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式現代化開創中華文明當代形態

2024-01-05 17:07費廣勝
理論與現代化 2023年6期
關鍵詞:中國式現代化中華文明

基金項目:山東省社科規劃重點項目“‘社會建構’視角下城市社區黨建創新研究”,項目編號:21BDJJ01。

作者簡介:費廣勝(1965—),男,山東科技大學教授,管理學博士。

摘要:中國共產黨自成立起,就團結帶領中國人民開啟了漫長的中國現代化探索之路。經過幾代人的不懈努力,終于成功走出了一條符合中國國情的中國式現代化道路。中國式現代化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精髓,創立了革命文化和社會主義先進文化,豐富和發展了中華文明的精神內涵,創造了中華文明當代形態。中華文明當代形態是傳承中華文化精髓、植入了中國革命文化紅色基因,并以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為引領的新的文明形態。

關鍵詞:中國式現代化;中華文明;中華文明當代形態

中圖分類號:D61? ? ?文獻標識碼:A? ? ?文章編號:1003-1502(2023)06-0075-10

近代以來,中華民族經歷了一段屈辱的歷史,中華文明面臨著巨大挑戰。一些仁人志士為了拯救中華民族的危亡,希望從西方工業文明中尋找中華民族圖強良方,從洋務運動到戊戌變法,再到辛亥革命,開啟了經濟、政治、軍事、文化等領域學習和效仿西方文明,探索近代現代化道路的艱難歷程,但終究沒能成功。自中國共產黨成立起,中華民族開始探索新的現代化道路,中國人民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接續推進現代化進程,經歷了實現民族獨立、人民解放的斗爭,從新中國成立之初的工業化、計劃經濟時期的“四個現代化”,到改革開放初期的“中國式的現代化”,再到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國式現代化”的探索,終于成功走出了一條符合中國國情的現代化道路,創造了中華文明當代形態。

中華文明當代形態,是以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所蘊含的天人合一、天下為公、自強不息、為政以德、以民為本等中國人民在長期生產生活中形成的宇宙觀、天下觀、社會觀、道德觀為精髓的文明形態;是植入了在中國共產黨領導的,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的,在爭取民族獨立、人民解放的新民主主義革命中創造的革命文化的文明形態;是以在中國共產黨領導全國各族人民進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的偉大實踐中,馬克思主義指導下形成和發展的面向現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來的,民族的科學的大眾的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為指引的文明形態。

(一)中國式現代化傳承中華文明

中國式現代化是中國共產黨領導的社會主義現代化。中國式現代化是人口規模巨大的現代化,是全體人民共同富裕的現代化,是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協調的現代化,是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是走和平發展道路的現代化。中國式現代化深深植根于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不斷從中汲取養分,獲取動力,賡續中華文明。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所蘊含的豐富的哲學思想、價值理念、人文精神為中國式現代化提供了豐富的價值觀念和精神內涵,成就了中國式現代化獨特的品格和中華文明當代形態的深厚根基。

中國古代哲學思想為中國式現代化提供了豐富的價值理念。儒家哲學的民為邦本思想、仁政愛民思想和安民富民樂民思想,在中國式現代化中得以延續。中國式現代化始終堅持人民立場,堅持人民至上[1]?!敖骄褪侨嗣?,人民就是江山”[2]詮釋了中國式現代化“以人民為中心”的本質屬性,而“人民是歷史的創造者,是真正的英雄”堅持了人民主體地位,體現了中國式現代化根基在人民、血脈在人民、力量在人民。中國式現代化是共同富裕的現代化,走的是富民之路,遵循的是“凡治國之道,必先富民”的傳統思想。黨的十八大以來黨把脫貧攻堅擺到治國理政最突出的位置,組織實施了史上規模最大、力度最強的脫貧攻堅戰,并取得了全面勝利,創造了人類減貧史上的奇跡。

道家哲學以“道”為最高哲學范疇,探討自然、社會和生活的關系,其主張的道法自然、天人合一、致虛守靜、無為而治的思想,給予中國式現代化以深刻的啟迪。中國古人很早就形成了“以天地萬物為一體”的世界觀,堅持人與人、人與自然、人與社會和諧相處的理念,使中華文明綿延不斷。例如,建于戰國時期的都江堰,就向世人展現了兩千多年前中國人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的生態智慧。中國式現代化是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對生態文明建設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論斷,形成了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這是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天人合一”等理念的借鑒與發揚。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人因自然而生,人與自然是一種共生關系”[3],我們要“像保護眼睛一樣保護生態環境”[4],推動形成人與自然和諧共生新局面。

講仁愛、重民本、守誠信、崇正義、尚和合、求大同等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核心理念,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文化基因。仁愛居于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價值理念之首,是禮樂文明的依據,也是孔子思想的核心理念,是整個儒家思想體系的基礎。何為“仁”,子曰:“愛人”,即仁者愛人,意指仁者要有仁德之心,尊重他人,愛護他人?!皭廴恕钡捻樞蚴怯山斑h,由親及疏的??鬃诱f:“孝悌也者,其為仁之本與”,他還說:“泛愛眾而親仁”(《論語·學而》)??梢?,孔子的“愛人”起點是愛親,是父母兄弟的愛,即孝悌之情,而終點則是愛眾,即愛天下之“民”。雖以孝悌為仁之本始,但同時認為,僅停留于“親親”之情是不夠的,需要推己及人。故而孟子說:“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故推恩足以保四海,不推恩無以保妻子”(《孟子·梁惠王上》)?!巴贫鳌币簿褪峭萍杭叭说臄U充,而“泛愛”的行仁之方,則是孔子所說“吾道一以貫之”的“忠恕”之道?!凹河⒍⑷?,己欲達而達人”為“忠”,“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為“恕”。儒家仁愛是從孝悌到博愛,其“愛類”思想是世界主義的,而其“仁民愛物”思想則具有生態環保意義,這種多層而不悖的思想,是儒家文化對于中華文明乃至人類文明的重要貢獻。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從國家、社會和個人三個層面倡導中華民族的價值追求,其中,“和諧”“公正”“友愛”更是以中華傳統“仁愛”理念為淵源?!懊裰鳌弊鳛樯鐣髁x核心價值觀的重要內容,其本質是人民民主,是全過程人民民主,無疑是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民為邦本”“仁民愛物”等民本價值觀的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

“誠信”作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所倡導的公民價值準則,是中華傳統文化中的美德之一,如《管子·樞言》中就有:“誠信者,天下之結也”,意思是誠信,是天下行為準則的關鍵?!罢\信”備受諸子百家推崇,老子首倡“信德”,孔子主張“民無信不立”,墨子主張“言不信者行不果”,孟子提出“誠者,天之道也;思誠者,人之道也”?!蹲髠鳌诽岢觥靶?,國之寶也,民之所庇也”,把誠信上升為國家的根基、人民為人處事的依據。

崇正義是中華民族日用而不察的傳統價值觀,其內涵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倡導的平等、公正的價值取向相承接。中華傳統價值觀的“正義”是“正”與“義”兩詞意的組合,如“正利而為謂之事,正義而為謂之行”(《荀子·正名》)。這里的“正”是“以……為目的”或“符合”的意思,而“義”是“道義”的意思。此外,“正”還有正當、公正和合適之意,如“政者,正也”,“名不正,則言不順”。傳統的正義觀是以“義”為核心,“義”被視為人的立身之本和基本道德規范,作為判斷是非、辨別善惡的標準和人之所以為人的依據,有正當、適宜和應當之意,如“義者,宜也”,又如“義,人之正路也”。與同樣是道德規范的“仁”有所不同,仁是對待他人的道德規范,對待他人要“愛人”;而“義”是對待自己的道德規范,對自己要嚴格且不茍且,使自己的言談舉止處處合乎道德要求,即“以仁安人”,“以義正我”。中華傳統正義觀的崇高道德理想孕育了一代又一代像屈原、文天祥、譚嗣同等仁人志士,所展現出的“舍生取義”的愛國精神和“殺身成仁”的浩然正氣,成為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具有超越時代的永恒價值。中國式現代化以共同富裕為目標導向,如期打贏脫貧攻堅戰,適時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回應了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對公平正義的價值訴求。

尚和合、求大同體現了中華民族“和而不同”的處世之道和“天下為公”的社會理想,彰顯了中華民族“兼濟天下”“協和萬邦”的博大胸襟。中華民族是個愛好和平的民族,對和平、和睦、和諧的追求融入了中華民族的精神世界,成為長期不變的精神基因。中國式現代化賡續中華文明“尚和合、求大同”的價值理念,倡導和平、發展、民主、自由的全人類共同價值,高舉和平、發展、合作、共贏旗幟,奉行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堅持走和平發展道路,主張不同文明之間包容互鑒,致力于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

中華人文精神為中國式現代化注入了強大的精神動力。在中國傳統文化中,“人文”相對于“天文”,如“觀乎天文,以察時變;觀乎人文,以化成天下”(《周易·賁卦》),“天文,天之理也;人文,人之道也”(《伊川易傳》)。所謂“人文”意指人理之倫序,即人類社會運行之道。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以禮樂教化天下為本,注重對“人”的關懷和對理想人格的塑造,有著重人、敬德、仁愛的人文傳統,形成了以“和而不同”“以人為貴”“行天下之大道”“修身為本”為代表的和合共生、奉獻、寬容、仁愛等人文精神。

重人是中國傳統文化的根本,老子說:“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道德經》),“惟天地、萬物父母,惟人、萬物之靈”(《尚書·泰誓》)。在國家治理層面上,有“民者,國之本也”的民本思想。中國式現代化本質是人的現代化,體現了中華文化中重人的人文精神。一方面,中國式現代化緊緊依靠中國人民和海內外中華兒女,人民才是中國式現代化的實踐主體;另一方面,中國式現代化是以人民為中心、促進人的全面發展的現代化,為人民謀幸福、為民族謀復興是中國式現代化的出發點和落腳點。

和合精神是中華文化的精髓,“和”意指和諧、祥和,“合”意指合作、融合。和合思想認為自然界是一個和合的統一體,“和”是事物多樣性的統一,所謂“和實生物,同則不繼”(《國語·鄭語》),表達了對宇宙萬物的本質以及天地萬物生存基礎的理解。和合思想還強調人與自然應和諧相處,正如“天人合一”將人類與大自然看作是一個生命整體,強調天地人不是各自獨立、彼此對立的,而是有著不可分割的內在聯系,人與天一氣貫通,不可分離。和合思想同時強調人際關系也應是和睦相處的??鬃右浴岸Y之用,和為貴”,主張治國之事要“政是以和”,處理人際關系則“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孟子講“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中國式現代化無不體現著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的和合精神。人與自然和諧共生是中國式現代化的中國特色和本質要求,而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則是中國式現代化蘊含的“大道之行,天下為公”的全人類的共同追求[5]。中國式現代化強調文明多樣性是人類進步的動力,不同文明應相互尊重與兼容并包,秉持“和而不同”的精神。

家國情懷與責任擔當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突出強調的人文精神。孟子的“居天下之廣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范仲淹的“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張載的“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圣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林則徐的“茍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顧炎武的“國家興亡,匹夫有責”,盡顯憂國憂民的家國情懷和甘于奉獻的擔當精神。中國式現代化倡導在現代化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征程中,國人應心有所向,眾志成城,黨的干部應樹立“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和“我將無我,不負人民”的情懷[6]?!疤煨薪?,君子以自強不息”體現的是中華民族深沉的精神追求,獨立自主、自尊自強、堅忍不拔、不屈不撓是中華民族最寶貴的特性,近代以來,這種民族特性,因沉淪與奮發、屈辱與抗爭而得以彰顯。正是中華文化的精髓,鑄就了中華民族堅忍不拔的民族性格和民族精神。中國式現代化不可能一帆風順,艱難險阻難以避免,需要把磨難、挫折、痛苦作為人生的財富,把堅貞不屈、不畏險阻、越挫越勇、自強不息作為精神追求。

(二)中國式現代化為中華文明植入紅色基因

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人民爭取民族獨立、人民解放的新民主主義革命,成功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相結合,不斷推進馬克思主義的中國化時代化,形成了以“革命精神”為核心的革命文化,為中華文明植入了紅色基因,并成為中國人民的精神家園、中國共產黨的寶貴精神資源、中華文明新的精神標識。

作為一種先進文化,革命文化具有獨特的品質??茖W性和真理性是革命文化的首要品質。中國共產黨是革命文化的主要創造者,馬克思主義是革命文化的指導思想,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偉大實踐是孕育革命文化的沃土。中國共產黨始終代表中國先進生產力的發展要求,代表中國先進文化的前進方向,自誕生那天起她就把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作為自己的初心使命,以不斷解放和發展生產力為根本任務。馬克思主義是科學的理論,創造性地揭示了客觀世界和人類社會發展的一般規律,革命文化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成果。中國共產黨領導的、馬克思主義指導下的新民主主義革命實踐形成了革命文化,實踐證明紅色革命文化是具有生命力的文化。

人民性是革命文化突出的精神品質。革命文化形成伊始就繼承和發揚了馬克思主義人民性的特質。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人民性是馬克思主義的本質屬性,黨的理論是來自人民、為了人民、造福人民的理論,人民的創造性實踐是理論創新的不竭源泉。中國共產黨堅持為人民謀幸福,人民性成為紅色革命文化的核心價值取向。中國共產黨始終代表中國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無產階級的政黨,自誕生之日起為人民的翻身解放浴血奮戰。在偉大的斗爭中產生的革命文化,彰顯了黨的人民性,并貫穿整個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實踐。革命文化來源于人民生活,依靠人民參與,由人民創造。人民豐富的生活是革命文化產生所需的寶藏,革命文化源于這些寶藏;人民又是革命文化的創造者,無論是內容還是形式,革命文化都是人民集體智慧的結晶,人民“既是歷史的‘劇中人’、也是歷史的‘劇作者’”。

創新性是革命文化又一突出品質。革命是創新的具體表現形式,革命文化是“打破一個舊世界,建立一個新世界”的文化,是創新性文化。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的創新思想成果是革命文化創新性的典型代表,其中,毛澤東思想是中國共產黨實現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的第一次歷史性飛躍的創新性理論成果。實事求是作為毛澤東思想活的靈魂之一,是毛澤東思想的精髓,是中國共產黨人所堅持的馬克思主義思想路線;群眾路線是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人民進行革命和建設的根本路線和根本方法;獨立自主是中國革命和建設的立足點。毛澤東思想活的靈魂也是革命文化創新性品格的靈魂。革命文化是在馬克思主義理論傳播與馬克思主義中國化過程中形成的,在此過程中激活了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基因,并且在馬克思主義指導下完成了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守正創新。

革命文化的“革命精神”是在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的不同階段由無數革命先烈和英雄人物留下的一系列偉大精神,構筑起了中國共產黨人的精神譜系,包括紅船精神、井岡山精神、蘇區精神、 長征精神、 延安精神、 西柏坡精神等。2005年,習近平總書記首次提出并系統闡釋了紅船精神,把紅船精神概括為“開天辟地、敢為人先的首創精神,堅定理想、百折不撓的奮斗精神,立黨為公、忠誠為民的奉獻精神”[7],其中,首創精神是核心,是動力之源;奮斗精神是支柱,是勝利之本;奉獻精神是本質,是政德之基。井岡山精神醞釀于井岡山革命根據地的開辟,形成于井岡山根據地建立與發展的偉大實踐。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井岡山精神,最重要的方面就是堅定信念、艱苦奮斗,實事求是、敢闖新路,依靠群眾、勇于勝利”[8]。蘇區精神是中國共產黨在領導創建、發展和保衛蘇區革命實踐中培育形成的偉大革命精神,體現的是堅定信念、求真務實、一心為民、清正廉潔、艱苦奮斗、爭創一流、無私奉獻等精神內涵[9]。長征精神是把全國人民和中華民族的根本利益看得高于一切,堅定革命理想和信念,堅信正義事業必然勝利的精神;為了救國救民,不怕任何艱難險阻,不惜付出一切犧牲的精神;堅持獨立自主、實事求是,一切從實際出發的精神;顧全大局、嚴守紀律、緊密團結的精神;緊緊依靠人民群眾,同人民群眾生死相依、患難與共、艱苦奮斗的精神[10]。長征精神,集中體現的是中國共產黨人和人民軍隊的革命風范、中華民族自強不息的民族性格和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延安精神是延安時期中國共產黨人在抗日救亡、實現民族獨立和人民解放偉大歷史進程中,在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和弘揚中華民族精神中培育和鍛鑄的偉大革命精神[11],其中,堅定正確的政治方向是靈魂,解放思想、實事求是是核心,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是內涵,自力更生、艱苦奮斗是特點。西柏坡精神是在新民主主義革命勝利前夜和中國面臨兩種前途命運抉擇中產生的,包括“兩個一切”的人民至上精神、“兩個敢于”的徹底革命精神、“兩個善于”的立國興邦精神和“兩個務必”的不懈趕考精神[12],其中,“兩個務必”是西柏坡精神的靈魂。

縱觀中國共產黨革命文化蘊含的“革命精神”譜系,集中體現出革命理想主義、革命英雄主義、革命愛國主義。革命理想高于天。中國共產黨是一個有崇高理想信念的馬克思主義政黨,自成立那天起始終堅守馬克思主義信仰、共產主義遠大理想。習近平總書記深刻指出:“理想信念是中國共產黨人的精神支柱和政治靈魂,也是保持黨的團結統一的思想基礎”[13]。馬克思主義創始人在科學分析人類社會發展規律的基礎上,得出了人類最終將進入共產主義社會的結論,指明了共產主義是人類文明發展的歸宿。馬克思主義奠定了中國共產黨人堅定理想信念的理論基礎,而建立在馬克思主義之上的革命理想一經確立就堅不可摧。中國共產黨自成立那天起就將馬克思主義和革命理想信念寫在自己的旗幟上,中國共產黨人為理想而生,為信念而存,為實現黨的奮斗目標不惜犧牲一切。100多年前黨的一大正是憑借堅定的革命理想、敢為人先的首創精神、立黨為公的奉獻精神締造了紅船精神,從此為黨的革命事業指明了方向。革命先烈無所畏懼、前仆后繼,靠的就是崇高的理想、堅定的信念。井岡山時期,近五萬名革命先烈獻出了生命,支撐他們的是對馬克思主義的堅定信仰,對社會主義和共產主義的堅定信念,這是井岡山精神的靈魂。80多年前那場偉大的長征實際上就是一次理想信念的偉大遠征,留給我們最寶貴的精神財富是用共產黨人和革命戰士的生命和血肉鑄就的長征精神。

革命英雄主義是革命者為了革命利益和革命理想敢于斗爭、勇于自我犧牲的思想行為,包括英勇頑強的戰斗作風、勇于為革命獻身的自我犧牲精神和革命樂觀主義。革命英雄主義是長征勝利的關鍵,長征的勝利也是紅軍將士革命英雄主義的勝利。長征精神形成于極端艱苦的環境中,其最為輝煌的一頁就是革命英雄主義。面對武裝到牙齒的強大敵人和極其惡劣的自然環境,中國共產黨和她領導的紅軍將士表現出前所未有的英勇頑強、不畏困難、不怕犧牲的革命英雄主義精神和超越常人的艱苦奮斗精神,表現出高昂的革命斗志和對未來充滿信心的樂觀主義態度??孤摼袷窃陂L達14年血與火、生與死的艱苦斗爭中,由中國共產黨領導的東北抗日聯軍在敵我力量對比極其懸殊的情況下,用熱血和生命書寫的愛國主義精神和革命英雄主義精神。

中華五千年文明史,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偉大民族精神,創造了燦爛輝煌的中華文明。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中國共產黨人為中華民族傳統愛國主義精神植入新的內容和紅色基因。這個時期愛國主義斗爭的任務是帶領全國人民推翻三座大山,求得民族獨立和人民解放;這個時期的愛國主義精神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注入了共產主義新血液,愛國與愛黨、理想信念與愛國情懷融為一體。狼牙山五壯士跳崖前那聲“打倒日本帝國主義”“中國共產黨萬歲”的吶喊,集中體現出崇高的愛國主義、革命英雄主義和堅貞不屈的民族氣節;趙一曼寫給兒子的遺書,愛國主義精神躍然紙上。

(三)中國式現代化引領中華文明發展方向

中國式現代化創立的社會主義先進文化是中國共產黨領導全國各族人民在進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偉大實踐中,在馬克思主義指導下形成和發展的面向現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來的,民族的科學的大眾的社會主義文化。社會主義先進文化萃取了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和革命文化的精華,熔鑄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和共產主義遠大理想、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的制度和理論、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改革創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和以兼容并蓄為核心的開放精神,是中華文化在當代中國的最新發展,引領中華文明的發展方向[14]。

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繼承性使其擁有成為中華文明組成部分的文化基因,而其“先進性”則成為中華文明當代形態的重要標識和引領中華文明發展方向的路標。

社會主義先進文化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革命文化一脈相承,社會主義先進文化汲取了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精髓,傳承革命文化的革命精神,成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習近平總書記深刻指出:“在歷史長河中,中華民族形成了偉大民族精神和優秀傳統文化,這是中華民族生生不息、長盛不衰的文化基因”[15]。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大力弘揚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正是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核心價值理念的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面對當今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習近平總書記秉持“天下為公”“世界大同”的傳統理想信念,提出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為中華文明乃至人類文明指明了未來發展方向。

革命文化在新民主主義革命過程中肩負的歷史使命是爭取民族獨立和人民解放,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在革命、建設、改革各個歷史時期肩負的使命是國家富強、人民幸福。盡管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和革命文化二者產生的歷史背景和肩負的歷史使命有所差異,但是,同為馬克思主義指導下的先進文化,革命文化是社會主義先進文化不可動搖的基石,也為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嵌入紅色基因。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傳承、轉化和發展了革命文化所蘊含的偉大革命精神。正因如此,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精神標識的雷鋒精神、大慶精神、“兩彈一星”精神、偉大改革開放精神、科學家精神、載人航天精神等與革命文化蘊含的偉大建黨精神、張思德精神、蘇區精神、南泥灣精神、抗戰精神、延安精神等一脈相承,是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精神、自力更生艱苦奮斗創業精神、熱愛祖國無私奉獻精神、實事求是開拓創新精神、追求真理的求實精神等的新時代再現,形成中華文明當代形態的新標識。

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先進性,首先在于馬克思主義的先進性。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中國共產黨為什么能,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為什么好,歸根到底是因為馬克思主義行!”因為馬克思主義是科學的理論,是人民的理論,是實踐的理論,是不斷發展的開放的理論[16] 。馬克思主義的科學性在中國的實踐中得以充分檢驗,其人民性和實踐性在中國得以充分貫徹,其開放性在中國得以充分彰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碩果累累:在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時期豐富和發展了毛澤東思想,在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進程中,創立了鄧小平理論,形成了“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學發展觀;進入新時代,創立了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它們是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核心內容。

馬克思主義的人民性在社會主義先進文化中得以全面貫徹,成為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重要表征。馬克思主義理論是人民的理論,中國共產黨傳承了馬克思主義理論的人民品格,用馬克思主義武裝人民,形成了磅礴力量;用馬克思主義武裝全黨,堅持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堅持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作為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二十一世紀馬克思主義的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始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我將無我,不負人民”“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們的奮斗目標”“黨的根基在人民、血脈在人民、力量在人民”等重要論述充分彰顯了人民性作為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先進性意涵。

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其先進性得益于開放包容的品格。開放包容是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天然的品格,它不僅從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和革命文化中汲取養分,而且尊重世界文明多樣性,包容、借鑒、吸收外來文化的優秀成果,確保自身始終處在世界文明成果的最前沿。開放包容之所以是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天然的品格,是因為作為社會主義先進文化核心的馬克思主義一開始就是開放包容的。馬克思主義起源于德國,但作為無產階級革命的指導思想,它不局限于德國,它與俄國工人運動和俄國國情相結合,產生了列寧主義。而在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和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進程中,馬克思主義同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實現了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三次飛躍。其中,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作為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二十一世紀馬克思主義,繼承了馬克思主義開放包容的品格,與時俱進,站在人類社會發展最前沿,主張尊重文明多樣性,以寬廣的胸懷對待世界不同文明,通過文明互鑒,從中尋求智慧、汲取營養,探索人類前途命運重大問題,貢獻中國智慧和中國方案,引領時代潮流和文明發展方向。

由中國共產黨領導全國各族人民成功走出的中國式現代化道路,以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為沃土,傳承中華文明,創立了以革命精神為核心革命文化,為中華文明植入紅色基因。而在此過程中創立的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則成為引領中華文明未來發展的路標,成功開創中華文明當代形態,進而拓展了發展中國家走向現代化的新途徑,也為人類社會對更先進社會制度的探索提供了中國方案。就此而言,我們黨領導人民成功走出的中國式現代化道路,其所開創的中華文明當代形態,毋庸置疑也是人類文明新形態。

參考文獻:

[1]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四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22.

[2]習近平.在黨史學習教育動員大會上的講話[J].求是,2021(7).

[3]習近平著作選讀: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3:603.

[4]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二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7:395.

[5]習近平.攜手推進新時代中阿戰略伙伴關系——在中阿合作論壇第八屆部長級會議開幕式上的講話[N].人民日報,2018-07-11.

[6]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三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20:144.

[7]習近平.弘揚“紅船精神”走在時代前列[N].光明日報,2005-06-21.

[8]習近平.論中國共產黨歷史[M].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2021:112.

[9]習近平.在紀念中央革命根據地創建暨中華蘇維埃共和國成立80周年座談會上的講話[N].人民日報,2011-11-05.

[10]習近平.黨的偉大精神永遠是黨和國家的寶貴精神財富[J].求是,2021(17).

[11]郭培榮.為奮進中國式現代化凝心聚力鑄魂育人[N].陜西日報,2023-04-13.

[12]郭建,張振杰.西柏坡精神的生成邏輯與時代價值[J].理論視野,2022(6).

[13]習近平在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中青年干部培訓班開班式上發表重要講話強調? 信念堅定對黨忠誠實事求是擔當作為 努力成為可堪大用能擔重任的棟梁之才[N].人民日報,2021-09-02.

[14]湯玲.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革命文化和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關系[J].紅旗文稿,2019(19).

[15]習近平在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三次集體學習時強調 建設中國特色中國風格中國氣派的考古學 更好認識源遠流長博大精深的中華文明[N].人民日報,2020-09-30.

[16]習近平.在紀念馬克思誕辰200周年大會上的講話[N].人民日報,2018-05-05.

Chinese Modernization Creates the Contemporary

Form of Chinese Civilization

FEI Guangsheng

Abstract: Since its inception, the CPC has led the Chinese nation to embark on a long way of modernization exploration in China. Through the unremitting efforts of several generations, we have finally successfully carved out a Chinese path to modernization that conforms to China's national conditions. Chinese modernization, inheriting the essence of Chinese excellent traditional culture, originates the red revolutionary culture and advanced socialist culture, enriches and develops the spiritual connotation of Chinese civilization, and creates the contemporary form of Chinese civilization. The contemporary form of Chinese civilization, guided by the advanced socialist culture, is a new form of civilization that inherits the essence of Chinese civilization and implants the cultural gene of China's red revolution.

Key words: Chinese modernization; Chinese civilization; contemporary form of Chinese civilization

責任編輯:翟? ?祎

猜你喜歡
中國式現代化中華文明
4000年前的中華文明什么樣兒?
論全面現代化
全面認識中國式現代化新道路之“新”
中國式現代化文明新形態的世界意義
“中國式現代化”的如椽巨筆
理論·歷史·實踐: 三維探析中國式現代化
追尋“華胥氏”——中華文明的早期開墾者
把中華文明的底色鋪陳好
值守中華文明——解碼文化傳承
中華文明何以延續至此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