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國非營利組織會計信息披露現狀分析
——以紅十字會為例

2024-01-01 13:25姬艷紅
濰坊學院學報 2023年6期
關鍵詞:款物會計報表紅十字會

姬艷紅

(濰坊學院 計劃財務處,山東 濰坊 261061)

一、我國非營利組織會計信息的披露需求及要求

基于信息使用者角度,不同的群體,與紅十字會經濟活動建立不同的關系,對組織會計信息的需求各不相同。捐贈者希望獲取捐贈款物使用及其創造社會價值的信息,以帶來自身捐贈行為的個人成就感或滿足感;社會公眾關心捐贈款物的收取、轉移、使用、結存等狀況,側重獲取善款善物是否流向社會上最需要、最困難的地方;紅十字會管理者履行公共受托責任,對部門績效管理、財務會計報告、審計報告等更為關注;政府部門對紅十字會負有監督引導責任,更關注紅十字會經濟活動產生的社會影響及公共受托責任履行結果信息。

基于貫徹落實法規制度角度,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紅十字會法》《中國紅十字會捐贈工作管理辦法》,各級紅十字會應建立健全信息公開制度,規范信息發布,在統一的信息平臺及時向社會公布捐贈款物的收入和使用情況。各級紅十字會應聘請獨立第三方機構對捐贈款物的收入和使用情況進行審計,并將審計結果向社會公布。根據《民間非營利組織會計制度》,向社會公眾公布的財務會計報告應由會計報表、會計報表附注和財務情況說明書組成,且至少于年度終了后4 個月內對外提供。按照《關于加強紅十字會財務工作的指導意見》,財務收支報告內容應包括財政資金、社會捐贈資金以及其他資金的全部收支情況;紅十字會的捐贈資金獨立進行核算的,應委托第三方審計機構進行年度審計,經審計后形成年度財務報告。按照《中國紅十字會信息公開標準》規定,捐贈信息應經財務部門審核后進行公示;財務信息重點公開年度預算、決算以及捐贈收支等社會公眾較為關心的信息。

二、我國非營利組織會計信息的披露現狀

(一)會計信息披露總況

本文選取中國紅十字會及31 家省級紅十字會為研究樣本,時間跨度為2010 年至2022 年。會計信息涵蓋八項內容(詳見表1)。

表1 2010-2022 年會計信息披露情況一覽表(單位:個)

17 家紅十字會組織公開了財務收支報告,在研究對象中占比53%,部分紅十字會組織在理事會報告時提報財務收支信息,但未對外公開;29家紅十字會組織公開了審計報告,在研究對象中占比91%,審計內容集中在捐贈款物收支上;32家紅字會組織公開了部門預決算報告,在研究對象中占比100%,屬于強制性公開信息;31 家紅十字會組織公開了績效評價報告,在研究對象中占比97%,績效評價內容和范圍差別較大。捐贈款物收支受社會關注度較高,32 家紅十字會組織均進行信息公開,占比為100%;年度工作報告僅有2 家在官方網站公開,5 家在民政部慈善信息平臺公開,大多數紅十字會組織在理事會報告時呈報年度工作報告,但未對外公開。財務管理制度是判斷財務活動執行效果的準繩,22 家紅十字會組織在官網進行公開,占研究對象總體的69%。

(二)會計報表及其附注披露狀況

會計報表及其附注、部門預算和決算是會計信息的重要組成部分(見表2、表3)。

表2 2012-2022 年會計報表及其附注披露情況一覽表(單位:個)

表3 2012-2022 年部門預算決算披露情況一覽表(單位:個)

32 家紅十字會組織在官網及官方審計報告中披露212 份會計報表及其附注信息。從時間上來看,披露數量呈整體上升趨勢,2012 年至2014年披露數量最少,均為4 份,2021 年披露數量最多,為53 份。從內容上看,資產負債表為最主要的披露信息,共68 份;業務活動表和報表附注分別披露53 份、47 份;現金流量表僅披露44 份。實際披露狀況遠達不到制度的要求。

32 家紅十字會組織都公開了部門預算、部門決算報告,公開力度逐步加大,這符合《中國紅十字會信息公開標準》的要求。從時間維度比較,2012 年僅有1 家紅十字會公開了部門預算,2 家紅十字會公開了部門決算;到2020 年,有11 家公開了部門預算,17 家公開了部門決算,數量上呈遞增趨勢。從內容維度比較,部門預算公開總量小于部門決算公開總量,可見,部門決算是否公開更受到重視。

(三)專項審計報告披露狀況

32 家紅十字會組織官網公示的審計報告涉及十個項目(見表4)。

表4 2012-2021 年專項審計報告披露情況一覽表(單位:個)

2020 年是專項審計報告公開數量最多的一年,為30 項;2012 和2013 年為專項審計報告公開數量最少的一年,各為1 項,這與專項審計工作實施數量息息相關。捐贈款物收支審計公開了35份;捐贈款物會計報表公開了26 份;捐贈賬戶會計報表審計公開了15 份;捐贈賬戶收支審計公開了13 份。與捐贈款物、捐贈賬戶相關的審計項目占總體審計項目的72%,可見各省級及以上紅十字會組織更注重捐贈款物的管理和監督。

(四)捐贈款物收支情況披露狀況

捐贈款物收支情況是社會公眾最關心的信息,具體包括捐贈資金和物品,劃分為定向捐贈和非定向捐贈。

32 家紅十字會組織都進行了捐贈款物收支情況公示,通過開放的公示平臺、個人自主查詢、每日情況公示等模式進行相關信息公開。其中,捐贈款物接受情況公示質量明顯好于捐贈款物支付情況公示質量。31 家進行了捐贈款物接收情況公示,做到及時性披露和完整性披露的紅十字會組織有30 家。對比之下,有26 家進行了捐贈款物支付情況公示,24 家進行了及時性披露,25 家進行了完整性披露(見表5)。

表5 捐贈款物收支情況披露一覽表 (單位:個)

(五)其他信息披露狀況

財務收支報告和年度工作報告要定期向執委會和理事會報告,在具備公開募捐資格的前提下,應向社會公開。

自2010 年以來,財務收支報告僅公開了17份,2017 年尚無紅十字會組織公開財務收支報告,公開意愿極低。年度工作報告首次公開于2015 年,且僅有1 家紅十字會組織主動公開。近7年間,32 家紅十字會組織公開了26 份年度工作報告(見表6)。相比之下,績效評價報告公開意愿較強,自2014 年起,共有51 份報告在官網可查,但與應公開的目標仍有一定距離。

表6 其他信息披露一覽表 (單位:個)

三、我國非營利組織會計信息披露呈現的問題

(一)制度執行上存在滯后性

各級紅十字會組織未對制度落實形成統一的共識,在傳達文件精神上存在疏漏,切實存在少執行、慢執行的問題。筆者整理32 家紅十字會組織會計信息披露情況時發現,在制度約束范圍內,少數紅十字會組織對于應披露的財務收支活動不披露、應公布的審計報告不公布、應告知的捐贈款物收支情況不告知,制度執行上存在挑揀行為。少數紅十字會組織在相關活動指導性文件出臺后,自主決定執行時間和期限,嚴重滯后文件實施時間,造成會計信息披露延后。少數紅十字會組織缺乏科學有效的文件傳閱和落實機制,在相關文件下達后僅進行登記和保管,未及時傳達和落實,造成未執行或不執行的情況時有發生。少數紅十字會組織對制度文件理解不足、領會不深,深陷于傳統口口相傳的指令下達方式,對于文件內容不能深切地研究和應用,造成重要文件落實時偏離方向,影響會計信息披露結果。

(二)會計信息披露質量不高

根據《民間非盈利組織會計制度》要求,財務會計報告應于年度終了后4 個月內對外提供。一部分省級紅十字會組織在年度終了4 個月后才對外公布財務會計報告,一部分省級紅十字會組織長期不公布財務會計報告,這與制度要求背道而馳。少數紅十字會組織在專項審計結束后,遲遲不向捐贈者公布審計結果,不對外公布審計報告,嚴重影響會計信息披露的水平。在調研時,筆者發現少數紅十字會組織對于捐贈款物的收支公示不及時、不完整。部分紅十字會組織只公開了捐贈資金的收款情況,未公開資金使用情況;部分紅十字會組織公開了捐贈物品的接受情況,未公開物品的發放情況;部分紅十字會組織未逐日披露捐贈款物收支情況;部分紅十字會組織未詳細披露捐贈款物發放情況。除此之外,32 家紅十字會組織部分存在已披露的會計信息有用性差的問題,會計信息不能滿足信息使用者的需求。比如,敏感性會計信息選擇性不披露或者少披露;同一個活動的信息反復披露、交叉披露;不同口徑的信息混合在一起進行披露。

(三)會計信息披露渠道狹窄

部分紅十字會組織會計信息披露仍保留傳統紙質載體方式,在單位內部進行公開,社會大眾難以獲取具體內容。部分紅十字會組織將重要的會計信息披露在內部網站、部門內信息公告欄中,無法傳達到外部信息使用者。部分紅十字會組織將會計信息披露時間定在周末、節假日等休閑時間,且公示期限明顯低于規定時間,致使信息傳播面較窄,影響信息使用效果。對于專業性較強的會計報表及其附注信息,部分紅十字會組織不進行單獨披露,選擇在工作報告或者審計報告中披露,導致信息搜集困難。不僅如此,筆者在瀏覽32 家紅十字會官網時發現,盡管多數紅十字會組織在官網單獨設置了信息公開專欄,但部分組織將會計信息與其他信息混合在一起,難以快速定位到會計信息,且會計信息主題標注不清,信息提取存在一定障礙。

四、完善我國非營利組織會計信息披露的策略

(一)建立制度執行臺賬

我國紅十字會組織在會計信息披露的制度執行上應強化管理者責任意識,樹立貫徹落實各項規章制度、上級文件精神的理念,梳理既有披露流程中的疏漏,通過流程重塑、重點落實、臺賬清單、責任到人、結果反饋等工作,確保制度執行精準到位。各類文件、制度傳閱要堅持閉環管理,有頭有尾、有始有終,文件精神上要堅持讀懂、弄通,貫徹落實上做到不留死角。建立專門的制度執行臺賬清單,在任務劃分、具體要求、執行進度、執行效果、問題反饋、結果落實上細化到人、到崗,形成日清、周清、月清的循環周期,做到清清楚楚、實實在在。重點關注會計信息披露制度執行進度,通過靈活任務調度、不定期召開協調會、臺賬專人管理、領導全面指導等措施,100%完成制度執行任務。

(二)完善組織內部管理

各級紅十字會理事會應積極維持會計信息透明度,加強對各級管理者的管理、監督和檢查,促進會計信息真實、準確。管理層應將會計信息披露納入財務管理框架,形成具體、詳實的管理要求。會計信息披露負責人要重視信息公開工作,披露前將相關信息反復確認和檢查,披露中及時搜集、整理來自社會各方的意見,推動會計信息披露工作務實、高效。在紅十字會組織內部,形成自上而下的責任意識和擔當意識,重視捐贈者及社會公眾的監督權力,加強組織間的信息溝通和經驗分享,在會計信息披露上完整展現組織活動結果,為組織贏得更多社會公信力。

(三)提高會計信息披露質量

各級紅十字會組織應建立會計信息披露質量衡量標準,將會計信息透明度分解為數量標準和質量標準,在數量標準上劃分為充分性、合規性、及時性、完整性,在質量標準上劃分為合規性、及時性、真實性、可比性、有用性,通過定性指標和定量指標,從內容、數量、時間、期間、方式、價值等方面切實提高會計信息披露質量。

同時,進行會計報表及其附注等專業信息公開時,應同時公開財務情況說明書,提供讓財務專業人士和非專業人士都能看得懂的財務信息,滿足更多信息使用者的需要。此外,還要重視捐贈款物收支情況的公示,務必做到逐日披露、逐項披露,披露明細具體到名稱、時間、金額、數量、品類、用途等。

(四)拓寬會計信息披露渠道

充分利用網絡工具和新技術方法,打通傳統信息傳輸壁壘,為信息公開工作提供新的便捷通道。我國紅十字會組織除了在自身官網進行信息公開外,還應探索與地方政務服務平臺建立信息共享,讓公眾在政府服務平臺中實時獲取公開信息,拓寬信息搜集渠道。取消傳統紙質載體、部門內部信息公告欄、部門內部網站公開的方式,堅持凡公開必面向社會大眾的基本原則,避免公開不透明、不真實。探索在中國紅十字總會官網或獨立頁面建立信息公開平臺,集合各省級、市級、縣級紅十字會相關會計信息,形成信息匯集區,通過板塊設置公開不同信息,減少因多次瀏覽各自官網獲取信息的不便,提高社會公眾信息獲取的滿意度。

(五)形成內外部監督合力

加強內控管理,要從制度建設、風險點控制、責任追究上下功夫,才能形成內部監督力量。內控制度建設要符合紅十字會組織本身的特點,重點關注會計信息披露環節,在會計信息披露內容、披露時間、披露方式上加強審核,確保法律制度規定范圍內的會計信息及時、完整、有效披露。要嚴格責任追查,形成嚴肅、權威的會計信息披露環境。在會計信息披露管理上,還要重點回應社會關切,尤其是捐贈者需求的信息。充分利用媒體監督和社會大眾監督,建立會計信息披露意見接收渠道,比如開通官網意見征集專欄或官方公眾號意見反饋端口,允許大眾對會計信息披露工作建言獻策。

猜你喜歡
款物會計報表紅十字會
事業單位會訃報表存在的問題及改進措施
抗戰時期淪陷區的紅十字會
完善新制度下高校會計報表體系的思考
“三措施”嚴格規范涉案款物管理
職務犯罪涉案款物處理的現狀與思考
關于財務會計報表的若干思考
涉案款物管理實行“雙軌制”效果好
對現代企業合并會計報表若干問題的思考
福建紅十字會與福州塔亭醫院抗戰救護往事
香港紅十字會公信力長盛不衰的原因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