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他汀類和抗血小板聚集藥物聯合治療ICVD的臨床效果

2024-01-11 01:04燕,李輝,沈
黔南民族醫專學報 2023年4期
關鍵詞:辛伐他汀腦血管阿司匹林

陳 燕,李 輝,沈 杰

(1.華信民生醫院,河南 鄭州 451100;2.新鄭市公立人民醫院,河南 鄭州 451100)

缺血性腦血管疾病主要是因腦部血液循環導致腦部缺氧、缺血,進而誘發局部腦組織缺血性壞死?;颊吲R床癥狀表現為頭暈、口齒不清、局部麻木、乏力等,這些癥狀最短會維持幾分鐘、最長數小時。部分患者會發展成卒中,最初卒中患者病情還會再次復發,可見時間窗對于缺血性腦血管疾病至關重要。但是由于患者臨床癥狀不具有顯著性,無法及時引起重視,到醫院就診時已經錯過最佳治療時間窗,因此需要積極采用抗血小板、抗凝、改善微循環等方式治療,以此來改善患者局部缺血區域血液流變學,促使局部腦部灌注恢復[1-2]。他汀類、抗血小板聚集藥物均是目前治療疾病的首選藥物。前者具有非常顯著的降脂效果,主要以辛伐他汀藥物為主,抑制血脂合成,同時也具有顯著的抗炎作用,可以有效調節患者機體免疫功能;后者代表性藥物為阿司匹林,能夠抑制血小板聚集、改善腦部血液循環,減少缺血性腦血管疾病的發生[3]。有研究報道指出[2],他汀類與抗血小板聚集藥物聯合治療對預防缺血性腦血管病復發,保護心腦血管,促使神經功能恢復具有極大地促進作用,但目前針對該治療方案的相關研究報道較少。為明確該治療方案的科學合理性,本文對他汀類聯合抗血小板聚集藥物治療ICVD的臨床效果作了進一步探討。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20年3月至2021年2月在本院治療的168例ICVD患者為研究對象,采用數字隨機法將患者分為對照組(n=84)和觀察組(n=84)。觀察組:男54例,女30例;年齡40~78歲,平均年齡(63.52±5.98)歲。對照組:男52例,女32例;年齡39~74歲,平均年齡(64.98±4.76)歲。兩組患者一般資料同質化(P>0.05),可以對比。

1.2 納入和排除標準

1.2.1 納入標準:(1)患者均接受臨床輔助檢查(影像學、體格檢查、超聲、血液指標檢驗等)證實為ICVD;(2)患者一般資料齊全;(3)患者心、腎功能良好。

1.2.2 排除標準:(1)患者精神異常,配合度低;(2)患者對研究藥物存在嚴重的過敏性反應;(3)患者3個月內接受過手術。

1.2.3 脫落與剔除標準:(1)患者用藥過程中出現嚴重不良反應,需要立即停止治療;(2)患者治療期間,沒有嚴格按照規定用藥,影響了藥物臨床療效的判定。

1.3 治療方法 所有患者均接受常規對癥治療,含吸氧治療、抗休克、降顱壓等。對照組選擇辛伐他汀(杭州默沙東制藥有限公司,國藥準字J20180007,20 mg)治療,4次/d,每次口服20 mg;觀察組選擇辛伐他汀聯合阿司匹林治療,辛伐他汀的用法用量同對照組,阿司匹林(拜耳醫藥保健有限公司,國藥準字J20130078,100 mg)的劑量用法:4次/d,每次口服300 mg。兩組連續治療1個月。

1.4 觀察指標 (1)臨床療效:治療1個月后,結合實驗室檢查和臨床診斷判定,顯效:患者血脂恢復到正常水平,臨床癥狀有明顯改善;有效:患者血脂基本恢復正常值,臨床癥狀有基本改善的跡象,基礎治療能夠恢復;無效:臨床癥狀無明顯改善跡象。(2)血脂水平:包括總膽固醇(TC)、甘油三脂(TG)、高密度脂蛋白(HDL-C)、低密度脂蛋白(LDL-C),分別于治療前、治療1個月后對患者血脂水平測定,空腹靜脈血5 ml,抗凝后按照每分鐘3 000 r的速度進行離心,離心10 min后,采用日立生化分析儀測定。(3)內皮祖細胞(EPCs)數量。(4)不良反應發生率:包括腹瀉、白細胞異常、出血、嘔吐等。

2 結果

2.1 臨床療效 統計結果顯示,兩組治療有效率具顯著性差異(χ2=7.680,P=0.010)。其中對照組顯效50例、有效24例、無效10例,有效率為88.10%;對照組顯效62例、有效20例、無效2例,有效率為97.62%。

2.2 血脂水平變化情況 治療后,觀察組TC、TG、LDL-C水平較對照組低,HDL-C水平較對照組高(P<0.05)。詳見表1。

表1 兩組治療前后血脂水平變化情況比較

2.3 EPCs數量變化情況 治療前,兩組EPCs數量對比無顯著性差異(P>0.05);治療后,觀察組EPCs數量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詳見表2。

表2 兩組治療前后EPCs數量變化比較個)

2.4 不良反應情況 統計結果顯示,治療后兩組不良反應發生率無顯著性差異(P>0.05)。詳見表3。

表3 兩組患者不良反應發生率比較[n(%)]

3 討論

隨著老齡化現象的不斷加劇,缺血性腦血管疾病的發生率呈現出逐漸上升的趨勢。疾病臨床癥狀多變,嚴重降低患者生活質量。如果及時方法缺乏有效性,治療時間不及時,則會嚴重威脅患者生命安全。而部分缺血性腦血管疾病患者的臨床癥狀并不顯著,甚至還會出現逐漸減輕或者消失的現象,所以早期重視程度隨之降低,而早期癥狀不明顯的特征或者不給予高度的重視,都會嚴重錯過最佳的溶栓治療時間,不利于患者早期接受正規治療,只能在中后期接受抗凝、營養神經等方式來控制疾病[4-5]。有研究發現,阿司匹林是目前防治ICVD的首選藥,它可以明顯抑制血小板的黏附聚集,血栓形成過程中血小板起著重要的媒介作用,可以將血液細胞內的凝血成分進行粘附,通過采用阿司匹林可以有效抑制血小板的活化聚集,減少血栓形成,同時也有助于更好地促進患者腦部血液循環,保護腦部神經功能。而辛伐他汀常用于治療冠心病、高血脂等疾病中,通過抑制膽固醇合成能夠有效降低膽固醇,降低血脂,增強血液循環,促進脂肪能量代謝。

在本次研究中,單用辛伐他汀治療1個月后,臨床療效為88.10%,聯合阿司匹林藥物后,臨床療效顯著提高至97.62%,說明辛伐他汀聯合阿司匹林能對ICVD具有顯著的治療效果,可能與阿司匹林可以釋放氫離子,破壞膜蛋白結構有關,能夠有效避免血管內斑塊出現脫落,促使血小板聚集被直接抑制[6-7]。辛伐他汀在血脂調節上較為顯著。另外,本次研究中,聯合用藥患者的TC、TG、LDL-C水平顯著降低,HDL-C水平顯著高,通過測定血脂水平發現,單一用藥和聯合用藥均可以有效調節血脂,但是聯合用效果更為突出。說明阿司匹林具有顯著抗炎、延緩動脈粥樣硬化的效果。EPCs作為血管內皮細胞中的一種前體細胞,患者在出現腦缺血的時候,可以促使血管實現再生,神經得到修復的作用[8]。辛伐他汀聯合阿司匹林治療ICVD,患者1個月后EPCs數量顯著升高,說明聯合應用能夠有效加強EPCs的增殖和分化,起到保護心腦血管的作用。聯合用藥種類偏多,可能會使藥物相互作用的發生率逐漸增加,影響藥物療效,增加毒副作用,所以聯合用藥時要合理選擇藥物種類,分析藥物作用,提高聯合用藥的安全性。在本次研究中兩組缺血性腦血管疾病患者通過不同方式治療1個月后,均未產生較為嚴重的不良反應,兩組不良反應發生率對比發現,雖然觀察組低于對照組,但是對比并不無顯著差異,說明對缺血性腦血管疾病患者采用辛伐他汀和阿司匹林聯合治療具有一定的用藥安全性和可行性,王曉芳[9]研究結果一致,同時臨床治療有效率顯著高于單一用藥,明確提示聯合治療方案適合用于缺血性腦血管疾病患者中。

綜上所述,治療缺血性腦血管疾病,辛伐他汀和阿司匹林在改善患者血脂水平,加強EPCs數量增殖與分化方面具有顯著的效果,并且用藥安全性高,有效預防缺血性腦血管疾病復發,值得臨床推廣與應用。

猜你喜歡
辛伐他汀腦血管阿司匹林
阿司匹林,天天在吃,但你可能從一開始就沒吃對
全腦血管造影術后并發癥的預見性護理
Me & Miss Bee
餐前還是飯后?阿司匹林到底怎么吃
腦血管造影中實施改良規范化住院醫師培訓的臨床意義
餐前還是飯后?阿司匹林到底怎么吃
辛伐他汀對高血壓并發陣發性心房顫動的作用及機制
納洛酮治療腦血管疾病的臨床效果
辛伐他汀聯合曲美他嗪對糖尿病伴冠心病的影響
尼麥角林注射液治療腦血管功能不全觀察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