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菏澤市定陶區經濟林產業調研報告

2023-12-29 09:02梁紅霞韓永霞李鳳博張代運孔祥蕊
落葉果樹 2023年6期
關鍵詞:定陶經濟林晚熟

梁紅霞,韓永霞,李鳳博,張代運,孔祥蕊*

(1.菏澤市定陶區林業服務中心,山東菏澤 274100;2.菏澤市定陶區半堤鎮林業站,山東菏澤 274117)

為客觀全面掌握定陶區經濟林產業發展現狀,提升經濟林管理水平,促進經濟林產業提質增效,實現經濟林產業持續健康發展,更好助推農民增收和鄉村振興,為科學決策提供理論依據,定陶區林業服務中心組織技術人員對全區經濟林栽植的樹種、面積、產量、栽培模式等,通過實地丈量、現場考察、與果農座談等方式進行調研?,F將調研情況總結如下。

1 基本情況

經過普查調研全區主要栽植的經濟林樹種有蘋果、桃、梨、葡萄、櫻桃、核桃、玫瑰等。2023年全區經濟林總面積1 087.6 hm2,其中蘋果222.15 hm2,桃170.99 hm2,梨90.86 hm2,葡萄77.67 hm2,櫻桃17.29 hm2,核桃43.4 hm2,玫瑰344.33 hm2,其它雜果如杏、無花果、棗、柿等面積1 120.9 hm2。2022年經濟林年總產量24 165.6 t,其中蘋果年產量6 664.6 t,梨3 407.3 t,桃6 412.3 t,葡萄2 097 t,櫻桃155.6 t,核桃162.8 t,另外,玫瑰鮮花2 400 t、花蕾866 t。杏、無花果、棗、柿等雜果年產量2 000 t。

2 經濟林栽植管理情況

2.1 蘋果

2013年之前栽植的蘋果多為平地栽植,砧木多為M26中間砧,株行距一般為2 m×4 m,每666.7 m2種植83棵。樹形以自然紡錘形整枝為主。2013年以后栽植的蘋果,多以起壟栽培為主,壟高30~40 cm。砧木以M9T337自根砧和M26中間砧為主,栽植株行距一般為1.5 m×4 m,每666.7 m2種植111棵,樹形以高紡錘形為主。長枝型喬砧品種已基本砍伐更新完畢。栽植的品種主要有煙富8、煙富10、華碩、維納斯黃金、魯麗、短枝紅星、國慶紅和龍奇紅等。澆水一般以大水漫灌為主,部分果園采用了水肥一體化設備,但澆水不注重澆越冬水和早春水。大部分果園栽植前沒有科學規劃,排水設施不健全,遇到大雨年份極易造成果園積水。多數果園采用清耕除草制,部分果園采用了自然生草和人工生草技術。人工授粉重視度不夠,很少疏花而多進行人工疏果。蘋果多采用塑料薄膜套袋。施肥方面,多以化肥為主,多數果園沒有秋施基肥,有機肥料投入不足,且施肥不科學。病蟲害防治方面,不重視清園工作,多以治病治蟲為主,不注意預防。

2.2 桃樹

經調查,定陶區栽植的桃樹,樹形主要有開心形、Y形(黃店邵集村、半堤曙光村)和主干形3種。早、中、晚熟品種都有,早熟品種中以黃金蜜1號、中蟠7-7、618、錦春表現較好。中熟品種以中桃5號、錦繡、中蟠11、黃金蜜4號表現較好。晚熟品種以瑞蟠21、蓬仙15表現較好。晚熟品種映霜紅在定陶區表現最差,主要是裂果嚴重,果銹多。早熟品種多不套袋,中晚熟品種多套雙層袋。2015年以前栽植的桃樹沒有起壟栽培,2021年定陶區遭到了連續降雨,造成大面積桃園因積水而死亡,桃樹面積銳減。存在的問題:①栽植前沒有進行科學規劃,排水系統不健全,極易造成果園積水澇害。②栽植密度與采用的樹形不匹配,造成果園光照惡化,結果部位外移,果園不便于實行機械化。③只注重冬季修剪,不注重夏季修剪,造成樹體上強,下部光禿,結果部位外移。④有機肥料投入不足,只注重化學肥料的施用,果品質量低。

2.3 梨樹

定陶區栽植的梨樹樹形主要有自然紡錘形、高干細長紡錘形、Y形和棚架形。早、中、晚熟品種均有,品種主要有晚秋、錦玉、秋月、新高、新梨七號、圓黃、早酥蜜和山農酥梨等。因土壤和氣候適宜,梨樹在定陶區生長情況、產量和經濟效益表現良好。早熟品種如新梨七號和早酥蜜一般不套袋,晚熟品種一般套雙層紙袋。存在問題:①栽后不注意刻芽(梨樹多數品種萌芽率成枝率低),造成分枝少,進入豐產期晚。②有機肥料投入不足,只注重化肥的施用,果實品質差。③疏花疏果不到位,留果量多,果個較小。近年來,推廣的“一年長干,二年成形、三年每666.7 m2產1 500 kg,四年進入豐產期”的配套管理技術,取得了顯著效果,為定陶區梨樹產業快速發展提供了技術支撐。

2.4 葡萄

定陶區葡萄有露天栽培、保護地冷棚栽培和簡易避雨栽培3種。整枝方式有籬架整枝、Y形整枝、T形整枝和棚架整枝等。品種有巨峰、陽光玫瑰、克瑞森無核、夏黑、藤稔、金手指和紅提等。露天栽培因霜霉病發生嚴重,品質差,價格低,面積逐年減少。避雨栽培和冷棚保護地栽培成為當前發展趨勢。存在問題:①盲目追求產量,導致果品質量下降,價格較低,收益不高。②有機肥料投入不足,果實口感淡、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不高,品質不佳。

3 果品加工貯藏、市場銷售及品牌創建情況

3.1 果品加工貯藏情況

根據調研,定陶區沒有果品加工企業?,F有恒溫保鮮庫26個,庫容25 772 m3,可貯藏果品8 590 t,但目前沒有一家恒溫庫用于貯存保鮮果品。果農生產的果品靠自己簡易貯藏法進行保鮮。

3.2 果品市場銷售情況

由于單一品種面積較少,不成規模。果農生產的果品成熟后,只能依靠當地市場,采取單一的鮮食銷售。主要的鮮食銷售方式有果農直接去當地集貿市場或在田間地頭銷售;果品批發給當地的商販,商販轉手銷售;通過社區團購的方式將果品銷售給消費者;讓消費者直接果園采摘銷售。

3.3 品牌建設情況

由于栽植的果樹大部分是以家庭為單位,沒有形成規?;?果農品牌意識欠缺,目前全區經濟林僅申請綠色品牌8個,如表1。

表1 定陶區綠色品牌一覽表

4 經驗做法

近年來,定陶區林業服務中心采取舉辦果樹培訓班、建設果樹高標準示范基地、創新種養模式等方法,實現經濟林轉型升級,提質增效。

德民林果專業合作社,成立于2018年,位于黃店鎮邵集村。2019年建設桃標準化示范基地6.67 hm2,栽植早中晚熟新品種5個,早熟品種魯星,中熟品種有中桃5號、中蟠11,中晚熟品種晚黃金,晚熟品種瑞蟠21。采用起壟栽培,株行距2 m×4.5 m,每666.7 m2栽74棵。采用Y形樹形整枝,行間生草。2020年5月,開始在樹下養殖蛋鵝,每666.7 m2養鵝7只,每年養殖蛋鵝700只。2020—2022年略有盈利。2023年700只鵝實現盈利12萬元。同時,通過養鵝,可減少果園鋤草用工,每666.7 m2可節約用工成本200元。栽植的桃樹實行科學化管理,第2年實現每666.7 m2產600 kg,第3年進入豐產期,每666.7 m2產量3 750 kg,一般果實可溶性固性物含量達到17%,晚黃金品種達到21%,優質果率85%以上,果農取得了較好的經濟效益。2019年獲山東省標準化示范園,2022年獲市級標準化示范園。

盛福葡萄種植專業合作社,成立于2020年6月,位于馬集鎮梁堂村。通過起壟避雨栽培,配有肥水一體化設備,建設陽光玫瑰葡萄示范基地12 hm2,采用Y形整枝技術。第1年栽植較晚,第2年每666.7 m2產量700 kg,每666.7 m2收入7 000元。第3年產量1 500 kg,收入18 000元。第4年產量2 500 kg,收入40 000元。采用集體統一栽植,合作社成員根據家庭情況,分別承包0.33~1 hm2的模式,統一技術,統一標準。通過發展葡萄產業,帶動農民增收致富。2022年3月梁堂村被評為山東省鄉村振興示范村。

2017年劉長進在南王店鎮宋莊村建設了17個無花果保護地冷棚,占地面積1.33 hm2,實行水肥一體化管理,栽植品種為波姬紅,無花果株行距1 m×1.5m,每棵留5~8個分枝,每個枝留20個果,每株留果100~160個,6月底開始陸續成熟,10月中下旬結束。無花果每666.7 m2產量2 000 kg,年收入30 000余元,早春行間套種甜瓜,6月初成熟,不影響無花果生長。甜瓜每666.7 m2收入6 000元,取得了較好的經濟收益。劉長進積累了豐富的無花果大棚管理技術,2022年8月成立了定陶區近澤家庭農場,并于2022年10月新擴建了13個棚,占地面積3.33 hm2。

5 存在問題

土地政策制約了經濟林發展。2020年國務院出臺了“非農化”和“非糧化”文件,為保耕地紅線,嚴禁在基本農田種植果樹,一定程度制約經濟林發展。

建園缺乏科學規劃。對選擇的建園地塊不能做到適地適樹,栽植前對道路、排水系統、栽植的株行距缺乏統一的規劃。有的設計株行距過窄,不便于機械化作業。有的品種選擇不當,授粉樹品種搭配不合理,苗木質量差,不能做到良種良砧。

重栽輕管現象嚴重。栽后不能適期進行管理,導致果園整齊度不高,不能適齡進入豐產期。

果園管理機械化水平低。由于果園規模較小,栽植時缺乏合理規劃,大部分果園無法實行機械化作業。隨著勞動力成本的升高,果園用工成本逐年提升,果園經濟效益呈下滑趨勢。

果品質量差。果農缺乏科學的認識,不重視有機肥料的投入,只注重化學肥料氮磷鉀施用,忽視中微量元素肥的施用。盲目追求果品產量,不重視果品質量,導致果品質量較差。

栽植面積分散,品種數量多,單一品種不成規模,同一品種果品質量參差不齊,不能滿足客商的要求,導致果品不能外銷。

果品加工貯藏滯后。缺乏果品加工企業,果農生產的果品只能通過鮮食銷售,不能保鮮貯藏,產業鏈條較短,無法提升產品的附加值。

6 解決的對策與建議

加強低產園的改造。對劣質品種進行高接換頭更換適合當地的優良品種,對產量低、品質差的果園,加強管理,提升果實品質,實現果園效益最大化。

加強示范基地建設。通過建設高標準示范基地,實現果樹產業轉型升級,標準化生產,提升果品品質,引領和帶動周邊產業發展。

標準化建園。因地制宜選擇園地,做到適地適樹,栽植前要進行科學規劃(包括路、排水系統、株行距等),優質苗建園,良種良砧良法配套,以便果園實現機械化,降低果園管理成本。

單一品種規?;l展。對適合定陶區生長的優良品種,要引導果農向單一品種規?;l展,統一修剪技術、病蟲害防治標準、肥水管理標準和果品質量,以生產高品質果品滿足客戶的要求,拓展銷售市場。

創建果品品牌。通過創建品牌,提升果農管理水平和果品質量,增強果農的品牌創建意識,通過申請注冊商標,加強品牌宣傳,提升果品的知名度,逐步實現果園規?;?、精品化、品牌化,暢通果品銷售渠道。

拉長產業鏈條提升產品的附加值。培育果品加工企業,實行果品分級銷售,優質果品(個大、色艷、果形端正)鮮食銷售,低質果品(個小、色淡、果形不正)可深加工成果醬、果醋、飲料、果粒和果酒等產品,提升果品的附加值。建設保鮮恒溫庫,延長果品的保鮮期,以調節果品供應期,實現果品增值增效。

猜你喜歡
定陶經濟林晚熟
晚熟的記憶
晚熟
經濟林新資源食品的種類及前景
經濟林栽植密度與營造方式
厚樸經濟林促發展
10kV用戶分界開關在定陶電網的應用分析
別了,定陶
晚熟寬柄芥(酸菜)新品種渝芥1號的選育
淺析經濟林中生物災害的防治問題
山東定陶靈圣湖漢墓墓主身份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