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身心語言程式學理論指導下心理干預聯合雙重運動任務訓練對腦梗死偏癱患者運動功能恢復及遵醫行為的影響①

2024-01-09 04:31李培培尚曉峰
黑龍江醫藥科學 2023年6期
關鍵詞:雙重步行偏癱

李培培,曹 飛,尚曉峰

(商丘市第一人民醫院1.神經內科;2.急診內科;3.全科醫學,河南 商丘 476000)

腦梗死是腦血管破裂、阻塞致血液無法流入大腦造成腦組織損傷。其病情變化快,且致殘、致死率高[1]。幸存者中有70%~80%會遺留偏癱,嚴重者可喪失生活能力,產生不良情緒,降低治療依從性[2]。常規護理以疾病為中心,常出現不按時服藥現象,影響康復進程。研究證實,心理因素在疾病轉歸中具有重要作用[3]。護理人員應滿足患者心理需求,調整情緒變化,增強適應能力。身心語言程式學(NLP)是集身、心、語三者于一體的心理學模型,其輔導技巧操作性強,可改變消極心態[4]。同時腦梗死偏癱患者患側肢體無法運動,神經沖動無法傳入大腦,導致受損部位殘存大腦細胞凋亡,使肢體功能障礙。雙重運動任務訓練是同時訓練兩項或以上任務,由運動任務和分散注意力組成。且研究證實,雙重運動任務訓練可改善步態平衡及認知能力[5]。因此本研究將兩者聯合用于腦梗死偏癱中,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收治的80例腦梗死偏癱患者。(1)納入標準:①單側肢體癱瘓,偏癱肢體肌力分級為1~3級;②能夠理解與溝通;③患者均知情同意,并簽署知情同意書。(2)排除標準:①心肺功能不全;②惡性腫瘤;③意識障礙;④精神疾病;⑤不能配合康復及量表測試者。本研究經醫學倫理委員會批準。按入院單雙順序分為對照組、觀察組各40例,兩組一般資料比較無差異(P>0.05),見表1。

表1 兩組一般資料比較(n=40)

1.2 方法

1.2.1 對照組:給予常規心理干預和康復訓練:評估患者心理、護理需求后給予針對性干預;并給予獨立翻身訓練、被動、主動關節訓練,獨立站立、步行平衡訓練。

1.2.2 觀察組:給予NLP理論指導下心理干預聯合雙重運動任務訓練:(1)NLP理論指導下心理干預:①建立心理干預小組,由責任護士、??谱o士、主管醫生及心理專家組成,護士長任組長,負責培訓與考核;心理專家進行心理學和咨詢知識培訓;主管醫生培訓講解雙重運動任務訓練相關知識。②個體化心理檔案建立:收集基礎資料、病情資料,建立個性化檔案,根據癥狀自評量表測評心理,對負性情緒嚴重者標記。③預防性評估與意外預案建立:建立部門電子事故報告流程和快速反應和急救機制,通過查閱文獻提前準備事故解決方案;護理人員應評估心理狀態并記錄,報告異常情緒。④情感支持:與患者溝通,肯定負性情緒出現是正常的,并鼓勵其主動說出內心感受,緩解疾病壓力,囑家屬多與患者溝通;介紹康復較好的患者相互交流,使患者認識到不良心理改善的好處。⑤正性行為:根據受教育水平、理解能力,利用圖片、視頻及發放宣傳冊等進行腦梗死知識宣傳,包括發病機制、治療及預防方法及偏癱后遺癥康復訓練等,并通過語言行為分析,總結消極情緒、意識及行為表現原因,建立正性思維,主動配合治療及護理,指正消極觀念、局限性信念,重建支持性、積極正面信念。⑥心理壓力釋放:利用催眠中“意象”與潛意識相結合,放松全身,使來訪者進入潛意識狀態,引導調整意象畫面,進行意象對話,引導來訪者調整自己意象畫面,促使心理壓力釋放,每個月1次,30min/次。(2)雙重運動任務訓練:①步行與托物:步行中用健側上肢托球,肩關節中立,肘關節屈曲90°,盡量快速行走;②步行與轉移物品:在步行時使用健側上肢將置于健側筐中的網球依次轉移到位于身體另一側筐中;③步行與接打電話:在平板上步行時,使用健手握1個手機,由治療師每隔1min撥打患者電話,接通后,治療師隨機報出3個隨機數字,患者聽到后大聲復述。④步行與拎包:患者在步行同時,用健側手拎長約30cm、高20cm的布袋,布袋中裝有重物,整個袋子重3kg。⑤失語任務:病情穩定后,指導患者進行口腔操作訓練,并進行語言功能訓練。每個訓練動作各5min,2次/周,持續4周。均持續干預3個月。

1.3 觀察指標

(1)心理狀態:抑郁自評量表(SDS) 及焦慮自評量表(SAS)[6]評定,總分各100分,抑郁、焦慮總分<50分、50~59分、60~69分、>69分為正常及輕、中、重度抑郁、焦慮。(2)遵醫行為:完全遵從:按醫囑服藥,配合康復鍛煉;部分遵從:需在勸說及有人監督下完成治療;不遵從:對按時服藥及康復運動不服從;依從率=(完全遵從+部分遵從)例數/總例數×100.0%。(3)運動功能恢復情況:Fugl-Meyer運動功能評定(FMA)[7]評估,上肢33個項目與下肢17個項目,完全無法執行為0分、部分執行為1分,完全執行為2分,總分100分,分值越高肢體運動功能越高。

1.4 統計學方法

2 結果

2.1 兩組SDS、SAS評分比較

干預前兩組SDS、SAS評分無差異(P>0.05),干預后觀察組SDS、SAS評分低于對照組(P<0.05),見表2。

表2 兩組SDS、SAS評分比較分)

2.2 兩組遵醫行為比較

觀察組遵醫率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3。

表3 兩組遵醫行為比較[n=40,n(%)]

2.3 兩組FMA評分比較

干預前兩組FMA評分無差異(P>0.05),干預后觀察組FMA評分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4。

表4 兩組FMA評分比較分)

3 討論

據統計顯示,腦梗死發病率占所有腦卒中的70%。且腦梗死存活患者中約65%~82%遺留有功能障礙,20%~25%出現偏癱,已成為當前公共衛生問題[8]。因此進行康復訓練具有重要意義,但康復過程是長期甚至終身過程,部分患者康復訓練知識不足、依從性差,加之疾病和康復治療會對生理、心理造成嚴重影響,易出現負性情緒,甚至回避、屈服,影響治療進程及康復效果,因此在康復訓練同時應進行心理干預。

NLP理論是新型心理療法,以傳統心理治療的精神分析動力學和行為主義、人本主義理論為基礎,整合了催眠、家庭及心理療法,并在實踐中,借鑒精神分析動力學中意識理論,應用暗示療法與潛意識溝通法產生積極自我暗示。同時吸取認知行為理論,通過心理調適改變消極意識、樹立積極心態達到改變消極行為的目的,此外,通過催眠中意象療法引導患者全身放松,以釋放壓力[9]。而雙重任務訓練包括運動或平衡任務和次要的分散注意力任務,常用雙重任務訓練包括運動雙重任務和運動認知雙重任務,前者需同時進行,且需控制其中一項姿勢;后者是在運動的同時進行認知任務,有利于大腦側支循環建立,促進大腦半球運動功能代償、重組,改善肢體功能[10]。結果顯示,干預后觀察組SDS、SAS評分低于對照組,與李晨陽等[11]研究相符,說明NLP理論指導下心理干預聯合雙重運動任務訓練可緩解腦梗死偏癱患者不良情緒,這是由于在NLP理論指導下心理干預中分析語言和行為模式和溝通等方式及個體思想模式和主觀經驗,總結消極情緒、意識及行為原因,并進行干預,以重塑認知、建立正性思維;此外利用催眠中“意象”與潛意識相結合的方式放松全身,以釋放負性情緒。同時本研究發現,觀察組遵醫率顯著高于對照組,提示NLP理論指導下心理干預聯合雙重運動任務訓練可提高患者遵醫行為,這是由于NLP理論中通過了解患者內心感受并建立正性思維,可提高對抗疾病信心,積極接受治療。同時研究發現,干預后,觀察組FMA評分高于對照組,說明NLP理論指導下心理干預聯合雙重運動任務訓練可提高運動功能,雙重運動任務訓練中通過步行與托物、步行與轉移物品、步行與接打電話及步行與拎包訓練,可加快機體新陳代謝能力和血液循環,有效改善患側肢體肌力;同時進行認知任務,有利于建立大腦側支循環,促進大腦半球運動功能代償、重組,進而恢復肢體功能。

綜上,對腦梗死偏癱患者實施NLP理論指導下心理干預聯合雙重運動任務訓練干預,可改善不良情緒和遵醫行為,提高運動功能。

猜你喜歡
雙重步行偏癱
自然與成長的雙重變奏
循經往返灸治療腦卒中痙攣性偏癱的臨床觀察
步行回家
攀山擅離步行道自拍,不幸墜落身亡誰擔責?
化解“雙重目標”之困
從步行到奔跑
腦卒中偏癱早期運動康復
神經松動術對腦卒中偏癱肩痛的療效觀察
“雙重打擊”致恐龍滅絕
中西醫結合治療中風后偏癱25例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