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豆瓣小組虛擬社群的身份認同研究

2024-01-16 09:02程麗梅孫兆宇
今傳媒 2024年1期
關鍵詞:文化資本虛擬社區身份認同

程麗梅 孫兆宇

摘 要:隨著互聯網技術的高速發展,虛擬社區在人們生活中扮演著越來越重要的角色,促使豆瓣小組這一虛擬社群開始進入研究視野,豆瓣小組虛擬社群在使用媒介時的身份認同建構過程也值得人們關注?;诖?,本文從蘭德爾·柯林斯的互動儀式鏈視角出發,對豆瓣小組虛擬社群的研究緣起和文獻綜述、豆瓣小組的民族志以及豆瓣小組虛擬社群的文化景觀和媒介實踐等進行了分析,指出個體通過文化資本輸出滿足自我認同,在不斷切換前后臺的角色表演中建構自我觀展,實現情感投射,在互動儀式鏈中形成高度的群體認同感,旨在剖析虛擬社群自我認同與群體認同的建構過程,為了解豆瓣小組虛擬社群提供新的視角。

關鍵詞:虛擬社區;文化資本;互動儀式鏈;身份認同

中圖分類號:G21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8122(2024)01-0023-04

一、緒 論

(一)研究緣起

中國互聯網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顯示:截至2023年6月,我國網民規模達10.79億,互聯網普及率達76.4%[1]。隨著媒介技術的不斷迭代升級,人們開始依托社交媒體平臺進行交流、分享和傳播?;舻氯A·瑞恩高德(HowardRheingold)于1993年在《虛擬社區:電子疆域的家園》一書中首次提出了“虛擬社區”的概念,即群體聚集在虛擬空間中,以某種共同取向為橋梁進行討論,投入了情感和經驗,在建立人際關系網的同時構成“社會性群集”[2]。

本文所研究的“豆瓣小組”即一種“虛擬的網絡社區”。在眾多網絡社交平臺中,豆瓣網曾被譽為“中國最好的WEB2.0網站”,旗下的網絡社區“豆瓣小組”以“分享、互助、開放”為原則,以“輕輕松松找到最活躍的興趣小組,隨時隨地參與最火熱的話題討論”為宗旨,話題涉及生活、工作、娛樂、情感等諸多領域。截至2021年4月,豆瓣網站已經成立了60多萬個小組,匯集了規模龐大的虛擬社群。虛擬社群區別于現實中的社會群體,他們突破傳統社區的時空局限,以網絡為媒介,以相似的興趣與愛好為紐帶,形成趣緣共同體。在豆瓣小組這個虛擬社區,社群成員可以自發創建小組、設置入組門檻、建設和維護小組生態、共同創作優質內容,以及通過媒介實踐活動在個體和群體雙重面相中建構身份認同。同時,虛擬社區的隱匿性與自由性也為網絡空間治理帶來了風險與挑戰。豆瓣網因網絡亂象問題而成為我國互聯網內容監管的重點對象,并多次開展過“清朗行動”的專項整治,豆瓣小組虛擬社群也得到了更多社會關注。綜上所述,本研究通過對豆瓣小組的內部結構和文化景觀、豆瓣小組內虛擬社群的媒介實踐活動以及豆瓣小組虛擬社群身份認同建構的探討,旨在為進一步了解豆瓣小組運行機制、維護社區生態、助推平臺健康發展提供重要思考。

(二)文獻綜述

身份認同是西方文化研究的重要概念,哲學、社會學、心理學等領域對此有著不同的理解,基本含義為個人與特定社會文化的認同,可以分為個人認同、集體認同、自我認同和社會認同。身份認同涉及的理論有奧爾波特的“自我發展理論”、米德的“符號互動論”以及Tajfel(塔弗爾)的“社會認同理論”。國外學者對身份認同的研究多集中于全球化和現代性視角,以及邊緣性社群的文化身份認同和職業歸屬視角。我國學者對身份認同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這幾個層面:1.對文藝作品中的形象或者角色的身份認同研究;2.對特定群體的身份認同研究,比如農民工制度安排與身份認同、教師的專業身份認同;3.對文化政治中的身份認同研究,即研究民族文化與身份認同。目前,我國學者在身份認同研究方面對豆瓣虛擬社群的研究較少。

現代心理學意義上的“認同”是由西格蒙德·弗洛伊德提出的,艾里克森在此基礎上提出了“同一性”概念,認為自我的基本功能是建立并保持自我認同感,如果缺失自我認同感則可能引起自我認同危機。不同學者針對自我研究都提出了自身的理解。米德認為,自我可以分為主我和客我,主我是個人主體意識,而客我是他人的社會評價和角色期待的內在化。查爾斯·霍頓·庫利的鏡中我理論認為,人會根據對自我的認識調整行為活動,這種對自我的認識是在與他人的互動中形成的,他人對自己的評價、態度等是反映自我的一面“鏡子”,個人透過這面“鏡子”形塑自我認知。

1972年,Tajfel(塔弗爾)提出了“社會身份認同”理論,社會身份認同有積極和消極之分,積極的社會認同感一般來源于內群體(心理上所屬群體)和外群體(非所屬群體)的有利比較。社會認同包括社會類化、社會比較和積極區分三個過程。社會類化是指個人認為自己具有某個群體的普遍特征,自覺歸入某一類群體,進而獲得歸屬感和安全感;社會比較則是將所屬群體和其他群體相比較,區分優劣;積極區分是指個體通過比較發現所屬社群的優點,以此獲得滿足感和優越感。一旦個人無法通過所屬群體獲得積極的身份認同感,則可能會對群體感到失望,主動離開所屬群體,或者尋求其他方法得到積極認同。

國內學者對社會認同理論的產生背景、理論定義、發展階段等也進行了梳理與總結,拓展了新的研究維度。學者張敏認為,除了縱向的“社會類化、社會比較和積極區分”過程,還應關注橫向維度中社會身份對個體的作用,比如族群認同、文化認同、政治認同等。學者袁祖社提出,個人的自我形象是個人的內在認同,個人的公共形象是個人的外在認同。不同學科領域學者共同關注這一交叉領域,進一步豐富和強化了身份認同的本土研究。

二、豆瓣小組的民族志研究

(一)內部結構

相較于微信、QQ等熟人社交,豆瓣小組是陌生人之間互動交流的虛擬社區,傾向于以個人、友鄰、興趣為中心,用戶可以在賬號主頁進行自我表達,也可以在豆瓣小組進行社群分享交流。相比較于天涯、兔區由版主設定板塊進行管理的傳統網絡社區,豆瓣小組網絡社區則更彰顯了用戶至上的理念,給予用戶更多自由。豆瓣的社區指導原則中規定了小組管理原則,由組長自行組建小組、任命管理員、制定組規和入組條件;當用戶提出入組申請后,由組長或管理員審核通過,如果用戶觸犯組規,組長或管理員則有權將該用戶封禁或者踢出小組。比如,“豆瓣句號小組”禁止明星粉絲“暴露粉籍”“掉皮”“玻璃心”,一經發現立即踢出,嚴重者永久封禁;若是組長或者管理員違背組員共同規則處理不當而引發小組成員抵觸與矛盾時,則會出現小組成員集體“搬家”創建新組的特殊情況。雖然豆瓣規定小組的管理權歸組長所有,小組似乎是組長的私人財產,但是小組成員則認為豆瓣小組屬于每一位參與建設的組員,一旦與組長協商不成,可以集體退出另立新組,比如,豆瓣購物組就經歷了從“拼組”到“車組”,再到“買組”的集體遷移和演變。

除了大眾化ID之外,豆瓣用戶可以自由選擇ID,允許重名。比如,有些用戶為了更容易被其他用戶記住而選擇特殊ID,通過在社群內的活躍互動成為組員們眼熟的“紅人”,逐漸掌握話語權;不過,當這些用戶挑動矛盾、言論失當時,也更容易被組員當成“靶子”圍攻。由于微信登錄豆瓣會默認生成Id為粉紅色頭像的“momo”賬戶,在豆瓣小組中眾多“momo”和“已注銷”等賬戶集結也形成了獨特的景觀。此外,豆瓣用戶還可以自主篩選帖子,重構一組集合———“豆列”,賦予碎片化的微內容以個性化價值,其他用戶也可以關注豆列實現收藏夾共享。

(二)文化景觀

1.趣緣社群齊聚“第三空間”

趣緣區別于一般的親緣、業緣和血緣,趣緣共同體的形成是以共同的興趣愛好為基礎,在科技發展突破時空局限后,來自不同年齡、階層、地域的群體在興趣的牽引下進行線上線下的交流互動,構建起多元文化的趣緣共同體。豆瓣小組虛擬社群成員擁有各種不同的身份,因對小組話題的喜愛與關注而結成趣緣共同體。雷·奧爾登堡基于城市和社會研究的視角提出了“第三空間”的概念,認為生活空間分為三種:第一種是居所,第二種是辦公場所,第三種是第三空間。而第三空間既具有中立性,又強調交流互動,像哈貝馬斯提出的“公共空間”一樣可以自由發表意見、宣泄情感。而豆瓣小組正像是這樣一種特殊的“第三空間”[3],豆瓣虛擬社群結成趣緣共同體后聚在此,以獲得心理撫慰與情感支持。

2.文本的生產與互換

社群成員在虛擬社區內為了尋求自我認同,主動理解、創造和傳播符號,構建獨特的文化空間,最常用的手段就是文本創造與互動。約翰·菲斯克認為,作為能動的“迷”在媒介文本的解讀過程中具有主體性、創造性。比如“豆瓣句號小組”,社群成員主要討論影視劇與明星,本組的娛樂迷群積極參與文化實踐并進行衍生創作,在文本生產過程中他們容易受到“八卦精神”和“反叛心理”的影響,從而主動解構,生產出豐富多元的特色文本,這些文本多數是影視作品的同人文學創作。從闡釋學的角度出發,影視劇未展開的隱晦人物感情線正好組成了一個“召喚結構”,從而促使受眾積極主動地參與二次創作,完成了從“第一文本”向“第二文本”的轉化。再比如“豆瓣炸廚房組”,社群成員創作的“炸廚房組員必看的‘廚房殺手’年度報告”一帖吸引了更多組員圍繞此話題進行交流互動,熱度頗高。在豆瓣小組虛擬社區中,文本的生產與互換具有免費性和圈層性的特征,社群成員主動為其他成員免費提供理想文本,閱讀者為創作者提供積極反饋,而不同小組創作的文本也圍繞著本組主題,極具特色。

3.意義的共享空間

傳播的儀式觀也重視符號在傳播過程中的作用,認為文化的傳播實質上就是符號的傳播。而對符號的共同理解,即需要構成共通的意義空間[4]。在豆瓣小組中,社群成員之間通過具有共通意義的特殊符號設置入組申請,設定嚴格的準入門檻,并利用各種組內暗語作為溝通紐帶。比如,“豆瓣炸廚房組”在組規帖子中隱藏了進組暗號,“土味穿搭踐行組”入組申請需提供能夠體現該組精神內核的有趣小作文。這些方式保證每一個入組成員都能貫徹小組核心思想,遵守組內秩序,易于彼此溝通交流。此外,每個小組都有其內部梗,比如,“土味穿搭踐行組”和“豆瓣炸廚房組”的“家人,凡了嗎?”,“豆瓣拉踩小組”的“哥哥”“吳磊料”“廠妹”等。各小組的虛擬社群通過共通的意義空間逐漸抹除成員間的差異,變成身份相似的小組成員,聯系更為密切。

三、身份認同建構

(一)文化資本輸出滿足自我認同

布迪厄認為文化資本是一種能力,也是一種個人資產,分為具身化、客體化、制度化三種形態,主要依靠個體進行文化勞動表現[5],即小組成員通過自身學習和勞動經驗積累形成、培養的某種能力,它是一種非實體的精神財富,這種原創型作品一般會打上水印,標注ID署名。比如,豆瓣ID“油面筋塞肉”在生活組發布的兩則“撿手機文學貼”,模擬各豆瓣小組在微信群擬人化的交流方式,吸引了大批粉絲,獲得了1000多人的關注。此外,還有部分用戶以個人社會實踐經驗或特殊技能為依托,在小組內發布經驗貼、教程貼。比如,在“豆瓣炸廚房組”設有消防科普專區,用戶可以通過知識整合發帖來科普消防知識。在“國產劇組”,用戶可以發布個人對劇集的理解感悟、對細節和背景知識的補充,以及對劇集劇情、服裝道具的梳理和盤點,同時利用自身的知識積累和對話題的熟知,發布有趣的解讀、搬運幕后花絮、新聞動態、采訪特輯等多方物料,展示個人才華,樹立優良形象,從而獲得社群內部的認可和崇拜。

(二)角色表演建構自我觀展

歐文·戈夫曼在《日常生活中的自我呈現》中提出了“擬劇理論”,每個人的社會生活都是舞臺,舞臺分為前臺和后臺。前臺是個體按照特定意圖表現,遵循社會主流秩序和交往規則進行“表演”的場所;后臺則是人們卸下偽裝、紓解壓力、宣泄情緒,更具個人風格和獨特性的地方;人們在前后臺的表現存在顯著差異。因此,虛擬社群成員日常的工作和生活環境可以被視為“前臺”,是公開進行人際交往與互動的場所;豆瓣小組這樣一個網絡活動空間,則是更為真實的“后臺”。

1998年,阿伯克龍比和朗赫斯特在其專著《受眾:表演與想象的社會學理論》一書中提出了“觀展/表演理論”的概念,認為受眾在日常生活中對媒介展開消費,身兼觀看者與被看者的雙重身份,通過想象建構自我在他人心中的觀展,通過表演獲得滿足,從而實現自我認同[6]。由此可見,豆瓣小組虛擬社群成員正是在不斷切換前后臺的表演中建構自我觀展的。

四、互動儀式鏈構建想象共同體

2004年,蘭德爾·柯林斯出版了《互動儀式鏈》一書,首次提出了互動儀式鏈理論??铝炙拐J為,人際互動是由參與者在共同信仰下所實踐的儀式,設置準入門檻的參與者在同一場合內集合,針對共同焦點展開討論,在溝通交流中催生出共同的情感體驗,在互動中產生群體的情感共鳴;互動儀式帶來的情感共振強化了身份認同和集體意識,有助于構建想象共同體[7]。

(一)身份準入

豆瓣小組社群成員以擁有共同愛好的用戶為主,進入其內部需要較高的審核門檻,這是一個成員之間親密度高、排他性強、較為封閉的線上“熟人社會”。比如,“豆瓣買組”具有硬性的準入規定,即需要答題測試,“豆瓣炸廚房組”入組需要復制組規里的暗號,“豆瓣靈異小組”需要檢查申請賬號的小組處罰記錄,“古怪問題研究中心小組”需要在入組申請中提出古怪問題;關注度較高的公共組也多會通過豆瓣動態條數、賬號創建時間等進行審核篩選,只有符合組規,才能獲允許進入。由此可見,雖然豆瓣小組只是網絡平臺,但是由于社群成員之間身份共性、個人情感和集體情感的重疊,形成了較強的集體意識和排他性。

(二)身體在場

為了及時互動和有效反饋,“身體在場”成為互動儀式鏈中一個重要的組成要素。社交網絡平臺的出現,既滿足了用戶跨地域分享文字、語音、視頻、圖片等需求,也使跨空間的虛擬“身體在場”成為可能。網絡論壇中的交流將原本分散的個體以一種虛擬的“紐帶”緊密地聯系在一起,創造了互動儀式鏈中“群體聚集”的情境。通過豆瓣小組將散落在天南地北的社群成員聚集在一起進行實時同步的交流互動,不僅使他們產生了強烈的歸屬感和認同感,增進了他們之間的感情,還不斷強化著成員的自我身份認同和成員之間的身份互通。

(三)共同焦點

“人們將注意力集中在共同的對象或活動上,并通過相互傳達該關注焦點,而彼此知道了關注的焦點?!笨铝炙拐J為,只有當特定活動吸引了成員的共同關注時,群體中才會出現高度的團結行為,產生“集體興奮感”[8]。盡管豆瓣小組社群內的個體背景經歷各不相同,但是他們在小組內擁有共同的關注焦點,基于此,社群成員通過文字、圖片、視頻等多種形式展開互動,交流情感。通過觀察發現,“豆瓣生活組”的共同焦點是家長里短、偏向情感話題,“豆瓣土味穿搭踐行組”的共同焦點是穿搭是否土味,“豆瓣炸廚房組”的共同焦點是食物是否難以下咽,“豆瓣拉踩小組”的共同焦點則是娛樂話題。除了上述小組之外,還有“我能看看你的書桌嗎”“來自農村的大學生”等小眾圈層,也是通過內部共同焦點緊密聯系起來的。

(四)共同情感

在柯林斯看來,“情感能量”是互動儀式最為核心和關鍵的部分,互動儀式的情感分為短期和長期,情感能量是在長期的互動交往中所形成的一種具有穩定性和長期性的情感[9]。豆瓣小組社群成員是基于共同的趣緣關系集合在一起的,其形成的基礎就是情感能量,由于情感能量是多向互動的,因此,豆瓣小組社群成員可以通過實踐活動釋放自己的情感能量,并得到來自其他成員的能量反饋,通過互相分享與感染,整個群體氛圍中的情感能量得以進一步增強。由此觀之,人們的共同熱愛和參與儀式不僅增進了成員之間的凝聚力,也增強了個體對豆瓣小組社群的身份認同。

五、結 語

綜上所述,在圈層文化主導媒介消費的時代,多元主體出于共同熱愛在豆瓣小組中聚集而結成趣緣共同體,他們的頻繁交流溝通,促使社群成員在比較中強化了集體意識;同時,在豆瓣虛擬社群成員的媒介實踐活動中,個體通過文化資本輸出滿足自我認同,一方面在不斷切換前后臺的角色表演中建構自我觀展,實現情感投射效應,另一方面也在互動儀式鏈中獲得了高度的群體認同感。

參考文獻:

[1] 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第52次CNNIC《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https://www.cnnic. net.cn/n4/2023/0828/c88-10829.html

[2] 高佳雨,王聰艷.虛擬社區趣緣群體的身份認同研究———以豆瓣網為例[J].傳媒論壇,2019,2(14):158+160.

[3] 桂濤.網絡共同體:豆瓣社區“第三空間”的建構與自我披露[J].新媒體研究,2021,7(14):12-15+29.

[4] 羅相如.豆瓣平臺的粉絲文化與社區營建研究[D].西安:西北大學,2021.

[5] 劉聰.從布迪厄“資本”視角看中國當代文學“走出去”[D].北京:北京外國語大學,2018.

[6] 彭麗蘋.觀展/表演范式下的迷群身份建構[D].廈門:廈門大學,2018.

[7] RandallCollins.InteractionRitualChains[M].America:PrincetonUniversityPress,2004:1-488.

[8] 張娜.基于網絡民族志的豆瓣小組社群研究[J].傳播與版權,2021(1):60-62.

[9] 錢姣姣,郝永華.互動儀式鏈視角下虛擬社群的情感能量研究———以三個豆瓣購物組為例[J].新媒體研究,2021,7(14):33-35.

[責任編輯:李婷]

猜你喜歡
文化資本虛擬社區身份認同
基于KANO模型問答型虛擬社區用戶需求的分類研究
理性浸染:農村教育方向的回歸
民族旅游村寨語言景觀調查研究
“Economy”漢譯名變遷的文化資本解讀
布爾加科夫戲劇創作與身份認同
在性愛中找尋自我
馮小剛電影中的城市空間與身份認同
從后殖民主義解讀《藻海無邊》中安托瓦內特的身份認同
文化資本視閾下英國紳士教育研究
虛擬社區人際關系對旅游行為意向影響的實證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