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交互式設計理念下的高校景觀空間設計研究

2024-01-20 05:37時賀敏
有色金屬設計 2023年4期
關鍵詞:景觀設計景觀師生

時賀敏,王 璇

(常州大學美術與設計學院,江蘇 常州 213000)

0 引 言

在快速發展的信息時代下,景觀環境逐漸從功能性轉向高品質體驗,在設計時要摒棄以往只偏向于視覺感官的游賞式景觀設計。在這種情況下,將交互設計的概念引入到景觀設計中,從人的需要著手,為風景的觀賞帶來更多的樂趣,同時還能從多個視角提高人與景之間交互的深度,滿足人們更深層次的要求。在交互思想的指導下,校園景觀的設計目的是為了提高景觀與人之間的互動程度和體驗感,讓人與環境相互融合,人與人之間具有互動性并形成交互式空間,由此可以更好地滿足師生的心理和生理需求。

1 高校景觀設計與交互設計的概述

1.1 高校景觀設計的概述

高校景觀是一種特殊的物質文化,它不僅僅是一個功能復雜的綜合體,還具有一定的象征意義,反映出學校的精神風貌和價值取向。高校景觀還顯現著學校的發展歷程、發展方向、價值觀念、文化氛圍等,是學校最具有活力的地方,也是進行娛樂交流,人文互動的主要場所,它擔負著學校的人文、歷史和社會價值等重任,因此不僅要注重解決基本欣賞功能,還要通過物質景觀提升高校的娛樂價值、教育價值、審美價值、生態價值、道德觀念、心理氛圍等,營造一個文明、舒適、優美、輕松、多功能、多層次的綠色校園學習環境。事實上,大學的景觀設計本身就對它的服務對象進行了界定,也就是更多地為教師和學生提供服務,對人們的物質和精神感受都進行了充分的考慮,從而使教師和學生,學生和學生之間的交流和互動得到了充分的滿足。因此,景觀設計是著重于人文要素,使得其空間與周圍環境、生態、人群等緊密地結合在一起。

1.2 交互設計的概述

交互式設計是一種互動交流的形式?;釉O計與傳統的設計不同,它的概念是注重使用者的體驗性,從開始到結束都要將使用者的期待和體驗都考慮進去,它的基本目標是要滿足人們的工作、學習和生活需要,可以讓使用者在進行體驗的時候既有便利性、互動性,又有娛樂性、趣味性,還可以讓使用者在體驗的時候擁有不同的感官感受。通過主體人和被設計對象的相互溝通,產生一種新的經驗,使設計超出了傳統的概念范疇。交互設計的思想已深入到人們的日常工作和生活之中,并與各種現代信息化、數字化技術相結合,在提升產品的服務與品質方面發揮著重要的作用。

交互設計又分為“行為交互”與“精神交互”。行為交互,指人作為一個主體與客體進行相互作用,解決人機之間的溝通障礙和促進人機和諧。精神交互,就是在這個物體上,關注用戶的行為、習慣、感受等,滿足他們的各種情感需求,讓體驗者產生一種心理上與精神上的共鳴,讓用戶獲得良好的情感體驗和人文關懷,真正體現出以人為本。它可以是哲學、人文、歷史、文化、生活、社會等方面。

1.3 交互設計理念在高校景觀中的應用

疫情的突然到來阻斷了人員之間的流動,在高校內更要注重人與人交往的生理距離及心理距離,這種現狀加速了我們對改善校園公共景觀環境的思考。在高校景觀設計規劃中,人們真正注重的不單單是場所,而是師生在其中的體驗感。景觀設計促進人、景觀、環境之間的關系,而交互設計是探析人與物品或者產品之間的聯系,兩者都是以人為主要服務對象,注重平衡人與環境的關系,所以兩者之間是有共性且相輔相成、和諧統一的。交互設計與校園景觀設計的巧妙結合,安全健康、趣味生動、豐富多元地開展活動,創造一個更加多樣有趣的大學生學習交流環境,利用交互設計的方式對校園景觀環境空間進行細節設計,充分增強人在景觀中的情感境界[1],給予參與者更直接的感受與啟迪,進而拉近人與景觀的距離,

在高校景觀設計中,可以借助互動裝置、數字技術等的行為交互體驗等方式進行人與景的互動,如沉浸空間、數字沙盤、聲音感應、燈光感應等與景觀元素相結合,調動師生的感官,以師生為主體,以景觀為載體,以交互為手段,豐富景觀結構,加入互動行為,增強空間中的感知維度,進而能由內到外地全方位關照師生的學習與生活需求[2]。

2 交互理念下的高校景觀設計應用原則

2.1 人性化原則

人性化是一種理念,它旨在滿足人們在日常生活中所需的基本功能與美觀的同時,更多地考慮到人們對生理和心理上的體驗和感知,從而為他們提供更加舒適安心的服務。人性化在設計的形式和內容中創建了一種“以人為本,人景交互”的設計風格,使得整個設計在總體上都滿足了以人為主體的概念和要求,最大限度地滿足人們在生理和心理上的感知需求[2]。在大學的景觀設計中,應該對師生的生活方式和學習方式有一個全面的認識,對滿足師生校園的需求進行調查研究,用設計的方式來滿足校園文化建設的需要,同時也要考慮到師生的各個方面的需要,堅持以人為本來規劃校園的景觀,體現出原創性和趣味性,這樣才可以創造出一個具有人性化的教育空間。

2.2 情感化原則

交互設計中要遵循的的情感化原則就是以人的情感體驗為設計導向,以滿足人的情感需求為評判標準[2]。人的情感是多樣的,通過對景觀不同的設計,使人們感受到不同的情感表達方式,產生心理情緒,如身臨其境、情境交流、文化熏陶等,既能調動人在景觀環境中的積極性,又能促進人與自然的和諧相處。

2.3 互動化原則

學校是一個以師生為主體的小型社會,以校園內的公共空間為主要活動空間。在此基礎上,結合校園的地理環境、歷史文化、發展歷程等方面,將校園景觀融入“互動性”理念,豐富師生交往與學習的內容與形式,更好地闡述與展示校園景觀交互設計,達到對學生進行文化培養與藝術熏陶的目的,從而為學生們的互動提供一個溫馨舒適的校園空間[3]。

3 建設校園交互式景觀的設計策略

3.1 運用細節設計提高感官體驗

在交互的園林設計中,可以利用人的視覺、嗅覺和觸覺作為主要的表現形式,以一種直觀的信息傳達方式,來達到人和景觀空間之間的交互作用。人的感知能力是天生的,在各種感覺經驗中,人們能對周圍環境進行有效的認識。

在視覺體驗上--利用師生必經的景觀路徑,在一些醒目或者節點的地方,規劃植物的種植,利用綠葉植物與花卉的搭配組景呈現出自然的線條、體態、色調的藝術美感,用其自然的交互性引導,使它可以由一個景觀小景的點、線、面完美呈現出與眾不同的藝術效果,來讓師生們積極主動地接觸到生態自然[4]。而且植物的自然色彩對人的身體和精神都有治愈的作用,自然生態本來的豐富色調,在提升校園空間的活力與美觀方面起到了無可取代的作用。

在嗅覺體驗上--通過花草的芳香氣味的釋放促進人與花草的積極互動。此外,在進行植物景觀規劃的時候,還可以利用其香氣的特征,對花卉植物的功能模塊進行劃分,使景觀布局多樣化與規范化,從而有利于參與者與生態植物景觀的互動。

在觸覺體驗中--在進行景觀的植物組景設計時,要與其所在地形相結合,利用植物景觀、山石造景的高低錯落,創造出具有空間感與層次感的生態休閑空間,讓學校的師生能夠多角度、近距離地與校園景觀進行接觸。同時,還可以在文化廣場、活動中心、健身空間、休息區域等一些經常被人們使用的地方,再加上一些可以用來休憩的椅子,增加落腳的契機,可以讓人們有更多的機會去接觸到生態環境中的植物。

3.2 運用文化氛圍引起情感共鳴

在交互景觀設計中,應能夠產生情感的共振,實現人與園林景觀的情感交流。其中,情感內涵包含著多種要素,如歷史要素,記憶要素,人文要素,文化要素,感知要素等等。

交互式的景觀設計能夠利用對景觀中各個組成元素的感知和體驗,在參與者的內心引發出情感共鳴,在無形中形成一種情感互動,將參與者與景觀之間的距離拉近,進而增強了情感交流的深度。同時,在交互式園林設計中,也應充分考慮到不同群體的情緒需求,創造出具有差異性的情緒體驗空間,從大到小,從局部到細節考慮,以豐富人與風景的情緒互動。

可運用文化氛圍引起情感共鳴:例如將高校的歷史文脈和目標群體的記憶元素加以符號化,抽象概括運用到景觀設計之中,使空間環境體現出學校的精神氣質;在文化展示墻記載校園的有關歷史人物或歷史事跡,從而感受校園文化與歷史文脈;在活動廣場進行文化性的雕塑小品的個性化設計,考慮視覺欣賞以外的功能性作用與互動性作用;在景觀配置上加入一些集休閑、休憩、學習、娛樂于一身的裝置藝術作品等,使學生在休閑娛樂時也能感受到文化熏陶。使參與者在交互景觀的環境中受到思想啟迪或者心靈上的感悟,收獲新奇與愉悅。景觀敘事中思想與情感的交融會使受眾者產生情感共鳴,引發更強烈的情感交互體驗。

3.3 堅持以人為本理念開展互動活動空間

單一的校園公共空間無法同時滿足大學生實踐與交流的多樣化需求,為此,在對校園的園林交互空間進行設計時,應將每一處景觀有機結合,形成一個復合的功能區域,即進行開放型、半開放型及封閉型空間設計的結合,為學生提供休閑娛樂的互動性空間,為探索安全、健康的校園景觀設計方案提供新方法、新思路。

在交互性的概念下,園林設計的側重點是:怎樣豐富園林的交互性,豐富什么樣的交互性,從而來提高參加者的愉悅感,以這些需要為基礎:①要確保景觀空間能夠滿足用戶的基本生活方式,調查與研究師生的性格特征和偏好,在場地中設擺放一些造型夸張、具有一定趣味性的互動性設施等;②采用多功能的空間組合、配置交互性景觀設施等不同的景觀形式,使交互設計裝置為人們的互動活動提供機會,打造一個集“教育+文化+科技+展示+休閑+娛樂”為一體的景觀空間,使不同需求的師生都可尋找到合適的空間,滿足其多樣化的需求,提高人與景、人與人之間交流互動的頻率;③利用科學技術手段,使景觀交設計更為現代化與高端化[5]。例如,使用虛擬技術,讓體驗者身臨其境,在虛擬場景和實景之間進行互動;通過多媒體互動技術,讓參觀者和景觀之間更易于溝通,達到情感上的互動;通過互動感應技術,用聲音或者動作來控制物體的形態,使其色彩或者動態發生變化。

綜上,可利用合適的尺度,科學的布局,合理的植物配置,創造出一個具有不同尺度的休閑活動空間,使人景交互可以順其自然。通過一個豐富多彩、趣味盎然的景觀空間,來促進學生和老師們的戶外交流、空間體驗以及其他多樣化的行為。同時使景觀設計科技化,來達到人景互動的目的,創造出新穎的景觀體驗,提高人們的使用興趣,打造出一個多樣化的動態交互空間。

4 結 語

應對信息化時代的快速發展,景觀設計需要更多的新技術、新概念和新思想,以更好地滿足人們對景觀環境的欣賞需求。同時,要注重景觀設計中的文化內涵,提高其深度和廣度,以滿足人們對精神文化的追求。當人與景之間的互動成為一種良性的互動,才能使景觀空間的價值得到持續,人與自然達到和諧共存,此時交互式景觀設計也應運而生。將交互式設計融入景觀創作中,可以實現景觀研究與多學科交叉的融合,結合多媒體手段,以多元化形態呈現出來,提高景觀的活力與生命力,也加強了人與景觀的互動聯系[6]。交互設計在景觀中應用研究,使現代景觀設計有了更多發展的可能性,對于滿足人們對美好生活的需求有重要的發展意義[5]。

猜你喜歡
景觀設計景觀師生
作 品:景觀設計
——《勢能》
景觀別墅
初中歷史教學中師生的有效互動
火山塑造景觀
巧用景觀設計和諧中的一致化
沙子的景觀
包羅萬象的室內景觀
色彩在景觀設計中的應用
高科技園區景觀設計探討
麻辣師生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