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明齋囈語十則

2024-01-20 12:13曾如影
中國篆刻 2023年12期
關鍵詞:美術字直板禮器

曾如影

關于臨摹普遍的觀點是要臨得像,這個像的概念是什么呢?首先是形似,然后才是神似??墒?,我們翻閱歷史上很多名家的臨作,怯怯地說臨得不像的也不少,而且這類臨得不像的還能流芳百世呢。這個不像的概念是什么呢?首先是形不怎么像,其次是神也不怎么像,再次是太像臨帖的書家自己的風格了。諸如何紹基臨摹《張遷碑》、八大山人臨摹《蘭亭序》等。也有說法,臨摹最高的境界就是這種三分形似原帖,三分神似原帖,三分像臨摹者自己。臨摹有否統一標準?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不知,把歷史上凡是名家臨得不像的都劃歸于意臨妥否?如此考慮的話,就怕初學者也把基礎底座還沒打牢固的三不像臨作也美其名曰意臨??傊?,我覺得臨摹應該在堅守原帖的氣質精神上,加入臨摹者自己對原帖的理解,批判性地付諸實踐。

臨摹是扮演古人的手段,人云亦云,亦形亦神;在臨摹基礎上的創作,那是吸收、消化的漸變過程;然后進階創作,不再只是古人之形神,返璞歸真,靈魂拷問自己:“我是誰?”如此思考,當及堂奧。

古代篆刻手,無一不是書法能手。當代社會分工越來越苛刻,連藝術專業性的事情也是十分細化,分類斷層對傳統藝術的傳承來說,可不是件好事。藝貶為匠,會因社會環境的改變和人的習慣形成自然的惰性而茍成事實。明其理,爾后能奮起,當不為遲。透過刀鋒看筆鋒,筆法不通很大程度上阻礙了刀法的豐富性。

曾如影書

《禮器碑》是東漢隸書的典型代表,線條瘦硬挺勁而不失溫潤豐盈,結體縝密而不失張弛有度。不可否認,《禮器碑》是研隸之典范,但是,《禮器碑》高度成熟的規整性似乎無意中誤導了不少學習者,包括在嶺南書法史上有一定地位的吳子復,也把《禮器碑》的規整性“導航”成美術字化。凡學《禮器碑》者,還真不得不提高警惕美術字化。

有點固執地認為,凡是寫碑這一路的書法家,筆性都是比較好的,天賦都是比較高的。碑碣在常人眼里是蓬頭襤褸的,講究的是氣質,并非人見人愛的俊男俏女類型。以氣質感染人,不只是需要體格外貌、手上功夫,精神面貌的升華才是至關重要的,“腹有詩書氣自華”是也。以粗獷吸引人,以奇崛打動人,以稚拙感動人,這些高難度動作既是常規動作,也是規定動作。

封泥不是印,但是,可以借鑒封泥拓片入印,擴大取法范圍。同理,篆刻不是書法,書法包含了篆刻,可以透過刀鋒看筆鋒。藝術的互通性促進了藝術的豐富性??痰兜臎_切互換之間所產生的斑駁面塊、纏繞線條,所體現出的拙巧虛實、斷連轉折,讓人感受到天然去雕飾的藝術美。

“羨慕嫉妒恨”美術專業人士,不是“羨慕嫉妒恨”其美術專業水平有多好,而是,“羨慕嫉妒恨”美術專業人士跨界書法從來都是那么的優秀。學美術的人學書法,描形能力常優于他人。能寫文章的人學書法,理解能力一般會強于別人。

寫碑者,必有才情;碑寫得好者,并非只靠才情;“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臨池功夫是靠時間積累出效果的。

工穩一路的篆刻并不是唯規整,細朱文不是唯直板,于規整里求欹側,于直板中表趣味,這才是高端的工穩。

書法流行史就是一部歷史的縮影。與時俱進的書法風氣具有鮮明的時代特征,與當時的社會環境、文化背景息息相關、密不可分。六朝文明輝煌燦爛,在科技、文學、藝術等諸方面均達到了空前的繁榮,書法方面尤甚。魏晉“二王”父子的橫空出世,堪稱書法史上的高峰。

曾如影書

猜你喜歡
美術字直板禮器
勤學苦練迎比賽
1949-1999 年美術字視覺之美
直板清管器與管壁間摩擦阻力的模擬研究
當代陶瓷禮器創作中的多元化審美趣味
數學期末測試題(二)
古代隸書硬筆臨摹字帖(一)
民國時期美術字設計研究
初中美術課件制作初探
乒乓球直板橫打技術特點與應用前景分析
論新泰周家莊遺址春秋時期青銅禮器墓的等級性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