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化課教學中滲透工匠精神

2024-01-09 00:39趙月蘭
語文世界(初中版) 2023年12期
關鍵詞:鐘揚工匠精神

趙月蘭

勞動力供給不足、工匠型人才緊缺是當前社會發展面臨的重大問題,推進與工匠精神相融合的現代職業教育體系是我國職業教育改革的新方向。工匠精神是一種優良品質和高尚修養,是社會發展的內驅力,也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內核體現,現已成為中職學校人才培養的關鍵要點。工匠精神培養并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教師提高關注,學生協同配合,借助文化課程全方位滲透,以此來達成持續提升的目的。本文以中職語文課程為例,詳細闡述了借助語文教學滲透工匠精神的路徑。

一、深耕語文教材,挖掘工匠精神元素

工匠精神,古已有之,且與當代工匠精神一脈相承。語文課程包含了豐富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和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其中不乏對工匠精神的體現,挖掘教材中蘊含的工匠精神元素,是在語文教學中滲透工匠精神的基本途徑。教師要深耕語文教材,從顯性和隱性兩個維度挖掘有效素材,結合工匠精神的內涵探尋與之相匹配的課程內容,突顯愛崗敬業、持之以恒、精益求精、專心專注、超越自我等優良品質,利用課程內容引導學生了解“工匠”,感悟“工匠精神”。

例如,莊子所著《庖丁解?!肥且粍t寓言故事,講述的是一個名丁的廚師,運用其優美、精湛的技術,在梁惠王面前游刃有余地宰牛的故事。在莊子的筆下,呈現的是庖丁解牛的精湛技藝,而一個普通的廚師將宰牛這件小事做得出神入化、奇妙無窮,體現的是專心專注、精心精致、巧思巧為的高超智慧,這便是工匠精神。教師可借助該故事的深刻內涵滲透工匠精神,讓學生知道“解?!钡谋澈笫蔷康募妓?,而精湛的技藝背后是對客觀規律的把握,是對技術的超越,是對細節的改進,是靈巧構思、匠心獨運,是心無旁騖、知行合一。

二、創設教學情境,深刻體驗工匠精神

在語文教學中滲透工匠精神,直白的講授方式并不利于達成預期效果,學生要主動探尋,親自體驗,汲取工匠精神的內核,接受正面的觀念和行為引領,如此才能發揮工匠精神的熏陶作用。為了實現這一目的,教師可創設多元教學情境,營造濃郁的工匠精神氛圍,利用講故事、析案例、看視頻、賞作品、讀著作等方式滲透工匠精神,多視角呈現不同領域的工匠面貌,多層次感知工匠精神的具體內涵。創設教學情境要融合課內外資源,合理利用現代化教學手段和教學資源,聯系現實生活,延展教學范圍,誘發學生深刻思考,使其理解工匠精神在職業、行為中的具體體現,學習“工匠”的價值觀念和行為表現,真切體驗工匠精神。

例如,《“探界者”鐘揚》一文展現了我國新時代科研人員的工匠精神,為了弘揚鐘揚的科學探索精神、無私奉獻精神和愛崗敬業精神,在課文教學時創設不同的情境:首先,導入環節播放“感動中國2018年度十大人物”頒獎典禮視頻片段,出示對鐘揚的頒獎詞,并利用微視頻的方式介紹鐘揚,引入人物經歷、突出貢獻等關鍵信息,融合相關圖片和新聞素材,讓學生了解本課主人公“鐘揚”的故事,初步感受鐘揚所具有的工匠精神。然后,在課文閱讀時指導學生結合小標題梳理文中所描寫的主要事跡,探究人物事跡背后的精神追求,直觀感受鐘揚的崇高精神,并與人物的言行聯系起來,從鐘揚個人身上所具有的精神上升到新時代科研人員的工匠精神。最后,拓展《大國工匠》紀錄片,建議學生利用課后時間自行觀看,了解更多領域的“工匠”及他們的故事,感受大國工匠們對自身職業的無限熱愛與對產品的精雕細琢,豐富對“工匠”的認識,樹立良好的職業觀和價值觀。

三、拓展實踐活動,積極弘揚工匠精神

工匠精神滲透離不開實踐活動,通過適宜的實踐活動可深化工匠精神的熏陶效果,促使學生積極弘揚工匠精神。實踐活動可從兩個方面進行設計。一方面,引導學生尋找身邊的“工匠”,搜集與之相關的故事,以口頭講述或書面表達的方式呈現出來。如此既能讓學生關注到生活中的人和事,知道“工匠”存在于我們的身邊,“工匠精神”支撐著各行各業的發展;又能拓寬學生的人文視野,使其理解愛崗敬業、持之以恒、精益求精、開拓創新等工匠精神的本質,從情感上認同工匠精神,從行為上踐行工匠精神。另一方面,依托語文綜合實踐活動拓展與工匠精神相關的主題活動,鼓勵學生參與詩文朗誦、主題演講、情景表演、人物采訪、社會調查及職業體驗活動,利用各種各樣的實踐活動加深學生的情感體驗,指引他們宣揚、踐行工匠精神,成為具備敬業精神、創新意識、協作能力的時代青年。

例如,高教版語文教材安排的綜合實踐活動十分豐富,基于滲透工匠精神的目的,設計“尋找身邊的工匠”主題實踐活動,要求學生調查身邊的“工匠”,完成一次采訪,并撰寫實踐報告。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參與實踐,自行設計實踐方案與采訪大綱,按照方案完成調查和采訪任務。綜觀學生的實踐成果,他們選擇了各行各業的“工匠”,有奮戰在技術崗幾十年如一日的工人,有在教學崗無私奉獻的教師,有堅持弘揚民間手工藝術的藝人,有隱沒于城市角落的“老匠人”……學生在本次實踐中收獲頗豐,各小組利用文本或PPT(幻燈片)展示了實踐成果,呈現了工匠們的敬業、求真、創新、堅持、專注的優良品質,分享了真實的實踐感想,交流了對“工匠”和“工匠精神”的認識,班級內形成了濃郁的工匠精神氛圍,深化了滲透效果。

四、教師正確理解,注重工匠精神滲透

教師是教學活動的組織者和實施者,教師的教學引導決定了學生的發展情況。在語文教學中滲透工匠精神,需要教師正確理解其內涵,認清工匠精神與學生發展的必然聯系,從主觀層面認同工匠精神的引領作用,從客觀層面做好語文課程與工匠精神的融合。同時,從教材、教學目標、教學環節等方面滲透工匠精神,深度開發教材資源,合理拓展課外資源,從情感目標中體現工匠精神的內涵,通過正面引導激活學生的積極情感,讓語文聽說讀寫活動成為學生理解、感知工匠精神的載體。教師要及時了解工匠精神滲透效果,借助師生對話、人物評析、實踐活動等途徑了解學生對工匠精神的態度,結合日常觀察與學生的實際表現,判斷他們是否具備敬業、專注、創新、堅持、求精等品質,鼓勵學生主動進行自我提升,不斷培養良好的行為習慣。

綜上所述,中職學生正處于思想觀念和品德修養塑造的關鍵時期,他們承擔著時代的使命,面臨著社會的考驗,既要接受專業的技術技能培養,又要具備良好的工匠精神素質,如此才能適應個人成長需要與社會發展需要。語文作為中職文化課的核心課程之一,借助教學過程滲透工匠精神是必經之路。教師要做好正確引導,探索適宜路徑,讓學生在工匠精神的浸潤下,努力實現個人理想與國家夢想。

猜你喜歡
鐘揚工匠精神
90后大工匠
虎虎生威見精神
論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精神
工匠風采
初心,是來時精神的凝練
凌晨3點的鬧鐘
工匠神形
時代之子的澎湃人生
時代之子的澎湃人生
拿出精神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