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組教學模式在麻醉科帶教中的應用價值分析

2024-01-12 10:28陸順梅張鋒張琪瑤
中國衛生產業 2023年19期
關鍵詞:實習醫生麻醉科麻醉

陸順梅,張鋒,張琪瑤

南京醫科大學附屬無錫市人民醫院麻醉科,江蘇無錫 214023

麻醉科是一個非常重要的部門,是外科手術集散點,是對患者進行手術治療,檢查,診斷,以及挽救工作的關鍵所在。由于麻醉科具有獨特的工作性質,所以,麻醉科需要醫生具有很好的職業道德,需要有很高的技術含量,同時還需要有很專業的學科知識、有很好的應變能力。近年來,現代麻醉技術持續發展,麻醉學既包含臨床麻醉、生命復蘇等內容,還包含麻醉學兒科、內科、婦科等各個領域的醫療知識,并且在臨床上具有很強的可操作性[1]。臨床實習是目前我國醫學界十分重視的一個環節,是醫生實際操作能力成為進入臨床工作的一個關鍵環節。同時,麻醉科是醫院的重要科室,一旦出現緊急情況,醫師很可能會出現驚慌的情緒,進而造成混亂,無法對突發情況做出反應,進而引發意外[2-3]。所以,培訓全科麻醉科醫生素質能力對于提升患者的生命質量有著關鍵作用。對于麻醉科的醫生來說,應急處理能力和分析能力非常關鍵。在麻醉科專業的帶教過程中,常規帶教模式很難激發實習醫生的學習熱情,容易引起實習醫生的抗拒,對麻醉醫生的臨床實踐效果有很大的影響[4-5]。小組教學模式是一種新型教學方法,對于加強教學效果具有突出效用。為評價將小組教學模式應用在麻醉科帶教中的效果,本研究選取2021 年2 月—2023 年2 月南京醫科大學無錫醫學中心麻醉科實習醫生68 名為研究對象開展調研?,F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本院麻醉科實習醫生68 名,根據隨機數表法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每組34 名,接受常規帶教模式的小組為對照組,接受小組教學模式的小組為觀察組。對照組年齡22~26 歲,平均(24.03±0.45)歲。觀察組年齡21~26 歲,平均(24.09±0.51)歲。兩組麻醉科實習醫生的一般資料相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對照組提供常規帶教模式。通過集中上課的方式,對麻醉醫生在科室工作要點以及工作流程等展開全方位的講解,并在課后集中時間,解答實習醫生提出的問題。

觀察組提供小組教學模式。①成立學習小組:由具有良好組織性的實習醫生擔任組長,由帶教醫生對實習醫生進行為期1 周的崗前培訓,內容是引導實習醫生熟悉醫院環境和工作流程,向實習醫生解釋有關麻醉并發癥的相關內容,使實習醫生樹立“患者生命至上”的理念,提高實習醫生的責任心和職業操守,并對實習醫生進行相關的安全教育,防止出現麻醉并發癥的意外。②建立一種新的麻醉思想:在對實習醫生進行崗前訓練之后,將其與臨床的相關知識和技能相聯系,指導其進行一系列的理論和技能的訓練,讓其按照理論操作流程去做一些具體的工作,密切監測患者的各項生命體征,從而做出正確的判斷。③培養實習醫生的問題意識:通過選擇典型病例,培養醫生的問題意識,問題的內容應該包括麻醉學的基本知識和內容,例如:評價患者的情況,藥物的使用和準備,以及手術中的并發癥和禁忌證等。④培養實習醫生的解決問題能力。培養實習醫生的問題意識之后,還要指導他們如何處理問題,最后總結出一個問題的答案,再由帶教的醫生對他們進行詳細的解釋、討論,最后再讓他們與導師進行自由的討論。⑤提問和回答:帶教教師會針對實習醫生所問到的有代表性的問題,給予詳盡的解釋,并且告訴實習醫生需要注意的地方,讓他們了解麻醉的具體操作,以及麻醉適應證、禁忌證和合并癥的應對方法,并且在實踐中糾正實習醫生在麻醉操作中出現的失誤。教師對學生的診療計劃和解決方案予以點評,通過麻醉過程出現的問題,并且設立答疑環節,最后要求每一名實習醫生選擇一項專題內容完成一篇臨床綜述。

1.3 觀察指標

①計算兩組麻醉科實習醫生的帶教成績。帶教成績包含:基礎知識評分(0~25 分)、理解記憶評分(0~25 分)、臨床應用評分(0~25 分)、綜合分析評分(0~25 分)和總分(0~100 分)。分值越高則表示實習醫生的成績越佳。

②計算兩組麻醉科實習醫生帶教滿意度,使用本院自擬的滿意度評分量表評價,量表總分為100分,分值>90 分則為“非常滿意”、71~90 分為“基本滿意”、0~70 分為“不滿意”??倽M意度=(基本滿意人數+非常滿意人數)/總人數×100%。

1.4 統計方法

采用SPSS 23.0 統計學軟件對兩組麻醉科實習醫生的數據資料處理分析,應用(xˉ±s)表示計量資料,數據符合正態分布,組間差異應用t 檢驗。使用頻數(n)和百分數(%)表示計數資料,組間差異應用χ2檢驗。P<0.05 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比較兩組麻醉科實習醫生的帶教成績

觀察組實習醫生的帶教成績(基礎知識、理解記憶、臨床應用、綜合分析、總分)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麻醉科實習醫生的帶教成績比較[(±s),分]

表1 兩組麻醉科實習醫生的帶教成績比較[(±s),分]

?

2.2 比較兩組麻醉科實習醫生帶教滿意度

觀察組醫生帶教滿意度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麻醉科實習醫生帶教滿意度比較

3 討論

麻醉科屬于臨床醫學中的獨立二級學科,麻醉科和其他科室緊密相連,是一門以臨床實踐為依托的高風險科室。麻醉科帶教是實習醫生在開始工作前的一種學習方式,在正式上崗前,醫生要先經過一段時間的實習訓練和學習,讓所學到的理論知識逐步轉化為實際操作[6]。醫生的帶教是一種行之有效的教學方式,也是醫生進入臨床工作之前必須經歷的一個過程,其方式直接關系到整個教學過程的質量。麻醉科是醫院里的一個重要科室,麻醉科醫生的責任更為重大,因此必須在上崗之前,對其進行全方位的訓練和學習,在臨床上,通常采取的是傳統的帶教方式,通過集中講授,詳細地講解麻醉工作的要領、流程,注意事項等,并以考試的形式來檢驗教學成果。然而,在集中授課的過程中,實習醫生注意力無法集中,對課程的理解能力比較低[7]。在現代醫療技術不斷進步的今天,傳統的帶教方式已無法適應現代醫療技術人才培養的需要,亟待改進與發展。

小組教學模式在對實習醫生展開崗位前培訓后,帶教醫生在對實習醫生展開理論講授的時候,要合理地利用教學內容及進度,來安排開展實踐操作的教學,實習醫生不僅應該通過儀器密切關注患者的生命體征,還需要根據自己的觀察進行分析總結,使臨床操作水平得到明顯提升[8]。小組教學模式屬于一種新的麻醉科帶教形式,帶教教師將實習醫生分成幾組,可以對他們在實習過程中所遇到的問題進行一個個的觀察,并且能夠對他們在實踐操作過程中遇到的問題做出及時的糾正,還可以根據崗前的環境熟悉、知識教學、實踐操作等環節來對實習醫生展開帶教,這樣就能夠確保每一組中的實習醫生都有機會參與實踐操作[9]。此外,小組教學模式還能夠讓麻醉實習醫生對麻醉科的日常工作過程和工作重點有一個全面的認識,能夠對常見的問題,或是對現實病例中發生的麻醉并發癥情況展開小組內部的討論,這樣既可以讓大家互相學習,又可以讓醫生處理問題的能力得到提升。小組教學模式就是把醫生分成若干小組,以小組的形式來接受教育。小組教學模式的優點是,實習醫生不是以個人的身份來接受教育,而是一個以小組為單元的整體,可以提高實習醫生的學習氣氛。而且,在不同的小組中,還可以相互討論,相互借鑒,從而達到更好的學習結果。實習醫生在團體氣氛中,可以促使大家一起探討、一起思考,而且在實際操作的過程中,合作的方式也有助于提高實習醫生的動手能力。

麻醉醫生對麻醉專業知識和操作技能要求很高,而且要有很強的責任心。由于采用小組教學模式的教學方式,在保證教學效果的同時,也激發了實習醫生的學習積極性。由本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實習醫生的帶教成績(基礎知識、理解記憶、臨床應用、綜合分析、總分)高于對照組(P<0.05),觀察組醫生帶教滿意度高于對照組(P<0.05)。主要是因為麻醉科小組教學模式下,將實習醫生隨機分為幾個小組,建立學習小組,為實習醫生創造一個良好的學習氛圍和學習條件,在實習醫生提出問題之后,展開小組討論,以此來激發實習醫生的獨立思維,并將所學到的知識應用到實踐中,進而提升實習醫生的動手能力、實踐能力、解決問題能力等[10]。同時,帶教教師要做好臨床實踐中的引導工作,及時總結和評估,明確臨床實踐中出現的問題。除此之外,帶教教師應該仔細地撰寫自己的帶教教案,在每天的活動之后,采用由淺入深的方法,指導實習醫生對下一課程的問題進行提問,并鼓勵實習醫生在提問時,帶著疑問去尋求問題的答案,這樣可以將實習醫生的思路進行發散,從而提出問題、延伸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這樣才能從根本上將實習醫生的學習積極性調動起來,從而使實習醫生的學業水平得到提升[11]。

綜上所述,麻醉科帶教中應用小組教學模式不僅可以提高實習醫生的實習成績,還可以提高醫生對于帶教滿意度,具有推廣價值。

猜你喜歡
實習醫生麻醉科麻醉
麻醉科特色教學查房模式探討
基于Logistic回歸模型分析麻醉科住院醫師術前訪視
麻醉科住院醫師在疼痛科輪轉期間臨床教學實踐與探索
腰硬聯合麻醉與持續硬膜外麻醉應用在全子宮切除術中的作用
鼓勵自己
《麻醉安全與質控》編委會
地氟烷麻醉期間致Q-T間期延長一例
以問題為導向的教學方法在臨床教學的應用
英國40年來最大規模醫生罷工
骶管麻醉復合丙泊酚全身麻醉在小兒麻醉中的應用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