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從大理云龍“吹吹腔” 看中華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歷史

2023-12-31 06:59云龍縣文化旅游局非遺中心李雪萍
今日民族 2023年12期
關鍵詞:云龍縣羅羅云龍

文 / 云龍縣文化旅游局非遺中心 李雪萍

生產工具成為戲劇道具

在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云龍縣,流傳著一種古老的白族民間戲劇,叫 “吹吹腔”。它又名“吹腔”“嗩吶戲”,是白族戲曲劇種,曾流傳在云南省西北部云龍、洱源、劍川等地,目前主要傳承地為云龍縣白族聚居區。

白族吹吹腔源出于弋陽腔體系演變而來的羅羅腔和嗩吶腔,在流入滇西后發展為一個獨立的劇種。關于白族吹吹腔形成的時間,國內專家眾說紛紜,有明洪武時期說、明萬歷時期說、明末清初說等等。

《中國戲曲通史》中論述:“如西藏的藏戲、云南白族的吹吹腔等,形成的時間并不比漢族地區的花部‘亂彈’諸腔為晚?!痹颇鲜∷囆g研究所一級編劇包剛老師在經考證和比較了大量的資料后認為,吹吹腔流傳至今已有五百多年,是在明代初期,由西北的羅羅腔傳入,不斷融合了山地白族的民間文學、歌舞藝術、民間小調、民族傳統禮俗等內容,而逐步衍變為獨具當地特色的一個新戲種。2016 年12 月,在有多位知名戲劇專家參與的吹吹腔專題研討會上,與會專家普遍認為:在中國現存的戲劇劇種中,白族吹吹腔有著完整的傳承和表演體系,其產生的時間之悠久,在全國各劇種中亦是名列前茅。

而從吹吹腔戲劇的表現形式和表現內容來看,該戲劇十分明顯地展現了各民族文化之間的交流、互滲并最終融合的過程,其所具有的重要歷史價值和文化價值已超越了戲劇本身。

戲劇家楊明先生在《白族吹吹腔傳統與源流初探》一文中提出:“吹吹腔實際屬于羅羅腔”“羅羅腔是它的直系祖先”。羅羅腔原是一種北方民間小戲,后不斷向中部和南部流傳,在這個發展過程中既保留了北方小戲的聲腔特點,又吸收了弋陽腔系的表演方式,從明代開始逐漸在中原和西北流行。羅羅腔傳入滇西后改用嗩吶伴奏,為后來吹吹腔形成奠定了重要的基礎。

在云龍,大多數白族村寨尊奉明代三征麓川(今瑞麗)的將領王驥為“三崇本主”。目前,漕澗鎮仁德村窩嘎村民小組尚遺留著一座王驥墓,其實這只是一座衣冠冢,為了紀念而設立。幾百年來,每年八月十四日,都要唱吹吹腔祭祀“三崇本主”,因在當地的傳說中,是王驥把北方的戲帶到云龍,之后才有了吹吹腔。

漕澗老街至今仍保留有“上臺戲”“中臺戲”“下臺戲”的地名。舊州湯鄧村則是把在當地駐兵的徐簡(王驥女婿)尊奉為“湯鄧本主”,并在本主廟前建有戲臺,直至如今,每年春節開臺之前,第一出戲都要先到本主廟唱。據《云龍縣志》記載:“明天啟元年,知州周憲章設衙門于下塢三七村,建有門樓戲臺一座?!睆膶嵨锟?,這座現存的三七吹吹腔古戲臺,始建于明天啟元年(1621 年),距今已四百多年歷史。這些,都可作為吹吹腔起源時間的實證。

歷史上,云龍有八大鹽井,到明朝洪武十五年(1382年),設立了“五井鹽課提舉司”,鹽業發達。從明代改土歸流開始,不斷有朝廷委派的官員到云龍赴任,云龍也有學子和商人外出考學、經商。如此,便把更多的中原文化帶到了云龍邊地,為吹吹腔戲劇的發展不斷注入更多的新鮮內容。云龍縣境內,曾先后建有幾十座戲臺,有的地區是一村一臺,甚至一村三臺。至今仍有多座古戲臺保存完好,其中以大達古戲臺和寶豐古戲臺較為精致。

鄉土化的臉譜

中央電視臺《地理中國》欄目在湯鄧吹吹腔劇團拍攝采訪

大達春節唱大戲

在吹吹腔戲劇中,從其劇目、唱腔、身段,到對白、臉譜各方面都有著不同民族、不同地區文化碰撞的痕跡。從吹吹腔的表現內容上來探尋它和其他劇種之間的異同,便可以看到滲透其中的文化交流與共生的歷史。

從身段來看,吹吹腔的舊傳統表演方式,顯現著中原早期戲曲表演的特點。從劇目來看,各吹吹腔戲班保留的傳統劇目多為折子戲,其內容有東周列國、三國、唐宋故事本子戲。在云龍縣下塢村保留著白綿紙手抄古本《金精戲竇儀》,這個戲曾盛行于明代中、晚期。而《崔文瑞砍柴》出自《天緣記》,又名《擺花張四姐》,明萬歷選本《萬曲明春》中曾輯入這個劇目,明代形成的劇種河北絲弦戲演過《四姐配夫》,安徽貴池儺戲《搖錢樹》是《天緣記》的別名。湯鄧戲班和下塢各戲班最常演的折子戲《火燒磨房》全本叫《血汗衫》,是如今保留下來的唯一吹吹腔全本戲。這出戲在中原的戲名又叫《雙貴圖》,焦循《花部農譚》中說:“《雙貴圖》之蘭季子,以母苦其嫂,潛代嫂磨麥,又潛入都為嫂尋兄,行李匱乏,赤身行乞,叫化于街,觀之令人痛哭?!绷硪活惥哂械赜蛱攸c的是鄉土戲,以描寫當地各族群眾生活為主要內容,如《重三斤告狀》等,表現出吹吹腔戲的本土化特征。

從唱腔來看,吹吹腔唱腔語言兼用白語和漢語,有九板十三腔的說法,其中有生腔、旦腔、大哭腔、小哭腔、跺跺板、山坡羊、流水腔等;羅羅腔相傳有九腔十八調,后來多數失傳 ,現在保留下來的流水、山坡羊、跺板、哭腔等十余種與之對應。吹吹腔伴奏以嗩吶為主,有“一吹、二唱、三敲打”的說法。羅羅腔的“娃子”腔主奏樂器也是嗩吶,唱時不托腔,唱句剛過就用嗩吶接尾音吹奏過門。這一明顯的特點,吹吹腔與之如出一轍。

吹吹腔戲劇中的白族民間服飾

從身段、劇目、唱腔、臉譜服裝等方面看,吹吹腔接納了羅羅腔的形式,又在內容上不斷地更新、調整,以適應本土的語言環境與文化習慣,不排斥異己,也不固步自封,兼收并蓄,終得大成。

白族吹吹腔作為一個古老而又成熟的劇種,與當地民俗活動有著重要聯系,承載著重要的社會功能,是研究民族戲劇發展史及中原文化與邊疆少數民族文化交流融合史的鮮活范例。2008 年,云龍縣被文化部(現文化和旅游部)命名為“中國吹吹腔藝術之鄉”,2021 年,白族吹吹腔被國務院列入第五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吹吹腔是云龍各非遺項目中固定傳承團隊最多、傳承人基礎最好的一個項目,共有業余劇團8 個,有省州縣三級傳承人100 多人。

猜你喜歡
云龍縣羅羅云龍
丁云龍:公益路上顯大愛
幸福的冬天
云南白族古鹽村的歷史變遷與文化遺產保護——基于大理州云龍縣順蕩村的田野調查
羅羅將對用于UltraFan的100%可持續燃料進行測試
蘇云龍作品
周云龍教授
云龍湖浮游動物對環境變化的響應
考試前吃什么
走,看海去!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