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OBE理念的“業財融合實務”課程思政教學體系構建

2024-01-15 08:04王捷敏
北京經濟管理職業學院學報 2023年4期
關鍵詞:業財育人思政

王捷敏

(江蘇海事職業技術學院,江蘇 南京 211110)

隨著以人工智能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術的突破與應用,企業正通過各種方式創新商業模式與管理體系,財務部門作為企業組織架構中的核心部門也在順應時代變革的需要,積極開展新形勢下財務轉型的研究與實踐。業財融合是財務轉型的方向之一,是預算、成本管理、風險控制等管理會計工具的落地舉措,從而實現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最大化。按照思政課程與課程思政同向同行的總體要求,在財經數智化背景下,“業財融合實務”作為大數據與會計專業的一門核心課程,在培養學生財務管理專業技能的同時,提高學生的政治素質、職業素養與道德品質,需要加強課程思政教學體系構建的研究。

一、基于OBE理念的課程思政體系理論框架

(一)OBE 理念的內涵及實施策略

成果導向的教育(Outcome-based Education,OBE)是一種以學生為中心,以成果為目標導向,采用逆序思維方式培養人才的先進教育理念(張男星,2020)[1]。OBE 理念強調教育教學活動的起點是結合社會需求確立教育目標,即首先確定學生通過學習,需要達成怎樣的成果,此處的成果應能夠清楚表述并可評可測,不僅體現為對知識和技能的知會,還包括利用所學知識和技能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以及學生應具備的價值觀、素養和情感目標等;教育目標確定后,才是對如何設置課程體系、教學內容,如何以學生為中心對教學模式、選擇教學方法進行系統化設計;最后,通過多元評價體系,評價學習成果,實現持續改進,形成動態發展的教育閉環。

(二)OBE理念引導下的課程思政教學體系構建

OBE 理念是一項系統工程,突出“成果”的核心地位,強調目標成果的引導作用和驅動成效,避免無序的教育教學改革。以OBE 理念作為構建課程思政教學體系的教育理論引導,具有一定的科學性和可行性。OBE 理念引導下的課程思政教學體系并非簡單地收集和傳遞思政元素,而是要在課程思政團隊、課程思政目標、課程思政內容、教學模式與方法,以及評價與改進等教學全過程進行統籌?;贠BE 理念典型的反向設計、正向實施的方法可設計出如圖1所示的課程思政教學體系構建流程。

圖1 基于OBE 理念的課程思政教學體系構建流程圖

課程思政教學體系的構建與實施,首先需要組建教學團隊,根據國家、社會和企業對學生的素養要求,設定課程思政目標,明確通過課程思政教學想讓學生建立怎樣的思政價值觀,并將課程思政目標落實到專業人才培養方案和課程標準中,作為課程思政教學的價值引領。再以目標成果為導向來設計課程思政教學體系構建方案,具體為:一是深入挖掘課程思政元素構建課程思政內容,通過挖掘與課程各個項目任務契合的思政元素形成課程思政元素集,整體規劃并以教學案例、教學視頻、教材等教學資源作為載體融入教學活動。二是OBE 理念強調以學生為中心,適合學生的教學模式和教學方法也是體系構建的重要內容,研究如何在學生參與和實踐過程中滲透思想政治教育,幫助學生建立正確思政價值觀,達到育人無聲的效果。三是通過多樣化的評價方法反饋課程思政育人成效,以及存在的不足和改進措施,推動課程思政深入開展,保證課程思政工作的穩定性和可持續性。

二、“業財融合實務”課程思政教學體系構建的實踐

(一)組建課程思政教學團隊

教師是課程思政的施教主體,是課程思政教學體系的構建者。教師對思想政治教育的認識高度,及其對專業課程蘊藏的思政育人價值的理解程度,決定了課程思政教學體系的建設質量?!皹I財融合實務”課程組建了由專任教師、思政輔導員、思政理論教師、企業導師組成的全方位、多維度的課程思政教學團隊,課程團隊通過定期集中研討、集體備課和經驗交流等方式,確保課程思政建設目標的高度和結合度,以及課程思政元素的準確傳達。

(二)設定課程思政目標

依據《高等學校課程思政建設指導綱要》(以下簡稱《綱要》)中課程思政建設五大目標導向和業財融合崗位素養要求提煉出如圖2所示的“業財融合實務”課程思政目標。

1.課程思政總體目標導向

《綱要》高度凝練了課程思政建設的五個目標導向:推進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進教材進課堂進頭腦,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加強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深入開展憲法法治教育,深化職業理想和職業道德教育(教育部,2020)[2]。專業課程可以將《綱要》的五大目標導向作為指引,結合具體課程的素質要求,科學設定課程思政目標。

2.業財融合崗位素養要求

課程思政建設的基本載體是專業課程,它指向一種新的思想政治工作理念,即“課程承載思政”與“思政寓于課程”,是將思想政治教育滲透到知識、經驗或活動過程中(邱偉光,2017)[3]。因此,課程思政應當與課程高度融合,課程思政目標的設定應當契合課程素質要求,對學生素質的培養發揮價值引領作用。

業財融合的價值在于將財務管理職能前置,有助于財務部門進行事前控制,挖掘數據背后的業務本質及可能后果,從而為業務部門和管理層提供更加科學、可靠的決策支持。這是一種新的財務工作模式,能夠有效降低風險,為企業創造價值,提高企業競爭力和履行社會責任的能力。業財融合的開展也給財務人員提出了更高的素質要求,要勝任業財融合工作,更好地服務現代社會經濟發展,該崗位財務人員需要具備以下素養:一是嚴守會計職業道德,做到愛崗敬業、誠實守信、廉潔自律、客觀公正、堅持準則、提高技能、參與管理、強化服務。對于業財融合崗位,尤其要強化服務意識,要從“管控型”向“服務型”轉變,為國家、股東、債權人、員工、供應鏈等利益相關主體創造價值。二是具備溝通與協作能力。業財融合是部門與部門的合作,基于人與人的溝通協作。良好的溝通有助于業務部門和財務部門更好地分享信息、理解問題、討論問題,共同尋求解決方案。三是具備開放性思維。企業處于動態發展過程,財務理論、財務工具不斷變革,財務人員需要秉持專業精神,堅持學習,守正創新,不斷適應新形勢新要求,與時俱進,努力推動會計事業高質量發展。四是具備成本管理意識。從業務驅動的角度合理制定預算,做好成本管控,為企業創造價值。五是具備風險管理思維。風險控制不只是知道什么不能做就不去做,而是要理解怎么做才能控制風險并創造價值,即風險管理從“合規”轉向價值創造。

結合《綱要》的目標導向和業財融合崗位素養要求,作為大數據與會計專業人才培養方案中育人目標的重要映射,“業財融合實務”課程思政建設目標可分為家國、職業素養和職業道德三個層面:一是增強四個自信,激發新時代愛國情懷和社會責任感。二是樹立愛崗敬業、溝通協作和終身學習意識,培養成本管控和風險管理意識等職業素養。三是培養堅持準則、客觀公正、誠信守法、廉潔自律、提高技能、參與管理、強化服務等會計職業道德。

(三)挖掘并設計課程思政元素集

思政元素的挖掘應該與專業課程教學內容有機融合,把握好課程思政資源與專業課教學的耦合度,避免強行植入和機械融合,防止專業課程與思政元素的融合出現“兩張皮”現象(鄭敬斌等,2020)[4]。在課程思政目標的指引下,教學團隊結合課程教學內容,從政治理論、時政新聞、政策文件、管理案例、經濟案件和社會實踐等不同渠道為課程每個項目探尋思政元素契合點,匯制成教學案例、教學視頻等資源,為課程思政教學提供有力支持。課程思政元素集如表1所示:

表1 “業財融合實務”課程思政元素集

(四)改革課程思政教學模式

《綱要》指出課程思政要融入課堂教學全過程,要創新課堂教學模式,推進現代信息技術在課程思政教學中的應用,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引導學生深入思考(教育部,2020)[2]。這很好地契合了OBE 理念,即強調學生的主體地位,強調激發學生學習動機,讓學生在主動參與的過程中領悟正確的價值導向。

首先,線上、線下課堂是實現課程思政育人的基本陣地,課程將教學平臺作為重要的育人載體,在發布的平臺資源或任務活動中,充分融入課程思政元素,比如案例資源提供的職業道德啟示或警醒,小組活動要求的溝通、協作及責任感等,使學生在課前、課中、課后的教學全過程,都能夠獲得價值引導。其次,課程通過在教學中搭建實踐(職業)場景,將學生置身于實際工作環境中,實地體驗職業道德和職業素養等要求,能夠加深對課程思政內容的理解與認同。校企合作育人是為學生搭建職業場景的重要途徑,學生在企業實踐與交流的過程中,可以獲得新的職業認知,理解財經數智化趨勢下財務人員必備的職業素養,認識到溝通、協作、創新與服務的重要性,真正領會知識更新能力比固有的職業經驗更加重要,建立與時俱進、終身學習的意識。

(五)優化課程思政教學方法

遵循OBE 的原則,以學生為中心的理念,在課程思政教學方法的選擇上,課程團隊根據實際學情,嘗試在創設的項目化場景中、案例討論中、交流分享中,用學生樂意聽、能領會的話語體系,啟發學生思考,滲透思想政治教育,使學生更好地理解與接受課程思政內容。

1.項目化教學法。教師利用企業案例創設項目場景,引導學生沉浸式思考,并做出決策。比如在銷售與收款項目中,帶領學生進入如下項目化場景:學生作為企業財務,發現銷售部存在月中訂單不多,月末翹尾的現象,引導學生從財務角度思考,客戶月末集中下單對企業的影響,以及如何用數據將問題顯化,如何提供輔助決策解決問題。在該場景中,當學生無法決策時,教師會用“我們財務人員是很有責任心的”等第一人稱話語體系,正向引導學生領會在職場中應有的價值取向,讓學生在潛移默化中形成正確的職業立場和價值判斷。

2.案例討論法。課程收集整理了大量關于誠信、法治、職業道德和職業素養的真實案例,覆蓋課程各級項目任務。案例教學法能夠使理論知識更加生動,幫助學生理解并形成共情。比如通過還原虛開發票案件的經過,分析其動機、后果和負面影響,使學生身臨其境,學生才能深刻領會財稅工作應擔負的責任,財務人員必須遵守法律法規。

3.交流分享法。在智能化背景下,會計準則、稅法及信息技術不斷迭代,財務人需保持學習、與時俱進。課程在教學中設置了“新分享”環節,教學團隊遴選并推薦優秀的微信公眾號,引導學生拓展學習涵蓋新政策、新技術或財稅實務的推文,學生在線上或線下分享可獲積分獎勵。通過交流分享的方式,學生不僅能學到實務中的“干貨”,拓寬專業視野,增強職業判斷力,提高表達能力,更重要的是也能讓學生培養終身學習的意識。

(六)完善課程思政評價機制

OBE 理念中教育循環的最后一個環節就是評價改進,這一步既是終點更是新的起點。對課程思政育人效果進行評價,及時發現問題并采取措施進行改進,是確保課程思政教學目標實現的重要環節?!皹I財融合實務”課程思政的評價機制主要是基于過程的質性考查,重點關注教師和學生兩個維度。教師維度主要考查課程思政設計和教學過程實施兩個方面,評分依據包括教師自評和教學管理部門測評;學生維度主要考查學生思政素養習得,評分依據包括教師評價、學生個人自評、組內評價、組間評價、學生管理部門評價等。

1.對教師的評價

一是對教師課程思政設計的評價,重點關注專業人才培養方案和課程標準中是否有思政目標的價值引領;思政元素是否與專業課程結合度高,并經過設計融入到了相關的項目任務中;思政元素是否反映專業前沿,體現新時代、新思想、新概念、新成果。

二是對教學過程的評價,主要從教師、教法、教材三個主要層面進行考查。即是否組建了課程思政教學團隊,團隊成員結構是否能有效支撐課程思政教育任務,教師是否善于利用現代教育技術輔助開展思政育人;教學方法是否體現學生主體地位和教師育人意識,思政內容融入是否自然;教材有沒有貫徹黨的教育方針,是否融合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等。

2.對學生的評價

對學生思政素養習得的評價是課程思政育人成效的評估關鍵點,也是評估的難點?!皹I財融合實務”課程嘗試對照課程思政目標進行逐一評價。對每位學生“愛國情懷和社會責任感”的考查結合學生管理部門對學生的操行評價、用人單位對學生的綜合評價,以及其他如參與志愿服務、黨團活動等能夠考查學生愛國情懷和社會責任意識的活動情況等進行評估;對各學生“愛崗敬業、溝通協作、服務意識”等通用職業素養的考查以教學平臺中小組任務的評價結果為參考。小組任務評價包括自我評價、組內互評、組間互評和教師評價等多元主體的打分。教師事先在評價標準中預置以上思政育人指標,并對不同主體的評價結果設置權重,當各方結束評價時,每組和每位學生都將獲得相應評分;對“堅持準則”“客觀公正”等會計職業道德,以及“終身學習”“成本管控和風險防范”等職業素養的考查,主要通過案例討論、“新分享”等環節進行觀察記錄。學生在案例討論和分享新政策新技術的過程中表現出來對專業的理解、對會計職業道德的認知,以及與時俱進的自我要求,在一定程度上能夠反映出課程思政的育人成效。對每位學生的思政素養習得進行評價以后,再測算該指標的平均得分,并將之與預期得分進行對比,可以了解指標達成度。

以上兩部分課程思政評價結果將以一定的權重融入課程綜合評價,形成良性和持續改進的綜合評價機制。具體評價指標及權重設置如表2所示。

表2 “業財融合實務”課程思政育人效果評價表

猜你喜歡
業財育人思政
文化育人的多維審視
育人鑄魂守初心 賡續前行譜新篇
基于云ERP系統實現業財一體化戰略研究
思政課只不過是一門“副課”?
企業財務共享下怎樣推進業財融合
關于國企黨建與思政宣傳有效結合的探討
勘察設計企業業財融合存在的問題及應對
基層發電企業業財融合預算管理模式探討
思政課“需求側”
思政課“進化”——西安交大:思政課是門藝術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