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多模態磁共振成像對腮腺囊性病變的診斷價值①

2024-01-09 04:30姚巖峰趙明星
黑龍江醫藥科學 2023年6期
關鍵詞:性病變腮腺預測值

姚巖峰,楊 磊,趙明星

(聯勤保障部隊第988醫院(焦作院區)影像科,河南 焦作 454000)

腮腺腫瘤為臨床常見的頜面部疾病。經流行病學[1]調查,發現其發病率約占頭頸部腫瘤的5.00%,占據涎腺腫瘤的80.00%,且具有較高的惡性風險。據數據[2]統計,腮腺囊性病變的惡性比例高達80.00%~85.00%。針對腮腺囊性病變分析,發現其良性病變多見于腺淋巴瘤、多形性腺瘤;而惡性病變多見于腺樣囊性癌、腺癌等。因兩種病變性質不同,其治療方法也大不相同,譬如良性病變采用腫瘤剝離或切除周圍區域的腮腺組織等;惡性病變則需局部擴大切除范圍,并且部分患者可能需接受新輔助化療等方法治療。在此情況下鑒別診斷腮腺囊性病變性質十分重要,能為臨床治療提供指導。有研究[3]表示,常規MRI、DWI等用于良惡性病變診斷中具有較高的應用價值。也有研究[4]表示,SWI能為鑒別診斷腮腺囊性病變提供重要參考。但目前關于上述三種聯合檢測的相關文獻報道較少,以及尚無文獻明確常規MRI、DWI、SWI聯合診斷是否能提供檢出率。據此,本研究選取103例腮腺囊性病變患者作為研究對象,旨在探討多模態磁共振成像對腮腺囊性病變的診斷價值。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回顧性分析2020年12月至2022年12月診治的103例腮腺囊性病變患者的臨床資料。經病理證實為良性病變共49例、惡性病變共54例。(1)納入標準:①經臨床確診為腮腺囊性病變,病灶直徑>1cm;②臨床資料完整;③認知功能正常;④均接受MRI檢查,并檢查前無放射治療或藥物治療等病史。(2)排除標準:①合并嚴重腦卒中等疾病;②患有其他轉移瘤。103例腮腺囊性病變患者中,男55例、女48例;年齡28~66歲,平均(46.63±5.85)歲;BMI平均值(23.69±2.52)kg/m2。研究經醫院倫理委員會批準,所有家屬和(或)患者均知情同意。

1.2 方法

采用德國西門子公司1.5T核磁共振(MRI)掃描儀,選擇頭頸聯合線圈,行常規MRI、DWI、SWI序列檢查。其中,常規MRI包括T1WⅠ軸位(參數:TR/TE 622mm×11ms-1,層厚3mm,層間距1mm,激勵次數3,矩陣256×256,視野240mm×240mm)、T2WⅠ軸位(參數:TR/TE 4890mm×70ms-1,層厚3mm,層間距1mm,激勵次數2,矩陣256×256,視野240mm×240mm)、T2WⅠ抑脂軸位、冠狀位及矢狀位(參數:TR/TE 5080mm×87ms-1,層厚3mm,層間距1mm,激勵次數1,矩陣256×256,視野240mm×240mm)等掃描。DWI采用單次激發快速自旋回波的回波平面成像(EPI)序列,參數:TR/TE 3900mm×84ms-1,層厚6mm,層間距0.5mm,矩陣160×160,視野240mm×240mm,擴散敏感系數(b值)為0、500、1000s/mm2;圖像處理應用Syngo后處理工作站,勾畫感興趣區(ROI),面積2.0~3.5mm2,取腫瘤實性部位,避開囊變、壞死及血管結構,在b值為1000s/mm2下測定表現擴散系數(ADC),反復測量3次,取其平均值為最終結果;結果判定[5]:以ADC值在(0.94~1.28)×10-3mm2/s之間為陽性,以ADC值<0.94×10-3mm2/s或>1.28×10-3mm2/s為陰性。SWI序列:TR/TE 49mm×40ms-1,層厚2mm,層間距0.4mm,激勵次數3,視野230mm×230mm,在系統配套軟件擬合出的MinIP圖上,選取腮腺病變內低信號最多層面進行點狀、線狀、點線狀低信號數目評估,判定病變內ITSS等級,參照Kim等[6]標準進行判定:0級表示病灶內無低信號;1級表示1~5條低信號;2級表示6~10條低信號;3級表示低信號數量>11或病灶內大部分區域均為低信號。上述操作均由兩位經驗豐富醫師在不知病理的情況下獨立完成,結果不一致經討論協商達成一致。

1.3 統計學方法

2 結果

2.1 陽性、陰性預測值比較

103例腮腺囊性病變患者經常規MRI檢查后,陽性預測值為65.45%,陰性預測值為62.50%,與金標準比較一致性較差(Kappa=0.278,P<0.05)。經DWI檢查后,陽性預測值和陰性預測值分別為72.73%、70.83%,與金標準比較一致性一般(Kappa=0.435,P<0.001)。經SWI檢查后,陽性預測值和陰性預測值分別為78.18%、77.08%,與金標準比較一致性一般(Kappa=0.513,P<0.001)。應用多模態MRI檢查后,陽性預測值和陰性預測值分別為90.74%、89.80%,與金標準比較一致性較好(Kappa=0.766,P<0.001)。其中,常規MRI的準確率與多模態MRI相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χ2=16.736,P<0.05);DWI的準確率與多模態MRI相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χ2=8.800,P<0.05)。SWI的準確率與多模態MRI相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χ2=5.568,P<0.05),見表1。

表1 4種方法的陽性、陰性預測值比較

2.2 不同病理性質腮腺囊性病變的常規MRI影像表現

良性病變與惡性病變在腫物最大徑、形態、邊緣、與下頜后靜脈關系、頸部淋巴結、囊變位置等影像表現比較中,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而在與腮腺深葉關系影像表現比較中,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不同病理性質腮腺囊性病變的常規MRI影像表現分析

2.3 不同病理性質腮腺囊性病變的SWI影像表現

良性病變與惡性病變在最大靜脈直徑、ITSS、靜脈分布等影像資料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 不同病理性質腮腺囊性病變的SWI影像表現分析

2.4 不同病理性質腮腺囊性病變的ADC值比較

惡性病變的ADC值低于良性病變(P<0.05),見表4。

表4 不同病理性質腮腺囊性病變的ADC值比較

2.5 診斷效能分析

ROC曲線分析顯示,常規MRI、DWI、SWI、多模態MRI診斷不同病理性質腮腺囊性病變的AUC值分別為0.639、0.717、0.756、0.883(P<0.05);多模態超聲與彩色多普勒超聲AUC比較(Z=7.788、P<0.05);常規MRI與多模態MRI AUC比較(Z=3.681、P<0.05);DWI與多模態MRI AUC比較(Z=2.601、P<0.05);SWI與多模態MRI AUC比較(Z=2.068、P<0.05),見表5和圖1。

圖1 常規MRI、DWI、SWI、多模態MRI的ROC曲線分析

表5 常規MRI、DWI、SWI、多模態MRI診斷不同病理性質腮腺囊性病變的效能分析

3 討論

目前臨床上多采用CT等影像學方法用于鑒別腮腺囊性病變。但經實踐發現,CT雖然在鑒別診斷良惡性病變中具有較高的敏感度和特異度,但仍有部分病例存在影像表現重疊情況,進而造成誤診。加之,受良性病變患者的臨床表現不典型,惡性腫瘤生物學行為不明顯等因素的影響,也會在一定程度上為鑒別診斷帶來困難。MRI因對軟組織具有較高的分辨率,且不會受到骨、牙齒、牙齒修復體等影響,為臨床鑒別腮腺囊性病變性質的重要手段[7]。譬如常規MRI,通過觀察腫物最大徑、形態、邊緣、與腮腺深葉關系、與下頜后靜脈關系、頸部淋巴結、囊變位置等影像信息為臨床區分良惡性病變提供重要指導。在研究結果中可見,腮腺良性囊性病變腫物相對較少,且形態、邊緣相對規整;腮腺惡性囊性病變腫物表現大而不規則,浸潤或包繞鄰近組織結構,同時伴有頸部淋巴結腫大;另外,在其囊變區域可見,良性病集中于腫物周圍,可能是良性腫塊生長較為緩慢,因此多見于血供較少的腫物周圍;而惡性囊變區則集中于腫物中央,可能是新生血管多位于周圍,以供腫瘤組織生長,故腫瘤中央區域血供較差,發生囊變[8,9]。針對該點分析,認為與其不同性質病變的機制差異有關,譬如良性的腮腺囊性病變通常是由組織退變、分泌黏液蛋白所引起;惡性的腮腺囊性病變是由血供不足引起的腫瘤缺血壞死后液化所導致[10]。雖然上述影像表現能為鑒別腮腺囊性病變性質提供重要參考,但本文認為遠遠不夠,即惡性程度不高,表現不典型,可能也會引起誤診或漏診[11]。在檢測結果顯示,常規MRI的檢出確診率僅為64.08%,而誤診率、漏診率分別高達34.55%、37.50%。

近年來,隨著MRI的進一步發展,臨床逐漸采用DWI、SWI等序列用于各種良惡性病變診斷中。其中,DWI是基于水分子擴散運動特性下定量測量水分子擴散受限情況,能較好地反映微觀組織結構和微觀運動內部信息[12]。在惡性病變患者中,受病理組織細胞化影響,其細胞越小,水分子擴散程度也越低,ADC也更小;而反之,ADC值增加。在ADC值比較中可見,惡性病變的ADC值低于良性病變,這與上述所說的細胞小有關。SWI是基于組織磁化屬性差異的成像新技術,通過集中收索強度數據和相位數據進行編碼后處理,分析組織間磁敏感量差[13]。ITSS為反映腫瘤小靜脈內微出血及脫氧血紅蛋白情況的SWI常用參數。在本研究結果中可見,腮腺良性病變多集中于ITSS 0~1級,惡性病變則集中于2~3級。究其原因分析,可能與惡性腮腺囊性病變的血管結構畸形程度較高、新生及不成熟血管較多有關,故病變內出血概率更大,加之惡性病變內血管多為迂曲,血流速度緩慢,可能會加大血氧消耗,因此脫氧血紅蛋白也更多[14]。針對上述三種MRI序列比較,本文發現聯合診斷的檢出率更高,多模態MRI的準確率均高于常規MRI、DWI、SWI單獨檢測結果;另外,在ROC曲線比較中也可見,多模態MRI的AUC值、敏感度、特異度更高。因此本文建議三者聯合鑒別診斷腮腺囊性病變性質,以此為臨床提供更為準確的參考信息。

綜上所述,多模態磁共振成像用于腮腺囊性病變中具有較高的診斷價值,有利于提高惡性病變檢出率。

猜你喜歡
性病變腮腺預測值
加拿大農業部下調2021/22年度油菜籽和小麥產量預測值
±800kV直流輸電工程合成電場夏季實測值與預測值比對分析
法電再次修訂2020年核發電量預測值
內鏡黏膜下隧道法剝離術在胃腸道腫瘤性病變治療中的應用
腮腺木村病的DWI和動態增強MR表現
支氣管鏡下徑向超聲引導聯合測量技術在肺周圍性病變診斷中的應用
超聲檢查對腮腺腫大的診斷價值
腮腺脂肪瘤:1例報道及文獻復習
常規MRI、DWI和動態增強掃描在肝臟局灶性病變診斷中的應用
功能性腮腺切除術治療腮腺淺葉良性腫瘤的療效分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