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紅醫文化融入醫學院?!爸袊F代史綱要”課的價值與路徑

2023-12-25 17:49李輝源李保國岳園
關鍵詞:中國近現代史綱要綱要醫學院校

李輝源 李保國 岳園

摘要:紅醫文化是在中國共產黨領導的革命斗爭中誕生,并在中國革命和社會主義建設事業發展過程中不斷豐富的紅色醫學衛生文化,是紅色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將紅醫文化融入新時代醫學院校的“綱要”課程既有助于增強學生學習“四史”的效果,強化他們救死扶傷、服務人民的理想信念,又有利于增強醫學類院?!熬V要”課的吸引力。通過案例庫建設、在課堂教學中適當引入相關案例及教學實踐等多種方式可以將紅醫文化深度融入醫學院校的“綱要”課程。

關鍵詞:紅醫文化; 醫學院校;“綱要”課

中圖分類號: G641文獻標志碼: A 文章編號:1672-0539(2023)05-0105-08

一、引言

紅醫文化是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中國共產黨領導廣大革命軍民在創建、發展紅色醫療衛生事業過程中形成的紅色衛生文化。從革命戰爭年代到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時期,紅醫文化的內涵不斷豐富,外延也不斷擴展。在中國共產黨的引領下,一代代醫療衛生工作者們艱苦奮斗,默默奉獻,在救死扶傷過程中保障了人民群眾的身心健康,成為人民信任的健康衛士。紅醫文化的誕生和發展見證了廣大醫療衛生工作者們為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勝利及社會主義建設事業的不斷推進所做出的巨大貢獻。

“中國近現代史綱要”(以下簡稱“綱要”)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的重要組成部分,具有引導大學生深刻領悟中國人民在中國共產黨引領下走上社會主義道路的歷史必然性的重要功能。將紅醫文化融入醫學類院?!熬V要”課程,有助于引導醫學生了解紅色醫療衛生事業創建、發展的艱辛歷程,學習先進醫療衛生工作者政治堅定、艱苦奮斗、忠誠奉獻的革命主義精神,領悟理想信念的巨大力量;有助于引導他們深入認識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人民進行革命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事業的偉大意義,深刻理解當今幸福生活的來之不易,并立志通過刻苦鉆研成長為人民群眾可以信賴的醫德高尚、醫術精湛的健康衛士。

二、紅醫文化生成的歷史邏輯及其科學內涵作為紅色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紅醫文化的形成有其特殊的歷史背景,并具有其相應的科學內涵。

(一)紅醫文化生成的歷史邏輯

1927年,國民黨先后發動了“四一二”反革命政變和“七一五”反革命政變,大革命失敗。此后,中國共產黨人被迫獨立自主領導工農群眾在白色恐怖的包圍中創建根據地,克服一切困難開展武裝革命。在中央蘇區、川陜蘇區、鄂豫皖蘇區等蘇區的創建過程中,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紅色醫療衛生事業經歷了從無到有、從小到大的發展過程。

在土地革命戰爭初期,各個蘇區在開創醫療衛生事業時都面臨著六大難題。第一是醫療衛生機構的緊缺。雖然紅軍當時有隨軍醫護人員負責救治傷病員,但由于軍隊經常作戰、轉移,難以建立較為固定、規范的醫療衛生機構,“醫院、衛生人員隨紅軍飄忽不定,所做的僅是臨時的戰地救護、野戰醫療,只能說是單純服務于軍事斗爭的醫療工作”[1]。第二是醫療衛生機構的管理機制不健全。在中央蘇區成立初期,由于紅軍醫院存在管理不善、條件差的情況,導致逃兵多、官兵間隔閡加大、紅軍戰斗力減弱的現象出現,對蘇區群眾產生了不良影響,“減少他們加入紅軍的勇氣”[2]111。第三是醫護人員(尤其是醫師)極為緊缺。1927年10月,紅軍在茅坪的攀龍書院建立第一所醫院時,整個醫院僅有3名醫生[3]。相關資料顯示,在土地革命戰爭時期,醫師緊缺的情況在蘇區普遍存在。第四是藥品(尤其是西藥)和醫療器材的緊缺。由于敵人的嚴密封鎖,導致蘇區一些重要的藥物和醫療器材十分稀缺,“就是給傷員做開刀、截肢等手術,也是采用原始落后的方法”[4]。據劉榮輝回憶,1928年,他曾因傷在井岡山上的小井紅軍醫院治療,當時醫院里的醫療器材和西藥都很少,“內科大多采用中藥”[5]。第五是衛生防疫體系的缺位。由于種種客觀條件的限制,導致蘇區未能快速建立健全衛生防疫體系。1932年11月21日發行的《紅色中華》上刊登的一則報告指出,由于衛生防疫工作方面的缺陷,在公略縣有1 167人死于瘟疫,安遠縣沙含區有10余人因感染痢疾死亡,數月中寧都縣感染痢疾者達1 300余人,贛縣更是因為不重視衛生防疫工作,導致多人死亡(數目不詳)[6]。第六是對傷病兵的照顧不到位。 1929年,毛澤東同志指出當時中央蘇區醫療衛生工作的主要問題包括:“全軍各部隊衛生機關不健全,醫官少,藥少,擔架設備不充分,辦事人少與不健全,以致有許多傷病兵不但得不到充分治療,即大概的初步治療有時都得不到”[2]110-111。

對于上述問題,中國共產黨極為重視,在建立蘇維埃政府的過程中,中國共產黨領導蘇區革命軍民在醫療衛生建設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主要體現在以下六個方面:第一,建立醫療衛生機構。在各個根據地創建過程中,紅軍和各地蘇維埃政府整合各方資源,克服困難,創建了包括總醫院、野戰醫院、后方醫院、兵站醫院、預備醫院、衛生學校附屬醫院、殘廢院、療養院、中央紅色醫院、蘇維埃國家醫院、軍區醫院、貧民醫院在內的各種類型的醫院,為蘇區軍民提供醫療服務[7]。第二,建立醫療衛生管理機構。在各根據地所屬的醫療衛生機構建立過程中,為了鞏固黨對蘇區醫療衛生工作的領導并提升醫療衛生機構管理效能,紅軍部隊中設立了醫務科、衛生處及軍醫處等部門對軍隊中的醫療衛生工作進行管理[8]130-131。1931年11月,中華蘇維埃共和國中央革命軍事委員會成立,下設總軍醫處管理醫療衛生事務。次年9月,總軍醫處更名為中革軍委總衛生部。此外,1932年4月,中革軍委還組建了后方辦事處對后方的紅軍醫院、軍醫處材料科、休養所等醫療衛生機構進行管理[8]137-139。第三,擴充醫療衛生隊伍、培養后備醫療衛生人才。各蘇區醫療衛生機構創建時期都普遍存在醫護人員較為短缺的問題。為了解決這一難題,各個紅色根據地通過招募、動員等方式延攬到了一些急需的醫學專家,對他們委以重任,請他們在醫療衛生機構內擔任重要職務,做到人盡其才,并在生活上盡量予以優待,鼓勵他們安心為蘇區醫療衛生建設事業服務。此外,為了培養后備醫學人才,1932年1月,中華蘇維埃政府在福建長汀創建了看護學校[9],同年3月,中華蘇維埃政府又在于都、南雄一帶創辦了一所軍醫學校,培養軍醫及護理人員[10]。第四,籌集藥品和醫療器材。面對敵人的層層封鎖,蘇區主要通過開辟地下貿易線路、繳獲戰利品、組織人員上山采藥、在白區建立藥房買藥、自主生產藥品和醫療器材等途徑獲得所需藥材及醫療器械[8]307-321。第五,強化衛生防疫工作。在蘇區創建過程中,中華蘇維埃政府帶領軍民從建立衛生防疫組織機構、宣傳教育及組織軍民開展衛生運動三個方面展開了衛生防疫工作。第六,通過悉心治療、耐心照顧、組織慰問及加強撫恤工作等途徑強化對紅軍傷病員的優待。

(二)紅醫文化的科學內涵

在中國共產黨引領蘇區軍民創建、發展醫療衛生事業的過程中,紅醫文化逐漸形成,并在中國革命和社會主義建設事業不斷前進的過程中通過一代代醫療衛生工作者的艱苦努力和無私奉獻得以傳承和發展,形成了包括物質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在內的紅色衛生文化體系[8]328。因此,紅醫文化“是一個包含理想信念、政治品格、優良作風、革命傳統、宗旨意識、價值追求、人文情懷、創新精神、路線規定、制度建構、措施落實、設施建設等多維一體的思想體系、精神體系和文化體系”[11]。作為紅色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紅醫文化見證了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的發展、勝利,也為社會主義建設事業作出了重要貢獻。在黨的引領下,紅色醫療衛生事業工作者們始終堅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理念,并不斷在救死扶傷的日常工作中通過自己的實際行動豐富了紅醫文化的內涵。

三、紅醫文化融入醫學院?!熬V要”課教學的價值意蘊醫學類院校承擔著為社會主義事業培養政治可靠、醫德高尚的醫學人才的重任。作為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的重要組成部分,“綱要”課是塑造醫學生政治信仰、理想信念,涵養高尚道德、濟世情懷的關鍵課程之一,對引導醫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和價值觀發揮著重要作用。因此,將紅醫文化元素融入醫學院校的“綱要”課程具有較為突出的意義。

(一)有助于增強醫學生的“四史”學習效果

“四史”分別指黨史、新中國史、改革開放史和社會主義發展史。2016年12月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在多個重要場合就學習“四史”作出過一系列重要論述。習總書記指出,“要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貫穿于高校辦學育人全過程,弘揚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創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堅持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引領知識教育、引領師德建設,加強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和革命文化、社會主義先進文化教育,加強黨史、國史、改革開放史、社會主義發展史教育,加強國家意識、法治意識、社會責任意識教育和民族團結進步教育、國家安全教育、科學精神教育”[12]。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紅色醫療衛生事業的開創及不斷發展的歷史與“四史”息息相關,是“四史”的重要組成部分。因此,在醫學類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中融入紅醫文化元素也是促進“四史”學習的一種有效途徑。通過學習紅醫文化相關知識,可以促進醫學生對于黨領導下的紅色醫療衛生事業在不同歷史時期的主要特征、貢獻和意義進行了解,并通過近百年來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醫療衛生事業的不斷進步深刻理解歷史和人民選擇馬克思主義、選擇中國共產黨、選擇社會主義道路的必然性和正確性。此外,在學習紅醫文化相關歷史、知識的過程中,同學們還能夠通過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我國基層衛生組織的建立、醫學教育的發展、醫療保障體系的完善、醫藥衛生體制改革的進步等諸多客觀事實深入了解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性和先進性。

(二)有助于引導醫學生堅定救死扶傷的理想信念

無論是在戰火紛飛的革命年代還是在社會主義建設事業不斷推進的和平時期,廣大醫療衛生工作者能夠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不斷發揚救死扶傷、樂于奉獻的精神的一個重要原因就是他們具有崇高、堅定的理想信念。在中國共產黨的引領下,一代代的醫療衛生工作者們堅持職業道德操守,不斷強化醫德修養,攻堅克難,努力提升治療水平和技術,為億萬人民的健康保駕護航。近百年來,紅色醫療衛生工作者們在崇高理想信念的激勵下不斷前行,為我國醫療衛生事業的發展作出了突出貢獻。當今的醫學生出生、成長在一個物質財富較為豐富的時代,擁有較好的生活條件。但同時,隨著全球化趨勢的不斷加強和網絡信息技術的迅猛發展,一些不良思想和觀念(如拜金主義、超前消費、急功近利)也在網絡及現實生活中不斷出現。意志不堅定、理想信念不牢固的同學容易被這些錯誤的思想誤導并迷失方向,從而出現自私自利、缺乏奉獻精神、投機取巧等不良思想和行為。通過學習紅色醫療衛生事業創建發展過程中所涌現出來的可歌可泣的先進人物和事跡,同學們能夠更加深入了解前輩醫療衛生工作者們的犧牲、付出和貢獻,并在此基礎上認識到,正是因為一代代的醫療衛生工作者們的不懈努力和奮斗,不計個人得失,以救死扶傷為己任,才保障了億萬民眾的身心健康。他們也會以前輩醫療衛生工作者們為榜樣,增強為社會主義建設事業作貢獻的責任感和為人民的健康事業而奮斗的理想信念。

(三)有助于增強醫學類院?!熬V要”課的吸引力

“綱要”課程旨在通過對1840年第一次鴉片戰爭至十八大以來170余年的重大歷史事件進行回顧和探討,引導高校學生深入學習、了解近現代中國社會發展演變的歷史進程和內在規律,深刻領會歷史和人民為何選擇了馬克思主義、中國共產黨及社會主義道路。因此,“綱要”課在高校各門課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但一方面由于大學生們在中學階段就已經通過歷史課程的學習對“綱要”課所涉及的大部分主要內容進行過學習,這種情況有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導致他們對于“綱要”課教學內容的興趣不夠濃厚。另一方面,醫學生的學業壓力較大,相較一些公共課程,他們更傾向于將較為有限的時間精力投入專業課的學習中,因而降低了對思政類課程的重視程度。這兩個因素的存在,增加了醫學類院?!熬V要”課的教學難度,因此,要培養、提升醫學生對于“綱要”課的興趣具有較大的挑戰性。將紅醫文化引入醫學類院?!熬V要”課教學,一方面有利于增加學生們對“綱要”課的興趣,另一方面也有利于拓展同學們的知識面,引導他們形成正確的歷史觀,幫助他們提升人文素養。

四、紅醫文化融入醫學院?!熬V要”課教學的主要路徑(一)紅醫文化案例庫建設

在高?!熬V要”課的教學中,通過相關案例對歷史事件的起因、經過、結果、經驗教訓及意義進行歸納、總結是一種較為常規而又重要的教學手段。案例的合理引用,不但可以讓相關歷史人物、事件更加鮮活,更加生動,也有助于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增強學習效果。因此,要實現將紅醫文化有效融入醫學類院?!熬V要”課教學這一目標,首先要集中力量進行紅醫文化案例庫的建設。一個內容豐富的案例庫不但能夠為紅醫文化的教學奠定堅實的參考資料基礎,幫助任課教師大幅度提高備課效率,還能夠為任課教師提供豐富的教學素材,優化教學效果。

1.相關案例的搜集

近年來,隨著國內一些醫學院校對于紅醫文化研究的不斷加強,相關研究成果也不斷涌現,并從理論和實踐的層面促進了紅醫文化研究的深入。但由于各醫學院校在思想政治理論課程的規劃、課程安排等方面存在具體差異,再加上目前還沒有正式出版的、可供各醫學院校參考的紅醫文化方面的案例庫著作。因此,各醫學院校相關部門和人員還需要根據本校的具體情況結合“綱要”課的教學需要搜集有關紅醫文化的案例。在案例的搜集過程中,應主要遵循以下原則:

第一,重視案例的真實性與可靠性。由于“綱要”課的教學內容主要基于史實,因此,應盡量安排具有歷史學學科背景的人員進行材料搜集,因為他們曾普遍接受過較為專業的史料考證方面的訓練,能夠結合所學知識對相關史料進行考證并辨別真偽。此外,在案例的搜集過程中,相關人員應重點關注正式出版的相關專著。對于網絡上的相關信息,應重點關注主流網絡媒體中的資料,因為主流網絡媒體對于相關資料的來源、內容、政治方向等重要問題極為重視,對于資料的審核也較為嚴謹,能夠保證相關案例的真實性和可靠性。

第二,選擇關聯性較強的案例。由于“綱要”課教材所涉及的教學內容較為豐富,但同時“綱要”課程的課時又較為有限,因此,在進行甄選時應盡量側重關聯性較強的案例。此外,還可以選擇一些在普通群眾支持紅色醫療衛生事業創建、發展過程中出現的感人事跡作為案例,因為這類案例有助于引導學生深入理解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人民群眾對于紅色醫療衛生事業的廣泛認可和支持。

2.案例的分類與規范化整理

建立案例庫的第二個重要步驟是對搜集到的相關案例進行分類。筆者認為,可以大致根據以下三個原則對搜集到的案例進行分類:

第一,以事件發生的時期作為分類依據。由于“綱要”課的內容總體上是按照近現代中國社會發展演變進程中涉及的重大事件的發生時間先后設置的,因此,在對相關案例進行分類時,可以考慮按照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紅色醫療衛生事業發展的時間順序對案例進行分類。例如,可以按照土地革命戰爭時期、第二次國共合作時期、解放戰爭時期以及新中國成立后至改革開放前、改革開放后至今幾個主要歷史時期對相關案例進行分類,將屬于同一個歷史時期的案例納入同一個案例庫。

第二,以地域作為案例分類的依據。在以時間順序為主要分類依據的基礎上,各地醫學類院校還可以結合學校所在的具體地理位置對紅醫文化案例按照地域進行歸類。如涉及某一時間段的案例較為豐富,則可以考慮以地域為依據對同一時期的案例進行進一步的細分。例如,在對土地革命戰爭時期的相關案例進行分類整理時,四川省的醫學院??梢钥紤]進一步將此時期川陜蘇區的案例單獨劃分出來建立一個案例庫。由于川內醫學院校普遍存在本省學生在全校學生中比例較高的情況,更多地引用涉及四川省的案例一方面可以引導本省學生了解曾經發生在自己家鄉的那些可歌可泣的感人事跡,進一步激起他們對于故鄉的自豪感和對紅醫文化的認同感;另一方面也可以幫助來自省外的學生學習、了解白衣衛士們在四川這塊土地上為當代醫療衛生事業的進步曾經作出的巨大貢獻,并激發他們進一步了解、學習相關歷史的興趣。

第三,按照案例的主題進行分類。紅醫文化案例的分類還可以根據本?!熬V要”課教學的具體教學計劃進行設置。例如,可以將案例細分為“卓越醫學專家”“模范人物”“衛生防疫運動”“醫療衛生知識宣傳與普及”“傷病員救護與安置”“紅軍醫院的創建與發展”以及“抗疫精神”等主題。此外,教研室還可以根據需要將這種案例分類方式與前述兩種案例分類方式相結合進行更為細致的分類,即在以案例發生的時間或地點為依據對其進行分類的基礎上,以主題為依據進行進一步細分。

為了方便教師在備課環節快速找到所需案例,在完成案例的分類后,還應對案例庫進行規范化整理。例如,可以為案例庫制作一個目錄,在目錄中列出案例發生的時間、地點、主要人物、主題、案例編號等最關鍵信息,方便將來需要時查找。在此基礎上,還可以根據教學需要,按照案例的主題、過程或結果所涉及的關鍵信息為案例提供分析評價和教學建議,“分析評價主要描寫案例的最重要、最有啟發的點,教學建議則側重于教師對案例的使用,例如建議在哪些課程或內容、章節中使用,從而使教師與學生都能夠從案例庫中有所學習、有所獲得”[13]。

(二)根據教學計劃、內容和進度引入紅醫文化案例

高?!熬V要”課的教學過程主要包括課堂教學和實踐教學兩部分。而課堂教學又是醫學類院?!熬V要”課所涉內容得以實施的主體部分,因此,應著重在日常教學活動中適當融入紅醫文化的相關內容。在建立起內容豐富、分類清晰的紅醫文化案例庫基礎上,可以教研室為單位召開研討會,對在“綱要”課的教學過程中引入紅醫文化案例的具體細節進行深入分析論證。在引入相關案例的過程中應注意以下事項:

第一,由于現有“綱要”課教材的內容較為豐富,醫學類院校應結合自身“綱要”課程的總體教學目標、教學內容以及進度,在制訂教學計劃時,對教學內容進行適當取舍,充分考慮紅醫文化在醫學類院?!熬V要”課教學中的特殊意義,并對教學計劃進行相應調整,為紅醫文化相關內容的教學留出必要的教學時間,確保紅醫文化相關內容的教學能夠落到實處。

第二,在教學活動過程中所引用的紅醫文化相關案例應與具體教學內容有較強契合度,因為針對性較強的案例能夠更為深入地與課本中的其他內容融為一體,從而更為有效地促進教學目標的實現。

第三,如條件允許,應盡量選取關聯性較強并且在不同章節內容之間能夠在敘事邏輯上形成前后呼應的案例,這樣更有利于幫助學生了解紅醫文化發展的歷史脈絡和進程,并引導學生對紅醫文化形成更加全面深入的認識。

第四,在教學活動開展前,可以教研室為單位,組織任課教師對各章節中涉及的紅醫文化案例進行論證,集思廣益,深入論證相關案例融入課堂教學的具體方法和路徑。如在教學過程中需要組織同學對相關案例進行討論,則應對討論所涉及的關鍵問題進行論證,盡量通過集體的智慧制定出更加適合課堂討論的話題。

第五,在教學活動實施過程中,教師可酌情組織學生就相關紅醫文化案例開展課堂討論,并在討論過程中加以必要和適當的引導,通過這種互動模式促進師生間、學生間的交流,通過觀點的碰撞實現思維的啟迪。

第六,教學活動結束后,任課教師應及時對教學效果進行反思和總結,對不足之處提出改進措施,以期在今后的教學中能夠更加有效地利用紅醫文化資源開展教學。在此基礎上,教研室還應酌情召開研討會,對教師們在“綱要”課教學活動過程中融入紅醫文化的相關情況進行了解,并結合教師們的意見,在今后的教學活動過程中保留效果較好的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舍棄教學效果不突出的內容和手段,從而達到不斷推動紅醫文化與本?!熬V要”課的課堂教學深入有效融合的目的。

(三)在教學實踐環節中融入紅醫文化相關內容

總體而言,高等院?!熬V要”課是一門理論性較強的學科,為了引導學生更加深入地理解相關理論和近現代中國社會發展演變的客觀規律,進一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幫助他們在實踐過程中更加深入地理解書本中的理論知識,增強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許多學校都在“綱要”課的教學環節設置了教學實踐,并根據自己的辦學宗旨、特色和優勢選擇適合本校學生的實踐方式開展“綱要”課的實踐活動。通過教學實踐活動,同學們可以更加深刻地理解近代以來中華民族為了贏得民族獨立、國家富強所付出的巨大努力和犧牲,理解中國革命勝利的來之不易,理解中華民族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推翻“三座大山”并走上社會主義道路的重大意義。

就醫學類院?!熬V要”課的社會實踐活動而言,學??梢詡戎剡x擇醫學生較為感興趣的紅醫文化方面的題材作為實踐活動的內容。從1927年中國共產黨人獨立自主領導革命斗爭至今,在全國各地的醫療衛生戰線上都涌現出了許多先進人物和感人事跡,可供參考、選擇的案例較為豐富。以四川省為例,川陜革命根據地成立后,中國共產黨人帶領蘇區軍民在極為艱苦的條件下自力更生,克服困難,在根據地內開創了紅色醫療衛生事業,為革命事業的發展和蘇區軍民的健康提供了必要保障。川陜革命根據地創建過程中修建的紅軍醫院遺址、蘇區醫療衛生工作者曾使用過的醫療器械及文獻資料中記載的相關事跡都是“綱要”課開展實踐教學的珍貴素材。因此,各醫學院??山Y合自身思政課建設的總體規劃和目標,在“綱要”課的實踐教學環節適當融入紅醫文化的相關內容。至于具體的實踐方式,各醫學院??梢愿鶕陨項l件、需要等具體情況選擇舞臺劇、話劇、讀書報告、觀后感、人物訪談、歷史遺跡考察等多種方式,將紅醫文化的相關資源和“綱要”課的實踐活動深度融合,從而達到并引導同學們在實踐過程中形成正確歷史觀、加深對中國革命和建設事業偉大意義的理解、增加對高校思政課程的認同度、增強抵御歷史虛無主義等不良網絡社會思潮的能力等多重目的。

五、余論

目前,國內已有一些醫學類院校開始探索將紅醫文化融入本校的思政教育體系,并從理論和實踐的層面積累了較為豐富的前期研究成果,這些成果的出現為紅醫文化的傳承與弘揚做出了較大貢獻。但由于紅醫文化融入醫學院校的思政教育,尤其是“綱要”課在總體上還處于初期探索階段,還需要相關專家、學者及醫學類院校思政教師不斷努力,積極探索,從理論、教學及教學實踐三個層面不斷創新、突破,推動紅色醫療衛生文化與思政教育的深度融合。各醫學院校之間應加強交流合作,互相取長補短,相互學習、借鑒,共同推進紅醫文化的研究向深度和廣度拓展。2021年9月底,紅醫精神教育聯盟、贛南醫學院在贛南醫學院黃金校區牽頭舉辦了全國“紅醫精神與健康中國戰略”學術研討會。來自全國多所醫學院校思政教育領域及醫療衛生戰線上的專家、學者共聚一堂,對紅醫精神的歷史淵源、時代價值、傳承路徑等重要議題進行了熱烈討論。這次會議的舉辦為紅醫文化的研究和教學提供了一個重要的交流平臺,促進了校際的交流和學習[14],也為各醫學院校今后整合優質資源開展紅醫文化領域的教學實踐和研究提供了一個較為成功的范例。此外,在學校的層面上,要實現紅醫文化有效地融入“綱要”課程,首先需要校領導層的充分重視和大力支持,學校應積極整合各方資源,為本校紅醫文化的研究工作及紅醫文化融入“綱要”課教學創造條件,要形成長期有效的機制,引導、鼓勵、支持相關部門、研究人員及一線教師長期在紅醫文化這一領域中深耕。在學院的層面上,醫學院校的思政教育主體部門應根據本校的辦學宗旨、條件及目標,充分發揮集體的力量和優勢,組織專家團隊開展紅醫文化的科研及教學工作??蒲泻徒虒W之間具有緊密聯系、相輔相成的邏輯關系。一方面,紅醫文化研究理論水平的提升能夠進一步指導紅醫文化教學和社會實踐工作的開展;另一方面,在紅醫文化的教學和實踐過程中出現的問題及獲得的經驗又能夠促進紅醫文化研究理論水平的提升。因此,要做到科研與教學并重,實現科研教學一體化,不斷在實踐中提升教學和科研水平。

參考文獻:

[1]劉祿山,張莉芳.論中央蘇區衛生事業的發展形態[J].贛南醫學院學報,2011,31(5):666.

[2]毛澤東.毛澤東文集(第一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3]周愛華.井岡山斗爭讀本[M].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19:156.

[4]劉曉農.井岡山史話[M].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11:173.

[5]羅榮桓,譚震林,楊立三,等.親歷井岡山革命根據地創建[M].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07:459-460.

[6]江蘇省蘇報告[N].紅色中華(第41期),1932-11-21(6).

[7]李恭進.中央蘇區醫療衛生簡史[M].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20.

[8]劉善玖,鐘繼潤,李媛.中央蘇區醫療衛生工作史[M].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21.

[9]佚名.看護學校將開學[N].紅色中華(第5期),1931-01-13(4).

[10]軍醫學校招收第三期軍醫學生[N].紅色中華,1933-02-10(2).

[11]于帆,吳任慰.紅醫文化的內涵體系、解讀邏輯和教育建構[J].中國醫學倫理學,2022,35(2):136.

[12]習近平.學好“四史”永葆初心、永擔使命[EB/OL]. (2021-05-31)[2022-09-28]. http://www.gov.cn/xinwen/2021-05/31/content_5614219.htm.

[13]郝燕,張梁,黃康柏.中醫類課程思政教育案例庫建設[J].教育科學論壇,2021,29(7):23.

[14]熊輝.贛南醫學院舉行“紅醫精神與健康中國戰略學術研討會”[EB/OL].(2021-09-30)[2022-08-20].https://jxgz.jxnews.com.cn/system/2021/09/30/019410292.shtml.

The Value and Path of Integrating Red Medical Culture into the

“Outline of Modern Chinese History” Course in Medical Universities and Colleges

LI Huiyuan, LI Baoguo, YUE Yuan

(School of Marxism, Chengdu Medical College, Chengdu,Sichuan610500,China)

Abstract:Red medical culture originated in the revolutionary struggle led by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It is a significant component of the red culture enriched continuously through the evolution of the Chinese revolution and socialist construction. Incorporating red medical culture into the “Outline of Modern Chinese History” course in the new era enhances the learning efficacy of the “Four Histories” for students in medical universities and colleges. This integration not only strengthens their commitment to the ideals of saving lives and assisting the populace but also elevates the appeal of the “Outline” course. Deep integration of red medical culture into this curriculum can be achieved through diverse approaches, such as developing a case base, and incorporating relevant cases and instructional practices in classroom teaching.

Key words:? Red Medical Culture; Medical Universities and Colleges; “Outline” Course

編輯:鄒蕊

猜你喜歡
中國近現代史綱要綱要醫學院校
國家標準化發展綱要
一圖讀懂這本《學習綱要》
關于醫學院校醫用英語教學的幾點思考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歷史基礎
《中國近現代史綱要》課程三位一體式教學研究初探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中國近現代史綱要”課的教學路徑研究
新形勢下中國夢教育與“中國近現代史綱要”課的融合
《促進大數據發展行動綱要》解讀
“三維”綱要促轉型 競進提質再跨越
“慕課”(MOOCs)發展對高等醫學院校教學改革的啟示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