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試論豎笛教學在音樂課堂中的實施路徑

2024-01-04 04:03余成成
成才之路 2023年36期
關鍵詞:音樂素養實施路徑音樂課堂

余成成

摘要:隨著新課程標準的提出,音樂不再是邊緣課程,受到越來越多的關注和重視,促進學生音樂能力的發展,提升學生音樂素養已成為音樂教學的重要課題。豎笛教學的實施能夠為音樂課堂教學注入新的活力,有助于激發學生的音樂學習動力。文章論述豎笛教學在音樂課堂中的作用,分析豎笛教學實施現狀和影響因素,探究豎笛教學在音樂課堂中的實施路徑,旨在為音樂教學提供參考。

關鍵詞:豎笛教學;音樂課堂;實施路徑;音樂素養;教學創新

中圖分類號:G623.75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1008-3561(2023)36-0131-03

豎笛相較于其他樂器具有學習難度低、價格便宜等優勢,能夠在音樂教學中發揮重要作用。盡管很多學校已經在音樂教學中開展了豎笛教學,但由于教學計劃不明確、教學方式單一,豎笛教學質量偏低,難以達到教學要求。因此,音樂教師要加快教學思想的轉變,深入挖掘和分析影響教學質量的主要原因,積極探索在音樂課堂教學中實施豎笛教學的路徑,以提高豎笛教學質量。

1.有利于培養學生對音樂的興趣

豎笛具有價格低、入門容易的優勢,將其應用于音樂課堂中能夠為課堂教學增添新的教學內容,有利于培養學生對音樂的興趣,提高學生情感表達能力[1]。教師可將豎笛教學與其他教學內容相融合,利用豎笛演奏學生所喜歡的歌曲,吸引學生的目光,激發學生學習欲望,增強音樂課堂對學生的吸引力。

2.有利于學生學習和掌握樂理知識

音樂教學不僅要教會學生演唱歌曲,還要幫助學生掌握樂理知識,培養學生的視唱能力。視唱能力是學生必須要掌握的能力。但從實際教學來看,學生能夠在教師的示范下很快掌握歌曲的演唱方法,但很難掌握其中的音律變化。豎笛教學融入音樂課堂,學生在吹奏過程中能夠慢慢感知音樂的旋律、節奏,提升識讀五線譜的能力和視唱水平。

3.有利于提高學生的智力水平

樂器演奏是鍛煉學生思維、促進學生智力發展的重要途徑。學生在演奏樂器的過程中不僅需要回憶樂譜的內容,控制手上動作,同時還需要注意聆聽音樂的節奏和旋律,這有助于實現身心思維的全方位協同發展,提升智力活動效能。豎笛教學融入音樂課堂,可以促進學生視覺、聽覺、大腦等多種感官的協調發展,提高學生的智力水平。

4.有利于培養學生的合作精神

在豎笛教學融入音樂課堂的過程中,教師可按照學習能力先對學生進行分組,讓學生練習不同的音樂作品,然后進行合奏、接力演奏,為學生交流和溝通提供機會。在豎笛合奏過程中,學生默契配合、齊心協力,不僅使作品的情感得到充分表現,還使合作精神得到培養[2]。

1.豎笛教學課時相對較少

整體來看,豎笛教學所占教學時間和學生練習時間較短,難以發揮豎笛教學的作用。一方面,課堂教學時間不足,學生難以掌握豎笛的演奏方法。另一方面,課后學生的主要精力在于完成其他學科的作業,沒有時間對豎笛進行練習。

2.學生對豎笛的學習興趣會隨著年級的升高而下降

為分析豎笛教學在音樂教學中的實際運用情況,筆者通過調查問卷的形式對三年級到五年級的學生展開調查,調查結果如下:三年級學生對豎笛學習感興趣的占95%,他們表示非常想學習和掌握這種樂器;四年級學生對豎笛學習感興趣的占65%,有30%的學生認為豎笛學習可有可無,有5%的學生則表示不喜歡學習豎笛;五年級學生對豎笛學習感興趣的占20%,并表示不會花費過多的精力去練習,有70%的學生對豎笛學習不感興趣,有10%的學生抵觸豎笛學習。由此可見,隨著年級的升高,學生對豎笛的學習興趣會下降。

3.豎笛教學質量較低

豎笛教學質量較低,難以讓學生真正掌握豎笛的相關知識和演奏技巧[3]。部分教師對豎笛教學沒有形成正確認識,對豎笛知識沒有充分掌握[4]。部分教師的講解過于籠統,影響學生的理解。部分教師沒有對學生的指法進行糾正,導致很多學生一直在使用錯誤的指法進行練習,這不僅無法增強手指的靈活性,還會影響演奏效果。豎笛教學質量偏低,嚴重影響學生音樂素養發展。

4.豎笛教學方式較為單一

部分教師豎笛教學方式較為單一,給音樂教學帶來一些負面影響。一是將豎笛作為歌曲學習時的伴奏工具,沒有帶領學生了解和學習豎笛知識。二是忽略學生的認知能力和接受水平,在講解豎笛知識的時候沒有遵循由易到難的原則,而是直接教授學生如何吹奏樂曲。

5.豎笛教學師資力量較為薄弱

豎笛教學師資力量薄弱成為影響豎笛教學質量的主要因素。一方面,學校音樂教師缺乏豎笛知識和技能。另一方面,學校忽視對音樂教師的培訓。音樂教師需要不斷學習新的教學理念和教學方法,不斷補充和豐富自身的專業知識,提升專業水平。但學校并沒有制訂詳細的培訓計劃,這會影響音樂教師專業水平的提升。

1.加強對豎笛教學認識,合理設計教學目標和內容

要推動豎笛教學在音樂課堂中順利實施,作為學校和教師必須要從思想層面認識到豎笛教學對學生音樂核心素養發展的積極作用,合理設計教學目標和內容,確保豎笛教學能夠滿足學生的發展需要,穩步提升學生的豎笛演奏水平。具體可從以下幾方面入手。首先,適當調整基礎課程和音樂課程的比例,增加音樂課的課時量,為開展豎笛教學提供保障。其次,結合新課程標準合理設計教學目標。教學目標的設計要綜合考慮學生的音樂基礎和認知能力,確保實現學生音樂素養和綜合素質的共同提升。教師可結合音樂教學計劃設計長期的豎笛教學目標,再根據不同階段學生的能力水平設計分段目標,這有助于教學活動的開展。對于初次接觸豎笛的學生,教師可將教學目標設計為掌握豎笛的基本特征,了解豎笛的吹奏方法,能夠學會簡單的豎笛演奏。對于具備一定基礎的學生,教師可將教學目標設計為獨立完成音樂作品的演奏,熟練運用吹奏技巧,能夠參加豎笛演奏活動。最后,豎笛教學內容的選擇要合理。教師在開展豎笛教學活動時要避免盲目性,要注意所選教學內容的難易程度,分析判斷教學內容是否符合學生現階段的能力水平。一方面,豎笛教學內容的選擇應該符合學生的發展需要,遵循由易到難的原則。低年級要盡量選擇學生所熟悉的、旋律較為簡單的歌曲作為教學內容;高年級則可以選擇難度較高且非常經典的作品開展教學。另一方面,教師要對教學內容進行優化調整,先從簡單的識譜入手,然后學習鑒賞、技巧、吹奏,循序漸進地提升學生的豎笛演奏水平。

2.加強豎笛基礎練習,增強學生自信

教師要重視豎笛的基礎練習,幫助學生逐步強化豎笛的基本知識和吹奏技巧,有效提升學生吹奏豎笛的水平和能力,增強學生的自信心。首先,要重視學生吹奏姿勢的訓練。吹奏姿勢關系著學生的吹奏效果和整體形象,長期采取不正確的吹奏姿勢會影響學生的體態發展,同時也會使吹奏效果大打折扣。因此,教師可借助一些形體訓練,培養學生正確的吹奏姿勢。其次,要重視學生呼吸方法的訓練。呼吸是豎笛吹奏過程中的關鍵因素,學生只有保持均勻平穩的呼吸狀態才能夠保證吹奏效果。小學階段的學生肺活量較小,如果不采取針對性的呼吸訓練,容易出現氣息不穩、吹奏不連貫等問題。教師可通過吹紙練習,鍛煉學生的呼吸,提升學生對呼吸的控制能力。最后,要重視學生吹奏指法訓練。部分學生在吹奏時手指過緊或過松,都會影響豎笛的吹奏效果。為有效解決這一問題,教師除了要時刻關注學生的手指狀態外,還要采取分組練習,讓學生互相監督,從而掌握正確的吹奏指法。

3.保證豎笛課堂秩序,創新豎笛教學方法

豎笛教學在音樂課堂中的順利實施,不僅需要充足的學習時間,還需要良好的課堂秩序和有效的教學方法。因此,教師必須加強對課堂秩序的維持,創新豎笛教學方法,使學生始終對豎笛學習保持濃厚的興趣。

(1)運用口令,維持課堂教學秩序。青少年學生具有好奇心強、活潑好動的特征,對新奇的事物總會忍不住要嘗試。因此,經常有學生會在教師授課前胡亂吹奏,擾亂課堂教學秩序,影響課堂教學活動的開展。為避免這種現象的發生,教師可在豎笛教學中加入口令,將豎笛教學過程中所涉及的動作用口令的形式表現出來,并輔以一定的獎勵措施,讓學生愿意根據教師的口令進行學習,從而確保豎笛課堂教學的有序進行。

(2)小組合作互助,提升教學效果。在豎笛教學過程中,教師無法對學生進行一對一輔導,只能按照教學計劃和教學目標在限定時間內完成教學任務。學生受制于自身的學習能力、音樂天分、領悟能力等因素,對豎笛演奏方法掌握程度有所不同。部分學生能夠熟練掌握,而有些學生則需要進一步學習。面對這種情況,教師可采取小組合作互助式教學,讓學生互相學習,互相幫助,共同提升豎笛演奏水平[5]。

(3)合理利用信息技術。信息技術在課堂上的應用能夠為課堂教學帶來更多便利,教師在豎笛教學中要善于利用信息技術,將復雜的演奏原理直觀、形象地呈現出來,讓學生更清楚地了解豎笛演奏的技巧和方法。例如,教師在講解吹奏姿勢的時候,通過示范很難讓學生掌握其中的細節,也無法幫助學生體會不同吹奏姿勢的差異。因此,教師可借助動畫和音頻將吹奏動作進行分解,并演示不同吹奏姿勢所發出的聲音,加深學生的印象。

(4)開展課外教學實踐活動。豎笛教學的目的是讓學生熟練掌握豎笛演奏技巧,并能夠在實際生活中進行演奏。因此,教師不僅要重視課堂教學,還要積極開展課外教學實踐活動,鍛煉學生演奏能力。一方面,教師可帶領學生深入現實生活,拜訪當地的豎笛表演者,學習他們的演奏技巧,提升自身的音樂素養和音樂表現力[6]。另一方面,教師可定期組織校園文化活動,鼓勵學生積極參加,感受音樂的魅力,增強學生對豎笛學習的興趣。

4.加強教學培訓,提升豎笛師資隊伍專業素養

教師的能力和水平是保障豎笛教學質量的關鍵,因此,學校要重視對音樂教師的培訓,進一步提升音樂教師的教學能力和專業素養。一方面,學校要對現有的音樂教師團隊進行優化,適當補充具有豎笛專業知識的音樂教師,同時也可以從地方聘請豎笛演奏家作為兼職教師。另一方面,學校要加強對音樂教師的培訓,定期組織教學技能比賽,通過公開課、教學研討會、教學經驗交流等方式,提升教師教學水平。

綜上所述,豎笛教學在音樂教學中的實施不僅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幫助學生了解樂理知識,同時還能夠促進學生音樂素養的提升。學校和教師要認識到實施豎笛教學的重要意義,正確看待教學過程中所遇到的教學時長不足、教學質量不高和學生興趣偏低等問題,深入分析原因,從優化課程設置、明確教學目標、創新豎笛教學方式和培養優質師資團隊等方面出發,促進豎笛教學水平的提升。

參考文獻:

[1]吳梅,李恩忠.小學音樂課堂豎笛教學的方法策略[J].北方音樂, 2019(06):124+126.

[2]楊軍,齊洪濤.豎笛教學提高小學生音樂核心素養[J].北方音樂, 2020(13):196-197.

[3]董云,朱佳敏.小學音樂課堂中豎笛教學對策探究[J].藝術科技, 2021(24):210-212.

[4]董詩筠,張海彬.豎笛進課堂———淺談教師如何進行豎笛教學[J].戲劇之家,2023(17):181-183.

[5]徐敏.豎笛教學在小學音樂課堂教學中的實施路徑[J].名師在線, 2022(20):67-69.

[6]韓雪蓮,淺談農村小學音樂課堂中豎笛教學的運用[J].基礎教育論壇,2019(25):16-18.

Discuss on the Implementation Path of Harp Teaching in Music Classroom

Yu Chengcheng

(Bozhou District Education Research Center, Zunyi City, Guizhou Province, Zunyi 563100, China)

Abstract: With the introduction of new curriculum standards and quality education, music teaching is no longer a peripheral course, receiving more and more attention and attention. Promoting the development of students’ music abilities and enhancing their music literacy has become an important topic in music teaching. The implementation of clarinet teaching can inject new vitality into music classroom teaching and help stimulate students’ motivation for music learning. The article discusses the role of clarinet teaching in music classrooms, analyzes the current implementation status and influencing factors of clarinet teaching, explores the implementation path of clarinet teaching in music classrooms, and aims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music teaching.

Key words: clarinetteaching; musicclassroom; implementation path;musicianship;teaching innovate

猜你喜歡
音樂素養實施路徑音樂課堂
小學音樂課堂中音舞結合教學措施的分析
高校紀檢監察工作實施“三轉”的思考
談幼兒音樂素養的培養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