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師范生核心素養培養的“有機化學”教學改革初探

2024-01-18 10:14莊凰龍
關鍵詞:有機化學師范生育人

郇 鳳,魯 超,莊凰龍

(1.福建省特色生物化工材料重點實驗室,福建 寧德 352000;2.綠色能源與環境催化福建省高校重點實驗室,福建寧德 352100;3.寧德師范學院 化學與材料學院,福建 寧德 352100;4.國家海洋局寧德海洋環境檢測中心站,福建寧德 352100;5.自然資源部海洋生態監測與修復技術重點實驗室,上海 200137)

核心素養是指學生應具備的,能夠適應終身發展和社會發展需要的必備品格和關鍵能力[1-2].黨的十八大提出,要把立德樹人作為教育教學的根本任務,而核心素養是黨的教育方針的具體化,是連接宏觀教育理念、培養目標與具體教育教學實踐的中間環節.黨的教育方針通過核心素養這一橋梁,可以轉化為教育教學實踐可用的、教育工作者易于理解的具體要求,明確學生應具備的必備品格和關鍵能力,從中觀層面深入回答“立什么德、樹什么人”的根本問題[3].學科素養是可培養、可塑造、可維持的,學科素養的培養有賴于各個學科獨特育人功能的發揮和學科本質魅力的發掘[4].師范生作為日后教育教學的生力軍,他們核心素養的培養將成為教育改革的重中之重.全面提高師范生的核心素養,有助于提升師范生的教育實力,為我國的中小學教育注入蓬勃的生機和活力[5].“有機化學”是化學師范專業最重要的學科基礎課之一,是后續專業課程學習的基石,“有機化學”學科教育成為師范生學科素養培養的重要陣地.文中從“挖掘思政元素”“焦距學科大事件”“貼近實事熱點”等方面凝煉教學內容,同時改革教學方法和評價方式,多角度培養核心素養,為高?;瘜W師范專業教育教學改革提供參考.

1 充分挖掘本門課程的思政元素,講好中國故事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高校立身之本在于立德樹人”,我國高校不僅承載著傳播知識、傳播思想、傳播真理的功能,而且承載著塑造靈魂、塑造生命、塑造新人的重任,要堅持把立德樹人作為根本任務,培養一代又一代擁護中國共產黨領導和我國社會主義制度、立志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奮斗終身的有用人才[6].圍繞這一核心,高等學校充分調動各種育人力量,利用多種育人手段,發揮各種資源的育人潛力,將各類課程與思想政治理論課程同向同行,形成協同效應,構建全員、全過程及全課程育人的育人新格局.在這樣的時代背景下,本門課程將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到有機化學學科基礎知識教學過程中,講好中國合成故事,提升學生的愛國主義思想,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提升學科素養.表1列舉了幾項本門課程進行課程思政的切入點和預期效果.

2 課程內容緊貼科技前沿,聚焦科學大事件,擴大學生的視野

本課程在講解“有機化學”基本知識、基礎理論的同時,介紹跟課程內容相關的科學大事件和科技前沿內容,啟迪學生的科學素養,拓展學生的視野(圖1).

圖1 有機化學相關科技前沿

在講解醛酮與胺的加成反應時,可以引入2021年諾貝爾化學獎“不對稱有機催化的發展”中催化劑的設計即基于醛酮與胺的加成反應;在講解淀粉的結構時,可以引入“中國科學家以二氧化碳為原料直接人工合成淀粉”這一科技前沿;在講解有機合成的基本理論時引入“我國在世界上首次用人工方法合成了結晶牛胰島素”這一劃時代創舉,以及中國科學家“以最短路線完成有機合成明星分子紫杉醇的全合成”這一科技前沿內容[7].

3 課程內容緊貼實事熱點,學以致用

2020年初以來,新型冠狀病毒給全世界人民的生活和生產都帶來了復雜而深遠的影響[8],本門課程在講解有機化學基本知識、基礎理論的時候,貼近新型冠狀病毒感染防控的現狀,讓學生了解有機化合物在預防新型冠狀病毒感染中所起的作用,提高學生對有機化學基本知識和基礎理論的理解(圖2).

圖2 有機化學在預防新型冠狀病毒感染中的應用

在講解烯烴一章中“烯烴的聚合反應”時,以丙烯的聚合反應合成聚丙烯為切入點,介紹口罩、醫用防護服、手術服、鞋套等隔離防護產品的主要成分(聚丙烯).在講解鹵代烴一章“重要的鹵代烴”時,可以結合新型冠狀病毒感染預防,介紹有機含氯消毒劑在醫療衛生機構、公共場所和家庭消毒中發揮著重要作用.在講解蛋白質和核酸一章中“核酸的生物功能”時,可以結合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治療,采用轉錄抑制類藥物阻斷病毒核酸的生物功能達到抑制病毒生長、控制病情的目的[9].在講解含氮有機化合物一章中“季胺堿與季銨鹽”時,介紹季銨鹽作為陽離子表面活性劑在洗手液和消毒液等產品中的應用.

4 多種教學方法并行,強調師生互動,形成活躍氣氛

改變傳統課堂容易出現的講授為主、課堂氛圍沉悶的現象.本門課程采用課堂討論、教師引導下的課堂訓練、課外作業布置、小組討論和探究式教學等多種教學方法相結合的方式開展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在學習過程中加強師生互動和生生互動,充分利用學習通的選人、搶答、問卷等功能活躍課堂氛圍,提高學生參與度和學習積極性.

在學習通平臺上,教師為學生提供了豐富的學習素材,包括課件、教案、視頻、動畫等.課前學生可以利用這些素材自主完成知識點的預習,并通過學習通平臺與教師進行交流.課堂上針對學生在預習過程中遇到的問題進行重點講解,重難點內容可以在學習通的輔助下突破,例如通過選人、搶答等方式展開課堂提問,提高學生的課堂參與度;課堂討論通過學習通發布討論問題,并及時收到學生的反饋,現場了解和掌控學生的學習進度,通過評分的激勵政策和考核評價制度刺激學生主動參與.課后通過學習通發布與批改作業,教師能夠及時發現和糾正學生知識點理解上的偏差,另外,通過學習通平臺教師可以在線答疑,拉進師生的時空距離.除此之外,教師通過學習通分享與課程內容相關的課后拓展資料,以供學有余力的學生拓展視野.

5 改革評價方式

本項目采用形成性評價和終結性評價相結合的評價方式(表2),其中形成性評價占最終成績的40%,終結性評價占最終成績的60%.終結性評價采用閉卷考試的方式進行,形成性評價則包含隨堂測驗(10%)、課后作業(15%)、課堂討論(5%)、總結反思報告(5%)和小組匯報(5%)等方式.其中,課堂討論、總結反思報告和小組匯報都屬于非標準化答案的考核,能夠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多角度綜合評價和檢驗學生知識掌握及理解運用的能力.

表2 評價方式改革

6 討論與總結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人才培養,關鍵在教師.”師范生作為未來教育的承擔著,肩負著祖國未來教育的使命和責任,因此師范生的培養尤為重要.文中圍繞師范生核心素養培養,從課程內容、教學方法、評價手段等角度進行課程改革,使學生在學科知識學習中增強核心素養,主要特色如下.1)文中立足教學一線,提出具體改革措施.與許多以核心素養培養為主題的論文從大方向上切入,討論“體系”或“模型”的構建[10-17]相比,文中所采取的改革措施具體到課程實施過程中應用的實例,立足教學一線.前者對教育管理者更有啟發意義,文中的研究則對一線教師更具參考價值.2)文中的研究符合地方院校的學情.相比于一流院校在培養學科素養時給予學生充分的自由度[18-21],在普通高校推行探究式教學時往往需要教師更多的引導.文中一方面采用學生喜聞樂見的小故事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促使學生主動探究;另一方面通過多種教學方法和多種考核評價方式,幫助學生學會自主學習.

猜你喜歡
有機化學師范生育人
文化育人的多維審視
育人鑄魂守初心 賡續前行譜新篇
構建“兩翼三維四能”師范生培養模式
高中有機化學高效性課堂教學的策略實踐研究
師范生MPCK發展的策略
高職藥學專業有機化學課程教學探討
有機化學翻轉課堂教學的實踐和思考
淺析師范生PCK知識的構建
進一步完善免費師范生政策
“珠”育人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