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從“教”走向“學”:基于海量深閱讀的語文課堂變革

2024-01-04 04:03張潔瓊
成才之路 2023年36期
關鍵詞:閱讀能力教學實踐語文教學

張潔瓊

摘要:隨著“雙減”政策的實施,要想讓學生獲得更多知識,就要讓學生進行廣泛的閱讀。海量深閱讀既關注學生閱讀的廣度,也重視學生閱讀的深度,成為提升學生閱讀能力的重要手段之一?;诤A可铋喿x的語文課堂變革可采用以下路徑:運用多種閱讀方法,提高閱讀速度;閱讀關聯,打通課內與課外閱讀的壁壘;多元評價,激活海量深閱讀;家校合作,共促海量深閱讀。

關鍵詞:語文教學;海量深閱讀;課堂變革;教學實踐;閱讀能力

中圖分類號:G623.23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1008-3561(2023)36-0093-04

閱讀能陶冶學生情操,給予學生以智慧?!读x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22年版)》指出:“要激發學生讀書興趣,要求學生多讀書,讀好書,讀整本書,養成良好的讀書習慣?!苯陙?,隨著現代信息技術與學科教學的不斷整合以及大語文教育時代的到來,語文閱讀教學呈現出一種多元化、信息化的發展趨勢,海量深閱讀成為語文課堂教學的研究重點。山東濰坊市北海學校韓興娥老師另辟蹊徑,將課外閱讀搬到課堂,實行“海量閱讀”,教學成效顯著。廣州天河區龍口西小學陳武老師將“海量閱讀”與“深度閱讀”結合起來,構建海量深閱讀教學體系[1]。

“海量深閱讀”的核心要素是:海量閱讀和深度閱讀[2]。其中,“海量閱讀”即在一定時間內完成課本教學,再將課本外的大量優秀讀物引入課堂?!吧铋喿x”是在“海量閱讀”的基礎上,通過聚焦一個主題,使閱讀系列化、主題化,深化閱讀體驗,以促進學生的思維發展及素養提升?!昂A块喿x”是“深度閱讀”的基礎,“深度閱讀”是提升“海量閱讀”品質的途徑,其最終目標是幫助學生找到自己“命定的書”。找到自己“命定的書”,其本質是對學生個體、差異的尊重,是學生個性化閱讀的重要抓手,也是學生生命拓展的最佳通道[3]。

1.海量閱讀是正途

韓興娥老師提出的“海量閱讀”,是指課堂40分鐘內,以“讀書指導”為主要教學方法指導學生閱讀,其教學目標不是以一節課、一篇文章設定,而是以一本書、一個年齡段設定?!吨袊逃龍蟆废嚓P文章指出,韓興娥老師“海量閱讀”的思路是語文教學的“正途”,其正確性在一輪又一輪的教學改革實踐中得到驗證,如李希貴老師的“語文實驗室計劃”,竇桂梅老師的主題閱讀教學,徐冬梅老師的親近母語“日有所誦”等??梢哉f,“海量閱讀”是貫徹落實語文課程標準的有效途徑[4]。

2.深度閱讀是手段

深度閱讀是指以學生為主體,以文本信息為載體,通過接受、編碼、整理與吸收等信息處理,利用分析、綜合、創新等手段,將文本內容內化為自身認識結構的一種高階思維活動。四年級下冊有一則“習作:故事新編”。教材這樣寫道:“你一定知道《龜兔賽跑》的故事吧?如果讓你重新編一個龜兔賽跑的故事,你會怎么編呢?”很多教師在講解《龜兔賽跑》這個寓言故事時,往往采用“講讀”的方式,難以引起學生的興趣。至于寓意,教師也往往停留在傳統的理解上,這樣的課堂既膚淺又無味。而特級教師干國祥在執教時,讓學生就龜兔賽跑的場景、成員、方式等進行各種各樣的設想,在情境中思考龜兔賽跑的各種可能性,從中感悟到在人生的道路上,我們不僅要學習烏龜的堅持,還要學習兔子的聰明[5]。這樣的解讀,令人耳目一新,同時也為學生對龜兔賽跑這一故事的新編提供了豐富的素材。由此可見,深度閱讀是落實核心素養、實現育人目標的必要途徑。

3.海量閱讀與深度閱讀的融通

海量閱讀和深度閱讀分別涉及閱讀的“量”和“質”,在教學實踐中,如何兼顧閱讀的“量”與“質”,是教師值得思考的問題。韓興娥老師雖然大力倡導海量閱讀,但并不是一味地追求“量”,而是采取“精讀+略讀”的方式指導學生閱讀。新課改倡導主題閱讀、群文閱讀、整本書閱讀,走的也是“海量閱讀+深度閱讀”的路子,并已成為語文閱讀教學改革的有效方式[6]。

“海量深閱讀”以培養學生語文核心素養為目標,以閱讀活動課程化為抓手,力求做到海量讀、適時導、精準練、彼此賞,實現課堂教學有效性的最大化[7]。

1.運用多種閱讀方法,提高閱讀速度

(1)反復誦讀,夯實語言基礎。在韓興娥老師的“海量閱讀”教學實踐中,誦讀是主要教學方式,從低段的多讀書少說話、到中段的“讀準是基礎,理解是本能”,到高段的“文白同步閱讀和文言詩詞閱讀”,都以誦讀為主。新課標指出,各年級的閱讀教學都要對朗讀進行重視。因此,在“海量深閱讀”的語文課堂中,教師應通過齊讀、輪流讀等方式,強化學生誦讀能力培養,讓學生在反復誦讀中夯實字詞基礎、理解文章感情色彩、體會語言韻味、激發閱讀興趣,為海量深閱讀奠定基礎[8]。

中國是詩的國度,唐代是詩歌的鼎盛時代。古往今來,多少珠璣之言在歷史的長河中慢慢沉淀,成為經典。在《李白和他的詩》一課教學中,教師可引導學生閱讀李白“贊美祖國山河”“送別友人”“思鄉懷親”三個類型的詩,讓學生用多種方式對讀,配樂朗誦,入情吟唱,在《靜夜思》中感受其思鄉之情,在《古朗月行》中體會其小時候對月亮稚氣的認識,在《贈汪倫》中體驗李白與朋友的依依惜別之情……反復誦讀,能增強學生語感,提高學生對古詩的閱讀能力。

(2)多元閱讀,指導閱讀方法。閱讀的“海量”,必須有一定的方法與速度,所以,教師應通過指導學生掌握精讀、略讀、跳讀、猜讀、默讀、比較讀等多種閱讀方法和技巧,讓學生在閱讀中學習閱讀,從而實現從“教”走向“學”。語文部編版教材安排了相應的閱讀方法訓練,如表1所示。

“海量深閱讀”,就是鼓勵學生在精讀的基礎上,針對不同的讀物,熟練運用各種閱讀策略進行閱讀,進一步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教材雖然對閱讀策略有明確要求,但在具體教學實踐中還需要教師結合不同讀物,指導學生進行正確閱讀,這樣才能有效提高學生的閱讀效率。

2.閱讀關聯,打通課內與課外閱讀的壁壘

溫儒敏教授指出:“語文教材抓住興趣培養這個‘牛鼻子’,在整體課文數量有所減少的情況下,大量增加衍生閱讀數量,引導語文教學向課外閱讀延伸?!被谶@一思想,新教材構建了“教讀、自讀、課外閱讀”三位一體的閱讀體系,同時還設置了“和大人一起讀”“快樂閱讀吧”“我愛閱讀”等版塊,在打通課內外閱讀壁壘同時,為開展“海量深閱讀”提供了閱讀內容和方法指導。與傳統課外閱讀不同,海量深閱讀的課外閱讀打通了課內與課外的隔閡。在“海量深閱讀”的語文課堂中,教師要以教材為載體,通過閱讀關聯的方式,激發學生課內閱讀與課外閱讀的積極性。

(1)作者關聯。教材無非是一個例子。海量深閱讀可以幫助學生更好地了解作者的生活背景、人生經歷和寫作風格。例如,在教學六年級上冊《少年閏土》一課時,結合單元語文要素“借助相關資料,理解課文主要內容”,教師可將魯迅先生的多篇文章引入課堂,引導學生閱讀,如《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藤野先生》等。這些文章的引入,不僅能打通課內外閱讀的壁壘,而且能讓學生通過不同視角了解魯迅先生。

(2)主題關聯。部編版語文教材以相同主題編排單元篇目,教師在課堂教學中引入多篇同主題作品進行海量深閱讀,不僅能升華學生對主題的認知,而且能讓學生在類比閱讀中擴展知識面、提升語文核心素養。例如,三年級下冊第二單元的人文主題是“寓言是生活的鏡子”,學習目標是使學生透過生動有趣的語言文字感悟寓言故事的魅力,明白生活的道理。在單元主題引領下,教師在課堂教學中可引入《螞蟻和蟬》《狼和小羊》《五官爭地位》《老海龜的悲劇》《東施效顰》《邯鄲學步》等多篇作品,將文本閱讀與自主探究結合起來,讓學生在海量深閱讀中感受故事中所蘊含的道理。這種以“一篇帶多篇”的教學方式,能把學生帶入有趣的寓言世界,讓學生充分認識到寓言故事的特點。又如,在執教五年級下冊《田忌賽馬》時,教師可指導學生閱讀《空城計》和《望梅止渴》,讓學生感受古人的智慧。

(3)體裁關聯。文學作品的體裁多種多樣,在海量深閱讀過程中,教師可采取體裁關聯的方式,引導學生對多篇文學作品進行學習與探究。例如,在教學部編版五年級下冊《景陽岡》一課后,教師可開展“品讀不同體裁的同一故事”的專題閱讀活動,以武松打虎為主題,選取山東快書《武松打虎》、評書《武松打虎》、京劇《武松打虎》等不同體裁的作品。由于體裁不同,文本的敘述方式也不同,小說的人物語言和動作描寫細膩,快書朗朗上口、幽默風趣,評書簡潔明了、幽默易懂,京劇高雅、風韻。在課堂中,教師可采用速讀、批注、表演讀等方式激發學生閱讀興趣,并通過小組合作的方式對比文本體裁,讓學生深刻感知同一故事用不同體裁表達的效果。

(4)整本關聯。新課標強調要讓學生多讀書、讀好書、好讀書、讀整本書。整本書閱讀作為語文課程的六個學習任務群之一,是構成語文課程內容的重要組成部分,對發展學生的核心素養具有重要作用。關于整本書閱讀,不是一個新名詞。但真正適合占用課堂時間去實踐的并不多。語文教材中的快樂讀書吧,就有對讀整本書的閱讀引導,如四年級的神話故事、五年級的民間故事和中國古典名著等。為此,在海量深閱讀教學中,教師可關聯整本書閱讀,實現從“篇”到“本”的閱讀,以豐富學生的認知,帶給學生“質”的收獲。

例如,五年級下冊第二單元以“觀三國烽煙,識梁山好漢,嘆取經艱難,惜紅樓夢斷”為導語,開宗明義地呈現了“走近中國古典名著”這一人文主題。圍繞主題單元編排的課文均出自我國四大古典名著。本單元教材的編排是要讓學生走近中國古典名著,感受古典名著的魅力,學習閱讀古典名著的方法,產生閱讀古典名著的興趣,同時通過閱讀四大名著,增強學生的文化認同感和民族自豪感。在單元教學中,教師可選定《西游記》為共讀書目,并以閱讀單為依托,通過制作人物名片和思維導圖、聽《西游記》評書、趣味配音、繪制西游記臉譜等活動,將閱讀引向縱深處。深入閱讀之后,“故事分享會”廣受好評,學生無比投入地講述精彩故事,樂在其中。學生還通過制作專題小報、寫讀后感等方式記錄讀整本書后的感受,在知識競賽中綻放閱讀的思維之花。在課堂上整本書的引入,能最大化實現學生的海量閱讀和深度閱讀,讓學生領略取經之路的艱難,感受古典名著的魅力。

3.多元評價,激活海量深閱讀

海量深閱讀作為溝通課內課外閱讀的橋梁,如果放任學生自己閱讀,效果就不會很理想。筆者認為,以海量深閱讀助推語文課堂變革,其最終目的是培養學生的閱讀興趣和閱讀能力,而對學生海量深閱讀進行科學評價是不可或缺的手段。針對當前閱讀評價觀念落后、評價方式單一、評價機制不健全的現狀,教師要構建海量深閱讀評價體系,激活海量深閱讀。

(1)明確閱讀評價指標。結合海量閱讀和深度閱讀特征,教師可確定五個一級指標:閱讀向度、閱讀深度、閱讀關聯度、閱讀廣度和閱讀效度。每個一級指標下均有兩個二級指標,閱讀向度包括客觀地分析、批判地超越;閱讀深度包括閱讀審美和閱讀思維;閱讀關聯度包括生活關聯和媒介關聯;閱讀廣度包括閱讀類別和閱讀數量;閱讀效度包括閱讀效率和閱讀時間。

(2)實施多元評價方式。第一,形成性評價。一是學校評價。海量深閱讀評價體系縱向貫穿一至六年級,橫向每年級都分為三個等級。學生達到一定閱讀目標即可申請獲得“閱讀小學士”“閱讀小碩士”“閱讀小博士”等榮譽稱號,在閱讀方面有突出表現的學生還有機會獲得學校級別的“海量閱讀王”稱號,這是學校給予學生的肯定,也是學生通過努力獲得的榮耀。二是班級評價。在班級中,構建海量深閱讀的“五星”評價機制,通過“誦讀星”“閱讀星”“積累星”“智慧星”和“實踐星”的評選,激發學生興趣,促使學生閱讀內化,讓閱讀走向“悅讀”,有量更有質。第二,過程性評價。過程評價主要針對學生每天的閱讀積累和班級的閱讀積累。學生根據學校推薦必讀和選讀的書目,自主選擇自己喜歡的讀本進行閱讀,閱讀后把自己的閱讀內容及閱讀進度,在班級釘釘群每日閱讀打卡進行輸出。而班級的閱讀記錄,則統計每個學生在一學期中的閱讀書目,讀一本,記一本,還會根據學生的閱讀數量給予不同的星級評定,激發學生閱讀熱情,讓學生愛上閱讀。

4.家校合作,共促海量深閱讀

課內海量深閱讀首要工作就是要班級的每一位家長認同海量深閱讀的理念,力爭獲取家長的大力支持。只有家校合作,共促學生閱讀,才能更好地實現海量深閱讀。為此,筆者在教學實踐中做了以下幾個方面嘗試。首先,利用家長會向家長闡明海量深閱讀的理念,讓家長意識到語文閱讀的重要性。語文學科的學習,并不是靠題海戰術就可以學好。題海戰術雖然能取得一定的教學效果,但是需要以犧牲學生時間為代價,這種做法是不可取的。其次,在海量深閱讀教學路上的探索與實踐中,除了與家長保持溝通和交流之外,還要堅持寫“今日教學回顧”,并發送到班級微信群中。這樣可以讓家長更好地了解海量深閱讀的基本情況,配合海量深閱讀。同時,教師要對家長如何配合海量深閱讀進行指導,提出相應的建議,還要及時反饋學生的課堂表現。

閱讀既要有海量,書海遨游,又要有深度,因為知識的探尋是沒有止境的。學生在閱讀過程中,通過主題聚焦、問題驅動、合作探究,能進行個性化的創意表達。閱讀改變了學生的思維方式,促進了學生的思維發展,提升了學生的綜合能力。閱讀的廣度和深度決定思維的高度,閱讀是最容易實現的素質教育?!昂A可铋喿x”教學成果的推廣應用,更新了教師的教學理念,改變了學生的學習方式,培養了學生的閱讀習慣,提升了學生的閱讀能力。在基于海量深閱讀的語文課堂變革中,教師要根據學生的年齡特征和教材內容,對學生加以引導,幫助學生找到自己“命定的書”。學生一旦找到自己“命定的書”,語文學習就會走向坦途,語文閱讀能力就會得到提高,語文素養就會得到提升。

參考文獻:

[1]陳武.小學語文海量深閱讀教學實踐探索[J].江蘇教育研究,2022(14):35-39.

[2]邵怡爽.全國青少年學生讀書行動背景下小學語文教學中學生閱讀習慣培養策略[J].延邊教育學院學報,2023,37(02):183-187.

[3]謝迪.學習任務群視域下小學語文主題閱讀教學的實踐路徑———以“神話”主題為例[J].福建教育學院學報,2023,24(05):64-67.

[4]秦月.試論小學語文深度閱讀的內容選擇[J].語文教學通訊,2023(05):59-61.

[5]劉曉山.小學語文教學中拓展性閱讀的重要性與應用策略[J].教育科學論壇,2023(17):64-66.

[6]李翠敏.大數據時代小學語文海量閱讀課堂的發展路徑[J].課程教育研究,2018(27):85-86.

[7]賴麗紅.大數據時代下小學語文海量閱讀教學[J].江西教育,2021(24):36.

[8]王利英.小學語文群文閱讀學習任務的創設探究[J].語文教學通訊,2023(04):52-54.

From "Teaching" to "Learning": The Reform of Chinese Classroom Based on Massive Deep Reading

Zhang Jieqiong

(Siyang Bilingual Experimental School, Jiangsu Province,Siyang 223700, China)

Abstract: With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double reduction" policy, in order to enable students to acquire more knowledge, it is necessary for them to engage in extensive reading. Massive deep reading not only focuses on the breadth of students’ reading, but also values the depth of students’ reading, becoming one of the important means to improve students’ reading ability. The reform of Chinese language classroom based on massive deep reading can adopt the following paths: using various reading methods to improve reading speed; reading association, bridging the barriers between in class and out of class reading; multiple evaluations, activating massive deep reading; collaborate with family and school to promote massive deep reading.

Key words: Chinese languageteaching;massivedeep reading;classroom reform; teachingpractice;readingability

猜你喜歡
閱讀能力教學實踐語文教學
淺論高中化學生活化教學的實踐與思考
淺談初中物理實驗教學與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
試析提高二外日語閱讀能力之對策
分層導學有效提高小學生自主閱讀能力的研究
測量平差課程教學改革探討與實踐
提高學生閱讀能力,增強學生應用題解答水平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