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四川省歷史文化街區活化利用消防改造現狀及對策研究

2024-01-09 00:29邵菲菲
四川建筑 2023年6期
關鍵詞:活化消防火災

朱 磊, 楊 志, 邵菲菲, 袁 滿, 丁 鵬

(1. 四川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四川成都 610000; 2. 四川省城鄉建設研究院,四川成都 610000; 3. 成都市消防救援支隊,四川成都 610000)

0 引言

歷史文化街區是中華民族璀璨文明的凝結,具有不可再生、不可替代性。我國歷史文化街區中的建筑大多為木結構、磚木結構,從古至今,一直受到火災的威脅。近年來,歷史文化街區火災仍時有發生,如重慶中山古鎮火災、福州上下杭歷史文化街區火災等。

隨著城市更新的持續推進,以及文化旅游、消費場景多元化的需求增長,歷史文化街區的活化利用成為各地連片改造的首選項目[1]。已經完成改造的歷史文化街區大多成為網紅打卡地和經濟增長點,如廣州恩寧路永慶坊街區、福州三坊七巷街區、江西文昌里街區等。四川省現有103條歷史文化街區、1 600余處歷史建筑,蓬勃的活化利用需求和現存的消防安全問題已成為制約活化利用的瓶頸。為此,筆者深入調研了四川省歷史文化街區消防安全現狀以及活化利用過程中遇到的消防改造難題,提出具有可行性的實施路徑和建議。

1 四川省歷史文化街區火災風險因素分析

筆者調研了眉山、西昌、瀘州、宜賓、廣安等市(州)8條歷史文化街區,包括已開展活化利用、正在開展活化利用以及有活化利用需求的歷史文化街區三種情況,見圖1。

圖1 主要調研的歷史文化街區

通過調研發現,我省歷史文化街區火災風險因素較為突出,集中表現在以下四個方面。

1.1 建筑防火及消防設施普遍存在缺陷

我省歷史文化街區內建筑普遍存在耐火等級低、防火間距不足、消防設施欠缺等問題。建筑以木結構、磚木結構為主,耐火等級以四級為主,多成排連片布置,防火間距不足,戶間分隔常采用川渝特色的竹篾夾泥墻或木板墻。多數街區僅設市政消火栓和滅火器,且市政消火栓覆蓋率低、多采用單路供水,見圖2。

圖2 傳統連片木結構建筑和常見分隔措施

1.2 消防救援條件難以滿足需求

我省歷史文化街區的空間形態常見兩種類型。一種是場鎮型,如敘永縣東外街,其特征是建筑均沿著一條主干道對稱分布,見圖3;另一種是網格型,如閬中古城,街區內多條主干道、次干道相互連通。周邊建筑限制了道路走向及寬度,街區內道路通常不能通行消防車輛。歷史文化街區多位于城市建成區外,消防救援力量需較長時間才能到達,街區內部普遍未設置微型站、志愿消防隊等。

圖3 敘永縣東外街——場鎮型歷史文化街區

1.3 引入的新業態增加了火災風險

火災風險與使用功能密切相關,歷史文化街區在活化利用前多以居住功能為主,而活化利用的目標多是通過更新,將歷史文化街區打造成為當地歷史文化、休閑娛樂名片[2]。調研發現,活化利用的歷史文化街區普遍會植入茶樓酒肆、特色餐飲、博物展覽、文化娛樂、旅游服務等功能。業態豐富、人流增加、用火用電設備引入、火災荷載增多等因素均會導致火災風險大幅增加,見圖4。

圖4 歷史文化街區內建筑常見業態

1.4 大流量人員管控和疏散引導措施缺失

現代消防理論認為人員離開建筑物到達室外即視為安全。歷史文化街區內存在大量的狹窄巷落,人員容易匯集形成堵點。街區內人員疏散的終點不再是單棟建筑的安全出口,而是街區的邊界或開敞地帶。歷史文化街區活化利用后將吸引眾多游客,以西昌涌泉街歷史文化街區為例,2023年春節期間7日客流量超60萬人次,見圖5。歷史文化街區在活化利用后遇到較大人流量時,普遍缺乏人流承載能力核算和人流管控手段[3]。

2 歷史文化街區活化利用消防改造的主要難點

四川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于2023年1月印發《四川省歷史文化街區和歷史建筑消防設計指南(試行)》(后文簡稱《指南》),遵循“尊重歷史、保護為主、合理利用、加強管理”的原則,結合我省地域特點、經濟條件和消防改造需求,以不降低現有消防安全水平為底線,明確歷史文化街區和歷史建筑活化利用消防技術要求,多地歷史文化街區活化利用項目得到了有效推進和實施落地。但是,在實施過程中也暴露出一些問題。

2.1 消防技術方案與消防安全需求之間缺乏判定標準

住房城鄉建設部相關文件中明確“歷史文化街區應制定科學合理的技術方案,確保滿足消防安全需求”。實施過程中,消防技術方案的編制依據、安全底線仍不明確。以西昌市涌泉街和眉山市太平古街為例,涌泉街采用整體連片改造方式,引入大量餐飲、娛樂業態,打造地標型旅游景點,消防技術方案中增設了大量的消防設施,增配了多種形式消防救援力量;太平古街則以保留原住民、保持原生態為主,打造區域休閑游學街區,消防技術方案以改善現有消防設施,增設簡易滅火系統和移動滅火裝置為主。從消防改造投入來看,涌泉街遠好于太平古街,但從火災危險源、人流帶來的風險來看,涌泉街劣于太平古街。不難發現,消防技術方案是否滿足消防安全需求是一個多維度、多方面的綜合判定過程,目前普遍缺乏適用的判定標準。

2.2 國家、地方消防技術標準落地實施困難

國家和地方相關技術標準的編制基于現代防火技術理論體系,應用于歷史文化街區中存在一些難以落地的問題,其中較常見的是防火間距[4]。歷史文化街區普遍需要保護街巷肌理,以我省歷史文化街區為例,主街道路寬度多為5~10 m,次道路寬度普遍為2~4 m。雖然國家和地方技術標準中均提出若干防火間距縮減的技術措施,但依托道路形成的防火間距仍難以滿足技術標準要求[5]。此外,GB 50016-2014(2018年版)《建筑設計防火規范》等技術標準規定消防車道坡度不應大于10%,而我省部分歷史文化街區位于山區,主街道路坡度在10%~20%之間,歷史文化街區在消防改造中存在不少諸如此類的實施難點。

2.3 消防設計審查驗收管理工作難度大

(1)消防審驗范圍界定不明。歷史文化街區內單體建筑面積普遍較小,一般屬于規定的其他建設工程,需要辦理消防驗收備案。然而,歷史文化街區活化利用消防設計多采用“防火組團”概念,將防火組團類比單體建筑,防火組團的建設規??赡苓_到特殊建設工程界定標準,歷史文化街區是否屬于特殊建設工程缺乏明確界定標準。

(2)消防審驗流程不明。2021年,住建部辦公廳印發工作通知指明了歷史文化街區活化利用的消防審驗工作路徑,即:歷史文化街區、歷史建筑改造消防設計審查可由當地住建部門會同有關部門,組織工程建設單位、業主單位、利害相關人員等依法會商解決,確保滿足消防安全需要。但未明確相關申請材料、消防驗收組織流程等內容,操作性不強。

(3)特殊消防設計工作要求高。最新發布實施的《建設工程消防設計審查驗收管理暫行規定》規定了因保護利用歷史建筑、歷史文化街區需要,確實無法滿足國家工程建設消防技術標準要求的,可以組織特殊消防設計專家評審,并詳細規定了需要進行火災數值模擬分析、兩種以上方案進行比選、實體試驗驗證等內容,特殊消防設計周期較長、工作要求較高。

3 對策和建議

歷史文化街區的活化利用能有效結合城鄉建設、歷史文化傳承保護,既能帶動當地經濟發展,又能“以用促?!?推進優秀文化的傳承和發展,是一件利國利民的大事。消防安全是歷史文化街區活化利用的重要保障,不能抱有僥幸心理,只抓建設不抓安全,也不能因噎廢食。筆者認為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解決歷史文化街區活化利用遇到的消防問題:

(1)完善歷史文化街區活化利用消防改造工作制度、標準體系。結合《指南》實施情況,系統性修訂、調整,提升《指南》適用性。制定歷史文化街區活化利用消防安全性能評價要點和歷史文化街區消防安全管理要點,建立歷史文化街區改造前后消防安全性能評價標準和后期管理的細則要求,通過規范“現狀評價—方案評價—落地設計—加強管理”構建一整套適用于歷史文化街區活化利用消防改造的系統性提升路徑。

(2)制訂歷史文化街區活化利用消防設計審查驗收管理辦法?!督ㄔO工程消防設計審查驗收管理暫行規定》規定了各省要制定其他建設工程分類管理目錄清單。根據歷史文化街區特點,針對性的分類分級,結合我省歷史文化街區活化利用項目消防審驗工作實際,出臺消防審驗管理辦法,破解歷史文化街區活化利用消防審驗工作困境。

(3)因“街”施策,制定一戶一防防火保障方案[6]。以風險水平為導向,根據不同建筑火災風險等級靈活確定消防改造技術措施,制定差異化的“一戶一防”消防提升方案,確定重點消防設防建筑,建立分級改造清單,以保護歷史文化肌理和傳統風貌為前提,因地制宜,因“險”制宜,明確消防技術措施。

(4)推廣火災數值模擬分析、實體試驗等技術手段,鼓勵新技術、新設備的應用。推廣采用火災數值模擬分析[7]、實體試驗[8]等科學的技術手段,對歷史文化街區活化利用防火保障方案的安全性進行驗證,火災數值模擬分析、實體試驗結論由主管部門按規定組織開展特殊消防設計專家評審議定。鼓勵歷史文化街區根據自身特點,引入遠程供水系統、高位消防炮、滅火機器人、滅火無人機等新技術、新裝備,鼓勵開發適用于歷史文化街區的新技術、新裝備。

猜你喜歡
活化消防火災
《消防界》征稿啟事
無Sn-Pd活化法制備PANI/Cu導電織物
生姜對亞硝胺合成及體內代謝活化的抑制作用
全國消防日11月9日
小學生活化寫作教學思考
漫畫說消防
消防也幽默
掌握火災逃生知識
有機酸對五種人工合成磷酸鹽活化作用及活化途徑的研究
離奇的火災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