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2份苦瓜種質種子低溫發芽能力鑒定與評價

2023-12-25 03:07裘波音李大忠張前榮李永平葉新如溫慶放朱海生
福建農業科技 2023年8期
關鍵詞:綜合評價苦瓜低溫

裘波音 李大忠 林 琿 張前榮 李永平 葉新如 溫慶放 朱海生

裘波音,李大忠,林琿,等.52份苦瓜種質種子低溫發芽能力鑒定與評價[J].福建農業科技,2023,54(8):01-09

朱海生,博士,研究員,入選2020年福建省“百千萬人才工程”、第二十五屆運盛青年科技獎、第三屆福州青年科技獎、福建省農業科學院“青年科技英才百人計劃”和建院60周年“優秀青年科技人才”。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福建省重大農業科技項目、福建省科技重大專項、中央引導地方科技發展專項等省部級項目20余項,參加科技部科技支撐項目、國家產業體系試驗站等省部級項目50余項;選育番茄、茄子、絲瓜、苦瓜、南瓜、草莓等蔬菜新品種19個,授權國家發明專利18項,獲福建省科學技術進步獎二等獎(分別排名第1、3、6)、省優秀博士學位論文三等獎(排名第1)、神農福建農業科技獎三等獎(排名第1)、福建省農業科學院科技獎二等獎(排名第1)等獎項20余次;以第一作者或通信作者在《Plant Methods》《Horticulture Research》《中國農業科學》《園藝學報》等期刊上發表論文198篇,撰寫論文獲省自然科學優秀學術論文二等獎(排名第1)、三等獎(排名第1)?,F任福建省農業科學院作物研究所副所長、福建省農業科學院科技重點創新團隊首席專家、福建省蔬菜遺傳育種重點實驗室副主任、福建省蔬菜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副主任,兼任福建農林大學研究生導師。

摘?要:為評價苦瓜種子的低溫發芽能力,測定了52份苦瓜種質種子在15℃處理下的8個發芽指標,并運用因子分析、相關分析、主成分分析、隸屬函數分析、聚類分析、回歸分析等方法進行綜合性評價。結果表明:(1)52份苦瓜種質種子的發芽率、發芽勢、生長勢、發芽指數、活力指數、平均發芽時間、平均發芽速度和種子萌發指數均出現不同程度的差異,變異幅度為25.648%~127.182%。(2)發芽率、發芽勢、生長勢、發芽指數、活力指數、種子萌發指數兩兩之間呈極顯著正相關,平均發芽速度與其他所有的指標均呈極顯著負相關。(3)主成分分析共提取到兩個主成分,累積貢獻率為87.773%,其中主成分1貢獻率為71.313%,主成分2貢獻率為16.460%。(4)聚類分析將參試材料分成4個類型,基于綜合評價值排序發現BG9、BG5、BG15、BG8和BG55的低溫發芽能力強。(5)建立低溫發芽能力評價方程D=0.162 +0.001 ×X+0.003×X+0.137×X+0.02×X,為挖掘及培育耐冷品種提供科學依據,也為簡化生產流程、提高生產效率提供理論參考。

關鍵詞:苦瓜;低溫;發芽能力;綜合評價

中圖分類號:S 642.5???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0253-2301(2023)08-0001-09

DOI:10.13651/j.cnki.fjnykj.2023.08.001

Identification and Evaluation of the Low-temperature Germination Ability?of 52 Bitter Gourd (Momordica charantia) Germplasm Seeds

QIU Bo-yin, LI Da-zhong*, LIN Hui, ZHANG Qian-rong,LI Yong-ping, YE Xin-ru, WEN Qin-fang, ZHU Hai-sheng*

(Fujian Key Laboratory of Vegetable Genetics and Breeding / Crops Research Institute, Fujian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 Fujian Engineering Technology Research Center?for Vegetables, Fuzhou, Fujian 350013, China)

Abstract:In order to evaluate the germination ability of bitter gourd seeds at low temperature, 8 germination indexes of 52 bitter gourd germplasm seeds were measured at 15℃, and the ability was comprehensively evaluated by using the factor analysis, correlation analysis, 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 membership function analysis, cluster analysis and regression analysis.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1) The germination rate, germination potential, growth potential, germination index, vigor index, average germination time, average germination speed and seed germination index of 52 bitter gourd germplasm seeds all showed different degrees of differences, and the variation ranged from 25.648% to 127.182%. (2) The germination rate, germination potential, growth potential, germination index, vigor index and seed germination index were significantly positively correlated with each other, while the average germination speed was significantly negatively correlated with all other indexes. (3) Two principal components were extracted by 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 and the cumulative contribution rate was 87.773%, of which the contribution rate of principal component 1 was 71.313% and the contribution rate of principal component 2 was 16.460%. (4) The cluster analysis divided the tested materials into four categories, and based on the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value, it was found that BG9, BG5, BG15,BG8 and BG55 had strong germination ability under low temperature. (5) The evaluation equation D=0.162+0.001×X+0.003×X+0.137×X+0.02×X of low-temperature germination ability was established, which provided scientific basis for excavating and cultivating cold-resistant varieties, and also provided theoretical reference for simplifying the production process and improving the production efficiency.

Key words:Bitter gourd (Momordica charantia); Low temperature; Germination ability;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苦瓜Momordica charantia,葫蘆科苦瓜屬植物,起源于熱帶,耐熱而不耐寒,生產過程要求較高的溫度,發芽適溫為30℃左右。近年來,隨著消費需求的增加,我國苦瓜栽培面積逐漸擴大,經濟效益日益遞增,在廣東、海南等省份苦瓜已成為出口創匯的主要蔬菜之一,在華南地區冬季大面積種植苦瓜,還可作為反季節蔬菜滿足消費者的需求。但是,低溫冷害已成為限制其生產的一個嚴重問題,如果播種初期尤其是芽期受到低溫冷害的侵襲,將導致苗期延長、定植期延后,嚴重影響其生長發育和生產效益。因此,采用客觀、準確且快速的方法對苦瓜種質資源的低溫發芽能力進行科學評價,挖掘優勢潛力種質,不僅對提高苦瓜生產效率具有重要意義,也將成為苦瓜優異種質創新的重要途徑。

種子萌發是植物生長發育的起點,包括一系列有序的生理過程和形態發生過程。種子萌發需要適宜的溫度,若溫度過低,呼吸作用受到抑制,影響內部營養物質的分解和其他生理活動,會最終導致發芽不利甚至失敗。目前,低溫脅迫已經成為限制果蔬產量和品質的主要逆境因子之一。芽期作為種子受低溫脅迫的第1個時期,對生產具有決定性的作用。瓜類蔬菜的最適發芽溫度為25~35℃,已報道的黃瓜、甜瓜等瓜類作物的低溫評價溫度一般為15~18℃。低溫可能導致種子的活力降低,主要表現為種子發芽率、發芽勢、發芽指數、胚根長度和活力指數等發芽指標的下降。種子低溫萌發能力是一種遺傳性狀,可作為低溫逆境下田間出苗狀況的有效預測指標,此外,在芽期篩選耐低溫能力強的品種能夠極大地縮短評價時間,快速獲得鑒定結果,因此,挖掘低溫發芽能力較強的種質也成為目前種質資源改良和創新的重要內容之一。 本研究對52份苦瓜種質種子進行低溫處理,采用因子分析、主成分分析、隸屬函數分析、聚類分析、回歸分析等方法進行綜合性評價,鑒定苦瓜的低溫發芽能力差異,挖掘發芽能力較強的潛力種質,并建立較為可靠的評價體系,旨在為苦瓜的低溫發芽能力鑒定和種質資源創新提供參考,并為相關調控機制的解析提供重要輔助。

1?材料與方法

1.1?試驗材料

52份種質均來源于福建農業科學院作物研究所蔬菜研究室,供試材料均為同期健康飽滿的種子,保存于種子貯藏柜中(溫度10℃、濕度45%)。

1.2?試驗方法

發芽能力鑒定參照沈鏑等的方法并稍有改良:取種子各50粒,設3次重復,常溫浸種12 h,在恒溫箱中黑暗催芽,溫度設置為15℃,間隔24 h調查發芽數,以胚根突破種皮2 mm為準,直至第14 d。7 d調查發芽勢,14 d調查發芽率,各指標計算公式如下:

發芽率(Germination Rate, GR)=14 d內正常發芽種子數/供試種子數×100%

發芽勢(Germinative Force, GF)= 7 d內發芽種子數/供試種子數×100%

生長勢(Sprouting Force, S)=總芽鮮重/發芽種子數

發芽指數(Germination Index, GI)=∑(Gt/Dt),式中Gt為第t d的發芽種子數,Dt為第t d的發芽天數

活力指數(Vital Index, VI)=S ×GI

平均發芽時間(Mean Germination Time, MGT)=∑(Gt×Tt)/∑Gt,式中Gt為在不同時間的發芽數,Tt為發芽日數

平均發芽速度(Average Germination Speed, AGS)=(∑Dn)/∑n,式中D為種子放置到培養皿后算起的天數,n為相應各天發芽種子數

種子萌發指數(Seed Germination Coefficient,SGC)=1.00×nd2+0.75×nd4+0.50×nd6+0.25×nd8,式中nd2、nd4、nd6、nd8分別指第2、4、6和8 d的種子發芽率

1.3?數據分析

采用Microsoft Excel 2010軟件進行數據整理和作圖,利用SPSS 21.0軟件進行數據標準化、方差分析、因子分析、相關性分析、主成分分析和聚類分析。根據標準化數據及主成分分析獲得的各成分得分系數計算綜合指標值,再使用模糊隸屬函數法評價各材料種子低溫發芽能力的差異,各個值的計算參照苗永美等和黃海濤等的方法進行:

2?結果與分析

2.1?發芽指標差異分析

從表1可知,同一指標在不同種質種子間存在較大變化,其中GR最大值為98.667%,最小值為2.00%,平均為48.064%;GF最大值為97.333%,最小值為0,平均為27.474%;S最大值為0.600,最小值為0.130,平均為0.387;GI最大值為40.633,最小值為0.833,平均為11.362;VI最大值為19.632,最小值為0.324,平均為5.041;MGT最大值為5.358,最小值為0.444,平均為2.713;AGS最大值為15.167,最小值為0.225,平均為2.801;SGC最大的為81.333,最小的為0,平均為18.708。供試材料間各個指標的變異系數也存在差異,GR、GF、S、GI、VI、MGT、AGS和SGC的變異系數分別為78.566%、124.090%、25.648%、86.323%、97.186%、40.781%、121.135%和127.182%。

2.2?指標之間相關性分析

由表2可知,GR與GF、GS、GI、VI、MGT、SGC分別呈極顯著正相關,GF與GS、GI、VI、SGC分別呈極顯著正相關,S與GI、VI、SGC分別呈極顯著正相關,與MGT呈顯著正相關,GI與VI、SGC分別呈極顯著正相關,VI與SGC呈極顯著正相關,AGS與其他所有的指標均呈極顯著負相關。經KMO和Bartlett的檢驗,8項指標兩兩相關性即取樣足夠度的Kaiser-Meyer-Olkin度量為0.815,說明本試驗指標數值適合進行主成分分析。

2.3?不同指標主成分分析

主成分分析顯示,主成分1的特征值為5.705,貢獻率為71.313%,主成分2的特征值為1.317,貢獻率為16.460%,2個主成分的累積方差貢獻率達到87.773%(表3),說明這 2個主成分能夠反映原始變量超過87%的信息,即可將原來的8個單項指標轉化為2個獨立的綜合指標CI和CI,根據表4中各成分載荷表明,第一主成分CI主要描述的是VI(0.966)、GI(0.961)、GF(0.956)、GR(0.944)、SGC(0.937)和S(0.77),第二主成分CI主要描述的是AGS(0.457)和MGT(-0.951)。GR、GF、S、GI、VI、MGT、AGS和SGC在CI中的得分系數分別為0.165、0.168、0.135、0.168、0.169、0.035、-0.128和0.164,在CI中的得分系數分別為-0.125、0.178、-0.082、0.108、0.143、-0.722,根據各成分得分系數,計算出2個主成分的權重分別為0.812和0.188(表3)。

2.4?低溫發芽能力綜合評價

根據各成分得分系數可以得到CI和CI的計算公式,其中第1主成分公式CI=0.165×X′+0.168×X′+0.135×X′+0.168×X′+0.169×X′+0.035×X′-0.128×X′+0.164×X′;第2主成分公式CI=-0.125×X′+0.178×X′-0.082×X′+0.108×X′+0.143×X′-0.722×X′+0.347×X′+0.177×X′,X′~X′為各指標的標準化值。依次求出52份材料的2個主成分綜合指標(CI和CI)和隸屬函數值(μ1和μ),根據權重和隸屬函數值,進一步計算出綜合評價值,以D值大小對所有材料的低溫發芽能力進行排序。由表5可知,參試的品種中CI最大值為2.016,最小值為-1.438,CI最大值為2.101,最小值為-2.273,μ和μ的最小值均為0 ,最大值均為1,D最大值為0.985,最小值為0.188。其中,D值排在前5位的依次為BG9、BG5、BG15、BG8和BG55,說明這5個種質的低溫發芽能力較強,排在末5位的依次為BG65、BG47、BG61、BG45和BG41,說明這5個種質的發芽能力較弱。

采用組間歐式距離法對各品種D值聚類分析,由圖1可知,在歐氏距離為7處,可將供試材料分為4種類型,第Ⅰ類(強)的D值范圍為0.832~0.985,共包含6份材料,分別為BG9、BG5、BG15、BG8、BG55和BG1,第Ⅱ類(較強)的D值范圍為0.609 ~ 0.781,共包含10份材料,分別為BG6、BG7、BG12、BG49、BG2、BG3、BG21、BG50、BG51、BG4,第Ⅲ類(較弱)的D值范圍為0.329~0.563,共包含11份材料,分別為BG48、BG52、BG22、BG38、BG54、BG10、BG53、BG62、BG19、BG37和BG13,第Ⅳ類(弱)的D值范圍為0.188~0.274,共包含25份材料,分別為BG33、BG11,BG63、BG60、BG28、BG23、BG16、BG58、BG64、BG20、BG18、BG17、BG14、BG57、BG43、BG27、BG40、BG47、BG56、BG65、BG61、BG41、BG42、BG44和BG45。

2.5?低溫發芽能力鑒定逐步回歸分析

以綜合評價值為因變量,各發芽指標為自變量,利用SPSS 21.0軟件進行逐步回歸分析,建立最優回歸方程:D=0.162+0.001×X+0.003×X+0.137×X+0.02×X[式中,X代表發芽發芽率GR,X代表發芽勢GF,X代表生長勢S,X代表活力指數VI,方程決定系數(R)=0.995,P<0.01]。由方程可知,8個單項指標中有4個指標對低溫發芽能力都有顯著的影響,可以作為苦瓜低溫發芽能力的鑒定指標。將這4個單項指標相關數據代入回歸方程得到預測值 (表5),對預測值與綜合評價值進行相關性分析,得出它們之間的相關系數(r)=0.997,呈極顯著正相關,說明該回歸方程對評價更為簡單有效,可用于苦瓜低溫發芽能力的綜合鑒定。

3?討論與結論

低溫脅迫常會影響作物整個生長發育過程,引起其生理、生化、形態等方面的一系列變化,最終導致產量及品質的差異。研究表明,蔬菜不同品種種子在低溫下的發芽情況存在明顯的種間差異,如,?,幇l現白菜4個品種種子在15℃條件下的GF為8.67%~22.66%,GR為68.67% ~93.33%,GI為36.21~58.17,VI為114.89~181.59;趙波等指出9個加工番茄種子15℃條件下催芽7 d的GR平均值為3.84%,而韓敏等發現40份番茄砧木種子在15℃條件下催芽13 d的GR平均值為13.40%,其變異系數為128.36%;張慧靜等報道稱22份不同制干辣椒品種種子18℃處理下的相對發芽勢、 相對發芽率和相對發芽指數變異幅度分別為0~95.17%、8.44%~98.29%和6.29%~71.83%,表明不同種子發芽受溫度的抑制顯著,且品種間對低溫的敏感性存在顯著差異。迄今為止,關于苦瓜種子低溫發芽的研究僅有少量報道,且發現低溫處理下發芽情況會出現不同變化,本試驗發現,在15℃處理下,52份種質的發芽能力出現了很大差異,其中GR變化幅度為2.000%~98.667%,GF變化幅度為0~97.333%,S變化幅度為0.130~0.600,GI變化幅度為0.833~40.633,VI變化幅度為0.324~19.632,MGT變化幅度為0.444~5.358,AGS變化幅度為0.225~15.167,SGC變化幅度為0~81.333,且GF和SGC的變異系數最高,S和MGT的變異系數最低,說明各個發芽指標對材料基因型的依賴性不同。相關分析發現GR、GF、GV、GI、VI和SGC兩兩之間極顯著正相關,AGS和其他7個指標均極顯著負相關,說明各指標之間可能存在部分信息的重疊,僅憑單一指標無法可靠而準確地對苦瓜低溫發芽能力進行鑒定與評價。因此,有必要采用多元統計方法對上述指標差異進行進一步綜合分析。

近年來,采用相關分析法、因子分析法、主成分分析法、隸屬函數分析法、聚類分析法、回歸分析法等綜合方法在低溫評價方面得到了廣泛應用,如姚雪根據聚類分析將247份甜瓜材料劃分為5個類型,并根據綜合評價值發現9號材料耐冷性最強,13號材料耐冷性最弱;黃海濤等利用主成分分析、隸屬函數分析、聚類分析和回歸分析等將43個豇豆材料分為4類,同時發現相對發芽指數、相對發芽活力指數和相對總鮮質量對低溫下的發芽情況具有顯著影響;張隴艷等利用因子分析、相關性分析、主成分分析和聚類分析等將53份棉花材料劃分為4類,并鑒定到一個耐冷性最強的材料新陸中4號;陳娜等利用隸屬函數和相關分析發現36份花生種子中有13份為耐低溫品種,有4份為低溫敏感品種,并發現室內耐低溫鑒選相對發芽率與田間播種出苗率存在極顯著強相關,說明室內模擬鑒定方法結果可用于田間篩選;以上結果對苦瓜低溫發芽能力的鑒定提供了很大的啟示,早期陳小鳳等基于GF、 GR、VI和下胚軸長這4個指標,利用聚類分析將54份苦瓜材料分成了4類,并發現GR和VI對苦瓜低溫發芽具有較高的載荷,本試驗基于隸屬函數值和主成分分析獲得綜合評價D值,并根據D值排名發現BG15、BG5、BG9、BG55和BG1這5份材料的低溫發芽能力強,可作為耐低溫潛力種質進行進一步開發利用。聚類分析將52份苦瓜種質劃分成第Ⅰ類(強)、第Ⅱ類(較強)、 第Ⅲ類(較弱)和第Ⅳ類(弱)4種類型,利用逐步回歸分析和相關分析得出GR、GF、S和VI這4個指標對低溫發芽能力的影響顯著,可作為代表性指標進行苦瓜低溫發芽能力鑒定,利用回歸方程D=0.162+0.001×X+0.003×X+0.137×X+0.02×X得出的發芽能力PV值和D值之間相關性達到極顯著水平,說明用此方程對苦瓜低溫發芽能力進行預測具有較高準確性,可以作為一種更為直觀、科學的評價方法用于生產實踐。

綜上,52份苦瓜種質在15℃低溫下GR、GF、S、GI、VI、MGT、AGS和SGC這8個指標出現了較大差異,且各指標間存在一定的相關性,運用主成分分析與聚類分析將52份材料分成4類,依據綜合評價D值發現BG9、BG5、BG15、BG8和BG55這5份材料在低溫下的發芽能力強,可作為潛力種質進行耐冷性品種的培育和改良,通過回歸分析建立低溫發芽能力評價方程,可使發芽情況預測更為直觀和準確,從而達到簡化生產流程,提高生產效率的目的。

參考文獻:

[1]袁廷慶,符啟位,劉成平,等.浸種時間、催芽溫度及藥劑處理對苦瓜種子發芽的影響[J].熱帶農業科學, 2018, 38(6): 9-12.

[2]孫奉良.苦瓜耐低溫性指標鑒定與篩選[D].武漢: 華中農業大學, 2003.

[3]牛玉, 劉子記, 劉昭華, 等.苦瓜種質資源耐冷性鑒定[J].北方園藝, 2017(24):1-6.

[4]張瑜,嚴琳玲,羅小燕, 等.4種柱花草種子發育研究[J].種子,2016,35(1):30-34,37.

[5]馬鴻艷,欒非時,李愚鶴.不同溫度環境對黃瓜生長、產量、理化特性的影響[J].東北農業大學學報,2004, (6):697-700.

[6]位明明,李維國,高新生, 等.中國熱帶作物抗寒育種研究進展與展望[J].熱帶作物學報,2015,36(4):821-828.

[7]劉宏宇, 姚雪, 欒非時, 等.厚皮甜瓜種子萌芽期耐冷性評價方法研究[J].東北農業大學學報, 2016, 47(7): 24-31.

[8]王聰艷, 王彬, 張肖, 等.溫度對西瓜種子發芽的影響[J].安徽農業科學, 2009, 37(23): 10953-10954.

[9]黃斌, 李文科, 孫敏濤, 等.復硝酚鈉對低溫下黃瓜種子萌發和幼苗耐寒性的影響[J].核農學報, 2022, 36(4): 845-855.

[10]WEIMER T C.Estimates of heritabilities and variance components for low-temperature germination ability in cucumber[J].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Society for Horticultural Science, 1984, 109(5): 664-667.

[11]王紅飛.黃瓜種質資源低溫耐受性的鑒定評價及QTL初步定位研究[D].北京: 中國農業科學院, 2014: 12-25.

[12]?SHARIFI P.Evaluation on sixty-eight rice germplasms in cold tolerance at germination stage[J].Rice Science, 2010, 17(1): 77-81.

[13]WANG L J, ZHANG P, WANG R N, et al.Effects of variety and chemical regulators on cold tolerance during maize germination[J].Journal of Integrative Agriculture,2018, 17(12):2662-2669.

[14]REEDR C, BRADFORD K J, KHANDA Y I.Seed germination and vigor: ensuring crop sustainability in a changing climate[J].Heredity,2022,128:450-459.

[15]DEMIR I, ERMIS S, MAVI K, et a1.Mean germination time of pepper seed lots(Capsicum annuum L.) predicts size and uniformity of seedlings in germination tests and transplant modules[J].Seed Science and Technology, 2008, 36(1): 21-30.

[16]沈鏑, 李錫香.苦瓜種質資源描述規范和數據標準[M].北京:中國農業出版社,2008.

[17]張慧靜,龐勝群,吉雪花, 等.不同制干辣椒品種種子萌發期抗逆性評價[J].北方園藝,2019(22):1-7.

[18]胡晉, 王建成.種子檢驗技術[M].北京: 中國農業大學出版社, 2016.

[19]苗永美, 寧宇, 曹玉杰, 等.黃瓜萌芽期和苗期耐冷性評價[J].應用生態學報,2013,24(7):1914-1922.

[20]鄭昀曄, 曹棟棟, 張勝, 等.多胺對玉米種子吸脹期間耐冷性和種子發芽能力的影響[J].作物學報, 2008, 34(2): 261-267.

[21]李志博, 魏亦農.北疆主栽棉花種子對滲透脅迫的響應及其萌發力差異評價[J].種子, 2010, 29(7): 1-4.

[22]徐建偉, 張晨, 曾曉燕, 等.近十年新疆北疆主栽棉花種子低溫萌發能力差異評價[J].新疆農業科學, 2017, 54(9): 1569-1578.

[23]黃海濤, 胡江, 徐冬梅, 等.豇豆萌芽期耐冷性綜合鑒定與評價[J].西北農業學報, 2019, 28(2): 237-246.

[24]韓敏, 李明明, 陳晨, 等.番茄砧木種子萌芽期與幼苗期耐冷性關系[J].生態學雜志, 2018, 37(3): 884-890.

[25]黃海濤.長豇豆耐冷種質資源篩選、遺傳圖譜構建及結莢期耐冷性QTL定位[D].溫江:四川農業大學, 2018.

[26]王沖.西瓜嫁接耐低溫砧木篩選及嫁接苗耐低溫的生理基礎研究[D].沈陽: 沈陽農業大學, 2020.

[27]?,?聚乙二醇和蛭石引發對不結球白菜種子萌發和幼苗生長的影響[D].南京: 南京農業大學, 2013.

[28]趙波, 龐勝群, 陳愷, 等.加工番茄種子發芽及苗期耐冷性差異研究[J].中國瓜菜, 2007 (3): 7-9.

[29]陳小鳳, 黃如葵, 馮誠誠, 等.苦瓜芽期耐冷性鑒定與評價[J].種子, 2017, 36(1): 36-39.

[30]姚雪.甜瓜種質資源耐冷性的鑒定評價及其關聯分析研究[D].哈爾濱: 東北農業大學, 2016.

[31]張隴艷,程功敏,魏恒玲,等.陸地棉種子萌發期對低溫脅迫的響應及耐冷性鑒定[J].中國農業科學,2021,54(1):19-33.

[32]陳娜, 郭鴻韋, 許靜, 等.發芽期與出苗期試驗相結合篩選耐低溫花生[J].花生學報, 2022, 51(4): 44-50,69.

(責任編輯:柯文輝)

收稿日期:2023-07-12

作者簡介:裘波音,女,1984年生,博士,助理研究員,主要從事蔬菜生物技術與育種研究。

*通信作者:朱海生,男,1978年生,博士,研究員,主要從事蔬菜種質資源與遺傳育種研究(E-mail:zhs0246@163.com);李大忠,男,1966年生,研究員,主要從事蔬菜育種與栽培研究(E-mail:fjfzldz@163.com)。

基金項目:福建省科技計劃公益類項目(2021R10310014);福建省農業科學院科技創新團隊建設項目(CXTD2021003-1);國家大宗蔬菜產業技術體系福州綜合試驗站項目(CARS-23-G51);福建省種業創新與產業化工程項目(zycxny2021009);福建省人民政府、中國農業科學院“5511”協同創新工程(XTCXGC2021003)。

猜你喜歡
綜合評價苦瓜低溫
《真空與低溫》征稿說明
種植苦瓜 如何科學管理
基于低溫等離子體修飾的PET/PVC浮選分離
吃苦瓜
零下低溫引發的火災
10kV配電線路帶電作業安全綜合評價應用探究
基于熵權TOPSIS法對??谑嗅t療衛生服務質量的綜合評價
主成分分析法在大學英語寫作評價中的應用
鄭州市各縣(市)創新能力綜合評價
我絕不吃苦瓜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