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黨建引領民辦高校治理體系建設研究

2024-01-03 19:45朱瑞庭
關鍵詞:舉辦者民辦高校辦學

朱瑞庭

(上海建橋學院,上海 201306)

引導規范民辦教育發展是新時代我國民辦教育發展的科學指南和根本遵循。加強民辦高校治理體系建設,是落實黨的二十大關于引導規范民辦教育發展,確保黨對民辦高校的全面領導,推進民辦高校從人治走向法治、從善治走向良治的重要保障。新時代加強民辦高校治理體系建設,重點在于按照中國特色現代大學制度,堅持社會主義辦學方向,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堅持教育的公益屬性,堅守教育的質量底線,破解民辦高等教育發展面臨的體制性難題;關鍵在于加強黨的領導,推動民辦高校黨建和學校事業發展深度融合,以高質量的黨建引領學校高質量發展。

近年來,很多學者圍繞構建中國特色現代大學治理、加快推進大學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開展了深入研究。李福華(2018)認為,黨的領導是我國大學治理體系內生性現代化的客觀要求,為此要完善大學治理體系現代化的法律法規(1)李福華:《論黨的領導與新時代中國特色大學治理體系的內生性現代化》,《山東高等教育》2018年第6期,第1-6頁。。姚遙(2019)強調,加強民辦高校黨組織參與決策是完善中國特色民辦大學治理的客觀需要,是推動民辦高等教育穩定發展的重要保障(2)姚遙:《加強民辦高校黨組織參與決策 完善中國特色民辦大學治理》,《中國高等教育》2019年增刊,第64-65頁。。邱水平(2020)提出,要把黨對高校的全面領導制度作為根本制度,以制度體系和制度執行力建設為主線,推進中國大學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3)邱水平:《中國特色現代大學治理的若干重要問題探析》,《北京大學教育評論》2020年第1期,第120-133頁。。陳杰(2021)認為,實現大學內涵式發展必須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制度優勢轉化為辦學治校的實際效能(4)陳杰:《中國特色世界一流大學治理改革:演進、特征與路徑》,《中國高等教育》2021年第6期,第41-44頁。。這些研究為加強新時代民辦高?,F代大學制度建設和治理體系建設提供了有益的理論指導??偟膩砜?現有關于黨建引領民辦高校治理體系建設的研究還比較少,尤其是在民辦學校分類管理的背景下,如何通過黨建引領來加快推動民辦高校治理體系建設,還有很多理論問題和現實問題要解決。本文從民辦高校黨建存在的不足出發,基于民辦高校黨建“一融雙高”的視角,就黨建引領民辦高校治理體系建設提出若干建議,以期加快民辦高校治理能力現代化的進程。

一、黨的領導是民辦高等教育事業健康發展的根本保證

民辦高等教育在擴大教育供給,滿足多樣化教育需求,推動我國高等教育邁向大眾化、普及化的過程中發揮了重要作用。截至2021年底,我國民辦高校已經達到了764所,在校生達845.74萬人,分別占全國普通高校數量與在校生數量的25.37%和24.19%(5)教育部:《2021年全國教育事業發展統計公報》,2022-09-15,http://www.gov.cn/xinwen/2022-09/15/content_5710039.htm。。一直以來,民辦高校依靠高效的資源配置、敏銳的市場反應以及靈活的專業設置,較好地實現了招生、就業方面與區域經濟社會發展需求的對接,在高素質應用型人才培養方面開展了積極探索,成為我國高等教育改革的重要力量。民辦高校通過將市場機制引入內部管理,優化了資源配置,提升了組織效率,增強了學校競爭力,實現了學校的快速發展?;仡櫸覈褶k高等教育40余年的發展,一大批民辦高校的舉辦者和管理者堅守教育理想,堅持公益辦學,發揚創業精神,探索人才培養新路,充分彰顯了民辦高等教育的生機和活力。

進入新時代,我國民辦高等教育依然具有廣闊的發展空間。首先,我國經濟進入高質量發展階段,高等教育進入普及化發展階段,對應用型人才的需求持續旺盛。特別是民辦高等教育已經成為我國不同層次職業教育的重要力量,在2022年4月新修訂的《職業教育法》的推動下,職業教育作為類型教育的同等重要地位得以確立,諸如培養目標、培養方式、培養體系等長期困擾職業教育發展的重大問題得以解決,我國民辦職業教育正在不斷積蓄發展力量。其次,自國務院出臺《深化新時代教育評價改革總體方案》以來,過程性評價、增值性評價、綜合性評價日益受到重視,教育發展觀、質量觀、勞動價值觀正在向有利于民辦高等教育的方向轉變。最后,我國已實施以分類管理為核心的民辦教育新法新政,長期制約民辦高等教育發展的一些政策性障礙得以消除,民辦高校在選定自身營利性或非營利性的法律屬性后,可以積極開展辦學模式、人才培養、學校治理的創新探索。在這樣的背景下,民辦高等教育發展的空間不是變小了而是變大了,正在迎來轉型發展的機遇期,推動民辦高校的高質量發展正當其時。

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通過的決議全面總結了黨的百年奮斗重大成就和歷史經驗,一百年來,黨領導人民進行偉大奮斗,在進取中突破,于挫折中奮起,從總結中提高,積累了寶貴的歷史經驗,最重要的就是堅持黨的領導,中國共產黨是領導我們事業的核心力量。百年大計,教育為本。黨的十八大以來,圍繞培養什么人、怎樣培養人、為誰培養人這一根本問題,習近平總書記提出了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觀點,系統回答了教育工作的方向性、根本性、全局性、戰略性問題,形成了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教育的重要論述。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教育大會上強調:“加強黨對教育工作的全面領導,是辦好教育的根本保證……各級各類學校黨組織要把抓好學校黨建工作作為辦學治校的基本功,把黨的教育方針全面貫徹到學校工作各方面?!?6)《習近平出席全國教育大會并發表重要講話》,2018-09-10,https://www.gov.cn/xinwen/2018-09/10/content_5320835.htm。

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二十大報告中強調:“堅持和加強黨中央集中統一領導。黨的領導是全面的、系統的、整體的,必須全面、系統、整體加以落實?!?7)習近平:《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 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而團結奮斗——在中國共產黨第二十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的報告》,2022-10-16,https://www.ccps.gov.cn/zl/20dzl/202210/t20221025_155436.shtml。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地位,是中國共產黨在踐行初心使命的百年歷史中,在不斷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的過程中,在穿越歷史風云的真理昭示中,得以形成并不斷得到檢驗的,具有深刻的理論邏輯、歷史邏輯和現實邏輯。教育是培養人的社會活動,具有鮮明的社會性、歷史性等固有屬性。古今中外,教育都被賦予了深刻的政治含義,政治屬性既是政黨的根本屬性,更是教育的首要屬性,堅持和加強黨對高校的全面領導是中國共產黨獨特優勢在教育領域的重要體現(8)何秀超:《堅持和加強黨對高校的全面領導》,《人民日報》2021年3月25日,第9版。。

民辦高等教育事業是黨領導下的教育事業,是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教育事業的重要組成部分;民辦高校是黨領導下的學校,是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學校,同樣承擔著為黨育人、為國育才的重任。這是由教育的基本屬性和政治屬性所決定的。民辦高校必須立足中國獨特的歷史、文化和國情,扎根中國大地辦教育,遵循社會主義教育發展規律,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教育發展道路。黨的領導既是民辦高等教育事業發展的根本保證,也是民辦高校高質量發展的“定海神針”。新時代引導規范民辦高等教育發展,其實質就是要全面、系統、整體落實黨對民辦高校的領導,深入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堅持社會主義辦學方向,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民辦高校必須深刻領會新時代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的重大意義,對標檢視辦學方向和辦學理念,將黨的教育方針落實到學校改革發展、辦學治校、教書育人的全過程,以黨的意志統領辦學治校,確保辦學方向不走偏、辦學理念不滯后。要把黨的教育方針固化為辦學治校的總設計;把堅持和加強黨的領導,發揮黨組織把方向、管大局的作用,固化為辦學的行為追求和治校的行為準則,讓黨建成為學校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內容;把黨的教育方針融入價值引領和校園文化,讓教育的政治功能、文化功能、社會功能與個體功能融為一體,構建有中國特色的民辦高?,F代大學制度。

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發展教育,加快建設高質量教育體系。當前,民辦高等教育進入了改革發展的攻堅期、轉型提質的關鍵期。民辦高校要精準對標黨和國家對民辦教育的新要求,深度契合人民群眾對民辦教育的新期待,在強化依法辦學、加強內涵建設上精準施策,全方位提升辦學治校和教育教學質量,不斷開創民辦教育發展的新局面,辦人民滿意的教育。民辦高校要牢固樹立正確的教育質量觀,以人為本,德育為先,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發揮勞動教育的育人功能,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注重價值引領、能力鍛造、人格養成,把促進人的全面發展、適應國家社會需要作為衡量教育質量的標準,以提高教育質量為導向完善管理制度和工作機制。我國的民辦高等教育主要集中在高職???、職業本科和應用型本科教育,致力于培養高素質的應用技術技能型人才,民辦高校要堅持內涵式發展道路,在不同定位上辦出特色、爭創一流。要樹立新發展理念,統籌學校發展的規模、結構、效益,把資源配置和學校工作重心集中到教育教學上來,打破一味追求招生規模特別是貪大求全的傾向,將發展轉向內涵建設、練好內功,激發內生動力,真正落實質量立校、特色興校戰略。民辦高校要更好地服務國家戰略和區域經濟社會發展,積極探索和提高學科專業體系與區域經濟社會發展的匹配度、適應度,人才培養與行業企業人才需求的對接度、契合度,形成鮮明的培養標準、質量導向和實施路徑,因材施教,注重學用相長、知行合一,促進提質培優,推進職普融通、產教融合、科教融匯,培養更多高素質應用型、技能型人才。

相較公辦高校,民辦高校的發展歷史比較短,在實施分類管理的背景下,其學校治理體系建設既有與公辦高校共性的一面,也有自身特殊性的一面。在現階段,討論民辦高校治理體系建設,還必須置于推動分類管理的政策設計和加快轉設等多重疊加因素的背景下來進行。從教育的公益屬性來說,國家鼓勵、倡導和支持舉辦非營利性民辦高校,同時,法律也允許舉辦營利性民辦高校。無論舉辦營利性還是非營利性民辦高校,都必須堅守教育初心,回歸教育本質。從目前我國民辦高校的運行實踐來看,其內部治理體系建設在分類轉設前后均存在一些共性問題,如:在民辦高?!拔逦灰惑w”的法人治理結構中,各利益相關者之間的關系尚未完全厘清,不同權力主體的運行機制有待完善,各利益相關者應有的權利尚未得到充分保障,在形成治校合力方面有待提高;如何把民辦高校高效的組織效率轉化為工作優勢,需要開展更多的探索;學校法人財產權的保護比較脆弱,防范學校運行發展風險的意識比較淡薄,體系建設、制度建設比較滯后,重大財務事項的風險管控尚未完善,關聯交易管理還難以適應內外部監管的需要;內部審計工作薄弱,審計機構缺失,紀檢、監察、監事、人事等機構的合力不夠,相關財務審計、干部考核、人員評價的制度設計和執行不夠完善;預算編制及其執行仍待加強;有些學校對基本建設、資產采購、繼續教育、數字化建設等方面的監管存在缺失。要解決這些問題,需要以黨的建設為統領,以中國特色大學制度為指引,以法律法規和制度建設為重點,加快推進民辦高校治理體系建設。

二、民辦高校黨建工作存在的主要問題及其原因

在我國民辦高等教育40多年的發展歷程中,以重要的法律法規文件出臺為標志,民辦高校黨建工作大致可以劃分為缺失期、探索期、規范期和法治期四個階段(9)宋斌:《民辦高校黨的建設:發展歷程、時代使命與內生能力》,《浙江樹人大學學報》2022年第4期,第9-16頁。。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高度重視高校黨的建設和思想政治工作,連續出臺《關于加強和改進新形勢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見》《關于加快構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體系的意見》《中國共產黨普通高等學?;鶎咏M織工作條例》等一系列有關高校黨建和思政工作的文件。此外,還先后出臺了《關于加強民辦學校黨的建設工作的意見(試行)》(以下簡稱《意見》)、《民辦學校黨建工作重點任務》(以下簡稱《重點任務》)等文件,使民辦高校的黨建不斷得到加強,黨建成效日益顯現。這主要表現在,民辦高校黨組織的政治功能得到強化,黨組織在把關定向、意識形態、陣地管理、安全穩定等方面的作用日益顯現,黨建思政工作的保障得到加強,各地、各校積極探索“黨建+”融合方式,推動黨建與育人有機融合、同步發展。民辦高校黨建工作各具特色,一些民辦高校黨建進入全國示范行列,教育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創新發展中心落戶部分民辦高校,示范和輻射效應更加凸顯。

由于在干部管理體制、辦學資金來源、學校運行模式和政府管理方式等方面有別于公辦高校,民辦高校黨建工作也存在明顯的短板。例如,民辦高校黨組織存在如何建、誰來管、管什么、如何管等突出問題(10)宋斌:《加強民辦高校黨建工作的新思考》,《北京城市學院學報》2019年第1期,第1-5頁。,導致民辦高校黨建引領存在缺失(11)李冰、李爽:《黨建工作背景下談民辦高校法人治理結構的完善》,《法制與社會》2019年第23期,第177-178頁。、黨建基礎比較薄弱(12)闕明坤、辛怡、宣葵葵:《民辦高校黨建變遷、挑戰及對策》,《終身教育研究》2021年第4期,第35-41頁。、黨建工作不成體系、院系黨組織作用發揮不足等,黨組織在參與辦學治校全過程的決策、監督、執行等方面都還存在問題,離《重點任務》的要求有不小差距。一切問題的根源在于認識不到位。當前,對民辦高校黨建存在不少認識模糊、似是而非的問題:一些民辦高校的舉辦者和管理者對學校黨建的認識不足、重視不夠,有的認為,民辦高校姓“民”,黨建可有可無,搞黨建是多了一個“婆婆”;也有的認為,學科專業建設才是學校的內涵建設,黨建無助于內涵提升;還有的認為,在市場經濟條件下,加強黨建會制約民辦高校體制機制優勢的發揮,從而對推動學校黨建心存顧慮。在這些錯誤認識的影響下,一些民辦高校對黨和國家有關黨建的制度、文件落實不力,執行不到位,黨組織的政治功能無法得到有效發揮,黨組織的地位無法得到全面保障,黨組織負責人的身份比較尷尬,表面上被“客客氣氣”地對待,實際上可能只是學校的“擺設”,甚至被排擠和“邊緣化”;黨建的制度建設尤為薄弱,黨建人員、場地、經費無法得到落實;有的基層黨組織形同虛設,重業務、輕黨建,以業務工作代替黨建工作,越到教學、管理、服務第一線,黨建思政力量越是薄弱,存在“上熱、中溫、下冷”的現象,沒有形成同頻共振、同向發力的良好局面;思政課程與課程思政、課堂教學與社會實踐、教學場所與社區黨建的合力尚未形成,黨建思政工作碎片化特征明顯??傮w而言,民辦高校黨建較普通高校黨組織“對標爭先”建設計劃的“六個過硬”“五個到位”“七個有力”仍有較大差距。長此以往,將嚴重削弱黨對民辦高校的領導,不利于民辦高等教育的健康穩定發展。

仔細分析這些隱憂和風險,原因在于以下三個方面。一是辦學思想不夠端正。有些民辦高校的舉辦者和管理者錯誤地認為,民辦教育就是市場經濟的產物,辦教育可以照搬“市場規律”,開展“市場化運營”,獲取“市場回報”,從而把黨建與辦學治校割裂開來。也有些民辦高校的舉辦者和管理者認為,民辦高校是培養人才的場所,人才的競爭力主要體現在技術技能上。這樣的辦學取向不但存在認識偏差,更偏離了教育的政治屬性和社會功能。事實證明,若民辦高校黨建工作沒有得到足夠的重視,沒有放在應有的位置,學校的人才觀、質量觀、發展觀難免會出現偏差,學校發展可能會受到損害?!包h建是學校的內涵”應該成為民辦高校舉辦者和管理者辦學治校的共識,只有達成這樣的共識,黨的領導才能得以加強,學校發展才能得到保障。二是法人治理不夠健全。根據《民辦教育促進法》(以下簡稱《民促法》)等相關法律以及民辦高校的辦學體制和實踐,民辦高校舉辦者依法制定學校章程,設立理事會、董事會或其他形式的決策機構,行使相應的決策權、管理權。民辦高校法人治理既面臨有別于公辦高校相對成熟的領導體制的特殊性,又面臨建立現代大學制度的迫切性。在現實中,相關主體地位不清,權力邊界不明,相互制衡欠缺,難以形成工作合力,導致黨建未被置于優先事項和引領地位。三是法律法規不夠完善。對民辦高校實施營利性和非營利性分類管理改革,特別是將學校轉設為營利性學校,是一項極為復雜的系統工程,涉及資產確認、財務清算、稅費清繳、資產處置和審批登記等一系列政策難題。盡管分類管理的頂層設計已基本完成,但無論是國家層面還是地方層面,多以綱領性、原則性的政策為主,在新舊制度銜接和操作細節方面仍有諸多盲點,對實踐困惑回應不足。一些地方政府持觀望態度,盡管出臺了涉及分類管理的政策,但進展緩慢,多數地區在現有民辦學校分類轉設方面還沒有取得實質性進展。

分類管理改革是新時代黨和國家發展民辦教育的重要決策部署,必將堅定不移地推進下去。民辦高校法人屬性選擇不僅與民辦高校治理密切相關,也對學校黨建思政工作提出了新的課題,為此,必須把黨建納入分類管理及其治理體系的一體化設計和建設中。黨建問題不僅涉及營利性民辦高校,也涉及非營利性民辦高校。對于后者來說,黨建引領的治理體系建設同樣不是“完成時”,而是“進行時”,從一定程度上而言,非營利性民辦高校的黨建更容易遭到忽視。在選擇成為非營利性民辦高校后,一些舉辦者逐漸產生“等靠要”的思想,期待國家對其的支持能“一步到位”。相較分類選擇前,這些舉辦者辦學治校的創新激情和干事活力均有所減弱,造成民辦體制機制的優勢無法發揮,辦學特色不彰顯,內生動力不斷弱化。

當前,社會各界高度關注營利性民辦高校的黨建和法人治理問題。就黨建而言,民辦高校的原有基礎就比較薄弱,在選擇營利性之后如何強化黨建引領的治理體系建設是一個重大課題。一些營利性民辦高校的舉辦者認為,既然選擇了營利性,學校就可以按照“公司制”開展辦學,政府不應該加以干涉,致使黨建工作淡化、虛化、弱化。當前,營利性民辦高校內部法人治理面臨的主要問題包括內部人控制問題較突出、內部授權體系不夠科學、風險控制機制普遍缺失以及監督機制不能有效發揮作用等。在構建營利性民辦高校治理體系中,如何協調以政府、社會為主體,以法律政策和社會規范為內容的外部治理,與學校由董(理)事會(以下統稱“董事會”)、黨組織、行政、監事會、教代會構成的“五位一體”的內部治理之間的關系,還有很多問題需要研究;如何有效落實對營利性民辦高校的預決算、對外投資、重大資產處置、擔保融資、對外舉債、關聯交易及結余處置等重大財務事項的內外監管監督,還有很多政策空白和實施難點;如何平衡多元主體利益訴求,強化內部控制和風險管理體系建設,堅決守住教育安全底線,還有很多困難需要克服。有鑒于營利性民辦高校法人治理的特殊性,考慮到該類高校在一定程度上客觀存在資本逐利性和教育公益性之間的矛盾,亟須通過強化黨建對治理體系建設的政治引領,在一些重點領域、關鍵環節夯實法律法規和制度基礎,推動學校持續健康發展。

黨的二十大報告強調“引導規范民辦教育發展”,從根本上澄清了一段時間以來對全面加強黨對民辦高校領導的模糊認識,旗幟鮮明地回應了一些民辦高校的錯誤觀念,為下一步深入推進民辦教育分類管理統一了思想,創造了條件,也為新時代全面加強民辦高校黨的領導、旗幟鮮明講政治、理直氣壯抓黨建、以黨建引領學校治理體系建設、推動民辦高?!耙蝗陔p高”指明了前進方向,確立了行動指南。

三、黨建引領民辦高校治理體系建設的建議

新時代民辦高校黨建引領治理體系建設的核心在于,進一步加強黨對民辦高校的領導,以黨的政治建設為統領,不斷健全黨的領導的組織體系、制度體系、工作機制,在董事會建設、章程建設、院系黨組織建設、黨政班子建設中,強化黨建引領,完善頂層設計,找到黨建與學校事業發展的契合點,以高質量黨建推動學校高質量發展。

(一)強化黨建對民辦高校董事會建設的政治引領

從民辦高等教育的創建背景、發展歷程、當前所處的發展階段以及投資辦學的歷史脈絡來看,民辦高校舉辦者的結構比較復雜,不同主體在訴求上存在較大差異,由此形成了復雜的法人治理問題。在長期的辦學實踐中,民辦高校逐漸形成了董事會領導下校長負責制的管理體制。無論選擇營利性還是非營利性,民辦高校的舉辦者都有著強烈的教育情懷,公益性辦學始終是舉辦者的初衷和追求。改革開放以來,黨和國家堅持“兩個毫不動搖”,始終把民營企業和民營企業家當作自己人。毫無疑問,民辦高校的舉辦者也是自己人。為此,既要充分尊重不同舉辦者在利益訴求層面的差異性,依法保障學校的法人財產權,也要通過政府管理的精細化、精準化,引導民辦高校的舉辦者提高政治站位,堅守教育理想,堅持公益性辦學,樹牢底線思維,推動學校走內涵式發展之路。在這樣的背景下,強化黨建對董事會建設的政治引領,成為民辦高校治理體系建設的核心要義。為此,各級黨委和政府要高舉愛國主義、社會主義旗幟,通過形式多樣的報告會、研修班、談心會等,加大對舉辦者的政治引領,教育引導舉辦者堅定不移聽黨話、跟黨走,重中之重是做好董事長的工作。根據《意見》的規定,民辦高校的黨組織書記由政府派駐,身兼政府督導專員,負有把政府的管理意志傳遞到學校的責任,是政府參與民辦高校治理的重要手段。從政府管理到學校治理,民辦高校要健全學校黨建的工作機制,發揮好黨組織在學校治理體系中指方向、立規矩、樹正氣的作用(13)周海燕、卞謝瑜:《從管理到治理:高校黨建引領高等教育治理現代化》,《高校教育管理》2021年第5期,第55-63頁。。為全面落實黨組織決策、參與和執行的職能,要著力構建黨組織和學校董事會之間的溝通協調機制,探索建立書記和董事長之間的工作溝通制度,確保黨的領導能夠貫穿學校辦學治校的全過程。黨組織的工作重點在于加強政治引領,提高舉辦者及其代表的政治判斷力、政治領悟力和政治執行力?,F階段,尤其要關注營利性民辦高校舉辦者,幫助他們消除思想顧慮,提振辦學信心,完善配套政策,鼓勵學校探索黨建引領的高質量發展之路。

(二)加強以章程建設為核心的學校治理體系建設

第一,用黨的教育方針指導學校章程修訂完善,嚴格落實黨的建設有關內容寫入學校章程,并適時開展巡查、整改工作。對照《民辦教育促進法實施條例》和教育部辦公廳《關于深入貫徹落實黨的教育方針 進一步做好黨的建設有關內容寫入民辦學校章程工作的通知》的有關要求,當前民辦高校章程建設還存在不少問題,包括章程修訂工作缺乏指導,寫入章程的內容不規范、執行不到位等。為此,需要切實提高政治站位,加強指導和監督。在章程內容的修訂中,既要嚴格對照相關要求,納入黨建內容要點,又要注重保持辦學特色,避免“千校一面”。為了避免出現無章可循、有章不依、違章不究的現象,教育督導和有關部門要適時開展章程修訂、執行的專項巡查,對違反有關規定的現象提出明確的整改要求。

第二,以學校章程為依據,推動民辦高校依法治校、民主管理。民辦高校要在“五位一體”的法人治理結構中明確不同權力主體的職責,確保各主體既能各安其位、各司其職、各負其責,又能統籌協調、密切協作、形成合力,推動形成黨委政治領導、董事會依法決策、校長負責實施的有序運行和科學發展的良治之道。一是在學校章程修訂和治理體系建設中,要十分注重在黨的教育方針指引下融入舉辦者的教育教學理念,避免董事會“家長制”式的管理,避免董事長在辦學治校中的“一言堂”。舉辦者要尊重學校辦學的自主權和獨立性。二是在構建德智體美勞全面培養的教育體系中,提高黨建和業務工作的耦合度、嵌入性、滲透率。民辦高校要著力處理好教育和市場、學術和行政、規模和質量、守正和創新四組關系,尤其要重視依法治校、規范辦學。三是在章程的制定和執行中,充分體現、有效落實民主參與和民主監督,依法保障師生權益。四是加強監管,守牢安全底線。民辦高校與利益關聯方進行交易,應當遵循公開、公平、公允的原則,合理定價,規范決策,不得損害國家利益、學校利益和師生權益,按照實質重于形式和穿透監管的原則,自覺接受教育行政管理部門的監管。對營利性民辦高校的監管要多管齊下、綜合施策,在多元共治的視角下,強化黨建引領,完善配套政策法規,注重政策調適和制度創新(14)陳文聯:《舉辦者視閾下民辦高校分類管理制度的調適與創新》,《中國高教研究》2018年第5期,第88-91頁。,平衡多元主體利益。對上市教育集團,要隔斷境外資本市場與境內辦學主體之間的關聯,搭建上市主體與學校之間的防火墻,遏制資本在教育領域的無序擴張。

(三)有效發揮院系黨組織的政治功能

高校院系作為基層教學組織,發揮著承上啟下和育人主體的關鍵作用。有效發揮院系黨組織的政治功能,事關民辦高校黨的領導落到實處,也事關黨的建設質量和人才培養質量。為此,必須把有效發揮院系黨組織的政治功能納入學校治理體系建設。根據筆者對民辦高校開展的問卷調查和深度訪談,目前民辦高校院系黨建還存在以下問題:一是組織形態比較單薄,規模小,力量弱;二是制度化保障不夠,主體責任還不實;三是領導機制不健全,過程治理有缺位;四是黨建和業務不協調,有機融合還不足。以上問題的根源在于,多元主體思想認識有偏差,黨組織政治功能未發揮,干部隊伍政治能力不匹配,壓力傳遞和監督檢查不充分,融合創新的主動性不夠強。

對照《意見》《重點任務》的要求,完善民辦高校院系黨組織的政治功能需要構建如下機制:一是進一步增強認識,提高政治站位;二是強化院系組織領導機制,保證統籌治理;三是完善評價考核機制,落實主體責任。推動這三項機制的主體是學校。此外,還要建立和完善“N”項黨建事業融合機制,落實主體是民辦高校院系黨組織,包括找到院系黨組織政治功能發揮與院系事業發展的契合點,探索相關舉措、路徑、制度、方法,構建黨建和事業發展雙向促進的聯動機制,形成院系黨建的溢出效應,促進“一融雙高”真正落地見效。要有效發揮民辦高校院系黨組織的政治功能,須制定或修訂如下政策法規:第一,適時修訂有關黨的建設基礎性文件,如在《中國共產黨普通高等學?;鶎咏M織工作條例》中刪除或修改“本條例適用于國家舉辦的普通高等學?!钡谋硎?使之同樣適用于民辦高校,以充實民辦高校院系黨組織建設的法規依據;第二,適時修訂有關民辦高校黨的建設文件,如在《意見》的基礎上,增加發揮院系黨組織政治功能的規范要求;第三,建議地方出臺民辦高校院系黨組織建設的專項文件,進一步明確院系黨組織的功能和職能。此外,要加強對民辦高校院系黨組織政治功能發揮情況的專項檢查、評估及整改。

(四)選配好民辦高校黨政“一把手”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一把手”是黨的事業發展的領頭雁(15)《中共中央關于加強“一把手”和領導班子監督的意見》,《人民日報》2021年3月27日,第1版。。民辦高校黨組織書記要充分認識到自身在“外部賦權,內部賦能”中的使命和責任,以追求卓越的政治自覺和勇氣擔當,積極探索以一流黨建引領民辦高校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實施路徑(16)方守恩:《以一流黨建引領高校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思想理論教育》2020年第9期,第77-81頁。,聚焦“六個建設”(17)周堅:《在深度融合中以黨建引領高校事業高質量發展》,《國家教育行政學院學報》2021年第10期,第3-8頁。,把工作重心放在建設高質量的黨建工作體系、全面覆蓋的思政教育體系、和諧民主的管理體系和安全穩定的工作體系上(18)王寶根、侯紅梅、王振興等:《強黨建立制度 推動民辦高??缭桨l展》,《中國高等教育》2020年第19期,第50-52頁。??赏ㄟ^以下四條路徑,強化民辦高校黨政“一把手”的制度安排和能力建設。一是根據有關文件精神,通過法定程序安排黨組織負責人進入學校董事會,同時按照有關規定和程序,由黨員校長擔任學校黨組織領導班子副職,把“雙向進入、交叉任職”落到實處。這樣的組織安排可以為學校實現“一融雙高”創造必要的前提條件。二是在民辦高校黨政負責人的選派和使用中,適當強化書記的“業務能力”標準,突出校長的“政治能力”標準,在書記和校長之間達成“黨建是學校內涵”的共識,找到兩者的“共同語言”,從而樹立起科學的學校質量觀、發展觀。要根據有關法律法規和學校章程的相關規定,明確書記和校長的工作邊界,避免出現“書記監督校長”的簡單化傾向,構建“不越位,不缺位”的工作機制,在書記和校長之間形成互相補臺的工作關系。三是開展民辦高校黨政領導干部政治能力專題培訓,提高民辦高校各級黨政干部的履職能力,以黨建賦能事業發展,在“有為”中爭取“有位”,既“有位”更“有為”,確保學校黨政工作得到董事會的理解和支持,合力打造高質量黨建的支撐保障體系。四是加強對黨組織負責人的述職和履職監督,開展述職評議考核,對工作認真負責、成績突出的負責人予以表彰獎勵,對履職不到位、工作不負責任的負責人及時批評教育,直至調離崗位。

四、結 語

民辦高等教育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高等教育改革的重要力量。民辦高校具有體制機制方面的優勢,它們憑借面向市場的專業設置、靈活的資源配置、高效的組織效率,在提供高質量、有特色的選擇性高等教育服務方面發揮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在分類管理背景下,民辦高校的發展面臨著新的機遇和挑戰,加強治理體系建設已成為其可持續、高質量發展的一個重要課題。圍繞辦人民滿意的教育,民辦高校必須走黨建引領的內涵式發展道路。本文梳理了民辦高校黨建存在的問題及其原因,討論了中國特色大學制度框架下加快推進以黨建引領民辦高校治理體系建設的若干建議,主要包括強化黨建對民辦高校董事會建設的政治引領、加強以章程建設為核心的學校治理體系建設、有效發揮院系黨組織的政治功能以及選配好民辦高校黨政“一把手”。由于我國民辦高校的發展歷史不長,本文對其治理體系的理論分析還不夠深入。同時,民辦高校分類管理尚在推進中,相關治理體系建設的實踐探索和經驗總結明顯不足。今后有必要針對營利性和非營利性民辦高校分別開展治理體系的研究,可將研究重點放在理論建構、實踐探索、案例分析和典型推廣等方面。

猜你喜歡
舉辦者民辦高校辦學
民辦高校舉辦者變更政策:演變歷程、實踐困境和優化策略
中外合作辦學在晉招生錄取情況一覽表
網絡平臺補短板 辦學質量穩提升
應對分類管理民辦幼兒園自查工作的四個重點
民辦學校舉辦者確認糾紛案
關于民辦高校人才培養適應市場需求的研究
淺談民辦高校中的人才培養模式
你能一筆畫下來嗎?
教育與職業(2014年4期)2014-04-17
落實和擴大高校辦學自主權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