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課程思政融入植物育種學課程的教學改革探索

2024-01-14 21:15劉穎蘇曉佳郭偉超薛迎斌
高教學刊 2024年1期
關鍵詞:教學方案師資隊伍課程思政

劉穎 蘇曉佳 郭偉超 薛迎斌

摘? 要:該研究首先分析植物育種學課程教學與思政育人的重要性,闡述為何要積極開展課程思政教學。并針對該課程分別從學校和院系層面、課程教學層面、學生層面提出課程教學與思政教育的融合設計理念。進一步提出植物育種學課程思政的教學改革措施,具體包括優化課程教學方案、建設一體化教學資源、加強師資隊伍建設、整合和拓展課程教學內容及創新教學模式。該研究內容可以為其他本科生課程的課程思政教學改革提供理論依據。

關鍵詞:植物育種學;課程思政;教學改革;教學方案;師資隊伍

中圖分類號:G641? ? ? ? 文獻標志碼:A? ? ? ? ? 文章編號:2096-000X(2024)01-0143-04

Abstract: This study firstly analyzed the importance of the course teaching and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of Plant Breeding, and expounded why we should actively carry out the cours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view of this course, the integrated design concept of course teaching and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were put forward from the level of school and department, course teaching and students respectively. The reform measures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eaching into the course of Plant Breedingwere put forward, including optimizing the course teaching program, constructing integrated teaching resources, strengthening the construction of teaching staff, integrating and expanding the course teaching content, and innovating the teaching model. This research might provide a theoretical basis for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eaching reform of other undergraduate courses.

Keywords: Plant Breeding; curriculum with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eaching reform; teaching program; teaching staff

植物育種學是很多農林類高校生物技術和農學專業本科教育的專業基礎課。該課程主要為生物技術和農學專業本科生全面地了解和掌握植物育種學領域的基本理論與技術知識而開設,具有綜合性強、實踐性強的學科特點;該課程還介紹了植物育種的前景與發展近況。該課程的教學重點在于幫助學生理解選擇和繁育優良品種的理論與方法,掌握作物育種和良種繁育的一系列工作過程、技術方法、基本操作技能,提高學生的植物育種科學素養,使學生能夠綜合應用本學科和相關學科的知識開展植物育種方面的工作,培養學生從事作物育種和良種繁育工作的能力。

一? 課程教學與思政育人的重要性

在植物育種學課程教學中引入課程思政內容,在基礎的專業教學的同時引入思政要素,可以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科素養與知法守法的意識,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政治信仰。

(一)? 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具體表現

立德樹人這一理念是黨的十八大以來貫穿于高校教育的人才培養主線的根本目標與基本行動指南[1]。因此,課程建設要始終圍繞著培養“始終把良好道德品質與崇高政治理想放在首位”的“為社會服務”型人才這一中心任務,以道德建設為課程建設的底層核心出發點規劃專業素質教育。植物育種學作為生物技術和農學專業的專業基礎課,要將立德樹人的理念在課程授課過程中著重體現,在幫助學生掌握育種學基本概念與實驗操作技能的同時,也教導著學生樹立堅定的人生理想信仰、遵紀守法意識與正確的職業價值觀。為此,植物育種學授課過程中需加強課程思政教育的導向功能,培育德才兼備的學生。

(二)? 推進專業教育與思政教育融合的需要

植物育種學是一門與人類糧食安全聯系密切的、多學科滲透的綜合性極強的學科,它既要求扎實的學科知識素養,同時也決定了課程學習者要理解與傳承該課程“服務于人類糧食事業的發展”的初心。教師在講解植物育種學領域的專業知識的同時,也要聯系課程發展的宏大愿景、及時傳達課程的中心思想。因此,就植物育種學領域的“德才型”人才的培養與教學實踐來看,思政教育與專業知識教育兩者并不矛盾。兩者都助力學生的課程專業素質培養,它們的融合是教學質量提高、教學實驗環節創新的見證,能為多元化的教學內容提供理論基礎與素材來源。因此,教師需要添加更多的德育元素到課程教學中去,結合專業知識的講解去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專業運用理念,達到“思政助教”的教學實踐目的。

(三)? 開展課程改革,建設一流課程的需要

各高校積極響應教育部的“高校金課建設”號角,都以高漲的熱情與更多的資源投入到國家級或者省級的一流課程項目建設浪潮中去。而以“思政援教、信息助學”等為建設理念的思政教育融合專業課程在全國高校課程建設中嶄露頭角[2]。植物育種學課程傳統的教學模式立足于植物育種方面知識講授,內容較單一,教學效果不佳,急需一種新的教學模式推進課程改革。植物育種學主要闡述各類農作物優良品種選育和繁殖的相關理論、基本概念和實驗操作方法等,同時也介紹育種生產方面的法律約束、學科發展意義等。這就要求該課程的課程改革既要兼顧學生專業技能的培養、專業素養的熏陶,也要教導學生遵守相關行業的法律法規、尊重育種規律,以及培養學生具有良好的服務意識與職業操守。因此,“思政育人、思政融合”的植物育種學教學改革,可以加快建設一流課程的進程,可以培養出一批“專業技能過硬、有著良好品質”的育種工作者,為我國育種事業及社會發展提供人才保障。

二? 專業教學與思政教育的融合設計

植物育種學課程思政的實施是一項需要長期持續投入的綜合系統。這就需要學校、教師、學生等各方的信任、支持與通力合作,才能共同建設好課程的教學生態環境[3],才能保證課程建設的順利開展,最后,從理論講解到育種實踐等各個教學環節才能有條不紊地進展下去。

(一)? 學校和院系層面

在學校和院系層面,由學校的教學改革小組根據植物育種學的學科特性與發展方向,同時結合本校培養學生的實際培養目標,對人才培養形式及預期效果進行思政化規劃和設計,并選擇有豐富思政教學經驗、善于引導學生的教學團隊來具體執行。另外,該課程的教學團隊還需要在教材編輯、課程規劃里面添加思政元素。此時,學校領導也要發揮表率作用,用帶頭授課的方式宣傳與助推思政課堂與專業課程的有機融合,重溫馬克思主義哲學并將其運用到課程思政實踐當中。學校領導還可通過開會討論,選派優秀教師外派學習和借鑒其他高校的思政融合課堂的優秀經驗,并給與經費資助和補貼,加大教師教研改革經費。

院系的一線教學團隊也可以通過與馬克思主義學院、工商管理學院、法政學院等院系的教師開展合作,組成跨學科互助教研組,共同分享經驗和交流討論,消除思政與植物育種學課程內容脫節的弊病,共同打造健康的“思政課堂教育實踐”教研圈子。

(二)? 課程教學層面

在植物育種學課程授課過程中,教師將作物育種的實際應用引入教學課堂,通過對社會生產實踐的解說,更好地幫助學生理解課本知識與內容。由于教材在教學中充當傳播知識的工具,具有系統化及普及性,所以教材中也要適當增加與生產實際相關的思政元素。將社會生產實踐內容引入教學過程,不但給教學增添一抹光彩,還可以促進學生見識的增長,擴寬學生的視野,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和社會實踐能力,為學生走向社會舞臺打下良好奠基。此外,生產實踐的引入與其他教學方法相結合,有利于培養綜合型、技術型植物育種人才,對我國人才培養具有重大意義。

例如,在教學實踐過程中,讓學生在種子培育室進行種子萌發實驗,培養學生的實際操作能力。在講解“選擇育種”章節內容時強調種質資源的重要性,對種質資源進行選擇的時候要求學生注意符合育種規律,只有遵照一定的規矩才能成事,進一步理解“沒有規矩不成方圓”的古訓。另外,在講授“誘變育種的應用”時,不能僅停留在理論教學上,需要與實踐相結合,讓學生深刻感受到知識不能只是停留在課本上,要將課本知識與育種實踐相結合才能充分發揮知識的作用,才能真正解決生產過程中遇到的問題。在學習“植物新品種保護”時,舉例說明某些作物育種公司的錯誤行為,強調這些錯誤行為所引發的一系列問題,以及給社會帶來的不良影響和經濟損失,警醒學生在植物育種這一領域一定要遵紀守法。在講授“品種鑒定與評級”章節內容時,要重點培養學生之間互相幫助、相互合作、團結拼搏等美好品質。

(三)? 學生層面

學生作為植物育種學課程教學的主體,一切教學都是為了更好地培養學生,讓其獲得更豐富的知識。并且,學生的學習成果反映了教師的教學效果,所以說學生在植物育種學這門課程的學習過程中,學生學習該課程的感受和體會均非常重要。學生要及時反饋學習該課程時所遇的難題與瓶頸,教師根據學生反饋的信息,要學會換位思考,從學生的角度理解其遇到的這些困難;教師要想辦法幫助學生突破這些瓶頸,解決這些難題。此外,教師還要將這些反饋信息進行總結,以便調整和改進日后的教學活動,從而達到提高教學效果的目的。除此之外,教師還要關注學生在課外的實踐活動,了解學生對該課程感興趣的程度及畢業后的志向,這樣教師才能更好地把握授課進程,改善教學效果。

三? 植物育種學課程思政教學改革的具體措施

將思政教學引入到植物育種學課程中,讓其變為該課程教學過程的重要組成部分。將思政要素融入到教育活動中,有利于培養學生社會核心價值觀[4],引導學生樹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激發學生強農興農的信念與遠大目標。因此,加強課程思政教育的建設,建設一個完善的教育體系,才能為國家和社會培養更多思想積極向上、綜合能力強的新時代植物育種人才。

(一)? 優化課程教學方案

修訂原來的植物育種學教學方案,根據新的人才培養目標調整培養方案,不僅僅從專業素養方面培養人才,還要加強思想政治教育,培養學生為國爭光的信念,并且加強學生的思想建設,使學生成為國家發展的中流砥柱,為我國植物育種事業的蓬勃發展做貢獻。

教師要重新梳理植物育種學課程的知識內容,明確該課程的知識重點和難點,還要熟悉每個知識點之間的內在聯系,能夠在講授知識內容時引入社會生產實踐內容,與此同時還要不忘加入思政要素,培養學生的道德素養,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均衡發展。

(二)? 建設一體化教學資源

建設優質教學資源是創建一流課程的基本要求。植物育種學主要內容是選擇和繁育各類農作物優良品種的基本理論與方法,因此建設該課程的教學資源首先是搜集選擇和繁育農作物新品種的基本原理的相關資料。完整和系統的知識體系將有助于學生更好地掌握知識點,并將所學的知識內容應用到社會生產過程中。其次,在課程教學中引入一些案例教學,形象生動地展現植物育種這一學科的人文魅力。例如在講授雜交育種的時候,可以播放袁隆平院士生前的視頻和圖片資料,通過學習袁院士是如何克服困難,一步一步推進水稻雜交育種的研究進展,不斷培育新的高產優質水稻品種,讓人民告別以前吃不飽、吃不好的困境;通過觀看這些視頻和圖片資料,將節約糧食的意識融入教育活動中,同時使學生樹立將來要用自己的知識服務“三農”的決心。再次,教師可以利用視頻資源平臺,將一些與植物育種有關的視頻與音頻上傳到資源庫上,教師在教學時可將其在課堂上播放,調動學生上課的積極性,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并且學生也可在課外自行使用該平臺的資源,通過該平臺了解該學科的發展前沿。教師還要時刻關注育種行業的發展動態,及時搜集育種行業對于技術人才的要求,然后再根據技術人才的要求制定人才培養目標,調整教學計劃。最后,教師還要將思政要素引入到植物育種學課程的教材中,為培養道德高尚、知法守法的好學生提供資源基礎。

(三)? 加強師資隊伍建設

實施課程思政、落實立德樹人的根本關鍵在于教師。因此,打造一個高素質的教師團隊迫在眉睫。因為重視師資建設,才能給學生提供良好的成才環境。第一,高校要加強教師團隊的建設,培養教師的教學能力,派遣教師去其他高校進行訪學并與其他團隊人員開展經驗交流和合作研究。還要多召開教師經驗交流座談會,讓各學科教師交換教學心得和體會,通過互相幫助、教學相長,全方位地去了解學生所需,從各個方面與角度幫助學生更好地完成學習內容。第二,要加強師德師風建設。教師是學生的榜樣,一個教師的個人素質與品格,會直接影響學生的人格形成??炭嗄托牡慕處熗鶗坛雠η趯W的學生,對課程教學精益求精的教師,其學生對課程內容的鉆研度會更高。所以,如何教育好學生,重點在于培養一個師德好的教師。第三,鼓勵教師在課程建設中引入思政元素。植物育種學課程包含了從制定作物育種目標到種子生產的全過程。思政元素可以貫穿社會經濟發展全過程和各領域[5]。但這些思政元素并不能直白地顯現出來,需要教師在熟練掌握植物育種學課程基本內容的條件下,運用其高超的教學技巧,巧妙地將思政元素融于教學中,啟發學生的思想,并使學生對該課程產生濃烈興趣,做到學一科,愛一科。

(四)? 整合和拓展課程教學內容

植物育種學課程包含了新品種培育的基本原理。課程教學內容不應只是單一的作物培育和選擇良種的技術方法的描述,而是要通過學習這些育種基本原理,讓學生走入植物育種這一行業。因此,學生除了要學習各項植物育種學基本原理,還需及時了解與該行業相關的一些道德準則和法律法規。比如進行轉基因育種時每一個步驟都要進行嚴格管理和監督。再比如在講授“新品種審定保護與推廣繁育”這部分內容時,要讓學生知道了解品種審定與登記的構成、植物新品種保護、品種的示范推廣和良種繁育等知識,使學生不僅知道品種審定與推廣的基本流程,還掌握植物新品種登記與保護的法律依據,從而增強品種保護和知識產權的意識,讓學生明白在進行育種過程中要遵守法律,不可觸犯相關的法律和法規。

(五)  創新教學模式

在植物育種學教學過程中推行課程思政的終極目標是充分發掘與利用課程素材,通過添加思政元素或者應用思政教學模式來豐富和深化課堂教學,提高學生的聽課質量。所以,思政教育需要緊隨著教學方法的創新與變革,通過融合多媒體的信息技術、混合式線上線下教學等手段,促進思政講解的智能化,增加師生互動交流的機會[6]。另外,還可以通過思政案例講解、思想交流會、實踐教學與辯論賽等方式,加強學生對于思政理念的理解,提高學生應用植物育種學課程內容的實踐能力,讓課程思政“動起來”。要學好植物育種學這一門課程,最重要的是要讓學生“燃”起來、“動”起來,變被動為主動,培養學生對本課程的興趣。不同以往的“強行灌”方式,可以對植物育種學課程采用一些巧妙的課程內容設計,如“小組討論學習難點”“學生自主分析”等,通過“多媒體平臺與口頭講述相結合”的方式,啟發學生對該課程的興趣。在課堂上,教師可采取短視頻演示教學的方式,以3~5分鐘長度的視頻對課程內容進行展示,饒有風趣的短視頻能夠快速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使內容更加通俗易懂。同時,又因為有新鮮的內容出現,能夠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及求知欲。因此,植物育種學課程可以采用線上與線下教學相結合的教學模式,以短視頻的方式豐富教學內容,提高教學質量。例如,在講授“誘變育種”時,教師可以播放《神奇的太空育種》,學生可以從中了解到太空育種的整個過程,深刻地感受到太空輻射誘變作為培育高產優質的植物品種的巨大作用。在講授“種質資源”時,教師可以播放《我國的一株野生大豆挽救了美國大豆產業》《瀕臨滅絕的野生大豆》等,學生可以學習到種質資源在植物育種學過程中是非常重要的材料,認識到種質資源的重要性。每一章節都配合相應的短視頻教學導入,通過有趣的短視頻吸引學生注意力,在短時間形成深刻記憶,顯著提高學習效果。

同時還可以采用線上自主學習與線下教師講授結合的方式,破除空間上與時間上的限制。通過在微信平臺建立群聊,將該課程相關的圖文信息、文本音頻、學習資料上傳到群文件中[7]。學習不再局限于教室里,也不限制于上課時間。學生的學習可以通過微信平臺得到拓展[8],還可通過“智慧樹”平臺[9]的線上課程資源作物育種學進行學習,該線上課程是由中國農業大學的教學名師李保云、倪中福、尤明山和姚穎垠等創建。學生可以利用空閑時間觀看“智慧樹”平臺里的視頻資料,開展線上自主學習[10],這樣學生就可以靈活利用自己的閑暇時段來開展植物育種課程的學習。利用這種教學方式,可以讓學生明白自主學習和主動學習的重要性,為將來步入社會奠定基礎,同時讓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這樣將來才能更好地為社會服務。

四? 結束語

本研究以廣東海洋大學濱海農業學院植物育種學課程為例,首先分析了該課程教學與思政育人的重要性,闡述了為何要積極開展課程思政教學。然后針對該課程從多個層面提出了課程教學與思政教育的融合設計的理念。最后提出了植物育種學課程思政的教學改革的具體措施。希望通過本研究可以提高植物育種學課程思政教學的質量,為新時代農林人才培養奠定基礎,同時也為國內農林高校推進課程思政建設提供思路。有關經驗還可推廣至其他課程的教學過程中,為其他本科生課程的思政教學改革提供理論依據。

參考文獻:

[1] 張艷.“課程思政”理念下融入思辨性思維培養的農業英語教學改革[J].中國稻米,2022,28(4):115-116.

[2] 徐艷紅,馬云馳.“雙一流”背景下高校課程思政建設路徑探析[J].對外經貿,2022(5):126-129.

[3] 趙麗華,常春雨.高校課程思政與思政課程建設的協同效應及其形成機制[J].山西高等學校社會科學學報,2022,34(5):50-54,59.

[4] 劉杰,裴華麗,喬寧,等.課程思政融入“分子生物學”課程實驗教學探索[J].現代園藝,2022,45(13):151-152.

[5] 張瑞娟,朱亞珠.糧油食品加工技術課程思政教學的探索與實踐[J].安徽農學通報,2022,28(11):184-186,192.

[6] 趙永平,朱亞,王新軍,等.“新農科”背景下藥用植物栽培學課程思政元素的挖掘與實踐[J].安徽農學通報,2022,28(11):176-178.

[7] 區余端,劉斌.基于微信平臺的教學擴展研究——以“生態學”課程為例[J].內蒙古師范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19,32(8):120-124.

[8] 賈瑩,李丹紅,趙斐.微信平臺視域下混合式教學模式在基礎護理學教學中的運用研究[J].黑龍江科學,2022,13(5):152-153.

[9] 李舟明.基于智慧樹平臺的混合教學模式探索——以信息技術應用課程為例[J].西部素質教育,2022,8(5):137-139.

[10] 王國星,王春艷,王佳杰.基于智慧樹平臺的課程線上教學實踐——以“材料力學性能”課程為例[J].黑龍江教育(理論與實踐),2021(8):63-64.

基金項目:廣東省高等學校教學管理學會2021年度課程思政建設項目“植物育種學”(X-KCSZ2021121);2022年廣東省研究生教育創新計劃項目“基于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的研究生教育改革研究——以《植物營養學研究進展》課程為例”(2022JGXM-098);廣東海洋大學研究生教育創新計劃項目“植物營養學研究進展”(040206052102);廣東海洋大學2021年師德師風研究課題(重點項目)“青年教師師德師風建設長效機制研究”(GDOUSD2021ZD01);廣東海洋大學教育教學改革項目“基于慕課教學模式的教學方法改革與研究——以農學專業英語課程為例”(PX-131223389)

第一作者簡介:劉穎(1985-),男,漢族,湖南株洲人,博士,博士后,副教授,碩士研究生導師。研究方向為植物育種學方面的教學與科研。

猜你喜歡
教學方案師資隊伍課程思政
關于加強鐵路職工培訓師資隊伍建設的思考
翻譯碩士師資隊伍建設的反思
發揮專業特色 實施“課程思政”
現代中藥制藥工藝學的教學方法探索
O2O模式下電子商務教學方案的設計與實施
淺談"互聯網+"時代高職院校電子商務O2O模式的實踐教學方案及應用考核
淺談關于服裝局部工藝制作的教學方案設計
師資隊伍建設
地方高校師資隊伍建設初探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