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工科背景下化工類技術技能人才職業能力評價體系構建

2024-01-05 08:43馬其坤楊永紅
工業技術與職業教育 2023年6期
關鍵詞:技能人才素養

馬其坤,楊永紅

(唐山工業職業技術學院,河北 唐山 063299)

隨著科技的快速發展和產業變革的不斷深入,社會和企業對技術技能人才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2017 年以來,教育部提出“新工科”發展規劃,為促進學校教育與社會教育的有機結合、深化高校教育教學改革創新指明了方向。承擔著培養技術技能人才重要使命的職業院校正在加快推進“新工科”建設,強調學科的實用性、交叉性與綜合性,注重新技術與傳統工業技術的緊密結合,目的在于培養出可以滿足區域產業需求的,具備扎實專業技能、較強工程實踐能力及創新能力的新工科人才[1]。高職院校通常采用職業技能鑒定的方式對學生的職業技能進行評價,顯然已經不能適應企業發展的需要。因此,堅持以職業能力為導向,構建一套更科學全面的技術技能人才評價體系,對促進高職院校加強人才培養的內涵建設,形成自我約束、自我發展的機制,進而推動職業教育高質量發展,顯得頗為重要。本文以高職化工類技術技能人才職業能力評價體系構建為例,以期全面科學評價高職院校技術技能人才培養質量,有力推進教學改革,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

1 新工科背景下評價體系存在問題

技能人才評價是將通過一種或多種途徑取得職業活動績效的證據,與相應的職業技能標準相對照,以判斷職業技能水平的過程。與發達國家相比,我國技術技能人才評價體系主要存在以下問題。

1.1 評價目標不明確

受傳統招生錄取模式的影響,高職學生普遍入學分數較低,理論基礎較弱。傳統的評價方式過于強調選拔優秀的功能,忽視學生的進步和個體優勢,使學生被動地消極地被評價,容易對學生的心理造成負擔和負面影響,壓抑學生自我發展的欲望和潛能,不利于激發學生學習動機和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不利于樹立學生發展自信心[2]。建構主義理論認為,評價目標應具有發展性特征,即幫助學生展示成就、發現不足,根據每個學生的發展情況和知識建構能力的差異,因材施教,激發學生發展潛力,樹立學生發展自信心,促進每個學生自我反思和自我發展。隨著高新技術的持續發展和產業結構的升級改造,高職院校要改變傳統評價的價值取向,以滿足各行各業對技術技能人才的緊迫需要。

1.2 評價內容的重點不突

黨的二十大報告明確指出,“要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钡軐W科式教學評價的影響,傳統評價內容過于重視知識技能輕綜合素養,對探究能力、合作能力、創新能力、職業精神和職業素養等評價不足。職業教育作為一種類型教育,在實施技術技能人才評價時,應從素質、知識、能力等多維度確定評價內容,培養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良好的職業素養和職業道德,良好的身心素質和人文素養,提升學生就業所需的專業知識和操作技能,以滿足學生終身學習和可持續發展的需要。

1.3 缺乏量化的考核標準

傳統教學評價多采用統一的評價標準評價所有學生,且多沿用“了解、熟悉、掌握”等主觀定性詞語,缺乏定量的考核標準,嚴重影響評價的客觀性和科學性,不利于學生多樣化成才??荚囌猩贫雀母锾貏e是高職擴招以來,高職生源結構和入學水平呈現多元化特征。根據多元智能理論,每個學生都有自己的優勢智力領域。因此,應根據學生個體發展需要制定具有個性化、公開化、分層化的評價標準,充分發揮學生的創造性,使學生能基于原有的知識經驗完成學習任務并積累經驗建構知識體系,培養創新意識、職業能力和綜合素養,實現學生自我更好地發展。

1.4 評價主體不全面

學校教師作為傳統的評價主體,由于認知水平、專業領域等方面的差異,導致評價結果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主觀因素影響,無法對學生進行全方位的衡量。而對于企業、社會等第三方而言,更多從雇主的角度來衡量所培養的畢業生是否滿足于企業、社會發展需要。缺少企業、社會等第三方的參與,也就無法對學生就業所需的職業素養、專業知識和操作技能做出科學合理的評價。學生對評價活動的參與度較低也直接影響到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因此,應采用學生、教師、企業、社會等多元主體共同參與。學生通過自評、互評和小組評價認知自己的優勢與不足,明晰自我定位和發展目標,有利于激發學生學習熱情、培養團結協作、語言表達能力和批判性思維。教師依據評價標準客觀公正地評價學生的學習成長過程,幫助學生梳理成功經驗,分析存在問題及原因,激發自身成長動力。行業和企業專家依據行業標準、職業資格標準、崗位任職標準等,對學生的專業技能、操作水平、職業素養給予評價,對高職學生高質量發展和就業能力提升具有現實意義。

1.5 評價形式單一

目前的評價方式更多地重視學生的理論基礎考核,經常通過一張試卷來評價學生專業水平的高低,評價結果均以分數的形式反饋給學生[3]。單一的評價形式忽視了學生職業素養和專業技能的評定,很大程度上影響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學生的進步和發展是螺旋上升或波浪式前進的。因此,應立足學生的發展現狀,堅持形成性評價和過程性評價結合,堅持全面評價與個性評價并重,堅持增值評價與成效評價結合,充分調動學生內生動力,促使其及時發現自我潛能和存在問題,充分發揮各自特長,不斷改進學習方法,形成促進自我發展的良性循環。

1.6 評價結果不反饋

評價過程中更多重視教師教學過程的監控,如教學資料、聽課巡課、教學比賽等過程都給予了高度重視,而對學生的評價結果均以分數的形式反饋給學生,忽視對實驗、實訓和實習等實踐環節的監控,對學生學習動力、行為習慣以及學習過程的關注不夠,存在只考核不反饋的現象,評價結果無法為教學服務,為學生發展服務。因此,應充分考慮學生成長及身心發展規律,評價結果要堅持定性與定量結合、評價導向性與激勵性結合、差異性與客觀性結合的原則,形成更趨向于能表征學生進步的個人發展趨勢圖、課程結業證書、課程作品等評價結果呈現形式,以橫向上促進學生整體成才,縱向上體現學生個體進步,使評價結果發揮改進教學的積極作用。

2 高職多元立體評價體系的構建原則

為了對化工類技術技能人才進行科學、客觀和準確的評價,實現服務學生發展,促進高質量就業的育人目標,高職院校在構建多元立體評價體系過程中應遵循以下原則。

2.1 德能并重原則

在我國對外開放和經濟不斷發展的背景下,學生或多或少受到一些不良社會現象影響,乃至影響到他們人生觀和價值觀的形成。教育的根本任務是立德樹人,把思想政治工作貫穿教育教學全過程,培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4]。既要發揮思政課程的主渠道作用,又要發揮專業課育人功能,提升學生思想政治素養。習近平總書記強調: “要把立德樹人的成效作為檢驗學校一切工作的根本標準”??梢?,德育是人才培養的基礎,應注重德技并修,在考核評價中,應把“德”放在首位,做到德能并重。

2.2 客觀性原則

客觀公正是評價最基本的要求,在評價過程中要貫徹客觀性的原則。一是對各個關鍵指標進行整合與重構,既要體現其層次性又要突出其整體性,以保證評價標準各指標的客觀公正不帶有隨意性;二是要結合學科特點采用相應的評價方法,堅持形成性評價和過程性評價結合、堅持全面評價與個性評價并重、堅持增值評價與成效評價結合,保證評價方法的客觀有效,切忌“一刀切”;三是采用學生、教師、企業、行業等多元主體共同參與,凸顯多元評價的客觀性和多樣性。最后,評價時要協調各評價主體間的價值觀念,以客觀存在的事實為基礎,以客觀公正的態度進行評價,不能主觀臆斷和摻雜個人情感。

2.3 發展性原則

科學技術在不斷發展,人才需求也會隨之變化。人才培養不僅僅要適應行業產業發展,更應該具有一定的前瞻性和引領性,要走在產業發展前面。因此,為了評價了解教學現狀和改進不足,評價標準并非固定不變的。評價指標應重點關注學生發展全過程,強調指標條目的前瞻性;評價方式應隨評價對象的不同而有所區別,評價內容和評價標準應隨產業發展實時動態調整,并根據專業特點和實踐反饋不斷調整完善、改進優化,從而使評價全過程靈活地、動態地適應人才培養過程。

2.4 可操作性原則

評價指標體系的構建需要通過一系列指標來說明各個相關主體的內容。因此,我們應當力求選取的評價指標具有兼容性、可觀察性和內在邏輯性,對評價指標的描述明確、具體、清晰。對于一些難以量化的指標,應轉化為可觀測的具體行為,以便迅速準確地量化操作、收集數據、獲取結果,確保評價較強的實際操作性。

3 技術技能型人才培養質量評價體系的構建

3.1 評價體系框架的構建

應用化工技術專業成立了由學生自身、高校教師、用人單位、行業社會四元主體組成的專家委員會,認真分析評價目標、評價指標、評價方法等,以新工科教育改革為導向,根據上述德能并重、客觀性、發展性、可操作性原則,結合新工科建設的新特征、職業技能評價實踐經驗和國內外職業能力研究成果,構建了一套以綜合職業能力為導向的“1234”化工類技術技能人才職業能力評價體系框架。

該框架由“一條主線、二種方式、三項指標、四元主體”組成,如圖1 所示。一條主線是以綜合職業能力為導向。二種方式是指技能人才評價采取過程性評價和終結性評價相結合的方式,從而取得教育行政部門頒發的學歷證書和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門頒發的職業資格證書或職業技能等級證書。三項指標是指評價技能人才所需要構建的指標體系,其中一級指標是核心素養、理論知識、操作技能三項;以學生自身、高校教師、用人單位、行業社會四元主體共同參與。形成以職業素養為基礎、技術技能為核心,職業能力為導向的技術技能人才評價體系框架。

圖1 “1234”技術技能人才評價體系框架

3.2 評價指標體系的建立

首先,依據職業能力分層理論,分析化工相關崗位技術技能人才職業能力需求,明確評價目標和內容[4]。隨后,結合化工精餾安全控制、化工危險與可操作性分析、化工設備檢維修作業等職業技能等級標準和化工總控工、化學檢驗員等職業資格標準,確定評價方式,確保評價指標體系與國家職業標準相銜接;最后,在核心素養、理論知識、操作技能三項指標的基礎上建立了化工類專業技術技能評價指標體系(見圖2)。

圖2 化工類專業技術技能評價指標體系

評價體系中,核心素養、理論知識、操作技能構成技能人才評價體系的一級指標;組織協調等構成評價體系的二級指標;職業道德等構成評價體系的三級指標。該體系指標中“職業道德”等9 項評價指標體現核心素養的要求;理論知識、操作技能指標內容包括化工精餾安全控制、化工危險與可操作性分析、化工設備檢維修作業等職業技能等級標準和化工總控工、化學檢驗員等職業資格標準等職業能力要求。對核心素養、理論知識、操作技能采用過程性評價與終結性評價相結合的方式,最終取得相應專業學歷證書和職業資格證書或職業技能等級證書。

3.3 評價內容的分析

3.3.1 核心素養的評價

核心素養包括職業素養、自我提升和組織協調三方面,是評價人才的前提條件。對于核心素養的評價,結合教學安排在學校和企業交替進行。借助課程平臺、虛擬仿真系統、高校安全考試系統等第三方平臺,構建“過程+終結”“課前+課中+課后”全過程評價體系。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完成開放性項目的方案設計與實施。學生代表展示方案,師生共同對課堂參與情況、任務完成情況、職業素養等進行全方位評價,企業專家主要評價學生方案設計、組織實施、拓展任務等完成情況。累積學習積分實現增值評價,形成學習檔案傳遞到后續課程,促進學生可持續發展。教師根據教學過程與評價結果及時調整教學策略,優化升級實施路徑,實現教與學雙向促進。

3.3.2 理論知識的評價

在過程性評價的前提下,根據化工行業企業對化工類技術技能人才職業能力需求設置理論知識評價內容,根據課程特點設置試卷、成果、報告等不同的評價方式,注重專業理論知識的理解和應用。職業資格證書相關課程由學校和鑒定中心共同商定評價內容和評價方式,并根據每門課程的成績與該課程的比重計算理論知識成績,理論知識成績達到60 分為合格。

3.3.3 操作技能的評價

操作技能的評價包括校內實踐技能成績、企業綜合技能成績和拓展技能成績。選擇一至兩個模塊由學校教師和鑒定中心共同編制技能試卷,組織考評員參照職業資格證書或技能鑒定證書標準實施技能鑒定,并按照模塊成績與比重計算校內實踐技能成績[6]。綜合職業技能評價由實習企業結合生產實際進行,評價方式由企業與學校共同擬定,評價內容涵蓋工藝操作、設備維護、樣品檢測、安全防護、方案設計、報告編寫等技能,根據學生掌握情況逐步推進。拓展技能成績包括社會實踐、技能競賽、創新創業等模塊,學生結合自身興趣愛好自由選擇模塊,根據級別標準給予加分獎勵。理論知識和技能成績均合格的學生可取得職業資格證書。

3.4 改革成效

專業團隊積極爭取有關部門的支持,加強校企合作,將評價體系應用到化工類專業學生職業能力評價考核中,并以此為契機帶動專業人才培養與教學改革,已初見成效。具體表現在以下方面。

3.4.1 校企合作逐漸加強

新評價體系實施縮短了學校與企業的距離,企業責任意識增強,不斷將校園文化與企業文化深度融合,做到車間與班級合一,師傅與教師合一,員工和學生合一。教學內容更加貼近企業生產實際,培養的畢業生具備上手快、能吃苦、能干事的特質,全面提高了人才培養質量。

3.4.2 人才培養過程逐漸優化

專業將安全環保、清潔生產、責任關懷、勞動精神、創新意識等培養融入人才培養全過程,完善職業素養與職業技能深度融合的課程體系,改變傳統的考核方式,優化人才培養方案,充分挖掘學生的閃光點。學生逐步養成了遵規守紀、文明操作、獨立思考的職業習慣,培養了愛崗敬業、團結協作、勇于創新的職業精神,做到各盡其能,各展其才。

3.4.3 學生職業能力全面提升

評價體系實施促使專業結合自身特色開展豐富多彩的專業社團、創新創業、社會實踐等活動,學生的合作意識和創新思維得到充分調動,綜合職業能力得到全面提升,在各級各類競賽中屢獲佳績。畢業生就業能力顯著增強,受到用人單位普遍認可?;ゎ悓I畢業生一次性就業率達到98.7%,滿意度達96.4%。

4 持續優化技能人才評價的思考

以新工科建設為契機構建的“1234”技能人才評價體系雖取得了一定成效, 但仍存在一些值得關注和完善的地方。

4.1 保持第三方主體的專業性和穩定性

只有保持校外引入團隊的穩定性和專業性,才能充分發揮其在教學評價中的基礎作用。因此,要制定詳細的第三方主體引入制度,完善相關待遇,引入專業化人才。細化分工和工作指標,如行業協會提供行業技術信息,進行社會需求調研和畢業生跟蹤調查,確保評價指標體系與國家職業標準相銜接。企業通過共建實習實訓基地、提供兼職教師、參與專業建設、接受學生頂崗實習等,全面參與綜合實踐評價活動。企業和社會組織的專業性和穩定性,對全面科學人才評價和人才培養質量提升具有重要的意義。

4.2 注重學生學習過程的監控

技能人才評價的過程性評價方式要注重對學生學習過程的監控,包括學生出勤、課堂表現、任務完成度等參與教與學的過程。要根據課程性質采用設計方案、實踐報告、實踐作品等多種評價形式,如專業課程設計采用提交設計方案、答辯匯報等形式評定成績;工業分析檢驗把完成特定檢測項目作為成績評定的重要組成部分。另外,注重學生參與專業社團、創新創業、社會實踐和技能競賽等情況,重點突出實踐能力和專業素質的考核。通過關注學生的學習過程實現增值評價,更好地發揮考核評價的引導作用[7-8]。

4.3 完善信息采集和反饋機制

評價結果的分析與反饋有助于及時地發現技術技能人才評價中存在的不足。高職人才培養過程在高職院校和合作企業交替進行。為在兩個獨立運行體系中采用一致的評價標準,要根據企業生產過程的周期性來安排實習時間,并充分發揮課程網站和校友邦等第三方平臺的信息采集與反饋功能。校內課程網站對學生資源學習、互動討論、在線測試、任務完成情況進行實時監測。校友邦設置在線簽到、實習日志、實習周志、實習報告、成績評定等模塊,實時監測學生校外任務完成情況。校內和校外的評價反饋對各項評價落實起到了質量控制的作用,為優化人才培養過程提供參考。

5 結語

結合新工科建設需要構建完善的高職院校技能人才評價體系,深化人才培養和教學模式改革,實現院校培養與社會需要接軌,以滿足科技發展和產業升級需要。在堅持以人為本,積極協調各方需求的前提下,逐步建立“學校主體、學生參與、社會認可、企業滿意”的德技并修技能人才評價長效機制,有效地促進教學質量的提高,為社會培養急需人才打下良好基礎。

猜你喜歡
技能人才素養
高級技能
人才云
必修上素養測評 第四測
必修上素養測評 第三測
必修上素養測評 第八測
必修上素養測評 第七測
忘不了的人才之策
留住人才要走心
“人才爭奪戰”
秣馬厲兵強技能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