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機會與提升:美國加州社區學院轉學教育研究

2023-12-22 11:00陳新忠朱曉燕
關鍵詞:加州大學轉學加州

陳新忠,朱曉燕

(1.武漢大學教育科學研究院,湖北 武漢 430072;2.昆明文理學院,云南 昆明 650221)

加州大學被譽為“公立高等教育的典范”,建立了美國第一個集規模龐大、結構完整和職能分工合理等特征為一體的多校區高等教育系統——加州高等教育系統。加州高等教育系統主要分為3個層次:第一層次是屬于研究型大學的加州大學系統,簡稱UC(University of California)系統,包含10所分校;第二層次是屬于教學型大學的加州州立大學系統,簡稱CSU(California State University)系統,包含23個校區;第三層次是屬于兩年制??茖W院的加州社區學院系統,簡稱CCC(California Community College)系統,包含119所分校。作為加州高等教育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社區學院承擔著高等教育普及化和民主化的使命,在為社會提供地方特色高等教育的同時,通過促進學生轉學進入加州大學系統內的本科院校,推動了加州乃至全美高等教育入學機會的擴張,有力推進了美國高等教育機會平等和教育質量提升。

一、加州社區學院轉學教育的嬗變歷程

轉學是指學生從一個學校轉到另一個學校學習,是學生為求學在校際間轉換學籍的一種行為。轉學教育是加州高等教育的一部分,也是加州高等教育總規劃的特色之一[1]11。轉學教育始于19世紀末20世紀初的美國初級學院,是新生初級學院的一種主要職能。具體而言,轉學教育是指高中后學生在兩年制初級學院完成規定課程后獲得副學士學位,以此為基礎提出轉學申請,經同意后進入四年制本科大學三年級學習[2],最終獲得學士學位。初級學院的轉學教育是大學本科的一種過渡性教育或預科性教育,一方面可以讓那些“無法繼續學業、獲取學士學位的學生”[3]將此作為終結性學習;另一方面有助于本科院校集中力量辦好大學高年級教育。從轉學功能的強化與改造來看,加州社區學院轉學教育經歷了初建、拓展和健全3個階段。

(一)初建階段——以提供轉學教育為中心

社區學院初名初級學院,萌芽于19世紀末20世紀初,是美國高等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在美國高教系統中具有不可動搖的基礎地位。南北戰爭結束后,美國的勞動素質參差不齊。為培養國家經濟快速發展所需的高素質人才,美國各州紛紛創辦初級學院。受教育平等、民主思想的影響,很多人認為接受高等教育既是權利也是公平的體現,這種思想推動了美國各州初級學院的建立。在此背景下,美國各州的初級學院應運而生。始建于1913年的富勒頓初級學院(Fullerton Junior College)是加利福尼亞州持續經營的最古老初級學院,1972年更名為富勒頓學院。1913年首次開課后,富勒頓初級學院快速成長為美國最優秀的社區學院之一,獲得了美國西部高等教育協會之社區及初級學院認證委員會的認證。作為一所多學科綜合性學院,富勒頓學院擁有90個專業,設有68個職業證書課程,授予高等教育、職業教育的文學副學士學位和理學副學士學位。在加利福尼亞州教育行政當局的重視下和大學領導人及學者的推動下,該州發展成為美國初級學院最多的州。1921—1922年,美國有70所公立初級學院,登記入學人數達8 349人[4]。1925年,初級學院總數量接近400所[5]3。初創時期初級學院教育集中于文理學科(General Liberal Arts)課程,類似于高中教育延伸和四年制大學通識教育,承擔著轉學教育的職能。初級學院轉學教育的主要目標是為升學做準備,即高中后學生經過兩年學習后具備到四年制本科大學繼續學習的能力。富勒頓初級學院是加利福尼亞州初級學院畢業生向四年制本科大學轉學比例最高的學院之一,每年向加州大學、加州州立大學及其他高等教育機構輸送大批畢業生。在加州100多所社區學院中,富勒頓初級學院轉入加州大學及加州州立大學的學生總數排名第7。其中,富勒頓初級學院轉入加州大學系統的學生總數排名第2,轉入加州州立大學系統的學生總數排名第25,轉入南加州大學的學生總數排名前10。作為初級學院主要職能,轉學教育調和了美國高等教育構建研究型大學過程中教育資源短缺與教育需求增長的沖突,填補了美國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向大眾教育過渡的空白。

(二)拓展階段——以提供技術教育為突破

至1941年,全美擁有初級學院610所,加利福尼亞州仍是設立初級學院數量最多的州,共有64所初級學院[5]8。第二次世界大戰后,為實現更大范圍的教育,美國高等教育總統委員們建議將初級學院改為社區學院(Community College),并將社區學院作為擴大高等教育機會和提供多樣化高等教育的機構[6]?!?947年總統高等委員會報告》中正式提出社區學院這一名稱后,“初級學院”的稱謂逐漸被“社區學院”所替代。20世紀40年代中后期,新出現的美國技術密集型企業急需大批生產一線的職業技術人才,“初級學院”提供的轉學教育已不能滿足社會的直接需求,人們將更多的關注和期待投向初級學院的教育培訓功能。1944年,美國政府通過《軍人權利法案》,鼓勵參加二戰的美國退伍軍人重返校園,到社區學院接受教育和職業培訓,以打破社會階層隔閡,通過高等教育成為快速適應社會職業崗位需要的技能型人才。順應美國社會的時代需求,加州初級學院逐步擴大職業化教育,由主要承擔轉學教育任務變成轉學教育與職業技術教育并重的社區學院,甚至到20世紀60年代末期,轉學教育受到冷落,職業教育受到學生熱捧。美國有關調查顯示,20世紀60年代初美國社區學院仍有60%~70%的學生選修轉學課程,而20世紀60年代末選修轉學課程的學生降至43%,修學職業教育課程的人數超過了轉學類課程人數[1]12。1964年建立的加州中心社區學院是順應轉學教育和職業教育雙重需求而產生的社區學院,是加利福尼亞州一所規模較大且專業設置較為全面的高等院校。該學校開設審美藝術、辯論學、工程學、生物科學、化學、政治科學和新聞學等多個專業,每年招收的學生超過2萬名,提供100多個副學士學位和證書學位,并頒發60多種職業資格證書。此時社區學院具有轉學教育、職業教育、通識教育、社區教育和補償教育等多方面職能,并以滿足經濟社會市場實際需要作為發展指向。盡管如此,轉學教育仍然是這一時期美國社區學院的一項基礎而重要的職能。

(三)健全階段——以完善轉學職能為旨歸

20世紀80年代初,美國社區學院職業教育的迅速發展削弱了轉學教育的主導地位,社區學院對學生現時職業的功利性追求引起了不少國人和學者的憂慮。隨著終身教育觀念深入人心,美國州政府和民眾逐漸意識到提高教育層次的必要性和緊迫性。1993年,美國成立“終身學習者之國委員會”(The Commission for a Nation of Lifelong Learner),制定終身教育政策和計劃,以期發揮終身教育在美國社會中的作用。針對社區學院轉學教育職能衰退現象,美國政府及高教界高度重視,將轉學教育由先前院校之間的行為逐步轉變為州一級的行動方式。作為美國高教改革先鋒,1986年加利福尼亞州通過立法正式承認轉學教育是社區學院的偉大使命。同時,加州高等教育總體規劃評論聯合委員會,通過簽訂銜接協議加強了社區學院與加州大學、加州州立大學的銜接。2015年7月7日,加州大學系統推出名為“轉學通道”(Transfer Pathway)的項目,項目覆蓋人類學、生物學、化學和經濟學等10余個加州大學最受歡迎的專業。加州大學系統對社區學院申請轉學學生的專業、個人需求、成績等各方面工作進行全面評估后,制定了透明的學分轉換政策,設定略帶傾斜性的錄取標準,確保大學提供的各項服務與轉學生的需求相匹配[7]。

二、加州社區學院轉學教育的運行機制

加州社區學院學生能夠自由、順利地轉學,得益于加州完善的轉學系統和配套政策的支持,以及各級政府、社區學院和州立院校共同商議形成的轉學教育運行保障機制(見圖1)。

圖1 加州社區學院轉學教育運行保障機制

(一)院?!肮餐ā睓C制——實行學分互認

美國高等教育自19世紀70年代開始實行學分制,學分制的實施為測評學生成績提供了相對統一的標準。社區學院和大學間的學分互認和學分轉移是社區學院轉學教育得以實行的基礎,而學分互認和轉移的前提是對核心課程的認定。核心課程是社區學院學生獲得學分必修的基礎課程,其建立是為避免各院校設置不同課程造成學分認證工作的混亂。加州大學系統、加州州立大學系統,以及加州社區學院系統共同實施的轉學課程項目——IGETC(Intersegmental General Education Transfer Curriculum)涵蓋了語言、數學、自然科學、人文和藝術、社會和行為科學5大領域,社區學院學生通過學習IGETC項目中規定的通識課程,修滿轉學要求的學分后,即可提出轉入加州大學系統內學校繼續深造的申請。此外,加州對核心課程的學分和等級作出了統一規定,各社區學院和本科院校對核心課程目錄進行統一分類和編碼后公布于學校官網和招生目錄,課程編碼為各院校提供了統一的課程認定符號,使學分互認轉移的過程更加規范和高效。

(二)校際“合作”機制——簽訂學制銜接協議

簽訂學制銜接協議是各州學校進行轉學認定的最普遍做法,協議的具體內容因州而異。為保證學生能夠順利轉學,加州社區學院與加州州立大學簽訂了學制銜接協議(Articulation Agreement),學制銜接協議主要包含以下內容:一是列明社區學院哪些課程的學分在轉學時大學予以承認;二是鑒別社區學院的哪些課程能夠滿足加州大學、加州州立大學普通教育的具體要求;三是指導轉學學生如何將已修課程學分轉化為互認學分[11]。學制銜接協議明確說明了申請轉學的社區學生必修課程及分數要求,達到要求的學生在申請審核通過后就可以轉學至加州州立大學中的任何一所學院學習本科三年級的課程。學制銜接協議定期更新,為轉學學生解答轉學程序和課程方面的各種問題。

(三)轉學“保障”機制——政策立法促進轉學

加州通過設立《加利福尼亞州教育法》強制推行社區學院與本科院校的學制銜接[12],采用一系列轉學政策推進州層面轉學教育的相對統一和連貫性(見表1)?!掇D學錄取保障協議》(Transfer Admission Guarantee)對學生在轉學前需完成的課程和達到的GPA成績作出規定,由加州社區學院、加州大學和學生本人三方共同簽訂。加州圣馬特奧社區學院與伯克利學院、舊金山州立大學簽署了《轉學保障協議》,學生在社區學院修完兩年的課程畢業后,可憑GPA成績申請轉入四年制大學繼續學業,《轉學保障協議》的簽訂為學生能夠順利轉入本科院校學習提供了保障。學生如果在轉學過程中覺得自己在學分認定、個人成績材料鑒定方面受到歧視或者不公平對待,可以通過轉學申訴程序在規定時間內向社區學院的申訴官員和大學生事務機構提出申訴,確保自己獲得公正待遇。

表1 美國部分州采用的轉學政策

(四)信息“公開”機制——公布轉學數據信息

加州轉學教育的成功實行離不開健全便利的信息渠道、加州政府的政策及舉措輔助。在加州政府的支持下,該州在州立大學及社區學院設立轉學中心,并配備專業的轉學咨詢人員為學生提供轉學咨詢及指導,如轉學目標院校的選擇、轉學需要選修的課程、轉學院校申請表格的填寫和轉學錄取保證協議的簽訂等。對于有轉學意愿的學生,轉學數據信息的獲取非常便捷。加州大學自1985年便創建了在線學生轉學系統,發行了集手冊、倡議書和資料庫等為一體的《轉學指南》,公開轉學的具體要求,解答轉學過程中各種疑問。加州大學在學校官網開設了轉學專欄(SPOTLIGHT—Transfer Students),學生可以在學校官網獲取關于轉學最新官方信息,具體到每年從各個社區學院轉學至加州大學的學生人數及轉學錄取率、轉學申請開啟日期和截止日期、貧困生的教育經費資助和轉學資格申請的審查等。轉學數據信息的公開方便了學生對轉學目標院校的選擇,也為加州政府制定教育政策和完善轉學教育提供了參考。

(五)財政“激勵”機制——獎助獎勵政策資助

自 20 世紀 50 年代以來,加州政府財政對社區學院的撥款超過了加州大學系統和加州州立大學系統,為社區學院辦學提供了有力支持。為確保學生不因缺乏教育資金而失去受教育的機會,政府及社區學院為轉學生設立了助學金、勤工助學、獎學金和低利率貸款等各種形式的獎助獎勵。各種獎助學金、校園貸款等申請每年都在申請開始之前于校園網絡平臺和校園布告欄上進行通告與宣傳,讓學生知曉。獎助獎勵的受助面廣泛,不論是成績優異的普通學生、經濟困難學生,還是綜合素質強的學生、特殊人群都有涉及。對于家庭收入處于貧困線以下的轉學生,加州政府對學生的家庭經濟情況評估后確定對學生的資助金額。例如,加州大學2022-2023學年學費為14 500美元,家庭年收入范圍在0~80 000美元的加州籍學生就有資格獲得經濟援助,不需要支付任何學費及其他費用[13]。這些獎助獎勵措施提高了社區學院學生轉學至大學繼續更高層次學習的積極性,促進了學校轉學率的提升。

三、加州社區學院轉學教育的實踐功效

1971年,美國高等教育毛入學率達到50%,率先實現了高等教育普及化,學生接受高等教育機會增多是推動美國高等教育普及化的重要原因。加州社區學院的轉學教育促進了美國高等教育的發展,較好地解決了高等教育大眾化和普及化發展進程中所遇到的數量與質量的平衡、規模與結構的協調、高校職能與定位規范等方面問題。截至2000年,加州社區學院的注冊學生總人數超過1 000萬[8]。社區學院作為美國高等教育普及化實現的重要載體,在擴大高等教育入學機會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轉學教育對提高高等教育靈活性、增強培養人才的有效性具有重要意義。

(一)加州社區學院轉學至加州大學學習的學生持續增長

學生在社區學院學習高等教育階段的基礎課程,再通過轉學教育進入本科院校繼續深造,這一模式有助于人才培養在時間上實現合理分流,最大程度地保障了加州乃至美國公民接受高等教育的機會,促進了美國高等教育民主化。2011—2020年十年間,申請從加州社區學院轉學至加州大學繼續學業的學生人數持續增長,轉學生的錄取率趨于平穩[9],轉學教育成為社區學院學生學歷晉升的重要通道。

(二)加州大學每年本科新生中三分之一為社區學院學生

社區學院規定,凡年滿18周歲且在美國居住的美國公民均可免試申請入學。低門檻的入學條件和靈活的招生政策吸引了大量美國公民到社區學院就讀,從2011-2020年近十年加州大學入學學生類型結構來看,加州大學每年入學的本科生生源中大約三分之一是社區學院轉學學生(見表2)。截至2022年,美國社區學院的數量達到了1 043所[10]。社區學院有機會接受高等教育學生數量增多,流向本科院校獲得學士學位教育的渠道暢通是加州乃至美國高等教育普及化的直接原因。

表2 2011-2020年社區學院轉學學生與加州大學新生變化(人)

(三)加州大學系統9所大學均為社區學院提供入讀名額

加州大學系統內的9所大學無一歧視社區學院生源,且每年都會為加州社區學院學生提供較多的入學名額。排名世界高校前列的Berkeley大學為有繼續接受高深教育意愿的社區學院學生提供了高等教育機會,2011—2020年間每年入學的學生中有超過2 000名來自加州社區學院的轉學生(見表3)。

表3 2011-2020年加州大學系統錄取社區學院轉學生情況(人)

轉學教育有力促進了美國高等教育不同系統間的流動,社區學院的轉學功能將加州??茖哟蔚母睂W士教育與本科層次的學士教育連為一個統一整體,為社區學院學生搭建了學歷提升通道,爭取了更多獲得高等教育的機會,為教育公平的實現提供了可能。

四、加州社區學院轉學教育的中國啟示

加州社區學院與州立本科院校之間完善的學制銜接最大程度利用了教育資源,不同類型、層次和性質的高校共同協作促進了高等教育整體優化?!皩I尽弊鳛槲覈慕逃J街籟11],既是社會個體能力差異和優質高等教育資源稀缺的客觀現實條件下個人發展的重要手段,也是為國家和企業輸送高質量人才的重要途徑。2014年,國務院常務會議時提到,要通過建立學分積累和轉換制度,打通從中職、???、本科到研究生的上升通道,加快發展現代職業教育。2019年,我國高等教育從大眾化正式進入普及化階段,越來越多的適齡青少年有接受高等教育的機會,但是優質高等教育供給仍不能滿足需要。如何為??茖W生打通、搭建升學通道是仍我國高等教育面臨的難題和挑戰之一。加州社區學院轉學教育功能為社區學院學生提供了學歷晉升通道,我國的“專升本”教育可借鑒其有益經驗,逐步建立起??圃盒Ec本科院校的學制銜接制度,為??飘厴I生創造更多“向上流動”機會。

(一)打破報考限制枷鎖,拓寬多元升學渠道

加州社區學院轉學教育的獨特貢獻在于:為所有有意愿接受本科教育的人開放,為起初不能進入四年制本科大學就讀的學生提供了“第二次機會”。黨的二十大報告明確將人才擺在了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重要位置,我國對各種高層次技術人才的需求不斷增長,??茖W生提升學歷的需求非常迫切。目前,我國每年考上大學的學生中,50%左右是??粕?,占普通高等教育每年入學學生的“半壁江山”[12],是中國高等教育實現大眾化和普及化的主要力量。然而,我國應屆??飘厴I生只能通過參加統招“專升本”考試獲得升學機會,招生人數根據當年國家教育部和國家發展改革委編報的《全國普通高校招生計劃》和《全國普通高校分學校分專業招生計劃》來確定,基本控制在各省當年普通全日制??茟獙卯厴I生總人數的5%及以內。除此之外,報考學校、報考專業及考試機會次數的限制為??粕纳龑W之路設立了層層門檻,阻礙了其向上流動。因一次考試失利便失去升入本科院校繼續學習的機會,這對??圃盒W生而言有失公平。2019年教育部等六部門印發《高職擴招專項工作實施方案》,再次放寬了高等職業教育??茖哟稳罩平逃猩荚噲罂紬l件。面對日益增多的??茖W生和專升本考試對學生設立的層層門檻,國家教育主管部門應該放寬對全日制專升本考試報考條件的限制,適當增加招錄名額,認可學生跨省報考、跨專業報考,允許往屆畢業生報考。

(二)增強專本院校協作,強化專、本學制銜接

加州社區學院與加州大學及加州州立大學建立了高校合作聯盟,共同推行學分互認制度,共同認定核心課程,通過簽訂學制銜接協議保障學生順利轉學,促進了社區學院學生向本科大學流動,為教育公平的實現創造了可能。我國近些年有高校在學分互認和課程互選方面做出了嘗試,但由于沒有建立起有效的學分互換制度及相應的組織機構等,學分互認與轉移制度涉及的規模不大,僅停留在同層次高校間互認。我國可以借鑒加州社區學院經驗,密切??圃盒:捅究圃盒ig的聯系,加強兩者間的溝通和合作,由省教育廳牽頭組織成立高校合作聯盟,各??圃盒Ec普通本科院校根據自愿、互惠和可能的原則加入該聯盟。??圃盒Ec本科院??晒餐瑓f商簽訂學制銜接協議,在學生修滿規定課程學分后,綜合平時成績予以錄取[13]。在學分互認與轉移方面,我國應由政府教育主管部門設立統一的課程標準,??圃盒Ec普通本科院校根據各自人才培養目標設置通識類課程,經雙方協商后在通識類課程上達成一致,認定共同核心課程,并對其編碼后公開;同時,制定合理的學分轉化標準,推行學分互認制度,形成轉學機制,為??圃盒W生轉學提供可能。本科院校和??圃盒R洺:献髋e辦學術交流或實踐活動,讓??圃盒W生在參與的過程中提前感受本科院校的校園氛圍和教育資源,增強??茖W生“專升本”的熱情和積極性。

(三)建立學位保障體系,規范人才培養定位

學位是一個人通過學習取得受教育程度和學術水平規定標準的學術稱號,是國際通認的學習程度認可做法。社區學院副學士學位的建立,增加了學生入學的機會,提高了高等教育入學率。我國目前授予的學位分學士、碩士和博士3個等級,??飘厴I生沒有相對應的學位,只有大專畢業證。沒有學位證書,缺乏學位體系保障是導致“專升本”晉升通道難以延伸的原因之一。我國可以借鑒加州社區學院做法,針對??圃盒.厴I生設置副學士學位,以此規范和明確??平逃呐囵B目標、人才培養定位和專業課程設置,提高人才培養質量,激勵更多??飘厴I生通過“升本”獲取學士學位,提升學歷。

(四)公開升學數據信息,優化升學咨詢服務

加州社區學院通過線上學校官網數據公開和線下轉學中心咨詢服務相結合的方式為有轉學意愿的學生提供轉學服務,不僅提升了學生的轉學體驗感,還在一定程度上保證了轉學過程的透明公正。我國“專升本”招生計劃、招生章程等信息公布較遲,學生獲取報考相關信息的渠道不夠通暢。借鑒加州社區學院為學生提供轉學信息的成功做法,我國教育主管部門要出版“專升本”晉升通道指南,為有“專升本”轉學意向的學生作出官方解答,詳細說明“專升本”程序及課程學分轉換的問題;設立咨詢機構為學生提供“專升本”相關幫助。普通本科高??赏ㄟ^到??圃盒i_展講座宣講、課程培訓班等手段,加強學歷晉升政策的宣傳。同時,??圃盒:推胀ū究圃盒6紤匾晫W校官網信息專欄建設,及時更新學歷晉升政策內容,公開招生數據,便于有意向到本科院校繼續學習的同學知曉。

(五)健全轉學統籌管理,助力教育機會公平

轉學教育表象為學院與學校之間的銜接,實質上離不開國家和各級政府的支持。加州社區學院轉學教育功能能夠隨社會需要而不斷更新發展,得益于國家及州政府制定的健全制度和法律保障體系。為推動專、本學歷晉升通道搭建提供便利,我國教育主管部門及各級政府應建立健全教育質量保障體系。首先,教育資金保障方面,教育部門要聯合財政部門加大教育資金投入力度,改善??圃盒5霓k學條件和辦學設施,提升師資力量。各級政府應加大對“專升本”學生的資助獎勵支持,提高“專升本”學生的資助比例和金額。其次,教育質量保障方面,??圃盒R岣咿k學質量,樹立以質量求發展的辦學宗旨,深化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改革,突出學校教育特色,培養社會需求的高素質實用型人才。再次,教育內容保障方面,我國高等教育主管部門要加強宏觀指導,協調建立??圃盒:捅究圃盒9舱J的課程體系及學分評判標準,夯實“專升本”的教育基礎。第四,教育管理保障方面,我國高等教育主管部門要加強統籌管理,鼓勵普通本科院校接收符合標準的??圃盒^D學生,??圃盒Ec普通本科院校共同商定出臺管理制度,明確各自在學生升學過程中的職責。最后,教育監管方面,我國要建立相應的監管部門對“專升本”過程進行評估和監控,提高過程透明度,健全法律保障體系以確保??茖W生在升學方面享有與普通教育畢業學生平等的機會。

猜你喜歡
加州大學轉學加州
見證!草魚、加州鱸再度崛起
我們的故事
加州鱸肝臟養護
明年或激增40%?華中3萬多噸加州鱸市場誰能笑到最后?
高原地區應用氧調有望實現
美國一流大學財務收支狀況研究
轉學的煩惱
離開你,我是一片浮萍
從外國轉學來的老史
原來如此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