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堅持不懈 領悟書法

2024-01-20 12:13
中國篆刻 2023年12期
關鍵詞:行筆收筆筆畫

胡 奕

20 世紀70 年代,還是孩童的我看到大街上或遒勁或流暢的招牌字,便渴望有朝一日自己的書法也能如行云流水,落筆生花,興趣就此萌芽。當時,學習書法的困難是毋庸置疑的,中小學沒有開設書法課程,也沒有校外培訓機構可供學習,就連新華書店售賣的字帖品種也是屈指可數,親朋好友中也找不到可供幫助指導的“高手”。因此,小時候的我練字進步十分緩慢,但沒有放棄,還是堅持了下來。

回顧幾十年的書法之路,一步一步踏踏實實走來,不斷地臨摹碑帖,苦練基本功。我早年的書法練習以唐楷為主,先從顏真卿《多寶塔》入手,然后學鐘繇、王羲之的小楷??瑫缶毿袝?,學過《蘭亭序》《圣教序》《蜀素帖》等。近年來,學習草書較多,以孫過庭、黃山谷草書為主。從臨帖到創作,從入門到熟練,無一不浸潤著幾十年的心血與汗水。

書法往往與繪畫是密不可分的,學生時代的我對繪畫的興趣并不亞于書法。自參加工作后業余時間有限,只能偶爾動筆畫畫,更多的時間用在了書法上,因為我認為繪畫創作需要更多的時間和精力,往往無法利用碎片化的時間,而書法可以。我感覺到,書法的用筆往往可以借鑒繪畫的用筆,特別是國畫中的寫意水墨畫。水墨畫的枯、濕、濃、淡,抑揚頓挫的筆觸特點,以及節奏、韻律的把控,給書法,尤其是行草書帶來了無限的創作靈感。

毛筆書 《小窗幽記》一則

靈感的出現往往在于有意無意間。1990 年我買了一部機械相機——海鷗DF-1,從此對攝影產生了濃厚的興趣。照片的構圖、色彩運用與繪畫是相通的,沒有人會懷疑。那么,跟書法有無關聯呢?我曾經拍攝過殘荷,沒有花只有枯葉的殘荷,我認為照片中殘荷的“點”“線”“面”宛如書法中的點、線、面。通過點、線、面有機組合,畫面就富有節奏,富有韻味。攝影作品能表現點、線、面,書法作品何嘗不能呢?攝影作品能表現虛實關系,書法作品又何嘗不能呢?只要有足夠的藝術積淀,書法的創作靈感完全可以得益于繪畫、攝影。

有了靈感,不管是毛筆書法,還是硬筆書法,作品其實都離不開“古法”和“個性”?!肮欧ā彪x不開對傳統的挖掘和汲取,而“個性”是以獨特的審美視角來審視和提煉傳統,加以融會貫通,為我所用。

同時,作品離不開“形式”和“內涵”。作為講究形式感的書法藝術,強調視覺效果十分必要,同時必須重視作品的耐讀性,有細節的刻畫。但要做到既好看,又耐看,其實很難,這就超越了技法層面。作品的形式、章法、字體等特征,都可以模仿,這些字內功夫很多人不缺少,缺的是內涵,缺的是字外功夫。創作不僅要看字內功夫,更要看字外功夫。作品的創作難于盡善盡美,作品或多或少暴露不足是一種必然,而這種不足或者說缺憾會給作者帶來動力。缺憾未必就是缺點,盡善盡美存在于人們的理想之中,善與美的標準不盡相同,只要作者在創作過程中按照自己的審美去表現,就沒什么遺憾了,不足之處可以在下一次創作中加以彌補,這個過程就是在之前的基礎上得到藝術提升,作品的格調可能會無意于佳而佳。如此堅持不懈,一定能對書法產生自己的領悟。

書法不是畫,卻有畫的魂魄;書法不是舞,卻具舞之神韻;書法不是音樂,卻體現音樂的旋律;書法不是搏擊,卻注重閃轉騰挪的技巧;書法不是造物,卻營造天地八荒的萬千氣象。

毛筆書 墨?,幉萋?/p>

6.橫折折撇

由兩個橫撇聯結而成,通常是由有對比變化的形態組成,如“及”字中,第一個橫撇是橫長斜而撇短直,第二橫下斜且短,撇長弧,上折用方,下折圓轉。

鉤的種類很多,常常以某一筆畫名稱命名。寫時要注意“平、銳、滿”,意即鉤的主體筆畫與出鉤之間要有提按變化,方向改變時常須調鋒,出鋒要尖銳、犀利,形體要飽滿,“永字八法”稱鉤為“趯”,強調鉤要先蓄勢,再迅速出鋒,如人之跳高,必先蹲而后突然起跳。行書鉤畫要寫得圓潤流暢,與其他點畫呼應感要特別強烈,最忌出鋒遲鈍凝滯。

1.橫鉤

橫鉤的書寫是橫末帶鉤,先寫橫,角度略平,收筆向右按,稍駐后向左下果斷出鉤;鉤身宜短,鉤勢向字心,勿朝下。

2.豎鉤

由豎之末綴以鉤。豎法與垂露豎相仿,豎末收筆時向右下方略按后,中指推筆向左上方鉤出,出鉤爽健飽滿,沉著痛快,出鉤角度較平。

3.彎鉤

寫法與豎鉤相近,有一定的弧度,恣態更加柔美。自左上方向右下方落筆,弧行向下后漸轉向左下,出鉤較平,或略向左下拖出,如“乎、好、存”。

4.斜鉤

整個筆勢自左上向右下傾斜,故稱斜鉤,又稱“戈鉤”或“玉鉤”。寫法是切入后頓筆,向右下由慢漸快行筆,上部較直,下部有一定弧度,收筆時向右按,然后向上方鉤出。

5.臥鉤

臥鉤又稱心字鉤,落筆自左上向右下切入后弧勢行筆,繼而再向右行筆,形成向上環抱之勢,稍頓后向左上鉤出。此鉤較為難寫,注意落筆不能按頓,是切入;筆尖接觸紙面后,行筆由輕到重,作弧線運動,鉤應向字心方向出鋒。

6.橫折鉤(一)

橫與豎鉤的連寫,橫稍短,豎較長,出鉤向左上。字內筆畫較多或字形偏長的字,大都用此鉤法。橫與不同的豎鉤組合可產生不同的造型,如內擫、外拓、直立三種,如“丹、洞、青”等字。

7.橫折鉤(二)

一般豎鉤內筆畫較少,字形宜矮的字用此種鉤法,又稱“勁弩”。寫法先切落寫橫,形態稍長,頓筆后向左下行筆,收筆時出鉤有力,鉤尖直對字心。

8.橫折鉤(三)

此鉤橫短豎長,主要特征是橫和豎均呈斜勢。寫法類似橫折鉤(一),豎呈自右上向左下斜,短橫略向右下斜。

9.豎彎鉤

豎彎鉤是豎彎末加鉤,有豎長橫短和豎短橫長兩種。豎與橫交接處要略快,圓潤飽滿,橫較平,不能弧度太大,出鉤向上,要挺拔有力。豎短橫長的豎彎鉤,豎畫可以略向左下斜。

10.橫斜鉤

橫與斜鉤組合稱橫斜鉤。橫上斜,斜鉤先向左下內切后弧行向右下,向上出鉤。

11.橫折彎鉤

橫與豎彎鉤組合稱橫折彎鉤,橫略上斜,豎向左下斜,彎轉后寫橫,橫畫平而長,出鉤向上,如“屹”字。

12.橫撇彎鉤

橫撇彎鉤將一折一鉤組合在一起,橫上斜,撇短斜,與彎鉤連寫,形態較小。

13.橫折折折鉤

橫撇與橫折鉤組合成橫折折折鉤,橫長撇短,橫折鉤則橫短豎長,出鉤較平,如“盈”字。

14.豎折折鉤

豎折折鉤由豎和橫折鉤組成。橫、豎有長短、角度的變化。首豎最長的宜取直勢,折鉤最長的首豎向左下傾斜,短橫上斜,折鉤向左下斜。出鉤處對準豎與橫的折筆處,如果三個組成部分均取斜勢,要斜中求正。如果橫最長,豎則短而輕巧,折鉤斜且形短。

猜你喜歡
行筆收筆筆畫
硬筆書法運筆技巧(中)
硬筆書法運筆技巧(下)
第二講 基本筆畫寫法
筆畫相同 長短各異
——識記“己”“已”“巳”
有趣的一筆畫
收筆筆法勢和收筆筆法分析研究
軟硬兼施(二)
找不同
王羲之《蘭亭序》與趙佶《千字文》筆法之比較
一筆畫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