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礦產資源安全巨系統理論方法與實踐

2024-01-19 06:55陳其慎張艷飛邢佳韻龍濤鄭國棟王琨任鑫李振清李強
中國工程科學 2023年6期
關鍵詞:礦產資源子系統資源

陳其慎,張艷飛,邢佳韻,龍濤,鄭國棟,王琨,任鑫,李振清,李強

(中國地質科學院礦產資源研究所,北京 100037)

一、前言

礦產資源的自然屬性決定了資源的稀缺性和分布不均衡性,礦產資源的經濟屬性決定了資源的供應無法滿足需求,礦產資源的社會屬性決定了資源爭奪的必然性。隨著科技的進步,人類所發現和開發的礦產資源越來越多,但全球人口規模不斷增長,資源需求總量不斷增大,爭奪愈演愈烈。當前,世界資源安全形勢是二戰以來最嚴峻的時期。一是應對氣候變化,人類能源革命、技術革命、產業革命快速演變,正對礦產資源需求產生深遠影響[1]。二是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加速演進,國際局勢復雜動蕩,礦產資源安全供應難度加大,安全風險形勢嚴峻[2~5]。美國、歐盟、俄羅斯、日本等密集出臺礦產資源安全保障措施,國際資源博弈烈度陡增,資源安全保障的迫切性達到前所未有的高度[6~12]。

確保礦產資源安全巨系統高效運轉、服務經濟社會發展,是一項復雜性科學難題,也是一項系統工程。長期以來,國內外礦產資源戰略研究者就礦產資源安全問題開展了大量研究,如2000年前后提出的礦產資源安全的定義、機理、框架[13~15]以及適應當時形勢的安全保障戰略,陸續完成了不同礦種的安全評價研究[16~21]。面對新的國際地緣形勢,研究者對資源安全與地緣政治、資源安全與全鏈條管理等問題開展了進一步探討[22,23]。然而,隨著人類科技革命、產業革命不斷演化,國際地緣政治格局日趨動蕩,礦產資源開發利用日益復雜,安全保障的難度不斷加大,常規研究思路和方法已難以滿足新形勢下資源安全保障的需求。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一是礦產資源安全保障理論體系尚未建立,難有系統思維,“只見樹木不見森林”。礦產資源勘查、開發、利用產業鏈條長,涉及領域廣,學者往往只注重于某個環節或某個領域,缺乏系統思維和理論指導。二是缺乏資源安全研究的現代化科技手段,難以快速發現和有效解決問題。在礦產種類不斷擴大、用途不斷增加、產業鏈條不斷延伸、國際間貿易網絡不斷擴張、交易日趨復雜等各種要素不斷交織的情況下,礦產資源安全已成為一個分布于全球的宏大體系,各種因素瞬息萬變,人腦難以直接有效處理。因此,需要利用大數據的方法,監測礦產資源生產、交易、運輸、使用的各個環節,提升決策效率。

系統科學是由錢學森等人提出并被認為是現代科學技術體系的新興科學技術[24~26],在航天、軍事、人體科學、地理科學、社會管理、農業、水資源、土地資源、疫情管理等多個領域得到廣泛應用,支持各領域的產品研發、學科建設、組織管理[27~41];整合整體論與還原論的哲學思想[26],運用定性與定量相結合的綜合集成方法,研究復雜系統的運行機理,進而構建模型并指導實踐。系統科學在多個領域應用并有效提高了各領域的管理效率,是礦產資源安全研究的一把“金鑰匙”。本文將系統科學的研究思想引入礦產資源安全研究領域,建立了礦產資源安全系統工程學研究新方向,以礦產資源安全巨系統為研究對象,研究巨系統結構,抓住巨系統的主要矛盾,刻畫巨系統形態,揭示巨系統的運行機理,建立巨系統模型,評估發現巨系統運轉存在的主要問題,提出礦產資源安全保障優化解決方案,并應用于國家資源安全保障工作實踐。

二、礦產資源安全巨系統的概念與特征

(一)礦產資源安全巨系統的概念

系統科學根據系統的子系統種類數量及其關聯關系的復雜程度,把系統分為簡單系統和巨系統兩大類。在巨系統中,如果其子系統種類繁多且有層次結構、相互之間關系復雜,就稱為復雜巨系統[24~26]。礦產資源安全涉及眾多資源類型、宏大空間分布、超長產業鏈條、巨大產業規模、跨越時空配置、復雜因素影響、層次紛繁多樣,其規模之大、層次之多、影響因素之復雜難以窮盡,符合巨系統的特征。

礦產資源安全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展現出更加突出的系統性和復雜性,具體體現在3個方面。第一,礦產資源產出于自然界,礦產的富集是一種特殊的自然現象,其分布受地質規律控制,呈現出天然的集中性和不均一性,沒有哪個國家擁有自身發展所需的全部礦產資源,這是礦產資源供需失衡和礦產資源安全問題出現的自然基礎,自然因素有其穩定性(不以人力為轉移),同時也有其復雜性(至今尚有大量問題未被研究清楚)。第二,礦產的開發、生產、利用和回收是經濟現象,礦產資源能否被采出變成礦產品并進一步被加工、使用和回收的決定因素是經濟因素,即市場供需因素。礦產品有全球性的市場、區域性的市場和某一個國家、省份的市場,還有期貨市場、現貨市場等。市場變化(主要表現為價格)的復雜性和不確定性,造成了礦產資源安全的復雜性和不確定性。第三,人類社會的不確定性,是造成礦產資源安全系統日益復雜多變的根本原因,是決定礦產資源的自然屬性在經濟中如何表現的核心,包括科技、地緣政治、國家政策、企業行為等多個方面。大國博弈會對全球礦產資源的產業鏈供應鏈體系產生系統性沖擊,帶來全球原有礦產資源安全體系的重構,各方參與博弈主體的政策取向會影響系統的發展方向。當今社會正面臨低碳轉型,碳交易規則正在成為影響礦產品市場的重要因素,低碳轉型的科技發展正在全方位改變全球礦產資源的需求格局。例如,新能源汽車動力電池技術的變化涉及鋰、鈷、鎳、石墨、錳、鎂、鈉、釩等多種礦產資源,高鎳低鈷化的技術趨勢會造成鎳、鈷需求的變化,鈉電池的技術突破有可能改變現有鋰電池的技術格局,這些都造成了礦產資源安全空前的復雜性和不確定性。

礦產資源安全涉及“能源 - 黑色金屬 - 有色金屬 - 非金屬”多礦種,“國內 - 國外”多區域,“勘查 - 開發 - 加工 - 使用 - 回收 - 儲備”多環節,產業規模巨大,“鐵路 / 公路 / 管線 - 港口 / 口岸 - 航線 -海峽”等運輸通道多節點,“資源風險 - 社會風險 -地緣風險 - 自然風險 - 投資環境風險”多要素,地質學、礦床學、采礦學、系統科學、經濟學、社會科學、環境生態學、計算機科學等多學科。礦產資源安全巨系統是在礦產資源的自然、經濟、社會三重屬性共同作用下,各個子系統之間經過長期能量和信息交換而形成的一個有機整體,是一個復雜巨系統(見圖1)。該系統的中心是礦產資源基本的自然屬性,即元素的物理化學性質,決定了元素的分布、生產和使用方式;外圍是經濟社會屬性作用下的多重多維復雜子系統,并與外部環境進行開放的能量和信息交換。礦產資源需求子系統和供應子系統在復雜的科技、政策、金融、貿易等復雜經濟社會因素子系統的共同作用下,不斷相互匹配。當供應有效匹配需求時,系統能夠穩定運行;當系統出現紊亂時,供需匹配失衡,礦產資源安全巨系統運行將出現問題。

圖1 礦產資源安全巨系統概念圖

(二)礦產資源安全巨系統的特征

一是系統性特征。礦產資源安全系統涉及多礦種、國內國外、產業鏈上下游,是一個龐大的巨系統,包括眾多子系統,具有較強的系統性。從礦產資源的屬性上看,礦產資源巨系統包括地質資源子系統、經濟子系統、社會子系統。從資源的供需功能上看,包括供應子系統、需求子系統、市場子系統。從礦種上看,每一個礦種都是一個子系統。從產業鏈上看,資源勘查、開采、冶煉、加工、二次回收等每一個環節都是一個子系統。礦產資源巨系統的子系統龐多,難以窮舉。

二是層次性特征?!暗V產資源安全巨系統”擁有眾多層級子系統,無限延伸。例如,國家子系統下有省級子系統、縣級子系統、礦山子系統、采礦子系統等。且微觀、中觀、宏觀關聯性強,某一項微觀事件的爆發可能會導致一座礦山停產,某一座大型礦山的停產可能會造成某一類礦產供應中斷,甚至會影響某一個國民經濟行業的安全。

三是復雜性特征。礦產資源安全系統的影響因素復雜,包括資源、科技、政策、經濟、社會、地緣政治、自然災害等方面,相互影響、相互作用。例如,資源要素包括資源儲量、賦存條件、礦石類型等;社會要素包括政局穩定性、恐怖主義、社區環境、文化沖突等;自然災害要素包括地震、火山、颶風、極端天氣等。同時,礦產資源安全系統既有系統內部和整體之間的復雜性,又有子系統相互作用的復雜性。

四是開放性特征。礦產資源安全系統與社會系統、科技系統、經濟系統、地緣政治系統、軍事系統以及不同國家資源安全系統是相互作用、相互影響的,存在能量和信息交換,尤其是與其他國家資源安全系統有較強的對抗性或互補性。因此,隨著時間的不斷變化,礦產資源安全系統也在不斷發展變化。

三、礦產資源安全巨系統的結構

(一)礦產資源安全巨系統的層級關系

礦產資源安全巨系統與上下左右系統之間有3種層級關系。首先,礦產資源安全巨系統是更大的系統——國家安全巨系統的子系統,且相互之間有能量和信息交換。其次,礦產資源安全巨系統與經濟安全巨系統、國防安全巨系統、社會安全巨系統、糧食安全巨系統等是同一個層級的系統,地位和作用相同,且相互之間有一定的能量和信息交換。再次,礦產資源安全巨系統是由無數個子系統組成的,子系統下面又有子系統,且相互存在密切的能量和信息交換。

(二)礦產資源安全巨系統的組成結構

礦產資源安全巨系統是在宏觀、中觀、微觀、渺觀等不同尺度上,由資源子系統、經濟子系統、社會子系統三大子系統以及子系統的子系統構成的,且隨著時間的變化,巨系統在不斷發展變化。礦產資源安全巨系統的組成結構可以按照系統的屬性、空間尺度大小、時間維度進行刻畫(見圖2)。從系統的屬性來看,資源子系統可劃分為地質調查子系統、勘查子系統、采選子系統、冶煉加工子系統、應用與回收子系統、儲備子系統、自然災害子系統等;經濟子系統可劃分為產業子系統、科技子系統、政策子系統、需求子系統等;經濟和資源子系統交匯處會出現市場子系統,市場子系統可劃分為定價子系統、物流子系統、倉儲子系統等;社會子系統可劃分為地緣政治子系統、法律法規子系統、戰爭沖突子系統、人才子系統等。從系統的空間維度來看,礦產資源安全巨系統的子系統分為宏觀、中觀、微觀、渺觀等4個尺度,宏觀尺度上有全球子系統 / 區域子系統 / 礦種子系統等,中觀尺度上有國家子系統 / 省份子系統 / 成礦帶子系統等,微觀尺度上有企業子系統 / 礦山子系統等,渺觀尺度上有礦體子系統 / 尾礦庫子系統 / 冶煉廠子系統等;每一類具有相同功能的系統,都可以按照系統的空間維度來進行劃分。從時間維度看,又可分為當前系統、近期系統、中期系統、遠期系統等。

圖2 礦產資源安全巨系統的組成結構

(三)子系統之間的能量和信息交換

子系統之間、層級系統之間有著密切的能量和信息交換,相互影響、共同發揮作用。從資源和社會兩個子系統看,社會子系統對礦產資源安全的影響更加復雜和深刻,資源子系統更多影響的是礦產資源安全系統的底層結構。從需求子系統和供應子系統來看,一方面需求子系統可以影響供應子系統的規模效率;另一方面,供應子系統又會約束需求子系統的規模和效率,通過兩者的能量和信息交換,最終實現需求子系統和供應子系統的平衡。同時,國家間、產業間、企業間也存在不同層次的能量和信息交換,從而形成競爭或合作關系。從下級子系統和上級子系統的關系來看,有著密切的能量和信息交換,會相互影響。

時間維度是在所有尺度上、所有功能子系統都起作用的維度。時間是個連續體,礦產資源安全巨系統是一個處于不斷發展變化中的系統,歷史的因素會在當下起作用,當下的狀態決定著未來的趨勢。突發性的時間因素會造成系統的紊亂,系統內在的調整和運行會使之從紊亂狀態回歸平衡,如果造成系統紊亂的因素過于強烈,則會促使系統重整。當能量和信息交換及時有效時,系統結構會達到最優化,系統的整體功能也會達到最大化,反之則系統結構會趨于不合理,功能會出現紊亂。同時系統具有開放性,隨著系統與外部能量與信息的交流,系統結構和形態也會不斷發生變化。

四、礦產資源安全巨系統的驅動機理

礦產資源安全巨系統是一個有機整體,是在自然、經濟、社會三重屬性共同驅動下,通過各子系統之間能量和信息交換,不斷發展演化并發揮作用。在這個有機整體中,經濟屬性往往具有較強的主動性,會主動作用于自然屬性,可以解釋為由于經濟的發展,帶動自然資源的開發利用。而自然屬性又有一定的閾值,當經濟屬性的需求超過了自然屬性的閾值,自然屬性就會反作用于經濟屬性。社會屬性也往往具有較強的主動性,會主動作用于經濟和自然兩個屬性,可以解釋為由于國家間資源競爭加劇,限制了資源的供應,造成對經濟發展的破壞。在各個子系統之間,各自也存在著不同的驅動機理,需要在未來不斷的去研究拓展。下面從礦產資源的三重屬性對“礦產資源安全巨系統”的驅動機理來進行初步探討。

(一)經濟屬性對礦產資源安全巨系統的驅動機理

從礦產資源的經濟屬性出發,礦產資源的“經濟子系統 - 產業子系統 - 資源需求子系統 - 礦業發展子系統”等多環節存在相互驅動關系,這些子系統間的相互驅動機理,可以用經濟 - 資源 - 礦業發展全周期傳導規律來解釋(見圖3)。一個國家經濟發展的階段和水平決定了礦產資源需求的種類和規模,資源需求拉動礦產資源的開發利用,礦產資源的經濟發展水平和需求規模一定程度上決定著這個國家的礦業發展規模。從農業社會—工業化快速發展階段—工業化中后期—后工業化階段,隨著經濟的發展,產業結構不斷演進,礦產資源需求的種類、結構和規模不斷變化。例如,早期農業社會需要的礦產資源數量極少;進入工業化快速發展階段,隨著人口增長、工業化和城鎮化的快速推進,煤炭、石油、鐵、銅、鋁等大宗礦產資源需求數量快速增加;到了工業化中后期,社會基礎設施建設水平的不斷完善,導致大宗基礎原料礦產的需求逐步達到高位平臺期,但戰略性新興產業的發展又引發了稀土、鋰等關鍵礦產資源需求的上升,且產業結構越完整,所需要的礦產的種類數量越多、規模越大。礦產資源的供應在經濟社會發展的不同時期隨著需求變化而變化,由于礦產資源天然賦存于地表之下,人類勘查、開發礦產資源需要一個相對較長的周期,因此,在需求萌發的初期,礦產資源開發的滯后性造成其難以及時滿足需求,供不應求引發資源價格水平的快速增加,而在工業化中后期,由于資源開發的滯后性,其需求的減少沒有及時反饋至供應子系統,供應子系統的再度滯后造成供過于求和資源價格的下行。礦產品供應和價格的變化導致整個礦業呈現出從“萌芽期 - 發展期 - 轉折期 - 衰退期”的周期性演變。該演變過程揭示了礦產資源安全巨系統中經濟子系統對資源子系統的驅動機理。需要說明的是,這一規律是在假定一個理想的、資源自給自足的走工業化道路的經濟體下提出的規律,在實際環境中,其系統間相互作用的過程要更加復雜。

圖3 經濟 - 資源 - 礦業發展全周期傳導規律

為進一步剖析產業子系統與礦種子系統的演化機理,在系統研究美國、日本等發達國家歷史數據信息和經驗的基礎上,總結提出了資源 - 產業“雁行式”演進規律,揭示了單礦種子系統、產業子系統之間的相互作用機理以及礦種子系統的演化規律。從巨系統的角度看,不同產業在不同的經濟和技術背景下,需要不同種類和不同數量的礦產資源,典型工業化國家產業發展遵循建筑→冶金→家電→機械制造→化工與汽車→電力→計算機、電子→新能源、新能源汽車→航天軍工→其他新興產業的由低級到高級的“雁行式”演進順序,而支撐每一產業發展的主要礦產資源的消費峰值到來的時間以及相關礦業行業發展頂峰到來的時間也隨之同步演進[43],即遵循鋼鐵、錳、釩等→鋁、膨潤土、葉蠟石等→鉻、銅、鎘等→鎳、鎢、鉬等→鉛、銻、鉑族等→鎵、鉍、銦等→鋰、稀土、螢石等的演進序列,各產業及相應礦產資源消費峰期整體呈“雁行式”演進(見圖4)。該驅動機理揭示了礦產資源安全巨系統中產業子系統對礦種子系統的驅動機理。

圖4 資源 - 產業“雁行式”演進規律

(二)自然屬性對礦產資源安全巨系統的驅動機理

自然屬性在一個國家礦產資源安全的基本結構中起決定作用,即礦產資源的稟賦狀態,如我國的稀土、鎢等資源較為豐富,在滿足本國需求的同時還可以出口,參與他國的礦產資源安全系統,而我國的鉻資源高度稀缺,只能通過進口來滿足需求。不同國家的資源稟賦會形成不同的礦業發展狀態,也會決定不同國家保障礦產資源安全的手段和方式。例如,日本、英國等國家由于資源匱乏,約束了礦業的發展,限制了國內礦產資源的供應,不得不依賴進口、儲備、循環利用、節約利用、替代等手段解決資源安全問題,從而整體影響了其礦產資源安全系統的結構和狀態。而加拿大、澳大利亞等國家資源豐富,不但能滿足本國需求,還可以供應全球,因此其礦產資源安全系統與其他國家的安全系統具有較大的差異[42]。這些例子充分體現了礦產資源的自然屬性對礦產資源安全巨系統的驅動作用。

(三)社會屬性對礦產資源安全巨系統的驅動機理

社會屬性對礦產資源安全的驅動關系極其復雜,其中國家礦產資源安全子系統演進以及國家礦產資源安全子系統之間的競爭博弈,是社會屬性對資源安全驅動的一個重要體現。具體可以表現為,在礦產資源的有限性、分布的不均一性以及資源市場的壟斷性的背景特征下,一個國家隨著經濟發展和綜合實力的不斷提升,其保障安全的需要意味著其不僅要發展國內礦業,還要在全球范圍內獲取資源,發展其境外的礦產資源供應鏈體系,因而其礦產資源安全系統勢必與他國產生競爭,地緣政治、軍事、金融、科技、政策等手段都會成為與他國競爭博弈的手段。如果具備相近實力的競爭主體大于2個,就會造成國際礦產資源供應鏈的不穩定性和不確定性,此時各個國家需要不斷調整自身的礦產資源安全系統結構和狀態,以適應新的形勢(見圖5)。地緣競爭會演化成礦產資源的競爭,礦產資源的競爭是地緣競爭的重要體現。當前,世界各國均在調整本國的礦產資源戰略政策,也是適應新的形勢不斷調整其礦產資源安全系統狀態的表現。

圖5 礦產資源供應鏈安全演變規律

五、礦產資源安全巨系統的研究方法:礦產資源安全系統工程學

針對礦產資源安全巨系統復雜性科技難題,研究團隊借鑒錢學森的系統論思想,提出了礦產資源安全研究的新思路:首先,以系統思維,構建礦產資源安全保障理論體系,揭示客觀世界中礦產資源安全巨系統的結構形態、驅動機理,建設知識模型;其次,參照知識模型,構建大數據平臺開展仿真實驗研究,反復迭代逼近真實,得出優化結論;最后,將研究結論和建議反饋到決策主體,由決策主體通過調整政策、規劃等手段最終來調節優化客觀世界的資源安全巨系統。整個過程既要以系統思維研究整體問題,又要借助現代化技術手段仿真模擬客觀世界,還要將仿真結論在還原論思想指導下應用于客觀世界,將理論和實踐、整體和局部、定性和定量、時間和空間有機結合起來,是一項系統工程,該研究方向即為礦產資源安全系統工程學。

(一)以系統思維研究構建礦產資源安全保障的理論知識模型

以礦產資源安全巨系統為研究對象,采用系統思維方法研究和剖析巨系統的主要結構,研究子系統間相互運行的作用機理,形成礦產資源安全的理論知識模型。以我國的礦產資源安全保障實踐為例,為對礦產資源安全進行動態仿真、模擬、監測,首先確立我國礦產資源安全的總體目標,即在任何狀態下都能夠經濟、足量地滿足國家經濟社會發展對資源的總體需求。研究我國礦產資源的需求子系統,分析需求的主要礦種及其影響因素,總結隨著經濟社會發展和產業結構變化,我國礦產資源需求隨之發生的趨勢性變化特征;其次,研究我國礦產資源安全的供應子系統,包括我國礦產資源的稟賦特征、礦產資源供應鏈特征和產業鏈特征;依次地,研究全球礦產品市場子系統、我國礦產品市場子系統,全球地緣政治、產業政策、中國政策、環保等社會子系統。一級子系統間的相互作用構成子系統間關鍵指標相互影響的作用鏈,這些作用鏈將構成我國資源安全保障的理論知識模型,指導礦產資源安全巨系統的動態仿真和預測。

(二)構建基于大數據平臺的仿真實驗系統

礦產資源安全巨系統的研究需借助大數據、云計算和人工智能技術,將包含理論研究形成的子系統間關鍵指標相互影響的作用鏈轉變成知識圖譜,并讓系統不斷地進行深度學習、迭代、仿真實驗,使系統反復迭代逼近真實,以期實現平臺的智能化運行和決策指導(見圖6)。以我國礦產資源安全研究實踐為例,將礦產資源安全的歷史本底數據及其復雜的影響因素數據集成,構建礦產資源安全巨系統大數據平臺,經過反復實驗和迭代構建形成一個虛擬的資源安全運行巨系統,當外部事件發生時,如局部的沖突事件發生,系統可以自動化運行事件的演化規率和對資源安全系統的影響概率、影響規模及損失,并給出系統響應的最優策略。

圖6 礦產資源安全巨系統的研究框架

(三)積極推動政府決策與反饋

巨系統的仿真結果需要反饋至外部世界,指導外部世界的實踐。因此,一個國家的礦產資源安全巨系統平臺需要由國家部門組織專家力量進行建設和運行。系統運行的結論和建議要及時反饋到決策主體,由決策主體通過調整政策、規劃等手段最終來調節客觀世界系統。決策部門需要根據決策的建議做頂層設計,由各級政府部門、科研機構、行業協會、地勘單位、礦業企業統一協作,通過科技研發、工程建設、產品進出口貿易等手段,完成頂層設計的任務目標。在決策執行過程中,會形成一個評估和反饋機制,現實世界的反饋信息要進一步在系統中進行模擬,進而及時調整決策的方向,最終實現由決策主體通過調整政策、規劃等手段調節客觀世界系統,保障國家的礦產資源安全(見圖7)。

圖7 礦產資源安全巨系統的管理決策實施框架

(四)研究實踐

長期以來,筆者研究團隊堅持以系統性的思維研究礦產資源安全問題。一是不斷探索礦產資源安全巨系統子系統之間的運行和驅動機理[42~44]。二是高度重視整體性研究。例如,在全礦種的優選評價上,提出了戰略性礦產二維評價技術,為國家首次厘定戰略性礦產目錄奠定了理論技術基礎[9]。又如,為了綜合衡量一個國家的礦產資源安全狀況,提出了總需求、總供應和總體對外依存度、通道依存度的概念和評價方法,提出了圍繞整個供應鏈條的綜合評價理論技術[45]和全鏈條的保障戰略建議。三是始終堅持圍繞礦產資源安全不同空間和時間維度下各個子系統開展精細化研究,如在石油、鐵、銅、鋰、鈷、鎳等單礦種,美國、日本、歐洲、俄羅斯、印度、中亞、非洲和東南亞等重點國家和地區,重點礦山以及重點企業等不同維度上開展精細化研究,并已初步搭建了全球性礦產資源安全巨系統大數據平臺。研究成果在中國工程院“礦產資源強國戰略”[46]、“國家關鍵礦產及其材料產業供應鏈高質量發展戰略”[47]兩項咨詢項目中得到了系統應用,對自然資源部“全國礦產資源國情調查與潛力評價”項目起到了理論支撐,并將進一步在國家礦產資源增儲上產、區塊出讓等重大工作中發揮作用,更好保障國家礦產資源安全。

六、結語

本文針對礦產資源安全復雜性特征,將礦產資源安全整體作為一個系統,提出了礦產資源安全巨系統的概念、特征、結構和運行機理,構建了基于大數據平臺的礦產資源安全巨系統研究的方法論,提出了礦產資源安全系統工程學研究新方向。礦產資源安全巨系統概念和理論技術體系的提出,一方面是基于當下日益復雜的國際環境,另一方面是基于筆者研究團隊多年研究經驗的集成性思考,有利于應對我國當前復雜嚴峻的資源保障形勢,系統提升我國礦產資源的安全保障能力。

錢學森認為,復雜的總體協調任務不可能靠一個人完成,因為他不可能精通整個系統所涉及的全部專業知識,這就要求以一種組織、一個集體來對這種大規模協調活動進行統一指揮[29];提出了總體設計部的思路,成功指導了我國軍事、國防、航天等各個部門的科技研發。在當前形勢下,我國礦產資源安全巨系統問題的解決,也需要配備由相關的戰略專家、各級決策主體和智能化平臺組成的總體設計部,協調多部門、多主體,協調局部利益與整體利益、短期經濟利益與安全利益、生態利益與安全利益等多種利益主體,能夠依靠智能化平臺動態監測、預警國家礦產資源安全狀況,提出實時決策,共同保障國家礦產資源安全長治久安。盡管如此,礦產資源安全巨系統的研究框架還需繼續發展和深化,力爭建成虛擬礦產資源運行巨系統,以科學、高效、及時、智慧地應用于礦產資源安全保障的實踐和決策。

利益沖突聲明

本文作者在此聲明彼此之間不存在任何利益沖突或財務沖突。

Received date:September 17, 2023;Revised date:October 26, 2023

Corresponding author:Chen Qishen is a research fellow from the Institute of Mineral Resources, Chinese Academy of Geological Sciences.His major research fields include mineral resources investigation and evaluation, security and management. E-mail: chenqishen@126.com

Funding project:Project of China Geological Survey, Ministry of Natural Resources (DD20211405, DD20230040); 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 (42271281)

猜你喜歡
礦產資源子系統資源
不對中轉子系統耦合動力學特性研究
基礎教育資源展示
GSM-R基站子系統同步方案研究
一樣的資源,不一樣的收獲
資源回收
我國礦產資源保護法律制度完善路徑分析
駝峰測長設備在線監測子系統的設計與應用
自然資源部發布《中國礦產資源報告(2018)》
哈薩克斯坦礦產資源使用法將作重大修改——哈薩克斯坦《礦產資源與礦產資源使用法典(草案)》解析
資源再生 歡迎訂閱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