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知識圖譜的企業ESG研究現狀、熱點和趨勢

2024-01-13 08:38
蘭州石化職業技術學院學報 2023年4期
關鍵詞:發文學者圖譜

葉 函

(蘭州財經大學 會計學院,甘肅 蘭州 730101)

2006年聯合國責任投資原則組織將環境、社會和公司治理三要素作為衡量可持續發展的重要指標,從而正式提出ESG概念,同時確立了社會責任投資原則。ESG是企業在投資實踐中由環境、社會和公司治理三個維度逐漸整合形成的,起初是由社會責任投資演變而來,但隨著環境問題以及公司治理問題漸趨嚴重,影響企業長期穩定發展,投資者開始將這兩要素納入企業投資決策的重要考量范疇,從而助推經濟高質量快速發展。我國政府于2020年9月在聯合國大會上提出“2060碳中和”發展目標,企業ESG運營實踐受到了普遍關注和充分重視。企業ESG運營實踐的迅速發展也引發了理論界的廣泛關注和深入探討。本文以中國知網和Web of Science (WOS)數據庫中收錄的2010—2021年的964篇文獻為樣本數據,通過可視化圖譜進行文獻計量分析,歸納和總結企業ESG研究的現狀、合作網絡、研究熱點和前沿趨勢。

1 數據來源及分析方法

1.1 數據來源

自2010年以來,企業ESG研究成果大量涌現,研究內容逐漸豐富,因此本文將文獻檢索時間跨度設置為2010—2021年,以中國知網和Web of Science (WOS)數據庫中收錄的相關文獻作為樣本數據。具體而言,中文文獻來源于中國知網中的CSSCI來源期刊和北大核心期刊,將主題詞設定為“公司ESG表現”“公司ESG責任”“ESG信息”“ESG投資”等進行檢索,得到179篇文獻。經過人工清洗數據,去除征文通知、著作評述、非相關的重復且不完整文獻后,共保留161篇文獻。外文文獻選自WOS核心數據庫,檢索主題 “Corporate environmental responsibility”“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Corporate governance(ESG)”,得到880篇文獻,經數據清洗后,共得到803篇,作為本文的樣本數據。

1.2 分析方法

CiteSpace 軟件是由陳超美教授率其科研團隊通過應用Java語言研發的一款信息可視化軟件,該軟件結合共引分析(結構性)和引證分析(歷時性),繪制出知識圖譜以分析某一研究領域科學演化的潛在動力機制并且探測其前沿發展趨勢。鑒此,本文利用CiteSpace軟件,繪制出發文作者、研究機構、關鍵詞等網絡圖譜,從而梳理出企業ESG研究現狀,凝練企業ESG研究熱點,進而探索企業ESG研究前沿趨勢。

2 企業ESG研究現狀概述

2.1 企業ESG研究文獻的年度發文量趨勢分析

圖1顯示,2010—2018年,企業ESG研究文獻發文數量呈緩慢增長趨勢,共有269篇文獻,占比27.90%。該階段國內企業ESG研究主題單一。2019—2021年,企業ESG研究發文數量增長速度加快,該階段共有695篇文獻,占比72.10%。此階段企業ESG研究主題和研究內容得到進一步拓展和深化。

圖1 企業ESG研究文獻的年度發文量年度趨勢圖

2.2 企業ESG研究主要發文機構及合作網絡分析

通過對企業ESG研究發文數量排名前10的發文機構進行統計(如表1),發現國外發文數量排名前3的研究機構分別為Univ Queensland(11篇)、Ahlia Univ(9篇)、Univ Sfax(9篇),而國內研究機構發文數量位居前3的是中證金融研究院(5篇)、暨南大學管理學院(4篇)和中山大學管理學院(3篇)。相較于國外,國內企業ESG研究發文數量明顯偏少,且相關科研機構分布較為分散,沒有明顯的集中性。

由于國內企業ESG發文數量較少,且科研機構分布較為分散,因而本文只繪制了國外企業ESG研究機構合作共現網絡圖譜(如圖2)。圖中節點數量代表研究機構的數量,節點大小表示其發文量的多少。從圖2可以看出,具有較強聯系的合作圈僅有兩個,其中一個為Univ Groningen、Univ Jendouba和Sapienza Univ Rome等,另一個為Univ Oxford、Tilburg Univ、NBER和NYU等,表明國外企業ESG研究的各科研機構之間也缺乏廣泛聯系,僅有少數機構呈現出良好合作關系。

圖2 國外企業ESG研究機構合作共現網絡圖譜

2.3 企業ESG研究作者分布

2.3.1國內作者發文量及作者合作圖譜分析

本文使用CiteSpace軟件,設置節點類型 (Node Types) 為“Author”、時間跨度為2010—2021年(Slice Length=1),得到企業ESG研究作者合作網絡圖譜。圖譜中節點大小反映了作者發文數量,也體現了作者在研究合作中的重要性。圖3顯示,作者合作網絡呈現出較低合作密度。根據圖譜進一步將發文量排名前十的作者進行統計分析(如表2),發現發文量最多的是王駿嫻和殷紅,各為3篇。其次是淳偉德、黃世忠、屠光紹和秦二娃等,各為2篇。綜上所述,國內企業ESG研究作者發文數量較少,且缺乏聯系,未來有待于加強相關領域的研究與合作。

圖3 CNKI中企業ESG研究作者合作網絡圖譜

表2 國內企業ESG研究主要作者

2.3.2 國外作者共被引分析

本文應用CiteSpace軟件,將節點類型選取為Cited Author,從而繪制國外作者共被引聚類圖譜(如圖4)。根據圖4,國外作者共被引聚類有7類,即整合性報導、社會責任投資、財務績效、利益相關者導向、董事會、債務成本、銀行績效和指標。根據共被引聚類圖譜,本文對國外企業ESG研究論文的高被引作者進行統計分析(如表3)。表中被引頻次最高的作者是Eccles,高達141次。此外,Brammer中介中心性最高,達0.1,表示其在該研究領域具有較高影響力,也在不同聚類間過渡起著關鍵性作用。

圖4 WOS國外作者共被引聚類圖譜

表3 國外發表的企業ESG研究的高被引作者(頻次≥100)

3 企業ESG研究熱點分析

本文應用CiteSpace軟件,繪制國內外企業ESG研究關鍵詞聚類網絡圖譜,對企業ESG研究的高頻關鍵詞進行分析,從而凝練企業ESG研究領域的熱點。具體而言,本文選擇節點類型(Node Types)=Keyword,并將時間跨度設置為2010—2021年(Slice Length=1),得到圖5和圖6,圖中邊數(E)代表關鍵詞之間的連線數,節點數(N)代表關鍵詞個數;節點大小表示關鍵詞出現頻次。

3.1 國內企業ESG研究關鍵詞聚類網絡圖譜分析

圖5展示了國內企業ESG研究關鍵詞,圖中網絡密度為0.0176,網絡節點有214個,連線有401條。圖中ESG節點最大,表明其出現頻次最高。其次為信息披露、社會責任、公司治理、綠色金融、環境治理等。此外,本文通過詞頻降序方式排列了排名前十五的熱點高頻詞,如表4所示。根據表4,ESG出現頻次最高(26),其他出現頻次較高的關鍵詞依次為公司治理(18)、信息披露(17)、社會責任(10)、環境治理(10);公司治理的中心度最高(0.34),其他中心度較高的關鍵詞依次為ESG(0.25)、信息披露(0.23)、社會責任(0.19)、環境治理(0.17)。由上可知,企業ESG研究關鍵詞的出現頻次與中心度基本保持一致。

圖5 國內企業ESG研究關鍵詞聚類網絡圖譜

表4 國內企業ESG領域研究熱點高頻詞

續表

結合國內企業ESG研究關鍵詞聚類網絡圖譜和研究熱點高頻詞的分析,本文進一步提煉了國內企業ESG研究熱點。第一,ESG理念及內涵。宋一程認為ESG是企業在經營管理過程中注重經濟與環境、社會、公司治理之間的平衡發展,以推動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1]。第二,公司治理。孫艷梅和陶利斌指出有效的公司治理機制,包括機構類投資者與債務治理能有效抑制企業過度承擔社會責任和約束內部人的自利行為[2]。第三,ESG信息披露。肖紅軍等指出高水平社會責任信息披露通過減少逆向選擇、減少委托代理沖突、增加市場有效性和釋放“優質”信號四種渠道來降低企業的資本成本[3]。第四,社會責任。周方召等研究發現企業社會責任履行與風險負相關,而與公司績效正相關[4]。第五,環境治理。王德發和曹素文研究企業履行環境責任的短期內部效應與長期外部效應,發現履行環境責任與企業的短期內部價值負相關,與長期外部價值正相關[5]。

3.2 國外企業ESG關鍵詞聚類網絡圖譜分析

圖6是國外企業ESG研究關鍵詞聚類網絡圖譜,圖中網絡密度為0.0353,網絡節點337個,連線2001條。根據圖6,可知出現頻次較高的關鍵詞有“Performance”“Governance”“ESG”“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Impact” “Financial performance”“Management”等。此外,將高頻關鍵詞按被引頻次進行排序得到表5。表5顯示,“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出現頻次最高(161),其次是“ESG”(158)、“Impact”(136)、“Performance”(135)、“Financial performance”(114)、“Governance”(111)等;中心度最高的關鍵詞為“Performance”(0.10)和“Investment”(0.10),其次是“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0.09)、“Management”(0.09)、“Governance”(0.08)、“ESG”(0.07)、“Financial performance”(0.07)等。

圖6 國外企業ESG關鍵詞聚類網絡圖譜

表5 國外企業ESG領域研究熱點高頻詞

根據國外企業ESG研究關鍵詞聚類網絡圖譜和研究熱點高頻詞分析,本文發現國外企業ESG研究熱點主要包含如下幾個方面:第一,企業社會責任。Kabir從環境、股東、員工等多角度探究出企業社會責任和財務績效二者正相關[6]。Imed等調查發現企業社會責任績效促進企業創新[7]。第二,ESG的理念、內涵及理論基礎。Galbreath將ESG定義為企業在與環境、社會和公司治理有關的各種議題中的績效表現[8]。第三,ESG經濟果。Surroca和Kim認為企業積極承擔社會責任能提升企業價值[9,10]。Buallay等研究發現ESG和企業財務績效正相關,即ESG水平越高,財務績效水平越高[11]。第四,公司治理。Ashwin等研究發現獨立董事比例顯著影響財務松弛,而財務松弛促進財務冗余轉化為研發投資,以增加企業績效[12]。Ran研究指出具有學術背景、會計、領取薪酬的監事以及女性監事能有效改善企業會計信息質量[13]。

4 企業ESG研究前沿趨勢分析

4.1 突現關鍵詞

本文應用CiteSpace膨脹詞探測算法,從大量主題詞中將詞頻變化率高的詞提取出來,以探究某一研究領域的發展前沿和趨勢。具體而言,本文利用CiteSpace軟件提取國內外企業ESG突現詞(如圖7和圖8)。表中“Year”表示關鍵詞首次出現時間, “Strength”象征關鍵詞突現度, “Begin”和“End”代表關鍵詞成為熱點的始終,時段中紅色粗線段表示熱點所延續的時間。

4.1.1 國內企業ESG突現關鍵詞分析

如圖7所示,從突現強度來看,“ESG”突現強度最高,為4.43,反映該主題是學者研究的重點。從突現詞出現時間來看,“企業”一詞出現時間最早,這是因為企業是踐行ESG理念的主要行為主體。從突現詞時間分布來看,“公司治理”是持續時間最長的關鍵詞,但后面逐漸消退。此外,“投資策略”“投資理念”等關鍵詞的研究熱度一直延續至今,可能原因在于投資價值觀的變遷,即由單純追求收益逐漸轉變為更加關注社會責任。從突現詞研究時長來看,ESG突現關鍵詞研究時長約在2年到5年之間,表明該領域研究重點更新迭代速度較慢,對相關主題的研究較為深入。

圖7 2010—2021年國內企業ESG關鍵詞突現知識圖譜

4.1.2 國外企業ESG突現關鍵詞分析

如圖8所示,從突現強度來看,“Investor”是突現強度最高的關鍵詞,高達3.52,其次為“Behavior”“Legitimacy”“Management”等。從突現詞出現時間來看,“Performance”一詞出現時間最早,表明國外相關領域學者早期更為關注ESG對績效的影響。從突現詞時間分布來看,“Initiative”一詞突現時間較長且延續至今,表明國外學者對積極性這一主題的持續關注。從突現詞研究時長來看,表中突現詞研究時長大都為2~3年,表明國外企業ESG研究重點更新迭代速度較快,研究內容日益豐富。

圖8 2010—2021年國外企業ESG關鍵詞突現知識圖譜

4.2 關鍵詞時區圖譜分析

本文選用CiteSpace軟件,選擇節點類型=Keyword、時間跨度=2010—2021年(Slice Length=1),點擊“Time zone”按鈕,繪制出國內外企業ESG關鍵詞時區圖譜,如圖9和圖10所示。圖中圓形節點代表關鍵詞,節點大小表示詞頻,不同時段關鍵詞之間的連線表示其在時間上的演進趨勢,按照從遠至近的時間排列,將相同時間段出現的關鍵詞集合在同一時區,以直觀不同時期企業ESG的研究重點,進而探析該研究領域的前沿趨勢。

4.2.1 國內企業ESG時區圖譜分析

在國內企業ESG時區圖譜分析的基礎上,本文將國內企業ESG的研究劃分為三個階段,即起步期(2010—2015年)、成長期(2016—2018年)和深入探索期(2019年至今),具體分析如下:

第一階段是起步期。該時期學者們探討的關鍵詞主要有“環境治理”“社會責任”“公司治理”“信息披露”“披露質量”等。第一,“環境治理”“社會責任”“公司治理”代表了學者們對ESG三個維度的探討,比如謝文武研究證明企業社會責任不僅僅是一種內生化的概念,外部的治理環境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14]。第二,“信息披露”“披露質量”。張巧良和孫蕊娟探究了績效水平差異對信息披露模式下投資者決策中錨定效應的影響。結果表明,良好的財務績效和不良 ESG 績效情形下,獨立報告的使用者對公司的價值判斷具有強烈的錨定效應[15]。

第二階段是成長期。該時期核心關鍵詞主要包括“投資者”“投資理念”“投資策略”“新常態”“企業績效”等。首先,關于ESG投資。該階段ESG投資已是國際資本市場上重要的投資策略,但在我國影響力不足,仍處于起步階段。其次,關于新常態下的企業ESG。學者們主要探究如何構建ESG理論框架,進而促進經濟發展。最后,關于ESG對企業績效的影響。學者們主要探究環境、社會和公司治理(ESG)對企業績效、企業財務績效、企業經營績效等多個層面的影響。

第三階段是深入探索期。該階段主要關鍵詞有“碳達峰”“碳中和”“多元共治”“市場監管”“法律責任”“中央監管”“政府”“媒體關注”“綠色金融”“綠色債券”“中介效應”等。首先,就“碳達峰”和“碳中和”而言,該關鍵詞體現了ESG作為促進“雙碳”目標實現的有力推動力量,是學術界重點研究內容。其次,“市場監管”“法律責任”“中央監管”“政府”“媒體關注”等關鍵詞體現了學者們對ESG外部制度環境的探討。再次,從“綠色金融”和“綠色債券”來看,為實現社會經濟的可持續發展,涵蓋社會、環境和經濟的綠色金融理念受到全球各國的普遍關注。最后,關于“中介效應”,該關鍵詞體現了學者們對ESG作用機理及作用機制相關內容的探討。

圖9 國內企業ESG關鍵詞時區圖

4.2.2 國外企業ESG時區圖譜分析

基于國外企業ESG研究關鍵詞時區圖譜分析,本文將國外企業ESG研究劃分為以下三個階段:

第一階段(2010—2014):該階段研究內容豐富,發文數量較多,主要關鍵詞有“ESG”“企業社會責任”“公司治理”“績效”等。首先,學者們主要就環境、社會和公司治理三個維度展開研究,比如Iwata和Okada研究發現更好的環境表現可以提高清潔行業的財務業績,但對污染行業的財務業績沒有顯著影響[16]。其次,學者們主要探討企業社會責任履行產生的經濟后果。Cheng等研究指出企業社會責任能協調公司股東、債權人、監管者和客戶等利益相關方的需求,能有效降低公司的融資成本[17]。再次,學者們主要就公司治理相關內容進行探討,Hope等研究表明其他大股東持股比例的增加,能有效監督管理層和第一大股東,從而促使上市公司履行更多社會責任[18]。最后,學者們從企業績效、企業財務績效、企業創新績效等多個層面展開研究。例如,Barnett和Salomon發現踐行ESG有助于企業樹立良好聲譽,增強競爭優勢,提升產品價值,降低企業風險,進而提升企業績效[19]。

第二階段(2015—2017):該階段企業ESG研究內容更為深入,研究主題呈現多元化趨勢。主要關鍵詞有“披露”“環境信息披露”“信息披露質量”“投資者”“企業可持續發展”等。第一,披露、環境信息披露、信息披露質量。2015年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OECD)發布了《OECD國有企業公司治理指引》,由此引發學者對相關領域的探討。第二,投資者。該關鍵詞表示學術背景、性別、性格特征等都會影響投資者的投資決策行為,進而影響ESG理念的貫徹落實。第三,企業可持續發展。隨著環境保護、企業社會責任履行對企業經營管理的影響程度日益加深,企業ESG表現已開始影響投資者的逾期和判斷,進而影響企業可持續發展。

第三階段(2018持續至今):該階段企業ESG研究發文數量顯著增加、研究主題更為新穎、關鍵詞更為細化。核心關鍵詞主要有“利益相關者理論”“高階理論”“資源基礎觀”“創新”“綠色創新”“實證證據”“中介效應”“調節效應”等。首先,利益相關者理論、高階理論以及資源基礎觀等關鍵詞表示學者們就ESG理論基礎的相關內容進行探討。其次,學者們就創新、綠色創新等關鍵詞進行探討,以更好地幫助企業保護環境以及履行社會責任,從而貫徹ESG理念,提高企業經營效益。最后,實證證據、中介效應、調節效應等關鍵詞代表學者們對ESG的影響機理和作用機制展開研究。

圖10 國外企業ESG研究時區視圖

4.3 關鍵詞時線圖譜分析

本文選擇時間跨度為2010—2021年(Slice Length=1),節點類型設置為“Keyword”,點擊“Time line”按鈕,繪制出國內外企業ESG關鍵詞時線視圖,如圖11和圖12所示。該視圖以聚類的方式呈現,每一聚類上節點按照由遠至近的時間順序變化,表示該聚類在不同時點的研究成果,以便于學者把握企業ESG相關領域的研究重點,從而準確預測該研究主題未來發展趨勢。

4.3.1 國內企業ESG關鍵詞時線圖譜分析

從聚類結果可見2010—2021年國內企業ESG研究的6個聚類,這些聚類代表了企業ESG研究各時期的重要主題。如圖11所示,發文量較多、出現時間較早且延續時間較長的聚類是#1制度環境,表明國內學者對制度環境這一主題的持續關注和討論。其次為#0ESG、#4環境績效、#3環境治理、#5社會責任、#2企業,而#6綠色金融出現時間最晚且發文量最少,說明綠色金融是目前最新研究主題。

圖11 國內企業ESG關鍵詞時間線視圖

4.3.2 國外企業ESG關鍵詞時線圖譜分析

如圖12所示,2010—2021國外企業ESG研究共有9個聚類。首先聚類中出現頻次較多、出現時間較早且延續時間較長的聚類是#0 Gender diversity和#2 Corporate social reporting,說明該聚類一直受國外學者廣泛關注和積極探討,且研究成果豐碩。其次為#1 ESG和#3 Competitive strategy,而#4 Stakeholder theory、#5 Sustainable business models和#6 CSR出現時間較早,延續時間較長,但隨時間推移熱度降低。最后是#7 Earnings management和#8 Human development index,其中人類發展指數出現時間最晚,是近年來最新的研究主題。

圖12 國外企業ESG關鍵詞時間線視圖

5 結論與展望

以中國知網2010—2021年刊載的161篇和WOS數據庫中803篇論文為研究數據,使用CiteSpace 軟件繪制出知識圖譜,進而剖析企業ESG研究現狀、熱點以及前沿趨勢,得到如下結論:(1)研究現狀。近年來,國內外企業ESG研究文獻數量迅速增長,我國相關領域學者之間合作水平較低,各科研團隊缺乏廣泛合作和交流;國外科研機構之間雖也缺乏廣泛聯系,但已有少數機構呈現出良好合作關系。(2)研究熱點。國內相關領域的研究熱點主要有ESG理念及內涵、公司治理、ESG信息披露、社會責任、環境治理;國外相關領域的研究熱點主要包括企業社會責任、ESG理論基礎、ESG經濟后果、公司治理。(3)研究趨勢。未來國內外相關領域研究前沿及趨勢主要包括碳達峰、碳中和、綠色金融、綠色債券和綠色創新。

企業ESG領域研究仍需要在以下幾個方面予以深化和拓展:(1)加強合作交流。一方面應加強各科研機構和學者之間合作交流,形成高凝聚力的研究團隊,從而發表具有高影響力的論文。另一方面積極引導實務界相關機構參與科研工作,將理論與實踐相結合,探索出符合行業特色的ESG實踐路徑。(2)促進多學科融合。學者們應從ESG理念、內涵、理論基礎出發,從經濟學、社會學、倫理學、政治學和環境學等多學科結合視角進行深入理解和全面分析,從而為企業踐行ESG理念提供完備的理論基礎和豐富的實現路徑。(3)拓展研究主題。我國學者應積極借鑒國外學者研究成果以及國際踐行企業ESG理念的實踐經驗,探索符合我國國情的ESG 實現路徑,不斷拓展研究主題,推動本土化ESG理念研究的發展。

猜你喜歡
發文學者圖譜
學者介紹
學者簡介
學者介紹
繪一張成長圖譜
10條具體舉措! 山東發文做好返鄉留鄉農民工就地就近就業
校園拾趣
爺孫趣事
以牙還牙
補腎強身片UPLC指紋圖譜
學者介紹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