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促進小涼山易地搬遷大型安置區永續發展

2024-01-21 09:51秦利民陳思奇杜小三
中共樂山市委黨校學報 2023年6期

秦利民 陳思奇 杜小三

摘? ?要:馬邊彝族自治縣大型安置區在2019年建成搬遷后,創新開展“333”工作法,持續在產業培育、黨建引領、戶籍改革、治安防控等方面發力,基本實現了“搬得出、穩得住、逐步能致富”的目標。通過實地調研和走訪座談發現還存在一些問題亟待化解:防止返貧仍需持續努力、就業穩崗任務依然繁重、保產增收客觀制約明顯、全面融入難以一蹴而就、社會治理仍有明顯短板。分析其存在的原因主要是:就業需求已變,就業供給難變;生產環境已變,生產方式難變;生活環境已變,鄉風習俗難變;社會環境已變,治理對策難變。為此,要穩住當前,謀劃長遠;提升素質,多方就業;發展產業,增收致富;移風易俗,全面融入;綜合治理,永續發展。

關鍵詞:安置區;易地搬遷;馬邊彝族自治縣

中圖分類號:D632.4;F32? ? ? ?文獻標識碼:B? ? ? ? doi:10.3969/j.issn.1009-6922.2023.06.015

文章編號:1009-6922(2023)06-101-08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貧困人口很難實現就地脫貧的要實施易地搬遷,按規劃、分年度、有計劃組織實施,確保搬得出、穩得住、能致富?!保?]為了進一步梳理馬邊彝族自治縣易地搬遷集中安置區的工作舉措,總結取得的階段性成果,摸清存在的具體問題,促進小涼山易地搬遷大型安置區永續發展,在市、縣兩級鄉村振興局的精心組織安排下,課題組對馬邊彝族自治縣易地搬遷集中安置區搬遷后續情況進行了專題調研。課題組設置調查問卷,開展實地調研,調查搬遷群眾57戶,在此基礎上通過認真梳理歸納,以期助力實現搬遷群眾“穩得住、有就業、逐步能致富”目標,奮力寫好易地扶貧搬遷“后半篇文章”。

馬邊彝族自治縣易地搬遷大型安置區包括兩個集中安置點。一是建設鎮彝山人家安置點。該安置點于2019年建成搬遷,占地面積1萬平方米,建有住房6棟、168套(75平米的有60套,100平米的有108套),共安置煙峰鎮、梅林鎮、三河口鎮搬遷群眾168戶913人(有監測對象6戶26人,脫貧不穩定戶3戶17人、突發嚴重困難戶3戶9人),已消除風險4戶20人,此安置點2022年人均純收入為12636.57元。二是雪口山鎮曙光社區安置點。該安置點于2019年建成搬遷,占地面積33876.4平方米,建有住房20棟381套(120平米的有66套,100平米的有183套,75平米的有90套,50平米的有27套,25平米的有15套),營業性用房36套,集中安置本鄉鎮7個村375戶1844人,現有監測對象6戶29人(脫貧不穩定戶4戶19人、突發嚴重困難戶2戶10人),已消除風險2戶11人,2023年3月新增脫貧不穩定戶1戶3人,此安置點2022年人均純收入13325.8元。

一、創新舉措

近年來,馬邊彝族自治縣將易地搬遷后續扶持納入鄉村振興戰略總體規劃和基層治理重要課題,建立完善市縣領導聯系大中型集中安置點后續幫扶機制,制定出臺了《馬邊彝族自治縣2022年易地扶貧搬遷后續扶持實施方案》等一系列政策,創新開展“333”工作法,持續在產業培育、黨建引領、戶籍改革、治安防控等方面發力,確保每個易地搬遷集中安置點有1項致富發展產業,真正實現“搬得出、穩得住、逐步能致富”。

(一)強化“三項機制”,防止規模返貧

1.強化動態監測機制。健全行業部門信息共享共用機制。2021年醫保、教育、民政、住建等12個部門開展風險預警信息推送4次,累計反饋鄉鎮醫療自付超一萬、新增低保、因災住房受損等部門風險預警信息14924條;2022年1—7月,馬邊彝族自治縣衛健局、醫保局、教育局等17個部門推送風險預警信息6024條。實行“四級”排查機制,2021年以來累計開展集中排查9次。截至2023年7月底,易地扶貧搬遷戶中有監測對象99戶481人,其中脫貧不穩定戶75戶373人、突發嚴重困難戶24戶108人(已銷號64戶),做到防止致貧返貧精準監測,確保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

2.強化跟蹤幫扶機制。堅持問題導向,圍繞4108戶18572人易地扶貧搬遷戶,瞄準風險戶制定《馬邊彝族自治縣防止致貧返貧基金使用管理辦法(試行)》,對因病、因殘、因災等意外變故出現返貧致貧風險的家庭因戶施策精準制定幫扶計劃,分層分類落實就業、教育、醫療等幫扶措施。截至2023年7月底,累計兌現行業救助資金843.4908萬元。

3.強化責任落實機制。每月分析研判,縣級部門每月報送預警信息和行業幫扶成效,鄉鎮每月報送幫扶工作進展,縣鄉村振興局每周提取系統數據,并及時報告。季度督導調度,每季度圍繞大中型集中安置點防止返貧動態監測和幫扶工作、易地搬遷后續管理治理、產業發展等重點內容全覆蓋開展綜合督查。年度考核獎懲,將防止致貧返貧監測幫扶作為鞏固拓展脫貧成果和后評估重點工作,納入縣委鄉村振興戰略重要考核指標,對發現問題定期通報、重點約談,對工作推進滯后、問題整改不力的扣減目標分,壓實鄉村兩級、行業部門和幫扶干部責任。

(二)突出“三項重點”,促進增收穩定

1.重點突出特色產業培育。立足茶葉、竹筍、青梅、獼猴桃、冷水魚、優質畜禽等六大生態資源,構建“6+X+6”扶貧產業發展體系,培育龍頭企業、專合組織、家庭農場等500余個,配套建設易地扶貧搬遷集中安置點茶葉、青梅等產業基地20個,覆蓋搬遷人口2430戶10677人,推進區域連片開發與群眾增收整體聯動,搬遷群眾人均增收2000元以上。

2.重點突出就業扶持保障。實施農村勞動力轉移和農村致富帶頭人培訓工程,開辦電工、焊工、彝繡技能培訓班55期,就業技能培訓覆蓋搬遷群眾3400余人;依托東西部協作、對口援彝,聯合建設“扶貧車間”3個,提供就業崗位150余個;累計安置公益性崗位4089余人次,引導易地搬遷群眾到縣外務工2500余人,67個集中安置點搬遷戶縣域內就近就地就業2167人,實現戶均增收4800元以上。

3.重點突出治理體系建設。建立縣領導聯系大中型集中安置點后續幫扶機制,開展“彝樂新居”示范帶創建工作,探索推行“治理專干+治理組長+管理委員會”模式,出臺《關于推進易地扶貧搬遷集中安置點后續治理工作方案》。便民服務機構設置在集中安置點一線,新設便民服務點48個,科技巡回服務隊6支,實現再生育申報等64項便民事項“出門就辦”,打通服務群眾“最后一公里”。把規范紅白事宜操辦和“尼木措畢”祭祀活動、治理早婚早育作為突破口,推廣應用積分制和清單制,印發移風易俗宣傳手冊3萬余份,引導簡辦紅白喜事900余起,勸止“尼木措畢”祭祀活動12起。

(三)建強“三大設施”,提升服務質效

1.建強基礎硬件設施。堅持“實用夠用”“缺啥補啥”原則,聚焦集中安置點路、水、電、廣場、化糞池、微田園、廣播、網絡等基礎配套設施,累計投入7.2億元實施基礎設施、公共服務等項目156個,全面完成搬遷脫貧村剩余掉邊掉角73戶搬遷戶工作,推動傳統彝家山寨向社會主義新型農村社區轉變。

2.建強鄉村旅游設施。按照“出門即旅游”理念,依托彝家新寨、易地扶貧搬遷等項目,造點成珠、串珠成鏈,建設“靈秀無雙”兩河口、永樂光輝特色小鎮和雪口山溫泉漂流“千戶彝寨”等特色小鎮,建成AA級景區3個,帶動發展星級農家樂、達標民宿24家,2021年實現旅游綜合收入14.6億元,搬遷群眾人均增收2000元以上。

3.建強生活服務設施。針對群眾最關心的就近就學、就醫和養老等需求,積極爭取項目資金,完善幼兒園、衛生室和老年人日間照料中心各51個,建成電商服務點80個,聘請67名“童伴媽媽”做好留守兒童關愛,落實51名“簽約醫生”上門服務,滿足就近就學、就醫和養老等需求,搬遷群眾生產生活水平得到有效提升。

二、主要問題

通過調查發現,集中安置后續扶持工作存在一些主要問題,具體表現在:

(一)防止返貧仍需持續努力

1.個別群眾自我發展能力不足。2023年初以來,馬邊彝族自治縣2個大型安置區組織“社區干部+治理專干+樓棟長”開展“網格式”防止返貧常態化監測幫扶排查,新增監測對象1戶3人(脫貧不穩定戶),低于監測收入標準(7500元)的搬遷群眾“紅卡戶”1戶,高于監測收入標準10%以內的“黃卡戶”9戶,高于監測收入標準10%低于30%的“藍卡戶”73戶,高于監測收入標準30%以上的“綠卡戶”460戶。個別搬遷戶因年老、殘疾、大病等因素導致家庭缺乏勞動力,收入較低,有的存在下降趨勢,增收難度較大。調查顯示,搬遷戶中2022年家庭人均純收入低于8000元的有16戶,相比2021年增加3戶,2022年家庭人均純收入低于集中安置點平均數且收入下降的有3戶。

2.新的生產生活資料獲得難。集中安置區群眾搬遷前主要從事簡單的農業耕作和外出務工,搬遷后傳統生計方式依然時時刻刻影響著搬遷群眾的生產生活。一是在遷入地獲得耕地難。因遷入地土地早已承包出去,要想調整出來重新給予搬遷戶耕種的可能性很小。二是分戶建房難。經調查,29戶搬遷戶因搬遷后結婚、新生兒等因素,家庭人口增加,原有住房面積不能滿足需求。按相關土地政策規定,分戶后才能新申請宅基地,但戶籍政策規定有住房才能分戶,兩項政策互為前提,現實中無法實施,導致搬遷群眾分戶難、建房難。三是舍棄遷出地生產資料難。搬遷群眾受小農經濟思想的影響,認為耕地是農民的保障,無法丟棄遷出地的耕地、林地等。在實地調查的過程中,有38戶表示不愿意將戶籍遷入。究其原因,主要是因為遷出地有土地等生產資料,能享受集體組織成員權益,不能繼續享受紅利,這可能導致他們“兩頭不沾邊”。部分搬遷戶騎摩托車十幾公里到遷出地耕作,甚至部分易地搬遷戶返回遷出地繼續從事農業生產。在傳統小農經濟思想的影響下,他們無法全身心地投入到新的社區生活中開拓新的生計方式。

(二)就業穩崗任務依然繁重

1.穩住崗位不易。搬遷務工人員因自身文化素質等偏向于打短工或從事重體力工作,比如從事打隧道這種體力重、見效快、工資高的工作,對幫扶車間的集中管理“坐班制”以及較為嚴格的規范管理環境難以適應。在所調查的人群中,有17人表示不愿意在安置區產業園區和幫扶車間務工的主要原因是當地工資較低,幫扶車間上班時間過長且假期較少。由于受傳統慣性思維的影響,部分搬遷群眾只要掙了一點錢能維持家庭基本生活,就不愿意繼續務工掙錢,年務工時間普遍為半年左右,務工收入主要用于家庭教育、醫療、人情來往等。務工收入花完后又重新找工作,造成務工不穩定,收入難以增長。

2.就業服務不足。安置區雖然配備了就業服務站和就業服務專職人員,但就業服務效果不理想。在所調查的人群中,有8人表示不知道有就業服務站和人員,9人表示就業服務人員沒有推薦過工作崗位,35人表示推薦的崗位不符合自身需求,15人表示未參加過就業培訓,45人表示參加過就業培訓但參加的動力主要是培訓有補貼,培訓對提高就業能力沒有實質性作用。同時,務工人員流動性大、面廣,統計難度大,存在更新不及時、統計不全面、數據不夠準確、動態情況難以及時準確把握等問題。

(三)保產增收客觀制約明顯

1.產業基礎薄弱。易地搬遷戶遷入地仍然是農村,但將已經發包完畢的農地調整出來重新發包給遷入的易地搬遷戶不太現實,只有通過利益聯結機制將搬遷戶融入到當地的產業中去。200人以上安置區的下溪鎮兩河口村通過峨眉山青梅酒加工廠、榮丁鎮馬腦村通過高山蔬菜基地等利益聯結機制帶動移民增收。800人以上安置區的雪口山鎮實施大棚蔬菜示范園區項目,建設鎮光輝村通過易地扶貧搬遷集中點后續扶持產業園區帶動搬遷戶務工,增加搬遷戶收入。從目前整體的產業發展現狀來看,當地的傳統農業效益低下,引進的涉農企業對農戶的帶動有限,農業產業園區規模有限,一二三產業的融合發展才剛剛起步,易地搬遷戶在當地產業中獲得的收益趕不上生活開支的增長速度,整個產業的發展滿足不了易地搬遷戶對致富增收的現實需求。

2.產業發展受限。建設鎮光輝村易地扶貧搬遷集中點后續扶持產業園區項目的建設是由政府主導的,目前已完成廠房主體建設,還未投入運行,在當前市場環境下發展前景難以確定;雪口山鎮的大棚蔬菜示范園區項目設計初衷是走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的路子,但是園區土地規模只有71畝,發展空間受到限制,同時農業加工園區并不在易地搬遷安置區內,農產品加工獲得的增值收益不能惠及搬遷群眾。農文旅體融合發展的鄉村旅游項目目前仍然處于起步階段,并且受到地理環境、基礎設施、客源市場、核心吸引物等方面的影響,需要不停地建設、不停地營銷宣傳,沒有大量的政策和資金支持難以走過盈虧平衡點,通過產業興旺實現搬遷群眾增收致富任重道遠。

(四)全面融入難以一蹴而就

1.主動融入周期較長。搬遷群眾要實現對遷入地的身份融入、情感融入、文化融入需要較長的周期。究其原因,主要是因為部分搬遷群眾文化水平較低,多數是小學文化甚至文盲,自身融入存在一定困難,同時通過教育下一代來提高適應社會的能力和水平又存在教育周期較長的客觀情況;文化歷史傳統的演進有其自身規律,在短時間內難以全部改變或消亡,只有隨著時代的步伐逐漸演化,受傳統文化熏陶的人包括搬遷群眾也要遵循這個規律。

2.融入路徑不夠順暢。搬遷群眾搬遷前長期生活在山區,生活條件落后,自身和周圍親戚、鄰居、朋友的圈子比較固定,人際關系比較單一。但進入新的環境后,原來的鄰里關系已不復存在,新的鄰居之間由于文化背景、利益格局等不同少有交往,新的鄰里關系與原來相比發生了質的變化,原來那種互相信任、同舟共濟的鄰里關系一時半會兒還建立不起來。調查顯示,有7戶農戶家里遇到困難時是尋求遷出地干部幫助,而不是找遷入地干部解決。從社會空間的角度來看,主要表現為易地搬遷戶發展支持力量的衰弱及社會關系網絡的重組與弱化。以往熟悉的交往方式、群體都發生了變化,搬遷社區社會關系網絡因為傳統交往方式、思維習慣等多方面的因素影響一時難以形成,搬遷群眾難以在短時間內全面融入新的社會環境。

(五)社會治理仍有明顯短板

1.兩邊游離管理難度加大。易地搬遷戶搬遷前分散于各個鄉鎮,搬遷后的集中安置區集合了多個地方的村民,遷入地人口大量增加,但群眾不愿把戶籍遷到現居住地,結果導致兩邊游離,屬地管理面臨新的難題。如建設鎮光輝村集中安置區屬跨鄉安置,搬遷群眾雖然辦理了房產證,但由于其享受的土地承包、退耕還林、地力補貼等權益均以戶籍為基礎,多數群眾不愿把戶籍遷到現居住地,導致屬地管理難度大。

2.移風易俗只能循序漸進。移風易俗工作存在艱巨性、復雜性和長期性等特點,在工作推進過程中更偏重行政推動,卻往往陷入“外熱內冷”的窘境,老百姓內生動力不足,工作方式面臨表面化、形式化、缺乏實效性等;同時,婚喪習俗事宜具有自身的特殊性,存在監管難、查處難、標準界定難的“三難”問題[2],給移風易俗工作增加了一定難度。

三、內在成因

易地搬遷大型安置區目前存在的問題是社會變革和發展變革、客觀原因和主觀原因綜合影響導致的,需要深入分析其成因。

(一)就業需求已變,就業供給難變

在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和產業轉型升級加速的多重影響疊加之下,整個社會就業需求、就業供給的結構性矛盾日益突出,而安置區的就業問題既存在共性的特點,又呈現出自身的特點。

1.人力素質偏低。安置區居民的人力素質偏低是就業難的重要原因之一。調查發現,易地搬遷安置區部分群眾不會說普通話,不認識也不會寫規范漢字。如彝山人家安置區有勞動力434人,其學歷結構為:本科及以上占1.1%,??普?.6%,高中占3.4%,初中占25.5%,小學占47.9%,文盲或半文盲占21.5%。曙光社區安置區有勞動力1023人,其學歷結構為:本科及以上占0.2%,??普?.7%,高中占3.3%,初中占28.0%,小學占47.5%,文盲或半文盲占20.3%。

2.就業培訓提升水平有限。一方面,參加就業培訓的搬遷群眾不多,且培訓內容主要是電工、手工藝、家政服務以及種植技術等,并且培訓后的就業效果不太理想,加之搬遷群眾反映超過50歲就不在培訓范圍內,導致參加培訓的群眾較少。另一方面,通過培訓而上崗的搬遷群眾表示,崗位工資水平太低,難以滿足家庭生活開支需要,從而進一步降低了群眾參與培訓的積極性,培訓人數、效果難以提升。

(二)生產環境已變,生產方式難變

1.務工仍是主要手段。在所調查的對象中,33戶搬遷群眾的家庭收入來源主要為務工收入,占比接近57.89%,收入來源較為單一,轉移性收入等多渠道收入來源狹窄。從轉移性收入看,退耕還林補貼因期滿而停止發放;從融資渠道來看,搬遷群眾對小額信貸等政策有一定了解,但發展生產渠道不多,貸款積極性不高??傮w來看,搬遷戶以務工收入為主,生產經營性收入、轉移性收入和資產性收入占比較低。

2.缺少產業配套規劃。實施易地搬遷首先要解決的是“搬得出”的問題,時間緊、任務重,必須在短時間內完成,在一定程度上缺乏對產業等配套的系統謀劃和長遠規劃。沒有產業的承載,搬遷群眾就失去了生存的根本,產業問題不解決,將難以實現逐步致富。

(三)生活環境已變,鄉風習俗難變

搬遷群眾大多來自彝區,隨著居住環境的改變,他們也把幾千年傳承下來的風俗習慣帶到了安置區,而要改變其中不適應現代社會的習俗卻異常艱難。

1.鄉風文明提升緩慢。部分人認為經濟發展等工作是“實”,鄉風文明建設工作是“虛”,鄉風文明建設投入大、見效慢,所以把更多的精力投入于經濟工作,對鄉風文明建設思考和謀劃偏少,出現重經濟建設、輕鄉風文明建設的一手硬、一手軟的現象。另外,搬遷群眾大多習慣于在原來的生產生活條件下養成的生活習慣,環境意識、規則意識比較淡薄,各種不文明現象仍然存在。

2.思想認識有待提高。千年“風俗”一朝難改,移風易俗工作成效還不夠顯著。通過教育提高文化水平來改變習俗并非一朝一夕之功,通過宣傳來實現移風易俗也需要群眾的相互配合。一些年齡較大,在婚喪嫁娶等方面付出過高額代價的彝區群眾思想觀念轉變不徹底,文明新風意識不牢固。比如結婚彩禮面上是執行相關規定,私下則秘密交易。

(四)治理環境已變,治理對策難變

1.區域協同聯動不緊密。因行政管轄等各方面原因,相關部門與周邊市州、區縣沒有就有關移風易俗的相關規定或實施標準、執行方式密切協同,導致移風易俗治理治而不絕。當前,多數彝區開展“雙高”治理是通過“盟約”等方式規定聘金和禮金的上限,但各地經濟發展水平不同,各地設定的金額高低不一,加之各地執行寬嚴有異,大小涼山互相攀比,標準難以統一,給治理工作帶來困難。

2.常態化治理仍有短板。主要表現在:一是網格員沒有專職化。目前農村網格員主要由村常職干部擔任,村干部事務繁雜,在作用發揮和常態化運行方面還有一定差距,弊端日益突出。二是積分超市無“造血”功能。積分超市對社區和鄉村的治理發揮了非常積極的作用,但目前大型安置區積分超市中的商品均由各村、社區集體經濟保障提供,如果集體經濟偏弱,積分超市的運轉難度就會增大。三是技防設施依然未能全覆蓋。隨著基層道路交通等基礎設施設備的變化,前端視頻監控點位覆蓋區域不全面,未能滿足需求,存在監控盲區。

四、對策措施

(一)穩住當前,謀劃長遠

1.用足用好現有政策。全面貫徹落實國家、省、市關于易地扶貧搬遷的相關政策,特別是要用好產業發展、促進就業、增收致富方面的政策。要認真貫徹落實四川省《易地搬遷后續扶持強基提質行動實施方案(2023—2025年)》,明確促進就業增收、強化產業支撐、優化服務供給、加強社區管理、促進社會融入、強化組織保障等方面舉措,細化工作措施并落到實處。落實《馬邊彝族自治縣“十四五”城鄉社區發展治理規劃》,盡快將建設鎮“彝山人家工作委員會”轉設為正式社區建制,獲得法定的社會統一信用代碼,為搬遷群眾辦事提供便利條件。

2.研究制定過渡政策。針對當前需要解決的問題,制定促進易地扶貧搬遷集中安置后續工作與鄉村振興有效銜接實施辦法,采取特事特辦的方法,解決過渡時期出現的突出問題,盡快實現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如對急需改善住房條件但當前無政策支持、無能力建房和購房的搬遷戶實施租賃住房或廉租房補貼,并設置過渡期限,待搬遷戶有政策、有能力改善住房條件后再逐步調整。

3.謀劃制定長遠政策。易地搬遷作為脫貧攻堅的“頭號工程”,其“搬得出”的目標已基本實現。下一步要按照“穩得住、有就業、能致富、能融入、善治理”的目標,按照鄉村振興“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保?]的總體要求,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戰略部署,結合四川省委的“四化同步、城鄉融合、五區共興”發展戰略和樂山市委的“345”工作思路,把集中安置區的工作納入到縣域經濟社會發展、城鄉融合的大盤中來系統考慮。特別是在育產業、保就業、惠民生等方面找準自己的位置,找準發展的戰略著力點,遵循人口遷移規律、產業演進規律、市場價值規律,逐步扭轉目前的被動局面,使易地扶貧搬遷走上良性發展的軌道。

(二)提升素質,增加就業

1.有針對性開展就業培訓。統籌各類培訓資源,廣泛收集易地搬遷集中安置區勞動力培訓意愿,差異化開發技能提升培訓項目,充分調動參加職業技能提升培訓的積極性。創新培訓形式,有針對性地設置培訓專業和課程,積極組織參加各類線下職業技能提升培訓,在培訓結束后及時結合專場招聘會等活動為其推薦就業崗位和提供就業服務。

2.公益性崗位就近安置。堅持“按需設崗、以崗聘任、在崗領補、有序退崗”的原則,結合脫貧人口、監測幫扶對象自身情況和村級公共事務實際需要,設置保潔員、護林員、易地搬遷安置點管理員等公益性崗位,在保障脫貧戶就業的基礎上,優先向易地搬遷集中安置區群眾、脫貧不穩定戶和邊緣易致貧戶傾斜,促進就地就近就業和收入增加。同時,加強在崗人員履責管理,對履職人員及時動態監測和調整。

3.高效性做好后續幫扶。加大對大型集中安置區的就業支持力度,構建“一站一人一員”的易地搬遷集中安置區就業增收服務體系;加大對2個800人以上大型集中安置區的就業支持力度,配套建設好幫扶車間和公共就業服務站;幫助有條件的群眾自主創業,按規定落實稅費減免、創業擔保貸款及貼息、一次性創業補貼和創業培訓等政策。

(三)發展產業,增收致富

1.確立主導產業。按照主導產業的選擇基準,綜合考慮產業關聯效應、增長潛力、技術密集度、就業崗位、可持續性發展等因素,結合自身的資源環境條件、產業基礎、生產要素供給條件等確定兩個集中安置點的主導產業。建設鎮彝山人家安置點以鞋服加工業作為主導產業,走制造業為主、文旅融合的發展路子。充分發揮扶貧工業園區作用,吸納更多搬遷群眾就業,產生更大的經濟和社會效益。隨著園區生產步入正軌,逐步做大做長產業鏈條,匯聚更多加工產業和人口。發揮安置點離馬邊彝族自治縣縣城較近和小涼山彝族文化特色的優勢,依托建設鎮官帽舟老街、鐵索老吊橋等資源,發展民俗風情旅游,走工業化和城鎮化互動的良性發展道路。雪口山鎮曙光社區安置點以鄉村旅游為主導產業,依托現有的農業產業園和鄉村旅游項目,促進農業產業園區做精做強;繼續完善以雪口山漂流為代表的鄉村旅游,引進專業的旅游管理團隊,做大做強旅游產業,建設高檔次的農文旅體融合產業園區,走農文旅體融合發展之路。

2.促進產業興旺。一是抓好黨建引領。發揮基層黨組織的戰斗堡壘作用,做到產業鋪路、支部引路、黨員帶路。安置點共有黨員19名,黨員帶頭要成為發展產業的行家里手、致富能手,帶領安置區產業發展,帶動搬遷群眾共同致富。二是配強服務力量。組織部門要將綜合素質好,特別是懂經濟的干部配置到集中安置點工作,著重解決產業發展中遇到的難題;相關部門要派出相關專業人員,開展市場需求監測,掌握安置區產業動態,增強對市場波動的預判;同時也要落實便民服務工作,特別要幫助那些自主創業的搬遷群眾解決創業過程中遇到的各種難題。

3.找準“利益聯結”。扶貧工業園區必須按照建設的初衷,吸納搬遷群眾就業,保障工業園區務工群眾的勞動合法權益。務工群眾也必須遵守工業園區的管理規定,雙方互為利益共同體。農文旅體融合產業園區要將上級的扶持資金折算成股份,以搬遷群眾個人的名義參與分紅,使產業園區的發展收益與搬遷群眾的利益綁在一起,結成利益共同體。

(四)移風易俗,全面融入

1.強化思想教育。移風易俗,表面上是改變行為習慣,實質上是改變價值觀念。因此,要堅持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引領,持續深化移風易俗彝漢雙語專題宣講,讓身邊人講身邊事、用身邊事教育身邊人,深刻揭露陳俗陋習的危害性,進一步凝聚價值共識、增強文化認同。

2.提升制度能效。積極推動移風易俗等工作進入法治化、制度化軌道。充分運用積分超市的正面激勵作用,將村規民約中的道德約束和價值引領具體化為村民的道德行為規范,將其對移風易俗的引導作用充分發揮出來。努力探索形成長效機制,通過建章建制固化整治成果,讓深入推進移風易俗工作有章可依、依章而行,沿著制度化、規范化、體系化、常態化的軌道推進。

3.強化區域聯動。堅持“常態協作、區域聯動、資源共享、信息互通、齊抓共管、互利共贏”的原則,進一步加強同大小涼山有關區縣在民族宗教等方面的協作力度,借助統戰聯盟、經濟圈等平臺,推進區域移風易俗聯合治理。

(五)綜合治理,永續發展

1.解決治理中的現實問題。結合工作實際,統籌經費解決集中安置區村(社區)專職網格員問題,補充視頻監控點位,同時除使用部分集體經濟外,立足鄉鎮實際積極尋求企業及社會力量資助,切實解決積分超市無“造血”功能的問題。

2.探索居住地登記管理模式。試點推進村集體經濟權益等隨戶轉入安置區;成立社工服務站,完善安置區便民服務清單,發揮好幫扶車間作用,多渠道提供就業崗位;在集中點常態化開展文藝活動和體育活動,豐富集中點群眾精神文化生活,定期開展“感恩奮進·我的脫貧路”主題宣講,讓群眾融入新生活、感受新變化。

3.抓好集中安置區治理體系建設。落實《關于推進易地扶貧搬遷集中安置點后續治理工作方案》,引導2個大型集中安置區搬遷群眾將戶口遷移至安置區,納入全省新型城鄉社區建設,由遷入地統一管理;65個中小型集中安置區原則上由所在地村(社區)管理。

易地搬遷集中安置區的后續工作是一個系統工程,要真正實現搬得出、穩得住、能致富、能融入、能善治的目標,還需要我們持續不斷地努力。要站在實現全體人民共同富裕的政治高度來認識和解決當前存在的發展問題,讓易地搬遷集中安置區的生產生活融入到鄉村振興的歷史大潮中,實現易地搬遷大型安置區永續發展。

參考文獻:

[1]習近平.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2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7:85.

[2]蔡莉英.涼山州開展移風易俗助力脫貧攻堅的經驗與啟示[J].西昌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21,33(1):54.

[3]習近平.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3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20:258.

責任編輯:康? ?璇

[收稿日期]2023-08-18

[作者簡介]秦利民(1964—),男,四川仁壽人,中共樂山市委黨校四級調研員,主要研究方向:市場經濟理論與實踐;陳思奇(1995—),男,四川中江人,中共樂山市委黨校助教,主要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杜小三(1975—),女,四川夾江人,中共樂山市委黨校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公共管理。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