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血漿同型半胱氨酸水平與大腸癌的相關性▲

2024-01-10 10:59方文慧豆正莉鄭可佳
內科 2023年6期
關鍵詞:大腸癌大腸息肉

方文慧 豆正莉 鄭可佳,

1 安徽醫科大學巢湖臨床醫學院,合肥市 238000;2 安徽醫科大學附屬巢湖醫院消化內科,合肥市 238000

大腸癌是指大腸黏膜上皮的惡性病變,是結腸癌和直腸癌的總稱,也稱為結直腸癌,是發達國家的常見癌癥之一[1];在所有癌癥新發病例中,大腸癌相關死亡占比最大,占全球癌癥相關死亡的30.6%[2]。異型增生是癌前病變的形態學改變,早期發現并及時處理大腸息肉異型增生,有助于降低大腸癌的發生率。血漿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Hcy)是一種含硫氨基酸,為蛋氨酸代謝的重要中間產物。研究發現,血漿Hcy水平與多種系統惡性腫瘤的發生、發展密切相關[3]。本文探討血漿Hcy水平與大腸癌的相關性,旨在為大腸癌的篩查提供新的標志物,現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收集2020年1月1日至2023年2月28日在我院消化內科住院的大腸癌患者(81例),存在大腸息肉異型增生患者(52例),大腸息肉無異型增生的患者(54例)的臨床資料。納入標準:(1)經腸鏡和病理檢查確診為大腸癌、存在大腸異型增生和無大腸異型增生的患者;(2)初次就診,未進行任何治療;(3)患者簽署相關知情同意書。排除標準:(1)排除炎癥性腸病、腸結核、家族性腺瘤病、黑色素斑-胃腸息肉綜合征和合并有嚴重的心、腦、肝、腎等疾病者;(2)患有精神、神經系統疾病的患者。大腸癌組中,男性53例、女性28例,年齡61.00(54.00,67.00)歲;大腸息肉異型增生組中,男性35例、女性17例,年齡57.50(54.25,69.00)歲;大腸息肉無異型增生組中,男性39例、女性15例,年齡57.00(52.00,61.75)歲。三組性別、年齡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均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經我院醫學倫理委員會審核批準。

1.2 方法 抽取所有患者空腹肘靜脈血10 mL,3 000 r/min離心10 min,加入抗凝劑后取上層清液,采用酶聯免疫吸附試驗檢測血漿Hcy水平。所有患者均行腸鏡和病理檢查,由副高級及以上病理醫師進行閱片。

1.3 觀察指標 比較大腸癌組、大腸息肉異型增生組和大腸息肉無異型增生組血漿Hcy水平。

1.4 統計學處理 采用SPSS 26.0軟件對數據進行統計分析。偏態分布的計量資料以M(P25,P75)表示,多組間的比較采用Kruskal-WallisH檢驗。計數資料以例數表示。多因素分析采用二元logistic回歸模型分析。繪制受試者操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線評估血漿Hcy水平預測大腸癌發生的價值。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 果

2.1 三組患者血漿Hcy水平的比較 三組間血漿Hcy水平差異有統計學意義;大腸癌組血漿Hcy水平均高于其余兩組(均P<0.05),見表1。

表1 三組患者血漿Hcy水平的比較 [M(P25,P75),μmol/L]

2.2 大腸癌的二元logistic回歸分析 以是否患大腸癌(患大腸癌=1,未患大腸癌=0)為因變量,年齡(≥50歲=1,<50歲=0)、性別(男性=1,女性=0)和血漿Hcy水平(>15 μmol/L=1,≤15 μmol/L=0)為自變量,行二元logistic回歸模型分析,結果表明,血漿Hcy水平是大腸癌發生的獨立影響因素(P<0.05),見表2。

2.3 血漿Hcy水平預測大腸癌的價值 ROC曲線分析結果顯示,血漿Hcy水平預測大腸癌的曲線下面積為0.614,最佳臨界值為15.25μmol/L,對應的敏感度、特異度分別為50.0%、71.4%,見圖1。

圖1 血漿Hcy水平預測大腸癌的價值

3 討 論

隨著近年來生活和飲食習慣的變化,大腸癌的發病率逐年上升。據世界衛生組織統計,大腸癌發病率居惡性腫瘤的第3位,死亡率居第2位,2018年全球的大腸癌病例新發180萬例,死亡88萬例[4]。大腸癌的發生受很多因素的影響,包括大量攝入加工肉食制品、飲酒等。目前認為導致大腸癌發展的途徑包括:遺傳和表觀遺傳染色體的不穩定性進展為晚期腺瘤和癌癥;遺傳錯配修復基因的突變,導致微衛星不穩定性和息肉向癌的轉化。20%~35%的大腸癌是由無梗鋸齒狀息肉引起的[5]。腸鏡是大腸癌篩查的金標準,具有診斷和治療作用,敏感度和特異度較高,但由于腸鏡檢查的有創性不易被患者接受,故臨床上常用檢測腫瘤標志物以篩查是否罹患大腸癌,如癌胚抗原、糖類抗原199和糖類抗原125等[6]。

Hcy是蛋氨酸代謝過程中去甲基化生成的中間產物之一(這一過程以維生素B12和葉酸作為輔助因子),血漿Hcy水平主要受飲食、遺傳和環境因素的影響[7]。Hcy體內主要代謝途徑包括:(1)再甲基化:甲硫氨酸合成酶的催化作用與葉酸和維生素B為輔酶作用下再甲基化重新合成甲硫氨酸,此過程需要N5-甲基四氫葉酸為甲基供體。(2)轉硫作用:在胱硫醚縮合酶和胱硫醚酶的催化作用、維生素B6的參與下,Hcy可轉變為半胱氨酸。當上述代謝途徑異常時,Hcy在體內異常增多,進入血液循環,最終導致高Hcy血癥。高Hcy血癥與腫瘤的發生、轉移相關[8-11]。近年來,多數國內外學者研究得出,Hcy水平的升高與大腸癌有一定的關系。張英蘭等[12]的研究顯示,大腸癌患者血漿Hcy水平明顯高于健康對照組,大腸癌患者治療后其血漿Hcy水平較治療前明顯下降,3個月隨訪后發現,患者血漿Hcy水平較之前進一步降低。Ni等[13]的研究發現,大腸癌患者術后血漿Hcy水平較術前明顯下降。Shiao[14]的研究發現,血漿Hcy升高是大腸癌發病的影響因素。但也有研究[15]結果顯示,不同腫瘤分期患者的血漿Hcy水平差異無統計學意義,表明血漿Hcy可能僅在腫瘤發病過程中起到一定作用,而與腫瘤轉移與浸潤的關系不大。本研究結果顯示:大腸癌組血漿Hcy水平均高于大腸息肉異型增生組和大腸息肉無異型增生組,血漿Hcy水平是大腸癌發生的獨立危險因素;血漿Hcy水平預測大腸癌的最佳臨界值為15.25 μmol/L(敏感度、特異度分別為50.0%、71.4%)。

綜上所述,大腸癌患者血漿Hcy水平顯著升高,血漿Hcy水平升高是大腸癌發生的獨立危險因素。血漿Hcy水平有望成為大腸癌早期篩查、評估治療效果和術后隨訪的潛在腫瘤標志物。對于高危大腸癌患者,應盡早行血漿Hcy常規篩查,及時進行干預,以改善預后。

猜你喜歡
大腸癌大腸息肉
大腸變懶了
大腸變懶 了
息肉雖小,防病要早
你真的了解子宮內膜息肉嗎
大腸鏡檢陰性慢性腹瀉與末端回腸病變的關系分析與探討
大腸癌組織中EGFR蛋白的表達及臨床意義
FAP與E-cadherinN-cadherin在大腸癌中的表達及相關性研究
ER、PR、Ki-67在絕經后子宮內膜息肉中的表達
息肉樣黑素瘤一例
裴正學教授治療大腸癌經驗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