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耦合用地分區的云南高原村莊分類方法研究*
——以昆明石林彝族自治縣為例

2024-01-11 06:57WANGTingZHAIHui
西部人居環境學刊 2023年6期
關鍵詞:壩區分區村莊

汪 婷 翟 輝 WANG Ting, ZHAI Hui

0 引言

村莊規劃是國土空間規劃體系中的一個專題或專項規劃,村莊分類為其提供前期參考,是規劃成果的重要組成部分。當前,許多地方遵照國家通則性標準進行了村莊分類,但忽視了當地特征,致使分類結果的地方適應性不強,體現在規劃建設質量不高,影響當地居民生活質量;管理混亂,無法有效維護村莊環境;社會矛盾增加等方面。云南省有著獨特的高原山地環境,在地形地貌、民族文化等方面都與其它省份差異顯著,然省內基本沿用國家分類標準,《云南省縣域村莊布局專項規劃編制指南(試行)》(以下簡稱《指南》)也明確分類方式與國家標準相同,忽略了其特殊的地點條件,影響了鄉村規劃的分類施策。

村莊形成于地點,“地”,即地域(空間)、地方(文化)、場所(人文)同時間與技術的結合,定“類”時無法剝離村莊本身的生長環境,“地”與“類”應該是相互作用且完全統一的。中國范圍遼闊,一類地區有一類特性,兼顧地方性與普適性也成了村莊分類的關鍵問題。面對各地紛繁多樣的村莊分類方法,明確“地”不同則“類”不同的原則,因地制宜,研究適合一類地區的分類方法才是更切實有效的?;诖?,本文試圖以石林縣為例,探討云南省高原村莊的分類方法。

1 研究背景與思路

1.1 云南高原分布與村莊分類概況

云南省高原、山地占全省國土總面積的94%,高原地勢從西北向東南呈現階梯式下降,主要分布在滇中地區[1]。省內平地少,喀斯特山地連片分布,只有不到30%的村莊位于壩區,其余位于山區或半山區,人地矛盾明顯。復雜的高原山地造就了獨特的文化,也導致了道路等基礎設施建設滯后,通達性不佳。同時,還易受自然災害侵襲?;诖?,云南省在十余年前完成了壩子范圍劃定工作,把省域土地劃分為壩區土地、半山半壩土地和山區土地,推進高原山地城鎮建設。

云南省村莊數量龐大,約占全國自然村的5%,含國境線,分類情況更是復雜。經查閱統計,省內已有40余類分類標準,普遍具有地方色彩和主觀性。有的地方暫緩分類工作,先規劃后分類,偏離了村莊分類指導規劃編制的初衷。有的地方雖將“暫不明確類”定義為“興邊固邊類”“守邊固邊型”等,但適用范圍有限,也未提出非邊境村莊的分類方式。目前,省內多地依然完全沿用國家五類分類標準,對地方性、多樣性和復雜性關注不足,忽略了高原地區村莊的本質特征。

2020年底,我國的城鎮化率為63.89%,而戶籍人口城鎮化率僅為45.4%,距發達國家城市化水平(城鎮化率為75%~80%)還有很大差距,推動農村人口向城鎮轉移仍然是推進城鎮化建設和城鄉一體化發展的必然趨勢。云南省是西部少數民族地區省份,人口密度低,城市數量少。然而未來城鎮化動力依然強勁,農民進城是大趨勢,鄉村終將面臨收縮或解體,但省內未提出針對收縮型村莊的分類與規劃指引。同時,實地調研發現,現階段省內村莊普遍存在新增用地有限、實力遞減等問題,但又未達到搬遷要求。主要表現為村莊主體空心化、建筑設施空心化和耕地空心化,進而導致生產力流失、文化傳承不當和整體環境雜亂等現象(圖1)。以省內傳統村莊為例,約50%無人居住,空心化嚴重。注入新產業固然可以激發村莊活力,但并非所有村莊都具備引入條件。多數村莊需要依據內生動力主動收縮更新,才能延續。這部分村莊未來目的是保留并改善現狀,無法被劃入已有類型,故增加收縮型是必然訴求。

1.2 當前村莊分類的優化思路

1.2.1 村莊分類研究綜述

1.2.1.1 村莊分類方法

早期研究村莊分類多以單一視角為切入點,便于直觀判斷,但容易造成主觀偏差,逐漸不被推崇。近年來,為了制定量化的評價標準,江雪怡提出以居住密度為單一標準的定量化村莊分類方法[2];李進濤提出構建鄉村發展綜合評價評估模型等[3]。然而,絕大多數學者選擇綜合多因子,構建評價體系來量化村莊分類標準,如胡劍采用指標體系對村莊城鎮化潛力和搬遷成本進行評價[4];歐維新從鄉村振興潛力及土地利用效率兩個維度構建指標體系[5];楊林朋構建村莊發展潛力和發展意愿評價體系等[6]。隨著研究的推進,王夢婧、張子榃等提出增加夯實的調研基礎和政策分析,完善分類標準,陳有川、王凱歌等則進一步將定性定量內容分為多個類別或環節,構建了村莊多步篩選分類法。

部分學者還提出“先分區再分類”的方法。彭灼依據上位規劃將鄉村劃為三區,再進行潛力評價[7];楊緒紅根據規劃引導和資源稟賦將村莊劃為城鎮化區等,再進行布局適宜性評價[8];陸學將村莊分為產業聚集區、采空區等[9]。分區可以判別村莊發展的大環境,保證了政策引導和先決條件,為后期發展奠定基礎。但研究發現,已有分區方式普遍是基于上位規劃分區或主觀定義功能區,科學性不足,且分區與分類結果是并列存在關系,未探討二者之間的內在聯系。

1.2.1.2 村莊分類實踐

國內的村莊分類實踐(表1)可分為三類:第一,根據自身建設和發展需要制定分類標準。地方適應性強,但角度偏單一,多缺乏對搬遷類村莊的考慮。第二,沿用國家分類標準,或剔除暫不明確類,標準統一,但不能體現對地方的考慮。第三,在國家標準基礎上進行優化,體現地方適應性,難點在于對國家標準和地方情況的兼顧??杉毞譃閮尚☆悾旱谝活愡M行了名稱或種類的部分調整,但可能種類不齊或重復;第二類將“暫不明確類”定義為新的類型,統一中又有變化,包容多地區的可能性大。

表1 多地村莊分類情況Tab.1 classification of villages in many places

總的來說,多地的村莊分類實踐是以國家分類標準為基礎展開的,少部分地方,尤其是發達地區,偏向于制定自身的分類標準。同時,不少地區將“精明收縮”的概念應用于分類實踐中以應對村莊人口外流的實際情況。收縮型村莊非拆遷村莊,指的是村莊為了尋求發展主動調整布局和模式,再次激發活力,是一種積極的減量發展路徑,值得借鑒。

1.2.2 國土空間背景下村莊分類的邏輯與適用性分析

第一,“地”與“類”的綜合考慮。中國農村范圍遼闊,情況復雜多樣,現有分類標準不可能適用于所有地方,然順應村莊分類與布局規劃的要求,基本采納國家四類標準,可結合地方情況定義“暫不明確類”,再補充細化大類。

第二,村莊分類應該有優先級說明。拆遷撤并類具有特殊性,一旦劃定不可替代,最優先,其它三類均為一般性歸類。一個村莊可同時具備三種屬性,擇一種屬性定義結果具有爭議性,需要統一先后次序。

第三,村莊分類應該是完全涵蓋且內部互斥的。當下許多地方將“暫不明確類”定義為保留類、整治類、存續類,除拆遷類村莊,整治存續幾乎是所有村莊的要點,可被劃入多種類型,特別是劃入聚集提升類,此類定義會導致分類模糊。故定義新類型時不應與原有類型雷同,且應是原本未涉及或未充分表達的類型。

1.2.3 村莊分類的優化思路

針對云南省村莊拋荒化、空心化的問題,參考多地區引入精明收縮理論定義村莊類型的實踐成果,順應未來我國城鎮化率進一步上升的大趨勢,本文建議將“暫不明確類”剔除,增加“精明收縮類”,使村莊緩慢減量發展,得以延續。

分區研究是體現地方性的一個重要手段,城市亦劃分成不同的功能區。早年萬曄等學者在研究民族聚落分類時,曾將用地分區的形態作為一個參考標準[10]。云南省因高原山區這一特性,具備統一分區的前提,《指南》也已明確將村莊分區與分類同時管控。故本文沿用三類分區標準,將“地”與“類”結合考慮。

構建指標體系是村莊分類最常見的量化分析方法,為提升指標的適用性和合理性,提煉共性指標生成評價內容得到分類結果。為進一步挖掘“地”與“類”的作用關系,提出耦合作用規則,以“基于分區分類”的思路得到最終分類結果,并進行大類細分,形成“區—大類—小類”的分類結構,總體研究思路如下圖(圖2)。

圖2 總體研究思路Fig.2 overall research idea

2 研究區概況和數據來源

2.1 研究區概況

石林彝族自治縣屬昆明市郊縣,位于云貴高原的滇中腹地。境內有世界自然遺產、世界地質公園等風景名勝點,居住著漢族、彝族、苗族等20多個民族。

縣域地勢起伏平緩,由東向西呈階梯狀逐級傾斜下降,平均海拔1 730 m。山脈河流基本由北向南伸展,全縣被分割為喀斯特、山地、盆地3種主要地貌類型,占比2/3的喀斯特地貌是最具特色的地理景觀。針對云南省申報第六批中國傳統村落和國土空間規劃試點的需求,對村莊情況進行梳理,以該縣為例進行村莊分類研究具有一定的現實意義。

2.2 數據來源與預處理

2.3.1 數據來源

從全方位、多方面的角度篩選出的64個典型村莊,于2021年8月完成實地調研,獲取了村莊人口、產業、發展意向等資料;《石林彝族自治縣鄉村振興戰略規劃(2018—2022年)》等規劃文件來自石林政府官方網站;POI包括四類要素,共計數據5 088條,由高德地圖API爬?。〝祿? km*1 km)。POI空間分布如圖(圖3),詳細內容見表(表2)。

表2 POI各要素分類Tab.2 classification of POI elements

圖3 石林縣域POI分布圖Fig.3 POI distribution map in Shilin County

高程信息來源于ASTER-GDEM30M分辨率數字高程數據;土地利用數據來源于石林自然資源局第二次國土資源調查成果;特色歷史文化名村目錄來自于全國一體化在線政務平臺國家文物局綜合行政管理平臺公共服務欄目;鎮點位置數據來源于國家標準地圖服務網站。

2.3.2 預處理

第二次國土資源調查成果導出所有行政村和各類用地的shape文件;合并ASTGTM2_N25E103_dem和ASTGTM2_N24E103_dem數據,掩膜提取縣域范圍DEM地圖,直接生成地形高程、坡度和坡向分析;將人口、產業等數據分為五個數量級,將道路、學校、水域等指標層因子根據服務半徑生成多環緩沖區,建立等級字段,根據服務半徑由近到遠分別賦值5—1。所有坐標統一為CGCS_2000_3_Degree_GK_Zone_34,Meter(1.000000)。

3 研究方法

3.1 層次分析法

根據第二次國土資源調查成果和POI數據成果,參考已有高原用地特征的理論研究,采用層次分析法構建用地適宜性評價體系,判斷土地資源本底和開發利用情況。其中,道路作為高原山區連接外部的重要紐帶,建設難度高,尤為重要,故單獨為一級因子。構造判斷矩陣及層次排序確定因子權重,由Yaahp軟件計算(表3)。確定因子及權重后,將各個因子根據數據資料制成專題圖。研究對各個因子按照1到5級(1—5分)進行專題圖評分,5代表最適合建設,1代表不適合或禁止建設。

表3 用地適宜性評價體系Tab.3 land use suitability evaluation system

地形地貌專題圖由國土資源數據提取坡向、高程和坡度的柵格DEM地圖運算生成;道路交通專題圖和服務設施覆蓋專題圖的等級按照距離遠近確定,距離都分別為200 m、400 m、700 m、1 000 m及1 000 m以上。其中,服務設施點總數4 365個,包括醫療、體育、餐飲等。水資源分布專題圖的等級按照距離遠近確定,距離分別是3 00 m、5 00 m、1 000 m、1 500 m和1 500 m以上?,F狀用途專題圖由現狀用途分類表劃分為五個等級,等級次序依據建設成本和利用價值設立。利用價值越高,開發成本越低,則等級越高(表4)。

3.2 主導指標及綜合分析法

云南省作為高原山區省份,坡度小于8%的壩區面積僅占土地總面積的6%左右[11]。然壩區地勢平坦,土壤肥沃,是生產生活的主要棲身地。在進行村莊分區研究時,參考楊子生等提出的主導指標及綜合分析方法,并將研究對象由省域聚焦到單個行政村,調整了部分指標內容。首先確定三個主導指標。

第一,壩區用地面積比例:是壩子面積與村域面積的比值[12],數值越高,則表明該村所含壩子土地越多,土地效益好,發展空間大。計算式:

壩區用地面積比例A=壩區土地面積/村域土地面積*100%

第二,壩區耕地面積比例:是該村壩子內的耕地面積與該村耕地面積的比值[12]。隨著城鎮化擴張與農村各項建設發展的需要,越來越多的耕地被劃為建設用地,但二者均納入壩區范圍。該指標可以評估村莊的耕地基礎與壩子利用情況,了解發展模式與潛力,計算式:

壩區耕地面積比例B=壩區耕地面積/村域耕地面積*100%

第三,壩區土地面積C:云南省域地形差別大,有“十里不同地”之稱,有的村莊雖壩子面積大,但村莊含山夾水面積也大,導致A指標值偏低,但實際上擁有良好的發展條件。此外,耕地儲值固然可預見絕大部分村莊的發展潛力,但少部分村莊因臨近城鎮區以建設為發展模式,B值可能偏低,并不能完全說明村莊條件。綜合以上兩點,需直接評測壩子土地面積。提取坡度小于8%的用地,得到石林縣域壩區土地面積749.82 km2和各村壩區面積。再將C按照相等間隔法升序分為三個區間,分別賦值0.2,0.4,0.6,C的取值由A值和B值三段間隔后取平均數求得。

其次,為規避主導指標之間的關聯性和同向性進行綜合分析。一般情況下,壩區土地面積越大,則壩區用地面積占比越高。壩區多耕地,耕地用地面積占比也越高。同時,村莊面積大可能會導致壩區土地面積大。為避免重復計算影響結果,采用熵權法將三者賦予不同的權重,經測算與比對,分別確定權重0.4,0.5和0.1,求得土地綜合指數。計算式:

土地綜合指數P=A*0.4+B*0.5+C*0.1

3.3 頻次統計法

選取關于村莊分類的近二十個評價體系,將其中同義不同名的指標進行歸一化梳理,統計不同指標出現的頻次。經統計發現,公共服務設施、交通條件、人口規模、建設用地規模、集體收入和耕地面積應成為共性評價指標(圖4)。

圖4 頻次統計分析圖Fig.4 frequency statistical analysis chart

結合研究地實際情況,從高原土地特征出發,將建設用地規模和人口規模統一納入村莊規模評價內容,另補充耕地儲值評價;石林縣域水資源分布不均,但水資源對于云南高原村莊發展的意義重大,故選取水資源作為自然條件評價;道路是村莊的重要基礎設施,區位交通作為外部便捷條件評價;選取集體收入、特色農業品牌和工業企業單位數作為經濟狀況評價;選取教育、醫療等基本便民設施作為公共服務設施評價;最后,作為知名旅游城市,補充旅游收入占比為經濟條件評價,補充風景名勝為自然資源評價。

最終建立村莊規模、區位交通、經濟狀況、公共服務設施和自然資源五個評價要素。將要素細化為因子,采用李克特量表五級賦分,因子的權重由熵權法確定,構建村莊分類評價體系(表5)。

表5 村莊分類評價體系Tab.5 classification and evaluation system of villages

4 結果及分析

4.1 村莊分區結果

主導指標及綜合分析法初步劃定村莊分區,但適宜的建設條件不僅需地勢平坦,也需用地性質適宜。故將分區結果耦合用地適宜性評價結果,并參考衛星圖、POI集中發展區分布情況進行核驗。

POI集中發展區的確定經過多次試驗優化,設置核密度帶寬H=0.7 km,制得石林縣域全類別POI數據核密度分析圖(圖5)。由圖可知,縣域集中發展區位于現狀城區及以北的乃古石林風景區周圍。

圖5 POI數據核密度分析圖Fig.5 kernel density analysis of POI data

耦合準則:山區村莊只包括不適宜型和一般適宜型村莊;半山半壩村莊只包括一般適宜型和較適宜型村莊;壩區村莊只包括較適宜型和適宜型村莊。

耦合依據:地形地貌是用地適宜性評價的核心內容,包括坡度二級因子,同時坡度又是判斷壩區的標準。假設排除他因干擾,坡度越低,則用地適宜性越高,越趨向或成為壩區土地。云南省用地實踐也證明了壩子是宜建土地,村莊所含壩子面積越大,用地適宜性越高。故壩子分區和土地適宜性是雙向佐證的關系,判斷依據主要是壩子的固有屬性和建設的實踐經驗。

4.1.1 用地適宜性評價

將前面四個專題評價圖加權求和得到綜合疊加評價圖,再進行重分類,得到用地適宜性評價圖(圖6)。由圖可知,石林縣域有61.7%的村莊處于一般適宜及以上地區,有44.0%的村莊處于較適宜及以上地區,有12.6%的村莊處于不適宜地區。不適宜地區的村莊主要分布在東部,海拔高,坡度大,坡向陡,建設條件有限。

圖6 用地適宜性評價圖Fig.6 evaluation of land suitability

評價結果呈現西高東低的特征,還有明顯的帶狀結構??h城所在地是最適宜建設區,較適宜建設用地基本分布在西部和北部,與道路布局、分區定位和未來發展方向均契合。

將用地適宜性評價與村莊用地做相交處理,得到分解后的每塊土地的適宜性賦值,反向取值再求和得到村莊適宜性評價結果。將結果(1.01—4.34)分為四個區間:1—2、2—3、3—4和4以上,分別對應適宜型、較適宜型、一般適宜型和不適宜型村莊。不適宜型包括不宜建設型和禁止建設型。由于數據結果差距小,故判定依據主要來源于實地調研和資料查閱。經了解,不適宜型多為古老的彝族村落,還有的被列入云南省第一批省級森林鄉村,如紅路口村、海宜村等。雖被環境限制發展,但無重大自然災害等必要搬遷理由,均劃入不適宜型。最終生成村莊適宜性評價圖(圖7)。

圖7 村莊適宜性評價圖Fig.7 village suitability evaluation map

4.1.2 村莊分區評價

首先將土地綜合指數P按照自然斷點法(Jenks)分為三段,分別對應壩區村莊、半山半壩村莊和山區村莊,結果有22個壩區村莊,39個半山半壩村莊和28個山區村莊。

其次由村莊用地適宜性評價耦合上一步分區結果進行校正,疊加調整后有30個壩區村莊,33個半山半壩村莊和26個山區村莊。

再根據POI集中發展區分布情況、衛星圖及實地調研結果進行復核。結果表明:集中發展區均位于壩區村莊內;部分村莊雖是不適宜型村莊,但村莊農業條件發達,或村內壩子面積大,耕地資源豐富,保留為半山半壩村莊。最后確定30個壩區村莊,37個半山半壩村莊,22個山區村莊,分布如圖(圖8)。

圖8 村莊分區圖Fig.8 village zoning map

4.2 村莊初始分類結果

4.2.1 優先級說明

村莊類型優先服從上位規劃和地方發展政策安排,若無政策分類,則由濾網式逐級篩選確定。先將五個大類分為特殊類和常規類[13],前者包括解體的拆并類、擁有一種及以上資源、區位等優勢的特色類和城郊類,后者指剩余的收縮類和聚集類。進行優先級排序時,按照先特殊后常規的思路,使村莊定位盡量適宜。

第一,拆遷撤并類:不可替代,應最優先。

第二,特色保護類:由各類保護要求和條例管控,強制保護村莊資源,次優先。

第二,城郊融合類:具有特殊地理位置,優于常規類。

第三,精明收縮類:具備收縮的發展模式和減量的發展方向,區別于普通村莊,應先確定。

第四,聚集提升類:作為一般村莊的存在形式,包含整治、改善、提升等要義。

4.2.2 上位規劃綜述及調研總結

充分解讀石林各類規劃和地方發展政策,將旅游鄉村歸為特色保護類;規劃適度集中的村莊考慮劃入拆遷撤并類。主城包括的村莊歸類為城郊融合類,園區涉及的村莊歸為聚集提升類。

將村莊實地調研結果分為四類:第一類因缺水、山地多等自然條件發展受限,長期保持穩定形態;第二類仍維持著傳統的農業狀態,在外務工人員多;第三類以養殖種植業帶動整村經濟發展,村民收入可觀;第四類村莊因地理位置或產業優勢已經較為現代化。

4.2.3 村莊分類評價體系

利用加權求和工具疊加各項指標評價結果,從低到高分為Ⅰ—Ⅴ五個等級。結果與用地適宜性評價和村莊分區評價結果基本吻合,均呈現西高東低的特征(圖9)。

圖9 評價體系結果五級分類圖Fig.9 five-level classification diagram of evaluation system results

Ⅰ類值約占37.90%,主要分布在縣域中部和東部,區內村莊多為實地調研的第一類村莊,發展受自然條件制約。Ⅱ類值約占29.98%,位于Ⅰ類值和Ⅲ類值的過渡帶內,區內村莊多為實地調研的第二類村莊。Ⅲ類值約占18.62%,主要分布在縣域西部和北部,區內村莊多為實地調研的第三類村莊。Ⅳ類值約占9.14%,主要分布在縣域西部,區內村莊多為實地調研的第四類村莊,由于受城鎮輻射影響,發展動力足。上述四類村莊典型風貌如圖(圖10)。Ⅴ類值約占4.35%,該區域內的村莊較少,基本是城區或風景名勝區所在地,區內村莊是城鎮化的發展對象。

圖10 四類村莊典型風貌圖Fig.10 typical landscape of four types of villages

將五級評價結果與村莊邊界做相交處理,運算求得每個村莊的得分等級,再依據分類優先級次序,得到村莊初始分類結果圖(圖11)。

圖11 村莊初始分類結果圖Fig.11 initial result of village classification

4.3 耦合分區與分類結果

4.3.1 耦合作用及結果

將村莊初始分類結果與分區結果互相耦合得到最終分類結果:特色保護類村莊13個,城郊融合類村莊15個,聚集提升類村莊22個,精明收縮類村莊32個,拆遷撤并類村莊7個(圖12)。其中,確定拆遷撤并類村莊時,要考慮到高原地區往往民族構成復雜,村落以聚落形式已順勢而建,且年代一般久遠。因此,應著重順應村民意愿與訴求。若非位于三線管控區內,或處于地質災害區,盡量保留在原址發展。本文依據研究結果分類,實踐分類時應逐一確定。

圖12 村莊分類結果圖Fig.12 results of village classification

耦合準則:壩區村莊包括特色保護類、城郊融合類和聚集提升類三類,若有精明收縮類村莊則定為聚集提升類;半山半壩村莊包括特色保護類、聚集提升類和精明收縮類三類;山區村莊包括特色保護類、精明收縮類和拆遷撤并類三類,若有聚集提升類村莊則定為精明收縮類。

耦合依據:分區是對村莊外環境的探討,分類是對內部條件的劃分,二者密不可分,共同決定村莊未來的發展。一般情況下,良好的大環境不會造就貧困的村莊,貧瘠的環境也難以形成強實力的村落,故二者間是雙向佐證的關系。耦合作用將村莊內外環境統一,不僅更貼合現狀,提升分類結果的合理性,也使土地適宜性與村莊未來發展方向一致,避免內外矛盾。越適宜建設的土地,存在的以發展提升為目標的村莊就越多;越不適宜的土地,存在的以收縮和搬遷為方向的村莊就越多,致使分類結果從靜態完成動態轉變。

4.3.2 村莊類型細分

依據村莊類型的定義,充分考慮規劃落地的可能性,將大類進行細分。參考《鄉村振興戰略規劃》《全國國土空間規劃綱要》等文件的劃分要求,以及羅文、王娜等學者提出的兩級村莊劃分成果,最終基于內涵選取適宜的單視角劃分小類,如區位、資源、經濟等。此外,研究發現,除保護類村莊,其他類型村莊存在一定的同類連續性和相似類別影響性,如拆遷類村莊常臨近收縮類、融合類村莊周圍常為提升類,故也將區位相鄰性作為小類劃分的重要視角。最后劃定十三小類,明細及依據如下表(表6),并提出不同的引導策略。第一,拆遷撤并類村莊需確定拆遷時序和補償安置政策;第二,特色保護類村莊重點保護傳統文化和生態環境;第三,城郊融合類村莊發展需符合與承接未來城市發展方向;第四,精明收縮類村莊適當進行集中,合理利用土地,部分退耕還林還草,完善公共服務設施布置;第五,聚集提升類村莊后續可加大產業投入和政策支持,提升村內設施條件。

表6 村莊類型細分與依據表Tab.6 breakdown of village types and basis

依據村莊類型細分,剔除石林縣不涉及的二種類型,得到村莊分類細化結果圖(圖13),并提出發展引導。具體分類內容與發展策略如下圖(圖14)。

圖13 村莊分類細化結果圖Fig.13 results of village classification and refinement

圖14 各村分類結果與發展策略Fig.14 classification results and development strategies of each village

5 結論與討論

云南高原村莊“空心化”比較普遍,而各地國土空間規劃中城鎮化率又多有提高,部分鄉村“萎縮”似為必然,然而在分類中沒有“精明收縮類”,或在規劃中少有村莊分到“精明收縮類”。因此,本文將模糊的“暫不明確類”剔除,增加“精明收縮類”,以“地”與“類”結合的思路進行村莊分類方法研究。依據云南高原用地分區標準,優化分區劃定方法得到村莊三區劃分結果。同時以分類評價體系得到初始分類結果,再提出分區結果與初始分類結果的耦合作用準則,得到最終分類情況。

最好的分類應該是完全“互斥”的,但較難實現,比如特色保護類有可能同時也是城郊融合類,既可能是聚集提升類也可能是精明收縮類。因此,在細分小類后還應充分考慮與其他類型的“兼容”,才能盡量精準地制定發展策略。

本文以昆明石林縣為例,構建“區—大類—小類”的分類結構對轄區89個村莊進行綜合分類。研究提出的分類方法可以有效完成分類工作,且基本符合村莊實際。村莊分類受制于地方性與普適性的兼顧,大尺度區域的村莊類型化機理構建,極其復雜,而小尺度區域的村莊類型化研究,實踐推廣價值又非常有限。加之村莊專項規劃探索、城鄉融合與鄉村振興又是一個緩慢推進的過程,因此,關于村莊分類的研究仍需不斷優化。此外,近年雖通過引入計算機算法判斷村莊類型,但切勿單純倚重數據分析,也要考慮村民意愿和納入國土空間規劃成果的要求,提前預演結果的空間合理性,爭取達到政策、方法和意愿的結合。

圖表來源:

圖1、10:作者拍攝

圖2-9、11-14:作者繪制

表1-6:作者繪制

猜你喜歡
壩區分區村莊
上海實施“分區封控”
我的小村莊
豐收
村莊,你好
浪莎 分區而治
村莊在哪里
上英水庫庫壩區工程地質及大壩質量分析與評價
水庫壩區沖刷漏斗的形成機理
基于SAGA聚類分析的無功電壓控制分區
基于多種群遺傳改進FCM的無功/電壓控制分區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