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課程背景下初中英語閱讀教學改進路徑分析

2024-01-12 05:13施小華
校園英語·下旬 2023年8期
關鍵詞:英語閱讀新課程初中英語

摘 要:閱讀不僅是初中英語教學的重要內容,同時也是一種積極的語言學習活動。新課程背景下,英語閱讀教學越來越受關注,如何提升學生的英語閱讀能力,促進學生英語核心素養發展是教師應深入研究的重要課題。鑒于此,本文從初中英語閱讀教學的重要性入手,對當前初中英語閱讀教學現狀進行分析,并提出了新課程背景下英語閱讀教學的改進路徑,希望能夠為同仁進行教學改革提供參考。

關鍵詞:初中英語;英語閱讀;閱讀教學;新課程

作者簡介:施小華(1969.12-),男,福建福清人,福建省福清江陰中學,中學一級教師,研究方向:英語教學。

初中教育體系中,英語是不可或缺的學科之一。在英語教學中,閱讀則占據著半壁江山,一直是教學的重難點板塊。新課標中明確指出要重視學生閱讀能力的培養,同時從中考角度來看,英語中考試卷中,閱讀理解部分分值為35分,占英語試卷總分的30%左右??梢哉f,學生英語閱讀理解能力直接影響其英語考試成績。所以,無論是從哪個角度來看,提高對閱讀教學的重視都是極為必要的。然而,從實際教學來看,在以成績為主導的應試教育理念下,初中英語教學仍然不可避免地有這樣或者那樣的問題存在,不利于英語教學質量的提升,同時也阻礙了學生英語核心素養的發展。所以,新課程背景下,教師了解英語閱讀教學的重要性,并反思傳統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同時探索改進優化路徑,以促進英語閱讀教學質量提升意義重大。

一、初中英語閱讀教學的重要性

新課標強調,英語教學應重視促進學生聽、說、讀、寫能力綜合發展。而聽、讀則是語言輸入的主要路徑,先有輸入再有輸出,通過聽、讀練習,不斷輸入知識,才能為學生進行語言輸出奠定堅實基礎,從而實現對學生說、寫能力的鍛煉。在語言學習中,閱讀相當于“源頭”“渠道”,是學生獲取知識、輸入知識的重要路徑。再加上英語學科雖然在中小學教學中占據著重要地位,但實際上,日常生活中學生對英語的應用并不多,這也使得學生在學習英語時缺乏良好的語言環境、學生“聽”的機會較少,聽力練習多依賴于教材配套材料、考試中的聽力題目等。在這種情境下,“聽”的語言輸入渠道相對來說較為低效,故而,對于英語語言的輸入多依賴于閱讀。所以,在英語學習中,閱讀有著非常重要的價值,其不僅可以幫助學生學習積累更多的單詞、語法、句型知識,同時還可以幫助學生熟悉英語語言環境、培養英語思維,是夯實學生英語基礎的重要路徑。

二、當前初中英語閱讀教學存在的問題

從當前初中英語閱讀教學來看,教師的教學理念陳舊落后、教學方式單一固化的情況十分常見,若不加以改進調整,則容易對英語閱讀教學質量造成消極影響。

第一,教學理念陳舊落后。隨著教學改革的不斷推進,中小學階段各學科教學活動都有了一定的調整變化,初中英語學科也不例外,部分教師已經開始著手進行教學方法的創新優化。然而,一直以來,應試教育都是我國主流教育理念,這一理念已經深入人心,尤其是對于一些教齡較長的老教師而言,這一理念可謂是根深蒂固。所以,在實際教學中,不免有很多教師仍然習慣于沿用傳統的教學模式,將自己作為課堂主體,結合自身的教學經驗,對教學重難點內容進行單向講解輸出,學生則只能被動地跟從教師進行學習,使得學生學習的主體性被壓制,這自然不利于學生獲得積極的學習體驗,難以調動其學習興趣與積極性,久而久之必然會對教學效果造成不良影響。此外,多數教師在進行閱讀教學時,往往是將單詞、語法等知識作為重點內容,對文章結構的關注度則相對較低,這也使得閱讀教學存在有明顯的碎片化、片面化現象,不僅容易影響閱讀教學質量,同時還會影響學生閱讀能力和篇章理解能力的提升。

第二,教學方法單一固化。從當前初中英語閱讀教學來看,多數教師仍然習慣于采用灌輸式教學方法,即以“閱讀導入—閱讀講解—閱讀總結”為流程進行教學,且教學重點多集中于“閱讀講解”這一階段,分配給導入環節及總結環節的時間、精力及關注度均較少。不能否認,這種固化的教學模式可以取得一定的教學效果,并且能夠保證教學進度,但單一的教學方式,也會讓學生產生倦怠感、無趣感,難以讓學生對英語閱讀學習產生足夠的興趣,并且可能會禁錮學生的思維,影響其英語核心素養發展。

三、新課程背景下初中英語閱讀教學改進路徑分析

(一)重視英語詞匯教學,夯實學生的閱讀基礎

無論是語文還是英語,亦或者其他任何一門語言,閱讀活動的開展都離不開必要的詞匯支持。詞匯就如同建設房屋的磚瓦,沒有了磚瓦的支撐,自然無法建設成高聳的房屋。對于閱讀來說,沒有了詞匯的支撐,閱讀活動就很難順利進行,甚至難以理解文本大意及情感內涵,自然也就難以解答與之相關的問題。所以,在英語閱讀教學中,教師必須要加強對詞匯教學的重視,提升學生詞匯學習效率,擴充學生的詞匯量,以此幫助學生夯實閱讀基礎,為其順利、高效地開展閱讀活動創造良好條件。但英語基礎學習并不是簡單地讓學生機械地背誦單詞、語法,而是要根據教學內容以及初中生的實際情況,合理地為其搭建學習情境,讓學生主動投入其中,學習和應用相關知識,從而激發其“語言意識”,在幫助其掌握相關詞匯、語法的同時,使其語言能力得到發展。

例如,在教學仁愛版初中英語七年級上冊Unit 6 Section B“Do you like bananas”時,教師可先讓學生對文本內容進行初步閱讀和了解,之后,由教師帶領學生對文本內容進行分析與學習,為學生講授相關詞句、語法等知識,以及文章的布局結構、寫作技巧等內容,促使學生對閱讀文本內容有更充分的了解。與此同時,教師可立足文章內容,以PPT形式展示學生熟悉的食物圖片,并鼓勵學生利用“Do you like...?”“Yes, I do”“No, I don't”等文中提到的重點句型進行對話練習。這樣就能夠為學生創設情境、搭建平臺,使其利用所學重點詞匯、句型進行交流,既能減少死記硬背詞匯、句型給學生帶來的枯燥感和負擔感,又能讓學生在交流中鞏固知識、鍛煉語言應用和表達能力,從而在幫助學生夯實英語基礎的同時,促進其英語綜合能力的發展,是提高英語閱讀教學質量的有效路徑。

(二)豐富閱讀教學方法,提升閱讀教學效率

從當前初中英語教學現狀來看,教學方法單一固化的情況仍然較為普遍,這也是影響學生英語學習興趣及教學效率的重要原因。故而,新課程背景下,想要提升英語閱讀教學質量,創新豐富閱讀教學方法是必然路徑。具體教學中,教師應在備課環節認真對教學內容進行分析,明確教學目標及重難點內容,并以此為依據,結合初中生的發展規律、心理特點,選擇合適的教學方式,盡可能豐富英語閱讀教學手段,提升閱讀教學效率,真正促進學生閱讀能力的發展。

1.問題導學法。閱讀過程是閱讀教學的核心,也是鍛煉與發展學生閱讀能力的關鍵路徑。因此,新課程背景下,教師在開展英語閱讀教學時,必須要為學生創設良好的閱讀環境與條件,盡可能調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使其主動投入到英語文本閱讀之中,使其通過有效理解文本內容,獲得語言能力、閱讀能力的發展和提升。而問題導學則是引導學生主動閱讀的有效方式,通過合理設問、合理提問,激起學生的求知欲,并且問題的提出還可為學生閱讀思考指明方向,能夠讓學生在閱讀時更有針對性、更加有重點、更有方向,并且有利于學生養成邊閱讀邊思考的良好習慣,這對于促進學生閱讀思維發展和閱讀能力提升均有積極意義。

例如,在閱讀仁愛版初中英語八年級上冊Topic 1“I'm going to play basketball”這部分內容時,首先可利用PPT呈現學生熟悉的運動形式,如skate、basketball、volleyball、tennis等。然后,從學生實際情況出發進行提問“What is your favorite sport? ”(你最喜歡的運動是什么?)、“What sports are introduced in the article? ”(文中都介紹了什么運動項目?)、“What are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se sports events?”(這些運動項目都有什么特點?)、“What are the positive effects of exercise on our health?”(運動對于我們身體健康有哪些積極影響?)等;這樣從學生的興趣出發進行提問,能夠快速吸引學生的注意力,然后圍繞閱讀文本內容逐步展開深入提問,激發學生的求知欲,使其帶著問題主動投入到文本閱讀之中,并在閱讀中思考問題、尋找答案,最后在完成閱讀后展開交流、闡述自己的答案。以這樣的方式進行教學,在無形之中為學生搭建了良好的閱讀平臺,使得學生主動帶著問題去閱讀、去思考、去討論,不僅能夠充分體現學生的學習主體性,同時還能促進學生在主動閱讀、深入思考及相互交流互動中提升閱讀能力、自主學習能力、語言表達能力,相對于傳統灌輸式教學而言,問題導學法所達到的教學效果更為理想,更有利于閱讀教學質量的提升。

2.利用思維導圖教學。過于重視詞匯、語法講解,忽視了對文章整體結構、布局等方面的關注是傳統英語閱讀教學中常見的問題,也是影響學生英語思維及閱讀能力提升的重要原因。新課程背景下,教師應規避傳統教學的弊端,在為學生講解重點詞匯及語法知識的同時,增加對文章結構布局、脈絡梳理、閱讀方法指導等方面的重視,使得學生真正掌握閱讀方法與技巧,使其在面對陌生閱讀文本時,也能高效地開展閱讀活動,切實提升其閱讀能力。思維導圖作為一種有形的思維工具,將其應用到英語閱讀教學之中,能夠為教師提供有效的教學輔導,可以幫助教師更好地梳理閱讀文本的脈絡結構,教會學生如何進行文本內容分析,從而在潛移默化之中促進學生閱讀能力的發展。

例如,在教學仁愛版初中英語九年級上冊Unit1“The changing World”這一課內容時,針對Section C中“Changes in Beijing”這一閱讀文本,為了引導學生學會梳理文章的主旨脈絡,具體教學中教師可以將思維導圖作為輔助工具,引導學生以文章題目“Changes in Beijing”中心詞對文章進行初步閱讀,了解各段的主旨大意,并進行簡單歸納,然后以思維導圖方式呈現出來。例如,第一段主要講述的是“作者拜訪了北京的祖母”,第二段則是講“20世紀60年代,北京人們的生活條件還較為貧窮”,第三段則是講“改革開放后北京發生的變化”。在梳理了文章的大體框架之后,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再細讀文章各段落內容,并尋找能夠證實段落主旨大意的內容,然后通過簡單的概述置于各段的下一分支之中。這樣在思維導圖的輔助下,文章的整體脈絡、寫作思路就能清晰地呈現出來,不僅便于學生更充分徹底地理解文章內容,同時還能在無形中讓學生學會梳理文本內容,對促進學生思維能力發展及閱讀能力提升有非常大的幫助,是提升英語閱讀教學質量的有效方式。

3.分層教學。學生是獨立的個體,且受各方面因素的影響,使得學生之間存在一定的差異性,而統一化的教學方式無法兼顧到不同學生的學習需求,甚至可能會加劇兩極分化的情況,進一步阻礙教學質量的提升。新課程背景下,教師應遵循“因材施教”理念,尊重學生之間的差異性,開展分層教學活動,根據不同層次學生的英語學習基礎、學習能力,合理地設計教學目標、教學方案,以保證各層次學生均能從英語閱讀教學中收獲學習的樂趣與信心,獲得進步與提升,只有這樣才能真正推動英語閱讀教學質量整體提升。

例如,具體教學中,教師可以根據學生的英語基礎、學習興趣與態度、知識接受能力等各方面情況,將學生分為學優生、基礎生、學困生三個層次,然后再根據各層次學生的實際情況合理設計閱讀教學任務。如在閱讀與“used to”這一短語相關的文本內容時,對于學困生,可放低任務要求,只需要學生能夠順暢熟練地閱讀文章,了解文章大意即可;對于基礎生,則需適當提高難度,要求學生基本掌握“used to”的用法;對于學優生,在上述要求之上,要求其能夠熟練應用“used to”造句,并且梳理文章的邏輯結構,掌握相關語法結構等。這種分層教學,能夠讓英語閱讀教學變得更加有針對性、梯度性,能夠真正兼顧全體學生的實際學習需求,促進英語閱讀教學質量提升。

四、結語

總之,新課程背景下進行英語閱讀教學改革是必然趨勢,作為初中英語教師,必須要革新教學理念,從夯實學生的英語基礎入手,對閱讀教學方法進行創新,以切實滿足學生的學習需求,提高英語閱讀教學質量。但教學貴在得法,本文所述僅為眾多教學方式中的一小部分,實際教學中教師仍需要繼續探尋更加科學適宜的教學手段,豐富英語閱讀教學方法。

參考文獻:

[1]李慧.基于新課程理念下初中英語閱讀教學有效策略研究[J].中文科技期刊數據庫(全文版)教育科學,2022(6):65-67.

[2]陳眉.新課程下初中英語閱讀分層教學的有效實施[J].教育界,2020(18):42-43.

[3]鄭紅梅.新課程理念下初中英語閱讀教學與寫作教學策略的研究[J].新課程,2019(6):37.

[4]郝嬌.淺談新課程改革背景下如何做好初中英語閱讀教學工作[J].中外交流,2018(47):137.

[5]施婷婷.基于新課程理念的初中英語閱讀教學闖題與應對措施研究[J].中學生英語,2018(4):87.

猜你喜歡
英語閱讀新課程初中英語
2021聚焦新課程 專注新高考 歡迎訂閱全新《新高考》
初中英語寫作教學方法初探
如何讓初中英語教學更有效
探究性閱讀在高中英語教學中的應用研究
技工院校英語思維創新型閱讀教學的探討
初探利用講故事的方式激發低年級小學生英語閱讀興趣
發揮自制教具在初中數學新課程實施中的作用
我區初中化學新課程實施中典型問題的思考
如何進行初中英語閱讀教學
高中體育新課程實施“碰壁點拔”式教學模式初探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