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式現代化進程中高質量科技創新體系建設
——以遼西北地區為例

2024-01-21 18:52孫海濤
關鍵詞:西北地區中國式產學研

佟 瑤,孫海濤

(1.渤海大學 馬克思主義學院,遼寧 錦州 121013;2.渤海大學 旅游學院,遼寧 錦州 121013)

黨的二十大擘畫了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宏偉藍圖,提出要完善科技創新體系,堅持創新在我國現代化建設全局的核心地位等重要論斷[1]35。此外,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2035 年遠景目標綱要(以下簡稱“十四五”)[2]也指出了創新在我國現代化建設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科技自立自強作為國家發展的戰略支撐。這充分說明了科技創新在中國式現代化進程中的重要性。

遼西北地區處于華北、東北、蒙古高原的交界處,包括朝陽、鐵嶺、阜新這三個區域。作為東北經濟圈的重要節點和京津冀鏈接東北的重要通道,遼西北地區的現代化發展程度遠低于大連、沈陽等城市。

2023 年初遼寧省頒布《遼寧全面振興新突破三年行動方案(2023—2025 年)》(簡稱《方案》),依托“十四五”后三年的重要窗口期,提出中國式現代化的遼寧實踐,推動遼寧全面振興新突破?!斗桨浮吠菩泻?,遼寧各地吹響了大干三年、奮斗三年以實現建設中國式現代化新遼寧的號角。

本文以遼西北地區為例,論述了中國式現代化的進程中科技創新在相對落后地區應如何發展建設,發揮其最大效能,從而進一步激發遼西北地區的科技創新活力,為遼西北實現區域現代化注入不竭動力。

一、中國式現代化進程中高質量科技創新體系建設要求

建設高質量科技創新體系是中國式現代化的題中應有之義,貫穿于中國式現代化的全過程??萍紕撔麦w系是一個復合概念,它是在知識社會新環境下,由知識創新體系、技術創新體系、現代科技引領的管理創新(制度創新)體系三大體系相互滲透,互為支撐,互為動力,以及所形成的科學研究、技術研發、管理與制度創新的新形態[3]。需要從建設目標、建設方法、建設理念上把握中國式現代化高質量科技創新體系的建設要求。

(一)建設目標上要求突出共同富裕

共同富裕是社會主義的本質要求。中國式現代化進程中高質量科技創新體系建設目標上必須突出共同富裕,就是要通過高質量科技創新將社會財富這塊蛋糕既要做大,更要分好,才能在人口規模巨大的國家中實現真正的共同富裕。

首先,將蛋糕做大,即高質量的科技創新推動社會生產力的發展。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提出“加快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是推動高質量發展的必由之路”[4]的重要論斷,實現了對馬克思主義科技發展本質論的極大豐富。

科學技術通過解放發展生產力,提高勞動生產率,從而積累社會財富。例如,智慧農業是鄉村產業振興的重要方式,也是科技創新在農業應用上的具體體現,通過科學技術創新不斷地增強農村經濟的快速發展。

其次,將蛋糕分好,即通過科技創新實現精準資助,促進社會財富的公平分配,不斷縮小差距。例如,政府和社會慈善機構都可以通過現代化科技創新手段,通過對低收入人群的收入進行精準調查評估,進而實現對社會財富進行精準分配,提高分配效率,推進共同富裕。

(二)建設理念上彰顯以人為本

中國式現代化是人口規模巨大的現代化。黨領導下的高質量科技創新體系建設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必須彰顯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既要堅持以人為本,服務于人,又要打造一支能夠運用現代化科技手段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高質量人才隊伍。

首先,科技創新要為人民服務。為人民服務是貫穿中國共產黨科技工作的主線。

2018 年5 月28 日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國科學院第十九次院士大會、中國工程院第十四次院士大會上提出“要把滿足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作為科技創新的落腳點,把惠民、利民、富民、改善民生作為科技創新的重要方向”[5]。隨著第四次工業革命的到來,人工智能、物聯網、云計算等改變了世界格局,更改變了人類的生活和生產方式。中國式現代化進程中的高質量科技創新體系的建設要始終堅持符合廣大人民群眾的利益,堅持科技創新成果由人民共享??萍紕撔率聵I也要始終堅持解決社會發展不平衡不充分的問題,要致力于滿足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

其次,科技創新要服務人才隊伍建設,不斷強化人才支撐,持續培養更多科技創新人才。學校要利用科技創新手段推動基礎設施建設轉型升級,為受教育者提供現代化的教育環境和教學硬件設施,使優質教學資源打破時空限制,實現互聯互通,幫助受教育者能夠接觸更多優質教學資源。打造產學研一體的綜合培養平臺,不斷提升科創人才培養質量,培養更多可以運用科技創新技術實現我國現代化建設的科技人才。

(三)建設方法上堅持統籌協同

中國式現代化進程中的強化統籌協同是科技創新體系建設方法的重要要求,既要統籌協同好科技創新體系與自然的關系,也要解決發展不平衡不充分的問題,在發展中不斷縮小區域之間的差距和領域之間的不平衡。

首先,堅持統籌協同科技創新體系與自然的關系。與西方資本優先的現代化不同,我國的發展堅持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這既源于中華優秀的傳統文化,也源自馬克思主義生態自然觀的核心。中國古代就提倡“天人合一”,對自然資源要采之有時,用之有度。新時代便有“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內在要求?!盵1]49-50同時,馬克思曾在《資本論》中多次告誡人們不能離開自然條件抽象地談論勞動和勞動的價值,再次證明人類的科技創新離不開自然。我國在科技創新的征程中必須堅持科技創新體系建設,其實施過程要遵循統籌平衡的要求。

其次,堅持區域間科技創新體系的統籌協同。我國目前區域間的科技創新體系建設仍有很大差距,如我國沿海與內陸,東部與西部,城市與鄉村相比,普遍來說,前者的科技創新體系建設得更加完善,科技創新水平也更加顯著。因此,在中國式現代化的進程中必須堅持統籌協同的要求,科技創新體系建設完備的區域要帶動科技創新體系建設欠缺的區域,形成聯動效應,以實現各區域之間科技創新體系建設平衡。

最后,堅持科技創新體系建設的統籌協同,就是要在中國式現代化進程中積極調動政府、社會、學校等多方力量,以“共同富?!睘槟繕?,遵循“以人為本”的理念要求,實現科技創新體系在多個領域進行高質量的建設,努力實現核心科技從0 到1的飛躍。

二、高質量科技創新體系建設賦能遼西北地區的價值蘊意

(一)促進產業轉型升級

科技創新是促進產業轉型升級的重要動力,也會加快推動遼西北地區產業轉型升級,形成產業轉型升級新格局。首先,促進了遼西北地區以裝備制造業為核心的“老字號”產業,通過科技創新向更加智能、綠色等方向轉型升級;以石化、冶金、建材等原材料及深加工行業為主的“原字號”產業通過科技創新向產業鏈、價值鏈中高端發展。其次,利用科技創新刺激遼西北地區“新字號”產業,推動新型產業快速發展。在中國式現代化的背景下,實現遼西北地區通過科技創新促進朝陽、阜新、鐵嶺產業轉型升級的同時,也推動中國式現代化的產業結構逐步向中高端演化轉型。

(二)助推經濟高質量發展

遼西北地區的企業是當地經濟發展的重要動力,也是推動本地區科技創新的主力軍。企業運用科技創新手段,提高勞動生產率,生產更多新產品,推動本行業或者相關行業的生產力進步;也可以憑借其在市場中的敏感程度,將科技創新轉變為市場所需要的產品和服務,促進科技創新成果轉化,以此來實現遼西北地區社會財富的積累和經濟高質量發展。

(三)推動生態文明建設

推動科技創新以更好賦能生態文明建設,是中國式現代化進程中科技創新發展的重要原則。以生態脆弱的遼西北為例,科技創新推動了遼西北地區重點生態系統保護和修復??萍际侄问惯|西北防風防沙固土工程建設有新成效,“十三五”期間遼寧省政府管護遼西北草原沙化治理工程區4600 平方千米[6]。此外,科技創新還可調節經濟增長和生態文明建設的和諧關系??萍紕撔麻_啟了能源革命的道路,如阜新打造清潔能源供給地、建設零碳園區等,還使“傳統黑色能源”城市逐步向“新型綠色能源”城市轉型等。同時,科技創新可以實現重點行業節能降碳和污水治理,進而加快了遼西北地區生態文明建設。

(四)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資本主義科技創新本質上是服從和服務于資本追求剩余價值這一目的的”[7],而中國式現代化進程中的科技創新最終目的就是要造福國民,發揮其為人民服務的效用。遼西北地區高質量科技創新體系建設既要提高人民的物質生活水平,滿足人民吃穿住行的需要,也要不斷豐富人們的精神世界,更要使二者相協調。通過科技創新,實現人民生活質量新的飛躍。

三、遼西北地區科技創新體系的現狀

(一)科技創新企業的現狀

“十四五”期間,遼西北三市相繼出臺《朝陽市“十四五”科技創新規劃》《鐵嶺市“十四五”科技創新規劃》《阜新市“十四五”科技創新規劃》。此外,2023 年遼寧省提出了三年開啟全面振興的征程,為遼西北地區科技創新體系建設開辟了新路徑。在政府的支持下,企業的科技創新環境正逐步改善,近些年創新企業的數量不斷增多。近年來,遼西北地區的科技創新企業數量有一定增長。2022年朝陽市新增注冊科技型中小企業240 家,高新技術企業35 家,其中雛鷹、瞪羚企業共30 家[8]。鐵嶺市高新技術產業規模不大且多數屬于科技型中小企業,截至2023 年6 月,鐵嶺市新增科技型中小企業23 家,同比增長360%[9]。截至2022 年,阜新市共有高新技術企業總數達到113 家,科技型中小企業注冊登記數達到328 家,備案雛鷹、瞪羚企業總數達到80 戶[10]。從科技創新企業的數量來看,遼西北地區的科技創新大環境比以往有明顯改善,但仍存在一些不足之處。將遼西北地區科技創新企業與沈陽市科技創新企業的數量進行對比,可知遼西北地區科技創新企業建設數量較少。據統計,截至2022 年6 月底,沈陽科技型中小企業數量達到13 850 家[11],這直接導致地區生產力水平的差異。此外,遼西北地區企業還存在科技創新意愿不夠足、企業科技創新激勵不足,一些企業更面臨著資金和政策缺位的狀況等問題。這些都在中國式現代化進程中對遼西北地區科技創新體系建設有阻礙作用。

(二)科技創新平臺現狀

科技創新平臺作為匯聚各種創新要素聚集地,是增進產學研緊密結合的重要依托,是中國式現代化進程中建設高質量科技創新體系的重要支撐。近些年,遼西北地區科技創新平臺建設取得了一定成就,但總體來看,科技創新基礎較為薄弱,省級以上的科技創新平臺數量較少。2021 年朝陽市擁有各級各類創新平臺31 個,其中國家級研發平臺2 個、國家級服務平臺1 個[12]。截至2021 年,鐵嶺市的省重點實驗室數量共3 個,占全省總量的0.67%;擁有省級專業技術創新中心12 個[13]。依據2023 年5 月阜新市科技創新平臺數據顯示,全市擁有省級重點實驗室13 個;省級專業技術創新中心25 個,國家級大學科技園1 個[14]。

(三)科技人才現狀

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人才是第一資源”[1]33,在中國式現代化進程中實現高質量科技創新體系建設,科技創新人才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目前,朝陽市存在的科技創新人才短缺和高層次人才缺乏等問題,仍是制約該市企業技術創新能力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原因。

據相關數據統計,截至2022 年12 月,鐵嶺市全年專業技術人才知識更新2.7 萬人[15],該市人才政策還有待進一步優化?!笆濉逼陂g,阜新市擁有“十百千工程”百人層次稱號的1 人,擁有“興遼英才計劃”創業領軍人才1 人、“興遼英才計劃”創新領軍人才1 人,被譽為第七批遼寧省優秀專家1 人[16]。

可見,遼西北地區的科技創新人才匱乏,人才聚集的吸引力不強。此外,遼西北地區也存在科技人才嚴重流失等問題,這些因素都是制約遼西北地區科技進步的重要原因。

(四)產學研融合現狀

學校、企業和科研機構三者協同發展,形成創新合力,有利于增加企業與學研機構的共同利益,也有利于遼西北地區生產方式優化和產業結構的轉型升級。加強產學研的深度融合是中國式現代化進程中全面振興新遼寧的重要舉措。從產學研聯盟的建設和科研成果轉化等情況來看,近3 年,遼西北的產學研相互協作程度雖有一定提升,但與其他發達城市相比仍有很大差距。據相關數據統計,在2023 年第1 季度中,朝陽市有65 項科技成果,是2022 年同期的1.5 倍[17]。此外,該市2022 年再建實質性產學研聯盟106 個,推薦省級典型實質性產學研聯盟28 家,申報數量位列全省第4[18]。鐵嶺市構建省級典型類實質性產學研聯盟12 個,科技成果本地轉化應用15 項,實施“揭榜掛帥”科技攻關項目3 個[19];2022 年,阜新新組建實質性產學研聯盟49 個,其中向省廳推薦典型聯盟23 個、提升聯盟26 個[20]。

四、高質量科技創新體系的建設路徑

遼西北地區老字號和原字號多、新字號少,經濟發展與人口、資源、環境承載能力的矛盾日益突出,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對科技創新的需求十分強烈,尤其在提出全面振興新突破以中國式現代化建設新遼寧的政策后,使遼西北地區實現高質量科技創新體系建設勢在必行。

(一)打造科技創新新環境

營造優質的科技創新環境是遼西北地區在中國式現代化進程中實現高質量科技創新體系建設的重要通道??萍紕撔颅h境的營造,不僅是對科技創新的基礎設施、創新資源等環境進行改造,也是實現政府政策、人才等環境向更有利于科技創新和成果轉化的方向進行改造。持續推進遼西北地區的產學研建設深度,有利于改造升級“老字號”產業向智能升級轉化,深度開發“原字號”以做深農產品加工產業鏈,培育壯大“新字號”以加快遼西北地區戰略性新產業和高技術產業發展。

1.提高政府對科技創新的支持。政府是宏觀調控的主體,負責科技創新工作規劃。首先,政府的科技創新政策對于鼓勵科學發展及技術進步有一定的作用。在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征程上,要發揮政府政策的導向作用。遼西北地區政府要加強對科技創新的支持,通過加大政府對科技創新的重視和資金投入,尤其是提高研究與試驗發展(R&D)的投入強度,促進高層次科技創新人才隊伍建設,并且提高全社會科技創新的積極性。通過制定激勵政策來鼓勵企業創新,加強產學研融合發展,從而加大科技人才培養與引進力度、豐富科技人才的激勵措施等。其次,還要研究制定政策保障機制,為科技創新保駕護航。最后,遼西北地區政府要為高校和研究機構等提供一定的科研經費支持,以此來創造遼西北地區科技創新的肥沃土壤,形成支撐科技創新氛圍。

2.強化企業科技創新主體作用。強化科技創新的主體作用是用中國式現代化建設高質量科技創新體系的內在要求。

首先,強化遼西北地區科技創新的主體作用,優化企業科技創新的政策與環境,加速各類創新元素向企業內部聚集,不斷壯大企業的規模。

其次,企業應加大對科技創新的投入,實現企業關鍵核心技術領域的突破,激發創新動力,完善企業科技創新的硬件設施。同時,也要對企業的科研人員給予薪酬激勵,激發科研人員的研發熱情。

再次,增強企業擔當。企業的科技創新能力有所提升后,要增強企業的社會責任感,帶動其他企業共同提高科技創新能力。

最后,發揮企業產學研主導作用。積極利用企業現有資源與高校和科研機構溝通、合作,加快科研成果在企業轉化,提升企業成果吸納能力。

3.優化高??萍紕撔鹿ぷ鞣諊?。首先,做好高??萍紕撔鹿ぷ鞯捻攲釉O計,這是學??蒲泄ぷ鞯那疤?。校領導要重視學校的科研工作,加大科研經費投入,完善基礎設施建設,加強與校外企業聯系,提高產學研融合程度。其次,加強教師的科研素養,既要發揮自己在科研賽場的作用,也要培養學生的科研意識。最后,學生要加強自身專業技術知識的學習,以市場為導向,不斷提升自身科研素養。此外,還要加強高校知識產權意識,讓師生的科技創新成果有所保障。

(二)建設科技創新成果轉化新路徑

建設中國式現代化科技創新成果轉化新路徑并不是要拋棄和背離原有路徑,而是在融合新理念和新科技的基礎上實現對原有路徑的創新發展。通過在遼西北地區建設科技創新成果轉化大平臺,達到加強實質性產學研聯盟建設、最大限度實現科技成果轉移轉化的目標。

1.建設科技創新成果轉化大平臺。建設中國式現代化的科技創新大平臺,是實現高質量科技創新體系建設的重要途徑,也是解決技術與市場脫節問題的重要舉措。平臺之大,要使平臺規模大也要使平臺產生的效果大。

首先,要突破遼西北地區科技創新成果轉化平臺地域限制,打造以聯通本地區為基礎,省際交流溝通合作為導向,拓展國際聯系為延伸的大規??萍紕撔鲁晒D化平臺,不斷加大遼西北地區科技成果轉化平臺對地區科創領域的牽引力,更好助推遼西北地區科技創新體系實現高質量發展。

其次,建設大數據分析平臺,通過大數據了解企業的需求,實現需求在線對接,將中小型企業的科技創新需求與高校、科研機構實現精準對接,減少科研成果轉化的成本。此外,還要加快推動遼西北地區高校專業化國家技術轉移機構建設,加快推動科技成果轉移轉化。

2.加強實質性產學研聯盟建設。實質性產學研聯盟是指由企業牽頭,聯合高等院校、科研機構等,以企業的發展需求和各方的共同利益為基礎,建立具有法律約束力的契約、有明確市場目標的技術創新聯合體,發揮各自優勢,形成強大的科技創新合力[21]。高校、科研機構作為科技創新成果的策源地,擁有人才資源、設備資源等優勢,能夠精準捕捉到市場的需求。企業作為科技創新成果的使用者,負責將科技創新成果轉化為實際的生產力,形成合作共贏的新局面。加強實質性產學研聯盟建設,必須堅持企業牽頭當盟主,推動企業成為科技創新需求的主體。加強三者之間的溝通與協作,企業、學校、科技機構必須共同奔赴市場,各司其職,成為真正意義上的創新聯合體。如,2022 年朝陽緊抓大學院所進園區、進企業,加強產學研聯盟建設,“最終大學院所實現185 項科技成果轉化”[18]。

(三)建設科技創新人才新體系

中國式現代化的高質量科技創新體系建設要以人才強國戰略為重要支撐,聚天下英才而用之。堅持黨管人才原則,完善科技人才激勵政策,搭建人才交流平臺,實現高校人才定向培養,以此來實現遼西北地區科技人才體系建設,進而推進科技創新體系的高質量發展。

1.堅持黨管人才原則。習近平總書記指出:“黨管人才就是黨要領導實施人才強國戰略、推進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22]。

在新形勢下,我國必須運用馬克思主義唯物辯證法原則,堅持黨管人才政策,以中國式現代化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首先,要鼓勵廣大科研工作者積極投身于科研工作。其次,政府要大興調研之風,到科研工作者工作當中去,及時發現當前遼西北地區科研工作者所面臨的急難愁盼問題并及時給予解決。最后,遼西北地區政府也要打開用人思路,打破“五唯”的傳統用人觀念,推動實用性人才和實用性產業上下的雙向奔赴。

2.完善人才激勵機制。堅持頂層設計,整體謀劃,不斷提高激勵制度的系統性和科學性。出臺相關政策,逐步提高廣大科技工作者收入水平,不斷增加科技成果轉化收益,增加科創預算在政府財政預算中的比重。堅持“本地扶持”和“外部引入”相結合,在做好深入發掘本地區科創資源工作的同時,也要制定優惠政策,吸引優秀科創團隊落戶遼西北。以政府為引導,營造輕松良好的引進環境。堅持“以人為本”的基本原則,針對科研人員落戶的痛點難點問題,及時予以解決。簡化項目申報和資金扶持的環節和管理,減少科創人員的事務性壓力,將科創人員的主要精力集中在科研攻關和技術創造上,不斷提高科研人員的獲得感和滿足感,真正在人才層面實現身處遼西北、服務遼西北、奉獻遼西北。

3.營造科創文化氛圍。以大力弘揚遼西北地區科創精神為指引,培養新時代科創人才為導向,在全社會營造一種創新向上的積極氛圍。讓優秀的科創人才和科創團隊進校園、進課堂、進企業、進院所,通過樹立科創典型榜樣教育,激勵青年學者和科創人員奮發向上。既要加大對科技違規違紀行為的查處力度,也要加強知識產權保護,還要不斷激發科研人員的積極性和創造性。

4.建設人才交流平臺。搭建科技人才溝通交流平臺,為高層次科技人才開設溝通綠色通道。充分發揮互聯網功效,構建科技創新人才交流平臺。通過共享科技創新學習課程實現知識共享,通過構建高端學術交流平臺實現學術交流。此外,遼西北地區相關部門要召開經常性的學術會議,邀請全國科技創新專家做學術報告,多方位實現科技人才交流平臺的打造,推進科技人才新體系建設。

5.推動人才定向培養。目前,遼西北地區的高校數量較少,朝陽1 所、鐵嶺4 所、阜新2 所且只有1 所本科院校,這就要求高校注重教育質量,根據設立學科的性質和人才需求對學生進行定向培養。除了要求學生的理論知識過硬,學校還要與企業進行對接,為學生打造高質量實習實訓平臺。根據學生的專業方向,讓學生進入當地企業或相關科研機構進行實習實踐,將所學的理論知識運用到實際中,在實踐中不斷提升自身科技素養。提升高校人才培養質量,讓更多的高校人才服務于遼西北地區的科技創新事業。

猜你喜歡
西北地區中國式產學研
精益求精產學研 繼往開來朝陽人
中國式民主
近60年西北地區森林資源變化分析與思考
不要讓中國式焦慮,廢掉了你的孩子
三集一體機在西北地區適用性分析
完善轉化機制 推動產學研融合
紡織摘獎項目產學研居多
中國式失敗
西北地區首屆課博會在寶雞召開
學前音樂教育專業產學研人才培養模式探討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