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職院校護理教師信息化教學能力提升的路徑及效果探討

2023-12-23 01:59霞,薛
湖北民族大學學報(醫學版) 2023年4期
關鍵詞:網頁創造力院校

周 霞,薛 梅

滁州城市職業學院護理學院(安徽 滁州 239000)

高職護理教育主要以培養實踐型護理人才為目的[1],其畢業生具有較高的臨床實踐技能、邏輯思維與護患溝通能力[2],在我國現代化的醫學護理高等教育體系中占據十分重要的地位。以往傳統的高職護理教育其形式相對單一,缺乏對學生職業情境感的培養而缺少人文關懷,不利于高職專業護生的整體護理意識形成和能力的培養[3]。信息化高職護理教學模式,結合慕課、微課等形式,通過現實結合、虛擬仿真、標準化仿真等綜合情境進行教學[4],利用多媒體介質的課件、音頻、視頻、動畫等各種形式提高教學趣味性,從而達到促使高職護生能力提升改革目標[5]。為此本研究總結近年提升高職院校護理教師信息化教學能力路徑,并分析其實際效果,現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選擇2021年1月-2021年12月在某職業學院教授護理學相關內容的專職教師20例為對照組,同時選擇2022年1月-2022年12月在該高職院校教授護理學相關內容的專職教師20例為觀察組。納入標準:教學經驗超過5年,具有高等院校教師資格證書,入組前簽署入組同意書,自愿入組;排除標準:中途調離崗位者,觀察期間各種原因離崗超過1個月者,出現教學事故者。其中觀察組男3名,女17名,年齡26~45歲,平均(38.5±5.6)歲,教學經驗5~21年,平均(12.4±2.9)年,《護理學基礎》課程理論授課老師13名,《護理學基礎》課程實踐授課老師7名;對照組男4名,女16名,年齡25~45歲,平均(38.9±5.5)歲,教學經驗5~20年,平均(12.3±3.0)年,《護理學基礎》課程理論授課老師14名,《護理學基礎》課程實踐授課老師6名,兩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方法對照組實施常規教學,以教學大綱為依據,進行面授與實踐課程的講授與教學,并在授課過程中嚴格遵照先理論后實踐的順序進行,并在教學計劃完成后進行理論與實踐知識的考核;觀察組重點關注教師的信息化教學能力,以現象學教學法為依據,采取深度訪談結合全面信息化教學的改革為手段:①確定教學目標。在進行深化信息化教學過程前針對教師進行一對一的訪談,設立訪談主題,明確訪談目標,采取Colaizzi七步分析法對所獲得的訪談資料進行分析;②強化信息化教學的意義。提取在訪談過程中對提高信息化教學具有實際意義的相關陳述與觀點,并提煉主題,提高教師對護理教師信息化教學能力的主觀理解,明確信息化教學能力提高的難點;③提出有效指導教師提高信息化教學能力方法。針對高職專業的護生進行信息化教學內容的相關訪談,調查護生對教師使用藍墨云班課、泛雅網絡教學等平臺進行信息化教學出現的問題,學生的主觀體驗,開展信息化教學對護生本人學習的幫助以及對信息化教學的建議與意見等。

1.3觀察指標及評估標準比較兩組護理教師信息化教學能力各維度評分變化,統計兩組信息化教學能力難點所在,分析兩組護理教師教學創造力情況。其中教學能力采取自制量表進行評估,其各維度主要包括:教學意識和態度、教學內容創新性、基礎與技能結合性和理論聯系實踐性,各項目總分均為10分最高,0分最低,分值越高提示該項目越優秀;信息化教學能力難點所在,采取自制量表進行評估,主要統計:網頁瀏覽、動畫處理、音頻處理和網頁制作難點問題;教學創造力,采取自制量表進行評估,主要評估前瞻思維能力、知識創新能力、資訊科技能力、靈活教學能力4大項目,分值均為最高25分,最低0分,將各項目得分相加即得到總分。

2 結果

2.1兩組護理教師信息化教學能力各維度評分比較觀察組護理教師信息化教學能力維度中的教學意識和態度、教學內容創新性、基礎與技能結合性和理論聯系實踐性得分均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1。

表1 兩組護理教師信息化教學能力各維度評分比較分)

2.2兩組信息化教學能力難點比較觀察組教師對信息化教學能力中的網頁瀏覽、動畫處理、音頻處理和網頁制作的掌握程度均優于對照組(P<0.05),見表2。

表2 兩組信息化教學能力難點比較[n(%)]

2.3兩組護理教師教學創造力比較觀察組護理教師教學創造力中的前瞻思維能力、知識創新能力、資訊科技能力和靈活教學能力均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進而教學創造力總分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3。

表3 兩組護理教師教學創造力比較分)

3 討論

目前高職院校護理教師進行信息化教學能力整體水平有待提高,呈現發展不均現象嚴重,參差不齊表現明顯[6]。就現實而言,目前的高職院校護理教師在不同程度上具備一定的計算機理論能力和相關知識,但將其運用于實踐操作尚存在一定困難,而隨著信息化手段的多媒體、計算機技術的日新月異,均要求高職院校護理教師及時汲取相關專業知識,提高專業實踐能力,從而提高信息化教學能力[7]。通過開展教師信息化訪談與信息化教學能力培訓,達到提高高職院校護理教師的信息素養及信息化教學能力[8]。

本研究結果發現,觀察組護理教師信息化教學能力維度中的教學意識和態度、教學內容創新性、基礎與技能結合性和理論聯系實踐性得分均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提示以現象學教學法為依據,并重點關注教師的信息化教學能力,對提高高職院校護理教師信息化教學能力有積極意義。高職院校護理教師因授課任務相對較大,進而日常備課時間有限,教師準備時間不充足而導致信息化教學能力的提升緩慢[9],同時因教學資金有限,教師較少有機會外出學習與培訓,同時部分高職院校因缺乏足夠的教學資金以及相應的激勵政策[10],不利于高職院校護理教學相關教師的信息化教學能力的培養與提高[11]。本研究通過訪談,充分的調動高職院校護理教師的信息化教學主觀能動性,切實落實上級主管部門的激勵措施,并與績效考核想關聯,以此作為高職院校護理教師的信息化教學能力的原動力[12]。

本組結果顯示,觀察組教師對信息化教學能力中的網頁瀏覽、動畫處理、音頻處理和網頁制作的掌握程度均優于對照組(P<0.05),提示以現象學教學法為依據,并重點關注教師的信息化教學能力,在一定程度上可減少教師信息化教學過程中因網頁瀏覽、動畫處理、音頻處理和網頁制作等導致的困難出現。觀察組護理教師教學創造力中的前瞻思維能力、知識創新能力、資訊科技能力和靈活教學能力均顯著高于對照組,進而教學創造力總分高于對照組(P<0.05),提示以現象學教學法為依據,并重點關注教師的信息化教學能力,對提高高職院校護理教師教學的整體創造力有積極意義。本研究觀察組重點關注教師的信息化教學能力,以現象學教學法為依據,采取深度訪談結合全面信息化教學的改革為手段,重點結合訪談內容,及時發現高職院校護理教師在實施信息化教學過程中面臨的難題,從護生角度出發,在確保護生被新穎素材與教學環節吸引同時,提高護生主動學習興趣[13],為護生提供一個具有自主創新能力發展的平臺,做好教學教案[14],激發護生的學習原動力[15]。

綜上所述,以現象學教學法為依據,可有效提高高職院校護理教師信息化教學能力,解決信息化教學能力難點,提升教學創造力。

猜你喜歡
網頁創造力院校
創造力從哪里來? “搗蛋專家”告訴你
以生成性培養創造力
激發你的創造力
激發你的創造力
基于CSS的網頁導航欄的設計
基于URL和網頁類型的網頁信息采集研究
網頁制作在英語教學中的應用
10個必知的網頁設計術語
院校傳真
院校傳真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