結果與常巧艷等[52]研究得出的排序不同,其關于不同種類蔬菜按農藥殘留超標率從高到低排序依次為豆菜類>茄果類>葉菜類>根莖和薯芋類>瓜果類。表明因監測農藥品種、農產品種類和區域不同,所得超標率結果及排序也可能不同。

圖1 2021—2022 年市場監督監測蔬菜中農藥殘留超標情況Fig.1 Exceedance rates of pesticide residues in vegetables detected in market supervision 2021—2022

圖2 2021—2022 年市場監督監測水果中農藥殘留超標情況Fig.2 Exceedance rates of pesticide residues in fruits detected in market supervision 2021—2022

對照歐洲食品安全局 (EFSA) 發布的農藥殘留監測結果[72-73],歐盟在2019—2020 年間抽檢發現,農產品中農藥殘留總超標率為4.5%;其中,蔬菜中殘留量超標的農藥主要有:多菌靈、氧樂果、氯氰菊酯/高效氯氰菊酯、啶蟲脒、毒死蜱、丙溴磷及阿維菌素等,監測到農藥殘留超標的蔬菜種類有生菜 (超標率1.8%)、大白菜 (1.9%)、胡蘿卜 (1.2%) 及番茄 (1.7%) 等;水果中殘留量超標的農藥主要有:氧樂果、毒死蜱、氰戊菊酯、乙酰甲胺磷、吡唑醚菌酯及阿維菌素等;監測到農藥殘留超標的水果種類有橙子 (超標率 2.9%)、梨(2.3%)、獼猴桃 (1.96%)、草莓 (3.3%) 等。另據美國農業部 (USDA) 近年發布的農藥殘留監測結果[74],總超標率為0.53%,另有3.7%尚未制定限量值的農藥被檢出。其蔬菜中殘留量超標的農藥品種主要有氯氟氰菊酯、乙酰甲胺磷、甲胺磷、噻蟲嗪、噻蟲胺等,監測到農藥殘留超標的蔬菜種類有西蘭花 (超標率0.14%)、芹菜 (0.58%)、茄子 (0.43%)、冬瓜 (0.93%) 等;水果中殘留量超標的農藥主要有氧樂果、噻蟲胺、多菌靈、敵敵畏、毒死蜱等,檢出農藥殘留超標的水果種類有藍莓 (超標率 0.58%)、桃 (0.99%)、梨 (0.14%)。與美國的監測結果相比,歐盟批準登記使用的農藥品種較少,其對未批準登記使用的農藥的殘留限量一般均賦值0.01 mg/kg,限量標準較為嚴格,因此歐盟監測到的殘留農藥品種多且超標率偏高。歐盟和美國監測到的農產品中殘留超標農藥及超標率與我國的情況存在差異,究其原因歸咎為登記使用的農藥品種、栽培管理措施、膳食結構、監測項目和殘留限量標準等均存在差異。

總之,綜合分析近5 年文獻報道和2021—2022 年各省 (市、區) 市場監督管理部門蔬菜水果中農藥殘留監測檢出情況,發現文獻報道和各級市場監督管理部門發布情況大致相符:蔬菜中農藥殘留總的超標率為5.09%,其中豆類蔬菜超標率最高 (24.93%),其余依次是鱗莖類 (22.39%)、根莖類和薯芋類 (8.53%)、葉菜類 (6.91%)、瓜果類 (4.29%) 及茄果類蔬菜 (3.00%)。農藥殘留超標率較高的蔬菜有豇豆、韭菜、芹菜、普通白菜及辣椒等;豇豆中主要超標農藥是滅蠅胺,超標率為8.27%;韭菜中腐霉利殘留量超標率最高,按GB 2763—2021 標準超標率為15.97% (按最新標準GB 2763.1—2022 則為2.21%),韭菜中其他殘留超標農藥包括毒死蜱、甲胺磷、氯氟氰菊酯/高效氯氟氰菊酯、甲拌磷、多菌靈、啶蟲脒等,基本涵蓋了蔬菜中殘留超標的農藥品種;芹菜和普通白菜中殘留超標的農藥主要是毒死蜱,超標率分別為 4.26%和1.79%;姜和辣椒中主要超標農藥是噻蟲胺,超標率分別為 15.42%和3.81%。水果中農藥殘留總的超標率為6.33%,其中超標率最高的是熱帶和亞熱帶水果類 (31.50%),其余依次是柑橘類 (3.15%)、漿果和其他小型水果類(2.19%)、核果類 (1.58%)、仁果類 (0.78%)。

分析造成我國蔬菜和水果中農藥殘留超標的直接原因主要有兩個:一是未登記農藥品種違規使用的情形較多,二是不合理用藥,超出使用劑量、多頻次使用及未遵守安全間隔期等原因造成。此外,未及時評估修訂不合理的標準也可能對農藥殘留超標統計產生明顯影響,如韭菜中腐霉利殘留的評價即屬于此種情況。

猜你喜歡
氯氟氰噻蟲胺阿維菌素
高效氯氟氰菊酯乳油在芹菜中的殘留量檢測及其消解動態
不同劑型噻蟲胺對柑桔木虱的田間防治效果
阿維菌素與螺螨酯對沾化冬棗截形葉螨的毒力篩選及田間防效研究
噻蟲嗪及其代謝物噻蟲胺在冬棗中的殘留動態研究
歐盟擬修訂高效氯氟氰菊酯在芹菜、茴香和大米中的最大殘留限量
梨使用氯氟氰菊酯后安全間隔期為21天
金銀花儲存過程中高效氯氟氰菊酯降解動態的初步研究
EGSB反應器處理阿維菌素廢水
噻蟲胺研究開發進展綜述
利用熱激活過硫酸鉀技術降解噻蟲胺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