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型平戰結合醫院污水處理站設計實例

2024-01-08 09:32王夢影劉兵黃金友劉波何慶國李鴻斌
工業用水與廢水 2023年6期
關鍵詞:次氯酸鈉生物膜污水處理

王夢影, 劉兵, 黃金友, 劉波, 何慶國, 李鴻斌

(中建三局第一建設工程有限責任公司, 武漢 430040)

平戰結合醫院指在符合平時醫療服務要求的前提下, 滿足疫時快速轉換、 實現救治需求的醫院。為日后更好應對重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 平戰結合醫院成為未來醫院建設的首選方向[1-2]。 其污水處理站除了滿足平時的污水處理功能之外, 還應在疫時能夠阻斷傳染病原體經水傳播, 對于防止傳染病大面積擴散至關重要。 《綜合醫院“平疫結合”可轉換病區建筑技術導則》中明確指出了污水處置的重要性, 醫院類工程設計規范也已重新修訂, 這給污水處理站的設計帶來新的挑戰。

本文以武漢某新建大型平戰結合醫院為例, 詳細介紹了污水處理站的設計方案及處理工藝, 給出了平疫轉換應用模式, 以期為同類型工程建設提供參考。

1 工程概況

該醫院設計床位2 000 張, 平時作為國家三甲老年病??漆t院及國際化康養醫療服務中心, 疫時轉換為傳染病醫院。

整個院區污水包括生活污水和醫療廢水。 生活污水來自限制區, 主要為行政辦公樓、 倒班宿舍區域; 醫療廢水來自隔離區, 包括醫療綜合樓及限制區以外其他區域, 水質中或含有致病菌、 病毒等有害物質。 生活污水和醫療廢水采取分質、 分流處理, 生活污水經化糞池后達標排至城市污水處理廠, 醫療廢水經化糞池后進入污水處理站, 再經二級處理達標排至城市污水處理廠。

污水處理站采用“預處理(含消毒)+二級處理+消毒”工藝, 設置2 套污水處理設施, 總處理規模為2 400 m3/d, 設計每天運行16 h。 平時2 套污水處理設施按周期輪流運行, 疫時2 套污水處理設施滿負荷運行。

2 設計水量、 水質

2.1 平時狀態下設計水量、 水質

平時狀態下, 生活污水設計水量為166.5 m3/d, 排放執行GB 8978—1996《污水綜合排放標準》三級標準[3]。 醫療廢水設計水量為914.5 m3/d, 排放執行GB 18466—2005《醫療機構水污染物排放標準》預處理標準[4]。 生活污水及醫療廢水中的NH3-N 執行GB/T 31962—2015《污水排入城鎮下水道水質標準》中的B 級標準[5]。 設計進出水水質見表1。

2.2 疫時狀態下設計水量、 水質

疫時狀態下, 本項目轉換為傳染病醫院, 生活污水設計水量為170.8 m3/d, 進出水水質及濃度指標與平時狀態相同(見表1), 不同的是污水產生量及排放量增多, 排放同樣執行GB 8978—1996 三級標準。 醫療廢水設計水量為1 971.6 m3/d, 設計進水水質及濃度指標同表1; 排放執行GB 18466—2005 規定的傳染病、 結核病醫療機構水污染物排放限值(日均值), 其中NH3-N 按照GB/T 31962—2015 中B 級標準執行。 本項目地處長江流域, 醫院建設要求質量標準高, 綜合考慮經濟、 環境、 社會效益和當地自然氣候條件及院方要求, 污水處理站的出水排放控制限值相較于執行標準更加嚴格。疫時狀態下, 醫療廢水除執行上述標準外, 對腸道致病菌、 腸道病菌、 結核桿菌及SARS-CoV-2 病毒提出了“不得檢出”的嚴格要求, 主要出水水質指標控制限值如表2 所示。

3 污水處理工藝

針對醫療廢水具有含病原微生物、 有機溶劑、消毒劑的特點, 目前常用的處理效果較好的生物處理工藝主要有活性污泥法、 生物接觸氧化法、 膜生物反應器等。 活性污泥法水質適應性強, 但停留時間較長, 生物脫氮效果差[6], 且產生污泥量多, 曝氣量大, 不適用于傳染病醫院[7]。 膜生物反應器設備結構緊湊, SS 和病原體去除率高[8], 但造價高,耗能高, 運行管理復雜, 適用于負荷較小的醫院改造工程[9]、 應急醫院工程[7-10], 大型綜合醫院污水處理工程應用該工藝較少。 生物接觸氧化法對水質水量變化適應性強, 容積負荷高, 污泥量少且不受污泥膨脹影響[11], 適用于具有復雜醫藥成分污水的處理[12-14], 同時該工藝經濟成本較低, 工藝操作及管理效率較高, 在大型綜合醫院中應用較多, 且效果較好[6,15]。

考慮到本醫院項目規模大, 兼具平疫轉換功能, 且綠色環保要求高, 經過綜合比選, 本污水處理站采用生物接觸氧化法, 預處理部分采用預消毒-格柵間-調節池, 核心生化部分采用Waterbro生物膜工藝, 后續進行沉淀和二次消毒處理, 工藝流程如圖1 所示。 處理方案滿足HJ 2029—2013《醫院污水處理工程技術規范》[16]規定。

污水經預消毒后進入格柵間, 截留較大懸浮物, 脫氯后進入調節池, 充分混合均勻, 穩定進入后續生物膜處理工藝。

Waterbro 生物膜設備將生化部分和澄清單元一體化。 生化部分內設底部engelbart 曝氣器, 可產生低通量微小氣泡, 有效降解有機物; 內設的VFG 生物膜載體, 由好氧菌、 厭氧菌等微生物組成的生態系統形成生物膜, 可氧化分解COD、NH3-N 及有毒有害物質。 澄清單元內設新型VF 填料, 特殊的結構設計能夠保證固液的高效分離, 保證出水穩定。

經生物膜工藝處理之后, 出水進入沉淀池, 經泥水分離后部分污泥回流至接觸氧化池, 剩余污泥進入污泥池, 污泥經消毒、 脫水后交給具有相關資質的單位外運處置。

污水經沉淀、 過濾后, 進行二次消毒, 預消毒和二次消毒均由現場配置的5 kg/h 次氯酸鈉全套在線制備系統提供, 次氯酸鈉質量分數為0.8%。出水水質經檢測達標后排放。

此外, 污水處理站惡臭氣體采用次氯酸鈉噴淋-活性炭吸附工藝處理后通過高度為15 m 排氣筒排放。

4 主要構筑物及設計參數

(1) 預消毒池及脫氯池。 預消毒池1 座, 地下鋼砼結構, 尺寸為9.6 m×2.3 m×5.5 m, 有效水深為4.8 m, 停留時間為2 h, 采用次氯酸鈉消毒, 加氯量設計取值50 mg/L, 加氯量為5.0 kg/h。 脫氯池1 座, 地下鋼砼結構, 尺寸為4.0 m×2.7 m×6.0 m, 有效水深為5.0 m, 停留時間為0.5 h, 采用硫代硫酸鈉脫氯; 配置余氯在線測定儀1 臺, 余氯報警器1 臺, 預消毒池及脫氯池僅在疫時啟用。

(2) 調節池。 3 座, 地下鋼砼結構, 尺寸分別為8.7 m×7.7 m×6.0 m、 8.7 m×3.4 m×6.0 m、 5.7 m×4.3 m×6.0 m, 總有效容積為600 m3, 有效水深為4.8 m, 連續運行時停留時間為6.0 h。 攪拌用壓縮空氣量為4.5 m3/min(含脫氯池)。 配置羅茨風機2 臺(1 用1 備), Q = 5.0 m3/min, P = 49 kPa;污水提升泵4 臺(2 用2 備), Q=50 m3/h, H=10 m; 超聲波液位計2 套; 空氣攪拌器2 套, 曝氣量為2m3/(h·m2), 穿孔曝氣。

(3) 水解酸化池。 2 座, 地下鋼砼結構, 內置固定填料, 單座尺寸為7.7 m×2.7 m×8.0 m, 總有效容積為300 m3, 有效水深為7.5 m。 溫度保證15 ~40 ℃, DO 質量濃度保持在0.2 ~0.5 mg/L, 停留時間為3.0 h, 上升流速為1.0 m/s, 污泥濃度為10 g/L。 配置布水器2 套, Q=50 m3/h; 潛水攪拌器2臺, N=4 kW。

(4) 接觸氧化池。 4 座, 地下鋼砼結構, 單座尺寸為7.7 m × 3.7 m × 8.0 m, 有效水深為5.2 m,兩級處理, 停留時間為2.0 ~6.0 h。 內置VFG 生物膜載體填料, 填料有效容積為312 m3, 填料層高度為3.5 m, 比表面積大于240 m2/m3; 曝氣裝置4 套,單套裝置配80 個低通量微孔曝氣器, 單個曝氣器直徑為215 mm, 氣泡直徑為1 ~2 mm, 氧氣利用率大于25%, 通氣量為0.5 ~8 m3/h; 氣水比為18 ∶1, 曝氣量為30 m3/min, 于填料下方滿平面均勻曝氣。 設計負荷為1.0 kg[BOD5]/(m3[填料]·d), 污泥產率為0.4 kg[VSS]/kg[BOD5], 進水BOD5濃度過高時, 設出水回流系統。 硝化液回流泵4 臺(2用2 備), Q=100 m3/h, H=7 m, N=2.2 kW; 高效均勻出水裝置4 套, Q=25 m3/h; 羅茨風機3 臺(2 用1 備), Q=15.0 m3/min, P=69 kPa。

(5) 沉淀池。 2 座, 地下鋼砼結構, 單座尺寸為7.7 m × 6.7 m × 8.0 m, 有效停留時間為1.3 h,表面負荷為1.1 m3/(m2·h)。 設置出水堰2 套, Q=50 m3/h; 污泥泵16 臺, Q=30 m3/h, H=10 m, N=1.5 kW。

(6) 多介質過濾器。 6 臺(4 用2 備), 單臺尺寸為φ1.6 m×2.0 m, 濾料為活性炭加石英砂, 活性炭層厚0.4 m, 粒徑為0.8 ~1.5 mm, 石英砂層厚0.8 m, 粒徑為1.0 ~1.4 mm, 濾速為12 m/s。

(7) 消毒池。 2 座, 地下鋼砼結構, 單座尺寸為7.7 m×3.0 m×8.0 m, 設計有效容積為250 m3,有效水深為6.0 m。 根據GB 18466—2005, 非傳染病醫院污水接觸消毒時間不小于1.0 h, 傳染病醫院污水接觸消毒時間不小于1.5 h, 本工程設計接觸消毒時間為2.5 h。 配置反洗泵4 臺(2 用2 備),Q=150 m3/h, H=16 m, N=11 kW。

設計加氯量在平時和疫時不同。 平時狀態下,設計加氯量為20 mg/L, 加氯量為1.0 kg/h, 經余氯在線測定儀調節, 保證接觸池出口總余氯的質量濃度為2 ~8 mg/L。 疫時狀態下, 設計加氯量為25 mg/L, 加氯量為2.5 kg/h, 經余氯在線測定儀調節, 保證接觸池出口總余氯的質量濃度為6.5 ~10 mg/L。 配置2 臺2 m3消毒加藥裝置, 包含6 臺計量泵及6 臺電磁流量計。

5 工程設計特點

(1) 本工程承擔2 000 張床位的大型綜合醫院的污水處理, 規模大; 采用Waterbro 生物膜一體化設備進行二級處理, 現場配備次氯酸鈉消毒劑制取裝置, 區分平、 疫狀態運行, 經濟性、 可靠性更高。

(2) Waterbro 生物膜工藝優勢明顯。 通過內置生物膜載體填料, 使容積負荷量高于一般工藝方法, BOD5、 COD、 NH3-N、 有毒有害物質等的去除率更高; 低通量微孔曝氣傳質效率高, 避免了傳統曝氣方式造成的污泥老化或膨脹問題, 且產生污泥量少, 綠色環保; 新型澄清單元VF 填料, 相較于斜管、 斜板填料, 水力分布更均勻, 固液分離效率更高。 Waterbro 生物膜一體化設備能耗低、 投資少、 運營管理簡便。

(3) 平疫快速、 靈活轉換。 平時狀態下, 生活污水走向為: 進水→化糞池→城市污水處理廠; 疫時狀態下, 在化糞池處投加次氯酸鈉消毒。 平時狀態下, 醫療廢水走向為: 進水→化糞池→二級+消毒(2.5 kg/h)→城市污水處理廠; 疫時狀態下,醫療廢水走向為: 進水→化糞池(投加次氯酸納消毒)→預消毒池(次氯酸鈉, 5 kg/h, 2.0 h)→二級+消毒(次氯酸鈉, 2.5 kg/h)→城市污水處理廠。

6 運行效果

疫時運行(取2022 年11 月最高值)及平時運行(取2023 年2 月最高值)出水水質如表3 所示, 各項指標均處于設計限值以內, 平時狀態COD、BOD5、 SS、 NH3-N 去除率分別為86.3%、 86.7%、88.5%、 60.0%; 疫時狀態COD、 BOD5、 SS、 NH3-N 去除率分別為85.2%、 87.5%、 85.0%、 92.7%,且未檢出要求控制的致病菌及SARS-CoV-2, 水處理效果良好。

表3 污水處理站出水水質Tab.3 Effluent water quality of sewage treatment station

7 經濟效益分析

本工程總投資約879 萬元, 噸水運行費用平時約1.30 元, 疫時約1.55 元, 包含人工費、 藥劑費、設備維護費、 污泥處置費、 電費等。

8 結語

采用預處理(含消毒)-Waterbro 生物膜二級處理-消毒的組合工藝, 處理具有病原微生物、 有機物、 消毒劑的醫療廢水, 平時運行COD、 BOD5、NH3-N 出水質量濃度分別在34.3、 13.3、 12.0 mg/L以下, 糞大腸菌群數為100 MPN/L, 總余氯質量濃度在3.6 mg/L 以下; 疫時運行COD、 BOD5、 NH3-N出水質量濃度分別在37.1、 12.5、 2.2 mg/L 以下,糞大腸菌群數為100 MPN/L, 總余氯質量濃度在7.0 mg/L 以下, 2 種運行狀態的出水水質均遠優于GB 18466—2005 及GB/T 31962—2015 標準要求。采用次氯酸鈉消毒后出水中未檢出所要求控制的病菌及SARS-CoV-2。 該工程設計綠色環保, 平疫轉換方法經濟可靠。

猜你喜歡
次氯酸鈉生物膜污水處理
次氯酸鈉消毒系統及其自控改造與應用
我國鄉鎮污水處理模式的探討
太原市61個村要建污水處理設施嚴禁直排入河
幽門螺桿菌生物膜的研究進展
生物膜胞外聚合物研究進展
廢次氯酸鈉的循環利用及其對乙炔裝置水耗的影響
涌浪機在污水處理中的應用
光動力對細菌生物膜的作用研究進展
NY3菌固定化及生物膜處理含油廢水的研究
氯壓機進次氯酸鈉的原因及對策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