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循證理論指導下多維度護理干預在膝關節術后康復中的應用效果

2024-01-11 01:04楊金玉宋紫薇
黔南民族醫專學報 2023年4期
關鍵詞:多維度骨關節炎循證

楊金玉,宋紫薇

(蚌埠醫學院第一附屬醫院,安徽 蚌埠 233000)

膝關節是人體中最主要的負重關節,是人體運動以及肢體活動的基礎關節,膝骨關節炎(Knee osteoarthritis;KOA)是指發生于膝關節骨性關節炎,是以膝關節軟組織退變和骨質增生為特征的疾病[1]。膝關節術后,患者肢體運動能力不足,需要采用運動康復訓練方式,提升患者膝關節運動活力[2]。已有研究報道表明[3],循證理論指導下的多維度護理以綜合性、系統性護理為原則,強調護理的全面性,在提高患者膝關節運動能力的同時,關注患者的心理健康,具有較高的臨床應用價值。但須注意的是,既往研究評價指標的選擇較為單一,可能存在考察的全面性不足問題。本研究以100例晚期膝骨關節炎患者為對象,通過科學選擇評價指標,對循證理論指導下多維度護理干預在膝關節術后康復中的應用效果作探討,以期進一步闡明其護理效果。

1 對象與方法

1.1 對象 研究以本院2019年1月至2021年10月臨床門診收治的100例晚期膝骨關節炎患者為對象。納入標準:膝骨關節炎患者,需進行相應手術護理;患者對研究知情,自愿參與;無高血壓等伴隨性疾??;認知功能正常;凝血功能正常。排除標準:惡性腫瘤患者;病歷資料不完整;患有心理障礙疾病。

研究對象采用雙色球法進行隨機分組,每組50例。觀察組(紅色球):男性27例,女性23例;年齡55~80歲,平均(64.83±6.05)歲;體質指數(BMI)21.25~25.08 kg/m2,平均(23.81±1.62)kg/m2。對照組(紫色球):男性26例,女性24例;年齡55~77歲,平均(64.54±6.89)歲;BMI 21.19~25.05 kg/m2,平均(23.85±1.63)kg/m2。兩組患者基礎資料無統計學意義(P>0.05),均衡可比。

1.2 方法 對照組患者采用常規方式護理干預。每日檢查患者手術切口愈合情況,叮囑患者飲食清淡,患者家屬可適當按摩患者小腿,促進血液循環,按時為患者提供藥物護理。

觀察組患者在常規護理基礎上加用循證護理指導下多維度護理干預。(1)健康知識宣講:利用視頻、手冊以及面對面口述等方式告知患者膝關節術后應適當進行活動,前期控制活動力度,以免撕裂切口等注意事項,將膝關節手術后護理能提高康復效率,避免傷口感染等重要性對患者進行告知,提高患者護理的依從性。加強對患者家屬相應護理知識的講解。(2)心理健康護理:關注患者情緒變化,積極同患者溝通、交流,主動詢問患者感受,選擇積極、患者喜聞樂見的話題與患者聊天,拉近距離,保持患者心情愉悅,轉移患者注意力。加強與患者家屬的溝通,指導患者家屬在護理中應給予患者理解和支持,關心患者心理健康,減輕患者經濟壓力,將疾病可治愈等內容告知患者,提高患者治療的自信心。(3)運動康復護理:鼓勵患者下床活動,指導患者技術對患者進行肢體按摩,以促進血液流動,早期患者適當進行“屈膝”以及“抬腿”練習,鍛煉患者膝關節活動性,每天訓練時間應不低于30 min,運動強度應針對患者康復的情況進行調整,早期以床上活動為主,中期鼓勵患者下床活動。(4)切口護理:遵醫囑對患者使用消炎藥以及抗生素,每日記錄患者手術切口愈合情況,預防傷口感染并發癥的發生,及時更換輔料,并做好切口消毒工作。

1.3 觀察指標 (1)疼痛程度:采用VAS評分和WOMAC評分進行評價。國際視覺疼痛模擬量表[6](VAS)評分,0~2分為優,3~5分為良,6~8分為 可,大于8分為差;骨關節指數(WOMAC)評分,共24項,每項滿分10分,得分越高患者痛感越劇烈。(2)炎性因子:評價指標含白細胞介素-6(IL-6)、腫瘤壞死因子-α(TNF-α)和hs-CRP水平值。其中IL-6、TNF-α水平采用酶聯免疫吸附試驗法檢測。(3)不良情緒:統計兩組患者護理后出現的焦慮、抑郁、煩躁、恐懼等癥狀,計算不良情緒發生率。

2 結果

2.1 疼痛程度 觀察組患者護理后VAS評分和WOMAC評分均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詳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護理前后VAS評分和WOMAC評分比較分)

2.2 炎性因子 護理前兩組患者的hs-CRP、IL-6、TNF-α水平值無明顯差異(P>0.05);護理后,兩組患者的hs-CRP、IL-6、TNF-α水平值較護理前均有明顯降低(P<0.05),且觀察組低于對照組(P<0.05)。詳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護理前后炎性因子水平比較

2.3 不良情緒 護理后兩組患者不良情緒發生率存在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低于對照組。詳見表3。

表3 兩組患者不良情緒發生率比較[n(%)]

3 討論

膝骨關節炎是我國常見的膝關節退行性疾病,隨著我國老齡化的加劇,膝骨關節炎的患病人數也呈現出上升趨勢[4]。膝關節手術是治療晚期膝骨關節炎的主要方式,在對患者進行膝關節重建治療后,提高患者膝關節活動能力,提高患者肢體活動能力,有助于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5-6]。但膝關節手術通常具有創傷大、愈合速度慢等特點,患者在護理過程中缺乏相應的健康護理知識,容易導致下肢深靜脈血栓以及切口感染等并發癥,嚴重影響患者康復的效率[7],因而加強臨床護理干預是提高患者術后康復效率的重要途徑。

本研究將循證理論指導下的多維度護理模式(觀察組)應用于晚期膝骨關節炎患者,與常規護理模式(對照組)比較,患者的hs-CRP、IL-6、TNF-α水平更低(P<0.05),說明多維度護理模式下,切口護理能有效預防患者切口感染,合理使用抗生素等藥物,能有效降低患者機體炎性因子水平,患者切口愈合效果更好。同時,多維度護理以健康知識以及心理干預護理為主要內容,在護理中,患者對相應的健康知識了解程度更高,能正確認識疾病以及護理工作,心理狀態更穩定,研究中觀察組患者的不良情緒發生率明顯低于對照組(P<0.05)的結果予以了驗證。研究中觀察組患者VAS評分和WOMAC評分較對照組低(P<0.05),說明多維度護理模式在對患者護理的過程中,通過切口護理以及轉移患者注意力,能有效降低患者的疼痛感,護理的舒適性更高。

綜上所述,循證理論指導下的多維度護理能進一步提高膝關節術后患者的治療效果,在降低患者疼痛程度和炎性因子水平的同時,可使患者保持良好的心理狀態,該護理方式值得臨床推廣使用。

猜你喜歡
多維度骨關節炎循證
抗抑郁藥帕羅西汀或可用于治療骨關節炎
膝骨關節炎如何防護?
《循證護理》稿約
“多維度評改”方法初探
位置大數據偵查循證研究
多維度市南
循證醫學的人文精神
原發性膝骨關節炎中醫治療研究進展
循證醫學在中醫教育實踐中的應用
推拿結合功能鍛煉治療膝骨關節炎24例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