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論福列聲樂作品鋼琴伴奏形象

2024-01-05 05:23沈陽音樂學院陳思
藝術研究 2023年6期
關鍵詞:鋼琴伴奏演唱者樂曲

沈陽音樂學院/陳思

法國作曲家加布里埃爾·福列(GabrielFaure)作為創作生涯跨越了19世紀末期至20世紀初期,其樂曲創作都集中與藝術歌曲,包括了聲樂套曲以及“藝術歌曲二十首”標題一致的三本單曲集,總共創作一百余首作品。①福列的聲樂作品在19世紀法國歌曲創作甚至在整個歐洲歌曲創作發展過程中被譽為“法國舒曼”的福列,其創作的藝術歌曲并不限定于某類體裁,結合于演唱聲源與伴奏聲像的構型,顯現細膩、優雅、精致的藝術形象。

一、福列聲樂作品的創作風格

福列早期創作階段(1861—1878)。此階段福列藝術歌曲創作頗具盛行的浪漫主義風格,其個人特色創作風格也逐漸確立,其創作才華嶄露頭角,其中在《福列藝術歌曲第一冊》收入了福列早期創作的20 多首音樂作品。福列早期創作受到古諾、圣桑等法國音樂家、作曲家的風格影響,歌曲創作沿襲了古典主義的特點,但浪漫主義創作風格也日趨顯露。②福列本階段還處于學生時期,因此早期創作在和聲、調式、曲式上都稍顯簡單,通過長短樂句來劃分,分節歌以及中古調式形式應用情況較為常見,樂曲結尾多應用傳統終止形式,伴奏仍是處于輔助地位,樂曲前奏多是以琶音、和旋進入,樂曲歌詞多是采用了當時流行的浪漫派詩歌,選擇的詩歌主題多為表達內心含蓄情感,因浪漫派詩人創作的詩歌頗具深遠意境,這為樂曲創作者提供更大的創作空間。盡管本階段福列作品形式與內容較為簡單、樸素,卻廣為大眾所傳唱,例如,《夢后》《蝴蝶與花朵》都是本階段的代表作品。③

福列中期創作階段(1879—1906)。本階段福列藝術歌曲創作進入高產階段,其巔峰創作的歌曲多在本階段完成。本階段法國興起了印象主義風格,拉威爾、德彪西成為當時著名的印象派作曲家,但在此風格席卷之下福列創作仍堅守自身風格。樂曲調式、調性變化幅度增加,大量采用對位法,規整而簡單的樂句結構被打破,更為自由的不規則分布情況頻繁出現,而且本階段福列創作將鋼琴伴奏地位大大提升,前奏部分不再是簡單的和旋、琶音,樂曲旋律、伴奏相互襯托,形成如二重唱和諧演藝的獨特美感。另福列本階段選擇的樂曲歌詞多來自象征派(Symbolist)、巴那斯派(Parnassian)詩人的詩歌,巴那斯派重視形式造型之美,通過嚴謹的創作將情感隱含化的表現,在理性客觀的思考下進行詩歌創作,這也讓樂曲創作融入了新的風格。作為最初在樂曲創作中選擇巴那斯派的作曲家,在福列所創作的《漁夫之歌》中就采用了戈蒂埃的詩歌進行特殊的音樂處理。福列在1887 年選擇了魏爾倫的詩歌創作了著名的《月光》,本曲創作也成為福列創作高峰階段,福列自此進入了創作的“魏爾倫時期”。魏爾倫早期屬于巴那斯派,但后脫離出來創立了象征派,象征派將巴那斯派、浪漫派的特點結合起來,不僅重視含蓄情感的內心描寫,這種重視個人情感抒發但又含蓄暗語的形式同時具有浪漫表達與象征意義的雙重特征,繼承了巴那斯派詩歌創作的音樂節奏美,也突破了傳統音韻對詩歌創作的限制,推進了詩歌語言更為自由并且蘊含豐富意蘊。這些特征都是為何印象派詩歌吸引了福列,例如《美好的歌》《威尼斯之歌五首》展現了豐富的創作技巧以及獨特的音樂氣質,這也成為福列創作的巔峰。④

福列晚期創作階段(1907—1922),本階段創作風格比較中期創作的絢麗多彩呈現出明顯的差異,更重視和聲條例的嚴謹性,歌詞放置更為分散,轉調大量減少,樂曲整體上具有含蓄、純凈、質樸的氣質。本階段福列創作了27 首歌曲,仍然沿用印象派詩人的詩歌,旋律、和聲、復調的創作處理成為成熟,三段式、分節歌的曲式結構完全被通體歌形式所取代。本階段的聲樂套曲作品多為藝術歌曲,轉調頻率也大大降低,調式調性偏向于初期創作的質樸與簡單,比較早期、中期樂曲終止部分出現了主持續音,這些都在聲樂套曲《夏娃之歌》之中體現的最為顯著,比較前期創作的風格來看,歌曲音樂跨度縮減的同時,裝飾性的旋律部分也幾乎在晚期作品中被摒棄了。

二、福列聲樂作品的主要特征

(一)詩歌意境與音樂旋律融合

福列歌曲創作重視個人內心情感的描繪,在詩意歌詞演唱中用音符喚醒聽眾心中的情愫與詩意。在《搖籃》之中,其對詩歌最終句主要通過多次反復處理渲染情感?!癝entent leur masse retenue par l’ame des lointains berceaux(感覺水手們神情恍惚因為遙遠的故土牽絆著他們的靈魂)”。⑤從最后一句詞義可以看出此并列句是歌詞中水手們神情恍惚的根本原因,而且因樂句長度較長,通過平緩旋律抒發情感,力度處理從上一句的強到最后一句的弱做出了處理,符合詩句所描繪的水手們離開港口漸行漸遠的情境。福列創作的巔峰階段多以魏爾倫詩歌作為歌詞,印象派魏爾倫內斂憂郁、優雅精致的抒情詩歌契合了福列所對唯美意境與深刻內涵的雙重追求,兩人藝術創作的完美融合就如舒曼與海涅一般?!稉u籃》中鋼琴伴奏以節約而規整的旋律、節奏型導入詩歌背景,前奏逐漸營造出大海潮汐變化的音樂背景,在演唱者演繹中以不同和聲帶來情感色彩的轉變,描繪出了詩歌背景中海洋潮汐的平緩變化。

(二)和聲織體與鋼琴伴奏的感染力

19世紀浪漫主義席卷法國藝術界,鋼琴伴奏對浪漫主義盛行的歌曲創作起到關鍵作用,本階段藝術歌曲創作將鋼琴伴奏與聲樂部分放置于同等的地位,而且受到浪漫主義創作風格的影響。福列以簡練而成熟的創作方式方鋼琴伴奏感染力更為突出,為歌詞所營造的深遠意境烘托了氛圍。例如他的《夜曲》前奏部分在小調背景中通過優雅明確的兩個小節而引入人聲的旋律,伴奏織體讓樂曲旋律線條變得更加的溫柔,如月色自然傾瀉大地默默流淌的感受,這也讓聽眾感受到作曲者暗示出的含蓄而憂郁的情感,旋律線條與鋼琴伴奏相互映襯,讓人仿佛置于月夜朦朧而靜謐意境之中。此外,福列也通過不斷開拓冉調式間的結合方式,豐富了不同色彩樂曲的對比度。

三、福列聲樂作品中鋼琴伴奏的渲染造境

從福列創作的一系列聲樂作品來看,詩歌與鋼琴聲部結合處理十分自然?!对鹿狻烦錆M詩意氛圍,法國聲樂作品形式上沿襲古典,而音樂內容十分浪漫,比較當時德國聲樂作品,法國聲樂作品在風格上更為細致與含蓄,沿襲古典形式的樂曲創作也讓音樂表現更為高雅,但鋼琴伴奏者、演唱者需要演繹性的創作,本曲中大部分為白聲,伴奏者和演唱者根據《月光》全部連音進行二次創作,所以,本曲不僅要規范化的速度中完成,還需要營造本曲富有詩意的朦朧氛圍。

福列聲樂作品創作將歌唱與鋼琴伴奏放置于同等的地位,部分歌曲中鋼琴伴奏凸顯演唱者演繹的同時起到了助奏的功能?!对鹿狻非{大部分為鋼琴演奏,演唱者擔任了助奏者的角色。從鋼琴演奏技巧上看本曲前奏部分沒有過多難度,但連音彈奏過程要謹慎處理踏板以保證音色平穩、清晰。在第七、第八小節中節拍把握需要更為精確,在嚴格節奏把握下鋼琴伴奏者還需要為演唱者營造出略微漫不經心的氛圍,切入演唱中伴奏需保持純正、干凈,在本曲長樂句中維持了穩定的音樂流動感,平滑處理中需要做好發音清晰,這個部分若缺少伴奏者的氛圍處理,演唱技巧也難以穩定氣息?!对鹿狻分袖撉侔樽嗾咄ㄟ^左手低音部分來營造朦朧感,彈奏過程中需要處理好音色與右踏板,為了銜接前后旋律在休止符出踩踏板,為營造出月色之下清冷、憂傷之感,彈奏出如豎琴般低音撥弦的音色。鋼琴伴奏在描繪月光靜靜流淌的恬靜氛圍起到一定作用,讓聽者產生月光自然流淌之感。

四、福列聲樂作品中鋼琴伴奏的結構連接

在類型多樣的法國聲樂作品中,因鋼琴以呼應性、補充性、對位化的旋律與演唱者人聲形成整體的表達結構,兩者默契的配合才能讓聲樂作品演繹趨于完美。鋼琴表現效果主要體現在作品的內部,通過聲部重復強化人聲、呼應對答,展現出模仿化的復調聯系,實現樂曲表達的補充、強化以及完善。福列大量聲樂作品中存在著規模龐大、作用多樣的尾聲、間奏、引子,這些都是組成歌曲層次多樣化內容以及展示歌曲藝術形象的重要結構連接。例如,獻給雅內于勒小節的《愛之歌》(Chanson d’Amour)Op.27,No.1,此曲將演唱者的歌曲與鋼琴伴奏聲部進行完美的融合,而伴奏與旋律聲部并未有一處相似之處,形成了相互配合、襯托之勢。⑥本曲當中三次間奏之間通過四個小節的樂句進行連接,而句子內聲部形成了細分的八分音符音型,如一串線將不同樂曲段落進行串聯,伴奏者左手鋼琴織體通過連奏持續的八分音符,后進的旋律線條自然而流暢,彈奏中應追求聲部清晰而減少節奏重音。樂曲演唱者需從強和弦到弱和旋的配合表現中應通過自身氣息來讓聲音表現更具感染力,新段落引入之后伴奏者需要將彈奏旋律配合好演唱者的呼吸。因為《愛之歌》采用連續八分音符連奏,配合當中伴奏者需要重視配合演唱者的呼吸。如果歌曲出現大調性的明朗旋律之時,鋼琴伴奏聲部需要在節奏上進行提示,展現出歌曲所要表現的對純潔愛情的向往之情。通過進入最后一段間奏之后,歌曲轉換了調性,伴奏低聲部通過應用低音旋律音效,這對鋼琴伴奏者的彈奏控制力提出了要求。進入尾奏之后鋼琴伴奏聲部采用弱化音量以及連續八分音符的下行旋律展現逐漸消失的旋律,以示樂曲進入了結束部分。從《愛之歌》整體的鋼琴伴奏內容來看,雖然形式頗為簡單,通過引子、間奏、尾聲展示的鋼琴聲部不僅推進了作曲結構情感經歷,還為演唱者演繹起到了強化、引導、轉折、預示的效果,從整體上深化樂曲的情感內涵,本首樂曲中的鋼琴伴奏并未強調技巧的展現,但鋼琴連接樂曲結構的作用卻不可替代。

譜例1《愛之歌》Chanson d’Amour Op.27,No.1

五、福列聲樂作品中鋼琴伴奏的造型模仿

源于美術學科的概念,造型與樂曲、詩歌、舞蹈起到相互對相的作用,后其隨著學科間概念的交叉,造型概念也沿用于音樂創作之中。⑦特定音樂表達擁有相應的和聲、調性、織體以及合適的節奏、速度、力度等展現人類生產生活、自然界中具有音樂特征的屬性。沿用上文提及的福列《愛之歌》作品,概念化、符號化的鋼琴表達成為了詩歌意象表現的最優載體,將詩歌象征化的抽象內容進行了傳遞,這些都對聲樂作品的內涵、情感、主題表達起著關鍵功能。樂曲創作主體采用固定音型,旋律逐漸上行從而創作更多層次以補償演唱者的人聲,讓樂曲所展示的形象更加明朗。本曲為回旋曲式,織體單位為小節,具體劃分為5個部分。八分音節奏呈現出貫穿、反復的節奏型,這也讓《愛之歌》整首作品十分協調。不同段落之間比較可以發現因為段大調經過多次的離調而轉變成為新調降大調,對置和旋也讓聽眾感受到了愛情富有含蓄而集聚迸發的生機。一般來說樂曲主要的伴奏譜都是依賴節奏、織體以及演繹和聲的變化來凸顯演唱者的聲部。福列歌曲并不通過吶喊、喧囂的方式來表現情感,多通過浪漫版的低緩訴說來表現作品情感,但這種含蓄而朦朧的情感表現起來頗為困難。此外,福列聲樂作品中詞句的聲韻、語法、音量、聲線準確把握需要演唱者具有一定技巧。

法國音樂審美格調的表達不僅要求飽含熱情、同時也要含蓄精致,細致而又不過于纖弱。為了能夠表達出創作的本意,福列構思過程中大大減少了伴奏材料,通過簡單、明朗的織體來營造寧靜、深刻的背景,同時結合詩句的音節特色寫成平穩的旋律,《愛之歌》中走向、和旋、音調、節奏都與段落相同,運用了福列經常應用的八分音符,這也逐漸將一個以真摯愛情為追求目標的任性形象描繪出來。不同段落間通樂句長氣息向連接,通過同一和弦織體的強節奏營造了愛情中悲喜交加的反差。

六、結語

福列十分追究鋼琴音色,輕巧、柔和的音響經常出現,切分音型、三連音交替等伴奏在其聲樂作品中的表現,這些頗具浪漫情懷的旋律與節奏形成福列音樂風格的特色之一,也符合了法國聲樂歌曲創作追求的浪漫而含蓄的情感表達。渲染造境、結構連接、造型模仿的普遍存在,顯示出聲音作品的質感。福列的聲樂作品結構簡約、曲調流暢,感情表達含蓄而優雅,創造豐富的意境,從作品的形式到內容都體現了法國聲樂作品細膩、優雅、精致的藝術特點。作品中鋼琴伴奏表現功能多樣化,襯托了節奏、和聲的同時,又通過精致而復雜的織體、獨特音型來展現樂曲獨特的情感內涵。

注釋:

①李秀軍.西方浪漫主義音樂分析與鑒賞[M].上海音樂出版社,2008.

②胡東亮.對福列藝術歌曲的創作特征及鋼琴伴奏的思考[J].音樂創作,2015(1).

③孫莉楠.福列藝術歌曲的創作風格及特點探究[J].音樂天地,2011(9).

④方春月.福列藝術歌曲中的古典風格探究[J].閩江學院學報,2013(4).

⑤袁晨.淺析福列聲樂套曲《佳歌集》中《自黎明來臨》創作特征及演唱處理.黃河之聲,2017(12).

⑥劉昱彤.福列聲樂套曲《一日詩》風格的分析與處理[J].藝術科技,2016(12).

⑦張媛.淺析福列藝術歌曲音樂特點及演唱風格[J].吉林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12(10).

猜你喜歡
鋼琴伴奏演唱者樂曲
始亂
聲樂表演中音樂素養對美聲唱法的重要性
形、韻、意——詠嘆調《有一顆愛心飄落》鋼琴伴奏分析
聲樂演唱中弱音技巧的訓練與運用
淺談舞蹈基訓課的鋼琴伴奏
鋼琴伴奏在民族聲樂演唱中的作用
樂感的培養與鋼琴伴奏的實踐學習
聲樂鋼琴伴奏在與演唱者合作中的協調作用
準媽媽必聽十首胎教樂曲
論我國民族聲樂演唱者的舞臺形體表演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