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翻轉課堂教學模式在高?!爸袊褡迕耖g舞蹈”教學中的運用探究

2024-01-04 04:03張巖
成才之路 2023年36期
關鍵詞:教學評價合作學習翻轉課堂

張巖

摘要:翻轉課堂是通過將學習主動權交給學生,減少教師講授時間,讓學生有更多時間自主探究、合作學習,充分激發學生學習的主觀能動性,進一步提升教學質量。文章闡述翻轉課堂教學模式的基本概念和典型特征,分析翻轉課堂教學模式在高?!爸袊褡迕耖g舞蹈”課程教學中的應用優勢,提出翻轉課堂在高?!爸袊褡迕耖g舞蹈”課程教學中的運用策略,并基于翻轉課堂的教學經驗,總結出始終堅持以學生為中心、依托信息技術豐富教學資源、平衡理論講解與實踐訓練的關系等建議,以期為新時代中國民族民間舞蹈的高質量和規范化教學提供有益借鑒。

關鍵詞:翻轉課堂;“中國民族民間舞蹈”課程;教學模式;合作學習;教學評價

中圖分類號:G642.4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1008-3561(2023)36-0069-04

創新教學模式是提升高?!爸袊褡迕耖g舞蹈”課程教學質量的有效舉措。近年來,慕課(MOOC)、微課、翻轉課堂等多種教學模式相繼在“中國民族民間舞蹈”教學中得到了推廣應用。從教學效果來看,這些新型教學模式確實起到了活躍課堂氛圍、提高學習效率、提升舞蹈水平等效果。其中,翻轉課堂教學模式能夠讓教師和學生的地位翻轉,學生成為課堂的“主人”,而教師在多數情況下只起到輔助教學的作用。這樣一來,在教學中,留給學生足夠多的時間,參照教師提供的微課件進行自學,將會顯著提升學生的自主探究和獨立學習等能力,真正實現知識學習與能力提升的統籌兼顧。本文主要對翻轉課堂教學模式在高?!爸袊褡迕耖g舞蹈”教學中的運用進行探討。

翻轉課堂是“互聯網+教育”背景下產生的一種新型教學模式,其特點是讓教師和學生的身份互換、地位反轉,減少教師在課上的教學時間,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利用教師提前制作的微課件,以個人或者小組為單位完成學習任務。翻轉課堂教學模式相比傳統的“師講生聽”的教學模式,具有以下幾個典型特征。

1.教學觀念方面

翻轉課堂強調尊重學生的個性,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與學習積極性。教師不再扮演“主講者”的角色,而是成為一名“旁觀者”,只有在學生有需要的情況下才出現,通過維持秩序或解答問題,確保學生自學或合作學習的順利推進。

2.師生關系方面

翻轉課堂構建一種更加平等的關系,這種關系拉近了師生之間的情感距離,從而讓學生在課堂上敢于發表意見和提出問題,同時也能營造一種相對寬松、活潑的氛圍,讓學生在進行“中國民族民間舞蹈”學習時不會產生拘束感、壓抑感,這也是學好“中國民族民間舞蹈”的基本前提。

3.學習方式方面

翻轉課堂將課堂交還給學生,讓學生按照不同的學習方式完成既定的“中國民族民間舞蹈”學習任務。對比較簡單的舞蹈,學生可以選擇自主探究方式,自己觀看微課件,并根據視頻教學完成舞蹈訓練;對有一定難度的舞蹈,學生可以選擇合作學習方式,相互監督、相互鼓勵、相互糾錯,最終實現共同提升[1]。

1.增進師生互動,提高教學質量

以往的“中國民族民間舞蹈”教學經驗表明,學生在舞蹈學習過程中很容易因為個人習慣等出現錯誤動作,并且自己很難發現和糾正。應用翻轉課堂教學模式,師生之間的互動頻率明顯增加,交流也更加頻繁。在平等交流、友好互動的過程中,學生在舞蹈學習期間有哪些不懂的動作,會第一時間反饋給教師,這樣教師就能及時針對問題做出解答,以達到攻克重難點的目的。翻轉課堂教學模式下,得益于師生之間的良性互動,“中國民族民間舞蹈”教學質量得到一定的提升。

2.鼓勵學生自學,鍛煉自學能力

對高校學生來說,知識的學習固然重要,能力的提升同樣不容忽視。尤其是對即將步入職場、走向社會的大學生,提升自主探究、合作學習等能力,無論是對個人的成長還是職業的發展都是大有裨益的。從這一角度來看,翻轉課堂教學模式顯然也具有特殊優勢。將翻轉課堂應用到“中國民族民間舞蹈”教學中,學生的地位進一步突出。這樣,學生必須要參考教師提供的微課件,獨立完成“中國民族民間舞蹈”的練習。在這一過程中,學生不僅掌握了舞蹈技巧,而且實現了自主探究能力的提升。在具有自主學習能力后,學生可根據自己的喜好選擇學習內容進行學習,從而實現個人的專業成長。

3.尊重個體差異,實現整體提升

同一班級的學生,在舞蹈基礎上存在很大的差異。傳統的“中國民族民間舞蹈”教學為了能夠在有限的課時內完成教學任務,大多采取“一刀切”的教學模式,忽視了學生個體差異,導致一部分學生因為舞蹈功底薄弱而無法跟上教師的教學節奏,學習體驗較差。將翻轉課堂教學模式應用到“中國民族民間舞蹈”中,有助于尊重學生個體之間的差異,實現因材施教、整體提升[2]。例如,班級中有的學生舞蹈基礎較差,教師可以為其提供以基本功訓練為主的微課件,讓學生通過微課件了解“中國民族民間舞蹈”的基本理論和基礎動作,先打好基礎,然后再慢慢提升難度,以實現舞蹈水平漸進式的提升。同樣,班級中也有一些學生的舞蹈功底較為扎實,教師可為其提供以舞蹈進階訓練為主的微課件,讓學生通過自學挑戰自我,以學習到新的舞蹈知識,提升榮譽感,激發學習舞蹈的熱情。

1.科學設定課程目標

課程目標對課程教學具有統領作用。在翻轉課堂教學模式下,課程目標設置是否合理,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教學質量?;诜D課堂的“中國民族民間舞蹈”教學目標設計要從三個領域展開,即認知領域、動作領域、情感領域[3]。認知領域主要包括舞蹈相關的背景信息、理論知識等,通常作為舞蹈教學中的課前導學部分,能夠達到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扎實舞蹈理論功底的效果。動作領域主要包括身體的協調能力、肌肉的控制能力,以及舞姿的調整與變化等,能夠讓學生在舞蹈學習過程中保持動作的協調與規范、舞姿的優美與標準。情感領域主要包括情感、態度、價值觀等方面,旨在通過舞蹈學習與練習讓學生達到提升審美水平、保持樂觀心態等目標。

例如,在教學“中國民族民間舞蹈”中的“蒙古舞”時,基于翻轉課堂教學的課程目標設定如下。(1)認知領域:讓學生初步了解蒙古舞的基本風格、動作節奏,認識蒙古舞的歷史起源,以及頂碗舞、筷子舞等蒙古舞的特點。(2)動作領域:讓學生結合中國古典舞蹈的手勢、腳勢學習蒙古舞,重點掌握蒙古舞硬腕、軟手、抖肩、凌空踢腿等動作。(3)情感領域:培養學生積極樂觀的態度,使學生保持熱情活潑的心態,激發其對“中國民族民間舞蹈”的熱愛,主動傳承優秀傳統文化。

2.認真制定教學內容

在應用翻轉課堂教學模式時,由于多數時間都是讓學生自主學習或合作學習,弱化了教師的地位,因此教學方案的設計是否合理、教學內容的安排是否科學,將會直接決定“中國民族民間舞蹈”的教學質量。教師在制定教學內容時,應遵循兩個基本原則。一是“先易后難”,首先利用背景介紹、觀看視頻等方式,活躍課堂氛圍,吸引學生興趣,然后向學生介紹舞蹈的起源、特點、動作技巧,最后再讓學生自己嘗試練習。這種由易到難、層層遞進的教學計劃,更容易被學生接受,并且能夠增強學生學習舞蹈過程中的獲得感,激發學生自信心,從而保持較高的學習效率。二是“先學后教”,在翻轉課堂教學模式下,教師要改變以往示范教學的方式,首先讓學生根據微課件學習,掌握舞蹈的基本動作,豐富學生的舞蹈學習體驗,然后針對學生難以掌握的高難度動作進行重點講解,幫助學生糾正錯誤動作[4]。這種以學生自學為主、教師教學為輔的模式,能幫助學生加深對舞蹈動作的印象,提高“中國民族民間舞蹈”的學習效果。

例如,在“頂碗舞”教學中,教師在備課階段可以從互聯網上搜集關于“頂碗舞”的相關素材,并且將這些圖片、視頻整理成微課件。在課上進行舞蹈教學時,首先播放微課件,讓學生觀看這些圖片、視頻,以達到強化視覺效果、激發學習興趣的目的。同時,在學生觀看微課件時,教師要針對微課件中的一些不易掌握的舞蹈動作進行重點強調。接下來,讓學生根據微課件自行完成“頂碗舞”的學習,按照“由易到難”的原則。剛開始練習時可讓學生將碗綁在頭上,頂著碗進行簡單的直線跳躍,當學生進行直線跳躍時能保證頭頂上的碗不掉落后再加大難度,讓學生頂著碗嘗試其他動作,如旋轉、跳躍、轉腰、雙臂擺動等。學生通過微課件完成“頂碗舞”的練習后,教師要根據學生的練習情況,針對共性問題展開講解。同時,教師要根據自己的經驗向學生講授心得,保證學生在表演過程中即使舞蹈動作幅度較大也不會出現掉碗的情況。

3.改良教學評價模式

在翻轉課堂教學模式下,教師應對學生的學習表現作出中肯的評價,其目的有兩方面。一是肯定學生在自主探究或者是合作學習中的優良表現,特別是那些在微課件幫助下能夠較好完成舞蹈表演的學生應重點表揚,從而發揮示范帶動作用,鼓勵其他學生向榜樣學習。二是以評價結果作為反饋,找出翻轉課堂教學中存在的薄弱環節,以便在以后的舞蹈教學中加以改進。因此,高校要結合翻轉課堂教學模式的特點,對評價模式進行改良,豐富評價主體,構建以教師評價為主、以自評和互評為輔的立體化評價體系。這樣,讓不同的評價主體站在各自的角度對學生的舞蹈表現展開評價,再匯總結果,會使評價結果更加客觀、全面,也更符合學生的真實舞蹈水平。在評價內容方面,除了結果性評價外,教師要加強對過程性評價的重視,包括教學過程中提出問題的數量和質量、小組合作學習中的表現情況以及舞蹈表演中重難點動作的掌握情況等[5]。除此之外,教師應邀請學生對本節課的教學情況做出評價,包括微課件的質量,師生互動頻率以及動作要領的講授等。通過師生互評的模式,能讓教師及時認識到“中國民族民間舞蹈”教學中存在的不足,在以后的舞蹈教學中進行改進,最終達到教學相長的效果。

4.重視課后教學反思

應用翻轉課堂教學模式時,教師在教學結束后應當結合教學情況展開反思,對取得的成功經驗要不斷積累,并在以后的“中國民族民間舞蹈”教學中貫徹、推廣。相反,對教學中遇到的困難,或者學生反饋的問題,要及時發現,并制定應對方案,以便在今后的舞蹈教學中加以改正。例如,在蒙古舞教學中,經過學習和練習后,學生基本上掌握了舞蹈的動作要領,也能做出比較規范、標準的動作。但是從整體來看,觀賞效果并不理想。通過教學反思,總結出原因是學生的肢體動作過于僵硬,無法體現出蒙古舞中對身體柔韌性的要求。特別是“頂碗舞”中的屈膝、轉腰等動作,對舞蹈表演者的身體柔韌性和靈活性提出了較高的要求。而對初學者來說,其往往只關注動作技巧并機械性地完成舞蹈動作,忽視動作的連貫性和靈活性。在了解這一問題后,教師要堅持問題導向,積極尋求翻轉課堂教學的改進策略。在準備微課件時,教師可加入表情管理、動作管理等內容,讓學生在掌握“中國民族民間舞蹈”基本動作后,嘗試有意識地進行表情管理和動作管理,使表情更加自然,動作更加協調和連貫,這樣才能真正發揮翻轉課堂教學模式對“中國民族民間舞蹈”教學的效果提升作用。

1.始終堅持以學生為中心

翻轉課堂教學模式的精髓在于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強調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因此,在“中國民族民間舞蹈”教學中應用翻轉課堂,必須要始終堅持以學生為中心這一原則,具體來說就是要堅持兩個導向,即需求導向和問題導向[6]。所謂需求導向,要求教師要增進與學生之間的交流互動,盡可能獲得更多的信息,包括學生的興趣愛好、舞蹈基礎以及對舞蹈教學有哪些意見或建議等?;谶@些信息掌握學生的學習需求,教師只有在滿足學生需求的過程中完成教學任務,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課堂教學效果。所謂問題導向,則是在日常的翻轉課堂教學中,教師要鼓勵學生“不懂就問”,并圍繞問題進行專門的講解,以達到消除知識盲區、提升舞蹈水平的效果。對學生普遍存在的共性問題,教師要統一示范、講解。對學生存在的個性問題,要以小組為單位相互糾正,以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鍛煉學生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2.依托信息技術豐富教學資源

在“中國民族民間舞蹈”教學中實行翻轉課堂模式,要為學生提供豐富而又多樣的教學資源。這樣一來,即便沒有教師講解,學生也能根據學習計劃使用教學資料,采用獨立探究或小組合作的方式完成學習任務,達成學習目標。因此,教師要結合“中國民族民間舞蹈”教學要求以及學生的興趣愛好,搜集相應的教學資料。在課前備課階段,教師可提前從網絡上搜集“中國民族民間舞蹈”的視頻材料,將其制作成微課件。在課上教學時,教師要利用微課件進行導學,并通過展示微課件中的內容,以達到活躍課堂氛圍、激發學生興趣的效果。

3.平衡理論講解與實踐訓練的關系

長期以來,“中國民族民間舞蹈”教學存在理論與實踐脫節的現象,有些教師側重于舞蹈技法的教學,通常先進行親自示范,再讓學生自己練習。相比之下,對舞蹈理論則沒有給予足夠的重視,這就導致很多學生雖然能較好地完成動作,但是理論儲備不夠,這對其個人長遠發展是不利的。將翻轉課堂模式應用到“中國民族民間舞蹈”教學中,教師要平衡好理論講解與實踐訓練之間的關系,這樣才能培養出復合型人才,從而彰顯翻轉教學模式的應用優勢。在微課件的幫助下,學生完成理論學習,然后教師再通過示范教學的方式帶領學生進行舞蹈的學習。這種把理論與實踐統一起來的翻轉課堂教學模式,能讓“中國民族民間舞蹈”教學質量得到顯著提升。

總之,翻轉課堂教學模式已在各個專業、學科的教學中得到了應用,并且取得了良好的效果。這一模式應用于高?!爸袊褡迕耖g舞蹈”課程教學,能使教師減輕教學壓力,根據學生的舞蹈基礎開展個性化、針對性教學,幫助學生補齊短板;能使學生在更加寬松和諧的氛圍下學習舞蹈,不僅掌握了舞蹈技巧,而且提升了個人能力。而在運用翻轉課堂教學模式時,教師要充分利用互聯網、新媒體等,努力做好課前備課、教案制定、課上督導、課后反思等教學工作,將翻轉課堂教學模式的優勢發揮出來,進而高標準地完成“中國民族民間舞蹈”教學任務。

參考文獻:

[1]姜亞娟,董博,武曉靜,等.網課模式下翻轉課堂聯合案例教學法在內科學理論課教學中的應用[J].中國高等醫學教育,2023(01): 106-107.

[2]陳園.基于微課的“翻轉課堂”模式在高校二胡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戲劇之家,2022(06):176-177.

[3]葛宗男.中國民族民間舞蹈教學法的探索與創新———評《中國民族民間舞教學法(修訂本)》[J].中國教育學刊,2019(11):18-20.

[4]林揚帆,董亮圖.守正與創新:由《一條大河》談中國民族民間舞蹈創作的當代轉換[J].舞蹈,2022(02):4-5.

[5]毛寧.中國民族民間舞蹈發展的突破與困境研究———以“非遺”熱巴舞蹈為例[J].中國民族博覽,2022(10):174-176.

[6]張蕊,包文華.中國民族民間舞蹈教學線上與線下相結合的探索研究[J].尚舞,2022(01):30-33.

Exploration of the Application of Flipped Classroom Teaching Mode in the Teaching of"Chinese Ethnic and Folk Dance" in Universities

Zhang Yan

(Inner Mongolia Ethnic Preschool Teachers College, Inner Mongolia, Ordos 017000, China)

Abstract: Flipped classroom reduces teacher teaching time by handing over learning initiative to students, allowing students more time for independent exploration and collaborative learning, fully stimulating students’ subjective initiative in learning, and further improving teaching quality. The article elaborates on the basic concepts and typical characteristics of flipped classroom teaching mode, analyzes the application advantages of flipped classroom teaching mode in the teaching of "Chinese ethnic and folk dance" course in universities, proposes the application strategy of flipped classroom in the teaching of "Chinese ethnic and folk dance" course in universities, and finally, based on the teaching experience of flipped classroom, summarizes that we always adhere to student-centered and rely o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to enrich teaching resources. Suggestions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balanced theoretical explanation and practical training are aimed at providing valuable references for the high-quality and standardized teaching of Chinese ethnic and folk dance in the new era.

Key words: flipped classroom; "Chinese ethnic and folk dance" course; teaching mode; collaborative learning; teaching evaluation

猜你喜歡
教學評價合作學習翻轉課堂
對農村小學數學課堂教學評價的認識和看法
網絡環境下高職英語課程多維度評價方式研究
小學數學“反思型” 教學的探索與實踐
翻轉課堂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應用
淺談語文課堂閱讀教學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