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規?;翀瞿膛0察o發情原因分析

2024-01-16 05:44吳學林
甘肅畜牧獸醫 2023年5期
關鍵詞:發情母牛安靜

吳學林

(烏蘭察布市動物疫病預防控制中心,內蒙古 烏蘭察布 012000)

成年母牛卵巢會發生周期性變化,具體表現在卵泡的發育、排卵與黃體的生成、溶解等功能活動,母牛體內的雌激素水平會隨著卵泡的發育成熟而逐漸升高,最終作用于下丘腦,表現出一系列發情行為,包括嗅聞追逐其他母牛、爬跨或被爬跨等[1]。部分母牛還表現出陰部充血、紅腫以及陰道分泌稀薄透明黏液的生理變化。一線技術人員在日常工作中發現,母牛沒有任何發情癥狀(包括爬跨、流黏液等明顯的發情行為特征),但是突然“排紅”時,說明母牛發生了正常的卵泡發育和排卵,進一步結合智能監控設備、直腸檢查或B超檢查等能夠清楚地看到母牛卵泡發育,說明母牛正在安靜發情。安靜發情也稱安靜排卵,指奶牛無發情癥狀,但卵泡能發育成熟并排卵。一般來說經產牛在排卵時發生“排紅”的比例不超過50%,若牛群營養狀況不良,該比例會更低,因此在發現“排紅”牛時,意味著有更多的牛正在安靜發情。規?;翀鲭y以發現安靜發情的母牛,常導致母牛漏配、空懷期延長,對應的飼養成本也增加,最終影響牧場經濟效益,因此分析安靜發情原因尤為重要。

如前文所述,母牛發情表現主要是受雌激素作用于下丘腦的影響。若雌激素分泌不足,就可能導致發情不明顯或者無發情癥狀;有時雖然雌激素分泌量未減少,但不同奶牛個體對激素刺激發情表現所需的雌激素閾值不同,對于一些所需閾值較大的奶牛,可能沒有發情表現。研究認為,奶牛產后第一次排卵時安靜排卵很常見,這是由于妊娠后期血液中雌激素濃度高,排卵前卵泡產生的雌激素減少,以及產后第一次排卵時下丘腦對雌激素的敏感性低所致[2]。Ranasinghe等[3]調查了奶牛277個哺乳期的769次排卵情況,發現產后90 d內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和第四次排卵時,安靜排卵的發生率分別為55.2%、23.8%、21.3%和10.5%,總共769次排卵中有33.6%屬于安靜排卵。而在實際工作中繁育人員不可能發現全部安靜發情牛,一方面,目前牧場同期程序應用較普遍,產后首配多選擇定時輸精,不會過多關注母牛是否發情;另一方面,不是所有安靜發情牛都會“排紅”,易導致繁育人員并不清楚母牛是否發情或者排卵。因此,日常飼養管理工作中需要關注對母牛發情造成影響的可能因素,并采取積極措施。

1 疾病因素

1.1 子宮炎

子宮炎會引發前列腺素分泌不足,導致黃體不能按時溶解或者溶解不完全,從而造成垂體分泌促卵泡素不足,影響卵泡生長,進而導致雌激素分泌不足,體內雌激素水平的不足又會影響母牛的發情表現,從而導致安靜發情。

1.2 肢蹄病

肢蹄病的影響主要體現在母牛跛行會降低干物質采食量,導致機體出現能量負平衡,體內雌激素水平下降,發情行為減弱或喪失。此外,部分肢蹄病可能會導致機體內毒素濃度增加,過多的內毒素會對下丘腦—垂體—性腺軸的激素分泌造成進一步影響,最終影響雌激素的分泌和母牛的發情表現。肢蹄病也會使奶牛減少活動,增加發情鑒定難度。

1.3 中毒

青貯等飼料發生霉變或日常飼養過程中未很好地應用脫霉劑,導致奶牛食入含有黃曲霉素或其他霉菌毒素的變質飼料,易造成奶牛出現食欲下降、流產等病態,發情活動也隨之受到影響。

2 營養

母牛機體內雌激素、孕酮等生殖激素的合成、分泌與營養因素息息相關,營養的缺失或失衡可通過下丘腦—垂體—性腺軸來影響相關激素的分泌,進而對母牛發情行為造成影響[4]。同時,營養問題還會直接影響母牛機體健康,導致其無發情行為。

2.1 能量

能量是母牛機體維持正常生長發育和生理機能的第一要素,其供應是否充足合理決定著母牛的生產與繁殖水平。日糧中過高或過低的能量水平都會降低母牛的繁殖性能。過高的能量會造成母牛過度肥胖,導致其卵巢、輸卵管等部位脂肪堆積,影響卵泡的正常生長發育,造成雌激素水平降低,母牛的發情行為受到抑制[4]。此外,過于肥胖的母牛在機體能量調控方面也有更高的需求,這種情況下會導致母牛體內雌激素濃度降低,下丘腦的發情調控中樞無法獲得有效刺激,使母牛的發情行為減弱或無發情行為,表現為安靜發情。能量負平衡是奶牛泌乳初期常見的一種代謝性問題,該階段奶牛產奶量上升很快,如果干物質的采食量無法滿足奶牛營養需求,就會導致機體供能不足,奶牛需要消耗自身脂肪為日常生理活動提供能量,導致機體出現能量負平衡。能量負平衡使機體對雌激素的分解代謝增強,濃度下降,同時減弱了對下丘腦發情調控中樞的刺激,引起奶牛安靜發情。在相同飼養條件下,奶量高的奶牛更容易發生安靜發情。牧場為了維持高產牛的產奶高峰,會提高對應牛群日糧的營養水平,導致流經肝臟的血流量增加,雌激素被肝臟分解代謝的速度加快,血液中雌激素濃度降低[5],影響母牛的發情表現,可能表現為安靜發情。有研究發現,在發情當天高產牛機體雌激素濃度顯著低于同樣處于發情期的低產牛,且隨著奶量的增加,發情活動量減弱[6]。表現為安靜發情的奶牛,若能量負平衡嚴重且未能得到及時解決,則在隨后的第二、第三或第四次排卵時仍然可能會發生安靜發情的情況[7]。也有報道認為,產奶量與安靜發情的發生呈正相關,產奶量大的奶牛(>39.5 kg/d)在發情當天血清雌激素濃度較低,與產奶量較低(<39.5 kg/d)的牛相比,發情的概率大大降低[8]。

2.2 蛋白質

蛋白質是母牛機體內激素合成的重要成分之一,機體缺乏蛋白質會直接導致母牛不發情。此外蛋白供應不足還會導致機體出現氮的負平衡,造成生殖機能紊亂,母牛難以發情。對于分娩后的母牛來說,飼料中蛋白含量過低會導致孕酮的合成和分泌減少,下丘腦上的雌激素受體數量相應減少,對雌激素的敏感性降低,影響母牛的發情表達,甚至表現為安靜發情[9]。同時還會導致卵泡發育遲緩,雌激素分泌減少,影響發情行為。

2.3 礦物質

礦物質是動物機體酶、激素等化合物的重要組成成分,一旦缺乏會造成代謝紊亂,機體病變[10],從而影響發情行為,部分母牛表現為安靜發情。鈣和磷是母牛體內含量最多的礦物質元素,飼草料中鈣、磷比例不當或缺乏會導致母牛發情異常、受胎率下降等;硒參與動物機體內蛋白質、脂肪的代謝,日糧缺硒會導致母牛發情不規律、卵巢囊腫、子宮炎發病率增加等,這些病變可直接或間接影響卵泡的生長發育和雌激素的分泌,最終減弱母牛的發情行為;錳參與機體內部分性激素和維生素的合成,缺錳會導致母牛卵巢萎縮、靜止和不發情。研究發現,患卵巢靜止的母牛體內錳濃度顯著低于正常母牛,且卵巢靜止的母牛血液雌激素濃度也顯著低于正常母牛[11]。碘是保證甲狀腺素正常分泌的必要條件,缺碘會嚴重抑制母牛卵泡的正常生長發育,導致卵泡雌激素分泌量下降,減弱母牛的發情行為。

2.4 維生素

維生素A對母牛繁殖性能具有直接影響,是母牛正常繁殖必需的成分。卵泡液中的維生素A有助于雌激素和孕酮的合成,缺乏會抑制卵泡的發育和雌激素的分泌,最終影響發情表現。維生素E也對母牛的繁殖性能有較大影響,缺乏會導致卵巢囊腫、子宮炎等疾病發病率增加,最終表現為發情不規律、受胎率下降。

3 管理因素

一是技術員責任心不強或經驗不足,發情揭發技術差,未能及時揭發發情牛。二是發情揭發方法單一,只選擇某一種發情揭發方法,人工觀察、尾根涂蠟或計步器。而任何一種單獨的發情揭發方法都有其局限性,人工觀察受限于觀察時間和頻率,計步器監測也是以活動量增加為基礎,對于安靜發情牛,活動量增加不明顯甚至不增加,也就無法對其進行揭發。研究表明,發情牛群中有20%以上活動量增加不明顯,這部分牛即使應用計步器也無法揭發其發情行為[12]。同樣,尾根涂蠟也可能因為上夾率低或涂蠟操作不規范影響最后的發情揭發結果。三是牛舍地面不平或過于光滑,舒適度差,發情母牛不愿意爬跨,不利于其表現發情行為,增加了安靜發情的比例。四是牛群密度過高,活動范圍受限,會減少母牛的發情活動,增加安靜發情發生的概率。五是夏季防暑降溫工作不到位。高溫環境會導致奶牛卵泡顆粒細胞類固醇類激素的合成和分泌能力減弱,血液雌激素濃度降低,奶牛的發情強度減弱,持續時間縮短,觀察到發情牛數量減少。

4 遺傳因素

部分母??赡軙蛳忍煨缘纳诚到y發育不全導致卵巢機能障礙、卵泡發育受阻,影響其發情行為的表達,表現為安靜發情。

5 建議

雖然現有的發情監測方法難以檢出安靜發情牛,但在生產上仍然可通過科學管理、合理營養等方法盡量避免安靜發情的發生,從而減少安靜發情牛對牧場造成的損失。具體可從下面幾個方面著手改善:一是做好奶牛圍產期的飼養管理工作。圍產前期保持適度體況,提供適口性好和營養平衡的日糧以滿足奶牛對營養的需要,提高奶牛產后干物質采食量,促進瘤胃功能恢復,從而緩解能量負平衡,以降低奶牛安靜發情的發生概率。二是加強干奶期飼養管理,從飼料和環境方面同時把控,減少乳房炎發病率。三是做好夏季防暑降溫和冬季保暖工作,冬天注意冰水以及冰凍的飼料,特別要做好牛舍保溫措施。四是加強產后護理,減少產后疾病的發生,如低血鈣、酮癥、產后癱瘓等。五是合理使用激素,嚴格控制劑量。六是選擇凍精時要從單純重視生產性能的標準向可以提高健康和繁殖性能的標準傾斜。七是做好日常蹄浴和蹄部保健工作,預防肢蹄病。八是加強發情揭發工作的標準化和規范化,減少主觀上的漏情現象,也就是嚴格控制各牛群比例,減少安靜發情。

猜你喜歡
發情母牛安靜
聽,安靜會說話
深入敵后,保持安靜
母牛的分娩與接產
母牛的發情鑒定和配種
母牛發情的鑒定方法
初產母牛的飼養管理
母牛產犢后癱瘓該咋治
樓上請安靜
坐擁安靜
母驢配種注意啥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