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塊莖?游牧?脫域:元宇宙賦能藝術教育新生態

2024-01-09 09:25李元欣
貴州大學學報(藝術版) 2023年6期
關鍵詞:元宇宙游牧藝術教育

摘 要:后疫情時代加速了全球數字化轉型,人類的現實生活開始大規模向虛擬世界遷徙。該趨勢凸顯出思考“Web3.0時代藝術教育生態轉型”這一問題的重要性?!霸钪妗钡某鋈樵搯栴}的求解賦予了新的想象力。其中,元宇宙藝術創作中媒介的延展、藝術鑒賞中靈暈的復歸、藝術傳播新范式的浮現等藝術活動的變革喚醒了塊莖式的藝術教育思維;元宇宙獨有的三種持存、數字化身的映射、創作者話語權的重構促使藝術教育的對象從“定居”走向“游牧”;元宇宙中多模態的時空、情境、敘事促使藝術教育的環境進入“脫域—再嵌入”的模式。

關鍵詞:藝術教育;元宇宙;游牧;再嵌入

中圖分類號:J0-0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444X(2023)06-0019-08

國際DOI編碼:10.15958/j.cnki.gdxbysb.2023.06.003

后疫情時代為元宇宙(Metaverse)的發展按下了“快進鍵”,元宇宙成為這個時代新的語境。元宇宙是整合多種新技術而產生的新型虛實相融的互聯網應用和社會形態,基于擴展現實技術提供沉浸式體驗,基于數字孿生技術生成現實世界的鏡像,基于區塊鏈技術搭建經濟體系,將虛擬世界與現實世界在經濟系統、社會系統、身份系統上密切融合,并且允許每個用戶進行內容生產和世界編輯,[1]形成一種虛實共生的生命生態,新的世界法則,新的社會關系以及新的生活方式。[2]元宇宙概念所代表的是數字時代的又一次媒介演進,而多元化、實時性、在場感、社交性、身份感等特點在構建新交流平臺并迭代人們的認知的同時,也為藝術教育創生出新的藝術范式和美感體驗。

一、從樹狀到塊莖:藝術活動背后的思維轉向

德勒茲的塊莖思維模式(rhizomatic model of thought)因具有以下三個特點而區別于傳統的樹狀思維模式。其一,不囿于定點扎根的生長特點暗喻著思維的變通性。其二,四面八方自由伸展的生長過程暗喻著思維的發散性。其三,無主次之分的根須系統暗喻著思維的批判性與創造性?!皦K莖”思想為人們展示了事物之間的復雜性,一種去中心化,反對結構化的思想方式,鼓勵人們擺脫傳統思維的束縛。[3]該特征在元宇宙語境下藝術教育中的藝術創作、鑒賞、傳播環節都有不同程度的彰顯。

(一)藝術創作:媒介的延展

傳統藝術教育中所應用到的常見媒介可分為如下四類:材料型媒介,如石、泥等自然物或道具、顏料、服飾等人工物;工具型媒介,如計算機、CD、手機等;載體型媒介,如紙、布、新媒體等;符號型媒介,如語言、文字、色彩、音色等。元宇宙中技術媒介的快速迭代能夠不斷推動藝術創作中媒介的相應延展,并有效解決藝術教育中長期存在的媒介應用單一性、作品同質性、創作思維固著性等問題。

藝術創作過程的多樣態。元宇宙中藝術創作過程的偶然性與隨機性大大提升,藝術作品通過創作者的腦波數據實時生成為不斷演化的賽博生命體。例如,創作者可以按下琴鍵來改變屏幕上隨機生成的語句和圖像,畫面的呈現由以下要素決定:按鍵時間、按鍵力度、現場的環境聲音,最終能夠構建出一個可以提供約3400萬種不同的藝術實踐可能性的隨機語料庫。[4]這種塊莖式的隨機生長與演化使得藝術教育中的創作思維從定點扎根式的樹狀思維轉向了具有反意指裂變特性的塊莖思維。

藝術創作結果的生成性。元宇宙為創作者們帶來了廣闊的創意空間,賦予藝術作品的生成路徑以全新的靈感源泉。以《你好世界》系列為例,藝術家劉慶以天文物理學為主題,用數學函數來演繹物理定律,闡釋抽象的概念,如:磁場、引力波、熵增定律、廣義相對論、多重宇宙等。藝術作品不再是一張平面的圖,它可以是任何形式,可以與用戶交互,甚至與衛星交互,可以通過技術讓它不停地產生變化,成為動態有生命的作品。[5]現實中無法實現的創意在虛擬世界中通過技術全都可以實現,這種異質實物之間互相生成的圖示煥發出塊莖思維中的制圖學與貼花原則(principles of cartography and decalcomania)。

藝術媒介的融通性。在元宇宙中,各種藝術之間的藩籬正在消失,各種藝術本身終于滑向了某種最終的、閉塞的、高度稱心的綜合。[6]以學校藝術教育為例,傳統的非遺“靜物”在展示的過程中只能通過觀察圖片進行想象,學生難以感受到工藝過程的精妙。但通過實景復制技術進行立體建模,多媒體投影沙盤融入燈光、音效及配音講解、虛擬動畫技術加入運動軌跡,多點觸控技術增加人機交互后,學生能夠在視、聽、唱、舞中綜合學習藝術。各種傳統的與新興的媒介元素通過觀念上的融合,把“傳統與創新并置起來”,因此把經典作品、歷史造物置入新的語境之中,并邀請欣賞者“重構那些在聲音、形象、音響或印刷言語中已經熟悉的蹤跡”。[7]這種出位之思(Andersstreben)旨在通過“對自身界限的部分背叛”和不同藝術媒介之間的融通,“相互間提供新的力量”,加強藝術的表達效果,賦予藝術品以富有生命力的形式[8]的同時,有利于藝術教育中學科邊界的淡化,使藝術教育受眾的思維從線性的、循序漸進的樹狀思維轉向具有復雜關聯性的塊莖思維。

(二)藝術鑒賞:靈暈的復歸

此時此地性構成了藝術真實性的概念,是某種具有自我和身份之物的本質。[9]機械復制技術的出現使得藝術復制品缺少一種此時此地性,正是這種缺失導致了靈暈(Aura)的凋敝。而元宇宙的發展在某種意義上促成了靈暈的復歸,重構了藝術作品與欣賞者之間的關系。

機械復制的瓦解。在元宇宙藝術展覽中,觀眾可以通過不重復的、專屬個人的數字門票進入展廳,展品也由藝術復制品變為了一種依托在鏈上時間戳和數字加密藝術內在的時間流上的加密藝術(Crypto Art),其最大的特征便是擺脫了具體的空間和時間限制,成為無法修改和不可復制的數字加密藝術。在這種特性暈染下的藝術欣賞中,作者審美體驗的完美充盈和獨特的個性特征被悄然地內化于作品之中,形成一種難以模仿、不可復制的靈暈。

環境的高擬真化。在3D顯示技術(光線追蹤、即時渲染、面部捕捉等)、虛擬引擎技術、擴展現實(VR、AR、MR等)技術的加持下,元宇宙所呈現的場景具有高度擬真化。這種虛擬體驗所帶來的具身認知有力地促進了虛擬世界與現實世界的彌合,縮小了信息與體驗之間的壁壘。[10]VRchat、ZEPETO、Horizon Worlds等元宇宙社區中涵蓋演唱會、電影院、慶典等數百個互動場景,場景設計賦予大眾更多自主權,支持用戶導入自己設計的場景,各種超現實的場景在游戲中都得以實現。例如,VRchat被塑造成了一個無邊界的、高度開放的虛擬空間,里面充斥著海量的藝術活動,如開放麥克風之夜、即興表演、冥想會話。人們使用VR頭顯和手柄便可用自己的意識和身體控制游戲中的數字化身(Avatar),運用各種富有樂趣的交流方式與他人互動,比如展示舞蹈、在線畫畫等。用戶在體驗過程中以自身在場和內化為數字化身的虛擬在場兩種方式存在,技術與身體相互建構,二者以一種人機耦合的方式完成了“具身性”的回歸。[11]在這里,場景、化身、展品都成為了用戶審美所產生的藝術介質。由此,通過不斷的流動旋轉,使藝術作品獲得一種生命能量,讓它如同主體一般,以各種方式和欣賞進行廣泛交流,潛移默化地提升大眾的審美體驗。

主體間性的復燃?!爸黧w間性”是自我同他人聯系在一起的狀態,體現的是一種參與的關系屬性,這在藝術教育的互動中尤為重要。如果我們看別人,也會期待他(她)回視,如果這一期待得到滿足,就會產生靈暈[12],這種回視也是一種“主體間性”的體現。以線上音樂會中的互動為例,藝術家所面對的是機械設備以及嘈雜的攝影場地,能夠注視的只有攝影設備。在這種既缺少靈暈形成的環境,又缺少主體交互的情況下,接受者很難沉浸到作品之中,而這一遺憾能通過元宇宙中的數字化身來彌補。以國內的平臺為例,網易瑤臺支持虛擬形象的專屬定制,用戶可隨心打造專屬虛擬形象,并實時控制虛擬人物的面部表情和肢體動作,藝術家亦可以用自己的虛擬分身,在網易瑤臺中與參展觀眾分享自己的藝術理念和創作心得。[13]全球共計3000多個元宇宙平臺通用此項技術,形象的自定義選項可達300多種。這種凝神關照式的生命交流替代了傳統藝術教育中消遣渙散式的交流,煥發出馬丁·布伯式的“對話”。

(三)藝術傳播:范式的新生

藝術教育中藝術作品的傳播范式通常為:固定的身份、特定的場域和單一的信息。但是,元宇宙社區使得藝術傳播的場域更具靈活性、所面向的身份更具開放性、所呈現的藝術信息更具綜合性。

傳播主體身份的往復定位。所有參與藝術傳播的群體身份可互轉和交叉。在元宇宙中,藝術家可以成為觀眾、成為收藏家,觀眾在進行藝術欣賞的同時也可以進行藝術創作和收藏,而收藏家亦可以成為藝術家。[14]2021年,一位12歲英國孩子發布的《怪異鯨魚》NFT作品,以3350只形態各異的像素化鯨魚為藝術形象,兩個月內的收藏金額達到了35萬美元。大部分參與NFT加密藝術的買家為新用戶,且年齡在40歲以下的占據一定的比重??梢灶A測,大眾將會以一種前所未有的方式共同打造藝術傳播的多元生態。

傳播鏈條打破沉默的螺旋。沉默的螺旋(The Spiral of Silence)理論表明,大多數人會試圖避免因為獨立持有某些態度和信仰所產生的孤立,因此會謹慎地表達他們的觀點。同理,藝術品鑒賞常有難以逾越的鑒定高山,而元宇宙中藝術的傳播打破了由畫廊、美院、知名藝術媒體和大收藏家構成的主流藝術品鑒力量,所有少數意見和小眾審美能夠得到尊重。例如,主流NFT平臺中創作者入駐方式分為為未設限、定向邀請、申請制、社區投票這幾類;NFT的類型也從靜態、GIF、3D繪畫普及到音樂、表情包、虛擬形象、館藏文物、游戲。值得一提的是,數字世界中的虛擬藝術作品也能進行拍賣,純數字藝術作品《每一天:前5000天》(Everydays: The First 5000 Days)截止到最后一分鐘有220萬訪客訪問拍賣頁面,并突破了拍賣記錄。甚至有一群藝術愛好者在街頭燒毀了世界著名街頭藝術家班克西(Banksy)的作品《白癡》(Morons),并以4倍的價格出售了這幅畫的NFT數字版本,這場更像是行為藝術表演的作秀,讓大家真正意識到藝術的邊界有了新的拓展。

傳播方式呈現多樣態、高效率。元宇宙環境中傳播藝術的優勢可歸納為以下六點。第一,永久性的公共文化空間:不受經營時間、場地、疫情等限制,24小時在線。第二,超現實文化體驗:讓交互極具吸引力。例如,在“時光考古數字寶藏系列”數字藏品中,引入了個性化的互動功能,包括掃塵、旋轉、探秘等。第三,執行力驚人:超高效能的搭建與呈現。例如,網絡上已有第三方平臺支持個人用戶5分鐘快速搭建展廳的功能,并具備3D漫游、多人在線、語音交流、無感交互、實時光照等功能。第四,轉化力:聯動區域性實體項目有效導流及轉化。例如,全國首條實現線上線下同步開放的廣州元宇宙非遺街區打破了地域與空間的限制,讓虛擬世界回歸現實生活,讓非遺更好地融入現代生活,找到傳統文化和現代生活的連接點。第五,傳播力:以凸顯時代特征的方式來創意地表達文化IP。例如,故宮博物院、國家博物館、湖北省博物館等17家文博機構與螞蟻鏈發起“寶藏計劃”,讓文物以新形態、新載體走出博物館,走近大眾。第六,二創性:實現數字藏品從“藏”到“用”。NFT藝術可以進行N次創作,也可以捆綁例如鍛造、制作、贖回、隨機生成等更復雜的程序,因此而具有流動性和迭代性。

二、從定居到游牧:藝術教育對象的狀態變更

(一)逆轉舊認知:個體的存在、記憶與審美

體驗藝術的方式有無數種,每種體驗的本質取決于藝術作品的特點、觀者的個人特征、當前的動機和情緒狀態、藝術相關知識和過去的經歷;觀看藝術作品的物理環境,以及社會和歷史等因素。因此,就個體對藝術品的參與性質而言,審美體驗的差異很大,但整體上也可歸納為三種狀態。首先是胡塞爾的第一持存,意為感知的心理持存。比如,在大劇院欣賞舞蹈詩劇《只此青綠》,舞臺上呈現的舞步翩躚和虛實交錯的音畫構境讓人沉醉其中,這種稍縱即逝的現場感知以及肉身的在場即“第一持存”。謝幕后,雅致秀麗的美學意趣令人回味良久,這回味已不是當下發生的視聽經驗,而是對已有記憶的重新激活,便謂“第二持存”。事后在流媒體上回看、反復溫習,這種借助作為我們體外的增補存在的“義肢性”技術產生的外在于主體體驗的第三類記憶,是斯蒂格勒所言的第三持存。

而元宇宙具備以上三類持存的全部特征。借助五感擬真體驗,使得沉浸者既可以直接體驗靈境,也可以無縫地回到現實世界回味,還可以不斷回放這些記憶,最終使記憶加工深化。[15]元宇宙社區Sensorium Galaxy中的Prism便是一個致力于電子音樂的世界,在演出的高潮和表演中最戲劇化的時刻,整個環境都會隨著音樂而改變。這種設定的好處在于:傳統的認知理論認為人們通過使用跨通道的抽象符號或表征來實現諸如推斷、分類、記憶等高級水平的認知加工,它與大腦的其它模塊動作(運動、本體感覺)、內?。ㄐ睦頎顟B、情感)相互獨立。[16]該現象的顯性表征便是人們通常會疑惑:我為什么要學藝術?藝術關我什么事?對此,神經美學的實證研究證明,大腦負責閱讀的腦區與負責感覺和動作的腦區緊密相連。所以單通道刺激并不是大腦審美的最佳方式,強調身體與環境交互的具身認知才是更好利用大腦,提高效率的審美方式。因此,這種自我參照的、動態生成的、與個體當前的動機和情緒狀態相互作用的藝術教育方式重新定義了審美中肉身的存在與大腦的記憶狀態。

(二)重塑身份感:數字化身的情感體驗

數字替身,也稱為虛擬分身或化身(Avatar),它是現實社會的人在宇宙中的數字身份標識。[17]用戶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愿在宇宙中創建一個身份,自我定義其數字替身的性別、外貌、階層、角色等,它可以與現實中的自己相像、也可以有很大的反差。[18]用戶的肉身和虛擬身份相融,并共同構建發展出了元宇宙的文明基礎。[19]

人與數字化身的關系類似數字孿生(Digital Twin),是一種相互映襯的關系。對于自己的化身,人們可以從兩個方面去感知、期待和想象。一是把數字化身看作是在虛擬社會中對自己的重造。它可以反映出一個人的觀點、態度、心理活動和精神意識,它與真實的人保持著高度的一致,也就是說,人們有一種與他們的真實身份相匹配的感覺。例如,在Spatial平臺中,人們永遠不會被限制在現實世界的外表中。每個人的身份都是流動的,并擁有表達的自由。通過與文化相關的服裝和無性別的服裝選擇,人們以與身體和文化身份相一致的方式進行互動和表達自己。二是利用數字化身來“補償”。因為現實中的人與自己的夢想有著很大的距離,存在無法實現夢想的可能性,而虛擬化身就是一個絕佳的彌補方式。利用數字化身,人們能在一個具身的場域中實現現實中無法實現的夢想,以此方式,他們得以實現扮演其他角色的愿望,構建自己心目中的“理想國”。同時,這種互動關系同時反映了元宇宙中“個體賦權”的潛力,以及在未來傳播實踐中將權利讓渡給個體的可能性,這種把傳播權移到個體身上的行為使得人的主體性得到了彰顯。2022年,導演喬·亨廷(Joe Hunting)在虛擬現實社區VRchat中執導的首部元宇宙紀錄片《我們在虛擬現實中相遇》(We Met in Virtual Reality)便通過鏡頭記錄了這種“補償”。在那里,性少數群體、殘障人士等多元化的群體因數字化身而建立起親密關系,重新認知生命的意義,那些分布于世界各地的人獲得了現實生活中未曾得到的歸屬與支持,他們直言在虛擬世界中的自己更像自己。

可以發現,元宇宙為人們提供了一個虛擬又匿名、自由且開放的環境,同時,數字化身的勞動又在某種程度上解放了現實世界中的人們?!霸钪鏀U展了勞動者的時間、空間、屬性狀態等,能促進人的全面發展,彰顯、實踐了個體的生命價值,是一種有效的終極關懷?!盵20]與此同時,藝術教育中視覺風格逐漸轉向了賽博朋克、像素風、符號化,審美價值從形象美、情蘊美和形式美轉向了Z時代動態的、沉浸式的、交互的體驗。以上種種都見證了藝術中媒介、表現形式、價值觀等多方位的創新,想必在未來,新的文化系統將生長出一套全新的視覺符號。

(三)歸還話語權:創作者的概念成為新共識

當公眾在元宇宙中擁有了重構話語權的可能性,就必然會激發公眾的表達欲望,這種欲望可成為創意生產力的核心。[21]在以往被規劃好的藝術話語體系中,創作者與觀者的身份是相對固化的,但當我們進入到元宇宙空間(不一定是一個空間,或可能是多重宇宙構成的空間,甚至每個人都可能形成自己的元宇宙),在這樣一個更加多維、沒有邊界、沒有被固化的空間里,它為空間的想象和建構打開了新的可能性,每一位虛擬世界的參與者都可以成為一個“世界”的建造者。這個建造者的話語權由兩個向度構成,一方面是指言說的合法空間的話語權利(right),另一方面是指發出的話語具有的大小不等的影響力的話語權力(power)。

對于社會藝術教育而言,藝術傳播不再是藝術家或藝術機構向公眾的線性傳播,藝術家的“偶像化”與藝術的“神秘化”正在被祛魅,藝術家的概念在淡化,而創作者的概念正成為新的共識。這里的創作者不僅包括專業創作者和精英創作者,還包括通過技術賦能而形成的公眾創作者。元宇宙允許每個用戶進行內容生產和編輯,在元宇宙博物館的場域中,觀眾與其說是某位接受服務的“受惠者”,不如說是一位博物館的“助產士”。觀眾有權自行選擇展品并設計展覽,而博物館則通過收集觀眾在線行為數據來創建準確的用戶畫像,分析他們的興趣和偏好,然后將這些信息用于改進線下展覽。這樣策劃的展覽將更貼近觀眾的需求,吸引更多人線下參觀。由此,構筑成一個線上與線下共融的有機生態圈。

從定居到游牧,藝術教育對象的狀態也在悄然發生著變化。傳統的藝術教育是定居式的,各藝術門類都圈定出自己獨特的話語體系,各藝術教育類型(學校、社會、家庭藝術教育)受到藝術媒介的局限、時空的割裂、教育理念的差異等限制,這種轄域化的方式壘出了一個個條紋空間。但是元宇宙對個體存在、記憶與審美的認知逆轉,數字化身對個體身份認同感的塑造、對大眾藝術創作話語權的歸還,都是對條紋空間的解轄域化。用隱喻的方式闡釋便是,元宇宙猶如層巒疊嶂的“千面高原”,是藝術創作與審美感知的多元性平臺。大眾好似這些起伏錯落的高原中的“游牧者”,元宇宙中的媒介則如神駿,供人們盡情地驅策和游牧,飽覽數字文化藝術無限風光,自由穿梭于各種藝術話語實踐的情境中,在一個充滿游牧審美意趣的平滑空間中破除既有狀態,在差異與重復中不斷逃逸或生成新狀態的性質。[22]

三、從脫域到再嵌入:藝術教育環境的生態多樣

傳統時代的時空有兩大特征:其一,時空的不可分離性,即時間和空間總是相黏合,時間意味著此時、此地、此人、此事,離開這些時間,一切將變得空洞無意義。其二,主體的在場唯一性,即主體在同一時間只能存在于一點。受現代性社會轉型的影響,時間和空間產生了分離和重組,進而導致了脫域(disembeding)的形成,[23]即“社會關系從彼此互動的地域性關聯中,從通過對不確定的時間的無限穿越而被重構的關聯中‘脫離出來’”[24]。元宇宙時代中時空出現了新的存在方式,在此變化觀照下的藝術教育環境的生態開始從“脫域”轉向“再嵌入”。

(一)時空:并置與套層

元宇宙中的時間并非如現實世界般的一維性,而是有實現并置的可能。這意味著人們可以進入任何時間線,也可以創建任何過去時間線的虛擬環境,這對于藝術教育中場景的復建、藝術史脈絡的重現起到關鍵的作用。元宇宙中的空間并非現實場景的簡單平移,而是套層式的呈現。這種優勢對于藝術教育的臨場感、具身性、意識流的喚醒將發揮一定的功用。

歌手阿麗亞娜·格蘭德(Ariana Grande)于2021年在元宇宙平臺“堡壘之夜”中舉辦演唱會的形式可成為一個參照系。玩家們必須要經過一次冒險后才能進入表演現場,人們要通過各種障礙(子彈、飛機的掃射等),在玩家們陷入絕境的時候,阿麗亞娜·格蘭德的身影出現了,她的聲音安撫著人們,引導著所有人進入表演的場景。這種“加戲”的方式為藝術教育的環境打開了新的生態,這種突破人體極限的表演是線下音樂現場的表演技術所無法企及的。但在元宇宙這個虛擬世界中,一切束縛都沒有了,個體可以實現任何服務于藝術教育的特效。由此,個體的意義已經不再局限于自己的身體和有限的思維,而是由其活動于其間的全部時空域來確定的??梢哉f,元宇宙中的主體由傳統的和現實的單線人生擴展到了多線的和多重的人生,由有限的生命延展為幾乎是無限的生命。[25]

(二)敘事:語法與編碼

元宇宙所具備的虛擬現實(VR)與人工智能技術(AI)結合后,不依靠手指動作來營造場景,改變了“物理關聯”的閉合方式,呈現出幻覺性的“具身性在場”(而非簡單觀看)。[26]這種沉浸感與交互感的多感官統一,重塑了在場的肉身之維與時空之維,并形成了革命性的故事情境與強烈的真實感。[27]這種新的敘事使得人們得以通過非親歷的方式體驗到悲喜、成敗與離散,從而獲得真實世界中所沒有的人生體驗,了解“現實”對“藝術”的影響,以及“藝術”是怎樣從“現實”中生成并創造出新的“現實”的。

元宇宙能在一定程度上重構中國傳統文化和西方經典藝術的語法。三維數字技術對壁畫的虛擬修復能夠使學生具身地了解藝術史的脈絡;基于動作捕捉技術的少數民族舞蹈能夠使學生體驗到新的藝術生態;3D打印技術帶來的仿真模擬雕塑能夠觸發學生對文化遺產全新的視覺觀感;皮影戲以數字藏品的方式傳承能夠喚醒沉睡中的傳統文化并賦予全新的靈魂與使命;民間音樂數字資源庫的建設能夠以超文本的信息處理方式展現樂曲的原汁原味。

元宇宙特有的編碼能夠喚醒高階創意思維與深層審美體驗,用藝術的“無用”與“不器”對抗著普通事物的“有用”與“工具性”。例如,在極具東方美學的VR展覽中靜享禪意;在3D西方電影的敘事中直面人生的母題;在編程寫作中療愈人類所固有的瘋狂憂郁與恐懼;在詩歌社群中細細品味被撞出原有生活秩序的微妙感;最原初的真實從在線藝術史庫中緩緩鋪展開來;生命的存在于電子書法的揮灑中獲得寄托;情感在數碼繪畫的破與立中獲得有序化表達。以音入藥,以舞為媒,使學生從“創造工具的人”變為“審美的人”。

結 語

我們生活中的每一個重要部分都在數字化,工作從會議室到視頻會議,朋友圈從鄰居擴展到粉絲,玩Minecraft的孩子多過堆沙子的,微信發的朋友圈是我們的私人廣告牌。正如《雪崩》的作者尼爾·斯蒂芬森所言,這應該是一個行星規模的概念,而不只是換個地方開會。他的意思大概是說,對于元宇宙,我們需要一些想象力。

同時,種種由元宇宙所帶來的沖擊迫使我們重新思考:未來的藝術教育應該帶來什么?從身份角度看,Web3.0時代的每一位個體都有機會成為虛擬形象的捏臉師、數字物品的生產者、數字建筑的建造者、數字部落的架構師,或是將人類文明形態從線下物質現實向線上數字虛擬世界搬家的搬運工,亦或承載著生產知識、解放思想、塑造超級數字新人的職責。同時也是人類根性文化基因的繼承者、傳播者和刷新者,元宇宙未來文明的創意者、造物者和規劃者,更是后人文主義社會實驗的推動者、人類存在意義的反思者。[28]從媒介角度看,影響傳統藝術創作的要素如畫布尺寸、材料、成本、空間等都不再是障礙,要想創作出好的數字藝術作品,關鍵要素其實就是想象力和創造力。

這就需要個體打破自身的認知局限和固有的知識結構,以更開闊的眼界、更新的技術手段以及更無限的想象力投入元宇宙中的內容創作。因為元宇宙為藝術創作提供時空的無限可能的同時,也帶來了巨大的挑戰。雖然技術的加持讓創作表面上看起來更加容易,但那些創新性的藝術表現需要人們學會利用AI、多媒體、軟件編程等技術手段,需要對加密藝術、區塊鏈技術有一定的了解,甚至還需要對哲學、科學、心理學、傳播學等新發展有更多關注??傊?,需要我們具備更加綜合與全面的素質,對物質世界與虛擬世界的生態系統有更加深刻的認識。在這個大美育時代,面對元宇宙,藝術家需要不斷掌握新的數字藝術以及技術的復合能力,一些年輕的數字原住民,會成為元宇宙更具原生性、更具創新力的藝術工作者或藝術愛好者,他們的成長將為當代藝術生態帶來活力。

參考文獻:

[1]2020-2021年元宇宙發展研究報告[EB/OL].[2022-07-22].https://new.qq.com/omn/20210924/20210924A02XCO00.html.

[2]2022元宇宙云峰會·數字藏品高峰論壇[EB/OL].[2022-07-22].https://www.8btc.com/article/6753456.

[3]羅丹,張建林.非線性景觀特征與表現途徑[J].西南師范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7(09):167-172.

[4]元宇宙背景下的新媒體藝術互動設計、空間設計[EB/OL].[2022-07-22].http://news.sohu.com/a/560756943_99945188.

[5]肖立.數字藝術中現代技術與傳統美學的融合[J].文化產業,2022(34):160-162.

[6]邁克爾·弗雷德.藝術與物性:論文與評論集[M].張曉劍,沈語冰,譯.南京:江蘇美術出版社,2013:174.

[7]Stephanie A.Glaser.Dynamics of Intermedial Inquiry[M]//Media inter Media:Essays in Honor of Claus Clüver,Stephanie A.Glaser ed.,New York:Amsterdam,2009:27.

[8]淺見洋二.距離與想象:中國詩學的唐宋轉型[M].金程宇,岡田千穗,譯.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113.

[9]Benjamin,W.the work of art in the age of mechanical reproduction[M]// illuminations.london, pimlico,1969:223.

[10]褚樂陽,陳衛東,譚悅,鄭思思.重塑體驗:擴展現實(XR)技術及其教育應用展望——兼論“教育與新技術融合”的走向[J].遠程教育雜志,2019(01):17-31.

[11]姚文豐.基于具身理論的VR游戲用戶研究[J].科技傳播,2022(01): 100-102.

[12]本雅明.發達資本主義時代的抒情詩人[M].張旭東,魏文生,譯.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1989:146.

[13]網易瑤臺元宇宙數字藝術品展覽方案[EB/OL].[2022-07-22].http://tech.ynet.com/2022/06/14/3481500t3264.html

[14]王之綱,久子.從“線上”到“鏈上”——對加密藝術身份屬性的思考[J].美術觀察,2022(04):21-23.

[15]雒亮,祝智庭.元宇宙的教育實踐價值與目標路徑辨析[J].中國遠程教育,2022(06):1-10+76.

[16]伍秋萍,馮聰,陳斌斌.具身框架下的社會認知研究述評[J].心理科學進展,2011(03):336-345.

[17]劉革平,王星,高楠,等.從虛擬現實到元宇宙:在線教育的新方向[J].現代遠程教育研究,2021(06):12-22.

[18]呂鵬.“元宇宙”技術——促進人的自由全面發展[J].產業經濟評論,2022(01):20-27.

[19]方凌智,沈煌南.技術和文明的變遷:元宇宙的概念研究[J/OL].產業經濟評論,2022(01):1-14.

[20]呂鵬.“元宇宙”技術:促進人的自由全面發展[J/OL].產業經濟評論,2022(01):1-8.

[21]屈婷,費俊.元宇宙中的藝術實踐更關注想象世界的構建[J].藝術市場,2022(05):22-23.

[22]麥永雄.光滑空間與塊莖思維:德勒茲的數字媒介詩學[J].文藝研究,2007(12):75-84+183-184.

[23]楊向榮.脫域化生存中的越境——現代人的生存情境及其審美超越[J].湘潭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21(06):111-116.

[24]吉登斯.現代性的后果[M].田禾,譯.南京:譯林出版社,2000.

[25]嚴兆星,薛曉源.元宇宙:時間觀念的革命[J].人民論壇·學術前沿,2022(06):105-108.

[26]郭靜,肖輝馨.元宇宙視域下的“在場”:媒體融合的另一種視角[J].全媒體探索,2022(05):29-31.

[27]譚雪芳.圖形化身、數字孿生與具身性在場:身體-技術關系模式下的傳播新視野[J].現代傳播(中國傳媒大學學報),2019(08):64-70+79.

[28]“分身:我宇宙”藝術展序言[EB/OL].[2022-07-22].https://exhibit.artron.net/exhibition-74435.html.

(責任編輯:楊 飛 涂 艷)

Being Rhizomatic, Nomadic and Disembeding: A New Ecology of Art Education Empowered by Metaverse

LI Yuanxin/School of Education Science, Nanjing Normal University, Nanjing, Jiangsu 210024

,China

Abstract:In the post-pandemic era accelerated the global digital transformation, the real life has begun to transfer to the virtual world on a large scale. This trend highlights the importance of thinking on the issue of “the ecological transformation of art education in the era of Web 3.0”. The emergence of the “metaverse” has offered new vision to the solution of this issue. Among them, the transformation of artistic activities such as, the extension of media in metaverse art creation, the revival of spiritual aura in art appreciation, and the emergence of new paradigms in art dissemination has awakened the rhizomatic thinking of art education; The unique three types of representation in the metaverse, the mapping of digital avatars, and the reconstruction of the creator’s discourse power have prompted the object of art education to shift from being “settled” to “nomadic”; The multimodal spatiotemporal, situational, and narrative elements in the metaverse has promoted the environment of art education to enter a mode of “disembeding-re-embedding”

Key words:art education; Metaverse; nomadic state; re-embedding

收稿日期:2023-01-05

作者簡介:李元欣,南京師范大學教育科學學院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藝術教育。

猜你喜歡
元宇宙游牧藝術教育
元宇宙中的“孤兒們”?
“元宇宙”照出互聯網浮躁(點評)
都市游牧
西夏游牧經濟的幾個問題
我國幼兒園藝術教育特色的現狀分析
藝術教育在精神文明構建中的作用
科學教育與藝術教育相互融合探究
構建和改進現代化學校美育工作體系研究
西北游牧文化對春秋青銅帶鉤的影響
游牧風靈動卻精致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