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以核心素養培養為導向的小學數學教學策略

2023-12-26 18:38福建省泉州市安溪縣第十八小學趙龍志
天津教育 2023年32期
關鍵詞:運算素養活動

■福建省泉州市安溪縣第十八小學 趙龍志

教師融合核心素養教育要素開展靈活多樣的授課活動,不僅可以豐富學生數學學習方式,增強其主動探知和主動實踐的積極性,提升課程學習效率,還能有效啟發學生的多元思維,使其形成良好的數學觀念,提高綜合認知能力,進而促進其全面發展。對此,為了增強數學教學的實效性,本文從素養培養視角出發,闡述教師通過設計多元探知問題、開展實物測量活動、創設真實案例分析、引導實際問題解決等活動,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的具體策略。

一、小學數學開展核心素養培養的意義

(一)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在核心素養培養活動中,教師能夠有意識地利用各種授課活動啟發學生的多元思維,如邏輯思維、推理思維、建模思維、聯想思維等,訓練他們運用分析、比較、推導等方式學習數學知識的能力。另外,教師可以借助各種現實元素,增強數學與生活之間的聯系,培養學生知識來源于生活并應用于生活的意識,進而更好地提升其靈活運用數學技能解決實際問題的水平。除此之外,教師能夠運用各種數學認知工具開展更直觀的教學活動,進而有效提高學生的幾何直觀素養,使其形成正確的空間觀念。由此可見,以核心素養為導向的數學教學能夠進一步提升學生的綜合認知能力,使其得到更全面的發展。

(二)提高數學教學質量

為了更高效地落實核心素養教育,教師會自覺對課程教學思路、知識講授方法、課堂探知活動等進行科學優化與合理改進。例如:創建生活化實物測量活動、開展數形結合認知活動、創設問題實踐解決活動等,既可以改變學生對傳統模式化課程的印象,使其產生濃厚的自主探知興趣,提升活動參與的積極性與主動性,還能在開放式的學習過程中掌握多樣的認知方法,加深對數學理論和概念等抽象知識的理解,提升數學知識靈活運用能力,進而真正提高學科素養教育質量。

二、基于核心素養的數學教學原則

(一)主體性原則

數學核心素養的培養對象是學生,要想提高素養教育的有效性,教師需要遵循主體性原則,從學生視角出發,依據實際學情開展更具有針對性的教學活動。另外,教師要為學生提供更加充足、更加廣闊、更加自由的思考空間,將數學課堂真正還給學生,使其能夠自主探究知識、思考問題,從而進一步提升其自主學習數學知識的能力,提高核心素養教學效率。

(二)引導性原則

在核心素養培養過程中,教師應當摒棄傳統的灌輸式教育思想,認同自身組織者、輔助者、引導者的教育角色,重視教育引導的作用,遵循引導性原則,創建開放性、靈活性、自主性較強的授課活動,這樣既可以讓學生獲得更多自主探知的機會,得到更多靈活思考的空間,還能借此培養其自主認知能力,使其形成良好的主動探知意識。

(三)實踐性原則

核心素養教育并不只是讓學生形成良好的數學思想,樹立正確的學科觀念,還要提升其精準運用理論知識與數學技能解決現實問題的能力?;诖?,教師應當遵循實踐性教育原則,創建多種具有實操性和實用性特點的授課活動,讓學生通過完成相應的學習任務提高知識運用能力。

三、小學數學基于核心素養培養的具體措施

(一)巧設數學問題,培養推理意識和運算能力

問答教學是較為常見的一種授課方式,教師要想高效培養學生的數學推理意識,快速提升其數學運算能力,需要合理改進問答模式,可以結合單元知識設計系列探知問題和搶答游戲活動。

1.設計系列問題,推理探究知識。

在數學理論認知課程中,教師培養學生的推理意識,能夠使其自覺結合已經掌握的知識科學推導新的學科理論,從而加深對新理論的理解。然而,由于小學階段學生的思維能力還處于逐漸發展階段,因此,教師不能直接放手讓學生自行推導數學知識,而是要對其進行科學引導,可以根據當前學生的思維水平設計相應的數學問題,讓他們通過解答問題,逐漸推導出新單元的學科概念,進而提高數學自主認知質量,增強推理學習意識。

以人教版一年級數學下冊第六單元“100 以內的加法和減法(一)”課程為例,在學習本課知識之前,學生已經掌握了20 以內加法和減法的運算方法,而100 以內的加減法知識與之有著十分密切的聯系。因此,教師可以結合已教授內容設計由淺入深的系列探知問題,讓學生通過解答問題逐步推導出新單元的重難點知識,進而提升其聯想思維能力。例如:教師可以設計以下問題:個位數加、減個位數的注意事項是什么?整十數加一位數與整十數加整十數的區別是什么?其運算方法分別是什么?整十數加、減整十數的運算特點是什么?在運算過程中有哪些注意事項?如何計算兩位數加一位數的進位加法?如何計算兩位數減一位數的退位減法?教師要引導學生結合個位數加減法運算規律,逐步得出上述問題的答案,探究進位加法與退位減法的注意事項和運算方法,結合教材內容總結本單元的關鍵知識點。運算推理活動的開展能夠有效提高學生數學探知能力,使其更扎實地記憶單元運算知識。

2.設計問答游戲,提高運算水平。

運算能力是數學認知領域的一項基本能力,也是學生必須掌握的學科素養。良好的運算能力能夠使學生更精準地解答數學運算問題,提高其解決實際數學運算問題的水平。對此,為了提高運算能力培養效率,教師可以利用問題教學模式開展靈活有趣的“pk 搶答”游戲活動,組織個人pk 賽和小組pk賽,鼓勵學生運用所學知識解答數學問題,使其在搶答過程中快速活躍思維,進而更好地提升精準運算能力。

以人教版二年級數學上冊第六單元“表內乘法(二)”課程為例,本單元要求學生掌握乘法算式的寫法和讀法,明白乘法算式的具體含義,能夠用乘法表示幾和幾連續相加的算式,并快速算出結果。對此,為了提高學生乘法運算水平,教師可以在課堂復習環節開展搶答游戲活動。比如,在個人pk游戲中,教師可以用大屏幕展示加法算式習題,如3+3+3、5+5+…+5(10 個5)、6+6+…+6(8 個6),在搶答過程中,學生需要將加法算式轉換成乘法算式,并運用乘法口訣快速算出答案,最快且準確說出答案的學生可以積1 分,最終得分最多者獲得相應的獎勵。此類搶答游戲活動不僅可以活躍班級氛圍,轉變學生對數學技能訓練的看法,增強其主動參與的積極性,還能有效激活學生的思維,如遷移思維、整合思維等,使其在快速搶答過程中高速運轉大腦,提升思維水平,同時在計算過程中提高運算能力。

(二)巧用現實物體,培養量感和幾何直觀素養

數學是人類在現實生活中生存發展的產物,其理論大多來源于真實的世界。對此,教師可以根據單元內容找尋日常生活中的事物,利用實際物體開展直觀認知與體驗授課活動,以培養學生的數學量感,使其形成良好的幾何直觀素養。

1.測量實物,增強量感。

量感指的是對具體事物某些可測量屬性,以及各事物之間大小關系所產生的直觀感知。教師培養學生量感,能夠讓他們真正明白度量的意義,提升其合理估測現實事物長短、大小、輕重的水平,發展其用正確度量單位表示事物屬性的能力。另外,教師開展量感培養活動,能夠啟發學生的抽象思維,使其養成運用定量方法認知事物、解決實際問題的習慣。

以人教版小學數學三年級上冊第三單元“測量”課程為例,單元教學目標包括認識毫米、分米、千米、噸等數學單位,建立1 毫米、1 分米、1 千米、1噸的概念,了解常用長度單位之間、質量單位之間的關系,掌握簡單的單位換算方法,科學估測物體的長度和質量。對此,在單元知識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開展實物測量活動,以培養學生的量感,使其能夠高效掌握度量單位相關知識。首先,教師提供直尺、刻度尺、卷尺、電子秤、桿秤等測量工具,讓學生用各種尺子測量鉛筆、課桌邊線、教學樓走廊的長度,使其初步建立1 毫米、1 分米、1 千米的概念。其次,教師可以讓學生根據不同長度單位的概念,對比課桌邊線、走廊長度數值,估測教室黑板、門框、講臺、投影屏幕等物體的邊線長度,并用長度單位分別表示。再次,學生再使用尺子進行實際測量,比較估測數值與實際數值之間的差距,糾正錯誤估測思路,減小估測誤差,進而逐漸建立較強的量感。最后,教師讓學生用不同度量單位表示同一個事物的量度數值,提升其度量單位靈活換算能力。教師創建實物測量活動,既可以鍛煉學生估測和測量水平,又能借此幫助他們建立正確的量感。

2.觀察物體,培養幾何直觀。

教師開展幾何直觀素養培養活動,目的是提高學生運用數學圖表精準描述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使其正確感知所看到的幾何圖形,知道不同圖形的具體組成元素,能夠依據圖形特征對不同圖形進行科學分類,提高透過現象把握問題本質的能力。

以人教版四年級數學上冊第五單元“平行四邊形和梯形”課程為例,在圖形概念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采用對比觀察法,讓學生比較長方形、正方形、平行四邊形、梯形等物體,總結各圖形之間的異同點,探尋圖形的概念,從幾何感性認識逐漸過渡到理性認識,進而初步形成幾何直觀素養。首先,教師引導學生對比四個圖形的邊和角,總結每個圖形的具體特點,如長方形對邊分別相等且平行,四個角相等;正方形四條邊長度完全相等且對邊平行,四個角相等;平行四邊形對邊相等且平行,對角相等,梯形只有上下對邊平行,但并不相等。其次,教師讓學生根據長方形或正方形概念,結合之前觀察總結的信息,推導本單元圖形的概念,描述平行四邊形與梯形的組成要素。最后,教師可以鼓勵學生探尋四種圖形之間的關系,并進行合理分類。物體觀察與比較分析活動的開展,能夠讓學生更快速地了解幾何圖形的特點,加深對幾何概念等知識的認識,從而形成良好的幾何直觀素養。

(三)列舉現實案例,培養數據意識和模型意識

在培養學生數據意識和模型意識等學科素養的過程中,教師可以結合現實生活,利用真實案例開展數據整理與分析、模型構建與研究活動。在活動中,教師要引導學生提煉案例中的數據信息,將其按照具體類別制作數據表格,再根據案例問題繪制條形統計圖、折線統計圖或扇形統計圖,并依據不同統計圖的特征,結合自身生活經驗,對具體數據進行發散分析與推理,找到數據的變化規律,從而對案例內容提出合理建議,提高數據分析和模型研究能力。

以人教版數學五年級下冊第七單元“折線統計圖”課程為例,首先,教師在班級大屏幕上展示一段描述某位學生上學期五次數學測試結果的案例信息,讓班級學生提取其中的關鍵數據,按照測試次數、測試成績兩個重要信息繪制數學成績統計表格,再根據表格繪制數學測試結果折線統計圖。其次,教師要引導學生深入分析表格與統計圖內容,探索案例人物數學學習成績的變化規律,根據本學期數學知識學習難度,以及案例文字所描述的學生學習能力和學習習慣,推測其在本學期前兩次數學測試中的考核成績范圍,同時教師應當鼓勵班級學生依據良好的學習習慣和正確的學習方法給出合理改進建議。教師創設案例數據分析與模型建構活動,既可以提高學生繪制數學圖表的能力,又能使他們在深入研究的過程中形成良好的數據意識和模型意識。

(四)思考生活問題,培養應用意識和實踐能力

在數學學科中,應用意識指的是學生能夠有意識地運用數學概念、理論、方法闡釋現實生活中的某種現象,解釋某個規律,解決實際問題。對此,為了高效培養學生這一素養,教師可以構建生活化的學習情境,設計具有實際意義的現實問題,讓他們在思考與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形成良好的應用意識,提高知識實踐能力。

以人教版六年級下冊數學教材第二單元“百分數(二)”課程為例,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設備構建商場購物情境,給不同商品標注不同的折扣,以及不同的折扣描述方式,如書包促銷,現價打五折;練習冊九折銷售,同步解析書再打八折銷售;20 支鉛筆直減10 元等。在這一情境中,教師需要引導學生運用單元知識自行計算商品的折后價格。如原價100元的書包,打五折后是50 元。教師構建生活化實踐情境,能夠拉近知識與現實生活之間的距離,使學生在問題解決過程中形成一定的應用意識,提高知識靈活運用能力。

四、結語

綜上所述,為了進一步增強核心素養培養的有效性,提高課程教學質量,教師要合理優化授課活動,將素養要素巧妙融入教學內容中,讓學生通過完成不同的探知任務提升學科綜合能力,形成良好的數學素養。

猜你喜歡
運算素養活動
“六小”活動
“活動隨手拍”
重視運算與推理,解決數列求和題
行動不便者,也要多活動
必修上素養測評 第四測
必修上素養測評 第三測
有趣的運算
必修上素養測評 第八測
必修上素養測評 第七測
三八節,省婦聯推出十大系列活動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