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復合系統協同度模型的制造業“三化”融合發展指標體系構建

2024-01-12 05:44孟陽劉家蒙宋俊強
中國商論 2024年1期
關鍵詞:企業轉型三化融合發展

孟陽 劉家蒙 宋俊強

摘 要:制造業“三化”融合發展是一個全面復雜的系統,其主要涉及制造業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的融合發展,同時其融合發展水平受多種因素影響,且各子系統之間有著復雜聯系。針對制造業“三化”融合發展指標體系的構建,不僅要遵從科學性、系統性等原則,還需采用有效的評價方法來闡述制造業“三化”融合發展指標體系?;诖?,文章以復合系統協同度模型為基礎,綜合構建了制造業“三化”融合發展指標體系。

關鍵詞:制造業;“三化”融合發展;復合系統協同度模型;指標體系構建;企業轉型

本文索引: 孟陽,劉家蒙,宋俊強.<變量 2>[J].中國商論,2024(01):-146.

中圖分類號:F12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6-0298(2024)01(a)--04

1 引言

新時代,我國的經濟規模以及經濟總量都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績。作為一國經濟的立身之本,實體經濟,特別是制造業的發展也正凸顯其重要性。同時,我國制定了《中國制造2025》計劃,明確提出要進一步改變我國工業體系,通過新型工業化提高我國實體經濟的綜合實力。黨的二十大報告也強調了推動制造業轉型升級的必要性,要通過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方式推動制造業向高端化、智能化發展,同時也要解決好企業轉型與環境保護之間的關系,在經濟新舊動能轉換以及經濟結構轉型的背景下,加快制造業綠色轉型升級,促進制造業高質量發展[1]。

本文以復合系統協同度模型為基礎,綜合構建了制造業“三化”融合發展指標體系,明確了制造業“三化”融合發展是以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之間的融合發展,體現了我國不斷深化發展的戰略思想,對于提升我國制造業發展水平,促進經濟高質量發展有著重要意義[2]。與此同時,當前我國制造業面臨“高端封鎖”和“低端所定”的局面以及全球價值鏈的重構越來越激烈,如何在全球價值鏈分工體系中凸顯自身制造業的地位,是一個重要課題。對大多數經濟體而言,參與到制造業全球價值鏈分工體系中,就意味著要改變之前傳統的發展模式,通過一些創新技術、產業結構優化等來提高制造業效益及效率。通過全面構建制造業“三化”融合發展指標體系有利于準確測度地區制造業發展水平,提升我國制造業在全球分工體系中的地位,對深化我國制造業發展有著重要的現實意義。

2 文獻綜述與述評

2.1 文獻綜述

制造業“三化”融合發展,有關學者進行了如下研究:陳國榮(2017)[3]認為近年來國內制造業成本管理方法日趨成熟,通過責任體系化、數據精細化、價值可視化(SRV)可以進一步創新企業成本管理,降低企業協同成本。王真(2022)[4]研究了廣東省制造業轉型升級路徑,提出了要以工業化、信息化、城市化“三化融合”來構造廣東省制造業空間格局體系,以提高制造業產業層次,以適應全球化背景下的激烈競爭。李慧(2022)[5]提出為了推動經濟社會的綠色轉型,作為我國實體經濟支柱的制造業也面臨著綠色轉型問題。制造業的綠色轉型也就意味著要用更好的資源來換取更高的經濟效益,對制造業的發展提出了更高要求。白晶(2022)[6]基于復合系統動力學的方法構建了山東省制造業轉型仿真模型,將制造業作為內生要素來進行分析,以加快提升制造業轉型升級。孫早(2019)[7]認為隨著先進技術的發展以及產業變革的加快,工業智能化會進一步改變社會勞動力就業結構,并構造了衡量智能制造業企業情況的10個細化指標,以反映工業智能化的發展水平。許菱(2022)[8]認為實施產業高端化能夠擺脫制造業處于價值鏈低端的局面,并認為產業高端化的最直接表現是全要素生產率的提升。宋元揚(2021)[9]運用障礙識別模型研究了陜西制造業高端化的制約因素,并基于科學性以及系統性原則,從不同角度構建了5個一級指標和20個二級指標來測度制造業高端化的發展水平。吳傳清(2022)[10]研究了長江經濟帶數字化轉型對制造業發展的影響,提出制造業要想提升自身競爭力需進行綠色化轉型,并用投入、期望產出和非期望產出三類指標來測度制造業綠色發展水平。同時將智能化、綠色化、數字化全面融入制造業體系中,以驅動制造業深化發展。戴翔(2022)[11]從數字投入來源和數字賦能兩個角度來探討制造業綠色化轉型問題,并從污染排放強度以及企業能耗強度兩個方面來衡量制造業綠色發展水平,同時也提出在制造業綠色化轉型中要確保產業鏈與供應鏈的穩定。李成宇(2020)[12]認為工業綠色質量發展指標體系構建是一個多維度的復雜問題,指標體系的構建要具有綜合評價與分析的功能,并基于這一原則從經濟、環境、生態效益構建了工業綠色發展指標評價指標體系。

2.2 文獻述評

通過上述的文獻綜述可以看出,當前對于制造業“三化”融合發展的研究尚未統一。但大多學者都圍繞制造業的智能化與高端化展開了研究,同時也有部分學者涉及數字化和綠色化。因此在考慮到綜合性以及全面性的前提下,綜合之前學者的研究,本文提出以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三化”融合的制造業發展體系,同時對前人的研究以及相關性指標進行了梳理總結,在此基礎上構建了制造業“三化”融合發展指標體系,提出運用復合系統來全面測度當前制造業“三化”融合發展水平,為后續的政策建議提供了理論基礎。

3 復合系統協同度模型

3.1 模型闡述

復合系統協同度模型最早由國內學者孟慶松和韓文秀(2000)[13]提出,也有學者將其稱為“協同效應模型”“協調度”模型,但其原理和方法均一致,都是通過該模型對系統整體進行分析和調控,使得研究對象能夠整體協調發展,以提高復合系統的整體效應,起到“1+1>2”的效果,實現系統的良好運行。

從直觀上來說,復合系統的協同是其各個子系統間的協同,其在系統內各組織和外界的調節作用下,各子系統能夠和諧發展以達到整體的協同。復合系統協同度模型主要以系統學理論和協同學理論為主要基礎,系統論提出系統是由相互依賴、相互制約的若干特定有機整體組成的。一般來說,系統會包含具有多個功能的獨立個體,它們之間或許存在著某種矛盾關系,這時就需要在系統中進行協調,以使各子系統間達到和諧發展的狀態。

3.2 復合系統協同度測算

復合系統是由子系統組成,復合系統的協同度就是由子系統之間的協同程度來表示的。計算公式為:

Cm=

,j=1, 2,3,…,k.

其中,Cm為復合系統協同度,取值范圍為-1到1,其值越大則表明復合系統協同度越高,反之則越低。表示子系統間協同發展的方向,表示子系統當前一期有序度減去上一期有序度或者當前一期有序度減去相同基期的有序度,描述了子系統從時期到時期有序發展的程度,從子系統序參量有序度的變化來映射復合系統協同發展的狀況。

4 制造業“三化”融合發展指標體系構建原則

4.1 科學性原則

評價指標體系是否科學會對測度制造業“三化”融合發展水平產生重要影響。評價指標的科學性不僅要求能反映被評價對象的真實情況,還要有文獻的理論支撐。從客觀情況來看,制造業“三化”融合發展指標體系的構建必須順應當前社會經濟和環境的發展規律。從理論層面來講,要在梳理文獻的同時進行總結,在充分吸取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礎上選取適用的評價指標體系。同時指標設計也要科學合理,在數據獲取方面,要選擇統計連續性強、來源權威可靠的數據。在數據量化方面,也要進行綜合考慮,由于制造業“三化”融合發展涉及多個維度,在設計指標要盡量選擇可量化的數據,避免由于數據的難以量化或主觀性太強而造成測度上的困難。

4.2 系統性原則

制造業“三化”融合發展指標體系不是針對制造業的某一方面,而是針對制造業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三化”融合發展的綜合評價。因此,應充分考慮影響制造業“三化”融合發展的各種因素,在劃分指標體系時,要遵循有序、系統的原則,各指標體系間應互補完整、體系連貫完整。從“三化”各維度層來看,對各維度層繼續細化了一級指標和二級指標,并按照其主要屬性進行歸類,從整體考慮各子系統要素間的關系,避免指標體系由于過度分散交叉或者模糊不清而出現對立的情況,從而造成統計上的困難。

5 基于復合系統協同度模型的指標體系構建

5.1 “高端化”指標構建

制造業“高端化”指的是制造業運用高新技術對其進行改造提升,并將新工藝以及新技術融入制造過程和新產品的研發中,不斷提升制造業的技術水平以及產品的工藝水平,擺脫價值鏈低端的定位,提高產品的技術含量以及高技術裝備的制造能力,反映了制造業在技術實力和產品質量上的綜合提升?;诖?,從產業規模、產業效益、產業成長、產業結構四個維度來構造制造業高端化指標評價體系,包含市場占有率、人均利潤率、企業單位增長率、人力資源占比等8個二級指標,具體如表1所示。

5.2 “智能化”指標構建

制造業“智能化”指的是以新一代數字化技術為依托,大力發展新型工業互聯網產業,通過智慧新型園區的建設提升制造業智能化的發展水平,同時不斷推進智能制造的進程,以智能車間、智能生產線建設為引領,為全社會智能化制造的普及提供支撐,滿足日益增進的市場需求,反映了制造業在智能終端和智能制造產業上的全面提升?;诖?,本文從基礎投入層、生產應用層、市場效益層三個維度構建指標體系,包含互聯網普及率、技術市場化程度、市場經濟提效等9個二級指標,具體如表2所示。

5.3 “綠色化”指標構建

制造業“綠色化”指的是改變過去高能耗、高污染的落后生產方式,推動制造業優化調整,通過能源結構的綠色化提高可再生能源的使用比例,抓緊建設綠色制造園區、綠色產業鏈以形成現代化的綠色體系,并進一步通過綠色技術改造傳統工藝,持續推進制造業“綠色化”轉型升級,反映了制造業在能源和環境上的協同發展?;诖?,從污染排放、能源利用、環境保護三個維度來構建指標體系,包括制造業二氧化碳排放量、單位工業增加值能耗、能源消費清潔化等9個二級指標,具體如表3所示。

6 結語

綜上分析,本文在界定制造業“三化”融合發展內涵的基礎上,基于復合系統協同度模型,綜合考慮各指標,從高端化、綠色化、智能化三個維度選取26個二級指標構建了制造業“三化”融合發展指標體系,并提出以復合系統協同度模型來測度區域制造業“三化”融合發展水平,為制造業“三化”融合發展提供了系統和全新的視角。同時,各區域制造業“三化”融合發展水平也會受到當地政策以及地理環境等因素的影響,對于制造業“三化”融合發展的研究和評價還需更加深入,使其融合發展水平更加全面和精準,以提升區域制造業發展水平。

參考文獻

肖靜,曾萍,章雷敏.地區數字化水平、綠色技術創新與制造業綠色轉型[J]. 華東經濟管理,2023(1):1-14.

楊霞.可持續發展指標體系建構及其應用研究[J].中國商論,2023(1):96-98.

陳國榮.制造業“三化”(SRV)成本管理創新探索:來自寶鋼特鋼的實踐[J].新會計,2017(3):30-34.

王真.“三化融合”的廣東制造業轉型升級機制及其路徑研究[J].城市時代, 2013(5):559-569.

李慧,李新安.我國制造業綠色低碳轉型的GVC升級機制與路徑研究[J].創新科技,2022,22(10):61-75.

白晶,張峰.基于復合系統仿真的山東省裝備制造業綠色轉型發展研究[J].科學與管理,2023(2):1-11.

孫早,侯玉琳.工業智能化如何重塑勞動力就業結構[J].中國工業經濟,2019(5):61-79.

許菱,張紅,石琴,等.技術創新對紡織產業高端化的影響與作用機理:基于全要素生產率視角[J].現代紡織技術,2022(5):112-123.

宋遠揚. 陜西能源化工產業高端化發展水平評價及對策研究[D].西安:西安科技大學,2021.

吳傳清,孟曉倩.長江經濟帶數字化轉型對制造業綠色發展影響研究[J].南通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22,38(6):37-47.

戴翔,楊雙至.數字賦能、數字投入來源與制造業綠色化轉型[J].中國工業經濟,2022(9):83-101.

李成宇.中國工業綠色發展質量測度及影響因素研究[D].濟南:山東科技大學,2020.

孟慶松,韓文秀.復合系統協調度模型研究[J].天津大學學報,2000(4):444-446.

猜你喜歡
企業轉型三化融合發展
實施礦井“三化”建設持續提升煤礦機電安全管理水平
“三化”黨員評議工作 打造合格黨員隊伍
班級文化建設要注重“三化”
試論工商管理對企業轉型的影響
淺談現代企業轉型時期思想政治工作
經濟新常態下財務會計與管理會計的融合與發展
全媒體時代地市黨報媒體融合的四個著力點
傳統媒體走出“融合發展”誤區的理論與現實
新常態下兵團三化建設和產業結構調整問題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