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以科學綠化夯實濟寧生態底色

2024-01-08 00:57撰文供圖王建
山東綠化 2023年5期
關鍵詞:荒山管護造林

撰文·供圖|王建

近年來,濟寧市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牢固樹立和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以實施科學綠化為統領,加強規劃指導,優化資源配置,強化質量監督,完善政策機制,全速推動國土綠化擴容增量,全方位提升森林生態系統質量,全面實現林業發展提質增效,先后被授予全國綠化模范城市、國家森林城市等榮譽稱號,實施了全國首批中央財政支持國土綠化尼山試點示范項目,2022年以來完成荒山綠化4000余公頃,受到山東省委主要領導肯定,《人民日報》等主流媒體多次宣傳報道。工作中,濟寧市始終堅持做好全民動員、因地制宜、科學專業、長效管護、綜合效益的全面統籌推進,探索實施了“五方工作合力、五個專門模式、三類綠化空間、三項技術體系、五項增收措施”的工作機制,實現了全市域科學綠化、生態治理與經濟社會發展的齊頭并進、協同發展。

一、堅持黨政同責、全民參與,全面凝聚“五方工作合力”

濟寧市委、市政府研究建立落實市縣鎮村責任聯動和幫扶機制,按照“市級統籌、縣級主體、鄉鎮負責、村級落實”的原則,逐級簽訂目標責任書,實行網格化管理,并依托林長制體系,納入林長制年度工作考核目標。全面壓實包保領導、技術指導、施工單位、監理單位、長期管護“五方責任”,5項責任清單在全部115個山頭顯著位置進行公示,充分調動各方參與荒山綠化的主動性和自覺性。建立部門、企業幫扶機制,搭建濟寧市“云植樹”平臺,動員民營企業主動捐資100余萬元,形成齊抓共管、廣泛參與的共建共享新格局。一是壓實包保領導責任。每個山頭明確1名包保領導,由縣、鄉兩級林長擔任,負責抓統籌、負總責,定期實地調研、聽取匯報,及時發現并解決荒山綠化推進中的突出問題。二是壓實技術指導責任。每個山頭明確1名專業技術人員,負責對參與植樹造林人員進行技術培訓和指導,檢查施工質量,發現問題及時督促整改。三是壓實施工單位責任。每個山頭明確1名施工單位責任人員,落實第一責任人職責,靠一線、負全責,扎實做好荒山綠化全面工作,并對施工質量終身負責。四是壓實監理單位責任。每個山頭明確1名監理單位責任人員,按照造林作業設計及有關要求,開展質量控制、進度控制、投資控制和安全管理、合同管理、信息管理以及施工組織協調等工程全過程監理工作。五是壓實長期管護責任。每個山頭明確1名管理人員,負責責任區域內林木長期管護工作,根據責任山頭區域,嚴格值守看護,堅決杜絕人為破壞、羊群啃食等毀林事件發生。

曲阜市顏母山綠化成效

▲ 泗水縣紅頂山綠化成效

二、堅持建管并重、鏈條管理,全力打造“五個專門模式”

市委主要負責同志多次召集專題研究,提出荒山綠化“五個專門模式”工作要求,建立健全荒山綠化建管并重全鏈條工作機制,組織開展荒山綠化擂臺賽,在全省率先開展綠化示范林建設行動。一是建立專門綠化隊伍。在全面推行工程造林的基礎上,2022年在荒山綠化涉及的298個村中成立173支鄉村綠化隊,2023年又新成立40支鄉村綠化隊,負責本村或臨村荒山綠化的挖坑、植樹等作業任務,按照每人每天80—120元的標準統一發放勞動報酬,吸納農村剩余勞動力參與,解決了實施大規模造林勞動力不足問題。二是建設專用基礎設施。對于納入荒山綠化三年行動的荒山,按照每13公頃配備1個蓄水池、每33公頃配備1眼井或1處水源地、至少建設1條滿足施工需求道路的標準,將專門的引蓄水設施、施工道路與荒山造林一體設計、一體招標、一體施工。全市累計打深水井66眼,建設蓄水池224個,鋪設引水管網370.3千米,修建施工便道171.1千米。三是組建專業管護隊伍。全面實行3年管護期制度,所有山頭全部配備養護隊伍和看護人員,養護隊伍由施工單位負責組建,看護人員由現有護林員和申請設置的公益崗人員擔任;在所有山頭路口設置看護崗,配備護林房等設施,結合全面建設封山墻(網)設施,徹底解決“重建設、輕管護”問題。四是配備專用工具設備。所有荒山綠化山頭均配備護林房、滅火器、通信設備和檢查設備等,對無法打井澆水的貧水區,配備專門澆水車。微山縣兩城鎮荒山綠化區域打井極為困難,配備專用拉水車6臺,確保干旱情況下苗木及時澆水。五是投入專項保障資金。爭取中央財政國土綠化試點示范項目補助資金1.5億元,市、縣兩級通過財政預算和專項債方式先后投入資金1.1億元,有力地保障了荒山綠化進度和質量。

三、堅持規劃引領、適地適樹,合理布局“三類綠化空間”

濟寧市委、市政府將荒山綠化納入全市指揮部工作體系,成立3名市級領導任指揮長的荒山綠化工作指揮部,抽調各單位業務骨干組成工作專班,印發《濟寧市荒山綠化三年行動專項規劃》《濟寧市荒山綠化三年行動工作實施方案》等文件,邀請權威專家團隊參與實地調研,科學布局分區、分項、分類“三類綠化空間”,確定造林區域、綠化模式、栽植樹種、管護方式等,落實落細“在哪種”“種什么”“怎么種”“怎么管”等各關鍵環節。一是做到分區統籌推進。將全市荒山綠化空間劃分為尼山區域、重要交通可視沿線區域、一般區域3個片區,將孔子誕生地、尼山世界文明論壇永久舉辦地作為重點綠化區,提升綠化標準,示范帶動全域實施科學綠化。二是做到分項同步實施。將人工造林、退化林修復、森林撫育、村莊綠化和古樹名木保護等統一納入荒山綠化工程,配套防火隔離帶、引水上山、防火監控、防火隔離墻等輔助工程,一體規劃設計、建設實施。三是做到分類栽植施工。綜合考慮坡度、坡向、土壤種類、土層厚度等因素,因地制宜規劃設計不同栽植模式、主栽樹種、混交樹種、混交方式、代用樹種、造林密度、整地方式等。造林工程設計栽植模式26個,使用不同類型、不同規格樹種39個,特別選用在儒家文化中具有特殊意義的黃連木、杏及柏類樹種,在荒山綠化中賦予更多文化內涵,打造厚重的森林文化景觀。

四、堅持因地制宜、節約優先,持續強化“三項技術體系”

充分考慮水資源的時空分布和承載能力,堅持量水而行,使用造林綜合技術,不斷提高造林綠化效益。一是嚴把整地質量。根據山形、地勢,選擇穴狀、帶狀、魚鱗坑等整地方式,依山而建、隨勢而就,必要時采用客土上山,最大限度改善苗木生長環境。二是嚴把栽植質量。嚴格選用就近苗源的優質壯苗,規范要求苗木規格、栽培標準等,基本做到“當天起、當天栽、當天澆”。三是嚴把管護質量。廣泛采用保水劑、蒸騰抑制劑及地膜覆蓋等,最大限度減少水分流失。通過綜合技術使用,2022年荒山綠化克服50年一遇的春季極端干旱天氣影響,造林平均成活率達95%以上。

▲ 微山縣白龍山綠化成效

▲ 鄒城市四基山綠化成效

五、堅持助農增收、惠民導向,深化拓展“五項增收措施”

將荒山綠化項目實施與鄉村振興有機結合,逐步實現從“投錢變綠”到“以綠生錢”,探索出一條生態治理和產業化發展的新路,放大工程綜合效益。一是統籌“荒山綠化+增崗增收”。全面推行“工程造林+鄉村綠化隊+村護林隊+村民公益崗”模式,多途徑、多方式、全鏈條吸收農村剩余勞動力,促進農民就業。在荒山綠化造林期間每天4000余人參與作業,常態化管護期間每天1100余人參與管護,新設立農村護林公益崗2171個,累計帶動用工32.5萬人次,群眾增收近3700萬元,達到了“綠自家山、富本村人”的效果。二是統籌“荒山綠化+林業產業”。堅持因山制宜、因村制宜,結合當地種樹傳統和群眾意愿,種植板栗、杏、元寶楓、金銀花等特色經濟林和木本糧油植物。尼山項目區累計栽植經濟林267公頃,預計收益4000元/667 m2,發展高效林下經濟89.3公頃,新建菌類、藥材等林下高效種植養殖示范基地、示范點10處,放大林業綜合效益,延伸林業產業鏈條。三是統籌“荒山綠化+生態旅游”。堅持生態優化和景觀提升相結合原則,著力打造“三季有彩、四季常青”的綠化效果?;纳骄G化重點區域的尼山圣境、龍灣湖等景區成為展示生態文明建設成果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窗口。四是統籌“荒山綠化+美麗鄉村”。把荒山綠化融入美麗鄉村建設,堅持全域化推進、標準化提升、特色化打造,突出 “一村一景”“一村一品”“一村一韻”效果,建成一批A級景區村莊、一批鄉村旅游集群片區。五是統籌“荒山綠化+碳匯開發”。緊緊圍繞國家“雙碳”戰略,組建山東綠碳科技有限公司,探索開展碳資產經營管理;全市3年完成4500公頃新造林后,初步統計每年可固碳約6萬噸。探索“護綠”新路徑,簽發全省首單168.5公頃新造林碳匯保險,為全省綠色低碳發展蹚出了新路子,拉長放大了荒山綠化綜合效益。

猜你喜歡
荒山管護造林
2022年將農村公路管護領域就業崗位穩定在80萬左右
把荒山打造成4A景區
沿海地帶造林實踐與探討
寒冷天氣 咋管護羔羊
荒山的“根”——“牛玉琴”式的老人齊軍祥
入秋養羊管護 不同于春夏季
雄安千年秀林
——近自然造林開先河
淺議造林的意義
營林生產中造林規劃設計與造林技術的探討
森林管護中GPS技術的應用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