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唐唐元封墓志考釋

2024-01-03 07:35宋遠茹
考古與文物 2023年5期
關鍵詞:細柳新店刺史

宋遠茹

(陜西省考古研究院)

2019年3月,陜西省考古研究院在西安市灞橋區新筑街道新寺村三義莊新陸小學建設工地,發掘唐代及明清墓葬20座。其中M1為豎穴土壙臺階式墓道單室土洞墓,平面似弧背“刀”形,由墓道、封門、甬道、墓室等部分組成。該墓被盜嚴重,尚存墓志1合,出土于甬道北端墓室口中部。根據其內容可知,墓主為唐元封,卒于唐大中二年(848年)。墓志記載了唐元封的生卒籍貫、仕宦功績、婚姻子息、葬地以及相關情況,可補史闕,具有重要的學術價值,本文特對其略作考釋。

一、墓志及錄文

墓志青石質。志蓋方形,盝頂,邊長62、剎面寬13、盝頂邊長40.5、厚12厘米。志蓋中心陰刻篆題“大唐故唐府君墓志銘”共3行,每行3字。四邊各飾減地線刻牡丹花,四剎減地線刻牡丹四神圖,按字順序上朱雀、下玄武、左青龍、右白虎(圖一)。志石方形,邊長61、厚10厘米。四側飾牡丹十二生肖,獸首人身,手持笏板。志文楷書,25行,滿行26字,共771字(圖二)。錄文如下:

唐故鳳州刺史晉昌唐公墓志銘并序/

公諱元封,其先晉昌人也。曾祖己立,皇任蘄州長史。祖輿,皇任/左武衛胄曹。父滔,皇贈太子少詹事。皆挺秀含章,本仁祖義,命/雖屈于顯仕,美亦濟于令人。公倜儻于早歲,慷慨于成人。有變通/之才,兼短長之術。涉獵書傳,詠歌性情。每輕一室之修,嘗負四/方之志,或入秦而適魯,亦仕楚而游梁,未遇忘形之知,深恥折腰/之祿。元和十三年,詔定襄郡王李公祐分徐師以討齊。公素重/李公之勛節,即往謁之,一見語合,恨相遇之晚,締其金石之契,申以/婚姻之義。自初命至殿中侍御史,掌奏記,賜命服,皆由佐定襄公而/授焉。大和三年,定襄公驅羸師,收滄州,降同捷,奇謀秘算,多出于公,/雖當陳阮之任,實兼孫吳之術。滄海平蕩,圣朝嘉功,拜端州。分竹/寄崇,專城位重,化行夷貊,聲達漢庭,陟授巴州。三年,遷蘭州。又三/年,遷合州。未幾,遷戎州。政成,遷鳳州。會昌三年,屬戎州江泛為沴,郡/邑蕩盡,百姓散于山谷,五稼隨于波浪。圣朝軫憂遐裔,思得循良,中/外推擇,非公莫可。公下車之后,以才智規模,以惠和勸誘,官無外費,人不/告勞,未及周星,壯逾前制。人怳疑于夢寐,功似出于鬼神,帥臣薦能,氓/庶紀德,斯實政之異者。公六守名郡,皆以清廉慈惠,終始一致,所居而/理,所去見思。修途未窮,逸足先踠,以大中二年四月十二日終于郡舍,/享年六十有一。夫人隴西李氏,故齊德節度使、右仆射、定襄郡王、/贈司徒祐之女也。以初笄之年,合二姓之好,閑家睦族,動合禮經。韶華/不留,先公而逝。有子二人,曰權,曰播。以其年十月二十三日合祔于萬年/縣灞成鄉新店原,禮也。權等孝思罔極,志切揚名,虞陵谷之有遷,/裁琬琰而來請。銘曰:

圖一 唐元封墓志志蓋拓本(約為1/6)

衎衎伊人,宏志強立。料德以依,謀/行策入。專城六換,取之若拾。何恡之年,壯圖遽戢。終峰前峙,灞水/東急。兆吉時良,安此原隰。/

從尚書工部郎中持撰并書。/

二、唐元封家世生平

墓主唐元封,兩《唐書》無傳,此墓志可以考察其生卒籍貫、仕宦履歷、婚姻子息及相關情況,頗有可以與史書互證,補其遺逸之處。

1.唐元封生卒、世系及籍貫

墓志云“以大中二年四月十二日終于郡舍,享年六十有一”,可知唐元封死于唐宣宗大中二年(848年),生于唐德宗貞元三年(787年)。

墓志云“公諱元封,其先晉昌人也”。晉昌(今山西定襄縣西北),乃唐姓郡望,是唐氏祖先的早期居住地,《新唐書·宰相世系表》載:“唐輝,仕前涼陵江將軍,徙居晉昌,其后代唐褒、唐儉曾封晉昌公”[1],后因家族遷徙,落籍到晉陽(今山西太原)?!杜f唐書·唐儉傳》言唐儉為“并州晉陽人,封晉昌郡公”[2]。墓志落款“從尚書工部郎中持撰并書”,“從”字后當漏掉了一個“子”字,點明墓志撰文并書丹者唐持,乃唐元封之侄。唐持在《新唐書·唐儉傳》中有附傳,為唐儉裔孫,那么唐元封應是唐儉的后代。唐元封及其曾祖唐己立、祖唐輿、父唐滔名銜均不見于《新唐書·宰相世系表》晉昌唐氏之下,墓志可補史闕。

圖二 唐元封墓志志石拓本(約為1/4)

2.唐元封仕宦履歷

(1)入職幕府

唐元封人生的轉機,出現在元和十三年(818年),他前往投奔李祐之后,時年31歲。

李祐為中唐名將,一生屢伐叛鎮,完固邊防?!杜f唐書·李祐傳》:“本蔡州牙將。事吳元濟,驍勇善戰。自王師討淮西,祐為行營將,每抗官軍,多憚之。元和十二年,為李愬所擒。愬知祐有膽略,釋其死,厚遇之?!v所言,無有所疑,竟以祐破蔡,擒元濟。以功授神武將軍?!盵3]《舊唐書·李師道傳》:“元和十三年十月,徐州節度使李愬、兵馬使李祐于兗州魚臺縣破賊三千余人……諸軍四合,累下城柵?!盵4]李祐在元和十二年(817年)為唐鄧隨節度使李愬所擒并獲得賞識,李愬采納他夜襲蔡州之計,并任命他為前鋒,率三千精兵,生擒吳元濟,平定淮西,使違抗王命、不納租賦四十年的淮西重回朝廷掌控,意義巨大。元和十三年(818年),李祐又跟隨李愬征討平盧軍節度使李師道叛亂,因功授左金吾衛將軍。李祐憑借自身才干屢立戰功,聲名籍甚。唐元封在游歷四方不遇之后,審時度勢,在李祐征討李師道之時投奔其帳下。兩人一見如故,非常投機,李祐留唐元封在帳下效力,還將愛女許配給他。自此唐元封跟隨李祐,積勞累功,逐漸步入仕途。

文宗即位之初,銳意圖治,想要革除前朝弊政。橫海節度使李全略卒,其子李同捷請襲父位,因朝廷不許而抗拒王命。大和元年(827年)八月,朝廷下詔削奪李同捷官爵,命幾路節度使合兵討伐,李祐以橫海節度使身份參與其事。叛亂于大和三年(829年)四月,以李同捷傳首京城告終?!杜f唐書·李祐傳》載:“大和初,討李同捷,遷檢校戶部尚書、滄州刺史、滄德景節度使?!盵5]李祐因討伐李同捷有功,被授滄德景節度使,同年五月卒?!短圃饽怪尽费裕骸按蠛腿?,定襄公驅羸師,收滄州,降同捷,奇謀秘算,多出于公,雖當陳阮之任,實兼孫吳之術。滄海平蕩,圣朝嘉功,拜端州?!崩畹v征伐李同捷之時,唐元封在其身邊傾囊相助,為他獻計獻策、籌謀用兵,輔佐李祐平定滄海,因功授端州刺史。從此他擺脫了節度使幕僚的身份,正式踏入仕途,開始了“分竹寄崇,專城位重”的政治生涯。

(2)六任刺史

文宗大和三年(829年),唐元封因跟隨李祐平定滄景之亂,多有謀劃之功,擢授端州刺史,之后歷任巴州、蘭州、合州、戎州、鳳州刺史。墓志稱其“六守名郡,皆以清廉慈惠,終始一致,所居而理,所去見思”,唐元封在地方上頗有口碑,尤其在戎州刺史任上,政績突出。唐代戎州,治所僰道縣(今四川宜賓),轄境相當于今四川宜賓、南溪、雷波、金陽等市縣以南,直至云南東川、宜良、個舊及貴州威信、水城、普安、興義一帶。據墓志所言,武宗會昌三年(843年),戎州遭遇水患,江泛為沴,郡邑蕩盡。這次災害,在唐人段成式《酉陽雜俎》中有詳細描述:

武宗之元年,戎州水漲,浮木塞江?!炼昶咴?,天欲曙,忽暴水至。州城臨江枕山,每大水,猶去州五十余丈。其時水高百丈,水頭漂二千余人,州基地有陷深十丈處。大石如三間屋者,堆積于州基。水黑而腥,至晚方落,知州官虞藏玘及官吏,才及船投岸。旬月后,舊州地方干,除大石外,更無一物。[6]

清光緒《敘州府志》[7]載:“會昌三年,馬湖水蕩圮,徙筑江北。今名舊州,其城址猶存?!盵8]次年(843年)金沙江大水,戎州城被淹,城址遷徙岷江北岸。面對此次重大自然災害,朝廷思得良吏,唐元封在中外推擇下受命出任戎州刺史,規劃勸誘,官無外費,人不告勞,使州城迅速得到重建,百姓對其感恩戴德。

唐元封歷任六州刺史,按照唐代刺史三年任期制度,以及考慮到在嶺南、劍南、黔中、隴右等道相對偏遠的州府刺史的任期有時過長可達四年的實際情況[9],以及赴任途中所費,可以大概推知他分別任職六州刺史的時間。

大和三年(829 年)至大和六年(832年),任端州刺史。

大和七年(833 年)至開成元年(836年),任巴州刺史。王象之《輿地碑記目》載:“流觴亭在西龕寺上,唐乾元戊戌嚴鄭公所創。大歷間盜起,地遂廢。開成丙辰(元年),刺史元封復修?!盵10]此條目與墓志所載唐元封曾任巴州刺史相符,可證其任官之實。

開成二年(837 年)至開成五年(840年),任蘭州刺史。

若依照三年任滿遷轉的時間推算,唐元封在合州的時間應為會昌元年(841年)至會昌四年(844年),與墓志云其在此期間任戎州刺史,于會昌三年(843年)平治戎州水患的事跡不合,因此推測,唐元封于合州任職不久后便遷往戎州,政成秩滿,又遷鳳州,最后在大中二年(848年)卒于鳳州任上。

唐元封所任刺史之地,端州屬于嶺南道,戎州、合州屬于劍南道,蘭州屬隴右道,巴州、鳳州屬山南道,從六州的地理位置,大概可以看出,唐元封六任刺史是一個由偏遠邊地逐漸向京師靠近,緩慢升遷的過程。

3.唐元封婚姻關系

據墓志,唐元封之妻乃“隴西李氏,故齊德節度使、右仆射、定襄郡王、贈司徒祐之女”,李祐與唐元封之間不僅是上下級隸屬關系,還有翁婿之誼。馮夢龍《智囊全集》載:

李祐爵位既高,公卿多請婚其女,祐皆拒之。一日大會幕僚,言將納婿,眾謂必貴戚名族,及登宴,寂然。酒半,祐引末座一將,謂曰:“知君未婚,敢以小女為托?!奔聪啥Y。他日或請其故,祐曰:“每見衣冠之家締婚大族,其子弟習于淫奢,多不令終。我以韜鈴致位,自求其偶,何必仰高以博虛望?”聞者以為卓識。[11]

受魏晉南北朝門第觀念的影響,唐朝婚姻門第觀念極強,尤以前期為甚。因材料不足,無法考證馮夢龍此條記載的出處,也不知李祐有幾女,此女是否為唐元封之妻,但可見李佑在擇婿上并非如唐代大多數人一樣重視門第,而是看重其人的才能,故而在婚姻尚閥閱的唐代就顯得特別,因此被特地記錄下來。墓志載唐元封“有變通之才,兼短長之術,涉獵書傳,詠歌性情……素重李公之勛節,即往謁之,一見語合,恨相遇之晚,締其金石之契,申以婚姻之義”,正好可與馮夢龍小說所載互相參證。唐元封雖為晉昌唐氏,但比起唐代崔、盧、李、鄭等高門來說,地實寒微。而且從其曾祖以來,仕途不顯,然李祐不以此為意,仍與唐氏聯姻。這與李祐本人出身軍將,因軍功累積做到橫海節度使,重視個人自身能力的意識有關;另一方面,李祐從自己帳下選擇有才干的軍將為婿,既對其知根知底,又可以通過聯姻換取屬下的忠誠。

4.墓志撰并書者唐持

唐持及其父唐次、其子唐彥謙在《新唐書·唐儉傳》后均有附傳。唐持,“字德守,中進士第。大和中,為渭南尉,試京兆府進士。時尹杜悰欲以親故托之,持輒趨降階伏,悰語塞,乃止。累遷工部郎中,出為容州刺史。遷給事中,歷朔方、昭義節度使,卒”[12]?!缎绿茣ぴ紫嗍老当怼愤€載其曾任檢校戶部尚書[13]。唐持之兄弟名謂唐扶、唐嵩、唐技[14],與唐元封墓志所載其“二子曰權曰播”當屬一輩,應為唐元封同族子侄,即“從子”,故而墓志最后一行落款“從尚書工部郎中持撰并書”,應闕“子”字。

三、唐代新店原葬地的討論

《唐元封墓志》云其與夫人李氏在大中二年(848年)合祔于萬年縣灞成鄉新店原。

灞成鄉,和漢霸城縣有關。關于霸城之位置,前考證殊多,李健超《霸上與長安》一文認為“霸城在今西安市東郊灞橋東北的謝王莊附近”[15]。劉慶柱《三秦記輯注》認為“霸城應在浐河東、灞河西,即今西安市灞橋區席王鎮新市村附近”[16]。張海云《霸城新證—兼與李健超先生商榷》認為“霸城應在臨潼縣的油王、地窯村附近”[17]。馬正林《也論霸上的位置》則持不同觀點,認為漢霸陵縣在霸陵東北十里,大約位于灞河東岸的田王附近[18]。武伯綸提出,霸城鄉此鄉名當和霸城縣有關,由會昌元年(841年)《贈隴西郡夫人董氏墓志》序文中有“葬于萬年縣霸城鄉南窯村”等語,推測霸城鄉似在長樂鄉之北,西接禁苑,東邊可能亦跨過灞河[19]。

而新店原,宋婷通過對貞元廿年(804年)《趙氏墓志》記“京兆府萬年縣灞城鄉辛店原”,會昌五年(845年)《符澈墓志》記“萬年縣細柳鄉新店原”這兩方墓志的分析,認為辛店原應即新店原,在唐萬年縣灞城、細柳二鄉境內[20]。

徐暢則據《宋公夫人張氏墓志》,云元和六年(811年)“歸葬于萬年縣細柳鄉新店原,近給事故夫塋側置一墳墓”。認為這個細柳鄉新店原,在灞河以東,與龜川鄉為鄰。而龜川鄉今邵平店北一帶,是萬年縣最東界[21]。

另,唐元封同墓地出土的《張群墓志》載“以大歷四年二月三日祔葬于京兆細柳原之先塋”[22],《張參墓志》載“葬于細柳原舊塋”[23],《張參夫人鄭氏墓志》載“歸葬于長安東之細柳原”[24],張群、張參為兄弟關系,三人為同一家族,此處應是其家族墓地。三方墓志均云葬于細柳原,細柳原應為細柳鄉新店原之簡稱。從墓葬分布看,唐元封墓在張群兄弟墓的東北,距張群墓直線距離不足百米,距張參墓也僅200米以內。唐元封墓志云“葬于灞成鄉新店原”,說明灞成鄉在細柳鄉的東北,細柳鄉在灞成鄉西南。位于唐長安城東北的新店原,跨了細柳、灞城兩鄉境內,呈東北—西南走向。

新店原地處唐長安城東北,禁苑東側,東眺驪山,西臨灞水,地勢高敞,距大明宮僅10余千米,為唐人理想的葬地。隨著近年浐灞新區及港務區的開發建設,越來越多的紀年墓葬考古資料的出土,使位于長安城東北的新店原成為除長安城東以及東南近郊的龍首原、白鹿原、銅人原、洪慶原之外又一處重要的唐代居民葬地。

綜合上述資料,可知唐代萬年縣下鄉屬,龜川鄉最東,其西北接灞城鄉,西接細柳鄉。有明確出土地點的唐元封、張群、張參及夫人鄭氏等4方墓志,為我們進一步確定唐代新店原的準確位置提供了寶貴資料。

[1]歐陽修,宋祁.新唐書(第74卷)[M].北京:中華書局,1975:3203.

[2]劉昫,等.舊唐書(第58卷)[M].北京:中華書局,1975:2305-2306.

[3]劉昫,等.舊唐書(第161卷)[M].北京:中華書局,1975:4226-4227.

[4]劉昫,等.舊唐書(第124卷)[M].北京:中華書局,1975:3540.

[5]同[3]:4227.

[6]段成式撰,許逸民校箋.酉陽雜俎校箋:支諾皋下(續集第3卷)[M].北京:中華書局,2015:1597-1598.

[7]戎州,北宋政和四年(1114年)改稱敘州。

[8]王麟祥.敘州府志:城池(第8卷)[M].清光緒二十一年刻本.

[9]張衛東.唐代刺史的任期與特點[J].中州學刊,2009(4).

[10]王象之.輿地碑記目:巴州碑記(第4卷)[M].文淵閣四庫全書影印本(第578冊),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6:578.

[11]馮夢龍編著,欒保群,呂宗力校注.智囊全集[M].北京:中華書局,2007:75.

[12]歐陽修,宋祁.新唐書(第89卷)[M].北京:中華書局,1975:3761-3762.

[13]同[1]:3235.

[14]同[1]:3235-3236.

[15]李健超.霸上與長安[J].河北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84(1).

[16]魏全瑞編,劉慶柱注.三秦記輯注:關中記輯注[M].西安:三秦出版社,2006:65.

[17]張海云.霸城新證—兼與李健超先生商榷[J].文博,1986(2).

[18]馬正林.也論霸上的位置[J].陜西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85(3).

[19]武伯綸.唐萬年、長安縣鄉里考[J].考古學報,1963(2).

[20]宋婷.新出碑志所見唐長安城周邊小原及相關問題考述[J].中國歷史地理論叢,2021(4).

[21]徐暢.唐萬年、長安縣鄉里村考訂補[J].唐史論叢,2015(2).

[22]陜西省考古研究院.陜西西安國際港務區三義莊唐張群墓發掘簡報[J].考古與文物,待刊.

[23]杜鎮,苗軼飛,劉皓妍.新出唐建中元年《張參夫婦墓志》與唐代經史問題[J].中國國家博物館館刊,2021(10).

[24]劉皓妍.新出唐張參妻鄭氏墓志研究[J].江漢考古,2021(4).

猜你喜歡
細柳新店刺史
為何唐代文人多任“刺史”
為何唐代文人多任“刺史”
為何唐代文人多任“刺史”
為何唐代文人多任“刺史”
Aēsop橫濱新店
新店:健身器材特色產業“化蛹成蝶”
巧問深引 言文交融——以統編版八年級上冊《周亞夫軍細柳》教學為例
細柳的攪團
迷離
清鎮市新店西二勘查區煤層氣資源評價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