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消息寫作在新媒體平臺上的演變

2024-01-19 14:52姜德鋒
法治新聞傳播 2023年6期
關鍵詞:簡訊新聞報道消息

姜德鋒

微博、微信公眾號、短視頻已經成為全媒體時代新聞報道的新軍,同時也是主流媒體走向融合時代的重要發力點,甚至已經成長為“主流新媒體”。三種新媒體的新聞報道樣態、特點和優勢,既源于其自身的媒介技術特性,也是全媒體報道生態中長期選擇和適應的結果。新媒體新聞報道當然有其革命性重構的一面,但梳理它們與傳統新聞報道體裁的同一性和連續性,更有利于理解其本質和規律,進而推陳出新、繼承發揚,全面掌握和駕馭新媒體消息的采寫報道。

消息文體及其常用工具

消息是新聞報道的典型體裁,狹義上的新聞指的就是消息報道。一般公眾對媒體新聞報道的認識與想象,如必須及時、真實、客觀、公正、準確等,也主要是針對消息這種文體而言的,特別是其中的動態消息,后者的任務“是以最快的速度,報道社會與自然界的最新變動,傳遞最新信息”。①消息文體因為簡短,所以寫作速度快,適合于最快地報道客觀事實。

因為適于及時地通報最新發生的事實,所以消息報道富有沖擊力;又因為多強調報道事實本身,所以消息的客觀性強,易為不同階層、不同立場的讀者接受。

美國南北戰爭期間,報紙間的新聞競爭以及電報技術方面的限制,激發了戰地記者的創造力,他們最終發明了消息的導語。即在報道開頭用一小段文字簡明扼要地報道戰況及結果,然后再從頭敘述前線戰斗過程及結局。導語和倒敘的敘述方式的普及,形成了沿用至今并推廣到世界各地的倒金字塔結構。至此,新聞報道形成了一種獨立的文體,從而與文學敘事和講故事等傳統徹底區別開來?!耙驗橛辛藢дZ,新聞才成為一種特殊文體,它不僅是長期以來形成的一種行之有效的規范,更是一種傳播思想?!雹谠诳缥幕瘋鞑パ芯款I域有“高語境”與“低語境”文體之分,消息報道屬于低語境的文本。它以客觀平實準確的文字報道事實,讓人無須聯系更多的背景和因果即可以知曉相關的事實變動。

消息文體報道新聞,實踐中往往借助四種“工具”或稱要素,即新聞背景、直接引語、現場描寫和使用數字。運用這些要素,不僅使消息呈現的事實更加豐滿、生動和可信,而且也能策略性地體現媒體和記者的態度和傾向性,使媒體的主觀立場得以客觀地表達。比如背景材料,既可以烘托突顯事實的原因及新聞價值,也可以隱含記者的解釋與觀點,因此有“藏舌頭的藝術”之稱謂;而使用直接引語則被稱為“借嘴說話”,任何采用的直接引語都是材料選擇的結果,這中間難免不包含記者的愛憎與褒貶,更關鍵的是直接引語是以陳述真實情況的名義表達出來的,可以無形中影響受眾的認知和情感。

同樣道理,運用現場描寫,既能使事實傳達逼真,加大信息量,還原情境,也能表達和激發情緒情感;新聞中運用數字,則可以使事實更加具體、翔實、可信。

參照“簡訊”寫作微博消息

新聞報道實踐中,消息也區分為不同種類,比如一句話新聞、簡訊、動態消息、分析性消息等。

一句話新聞,典型的就是電視屏幕下邊飛過的字幕,它以一句話報道一項具有新聞價值的事件。簡訊則是消息的濃縮,有時甚至連標題也沒有。報紙上往往多條簡訊報道被編輯集納到一個欄目里面,借此增大信息量。在電視新聞中,簡訊往往被歸為一組。一般而言,簡訊是新聞的梗概,電視新聞中的簡訊多由主持人口播,可配以相應的動態畫面。這樣的簡訊不安排同期聲,少有新聞背景的交代,也沒有記者在新聞現場的出鏡報道。

在多媒體時代,微博新聞報道與簡訊類似。報紙簡訊只用一段文字概述事實,微博新聞技術也不支持分段書寫的功能。它一般只以第三人稱視角陳述通報一個事實,雖然五要素齊全,但一般沒有細節的呈現。微博雖然也要有標題設置,但只限于一行題。這與傳統報紙消息復雜的標題結構區別較大,后者往往制作成兩行甚至三行的復式題,甚至還有虛題和實題之分,而微博新聞的標題全部是一行短標題,理論上講也都應是實題。

微博新聞以往有嚴格的字數限制,所以一方面要求如簡訊一樣羅列五要素報道新聞事實,另一方面也形成了碎片化的報道特色,比如一條微博只報道一個事實一個細節,客觀上借助多條、多人、多角度的報道形成有關某一新聞事實的拼圖。此外,微博新聞本身就可視為全媒體新聞,既可以結合新聞圖片、圖表,也可以鏈接音視頻材料。

當然,小身量的微博新聞也不完全是“故事梗概”,也可能呈現一個小的細節,包括主流媒體的時政新聞微博報道也往往如此,形成類似“花絮”式的故事報道。

參照“新聞特寫”寫作短視頻新聞

在傳統媒體時代,特寫兼具消息與通訊報道的一些功能和特征,它以呈現傳神細節或者新聞現場見長?!笆且悦鑼憺橹饕侄?,截取新聞事實中某個最能反映其特點或本質的片斷、剖面或者細節,作形象化的再現與放大的新聞體裁?!雹厶貙懸话銓W⒁粋€生動的、富有意義和人情味的細節,通過回顧背景、現場描寫、直接引語或者同期聲等工具形成生動的報道。從而與長篇大論的報道、與嚴肅刻板的文章形成對照,因其清新簡短、躍然紙上、情理交融而深受歡迎。

在全媒體傳播時代,特寫的上述特色為短視頻承接并發揚光大。在故事細節或者現場新聞的全新呈現方面,短視頻無疑更具優勢。以時政類短視頻為例,它往往選擇新聞事實中最精彩瞬間的畫面、影像,或者最具代表性的同期聲而展開,有時會以文字交代些許背景,有時則干脆直接推出畫面,直接爆出同期聲,先聲奪人,形成短視頻特有的沖擊力,牢牢抓住網民的眼球和注意力。

比如,獲得2021 年中國新聞獎一等獎的短視頻《美方不行待客之道,中方嚴正回應》就是如此。它直接呈現中方代表在中美談判現場的犀利回擊:“你們沒有資格在中國的面前說,你們從實力的地位出發同中國談話?!碑敃r恰逢習近平總書記剛剛提出“平視世界”的論斷,中央廣播電視總臺記者敏銳地意識到,“這句話本身就是具有劃時代意義的消息”,于是不顧現場事發突然,仍緊急攝制了這關鍵一刻。后方編輯團隊則“有意保留現場英文交傳聲音,原汁原味向全球傳遞會晤的真實情況,服務國際傳播”。消息通過總臺面向全球播出后,18 次登上各個社交平臺熱搜,發布后一小時單平臺播放量達4000萬,全網總播放量達23億次。④

再比如,2023年習近平總書記與美國總統拜登會談后話別的一幕,央視制作的短視頻也同樣精彩。視頻呈現的就是兩國元首現場對話,雖然十分簡短,卻張力十足,意涵深遠。

短視頻直陳現場,呈現精彩瞬間或者特色對話,借助平臺和媒體特色而成功傳播。雖然是碎片化的,但其被接受喜愛,離不開全媒體報道的整體效果。短視頻本身雖無背景交代,但它是相關熱點事件報道的一部分、一朵花絮,是其中的高潮。這也體現了全媒體報道中短視頻的分工和站位。它位于系列報道之中,由新聞“華彩樂章”構成。

除了在與新聞特寫的相似點上掌握短視頻新聞外,還可在與傳統消息文體及其播報語態的區別中體會短視頻新聞文案的特點。有學者就曾將時政新聞短視頻與央視《新聞聯播》為代表的新聞報道進行對比,總結出富有啟示的三點區別:一是傳統新聞報道嚴肅、權威,但也不乏刻板,屬于“去個性化敘事”,而短視頻新聞由平臺與媒介屬性決定,呈現鮮明的個性化與風格化;二是傳統時政新聞播報多采用全知視角模式,堅持第三人稱敘事,時政類短視頻則采用以“我”“我們”第一人稱視角的敘事模式,拉近受眾距離,帶動受眾情緒;三是短視頻以輕量化內容弱化宏大敘事,為在最短的時間內制造高潮留住受眾,輕量化內容成為時政短視頻的必然選擇。⑤

參照“分析性消息”寫作微信公眾號新聞

微信公眾號新聞報道寫作中,可以整合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等多種新聞素材,能夠豐富新聞傳播形式和內容,帶來豐富情感體驗。而且公眾號是分眾化媒體,其受眾相較傳統媒體更為清晰,所以新聞報道可以深入結合受眾的需求,發掘事件的新聞價值,提供受歡迎的報道作品。而受眾的各類反饋如閱讀、點贊、轉發等,不僅有助于及時了解傳播效果,更重要的是為優化報道選題、提供適銷對路的新聞產品提供了依據。

微信公眾號新聞雖然在時效性方面比報紙、電視新聞更具優勢,但卻稍遜于微博和短視頻等新媒體平臺的新聞報道,也會受推送期數的限制。在全媒體新聞報道實踐中,公眾號新聞真正的特色和長處是細致和深度,以及隨之而來的思想、觀點和輿論引導能力。有研究者已經指出,“利用微信公眾號推送報道紀實類和觀點評論類文章則更加普遍”,同時認為公眾號的一些觀點評論類的話題,除解讀角度新穎外,還追求建設性、專業性和引導性。⑥因此,全媒體報道中可以參照“分析性消息”進行公眾號新聞的寫作與報道。

分析性消息與報道“事”的新聞有別,它是以傳播觀點、意見為主的消息,“是一種傳播者主觀色彩外化的新聞”,因此也屬于典型的深度報道。同時,其應用范圍又十分廣泛,“新聞分析、解釋性新聞、新聞述評、背景新聞等都屬于分析性新聞的范疇”。⑦

公眾號新聞在文章容量、時效性方面的特點,都決定了其在分析性、深度化報道方面的優勢。許多公眾號新聞都定位于對新聞背景的分析、對新聞事件的評論和對新聞事件趨勢意義方面的發掘,或者從專業高度進行權威解釋,或者從輿論引導方面及時介入。一句話,就是善于提供表象之后的深度信息服務以及知識普及和輿論引導。

比如,公眾號《胡錫進觀察》在2023 年11 月推送的《中美這個重要數據,真不是看上去那么簡單》和《老胡誠懇認為,我們城市里的安檢過度普及了》,就堪稱分析性消息的典型。前者如題所說,其針對的“重要數據”是當時海關總署發布的,通報2023 年前10 個月,中美貿易總值同比下降7.6%,遠低于同期中國外貿增速。當時,這個數據讓“美國正在與中國脫鉤”以及“外資加速逃離中國”的說法又順勢炒成熱點。對于上述輿論,胡錫進及時回應,以公眾號文章進行有力反駁,指出這個數據不能作如此簡單的解讀。首先指出中國利用外資的基本面是穩固的,出現對外資吸引力下降也是實情,對此國家在認真對待,新舉措不斷推出,相關努力是有效果的。然后,一方面主張中國把自己的事情做好,讓經濟增長重新強勁起來;另一方面倡導中國民間需要跟上官方路線,輿論不能鼓動中西社會對立,對西方企業和民眾都應像過去一樣熱情友好,要盡最大努力限制地緣政治分歧向經濟和人文領域擴散。在后一篇文章中,胡錫進針對中國社會大量存在的地鐵安檢,以至高校校門“人臉識別”現象,提出批評性意見。旗幟鮮明地主張增進社會層面的自由和流動,為社會和經濟發展增添活力。

微信公眾號新聞如同分析性消息一樣,除以“觀點、見解”等作為文章的靈魂,以新聞性與客觀性為特色之外,還應發揮數字媒體的優勢,制作穿插各類圖表,強化視覺傳達效果,突出思想性和客觀性。

猜你喜歡
簡訊新聞報道消息
簡訊
簡訊
一張圖看5G消息
淺析如何在新聞報道中彰顯以人為本
Abstract
簡訊
深化“走轉改”在新聞報道中踐行群眾路線
如何讓新聞報道鮮活起來
新聞報道要求真實的細節描寫
消息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