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青海省湟源縣飼用玉米引種篩選試驗研究

2023-12-30 01:57李林霞李春業
青海畜牧獸醫雜志 2023年5期
關鍵詞:湟源縣株高成熟度

李林霞,李春業

(1.青海省飼草料技術推廣站,青海 西寧 810000;2.湟源縣寺寨鄉畜牧獸醫站,青海 湟源 812100)

青海省西寧市湟源縣位于日月山東麓、湟水河上游,是青海省東部農業區與西部牧業區、黃土高原與青藏高原、藏文化與漢文化的交錯地帶,素有“海藏咽喉”之稱。全縣總面積1 545平方公里,平均海拔3 000 m以上,轄7鄉2鎮146個行政村8個社區,總人口10.98萬人(其中農業人口5.21萬人)?,F有耕地2.12萬 hm2,可利用草地8.80萬hm2,林地10.82萬 hm2,森林覆蓋率33.6%。海拔在2 470~4 898 m之間,屬大陸性季風氣候,年平均氣溫3.8℃,無霜期118 d。近年來,湟源縣憑借自身鄰近牧區、身處農牧交錯帶的優勢,大力發展種草養畜的循環農牧業,全縣現有飼草種植加工專業合作社300余家,飼草產業化聯合社1個,建立集中連片飼草料生產基地48個,輻射帶動畜戶達到1.13萬戶,占全縣總牧戶的42%。湟源縣全縣域種植飼用玉米642.13 hm2,飼用玉米種植面積占比較大,該縣種植的飼用玉米不僅供應本地養殖戶,還輻射銷往海南、海北等周邊牧區,是青海省農牧交錯帶飼用玉米主產區之一。

湟源縣目前飼用玉米種植規模大,但是種植戶對飼用玉米的品種選擇仍較盲目,對飼用玉米的品種選擇只注重產量,對其籽粒是否成熟、品質是否優質考慮較少,造成湟源縣及周邊地區飼用玉米品質不穩定,用本地飼用玉米飼喂牲畜達不到理想效果,對養殖業影響較大。本試驗于2022年引進國內飼用玉米品種15個,在湟源縣進行品種比較試驗,篩選出適應于海拔2 800 m左右生長、成熟度好、產草量高的飼用玉米新品種,以期為湟源縣等農牧交錯地帶種植優良飼用玉米品種提供參考。

1 材料與方法

1.1試驗地概況

試驗地位于青海省西寧市湟源縣申中鄉申中村,海拔2 800 m,屬淺山、川水地區。年平均氣溫4.7℃,全年無霜期27~71 d,降水分布不均,年均降雨量為501 mm,洪暴災害頻繁。申中鄉區域內土地資源豐富,土質好,土壤肥沃,農作物資源富裕,畜牧業發展基礎較好,牛羊“西繁東育”和奶牛養殖業尤為突出。

1.2試驗品種

本試驗供試品種15個,品種信息見表1。

1.3試驗設計

每個品種為一個處理,試驗共設15個處理。采用隨機區組設計,每個處理重復4次,共60個小區,每個小區面積為80 m2(長10 m×寬8 m),小區之間間隔1 m,過道和保護行為2 m。

1.4主要栽培管理措施

試驗地播種時間為2022年5月16日,采用覆膜穴播,種植行距密度為0.4 m,株距為0.35 m。每畝施用400 kg有機肥作為底肥,根據土壤取樣檢測結果,試驗區土壤中速效磷的含量為4.93 mg/kg,以畝施磷酸二銨20 kg、尿素15 kg作為種肥,在拔節期追施含氮葉面肥一次,用量為每公頃14.29升。

1.5測定內容及方法

1.5.1生育期測定

試驗主要觀察生育期,分別記錄包含播種期、出苗期、抽穗期、乳熟期和蠟熟期等。

1.5.2農藝性狀調查

測定各小區玉米株高、莖粗和葉面積。抽雄后測定株高,采用塔尺測定其自然高度;測定玉米倒三葉,采用最長葉長×最寬葉寬×0.7得出葉面積;采用游標卡尺測定植株地上部第3節間中部莖稈、葉面積、株高,莖粗測定重復數為10株[1]。

1.5.3產草量測定

試驗區一般9月中下旬霜降,故所有的飼用玉米品種于9月中旬前進行產量測定,以避免因霜降對飼用玉米產量和品質造成影響。刈割留茬高度為5~10 cm,測產時先去掉小區兩側邊行和小區兩頭植株,余下面積作為計產面積。用感量0.1 kg的電子稱稱量鮮草重量,小區測產以kg為稱量單位。

1.5.4數據處理與分析

試驗數據用Excel整理后,用SPSS20.0軟件進行分析,用單因素方差分析檢驗處理顯著性,用LSD法比較各處理間差異。

2 結果與分析

2.1不同品種飼用玉米生育期分析

由表2可知,15個參試品種在播種后9~11 d內陸續出苗,金嶺317號和金嶺307號出苗最早,雅玉2號和墾沃1號出苗最遲,其他品種出苗時間基本一致。

金嶺307號和金嶺317號最早進入抽穗期,抽穗時間分別為7月26日和8月1日;其次為金嶺22248號、金嶺327號和金嶺357號,抽穗時間分別為8月7日、8月8日和8月10日;其他品種抽穗時間均在8月13日~8月22日之間。

金嶺307號最早進入乳熟期,時間為8月23日;金嶺317號于8月28日進入乳熟期;金嶺22248號、金嶺327號和金嶺357號分別于9月4日、9月6日及9月7日進入乳熟期;其他品種進入乳熟期的時間為9月12日至9月21日不等。

因湟源地區9月中旬已經開始霜降,故試驗田于9月21日收割并停止觀測。因此,截至9月21日收割時部分中熟品種未觀測到蠟熟期;金嶺307號于9月10日進入蠟熟期;金嶺317號于9月14日進入蠟熟期;金嶺22248號于9月21日進入蠟熟期。

2.2不同品種飼用玉米株高分析

從表3可知,金嶺22129號、金嶺357號、金嶺327號、金嶺317號和金嶺367號的株高居于前5位;金嶺22129號的平均株高最高,為310.33 cm;德美亞3號平均株高最低,為227.67 cm。從成熟度來看,截至刈割時間平均株高位于前5位的品種中金嶺317號的成熟度最好,處于蠟熟前期;株高位于第1位和第5位的金嶺22129號、金嶺367號處于乳熟前期;位于第2位和第3位的金嶺357號、金嶺327號處于乳熟中期。金嶺22129號、金嶺357號株高均顯著高于其他品種(P<0.05)。

表3 不同品種飼用玉米株高比較表

2.3不同品種飼用玉米葉面積分析

從表4可知,金嶺367號、雅玉2號、科沃8901、五谷702和金嶺327號的葉面積居于前5位,金嶺367號的平均葉面積最大,為704.90 cm2;金嶺22248號平均葉面積最小,為464.10 cm2。從成熟度分析,截止到刈割時間平均葉面積位于前4位的金嶺367號、雅玉2號、科沃8901和五谷702均處于乳熟前期;位于第5位的金嶺327號處于乳熟中期。金嶺367號、雅玉2號、科沃8901、五谷702、金嶺327號和金嶺357號的葉面積均顯著高于其他品種(P<0.05)。

表4 不同品種飼用玉米葉面積比較表

2.4不同品種飼用玉米莖粗分析

從表5可知,金嶺22129號、金嶺367號、金嶺357號、金嶺327號和金嶺317號的莖粗居于前5位,金嶺22129號的平均莖粗最大,為4.3 cm;墾沃1號平均莖粗最小,為3.07 cm。從成熟度來看,截至刈割時間平均莖粗位于前5位的品種中金嶺317號成熟度最高,處于蠟熟前期;平均莖粗位于前2位的金嶺22129號、金嶺367號處于乳熟前期;平均莖粗位于第3、4位的金嶺357號、金嶺327號處于乳熟中期。金嶺22129號、金嶺367號和金嶺357號的莖粗均顯著高于其他品種(P<0.05)。

表5 不同品種飼用玉米莖粗比較表

2.5不同品種飼用玉米產量分析

從表6可知,金嶺22129號、金嶺367號、金嶺357號、墾沃6號和金嶺327號的產量居于前5位,金嶺22129號的平均產量最高,為609.62 kg/hm2;德美亞3號平均產量最低,為267.62 kg/hm2。從成熟度來看,截至刈割時間平均產量位于第1、2位的金嶺22129號、金嶺367號處于乳熟前期;平均產量位于第3位的金嶺357號處于乳熟中期;平均產量位于第4位的墾沃6號處于乳熟前期;平均產量位于第5位的金嶺327號處于乳熟中期。金嶺22129號、金嶺367號和金嶺357號的平均產量均顯著高于其他品種(P<0.05)。

表6 不同品種飼用玉米產量比較表

3 討論

生長性狀是植物在某一外界環境條件下的直接外在表現,是植物生態適應能力的有效評判指標[2]。從試驗結果分析,金嶺22129的株高和莖粗在所有品種中表現最佳,產量最高,但是截至刈割時間其成熟度為乳熟前期,若刈割青貯其水分含量較高。

4 結論

15個飼用玉米品種均屬于中、早熟品種,在湟源縣2 800 m左右海拔地區及同類地區合適的水肥條件下均能良好生長,但是營養生長的階段不同。從試驗結果分析,金嶺307號、金嶺317號和金嶺22248號在湟源縣霜降來臨之前能達到乳熟后期—蠟熟期,在乳熟后期—蠟熟期進行刈割青貯水分較少,干物質相對較多,飼用品質較佳。其余12個品種在9月中旬只能達到乳熟前期,后期青貯含水量較大、營養價值較低,影響青貯品質。

飼草產量是衡量草地生產性能的主要指標之一[3],若綜合考慮成熟度和產量,金嶺317號理論產量能達到5 420 kg,成熟度為蠟熟前期,能兼顧產量和成熟度,在湟源縣牛羊養殖飼喂方面推廣價值較高,對進一步提高青海省湟源縣等飼草產業大縣的飼用玉米品質、促進當地草食畜牧業良性發展起到積極的作用。

猜你喜歡
湟源縣株高成熟度
產品制造成熟度在型號批生產風險管理中的應用
整機產品成熟度模型研究與建立
介紹四個優良小麥品種
湟源縣農牧民草原補助獎勵政策實施調查報告
湟源縣林木種苗工程建設探討
湟源縣畜牧業生產現狀、存在問題及對策
新近湟源縣動物防疫體系建設現狀及能力提升對策研究
不同成熟度野生水茄果實的種子萌發差異研究
剛好夠吃6天的香蕉
不同栽培密度對柴胡生長的影響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