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時代斗爭精神的生成邏輯、時代內涵及踐行路徑

2024-01-22 05:00鄒弘毅
江西廣播電視大學學報 2023年4期
關鍵詞:斗爭中國共產黨精神

鄒弘毅

(東華理工大學 馬克思主義學院,江西 南昌 330103)

在黨的二十大報告當中,習近平總書記對新時代十年以來的偉大成就進行了肯定,但同時也指出我們黨目前存在的主要問題,如“官僚主義、享樂主義和奢靡之風屢禁不止,特權思想和特權現象較為嚴重”等。[1]對此,我們需要堅持問題導向,深刻認識發揚斗爭精神的重要性與必要性。

一、新時代斗爭精神的生成邏輯

新時代斗爭精神作為共產黨人的精神力量,既是對馬克思主義科學理論的傳承與發展,也凝聚了我們黨百年奮斗的歷史經驗和中華民族優秀的傳統文化,展現了理論、歷史、文化邏輯三者的有機統一。

(一)發揚斗爭精神的理論邏輯

習近平指出:“馬克思主義不僅深刻改變了世界,也深刻改變了中國?!保?]馬克思主義斗爭理論是新時代斗爭精神的理論依據,而習近平關于偉大斗爭的論述是馬克思斗爭理論中國化的最新理論成果。它們共同構成了新時代斗爭精神的理論邏輯。

馬克思主義關于斗爭的理論。第一,階級斗爭理論。階級斗爭理論是對空想社會主義的繼承與發展,是指導被壓迫階級為了自身解放而與壓迫階級進行斗爭的綱領。這種被壓迫階級尋求自身解放的過程就是斗爭的本質。在《論波蘭問題》一文中馬克思認為階級斗爭是“社會進步的原動力”。[3]之后,恩格斯對階級斗爭理論進行了系統的總結,他在《美國工人運動》一文中對階級斗爭的爆發條件進行了論述,并指出:美國工人階級之間存在的共同利益是“越來越近的階級斗爭”[4]爆發的條件。隨后在《共產黨宣言》開篇中強調:“全部歷史都是階級斗爭的歷史,即統治者與被統治者階級之間的斗爭?!保?]232表明了階級斗爭是推動社會發展的根本動力之一。馬克思的階級斗爭理論主要分為三個內容:階級必然與一定的歷史階段聯系;無產階級的專政是其必然結果;階級斗爭是無階級社會的過渡方式。馬克思根據歷史情況將階級斗爭分為經濟斗爭、政治斗爭與思想斗爭。經濟斗爭是工人為了爭取更多休息時間和工資而進行的,最常見是采取罷工等斗爭形式。但經濟斗爭終究無法改變工人的生存狀況。因此,必須采取政治斗爭的方式推翻資產階級統治才能解放自身。除了經濟斗爭與政治斗爭外,思想斗爭是二者成功開展的前提,只有用馬克思主義理論武裝工人的頭腦,才能在科學理論的指引下開展斗爭工作。第二,馬克思主義唯物史觀。唯物史觀揭示了人民是推動社會發展的根本力量。首先,馬克思在《黑格爾法哲學批判》一文中對黑格爾的“國家先于市民社會”進行批判,并強調:“家庭和市民社會使自身成為國家,它們是動力?!保?]7在對黑格爾的批判中蘊含了唯物史觀的“人民至上”的斗爭原則。從市民社會的構成要素分析,市民社會構成了國家的基礎,它是國家動力之源和發展所需不可缺少的條件。在現實斗爭中必須站穩人民立場,把握斗爭方向,發揮人民的力量。其次,唯物史觀的社會基本矛盾原理指出了生產力與生產關系之間的相互作用,其中生產力對生產關系起決定作用。因此,在斗爭中要大力發展生產力,清醒認識當前歷史發展階段,努力同阻礙經濟發展的問題斗爭。再次,馬克思唯物史觀對斗爭主體的歷史地位進行了闡述,馬克思認為只有無產階級才是最堅定的革命者,并說:“社會解體的這個結果,就是無產階級這個特殊等級”[5]14,表明了無產階級的“革命性”與“先進性”。堅定的革命主體是先進革命理論的具象化體現,這也是馬克思斗爭理論革命性與先進性的表現。最后,社會意識決定社會存在也是唯物史觀的基本原則之一。馬克思通過對德國解放運動中“實踐派”與“理論派”的批判,指出在斗爭中必須將理論與實踐、無產階級與斗爭哲學相結合,用科學的理論武裝頭腦,進而提升斗爭本領。

習近平關于偉大斗爭的重要論述。第一,關于斗爭主體的論述。中國共產黨是在新時代偉大斗爭中發揚斗爭精神的領導力量。習近平指出:“中國共產黨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領導核心”[6],在新時代的斗爭中只有堅定黨的領導才能沿著正確的方向穩步前進,也只有在黨的領導下才能確保社會主義事業興旺發達。此外,要發揮人民群眾的積極性和主動性。習近平強調:“人民是歷史的創造者”。[7]黨員干部在斗爭中要依靠人民、堅持群眾路線,以人民的需要為斗爭方向,才能保證斗爭的底氣和力量。黨的領導與人民群眾同為斗爭主體,兩者是相輔相成的關系:人民群眾在黨的領導下可以更好的發揮自身蘊含的力量,而黨只有在群眾的支持下才能保證自身先鋒隊性質。第二,關于斗爭客體的論述。習近平在中央黨校開班式提出了“五個凡是”,對斗爭客體進行了系統概述,指明了新時代的斗爭對象,即:中國共產黨要同危害社會主義制度的行為斗爭;要同危害國家主權、安全、發展的行為斗爭;要同損害國家核心利益的行為斗爭;要同危害人民根本利益的行為斗爭;要同危害實現“兩個一百年”的行為斗爭。

(二)發揚斗爭精神的歷史邏輯

新時代斗爭精神的演變,按歷史脈絡發展可以將其歷史邏輯概述為中國共產黨斗爭史的“歷史四段論”。斗爭精神的歷史邏輯展現了共產黨敢于斗爭的政治品格,體現了繼承與創新的有機統一。

第一,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中國共產黨帶領人民實現了民族解放的偉大壯舉。鴉片戰爭以來,為了中華民族的復興,中國人民進行了艱苦卓絕的斗爭,都未能改變舊中國腐朽的社會機制。在此危難之際中國共產黨誕生了。中國共產黨第一次代表大會提出了“消滅資本家私有制”的斗爭綱領,在中共第二次代表大會上又提出了致力于建立一個“具有革命精神的政黨”的目標。在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中國共產黨不僅帶領人民積極同帝國主義進行斗爭,還聯合國民黨取得了北伐戰爭的勝利,實現了國內南北統一。除了暴力的“武裝斗爭”外,中國共產黨還非常重視黨內思想斗爭。1928 年黨的第六次代表大會召開,糾正了“左”傾盲動主義錯誤,將能夠保障人民的根本利益、堅持正確的思想路線、“講政治、有信仰”作為檢驗一個合格黨員的標準之一。三灣改編后,毛澤東帶領人民軍隊來到井岡山成立了第一個紅色政權—茶陵縣工農兵政府,開啟了轟轟烈烈的土地革命運動。隨著中國共產黨的發展壯大,國民黨實行了經濟封鎖,加上日軍持續的“清鄉”及戰爭的物資消耗,革命根據地的經濟條件非常嚴峻。因此,中國共產黨開展了經濟斗爭,在實施減租減息政策的同時開展大生產運動,制定了土地改革方針取得了一系列輝煌成績?!凹t船精神”“井岡山精神”等成為了這一時期斗爭精神的主要體現。

第二,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時期,中國共產黨帶領人民實現了深刻的社會變革?!皩⒏锩M行到底是新中國成立后的斗爭任務的延續”。[8]面對西藏亂局、國民經濟百廢待興,中國共產黨帶領人民在“氣多鋼少”的情況下取得了抗美援朝戰爭的勝利,打擊了西方帝國主義的囂張氣焰。同時,我們黨積極推動科學文化改革,建立了人民民主專政制度,并在中國共產黨第一屆人民代表大會上頒布了我國第一部憲法。在經濟方面,“一五計劃”的實施改變了國家不合理的工業布局,農業、輕工業、重工業、國營經濟比重大幅度提升,工業生產力地位顯著提高。這些成就為我國由農業國轉向工業國奠定了基礎。中國共產黨根據新社會形勢制定了新的發展路線,帶領人民群眾對社會主義建設做出艱難的探索。新中國建設的探索實踐實現了國家統一、經濟復蘇的大好局面?!翱姑涝瘛薄氨贝蠡木瘛钡瘸蔀榱诉@一時期斗爭精神的主要體現。

第三,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時期,中國共產黨開展了解放生產力的斗爭。十一屆三中全會后,以鄧小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面對混亂的政治局面,對“兩個凡是”的錯誤思想進行了批判,確定了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除了完成黨在思想上的撥亂反正外,還創造性提出衡量社會主義的標準:是否符合“三個有利于”的要求。寶安、珠海等出口區域的劃分推動了改革開放進程,敢為人先成為了這一時期斗爭精神的主要體現。在國家制度層面,選舉法、刑法、人民法院組織法的制定,進一步完善了我國民主發展的建設。隨著世界多極化、經濟全球化的發展,我國不斷解放和發展社會生產力。1992 年,黨的第十四次全國代表大會提出了三個開創性決議,分別是“集中精力發展經濟、經濟改革的目標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和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武裝全黨”,實現了由計劃經濟向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轉變,國家經濟得到了迅猛增長。

第四,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中國共產黨帶領人民實現了全面小康社會的壯舉。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在新發展階段,我國發展內外環境發生深刻變化。面對新問題新挑戰,習近平在中央民主生活會上對斗爭精神開展討論,并對“為什么發揚斗爭精神”“如何發揚斗爭精神”做出了回答。自此,斗爭精神成為黨內的熱門話題之一。2019年習近平在中央黨校對中青年干部講話時強調“必須發揚斗爭精神,增強斗爭本領”[9],擁有高超的斗爭藝術及清晰的斗爭方向成為黨員干部應對各種風險挑戰的法寶。在黨的二十大會議上,習近平總書記更是將斗爭精神列為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必須遵循的“五大原則”之一。

在新時代黨的建設當中,斗爭精神主要體現為刮骨療傷的反腐斗爭。自十八大以來黨中央高度重視腐敗問題,修改并出臺了《中國共產黨章程》《中國共產黨問責條例》等黨內法規,扎緊了“不敢腐”的籠子,并對領導干部這類“關鍵少數”進行教育,提升“不想腐”的覺悟。在黨的思想理論方面,新時代斗爭精神表現為對科學理論的學習及運用。領導干部加強了對馬克思經典著作與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學習,提升了思維能力、政治能力。

中國共產黨以不屈不撓的斗爭品格使中華民族得到了解放,以敢于拼搏的斗爭理念使中國人民獲得了幸福,以守正創新的斗爭策略使國家實現了由富起來到強起來的偉大飛躍。中國共產黨在不同歷史階段的斗爭過程中磨煉了斗爭本領,也進一步深化了斗爭精神的內涵特性。

盡管如此,本研究尚存在一定的局限性。首先是有限元模型驗證方面,普遍認為,有限元模型驗證的金標準仍然是尸體標本的生物力學測試數據[23]。而本研究采用的是活體CT數據,由于個體化差異的存在,采用以往文獻數據進行驗證盡管難以獲得詳盡的對比數據,但整體剛度對比在一定程度上驗證了模型的合理性。此外,個體化鋼板優化設計的核心環節在于準確地獲得個體化的局部載荷條件,由于缺少相應的在體運動學檢測設備,本研究參照了以往文獻數據來定義局部載荷,雖不屬于個體化但卻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因此,優化后的模型應作為后續鋼板最終設計的重要參考依據。

(三)發揚斗爭精神的文化邏輯

中華民族歷經數千年積淀的文化思想是新時代斗爭精神的源泉。對傳統文化中蘊含的斗爭思想進行挖掘,有利于更深刻的理解斗爭精神的內涵和方法,發揚斗爭精神。第一,斗爭精神來源于儒家的“自然理論”。在諸子百家的思想中,儒家的影響最大。莊子提出的“所以會天道、人道也”是對人與自然關系最早的論述。古時人們認為人與自然是不可分離的關系,自然界是人類賴以存在的條件,而人又融入自然,即“天人合一”,它反映了世界的客觀物質性與人的主觀能動性,人在認識自然的前提下改造世界。第二,斗爭精神來源于傳統文化中的“動靜觀”。鄭玄提出的“易簡一也,變易二也”思想,指明了事物變化的絕對性,在《易傳·系辭上》一文中朱熹提出“動靜日?!北砻髟诔掷m永恒的運動中也包含著相對的靜止,宇宙運動規則就是動靜之間的關系。古人關于動靜的認識為現今更好的理解矛盾絕對性與統一性的斗爭哲學提供文化支持。第三,斗爭精神來源于傳統文化中的“民本思想”?!懊癖舅枷搿弊钤缈梢云鹪从谏讨軙r期,它是儒家思想的重要組成?!渡袝の遄又琛芬晃闹刑岢隽恕懊駷榘畋尽迸c“于政也,民無不為本也”等思想都是對民本思想的反映。由此可知,中華民族是非常重視人民地位的民族,我們深刻認識到人民群眾才是國家的根本?,F在很多關于人民重要性的論述都出自于此。無論是“自然理論”“動靜觀”還是“民本思想”都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組成部分,它們為新時代斗爭精神的理論來源提供了文化基礎。

斗爭精神的文化來源于中國共產黨的革命文化。革命文化內涵為人民而斗爭、為民族復興而斗爭的斗爭方向及高超的斗爭方法。因此,用革命文化滋養新時代斗爭精神,可以為斗爭精神的實踐提供行動指南。中國共產黨的革命文化首先表現為堅持黨的領導。黨的領導是革命取得勝利的保障,中國的一切成就正是在黨的領導下取得的。其次,中國共產黨革命文化表現為堅持“實事求是”的世界觀?!拔镔|性”是馬克思主義的基本特征,用實踐行動改造世界也是馬克思主義的基本要求,革命文化正是在實踐的基礎上形成的。最后,中國共產黨的革命文化表現為“批判與自我批評”的工作作風。堅持“批判與自我批評”就是要走進人民群眾,聽取大眾的聲音,不斷學習最先進的理論成果,在思想覺悟的進步中進行自我批評。

斗爭精神的文化來源于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社會主義先進文化是新中國成立后黨帶領人民在社會主義建設的不斷探索過程中形成的。它指明了“斗爭的方向、價值指向與精神動力”。[10]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闡述了黨的立場與目標,指明了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的路徑?!八膫€全面”“五位一體”的提出豐富了斗爭的戰略布局。與此同時,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斗爭提供了價值指向。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國家與民族的精神標識,其中凝聚的理想信念為新時代的斗爭提供了底氣與自信。全黨要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從中汲取力量。最后,愛國主義是斗爭的精神動力。習近平強調:“愛國主義是我們民族的核心?!保?1]全體黨員干部必須在對愛國主義的學習中堅定對馬克思主義的信仰、自覺地維護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以愛國主義的行動自覺同損害國家利益的行為斗爭。

二、新時代斗爭精神的時代內涵

中國共產黨的中心任務是隨著我國社會發展的不同歷史時期逐步深化和不斷變化的。新時代新的歷史使命也賦予了斗爭精神新內涵。圍繞著第一個百年中國夢,中國共產黨斗爭精神的內涵衍生于黨內自我革命、國際風險挑戰及人民立場等現實問題。

(一)敢于碰硬、迎難而上的斗爭意志

習近平提出的“五個敢于”中“面對矛盾敢于迎難而上”與“面對歪風邪氣敢于堅決斗爭”是新時代斗爭精神“敢于碰硬、迎難而上”的斗爭意志來源。[12]實際上,“敢于碰硬、迎難而上”蘊含著艱苦奮斗的品質。艱苦奮斗是中國共產黨革命戰爭時期的主旋律。毛澤東指出:“艱苦奮斗是我們的執政本色”[13],毛澤東高度重視對艱苦奮斗精神的發揚工作。艱苦奮斗的品質也是我們取得革命勝利的關鍵,從中國共產黨成立到解放戰爭的勝利,中國共產黨的生存條件極為惡劣。內有國民黨封鎖禁運,外有日軍入侵。但正是憑借不怕苦、敢吃苦的意志,中國共產黨才能在物質供給不足的情況下擊退日本侵略者,突破國民黨的圍剿,取得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勝利。憑借這種艱苦奮斗的優秀品格,我們黨才能在新中國成立后迅速改變一窮二白的社會局面,實現了經濟高速增長,并完成了社會主義改造的偉大壯舉。改革開放后,我國面臨生產力落后、綜合國力低下等問題,對此全體黨員干部依然憑借艱苦奮斗的精神,實現了改革開放的壯舉,為社會主義的發展打下了堅實基礎。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以來,全黨更是高度重視艱苦奮斗品質的地位。在這種精神品質引領下,我們實現了全面小康社會的建設,帶領人民走向了社會主義現代化的征途。

新時代斗爭精神中“敢于碰硬、迎難而上”的斗爭意志主要體現在與黨內的腐敗問題相斗爭?!凹訌婞h的反腐敗斗爭,是馬克思主義政黨的本質要求”。[14]自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以來,國家的生產力相比之前各歷史時期有著巨大的發展,國民經濟水平也實現了質的騰飛。但在物質生產資料豐富的今天,腐敗問題也變得更加嚴重。反腐問題事關民心向背,腐敗會損害黨在人民群眾心中的地位,嚴重甚至會動搖黨的執政根基。因此,全體黨員干部要知難而不畏難,敢于向黨內的貪腐問題開刀,以零容忍的反腐態度對損害人民利益的腐敗進行斗爭,提升黨在群眾中的公信力。中國共產黨加強了政治教育,使黨員干部堅定政治信仰,以頑強的斗爭意志同思想腐敗及物質腐敗斗爭。

(二)人民至上、堅守初心的使命自覺

習近平強調:“黨的百年歷史,就是一部踐行黨的初心使命的歷史,就是一部黨與人民心連心、同呼吸、共命運的歷史?!保?5]中國共產黨的百年發展史就是“人民至上、堅守初心”的踐行過程。而中國共產黨的使命自覺是指黨員干部對自身的使命有著清晰的認識,并且為了實現這個目標付諸行動。

使命自覺來源于對中國近代革命經驗的汲取。1840 年第一次鴉片戰爭以來,中華民族不斷遭受外敵入侵。清王朝的腐敗無能在一次次的割地賠款中體現的淋漓盡致。對此,中國社會自上而下開展了救亡圖存的道路探索。但無論是上層統治階級還是小資產階級都無法改變中國積貧積弱及被欺壓的狀況,其根本原因是缺乏堅定的理想信念,沒有看到人民的力量,自然更不能對時代賦予的使命形成正確認識。五四運動爆發是歷史的轉折點,它為中國帶來了馬克思主義并在與無產階級相結合下誕生了中國共產黨。在中國悲慘狀況的情緒積壓與馬克思主義理論的科學指導雙重作用下,中國共產黨深刻意識到了自身的使命責任。歷史各階級革命運動的經驗已經證明了只有重視人民的地位并依靠群眾才能實現革命的勝利,才能完成自身的使命。

(三)胸懷天下、愛好和平的心胸格局

習近平指出中國歷來是“胸懷為人類謀進步的光榮夢想,腳踏和平發展的人間正道”,因此胸懷天下、愛好和平的心胸格局構成了新時代斗爭精神的時代內涵。中華民族愛好和平的品質早已融入基因與血脈之中。首先,道家倡導“沖氣以為和”的理念,教育人們在沖突的過程中要將心比心以實現和諧的目的。近些年隨著中國的崛起,西方國家加大了對中國的遏制,有關“中國威脅論”的污蔑也開始傳播。但實際上,這種惡意揣測是說不通的,中華民族自古以來就是不具有侵略性的民族,所有抵御外敵的戰爭都是為了保家衛國的和平目的。其次,傳統文化中“和而不同”的思想是我們長期以來反對冷戰思維和愛好和平的文化來源。中華民族自古就認為萬物都是“生生相惜”的,世界萬物都有自身存在的原因。但是愛好和平不代表委曲求全,“中國人民不怕事也不惹事”[16],對待阻礙我們和平發展的行為,中華民族也會拼死抵抗。

胸懷天下的心胸格局源于對共產主義的信仰。馬克思在《共產黨宣言》一文中對物質的生產方式進行了分析,指出由于資本主義的擴張,生產方式顯示出了國際性、全球性的特征?!白杂扇寺摵象w”是馬克思對共產主義社會的設想,也是一種斗爭方式。因此,要對其他非無產階級政黨在不觸及原則的問題上保持包容的態度,吸納一切積極的斗爭力量,并且為了全世界無產階級解放的共同理想目標奮斗。正是因為胸懷共產主義的信仰,中國共產黨才能堅持胸懷天下,在自身發展壯大的同時幫助周邊弱小國家,團結一切可團結的力量,為世界和平發展作出貢獻。

斗爭精神中胸懷天下、愛好和平的心胸格局體現在中國式現代化的模式構建中。近些年,隨著中國國際地位的提升、現代化進程開展與西方資本主義國家國際影響力下降?!皣鴱姳匕浴钡恼撜{開始泛起,對此習近平強調:“中國無論發展到什么程度都永遠不稱霸”[17],對西方的惡意輿論攻擊進行了有力的反駁。本質上,“中國式的現代化不是西方國家現代化的翻版”[18]。在現代化的進程中我們完全不同于資源掠奪,以犧牲他國的文明換取自身發展的方式。我們在與阻礙現代化發展問題斗爭的過程中始終堅持合作共贏的原則,積極吸納別國一切有幫助的經驗,并且為世界提供中國智慧、貢獻中國力量。在國際視域中中國式現代化是以胸懷天下、愛好和平的心胸格局帶領全人類為了幸福的生活而斗爭的現代化。如面對科技工業的發展,人類的生存壞境持續惡化,習近平提出要樹立可持續發展理念,在與環境污染斗爭的同時樹立綠色的生態觀,共同構建全球的美好環境。

三、新時代發揚斗爭精神的踐行路徑

斗爭精神的實踐直接影響社會主義現代化的進程。斗爭本領不是與生俱來的,新時代發揚斗爭精神必須培養科學的斗爭認識、發揚斗爭藝術、“建立斗爭精神長效弘揚機制”。[19]

(一)培養科學的斗爭認識

革命的實踐必須由革命的理論指導,清晰的理論認識是斗爭的底氣與力量。恩格斯在《德國農民戰爭》一文中列舉了德國工人的兩大特點,其中之一就是“工人階級理論感”[20],理論的優越性是進行斗爭的巨大優勢。中國共產黨之所以在艱苦條件中能創造奇跡,就是因為我們黨從始至終都高度重視理論建設,堅持用最先進的理論武裝全黨,提升黨員干部的理論水平。一是要加強對馬克思主義經典著作的學習,深化斗爭認識。馬克思的著作中有大量的直接或間接關于斗爭理論的論述,如對斗爭主體的認識、對斗爭方法的介紹、對斗爭本質的詮釋等。黨員干部加強對馬克思原著的學習,可以提升思維能力、提升理論功底,從而在現實斗爭中更好的發揚斗爭精神。二是要在對習近平關于偉大斗爭的論述的學習中深化斗爭認識。習近平關于新時代偉大斗爭的論述是在新的歷史特點中提出的,涵括了“苦干實干”的斗爭本質、“五個凡是”的斗爭方向、服務人民的價值指向與“長期性、復雜性”的斗爭屬性等,是指導中華民族復興的科學指南、理論精華。黨員干部要學習其中蘊含的理論成果與方法論,將它內化于心,并在應對復雜的國際環境與損害黨的利益的斗爭中外化于行。三是要在對黨章和黨規的學習中提升斗爭認識。黨規黨章是我們永遠的“戒尺”,黨員干部要將黨章常懷于心,提升“紅線意識”,增強斗爭的自覺性與方向性。既要明白斗爭中不能逾越的雷池,也要在國家法律的支持下大膽作為。四是要在對黨史的學習中提升斗爭認識?!霸跉v史所準備好的基礎上,這樣來進行斗爭,必然會得到很大的成果”,歷史是提升理論水平最好的營養劑。中國共產黨在斗爭中產生、成長與壯大,黨史中蘊含了大量的斗爭哲學。因此,我們要系統學習黨史,吸取黨在發展過程中的經驗教訓。堅持歷史正確、保持歷史清醒,把握歷史規律、提升歷史自覺,以便于在新時代更好的發揚斗爭精神。

(二)發揚高超的斗爭藝術

提升斗爭藝術,是新時代發揚斗爭精神的關鍵。具體表現為對斗爭規律的掌握與斗爭本領的增強。首先,要注重斗爭的大局觀。新時代復雜的環境對執政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相比以往革命時期單一的斗爭,新時代的斗爭領域包含了國內、國際兩方面,具體又分為經濟方面的斗爭、政治方面的斗爭、話語權的斗爭等。這要求黨員干部要有大局觀,從整體的方面對事物進行剖析,抓住事物的主要矛盾與主要方面,搞清工作重點。這樣才能正確認識矛盾從而在實踐工作中解決問題。其次,要重視斗爭的前瞻性。隨著全球化的發展,世界變化節奏加快、突發性危機挑戰增多,很多黨員干部在突發事件面前常常表現的猝不及防。對此,我們需要具備前瞻性的預判能力,增強底線思維,找準事物的發展規律,透過現象抓住本質,用科學的理論與長期積累的工作經驗對可能出現的問題做出精準預判,真正做到防微杜漸。最后,要重視斗爭的靈活性原則。新時代進行偉大斗爭,其本質就是革命與自我革命的過程。在斗爭中我們除了要有一鼓作氣的決心,更需要的是擁有斗爭智慧。就領導干部而言,斗爭不是一股腦的橫沖直撞,而是要根據現實情況的變化和事物的發展制定相應的行動方針。要堅持靈活性與原則性的統一,在原則性的問題上站穩政治立場,在非原則性的問題根據具體情況制定有針對性的策略。此外,要注意斗爭的火候。斗爭的最終目的是為了解決問題,不是為了斗爭而斗爭。因此,要嚴守引發事物質變的“度”,不可盲目進取,當心適得其反。

(三)完善斗爭精神弘揚機制

機制是指事物內部各有機體之間的相互關系。完善斗爭精神的弘揚機制可以使斗爭精神更好地發揮作用。

第一,完善斗爭精神教育機制。完善的教育機制是發揚斗爭精神的前提。首先,發揮國民教育的作用。國民教育是使人形成正確的三觀,提升思想水平與文化程度的教育方式,民眾通過國民教育可以對社會主流意識形態產生認同感,真正領悟斗爭精神的重要性及內涵從而在社會實踐中更好地進行斗爭。其次,在教育中采取更多“隱性教育”的方式,幫助教育對象在潛移默化中,在日常的學習、生活中接受教育。最后,各級黨組織要將斗爭精神的學習作為一項重要任務。領導干部要帶頭學習,注重知行合一,將平時的學習成果轉化為工作本領,提升黨員干部們的“精氣神”。發揮各級黨校的教育陣地作用,利用線上與線下的教育資源對黨員干部進行教育,開展不同類型的主題活動。

第二,完善斗爭精神動力機制。健全動力機制,通過利益調控、獎勵、典型示范等方式,為發揚斗爭精神提供強大的驅動力,從而克服動力不足的問題。首先,完善利益調控機制?!袄骊P系是一切社會關系的基礎和底蘊”。[21]隨著改革開放的深入和社會的發展,多種利益交織,社會各團體利益矛盾增加,完善的利益調控機制可以更好的發揚斗爭精神。其次,完善斗爭精神獎勵機制。通過適當的獎勵可以激發全體黨員的工作積極性。獎勵分為精神層面和物質獎勵,通過物質獎勵對黨員干部們的成績進行充分肯定,給予他們實體的獎勵,使他們獲得工作成就感。通過精神層面的獎勵,對黨員干部進行表彰,激發工作的榮譽感與認同感。在物質與精神的協同發力作用下更好的激勵黨員干部們發揚斗爭精神。

第三,完善斗爭精神評價機制。評價斗爭精神的效果怎么樣、有沒有達到標準是完善評價機制的目的。對發揚斗爭精神的效果進行評估事關重大,對其經驗與成果進行歸納總結以便在今后的實踐運動中更好的發揮斗爭精神??茖W的評價機制可以幫助我們準確了解發揚斗爭精神的效果,進一步掌握發揚斗爭精神的規律。需要強調的是,評價機制在對領導干部考察時要具體到一定的時間、空間,確保評價結果的準確性,使被教育主體養成主動發揚斗爭精神的行動自覺。

結束語

總之,新時代中國共產黨斗爭精神始終是中華民族寶貴的精神品質。它的生成邏輯映射了發揚斗爭精神的重要性,時代內涵回答了“發揚什么樣的斗爭精神”,踐行路徑則對“如何發揚斗爭精神”進行了解答,三者是相互聯系的有機整體,協同推進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現代化偉大事業的建設。

猜你喜歡
斗爭中國共產黨精神
《慶祝中國共產黨百年華誕》
虎虎生威見精神
論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精神
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頌
中國共產黨何以擁有強大的群眾組織力?
中國共產黨100歲啦
初心,是來時精神的凝練
朱允炆和叔叔們的斗爭(下)
正當防衛正當斗爭
拿出精神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