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團結、奮進、求實、奉獻
——熱處理學會六十年

2023-12-25 01:54徐躍明
金屬熱處理 2023年10期
關鍵詞:理事會熱處理大會

徐躍明

(中國機械工程學會熱處理分會, 北京 100083)

今年是全國熱處理學會成立六十周年,可喜可賀。

六十年來,我國的熱處理由弱變強,由小變大,業已形成完整、穩定、自主可控的產業體系。熱處理作為關鍵的核心技術以及現代工業的基礎,有力支撐了中國的材料和裝備制造的發展。

六十年來,幾代熱處理人秉承“團結、奮進、求實、奉獻”的學會傳統,砥礪奮進,春華秋實。熱處理學會已擁有1000余個團體會員和6000余名個人會員,成為我國熱處理技術進步的強大推動者和國際熱處理及表面工程領域著名的學術團體。

六十年來,熱處理學會團結廣大的科技工作者,解放思想,實事求是,圍繞國家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目標,努力提高學術水平,繁榮和發展我國的熱處理科技事業,為實現中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做出了應有的貢獻。

一、開拓進取,奠定學會發展基礎——熱處理學會前五十年(1963—2013)

1963年10月25日,武昌洪山賓館會議大廳喜氣洋洋,170余位來自全國27個省市(自治區)的熱處理行業代表濟濟一堂,參加期待已久的中國機械工程學會熱處理學會成立大會暨第一屆學術年會,湖北省省長蒞臨開幕式并指導工作,時任一機部副部長沈鴻專程參加會議并作重要發言。

當年參加會議的代表中,有許多我們耳熟能詳的金屬材料和熱處理科技領域著名的專家學者和歷屆學會的領導:周志宏、周惠久、徐祖耀、雷廷權、侯增壽、崔崑、戚正風、康沫狂、俞德剛等。

會議選出了以周志宏為理事長、朱沅浦為秘書長的第一屆理事會,從組織上為學會的發展奠定了基礎。會議是在黨中央號召“向科學進軍”和尊重知識的大形勢下召開的,可以說是一次組織我國熱處理科技隊伍向現代化進軍的大會。在大會的影響和帶動下,熱處理行業隨后開展了形式多樣的學術活動。

十年特殊時期,所有的學會活動陷于癱瘓。

文革后期,在鄧小平同志主持中央工作期間,1975—1976跨年度召開了一機部熱處理工作會議,會上提出了“搞好熱處理,零件一頂幾”的響亮口號,引起了國家領導部門的廣泛重視。1977年,國家經委和國防工辦在昆明召開“全國熱處理經驗交流會”,號召開展“搞好熱處理,零件一頂幾”的競賽,得到了廣大熱處理工作者的強烈反響。這期間,原《壓力加工與熱處理》期刊變更為《金屬熱處理》和《鍛壓技術》,均改為雙月刊出版。

1978年,以中國機械工程學會的名義第一次組團赴西班牙參加國際材料熱處理聯合會(IFHT)在巴塞羅那舉辦的第17屆國際材料熱處理大會,代表團回國后即向中國機械工程學會建議盡快恢復熱處理學會活動,重組學會理事會。10月重組后的學會理事由原來的34人增加到48人,并選出25人為常務理事。

恢復并重組后的熱處理學會掀起了學術及行業活動的高潮。

1979年4月,在浙江杭州舉辦了第二屆全國熱處理年會。

1979年,國家經委確定“紅外滴控”和“氮基氣氛”為全國重點推廣項目。同年又做出全面推行“熱處理專業化調整”和在全國工業城市建立“熱處理專業廠”的決定。

1980年,由學會主辦的《金屬熱處理學報》(半年刊,2001年更名為《材料熱處理學報》)創刊;編輯出版了《熱處理叢書》(機械工業出版社);舉辦了“熱處理基礎理論研討會”(大連)、“馬氏體相變理論學習班“(秦皇島)等專題會議。

1981年,學會代表我國正式成為國際聯合會的成員,隨即申請在我國舉辦第三屆國際材料熱處理大會并獲通過(1981年,由美歐國家成立的國際熱處理聯合會及其組織的國際會議和蘇聯與東歐國家舉辦的“社會主義國家金屬學與材料熱處理研討會”合并,組成新的IFHT,并在波蘭華沙舉辦了第一屆大會)。

1982年,由熱處理學會與一機部北京機電研究所合辦《金屬熱處理》?!督饘贌崽幚怼氛匠蔀閷W會會刊。

1982年11月,第三屆全國熱處理年會與國家經委第三次熱處理經驗交流會在陜西臨潼聯合舉行。

1983年11月,第三屆國際材料熱處理大會在上海隆重召開,中國機械工程學會理事長沈鴻先生、上海市副市長劉振元先生出席開幕式并講話。時任上海市市長汪道涵先生出席宴會并作了熱情洋溢的講話。這是熱處理學會舉辦的第一個國際會議,會議的成功舉辦得到了IFHT主席T.Bell教授、秘書長Wyss先生以及參會的中外學者一致好評,被認為是一次高水平的大會,不論是論文質量、學術水平,還是會議的組織,可以說是IFHT的里程碑。會議同期還舉辦了國內第一個國際熱處理設備與技術展覽會。會議的成功舉辦擴大了我會及我國熱處理在國際熱處理界的影響,也為我會開展國際學術交流工作積累了經驗,并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第一屆理事會歷時20年,披荊斬棘、經歷風雨,充分展現了中國知識分子的優秀品質,創立了“團結、奮進、求實、奉獻”的優良會風,為學會的發展奠定了穩固的基礎。

熱處理學會第二屆理事會于1984年4月在武漢成立,推選孫大涌為理事長、劉迨為秘書長。會議首次建立榮譽理事制度,以表彰為學會工作和熱處理技術進步做出卓越功績的老理事。會議還決定成立編輯出版和咨詢與培訓兩個工作委員會,物理冶金等五個學術委員會以及冷卻技術等13個專題技術委員會,以便更好地發揮全體理事的作用,同時吸收在熱處理生產、科研和教學方面有一定成就、限于名額而未能進入理事會的行業同仁更好地參與學會活動。技術委員會的成立再次掀起了熱處理學術活動的高潮,在隨后的四年內,由技術委員會組織的專題活動達41次。

1987年5月,第四屆全國熱處理年會在江蘇南京召開。這次會議對外開放,來自波蘭、日本、瑞士、比利時、加拿大、芬蘭、德國、美國、意大利、土耳其的國外代表向會議提交了28篇論文,可以說是我國改革開放政策在熱處理行業的一次具體體現。

1987年5月,在南京會議上,熱處理學會理事會進行了換屆,成立第三屆理事會,推選雷廷權為理事長、劉迨為秘書長。

1988年4月,學會召開了三屆二次理事會議,會議決定建立學會團體會員制度,并通過了團體會員會籍管理辦法。這一舉措使學會工作向正規化和規范化又邁進了一步。會議的另一個重大、非常有遠見的決策是建立學會青年工作委員會。

1988年9月,首屆青年熱處理工作者學術交流會在秦皇島市燕山大學召開,并成立了學會青年工作委員會,由廖波任主任、徐躍明任副主任兼秘書長。青年工作委員會的成立不僅活躍了行業青年熱處理工作者的交流,也為學會工作培養了人才,為理事會輸入了新鮮血液,許多青年骨干后來也成長為學會理事會的領導和骨干。

1990年盛夏在包頭召開的三屆四次理事會開創了學會優秀論文評選工作,會議通過了“熱處理學會年度優秀論文評選表彰條例”,決定從第五屆年會開始評選大會優秀論文,并每年評選《金屬熱處理學報》《金屬熱處理》優秀論文,為推動行業學術活動產生了積極影響。

1991年4月,第五屆全國熱處理年會在天津召開,同期舉辦了第三次熱處理展覽會。會議及展覽會都取得了圓滿成功。會議首次評選了優秀論文,由上海交通大學俞德剛先生宣讀的“Fe-C合金貝氏體相變基元與類馬氏體的形成過程”論文獲得唯一的最佳獎。頒獎場面十分感人,七十高齡的俞德剛老先生手捧學會有史以來頒發的第一座最佳論文獎獎杯,熱淚盈眶。

學會第四屆理事會于1991年4月成立,推選樊東黎為理事長,劉迨為秘書長。這屆理事會期間,學會的各種活動得到了蓬勃發展。

1993年9月,以“環保與節能熱處理技術”為主題的第四屆國際熱處理專題會議在北京召開,并舉辦國際展覽會。這是繼在上海舉辦第三屆國際材料熱處理大會之后又一次成功的大型國際會議,也是這次國際會議開創了“北京國際熱處理技術與裝備展覽會”。

1993年學會應臺灣熱處理學會邀請派員訪問了祖國寶島臺灣,搭起了兩岸熱處理同行技術交流的橋梁。

1993年,我會第三屆理事長雷廷權教授出任國際材料熱處理聯合會(IFHT)副主席,并于1994—1995年出任主席,這是我會對外交往工作的一項重大突破。

1994年10月12日—15日,由我會高能束熱處理技術委員會和中國光學學會激光加工專業委員會聯合舉辦的國際激光加工學術會議在重慶召開。

1996年9月,第六屆全國熱處理年會在成都召開。

同年,《金屬熱處理》雜志在全國首屆優秀期刊評比中榮獲一等獎?!稛崽幚硎謨浴返诙娉霭姘l行。

學會第五屆理事會于1995年9月成立,推選劉迨為理事長兼秘書長。因劉迨同志的不幸病逝,1998年經中國機械工程學會批準調整為李健任理事長、徐躍明任副秘書長(主持秘書處工作)。

這屆理事會期間,我會常務理事雷廷權教授、榮譽理事崔崑教授當選為中國工程院院士。

1998年5月,由我會與日、韓、新等國熱處理學會共同發起的亞洲材料熱處理會議在北京召開。該會議是亞洲熱處理界首次地區性國際會議,會議得到了IFHT的重視和支持。

鑒于我會在國際學術活動和交往中做了大量積極工作,不僅在國際熱處理界樹立了良好的形象,也得到了上級主管部門中國機械工程學會的肯定。為了便于對外開展工作和交往,進一步擴大在國際上的影響,經我會申請,總會于1998年以機學〔1998〕021號文批準我會在對外交往中使用“中國熱處理學會”。

1999年10月,第七次全國熱處理大會在河南洛陽召開。大會適逢共和國成立五十周年和世紀之交,會議之前中央召開了全國技術創新大會,對于加快技術創新,加強發展高科技,實現產業化做出了重要部署。會議以“邁向二十一世紀的中國熱處理”為主題總結取得的成功,研討發展方向。大會盛況空前,中國機械工程學會何光遠部長、河南省張濤副省長到會指導并講話。會議指出,隨著經濟全球化的發展和知識經濟的興起,中國熱處理正面臨前所未有的良好機遇和嚴峻挑戰。加強熱處理技術創新,加快熱處理高新技術的產業化和熱處理產業的高新技術化,已成為我國熱處理行業面臨的重大任務。會議期間,學會進行了周志宏獎勵基金首次頒獎,康沫狂、潘健生獲得周志宏科技成就獎,朱瑞富、郭海祥獲得周志宏青年科技成就獎。

學會第六屆理事會于1999年10月成立,推選雷廷權院士為理事長,徐躍明為秘書長。這屆理事會期間,根據行業科技發展的需要,調整了技術委員會,并對學會活動進行了大刀闊斧的改革創新。

2000年5月,六屆一次常務理事暨二次理事(擴大)會議在山東煙臺召開。會議討論了熱處理行業“十五”發展規劃和2015年發展綱要;會議還決定在團體會員的基礎上發展學會個人會員,進一步健全了學會聯系熱處理科技工作者的渠道。

2001年5月,學會聯合中國熱處理行業協會、全國熱處理標準化技術委員會和《金屬熱處理》、《材料熱處理學報》在無錫召開了全國熱處理生產技術改造會議。會議明確了“清潔、精密、節能和少無氧化”的熱處理技術發展方向。

2002年8月,由學會開創的“中國熱處理活動周”在大連舉辦,活動周是一個集科技交流、專題研討、經貿洽談、信息溝通和工作會議于一體的大型年度行業會議,旨在進一步加強和活躍學術交流、技術研討,更好地為熱處理科技工作者和企業創造交流、學習、溝通的機會,加強為會員服務。

2003年11月,第八次全國熱處理大會在北京召開,大會主題為“先進的材料熱處理——更精、更省、更凈”。學會成立四十周年紀念活動同期舉行,出版了四十周年紀念專輯《中國熱處理》。

學會的對外交流更加活躍。2000年3月,由我會、美國金屬學會熱處理學會、國際熱處理與表面工程聯合會、上海交通大學共同發起,上海交通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承辦的第一屆熱加工數學模型與計算機模擬國際會議在上海舉辦。2003年5月,第4屆淬火冷卻及畸變控制國際會議在北京召開。3年間,學會多次組團出國參加國際熱處理與表面工程大會、全美熱處理大會、第二屆亞洲材料熱處理會議,并進行了技術考察。

2001年,學會副理事長潘健生教授當選中國工程院院士,徐躍明秘書長當選國際熱處理及表面工程聯合會執委。

學會第七屆理事會于2003年11月成立,推選潘健生為理事長,徐躍明為秘書長。

這屆理事會期間,學會分別于2004年5月(廣州)、2005年8月(西安)、2006年5月(南京)舉辦了每年一次的中國熱處理活動周及學會理事擴大會議。2007年9月在大連召開了第九次全國熱處理大會,大會主題為“材料熱處理的自主創新與科學發展”。

2004年10月,學會在上海成功舉辦了第14屆國際熱處理與表面工程聯合會大會,這是我會第二次承辦IFHTSE的大會。時任上海市副市長嚴雋琪、科技部高新司司長李健出席大會開幕式。

為適應經濟社會發展和繼續教育體制改革,滿足企業對專業技術人才的迫切需要,自2005年起,熱處理學會經中國科協授權和中國機械工程學會委托,在全國開展材料熱處理(含見習)工程師資格認證的培訓工作。2006年7月,第一期材料熱處理(含見習)工程師資格認證考試在天津順利舉行。

學會第八屆理事會于2007年9月成立,推選廖波為理事長,徐躍明為秘書長。

這屆理事會期間,學會分別于2008年8月(上海)、2009年10月(北京)、2010年8月(秦皇島)舉辦了中國熱處理活動周及學會理事擴大會議。2011年9月在天津召開了第九次全國熱處理大會,大會主題為“優質清潔熱處理”。2009年10月,在北京舉辦了第四屆亞洲材料熱處理及表面工程會議(與第六屆中國熱處理活動周同期)。

2007年7月由樊東黎榮譽理事長倡議和發起的對美國路線圖的討論得到行業的強烈反響。學會2008年成立了熱處理發展戰略研究會,并召開專題研討會,對行業現狀、發展方向和目標、發展戰略、人才培養、技術創新與研發、成果轉化、專業化生產、政府支持等進行了廣泛的研討,提出了一系列建設性意見,為制定我國的熱處理發展技術路線圖開了一個好頭。

為促進自主創新,推動科技進步,加快熱處理新技術、新產品的推廣應用,全面提升我國熱處理行業的技術水平,學會設立了“熱處理學會科技創新獎”,并在第六屆中國熱處理活動周進行了首次頒獎。

學會第八屆理事會于2011年9月成立,推選趙振業為理事長,邵周俊為秘書長。這屆理事會期間,除了舉辦中國熱處理活動周等系列活動外,學會開展了多項有重大影響的活動。

編制熱處理技術路線圖被列為學會工作的重中之重。理事長趙振業院士親自掛帥,召開了一系列的專題研討會和工作會議,組織了由上百位專家組成的編寫隊伍。2013年初,“中國熱處理與表層改性技術路線圖”項目獲得了中國工程院支持,被列為中國工程院重點咨詢研究項目。經過充分調研、反復研討論證和多次評審,歷時兩年,完成了《中國熱處理與表層改性技術路線圖》的編制,并于2013年底正式發布?!堵肪€圖》的發布對于引領我國熱處理學科及行業發展具有重大戰略意義。

舉辦第20屆國際熱處理與表面工程大會是第8屆理事會的另一項重點工作,這是我會第三次承辦此大會。2012年10月,國際大會在北京如期召開,并獲得圓滿成功。

2011年,醞釀已久的“海峽兩岸熱處理交流”付諸實施。2011年2月,“第一屆海峽兩岸金屬熱處理論壇”在臺灣大學召開;2012年10月,“第二屆海峽兩岸熱處理學術研討會”在北京召開,開啟了兩岸交流的新篇章。

2013年8月,“熱處理學會成立五十周年紀念大會”在北京隆重舉行,學會的老領導、老理事、上級單位中國機械工程學會及掛靠單位中國機械研究總院的領導及各界代表和行業同仁出席大會,共同祝賀學會成立五十周年。國際熱處理與表面工程聯合會秘書長Wood先生專程到會祝賀。為表彰五十年來為學會的發展做出卓越貢獻的熱處理專家學者、學會工作者,學會設立了終身成就獎、杰出貢獻獎等學會獎勵。徐祖耀、崔崑、戚正風獲得首次頒發的學會終身成就獎,孫大涌、樊東黎、潘健生、李健、廖波、章守華、于恒、胡炳明、王世清獲得首次頒發的學會杰出貢獻獎。會議還出版了紀念郵冊、紀念圖冊和紀念文集。

五十年,風風雨雨,歷經八屆理事會、幾代人薪火相傳,學會不斷成熟和壯大。

五十年,開拓進取,以推動熱處理科技進步為己任,無私奉獻,碩果累累。

二、再接再厲,建功新時代——熱處理學會近十年(2013—2023)

從2012年底召開的黨的十八大開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開啟了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指引下,按照黨中央一系列部署,熱處理學會秉承優良傳統,克服三年疫情帶來的不利影響,一屆接著一屆辦、一代接著一代干,奮進新征程,建功新時代,以實際行動推動學會工作及行業發展邁上新臺階。

(一)學會的隊伍不斷壯大

會員是學會的基礎,發展會員、服務會員是學會的一項重要工作。截至2023年,我會擁有1000余個團體會員和6000余名個人會員,已成為我國材料和機械領域有重要影響的學術團體,在國際熱處理與表面工程領域享有較高的知名度。

2013—2023年,學會理事會進行了兩次換屆。2015年成立第十屆理事會,推選周玉任理事長、李俏任秘書長;2019年成立第十一屆理事會,經第十屆理事會周玉理事長提議,采用IFHTSE的模式,學會設雙理事長,推選王華明、徐躍明任理事長,李俏任秘書長。理事會的規模也不斷壯大,從學會成立初的34人理事會,發展到第十一屆理事會成立時的141人,其中常務理事45人。第十二屆理事會在2023年8月進行了選舉,由166人組成學會第十二屆理事會,其中常務理事46人。新一屆的理事會中45歲以下理事58人,博士學位101人、占比61%,正高級職稱106人、占比64%。理事會規模進一步壯大,結構進一步優化。

2013—2023年間,我會理事王華明教授(2015年)和劉正東教授(2019年)當選中國工程院院士。

2018年6月,學會還按照要求成立了基層黨組織,學習和貫徹落實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及黨中央重大決策部署,確保學會發展的正確方向。

2013—2023年這十年中,學會召開理事長辦公會議、常務理事會議、理事擴大會議等專題工作會議30余次,研究學會工作,布置工作任務,促進學會工作規范化和高質量發展。

青年工作委員會是學會的后備軍,2023年是青年工作委員會成立35周年,已從成立時的不足10人的隊伍發展到100多人。

(二)學術交流工作再上新臺階

四年一次的全國熱處理大會是國內材料熱處理界最重要的學術會議,在熱處理行業具有最廣泛的影響,召開大會已成為熱處理科技和產業界的一件大事,也是學會每屆理事會的一項重要工作任務。2013—2023年間,學會舉辦了第十一次全國熱處理大會(2015年7月,太原)和第十二次全國熱處理大會(2019年7月,沈陽)。參會規模達1200多人次,交流論文500余篇。2023年8月在合肥召開的第十三屆全國熱處理大會參會規模超800人,交流論文400余篇,行業影響力進一步擴大。大會圍繞我國科技和經濟發展大勢,聚焦行業發展熱點,開展交流和研討,有力推動了熱處理行業的創新升級和高質量發展。

中國熱處理活動周已成為熱處理行業會議的一個品牌。2013—2023年間,舉辦了第十屆中國熱處理活動周暨中國熱處理技術路線圖論壇(2014年7月,青島)、第十一屆中國熱處理活動周(2016年7月,蘭州)、第十二屆中國熱處理活動周(2017年7月,鎮江)、第十三屆中國熱處理活動周(2020年10月,上海)共四次,每次會議規模均超過300人。每次會議都有鮮明的主題,如“精密·高效·經濟·清潔·產業”“綠色·精密·智能熱處理”“創新創業·轉型升級·提質增效”“貫徹新發展理念,推動熱處理高質量發展”。

十年中,根據行業發展的需要,學會還組織了多種形式的專題會議,如:熱處理產業發展論壇、熱處理重大裝備發展研討會、真空低壓滲碳與高壓氣淬技術研討會、熱處理工藝設計理論方法及應用研討會、淬火與淬火介質安全環保解決方案研討會、鹽浴熱處理解決方案研討會、齒輪熱處理高級研修班等,滿足和豐富了熱處理科技工作者學習新材料、新技術、新工藝的需求,解決了行業及企業對政策的把握、技術改造和轉型升級方案等難題,促進了新工藝、新設備、新技術的應用。

(三)編輯出版工作成績斐然

《金屬熱處理》是學會的會刊,是高校、研究機構和行業都十分認可的核心期刊,在贏得科技期刊領域多項獎勵和榮譽的基礎上,《金屬熱處理》于2013、2015和2017年連續三次獲得“中國百強期刊”榮譽;2021年,入選《我國高質量科技期刊分級目錄》;2021年榮獲“中國機械工業科學技術獎科技進步”三等獎。

《材料熱處理學報》是我國材料科學領域的重要學術性期刊,從1980年初創時的半年刊發展到月刊。2013年,《材料熱處理學報》入選“RCCSE中國權威學術期刊(A+)”;2015年入選中國科學精品科技期刊;2021年入選《我國高質量科技期刊分級目錄》,在有色金屬領域、機械工程領域均入選T2級(國際知名期刊)。

《熱處理手冊》是由熱處理學會組織編輯出版的最具行業影響力的綜合性工具書,已多次修訂和再版。鑒于《熱處理手冊》最近的一次修訂距今已超過十年,第十一屆理事會成立伊始就決定重新修訂手冊,并將其作為本屆理事會的重要工作任務。從2020年啟動,組織了143位行業專家學者參與討論和編寫,歷經3年時間,于2022年底完成了全部編寫工作,交付機械工業出版社出版發行。新版手冊在保持了四卷本的結構的基礎上對內容進行了較大的調整。按照“全(系統性)、新(先進性)、用(應用性)、高(高標準)”的編寫要求,吸收了十多年來熱處理基礎理論、工藝、設備、生產與管理方面的新技術、新成果、新應用,其中一些章節進行了重新編寫。

(四)國際學術交流成果突出

開展國際交流是學會的一項重要工作,承辦國際學術會議是學會國際交流工作的重要形式。2018年,由我會承辦的“第25屆國際熱處理與表面工程聯合會(IFHTSE)大會”,在我會乃至國際熱處理與表面工程聯合會的歷史上都是非常重要和值得回顧的一次盛會。

大會于2018年9月11日—14日在西安國際會展中心召開,來自4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1200余名材料熱處理與表面工程領域的專家學者及各界代表參加了大會。這是我會歷史上第一次召開的千人大會。西安市政府為會議安排了高規格的入城儀式和演出,以古老隆重的禮儀歡迎來自全球的專家學者。

IFHTSE前主席、大會執行主席徐可為教授主持開幕式,時任陜西省委常委、西安市委書記王永康同志出席大會開幕式并致辭祝賀大會召開,時任IFHTSE主席Scott MacKenzie博士和我會理事長周玉院士也分別致辭歡迎和感謝。我會榮譽理事長趙振業院士以“中國熱處理及表層改性技術”為題作了大會報告。

大會共收錄774篇論文,分19個專題進行了交流。

大會舉行了隆重的宴會。宴會上,國際聯合會主席Scott MacKenzie博士發表講話,高度贊揚了我會在促進國際交流和促進行業技術進步等方面所做出的貢獻和成績,并向我會副理事長、大會組委會主席徐躍明研究員授予了榮譽徽章以表彰我會做出的貢獻與取得的成績。

第25屆國際熱處理及表面工程聯合會(IFHTSE)大會,其學術水平、參與國家范圍、代表規模、組織水平和接待規格都開創了國際熱處理及表面工程聯合會的先河,成為IFHTSE歷史上一次新的里程碑式大會。

2013—2023年這十年中,我會還舉辦了“第2屆未來熱處理及表面工程與能源國際會議暨2014年北京香山材料熱處理與表面工程國際論壇”(2014年10月)和“第5屆亞洲材料熱處理與表面工程國際會議”(2016年11月,杭州),兩次會議均達到預期的效果。

(五)人才培養與評價取得重大突破

為行業培養人才、開展人才評價是學會為會員服務的一項重要工作任務。2005年,熱處理學會獲得授權開展材料熱處理工程師(含見習工程師)資格認證,2011年,又獲得授權開展材料熱處理高級工程師資格認證。目前,學會已在北京、上海、天津、哈爾濱、廣州、常州、溫州等地建立了材料熱處理工程師資格認證培訓考試基地。截至到2022年底,學會已認證見習工程師10 200余人、工程師1200余人,高級工程師64人。其中,見習材料熱處理工程師認證在材料類高校得到廣泛認可和重視,近百所高校參加了見習材料熱處理工程師考試認證,僅2023年1月—7月,參加見習工程師認證的在校學生已超過1500人。

舉辦“中國大學生材料熱處理創新創業大賽”是我會材料熱處理工程師培養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我會參與高等專業教育和熱處理創新人才培養的重要方式和工作抓手。2015年,學會在哈爾濱工業大學舉辦了“第一屆中國大學生材料熱處理創新創業大賽”,由學會副理事長閆牧夫負責組織工作。大賽以“厚基礎、強融合、重突破”為指導思想、以“學以致用、觸及巔峰”為理念。第一屆大賽有30所高校的46支代表隊,參賽學生150余人。大賽每年舉辦一次,之后又分別在哈爾濱工業大學(2016年)、江蘇大學(2017年)、河南科技大學(2018年)、東北大學(2019年)、哈爾濱工業大學(2020年)、合肥工業大學(2021年)、山東科技大學(2022年)、江蘇科技大學(2023年)連續舉辦八屆。隨著大賽影響力和學校參與積極性的不斷擴大,大賽規模逐年增長,第四屆大賽將賽制調整為選拔賽(自選參賽題目)和總決賽(命題),第六屆大賽又調整為預選賽、分區賽和總決賽,第八屆大賽在本科生賽的基礎上增加了研究生組,后續計劃擴展到高職高專,并在2023年下半年舉辦第一次高職高專組賽,實現多層級全覆蓋。

大賽在中國機械工程學會的指導下,各項制度和條例不斷健全,賽制逐漸完善。更為可喜的是,從2019年開始,大賽連續被列入《全國普通高校學科競賽排行榜》,成為國家級的專業賽事。2023年的中國大學生材料熱處理創新創業大賽是疫情后第一次現場參加的總決賽,參賽高校、參賽隊、參賽人數都創造了自舉辦大賽以來的新高,有184所高校的1118支隊伍共4693人報名參賽,700支隊伍進入區域賽,280支隊伍進入總決賽。

2013—2023年這十年中,熱處理工程師和技術人才的繼續教育工作也不斷加強,學會開設的“材料熱處理高級研修班”“熱處理溫度測量與質量控制”“感應加熱熱處理”“激光表面改性”“金相分析”等課程和培訓共組織了48期,培訓學員近4000余人次。

(六)兩岸交流成績顯著

兩岸交流已形成常態化,每年在大陸和臺灣輪流舉行。從2013年到2019年,分別在臺北、南京、臺中、杭州、成都等地連續舉辦了七次(之后受疫情影響中斷),交流內容廣泛豐富,兩岸學者和企業界從學術研討、技術報告、發展戰略、產業政策、標準化、人才培養,到企業考察、行業座談等。

通過開展學術交流,加深了兩岸同行之間的感情和友誼、搭建了合作平臺、促進了共同發展。

(七)攻關核心技術,推動行業高質量發展發揮重要作用

進入新時代,在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的新征程中,學會發揮專家匯聚的優勢,在攻關核心技術和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中,組織行業專家參與科研項目征集、討論和立項,組織會員和理事單位申請和承擔國家重大項目,為推動熱處理行業綠色低碳和高質量發展發揮了積極作用。

2019年11月,學會參加了工信部“重大短板裝備研究報告”核心技術破解項目研討會和報告起草工作,提出了:在線單層裝料真空低壓滲碳系統、 模塊化真空低壓滲碳熱處理生產線、大尺寸立式真空高壓氣淬爐、大尺寸立式真空油淬爐、超厚特種鋼板熱處理裝備、新型真空無氧滲碳多用爐、外輔助加熱等離子滲氮爐、大噸位可控氣氛底裝料多用爐生產線、高端精密滲氮和氮碳共滲裝備等9項我國熱處理發展短板和亟需突破的瓶頸難題,為政府科學決策提供了方案。

2020年8月,學會在蘇州組織了“熱處理重大裝備發展研討會”,針對我國重大領域需要的、尤其是尚未掌握或不完全掌握核心技術的重大熱處理裝備進行了研討,梳理了熱處理裝備的攻關項目和核心關鍵技術,提出了我國熱處理重大裝備的發展建議。

為推進和落實“中國熱處理與表層改性技術路線圖”,推動熱處理行業轉型升級,鼓勵企業開展技術創新,促進和完善以企業為主體、產學研相結合的技術創新體系的建設,2016年,學會還在南京高精傳動設備制造集團有限公司、江蘇太平洋精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常州新區河海熱處理工程有限公司、西安福萊特熱處理有限公司、北京機電研究所、江蘇豐東熱技術股份有限公司6家企業建立了“熱處理技術創新示范基地”。

2013—2023年這十年間,我會會員和理事單位完成了多項國家重大科研攻關項目。由北京機電研究所、哈爾濱工業大學、上海交通大學、江蘇豐東熱技術有限公司聯合承擔的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項目“軸齒類零件真空可控氣氛清潔熱處理技術”于2022年底通過了項目驗收,并獲得好評。項目開發了真空低壓滲碳成套裝備及生產線、大型立式高壓氣淬爐(亞洲最大)、6噸大型預抽真空可控氣氛多用爐(世界最大)、可控氣氛循環利用技術、氣液復合淬火技術、彌散碳化物滲碳技術等多項關鍵技術和標志性成果。

為了推進行業實施標準化發展戰略,學會還積極參與了熱處理標準化工作。學會組織會員單位參加了多項重要國家和行業標準的制修訂,如GB/T 7232—2023《金屬熱處理 術語》、GB/T 32541—2016《熱處理質量控制體系》、GB/T 30822—2014《熱處理環境保護技術要求》、GB/T 37435—2019《熱處理冷卻技術要求》、GB/T 30825—2014《熱處理溫度測量》、GB/T 38819—2020《綠色熱處理技術要求及評價》、《熱處理行業綠色工廠評價要求》、《熱處理能耗限定值及能耗分等》、《熱處理企業碳排放核算及報告要求》等。學會還配合全國熱處理標準化技術委員會開展了標準的宣貫、培訓和實施。2017年以來,學會和全國熱標委聯合推出了“熱處理質量控制體系”及“熱處理行業綠色工廠”的企業評價工作,得到了熱處理企業的積極響應。

同志們,六十年拼搏奮進、無私奉獻、成績斐然,我們無愧于時代,我們深感欣慰。此時此刻,我們更加懷念周志宏、雷廷權、樊東黎、劉迨等老一輩學會領導,他們為學會發展和我國熱處理科技事業做出的豐功偉績永遠銘記在我們心中。

展望未來,我們將一如繼往,傳承優良傳統,團結廣大熱處理科技工作者一道凝心聚力共奮進,同心逐夢譜新篇,為實現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做出更大的貢獻。

祝愿我們學會的明天更美好!祝愿我們國家的明天更美好!

猜你喜歡
理事會熱處理大會
民用飛機零件的熱處理制造符合性檢查
WAIC與WIC大會簡介
Cr12MoV導桿熱處理開裂分析
聲討大會
大會選舉
第六屆第二次理事會會議
第39屆ISO大會擷英
J75鋼焊后熱處理工藝
高精度免熱處理45鋼的開發
發明與創新理事會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