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二十年來國內社會保障制度的研究熱點及趨勢分析
——基于CiteSpace 的可視化分析

2024-01-13 06:10劉振奮范會芳
關鍵詞:社會保險發文社會保障

劉振奮,范會芳

(鄭州大學 政治與公共管理學院,河南 鄭州 450000)

黨的十六大提出了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奮斗目標,明確了建立統一完善社會保障制度的具體要求,標志著社會保障制度從經濟體制改革的配套措施正式轉變為一項基本的社會制度安排[1]。

經過二十多年的發展,我國已經基本建成了以社會救助、社會保險、社會福利為主體,保障全面、功能完備的社會保障制度,為打贏脫貧攻堅戰、推進共同富裕進程、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提供了重要保障。這二十多年里,學界關于社會保障制度的研究成果亦非常豐富。本研究以“社會保障制度”為篇名在CSSCI 數據庫檢索2003—2022 年收錄的相關文獻,共計獲得文獻685 篇(檢索時區為2003年1 月1 日至2022 年12 月31 日),剔除訪談、書評、會議紀要以及重復發表的文獻后,最終確定658 篇有效文獻。借助CiteSpace 計量軟件構建可視化知識圖譜,系統梳理國內關于社會保障制度研究的整體發文趨勢、核心作者和研究機構、研究熱點和研究主題以及研究的演進趨勢,力圖清晰展現國內關于社會保障制度的研究狀況,以期為中國未來社會保障的進一步深入研究提供一定的幫助和啟示。

一、社會保障制度研究的整體描述性分析

(一)發文量分析

發文量能夠體現研究者對某領域研究的關注度,是衡量特定時期研究發展態勢的重要指標。從圖1 不難看出,國內關于社會保障制度的研究雖經歷了幾次波動,但年發文數量整體呈下降態勢,且前十年(2003—2012 年)的發文量(468 篇)明顯高于后十年(2013—2022 年)的發文量(190 篇)。社會保障制度的研究緊跟國家大政方針,具有明顯的政策導向性,其中有幾個重要的時間點值得我們關注:

圖1 2003—2022年國內社會保障制度研究歷年發文量與累計發文量

2003 年10 月召開了黨的十六屆三中全會,會議通過了《中共中央關于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若干問題的決定》,指出要健全就業、收入分配和社會保障制度。學者們圍繞制度變遷、制度建設和制度供給等主題進行了深入研究,在2004 年發文量大幅上升,達到了63 篇。2007 年黨的十七大報告指出“加快建立覆蓋城鄉居民的社會保障體系,保障人民基本生活,要以社會保險、社會救助、社會福利為基礎,以基本養老、基本醫療、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為重點,以慈善事業、商業保險為補充”。這一階段的研究明顯更加注重社會保障制度建設的普惠性和公平性,更加強調政府在制度保障中的主體責任。發文量經歷了明顯回落后,在2008 年又逐步達到了一個峰值。黨的十八大指出要把建成覆蓋全民的社會保障體系作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重要目標,再次明確了社會保障制度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進程中的戰略地位,因此學界對于社會保障制度的研究熱度再次得以提升,發文量在2013 年回升到40篇。這之后年度發文量雖有波動,但總體回落趨勢明顯,年度發文量基本在25 篇以下。

發文量的減少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國內關于社會保障制度探討的減少,但這并不能完全說明社會保障的研究已不再是學界關注的熱點話題。經過多年的發展,社會保障制度的建設已經日趨成熟,制度建設中的一些基本問題已經解決,制度運行中暴露出來的新問題也越來越少,因此學者們對社會保障制度的研究已經逐漸從大切口轉向小切口,強調“補短板、強弱項”,宏觀層面上的社會保障制度的研究減少也是必然趨勢。

(二)研究者及研究機構分析

發文數量可以反映作者對于某一話題的持續關注程度,一般情況下,發文數量越多,關注度越高[2]。根據普賴斯定律,如果某位作者的發文數量超過某一數量,那么便可以稱之為高產作者。計算公式為:

其中,Nmin表示成為高產作者的最低發文數量,Nmax 表示該領域最高產作者的發文量,2003—2022年社會保障制度研究領域高產作者最多發文量為16篇,根據公式可以得出Nmin=2.996,那么發文數量為三篇及以上的作者便可被稱為高產作者?;诖?,根據658 篇文獻進行統計,社會保障制度研究領域的高產作者信息見表1?;谘芯空叩暮献鲌D譜(圖2)來看,關于我國社會保障制度的研究,學界已經涌現出一批高產作者。

表1 社會保障制度研究發文高產作者

圖2 2003—2022年國內社會保障制度研究作者的合作圖譜

在發文數量方面,學者丁建定首屈一指,借助CiteSpace中的Burstness功能進一步分析,發現其在2009年迎來爆發,且發文主要集中在2013—2022年。丁建定和其團隊的研究關注點主要集中在三個方面:一是我國社會保障制度的發展和制度體系的整合。二是西方的社會保障制度發展。三是黨的社會保障制度發展理念、道路和目標等方面。

基于研究作者(圖2)和研究機構(圖3)的合作圖譜可以發現,在研究者之間的合作關系中,作者既有獨立發文,也有相當一部分合作研究,研究者之間的合作多是以師生合作為主,隨著學業的結束,這種合作可能隨著交流的減少和地理位置的隔離而減少,具有較大的不穩定性。發文數量在6篇及以上的機構有武漢大學社會保障研究中心(20篇)、華中科技大學社會學院(14篇)、中國人民大學中國社會保障研究中心(10篇)、中國勞動關系學院公共管理系(7篇)、吉林大學哲學社會學院(6篇)。就研究機構間的合作來看,是以同單位不同機構之間的合作為主,中國人民大學勞動人事學院和公共管理學院為首的幾個同校機構間的合作較為緊密,跨單位的機構之間合作較少。

圖3 2003—2022 年國內社會保障制度研究機構的合作圖譜

二、社會保障制度研究熱點及研究主題分析

文章中的關鍵詞能夠在一定程度上反映文章主題,對關鍵詞進行共現和聚類分析,可以梳理出關于社會保障制度研究主題的知識結構[3]。借助CiteSpace 進行關鍵詞共現分析,將時間區間(Years Per Slice)設為1 年,節點類型(Nodes Types)選擇關鍵詞(Keyword),篩選標準(Selection Criteria)設置為top20%,運行后生成關鍵詞可視化圖譜(圖4)。其中網絡密度為0.023 4,Q 值為0.800 8,S 值為0.479 9,這表明此關鍵詞結構顯著且可信度較高。

圖4 國內關于社會保障制度的研究文獻關鍵詞共現視圖

圖4 中一個節點表示一個研究主題,節點越大表明該主題被研究的頻次越高,熱度也越高。將出現頻率較高的關鍵詞整理成表2 以進一步分析。

表2 我國社會保障制度文獻高頻關鍵詞統計表

觀察關鍵詞的中心性可以發現,除“社會保障”作為學科主題詞中心性很強外,“城市化”的中心性也較強。改革開放后大批農民涌向城市,我國城市化進程加快,同時也對原有的社會保障制度造成了沖擊,很多農民流向城市的同時失去了以往賴以生存的土地。這一群體是否能夠獲得有效的社會保障服務影響著城市化的步伐和社會的穩定,建立統籌城鄉、覆蓋全民的社會保障制度成為時代發展的客觀要求。在2008 年的文獻中首次出現了“城市化”這一關鍵詞,肖綺芳[4]通過梳理日本推進城市化過程中農地制度改革和農民社會保障制度的發展史,歸納出了一套“日本經驗”,對我國城市化發展時期社會保障制度的整體變遷以及促進城鄉協調發展提供了參考。在關鍵詞共現的基礎上,利用CiteSpace 的關鍵詞聚類功能對所篩選出的25 個關鍵詞進行聚類分析,能夠更加清晰地發現我國社會保障制度領域主要的研究話題。進行聚類運算后生成關鍵詞聚類圖譜(圖5),一共產生了8 個核心聚類群,分別為#0 社會保障、#1 社會保障制度、#2 農村社會保障制度、#3 公平性、#4 農民工、#5制度改革、#6 國際經驗、#7 社會保險,表明我國近二十年內關于社會保障制度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這些方面。其中Q 值為0.800 8,S 值為0.479 9,說明該聚類結構顯著且可信度較高。

圖5 國內關于社會保障制度的研究文獻關鍵詞聚類視圖

結合前文梳理的高頻關鍵詞,發現該領域內相關文獻的研究主題和內容呈現出以下特征:

第一,關注農村社會保障制度建設和農民工群體?!稗r村”和“農民工”在高頻關鍵詞次數統計中并列第三,二者均有一定的中心性,且“農村社會保障制度”形成了關鍵詞聚類。黨的十六大提出了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奮斗目標。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重點與難點在農村,我國農村人口數量龐大,農村構成了我國社會的基礎。因此盡快建立農村社會保障制度成為穩定農村社會秩序、促進農業高效發展、提升農村人口生活水平的重要措施[5]。我國農村千百年來多是以家庭為載體,實行家庭保障,但隨著農村社會的變遷,傳統家庭保障的基礎已經產生動搖,家庭保障面臨著多方面的挑戰[6]。改革開放以來,城鄉二元制結構體制問題長期制約著農村社會的發展,除少數集體經濟較強的村落建立了自己的保障制度,大多數農村地區基本沒有享受到相應的社會保障服務。進入新時代以來,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最艱巨最繁重的地方仍然在農村,農村社會保障制度建設影響著億萬農村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因此,社會保障制度的建立不應拋棄農村和農民,沒有廣大農民參與的社會保障制度是不完善的。農村社會保障制度建設已經成為亟待解決的一項現實問題[7]。

第二,注重學習國外社會保障制度的建設經驗?!皣H經驗”形成了關鍵詞聚類,且“國際經驗”在高頻關鍵詞中亦有出現,并有一定的中心性。由此可見,學者們在對我國社會保障制度進行研究的過程中比較注重學習其他國家的先進經驗和做法。林曉寧等[8]從中日兩國社會保障制度背景比較出發,認為日本在城鎮化迅速發展的過程中,通過建立混合型農村養老保險制度,實現了城鄉養老保險制度的協同發展,對我國農村社會保障制度建設具有一定的借鑒意義。曾憲影[9]研究了美國的社會保障制度,認為雖然其制度并非最發達、最完善,普惠性也并非最強,但在籌資渠道的建立、對窮人保障的重視等方面措施對我國社會保障制度的建設具有重要的啟示作用。郭偉偉[10]指出新加坡從本國國情出發,構建了集養老、醫療、住房、教育等為一體的多功能的綜合性社會保障制度,對促進國民健康、維護社會穩定、增進民族團結和規范社會秩序起到了積極作用。張文鏑[11]探討了印度農村的社會保障制度,梳理了印度在基本生活、就業、醫療、婦幼及殘障人士等方面為農民提供的保障措施,為發展中國家農村社會保障制度的建設提供了參考。毛相麟[12]回顧了古巴社會保障制度的發展歷程,認為其全民參保、免費醫療和免費教育是古巴社會主義制度的三大民生亮點,成為不可或缺的社會穩定劑,有力推動了古巴人文指標和幸福指數的提升。

第三,以社會保險制度的建設和改革為主體。社會保險作為社會保障體系中覆蓋人群最多的子系統,無疑是最為重要的一項制度安排。在關鍵詞共現和關鍵詞聚類中,“社會保險”是唯一出現的具體保障項目。此外,“改革”一詞的頻次達到了17 次,回顧相關文獻發現,關于社會保障制度改革的研究和社會保險聯系較為緊密。改革開放以后,我國在社會保險領域進行了一系列改革:為解決養老保險個人賬戶長期存在的空賬問題,政府不斷做實個人賬戶,推動城鎮居民養老保險與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并軌運行;在城鎮推進醫療保險人口全覆蓋,在農村開展“新型農村合作醫療”項目建設,保障了醫療服務的公平性和普惠性;實現“下崗”人員與失業人員的并軌,厘清了失業保險的領取資格,充分體現了政府對企業和勞動者責任的分擔;推行強制性的工傷保險措施,有效地維護了勞動者的健康權益……[13]。這一系列改革措施都在一定程度上推進了社會保險的社會化進程,但同時也應看到社會保險制度建設上仍然存在的諸多問題,留下了隱患[14]。比如社會保險資金的籌集一直依賴于繳納的社會保障費,但人口老齡化的加劇導致我國養老保險基金缺口加大,隨著城鎮就業人員參保率的不斷提升和農村養老保險的持續普及,養老保險所面臨的支出將進一步增加,整個社會保險的支出規模也會繼續擴大。傳統單一的籌資方式使我國社會保險制度常常陷入入不敷出的尷尬局面,開征社會保障稅是應對這一問題的有效措施[15]。

第四,以構建和諧社會為目標。在高頻關鍵詞統計中,“和諧社會”出現了21次,排名第5。黨的十六屆四中全會正式提出了“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概念,黨的十六屆六中全會審議通過了《中共中央關于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重大若干問題的決定》,對構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指導思想、目標任務、工作原則等進行了全面部署。構建和諧社會的一個重要目標和任務就是建立覆蓋城鄉的社會保障體系,應采取反哺式的策略,根據不同社會保障項目的特征和性質,明確各主體責任,逐步建立和完善統籌城鄉的社會保障制度[16]。

三、社會保障制度研究演進趨勢分析

通過分析社會保障制度研究的演進趨勢能夠聚焦當前研究的熱點,挖掘背后的發展動因,從而明確下一步研究的方向。在前文關鍵詞共現操作的基礎上,將篩選標準(Selection Criteria)中的閾值(thresholds)設置為(4,3,20),(3,3,20),(1,2,20),生成關鍵詞圖譜。在控制面板中將視圖類型改為時區視圖,以便更加清晰地展現研究的演進趨勢。運行后生成圖6。

圖6 國內社會保障制度研究的關鍵詞共現時區圖譜

在圖6中,依次出現的高頻關鍵詞有“農村”“農民工”“社會保險”“和諧社會”“改革”“制度”“失地農民”“啟示”“制度建設”“城鎮化”“共享發展”等。結合相關文獻,依據不同時期學者們對社會保障制度關注的側重點,可將2003—2022年國內關于社會保障制度的研究大致分為三個階段。

強調農村社會保障制度建設階段(2003—2009年):黨的十六大標志著我國進入了社會保障制度的全面建設期,社會保障制度建設開始更加強調普惠、公平的發展理念。這一時期出現了一些研究時間跨度較長的關鍵詞,如“農民工”“社會保險”“改革”等,研究成果多集中在如何加強農村社會保障制度的建設和維護農民工的社會保障權益上。如有學者從應對農村逐漸小型化的家庭結構,維護社會穩定,迎接人口老齡化的挑戰,促進農村社會進步的角度分析了加強農村社會保障制度建設的必要性[17]。也有學者結合地區發展狀況指出,建立面向農民工的社會保障制度是全面建設小康社會,促進城市化穩步發展,保護農民工權益的必然要求[18]。

注重城鄉統籌與借鑒國外經驗階段(2010—2016 年):改革開放和城市化在推動我國社會發展進程的同時也伴隨著收入差距的逐步拉大。21 世紀的前10 年,我國的基尼系數一直在0.48 上下徘徊,貧富差距問題引起學界廣泛關注。農村地區雖然也逐步建立了新型農村養老保險和合作醫療保險,并逐步推廣了農村社會救助體系,但整體上保障待遇與城市仍有較大的差距[19]。因此這一時期在繼續深化社會保障制度改革的基礎上,更加注重制度建設的公平性,相關研究也結合推進新型城鎮化的時代背景,探討社會保障制度的城鄉統籌和優化建設,并注重對國外經驗的學習。也有研究探討了國外城鎮化過程中社會保障制度的發展歷程,認為我國在城鎮化高速發展期建設農村社會保障制度時可以從優化政府職能、拓寬資金籌集渠道、完善法律體系建設等方面著手[20]。

關注社會保障制度高質量發展階段(2017 年以后):黨的十九大開啟了國家發展的新征程,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取向構成了新時代推進社會保障制度建設的時代背景,并著重強調要走共同富裕的發展道路。同時伴隨著我國進入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戰脫貧攻堅的最后收官期,社會保障制度的建設也有了更加清晰的目標導向。這一階段研究的典型特征是圍繞社會保障制度如何服務于脫貧攻堅和共同富裕目標的實現,學者們的關注點更加突出問題導向。具體來說,此階段的研究呈現出以下兩大特點:

第一,秉持共享發展理念。該階段出現頻率最高的關鍵詞是“共享發展”。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首次提出了“共享”的發展理念,這之后習近平總書記也多次強調“要使發展成果惠及更多人民,朝著共同富裕的方向穩步邁進”。共享發展理念為新時代中國的經濟發展和社會保障制度建設提供了新的指導思想[21]。

第二,注重制度發展的高質量。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高質量發展”的概念,表明了經濟與社會發展指向從追求高速發展轉向追求高質量發展。改革開放以來,我國逐步建立并完善了各項社會保障制度,人們的保障待遇逐步提升。但同時也應看到,現行制度面臨的碎片化、待遇階層化、可持續性差等難題,制約著社會保障的高質量發展。這就需要我們準確把握社會保障制度的建設維度,明確社會保障是一種“社會性”的而非“個體的”,是“?;尽倍恰案吒@?,是“互助的”而不是“他助的”制度安排,必須以“保障適度”與“提質增效”為制度建設的奮斗目標,加強頂層設計、實現平衡發展,合理確定保障標準,實現可持續發展[22]。

同時,需要注意的是在脫貧攻堅的過程中,合理的社會保障制度能夠充當“精準扶貧”的“安全網”“調節器”“穩定閥”[23],提高扶貧的質量和效率,為脫貧攻堅的勝利提供了重要保障。而在后脫貧時代,也即扎實推進共同富裕的過程中,社會保障制度應繼續增強反貧困功能,收入再分配功能以及對經濟社會發展的調節功能[24],在實現自身高質量發展的同時推進共同富裕目標的實現。

四、結論與展望

本文通過CiteSpace 計量軟件對國內近二十年來CSSCI數據庫收錄的658 篇有關社會保障制度的研究文獻進行了可視化分析,研究發現:一是國內關于“社會保障制度”的研究呈波動下降趨勢,這背后其實反映出我國社會保障制度的建設愈發成熟,學界的關注焦點已經從宏觀的制度研究層面轉向了具體的制度運行上。在研究者和機構方面涌現出了一些核心作者和研究機構,丁建定和其團隊的研究最為豐富,成果集中在我國社會保障制度的發展和制度體系的整合,對西方社會保障制度的研究和黨對社會保障制度發展理念、道路和目標的探討三個方面。在研究者的合作上,以師生合作為主,合作關系具有不穩定性,在研究機構的合作上以同單位間的合作為主,總體上尚未形成跨單位合作研究的態勢。二是“農村”“農民工”“和諧社會”“改革”“社會保險”等是學界關注的熱點話題,且研究呈現出關注農村地區和農民工群體,注重學習國外社會保障制度的建設經驗,以社會保險制度的建設和改革為主體,以構建和諧社會為目標等特點。三是關于社會保障制度的研究趨勢經歷了從關注農村制度建設和農民工的保障權益到注重城鄉統籌發展和向國外學習,再到關注社會保障制度的高質量建設三個演進階段,緊跟國內關于社會保障的頂層政策主張和意志表達。一言以蔽之,近二十年國內關于社會保障制度的研究始終堅持問題導向,研究角度多樣,研究內容也涉及了社會保障制度的各個方面,成果頗豐。不過當前的制度建設中仍然存在一些問題值得探討:一是我國已經消除絕對貧困,在接下來相對貧困的治理過程中,社會保障內部各子系統的功能定位應如何安排;二是圍繞共同富裕的時代背景,社會保障制度應如何改革才能更好地服務于這一偉大事業。從對我國社會保障制度發展歷程的回顧中不難看出,每一時期的制度建設都在為時代服務。時代在發展,社會在進步,社會保障的發展亦不能停下前進的腳步。只有緊跟時代的步伐,密切關注每一時期的現實問題和群眾迫切所需,才能使制度更好地服務于民。當前我國已經實現了第一個百年奮斗目標,在邁向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的新征程中,社會保障制度的建設也需要從我國的現代化進程出發,提高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水平,推動更多發展成果由全民共享,在扎實推進共同富裕的過程中不斷提高人民群眾的滿足感、幸福感和獲得感。

猜你喜歡
社會保險發文社會保障
社會保障
社會保險
社會保障
社會保險
社會保險
社會保險
10條具體舉措! 山東發文做好返鄉留鄉農民工就地就近就業
校園拾趣
爺孫趣事
以牙還牙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