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2—2021年廈門市湖里區肺結核流行狀況分析

2024-01-11 11:01陳亞娜曹信金余靜菲
健康研究 2023年6期
關鍵詞:病原學廈門市結核病

陳亞娜,曹信金,余靜菲

(1.廈門市湖里區疾病預防控制中心 疾控二科,福建 廈門 361006;2.廈門市湖里區衛生健康局 疾控科,福建 廈門 361006)

《2021年全球結核病報告》數據顯示,全球結核病高負擔國家共有30個,我國的結核病發病數排在第2位,僅次于印度。2021年9月,福建省出臺《福建省“十四五”衛生健康發展專項規劃》,到2025年,肺結核患者報告發病率控制在45.2/10萬人以下[1]。本文通過分析2012—2021年湖里區肺結核的流行特征及趨勢,以期為湖里區乃至廈門市制定結核病防治“十四五”規劃提供依據。

1 資料與方法

1.1 資料來源 研究數據來源于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信息系統,選擇確診時間在2012年1月1日—2021年12月31日、現住址為湖里區的肺結核患者。人口數據來源于《湖里區統計年鑒》;病原學檢測結果來源于廈門市第一醫院、廈門市第三醫院。

1.2 觀察指標 采用描述流行病學方法,分析湖里區2012—2021年報告肺結核病例的流行強度、三間分布、發現來源、就診延遲、治療轉歸等。肺結核診斷、參照依據分別為《肺結核診斷標準WS288-2017》[2]、《國家衛生健康委辦公廳關于調整肺結核傳染病報告分類的通知》[3]。

1.3 統計學處理 應用WPS office 2019軟件進行數據整理,SPSS 22.0進行數據統計分析。計數資料以[n(%)]表示,采用卡方檢驗;年度發病率比較采用Mantel-Haenszel趨勢性卡方檢驗,檢驗水準α=0.05。

1.4 相關定義 就診延遲:肺結核患者出現結核病可疑癥狀超過14天后首次到醫療機構就診[4]。(1-報告發病數年均下降率)10=2021年報告發病數/2012年報告發病數。(1-報告發病率年均下降率)10=2021年報告發病率/2012年報告發病率。年齡組報告發病率=該年齡段報告發病數/同時段該年齡常住人口總數。平均病原學陽性率=病原學陽性患者總數/同時間段常住人口總數[5]。

2 結果

2.1 流行概況 2012—2021年,廈門市湖里區累計報告肺結核患者3 972例,年均報告發病率38.80/10萬,報告發病率從2012年的52.24/10萬(525/100.5萬)下降到2021年的19.29/10萬(200/103.7萬),見表1。除2016、2018年較上一年度略有上升外,整體呈下降趨勢(χ2=1 729.90,P<0.05),見圖1 。十年間肺結核報告發病數年均下降率為9.13%、發病率年均下降率為9.49%。

表1 2012-2021年湖里區肺結核病例性別分布情況Table 1 The sex distribution of pulmonary tuberculosis cases in Huli District from 2012 to 2021

圖1 2012-2021年湖里區肺結核發病率變化趨勢Figure 1 Trends of incidence of pulmonary tuberculosis in Huli District from 2012 to 2021

2.2 分布情況

2.2.1 性別和年齡分布 3 972例肺結核患者中,男性2 575例(占比64.8%)、年均報告發病率為47.12/10萬;女性1 397例(占比35.2%),年均報告發病率為29.27/10萬,報告發病率性別比為1.67∶1。見表1。不同年齡組間肺結核報告發病率差異有統計學意義(χ2=38.44,P<0.05),病例集中在15~59歲組,共計3 598例,占比90.58%。60歲以上年齡組報告發病率最高(63.50/10萬),最低的為0~14 歲組,平均為1.26/10萬。見表2。

表2 2012-2021年湖里區報告肺結核病例年齡分布情況Table 2 The age distribution of pulmonary tuberculosis cases in Huli District from 2012 to 2021

2.2.2 時間分布 2012—2021年,各月份均有報告肺結核病例,其中3月、7月為報告病例數最多的月份,2月、10月報告病例數最少,見圖2。

圖2 2012-2021年湖里區肺結核發病數變化趨勢Figure 2 Trends of cases of pulmonary tuberculosis in Huli District from 2012 to 2021

2.2.3 職業分布 肺結核病例以家務及待業、民工為主,兩類人群占病例總數的56.39%。師生占比由2012年的2.86%上升到2020年的5%,2021年有所下降。肺結核患者在不同職業間的占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χ2=2 437.67,P<0.001),見表3。

表3 2012—2021年湖里區肺結核病例的職業分布情況[n(%)]Table 3 The occupation distribution of pulmonary tuberculosis cases in Huli District from 2012 to 2021[n(%)]

2.2.4 戶籍分布 肺結核發病報告數最多的是外市戶籍病例(含市間流動、省間流動、港澳臺)3 081例、占比77.57%,本市戶籍病例891例、占比22.43%(含區內和市內流動)。不同年度外市戶籍病例占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χ2=21.68,P<0.001)。見表4。

表4 2012—2021年湖里區肺結核病例的戶籍分布情況[n(%)]Table 4 The household registration distribution of pulmonary tuberculosis cases in Huli District from 2012 to 2021[n(%)]

2.2.5 病原學結果分布 3 972例病例中,病原學陽性患者1 584例(占比39.88%)、病原學陰性患者2 317例(占比58.33%)、未查痰患者71例(占比1.79%)。年平均病原學陽性率為15.45/10萬,2012年最高(21.29/10萬),2016年、2020年較上一年度略有上升,整體呈下降趨勢(χ2=2 117.05,P<0.001)。見圖3。

圖3 2012-2021年湖里區肺結核病原學陽性率變化趨勢Figure 3 Trends of aetiology positive rate of pulmonary tuberculosis in Huli District from 2012 to 2021

2.2.6 病例來源分布 3 972例患者中,主動發現率為10.05%(健康體檢),低于被動發現率89.95%(含因癥就診、轉診、追蹤、推介),差異有統計學意義(χ2=1 547.29,P<0.05)。詳見表5。

表5 2012—2021年湖里區肺結核病例的就診來源分布[n(%)]Table 5 The source of medical treatment distribution of pulmonary tuberculosis cases in Huli District from 2012 to 2021[n(%)]

2.3 就診延遲情況 3 972例患者中,就診延遲2 293例,占病例總數的57.7%。除2018年較上一年度有所上升外,整體呈下降趨勢(χ2=42.29,P<0.001)。見表6。

表6 2012—2021年湖里區肺結核病例就診延遲情況Table 6 Delay in treatment of pulmonary tuberculosis cases in Huli District from 2012 to 2021

2.4 治療管理情況 3 972例患者中,有5例病例未接受治療。3 967接受治療的病例中,治療成功(含病原學陽性病例的治愈及病原學陰性病例完成療程)3 604例,丟失171例,非結核死亡33例,轉入耐多藥治療30例,診斷變更24例、治療失敗14例,其他82例。初治病例治療成功率為91.60%,復治病例治療成功率為75.41%,差異有統計學意義(χ2=55.01,P<0.05)。

3 討論

本次調查結果顯示,近十年全區肺結核患者發病報告率總體呈下降趨勢,由2012年的52.24/10萬下降到2021年的19.29/10萬,年均報告發病率38.75/10萬,低于全國水平的45.36/10萬[6],遠低于全球水平的127/10萬[7]。說明隨著《遏制結核病行動計劃(2019—2022年)》等政策的有效實施和廈門市“三師共管”新型結核病防治服務模式(即搭建由三級醫院??漆t師、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全科醫師和健康管理師組成的分級診療團隊)的推行,湖里區結核病防治工作有力推進,肺結核發病率總體降低。2018年肺結核報告率高于前幾年水平,考慮原因是2018年廈門市開展了結核病漏報漏登調查和診斷復核,提升了肺結核的報告質量。

本研究調查顯示,2020、2021年較2012—2019年的肺結核病例報告數劇減,考慮原因為:一是群眾對結核病知曉率有所提升,減少了結核病的傳播[8];二是本地肺結核定點醫療機構因疫情而暫停結核門診,客觀上導致部分患者失去診斷、檢測機會;三是近幾年群眾習慣于佩戴口罩出行,人群聚集少、各類公共場所加強消毒通風,降低了肺結核的傳播風險。

本研究分析發現,湖里區肺結核病例被動發現比例較高,主要以轉診為主,其中就診延遲占比57.73%,可能與大眾對肺結核重視程度不夠、癥狀出現早期主動就診意識不強有關。病例人群分布以男性、民工、青壯年為主,考慮原因為本地流動人口比重大且以15~59歲青壯民工為主[9],該人群因務工環境差、營養水平低、勞動強度大、酗酒等導致感染結核桿菌的機會增加。同時王靜等[10]的研究表明,民工群體對結核病防治信息知曉度較低。

本研究結果還顯示,3 967例接受治療病例中未完成治療363例(9.15%),其中有171例(4.31%)丟失,表明肺結核病治療管理過程中依從性差是導致治療失敗的主要原因。復治病例轉歸情況不樂觀,初治病例治療成功率顯著高于復治病例,考慮主要原因為復治病例中耐多藥占比大,與重慶市研究結果[11]一致。

4 建議

4.1 加大防治知識宣傳力度 加強全人群健康宣教,增強主動就診意識,提高免費治療政策知曉率。肺結核作為可防可治的呼吸道傳染病,在秋冬季傳染性較強,應該在秋冬季節做好肺結核病例和民工、老年人等重點人群的宣傳教育工作。此外,可利用當前有影響的、群眾皆知的重大傳染病疫情開展專題宣傳。

4.2 加強聚集場所防控工作 校園和養老院屬人群聚集、較為密閉的場所,教室、食堂、宿舍、活動室等空間人員高度聚集,易引發包括肺結核在內的各類呼吸道傳染病暴發。學校要通過入學體檢、晨檢及缺課查因等途徑,第一時間發現可疑病例并采取相應防控措施;養老院要重視入院體檢、室內通風、環境消殺和健康管理等措施。

4.3 引用新技術提升篩查能力 目前肺結核診斷的金標準是痰涂片和痰培養,檢測周期長。2020年以來,全國各地都具備了強大的核酸分子檢測能力,可助力肺結核的大范圍篩查、快速診斷。

4.4 多舉措提高治療依從性 聯合多部門行動,如讓社區網格員參與標本采集、運輸,藥物送遞入戶等工作,利用手機監測病例的治療依從性,建立社區為單位的結核病聯合監測計劃等。強調人文關懷,通過主動關心、心理疏導等措施改善病例的焦慮狀況和心理健康狀況,提升病例治療意愿。

4.5 嘗試新型干預措施 對確診病例開展流行病學調查并勸導接受集中隔離治療,對高危人群開展預防性治療,對密切接觸者進行逐一篩查,實現肺結核病例發現關口前移,減少就診延誤。

猜你喜歡
病原學廈門市結核病
我校入選2021年度廈門市“金磚示范單位”
人腺病毒感染的病原學研究現狀
警惕卷土重來的結核病
艾滋病合并結核病的診斷和治療
一起金黃色葡萄球菌食物中毒的病原學分析
組織祭掃活動 緬懷革命先烈
雞傷寒和雞白痢的臨床表現和病理病原學診斷
老區情難忘——記廈門市老促會原會長張振福
算好結核病防治經濟賬
IL-17在結核病免疫應答中的作用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